《说“木叶”》优秀教案三篇

《说“木叶”》优秀教案三篇,第1张

#教案# 导语意象是诗歌思想内涵的载体,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要阅读、欣赏古代诗歌必须了解有关意象的知识,领悟语汇产生固定的暗示意义的原理。林庚先生的这篇《说“木叶”》为我们理解古代诗歌意象,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文中引用的古代诗句的含意。

 2.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比较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的细微差别,提高诗歌赏析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养成良好的读诗习惯。

 ●教学重点

 1.抓出主要信息,搞清层次关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方法

 1.自读法。尽可能让学生自己仔细体会本文所辨析的“木叶”“树叶”“落木”的细微区别,教师适当点拨,由个别推及一般,使他们明白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

 2.探究阅读,让学生通过鉴赏实践,提高诗歌的解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杜甫的《登高》一诗中有两个千古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试问:其中的“落木”何意?

 学生思考后明确:“落木”即“落叶”。

 教师: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呢?“木”和“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谜”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难懂的诗句。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

 2.学生再读课文,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段意。

 四人一小组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以众多诗人作品中的“木叶”形象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

 第2自然段,探寻古诗中多用“木叶”的理由,排除了诗人们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由“木叶”而“落木”,指出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如此丰富多彩。

 第3自然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5自然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第6自然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7自然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6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自然段是小结。

 三、具体研习课文

 出示投影:

 思考下列问题,然后自由发言。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2.“树叶”与“木叶”的潜在意味有何不同?

 3.“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何不同?

 4.“木叶”与“落木”的意味又有何区别?

 5.“木”在形象上有哪些艺术特征?

 学生甲:“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学生乙:“树”与“叶”都有繁密、湿润的意味,合起来并不比单用意蕴丰富。“木”与“叶”则不同,“木”有疏朗、干燥的意味,“木叶”暗示落叶的微黄、干燥,传递出疏朗的清秋气息。

 学生丙: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学生丁:“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少了“叶”便少了清秋的绵密之意,完全是一片悲凉、凄清。

 学生戊:“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叶落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四、探究阅读

 古代诗歌中,类似“木叶”的意象不胜枚举。例如:松、竹、梅、兰、草、柳等。让学生试析某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以“柳”为例:

 出示投影: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注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种纤腰学不成。

 注:乐游苑:又称乐游原。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士女节日游赏之处。

 鉴赏:《咏柳》诗,用碧绿的色彩,生动的比喻,新奇的想象,描绘了春柳生气勃勃的葱茏景象,赞美了春风,赞美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这首小诗,色彩明丽,构思新巧,从春风绿柳展开想象,用人们常见的生活细节,拟人化地刻画了春柳的形象,显示了春天的无限生机,使人感到清新爽目。

 《柳》诗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机。“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又回到眼前的柳上来,用春日之柳的繁盛衬出秋日这柳的枯凋。

 《垂柳》是一首韵味很浓的咏柳诗,它不仅惟妙惟肖地写活了客观外物之柳,又含蓄地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之情。开篇极写垂柳婀娜多姿与纤柔飘逸,然后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抒发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表面上“咏柳而贬美人”,实质上把矛头指向以皇帝为首的官僚集团,针砭时弊,畅快淋漓。

 五、课文总结

 作者林庚是学者,也是诗人。他以深厚的学养与丰富的联想力,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同类诗歌语言艺术现象。

 3.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唤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

 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则是谈中国诗

 歌语言艺术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点。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设想:课前学生要充分自主预习,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欣赏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屏幕显示):广阔的苍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绝世的舞蹈。然后,一个“雁字”,接着一个“雁字”。我呆在那里,无法动弹,直到夜幕徐降,芦苇荡的尽头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声。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们越来越少,“雁阵惊寒”般的名篇也很少问世……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

 (2007年高考江苏卷《怀想天空》)

 一种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着一种生活情景的消逝,这位敏感的作者对此充满了叹惋和怅惘。请大家找一找古诗文中包含大雁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寒塘坐见秋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唐赵嘏《寒塘》

 渔舟唱晚,响绝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这些诗句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的期盼。但大雁何以能表现这种情感?今天我们在学习《说“木叶”》的过程中就会得到更深刻的启示。

 二、整体感知

 1、全文谈了怎样一个文学现象?

