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采茶戏啊啊

有关采茶戏啊啊,第1张

  采茶戏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起源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信丰、安远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 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赣南采茶戏形成后,即分几路向外发展,与当地方言和曲调融合,形成赣东、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个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恢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荼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来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的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 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 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影响

  如果没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劳动,也就不会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没有采茶歌、采茶舞,也就不会有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许多省区的采茶戏。所以,采茶戏不仅与茶有关,而且是茶叶文化在戏曲领域派生或戏曲文化吸收茶叶文化形成的一种灿烂文化内容。

  采茶戏的形成,不只脱颖于采茶歌和采茶舞,还和花灯戏、花鼓戏的风格十分相近,与之有交互影响的关系。花灯戏是流行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区的花灯戏类别的统称;以云南花灯戏的剧种为最多。其产生的时间,较采茶戏和花鼓戏稍迟,大多形成于清代末叶。花鼓戏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剧种为最多,其形成时间和采茶戏大致相差不多。这两种戏曲,也是起源于民歌小调和民间舞蹈。因为采茶戏、花灯戏、花鼓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时间、风格等等都比较接近,所以在这三者之间,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营养的交叉关系。

  茶对戏曲的影响,不仅直接产生了采茶戏这种戏曲,更为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对所有戏曲都有影响的,是剧作家、演员、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如明代我国剧本创作中有一个艺术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称临川派),即是因大剧作家汤显祖嗜茶,将其临川的住处命名为“玉茗堂”而引起的。汤显祖的剧作,注重抒写人物情感,讲究辞藻,其所作《玉茗堂四梦》刊印后,对当时和后世的戏剧创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在这点上,茶使汤显祖在我国戏剧史上所起的作用,当不会限于流派的一个名字上。

  又如过去不仅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或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统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这样,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如上一个世纪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楼”、“广和茶楼”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园”、“天仙茶园”等等,就均是演出场所。这类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设置茶桌、茶椅,供观众边品茗边观戏。现在的专业剧场,是辛亥革命前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名之为“新式剧潮或“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称:“戏曲是我国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另外,茶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既然已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戏剧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名剧,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的开场词中,即有“买到兰陵美酒,烹来阳羡新茶”,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

  几种采茶戏的介绍

  赣南客家采茶戏

  江西省戏曲理论家,戏曲史学家流沙曾说“赣南是采茶戏的老家”,赣南客家采茶戏就是赣南土生土长的采茶戏。

  采茶歌是产生采茶戏的胚胎,采茶歌在赣南山区尤为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干唱,无伴奏,后来发展成为以竹击节,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的联唱形式,便是将采茶歌引入庭院户室演唱的开始。明万历年间已有民间进入豪绅官吏府第演唱(见石城县崖岭熊氏六修宗谱《熊体甫先生传》)。明中叶以后,“十二月采茶歌”联唱在赣南民间灯彩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成有纸扎茶篮,扇子,手帕等道具,边唱边舞的采茶灯,又叫“茶篮灯”(见明末诸生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和清康熙年间吴震方的《岭南杂记》)。

  明中叶以后,赣粤两省的采茶灯交往频繁,在相互交流中,赣南采茶又得到新的发展,由原来的十二个采茶女,两个男队首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并将原来一唱众和的“十二月采茶歌”改为姐妹对唱形式,表现手持茶篮上山采茶,边歌边舞的欢乐情绪,而茶童既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以此形成了赣南客家采茶戏的第一个原始传统剧目《姐妹摘茶》。后来又在由采茶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用一条板凳仿作龙灯戏耍的小戏《板凳龙》,由二旦一丑耍龙灯,二旦为大姐,二姐,丑称作三郎子。这两个戏被称为最早最古老的采茶戏。

  赣南客家采茶戏的流传:赣州地区戏曲志载:“采茶戏在赣南老家诞生后,除在江西省广为流传外,还分数支先后向闽,粤,湘,桂等省流动。其路线为:1自赣南传入闽西后分为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传导赣东,赣中和赣北,甚而过长江,传入湖北黄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带,并传到台湾,成为歌仔戏形成的基本因数。”2自贡水流域进赣江中下游的万安,遂川一带,然后沿罗霄山脉向赣西及湘中流动。3经粤东粤北传入湘南及桂南。