 ——文学语言或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2、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五段。

 3、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阐释暗示性的?

 树——繁茂枝叶——密密层层——浓密

 木——树干——落叶

 4、回到开头,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大雁何以能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信息期盼的情感?

 ①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浓浓的思乡之情

 提示: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游子,对比自己,每每牵动起思乡之情,生发出无尽的乡思、乡情。

 ②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思念远方亲人,期盼亲人的信息

 提示: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人与外出的亲人之间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对以上两句诗的理解,暗示性起了重要作用。

 三、梳理探究

 1、作者通过什么发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木叶”

 2、作者在文中说“木叶”就是什么意思?——“树叶”

 3、那么诗歌中是怎样使用这些意象的?(依课文顺序,学生寻找诗句;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树:为何不说树叶?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叶:难道为了简练?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木叶:树叶为何无人过问?

 九月寒砧催木叶,……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为何对“木”如此不肯放弃?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4、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落叶、空阔、疏朗;树:繁茂、层密、浓阴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5、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木头——门栓、棍子、桅杆——透着**、干燥、疏朗的清秋气息

 树:树干——叶子——褐绿色——湿润——饱满、缠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四、巩固延伸

 在我国诗歌中,“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举例说明。

 示例(一):梅

 ①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生长环境苦寒,象征着人生的逆境。诗人借梅花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②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开放时正是大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之时,梅花冰清玉洁。诗人有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的,也有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的。

 示例(二):柳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客舍青青柳色新——常用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

 示例(三):草

 ①小草秋枯,春生,夏荣,年年如此,生生不息的活力。诗人常用来赞颂顽强的生命力。如: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②小草连绵不断、延展天涯。诗人们就常用它来抒写离愁别绪。如: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五、作业:古代诗歌中,类似具有暗示意义的意象不胜枚举,如竹、松等。请同学们搜集、梳理这些意象,摘录在笔记本里。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林庚

文艺论文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木:落叶、空阔、疏朗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外形上的)

木:透着**、干燥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色泽上的)

篇三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4.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课文,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

 难点: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歌中的同类现象。

 教学方式朗读法、探究法、分析与归纳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整体感知

 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通过阅读文本,找找林庚先生发现了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一)、迅速浏览1至3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四个问题。

 1、“木叶”是什么为什么?

 2、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3、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4、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2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选择四字短语来概括。

 ☆再看第3个问题。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问2:“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根据在第5段)

 明确:不一样。木叶:疏朗。树叶:繁密浓荫。

 问3: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关键之处在于“木”字。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二)、齐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明确: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可谓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三)、自由读第六、七两段,讨论

 思考: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特征。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木”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在颜色上是透着**,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作者林庚既是诗人又是学者,难道写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说“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丰富的意蕴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蕴。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草”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我们来体味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五、小结:

 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根据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秋叶初一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秋叶初一作文1

 “沙啦啦,沙啦啦……”叶被风吹起发出轻响。一片片枯黄的落叶从枝头飞落,无声的宣告秋的来临。

 我想,秋叶许是这秋天的使者,我喜欢秋天,喜欢这秋天的使者。

 我喜欢一个人静坐在树下的长椅上,捧一本书,持一杯暖茶,聆听树叶沙沙的声韵,看着他们一片片飘落,随风起舞,像一个个飞舞的精灵,轻快的,活泼的舞出这生命的乐章。他们是无忧的,是自由的,是令我向往的。

 秋叶或许没有思想,也没有肢体,但风赋予了他们生命,从枝头舞下,多么的优雅潇洒!他们一直被人们熟识在脑海中,像是雪梅代表着冬,它也代表着秋的降临和消逝。

 我拾起一枚秋叶,秋将金色的外衣渲染在它的身上,平添了几分沧桑,它原站在枝头,俯视着大地,任凭风的肆虐,雨的侵袭。是秋携着风让它从枝头飘落,一同翩翩起舞,舞出这生命里最绚丽的乐章。每一阵风的吹起,就代表着有一片叶子离开枝头,凝视这旋转的叶片,我看到了自由,我看到了他们解脱的模样。

 他们跟着风,飘着,晃着,荡着,不停地旋转着,穿着金色的秋衣,他们是张扬的,洒脱的,他们告诉我,他们不曾留恋过枝头,不曾埋怨过风,他们其实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冬的降临,让他们化作春泥,换一次生命的再现……

 他们幽幽的从枝头翩然而落,不曾叹息,不曾留恋,有的只是那一抹洒脱,那一份潇洒。于他们而言,短暂的一生,有风的侵袭,有雨的洗礼,有云在飘荡,有鸟作陪,有碟起舞,有蝉鸣叫。他们闯过春天的风雨,晒过夏天的烈阳,带着秋的那一抹金韵,落在冬的怀抱里,藏着那抹飒爽,只愿再来舞一场生命的乐章……

 我漫步走在披满落叶的小径上,织上红霞的天空,纷飞的落叶,那翻涌的心绪随着他们的舞步逐渐隐去。风拂过我的脸庞,暗藏着积攒的幽怨和彷徨。我抬眸,寻觅着,寻觅着阳光的灿烂,寻觅那秋日的一抹张扬,抓住他,让他闪亮,在记忆中,增添一分飒爽。

 我爱秋,爱秋的使者,它是我记忆中那一抹金色的余韵。

秋叶初一作文2

 我爱秋天,爱她的果实累累;爱她的秋高气爽;更爱她那清爽宜人,又带着一丝凉意的秋风。但我最爱的,还是那不引人注目的秋叶。

 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让人留恋,你却不同,正值金秋十月,你凋落了。但你在人们的心里、诗人的笔下依旧美妙动人,这使我更加沉醉在你的美丽里。

 秋天,果子正渐渐由青变红,从叶子中间露出一点脸庞,而叶子依旧在树上相士兵一样守护着那一颗颗宝石,又像是一位身穿绿裙的小姑娘背上行李准备出发。再凑近一些,仔细端详一片树叶,在深绿色的叶子上镶嵌着一根又粗又黑的梗。整片叶子呈椭圆状,虽很不起眼,却又让人感觉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

 叶子由青,变黄了。慢慢的,它们枯萎了,静静的躺在地上,没有一丝生气。一阵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那本无生机的叶子飞扬了起来,伴着又从树上飘下来的枯叶,卷起了一阵阵漩涡。风过了。枯叶慢慢的坠下来,又是一阵微风,那枯萎的叶子仿佛被赋予了生机似的,那枯黄的颜色在暗昏的落日映衬下,竟有些晃花了我的眼。若一只只优雅的枯叶蝶,微微的煽动翅膀,打着旋儿,慢悠悠的,轻轻驻足在地。时间一丝丝逝去,浅紫,深紫;淡黄,赤橙……丝丝薄如轻纱,星星点点,绚烂无比,铺散在微微红了脸的天空上,叶子也披上了一层不易显见的纱衣,美得令人惊叹。

 叶子一片,一片,一片飘落,把小路填的满当,由于晚霞的渲染,**的叶子变成了微微的金色,好似,还蒙上了一层非常淡的红。夜幕降临,晚风吹拂,叶子拽着风的头发离开了大树和地面,它们一起,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飞了好久,叶子累了,倦了,它们索性直接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安然的打起了盹,它们睡熟了。风华流转,几年过去,它们已不再是叶子,它们是树儿的养分。这是叶子的宿命,它们愿意奉献,愿意看见来年的花儿更娇艳,叶子更嫩绿,树儿更茂盛。

 我爱秋天,更爱秋叶!

秋叶初一作文3

 秋来到了我们身边,那美轮美奂的秋叶也跟着秋的脚步轻轻来到了我们身边。

 秋日的一天午后,我悠闲的漫步在公园的小树林里,闻着秋风带来的阵阵丹桂香,看着灿烂的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宛若置身仙境一般。那黄绿相间的梧桐叶,那绿如细针的松叶,那红如火焰的枫叶,都让我深深的陶醉其中,此时的我多么庆幸能有机会置身于这个叶的世界。忽然,一阵秋风袭来,形状各异的秋叶从枝头翩翩落下,我情不自禁的走上去,开始倾听它们发出的“咯吱咯吱”声……终于落叶声听腻了,我开始俯身观察它们。遍地的落叶五颜六色,模样各异,它们有的孤零零的落在地面上,有的却一层叠着一层,似在窃窃私语。

 温凉的秋风再次袭来,有几片调皮的冬青叶挣脱了母亲的怀抱,伴着微风奔向大地。这几片叶儿一个个仿佛七八岁的稚童一般,有时低下头聚在一起说悄悄话,有时却你追着我,我追着你,相互嬉戏打闹。只是它们最终的命运都是融于大地,滋润母亲。我弯腰捡了一片叶儿开始细细端详:它有着锯齿般的边缘,整个叶片黄中带青,棱角分明,叶儿的背面脉络综合交错,好像波澜起伏的山脉。

 正当我在认真打量冬青叶时,一片枫叶又驾着秋风来到了我的眼前。我这个三心二意的小孩不由自主的跟着它,来到枫树林。秋天的枫树林如同正在燃烧的熊熊火焰,高大挺拔的枫树上全是红似火的枫叶,艳丽却又朝气蓬勃。我走到一棵枫树下,抬头仰望,一片片枫叶好似蒲扇一样挂在枝丫上,随着秋风一摆一摆,似乎在和行人点头打招呼。

 秋天的树叶虽然不像春夏那样活力十足,但却有一种成熟的美。秋天的树叶,我为你倾心。

秋叶初一作文4

 第一片火红的秋叶,轻飘飘的落在花坛中,因为秋来了。

 ————题记

 暮光撒落,夕辉黯然。只是连同那屋顶的白都被牵连,火红一片,宛如熊熊燃烧的棉花渲染世界。

 那片枫叶飘落了,从与母枝的细微的断痕开始,它便开始回忆自己的一生,当自己还是枝头嫩绿的芽儿时,它见过雨露,望见雨露泥泞的衣裳曾厌恶的拧过头,当做没看到一般,不去理会雨露那尴尬的笑容和宽恕的心;当看到在第二天蒸发成自由的水雾的雨露,它又情不自禁的在枝丫上又摇又晃,嚷着去旅行,却又没看到雨露毫不介意的微笑和友善的着手。

 当它大些了,慢慢长出五指的雏形时,它懂了许多伙伴间没有的知识,关于当时雨的宽容,因为是人类的工业,是人类的出行,让雨,让自己变的满布灰尘,当雨露再次来临,它又明白什么是社会的进步,就是让雨有了灼烧感,从此它发誓不与人类说话。

 后来当它完全张开手掌时,一些丑陋的毛虫想要吞噬它,于是它获得了一片树叶的印迹:被噬咬的齿痕,可那并不疼,因那场酸雨让它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灼烧更难受,当它抱着必死的心面对毛虫时,毛虫吐掉了,认为它并不可口,于是它又懂得了珍惜生命,伤口在风的吹抚下凉丝丝的,这成了它一天当中最快活的事。

 终于他不得不停止了思考,因为那道裂缝太大了,一阵凉风后,它悠悠的松了手,火红的手上下飘,似乎仍对手背还是手心着地拿不准。

 最后它被一个孩子在空中接下,轻扫走它身上的泥垢,它不禁愣了愣,这还是他想象中的人吗?

 孩子对于它完美的五指很是满意,跳进爸爸的怀里向他炫耀,只是他又眼尖的发现了在它指尖的微小的噬痕,有些不乐意的瘪了瘪嘴,却被父亲指着说:“看,你们其实都很美。”孩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到了自己一出生就有破损的小指,和被噬咬的枫叶,终于扬起小脸,笑了。

 而那枫叶,看到了父子俩身上绣着绿色的环境保护,也笑了,它想: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

秋叶初一作文5

 “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确实,落叶是秋天的一张召告书。走在路上,不经意间才发现有那么几片的叶子已经发黄了,在枝上摇摇欲坠,只等待风的女神将他们送回大地。尽管这么几片黄叶在一棵绿树叶中是那么显眼,几分的不协调,却悲凉地告诉我:“秋,到了!”

 走了十几个秋,小时侯的秋是喜悦的,因为常跟父母去田里玩,满眼的金黄让我快乐。长大了,小时侯的秋已经变质了,眼中充满的竟是悲凉。思量着是什么让我的眼中充满萧条的灰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吗;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吗;还是“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要么更多的是生活中的那些“事与愿违”让人寒心?或者,我该信服席慕容的那一句:“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了。”妥协不是我所擅长的,但在这么一棵树前,在这样的一个秋天,我想妥协了。也许正如“一生所坚持的信念,也许早在千年前,就已是书中写完了的故事”

 转身离去,一阵风过,本来就是没必要再回头,却不由自主地,见到了几片黄叶的飘落。落叶,微乎寻常,却因为此时的心情而变的慎重。拾起一片,看着苦黄中那明显的叶脉,居然觉得的那是美,想把它带回去做叶签。但,我可以这么自私吗?叶落归根,自古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落叶有着一种还附母体的本能,以此来回抱它的母树。也许不能为了自己小小的贪美之心而破坏这一切。看着手中的落叶,那枯黄告诉我:“不要以为只有快乐才是人生的惬意,有时侯,忧伤也是人生的一种欣然。那是心灵体味悲凉之后的一种宁静,那是人生苦恼的一种诠释。我想,我已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悲凉。那是一种让你沉积在心中的困惑与郁闷涌出的情感;那是在悲凉之后却能欣然而笑的魔发。侧手,落叶在掌心飘落,回到了属于它的地方。

 秋天,落叶,悲凉,领悟。

秋叶初一作文6

 初读《简·爱》时,我并不能对这本厚厚的自传说好,因为我认为书中某些篇幅太过冗长,记叙着个人遭遇,读来满纸苍凉,甚至还有些乏味。

 第二次读,觉得以前的想法太过偏激。毕竟作者的真实经历与此相差无几,有的人遭遇如此的事也许会捶胸顿足,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而作者没有,那么给她一个倾诉甚至是抱怨的空间,宣泄心中的积郁吧。

 然而第三次时,我的观点又有了变化,我能强烈地感觉到,她在与我对话。她是不甘俯首于命运之神的脚下,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了,我认为这便是人性伟大而可贵的光辉了,她不是一个伟人,但她一定是个伟大的人。因为我看到简爱勇往直前的身影:她也许并不能为所有人熟识,但她起码把自己提升到了很多人佩服的境地。

 简·爱的经历以及她身上的品质,让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两句话:“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许简·爱的人生不能说的上是精彩,但一定是绚烂的。简·爱通过自己,不仅维持了生机,更为可贵的是她具有高贵的品质。她善良,认真,还极富个性,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自称瘦弱矮小的姑娘的形象熠熠发光,如怒放的夏花,弱小的身躯同样迸发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简·爱对自己的经历并没有不满,而是逆来顺受,她勇敢地接受现实,她是如此地从容不迫,泰然处之,我们不得不惊叹这份冷静从容从何而来,是与生俱来的吧?

 由这本书也许还可以联想到其他人,比如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但我认为它们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我认为简·爱更贴近于生活,因为很多人可能一生都默默无闻,如同简·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不断奋斗。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对简·爱一生最好的评价,实际上,我认为简·爱是生活中很多人的缩影,我们都很平凡,但是,假若你可以勇敢地拼搏奋斗,你也许就成了简·爱,或者是其他许多的伟人。

秋叶初一作文7

 两片秋叶,一片是火红的,一片是枯黄的。

 一日清晨,天气舒爽,使人情不自禁地捧着一本诗集,在和煦的阳光下鉴赏。看久了,眼睛稍有不适,便合上书,眺望一会蓝天白云。当我再次将注意力转到诗中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秋叶。这是一片实实在在的枯叶,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破损,中间的叶子也早已被什么不知名的虫子咬得满是疮洞,只有几条叶脉还若有若无地连着,身子可怜地缩蜷。我刚要拿起,树叶上仅存的几片完叶,也被风吹化为一阵灰了。

 在晚秋,秋意正浓,一阵阵秋风吹过,依依不舍离去的秋叶,也在秋风下瑟瑟地蝶落。每当有一片树叶从树上蝶落,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一种叫做悲凉的秋的味道便袭上心头,牵做一缕莫名的悲凉。

 于是,我想到了愁,愁不就是秋上搁了一个秋吗?我开始讨厌秋天。

 同样的,也是在秋天,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分离了。他唯一留下的,只有回忆,一封信与一片秋叶。与这片秋叶不同的是,那一片枫叶是让人看一眼都火热的枫叶。

 这片枯黄的秋叶,连看一眼都冷,冷到心里。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的将两片秋叶放到一起,这片枯黄的秋叶,在那片火红的秋叶的照应下,是那样的可憎,还有一点可怜!我开始奇怪:我怎么没有把这片枯黄的秋叶扔掉?在恍惚之中我猛然想起,我还没看那封信。拆开信来,只有一句话:“你爱秋叶吗?希望你一看见这片枫叶便有了力量!”

 是的,我爱这片枫叶,这片枫叶是奋斗过的,它在坠落于寒风的肃杀之前是努力过的,它拼尽全力,用全身的热量将自身烧得通红,给即将到来寒冷的秋天,带来了一股力量。

 我渐渐认为,心上搁了一个秋,并不是愁,因为,就算在寒冷的秋冬,不也有这一片火红的枫叶吗?

 于是,我将那片枯黄的秋叶弹出窗外。

 为那片火红的枫叶,我在心中腾出了一个位置。

秋叶初一作文8

 秋天迈着他那轻悄悄的步伐走来了。

 “一年一度秋风劲”,阵阵强烈的秋风刮过,树叶开始纷纷飘落,于是,人们开始咒骂秋风的无情,而怜惜秋叶的凄凉……

 而我却要高声赞美这秋风,这秋叶!因为——是它们给秋天增添了无穷的美丽。

 是的,秋风没有春风和夏风那么讨人喜欢。春风一来,杨柳抽芽,鸟儿欢唱,花儿也刻意为春风绽放笑脸;夏风一来,把压在人们心中的烦恼给吹走了,把大地染得更加碧绿,绿得逼你的眼睛。而秋风吹落了树叶,是无情的,可人们想过没有,如果不是秋风吹走了枯枝败叶,树木岂能长得如此茂盛?秋风“道是无情却有情”,这不是大丈夫的情怀吗?没有秋风哪儿来的累累果实?——秋风是一位辛劳者!

 我爱秋风,但是,只有秋风的呼啸,没有落叶相伴,那留给人们的只有凄凉。

 俗话说:“一叶知秋!”秋天的叶是那样多,那样美。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莫过于秋天的枫叶了。看,那一棵棵红的枫树,枝繁叶茂,犹如覆盖着的朵朵红云,热闹非凡,红红火火,毫无想要凋谢的意思。高大挺拔的枫树,有的像锦旗飘扬;有的如鲜花朵朵,越看越可爱,有一种别致的风韵。特别是早晨被云雾洗礼过的叶,如同一片片红翡翠,在阳光照射下竟然熠熠生辉。还有那一片片的黄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啊,落叶就像一位母亲,她落下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要去承担一份更重要的责任——为孕育新的生命而贡献自己最后的一点力量!她的生命也在秋天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爱秋风,更爱秋叶!

#教案# 导语《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文

 林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7月

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17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