  赣南采茶戏的《姐妹摘茶》流传到武宁,景德镇和湖北黄梅等地区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锄茶》;传至广西合浦后叫《送哥卖茶》。《板凳龙》传至赣东,赣中后叫《三姐妹观灯》或《三矮子观灯》;而传至广西云南仍叫《板凳龙》。还有诸如《补皮鞋》,《补瓷碗》,《捡菌子》,《拾田螺》,《挖笋》,《卖花钱》,《卖小菜》,《卖纸花》,《瞎子裁衣》,《瞎子闹店》,《磨铜镜》,《当棉裤》,《大劝夫》,《小劝夫》,《四姐反情》,《卖杂货》等剧流至各地后与当地风情民俗结合演化,有的成了当地自己的传统剧目。

  粤北采茶戏

  (一)历史之幕。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源于广东北部山区节庆灯彩歌舞的地方民间小戏。以韶关市为中心,主要流行在粤北的南雄、始兴、曲江、仁化、乐昌、乳源、新丰、连平、和平、龙川、河源佛冈、清远、英德、连县、连南连山等县。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三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亦有两百多年。据清乾隆年间李调元(南越笔记)载:“粤俗岁之正元,饰儿童为采女,为队十二人,人持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縆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清朝乾、嘉年间,粤北和粤东北流行唱采茶,府县志书及文人著作多有“唱采茶歌”、“歌十二月采茶”、“采茶歌尤妙丽”等一类记述。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场表演,边唱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去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如《装雕》、《夫妻采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这时人们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根据调查,清朝已有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南雄县的里溪灯班,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粤北地区的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省内省外的市镇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剧种也常来这些山区县份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一些剧种的交流,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的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古装戏。后来调查挖掘出这时的流行剧目有150多个,如《打柴头割鲁基》、《磨豆腐》、《双双配》、《卖杂货》、《打狗劝夫》、《阿三看姐》等,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民国32年(1943年)后,由于战乱动荡,粤北采茶戏渐趋衰落。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1959年改名粤北采茶剧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等县也建立专业采茶剧团。这些采茶剧团收集整理粤北采茶戏的传统艺术,共得传统剧目200多个,音乐曲调200多首,同时举办演员培训班进行传统艺术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粤北采茶戏的演出剧目相当丰富,其中一部分是经过整理改编、具有剧种特色的传统剧目,如《补皮鞋》、《装画眉》、《王三打鸟》、《哨妹子》、《钓蛤》、《借亲配》等;另一部分是为了扩展剧种的艺术表现力而移植改编的剧目,如《牛郎织女》、《刘三姐》、《红叶题诗》等;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如《刘介梅》、《玛瑙山》、《血榜恨》等。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实践,对传统艺术进行了认真的继承革新,广泛借鉴其他戏曲剧种和话剧的长处,粤北采茶戏艺术获得了全面的提高。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这个时期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1966年,粤北采茶戏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演出活动,直到1976年之后,才开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创新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创作、改编、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剧目,如《女儿上大学》、《称心花》、《阿三戏公爷》、《人生路》、《青峰山传奇》等,既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又在广东省的多项评奖中屡屡获奖。舞台上也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蓝兴朗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

  高安采茶戏

  古称“江右上县”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高安采茶戏则是这块古老土地上勤劳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农民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信口引吭,一人呼,众者和,管弦助兴,铙钹取闹,傩面雉首,相聚而乐,于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便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

  纵览高安采茶戏形成发展的画卷,最引人注目让人激动的还是建国以来的那部分,经过数百年的演绎发展,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风格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曾被斥为“有乖礼俗”的野乐已登上艺术大雅之堂,成为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赣中、赣西等地多个县市剧团演出剧种均为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剧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剧团曾于1959年在庐山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献演《四九看妹》。当年10月经中共宜春地委决定,一次从高安地方剧团调去15名演员,成立宜春专区地方剧团。进入60年代中期,高安采茶戏再度进京,地采、高采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联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全国赢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马**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高安采茶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既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又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赣中文化的浓郁风情。地采、高采致力于对戏剧内涵的开掘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编、导、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进入成熟阶段。1979年地采《孙成打酒》剧组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一等奖。尔后,《郎当索》、《樟树坳风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断鸡》等剧目在历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均夺得一等奖;《一家人》、《乡潮》、《寒儒求监》也获得较好成绩。《寒儒求监》、《断鸡》还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二、三等奖。1991年,高安采茶剧团又奉调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荣获“稀有剧种演出特别奖”。不久,由高安采茶剧团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孙成打酒》荣获第八届全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二等奖、全国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紧接着又将高安采茶剧团的《南瓜记》、《断鸡》、《四九看妹》、《游湖》搬上荧屏,拍成舞台艺术片与专题片向全国播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高安采茶戏《木乡长》一举夺得第四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及编、导、演一等奖,紧接着又荣获“全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演单项“文华奖”,剧本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参加四川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高安采茶戏好戏连台,人才辈出。50年来,这块红土地不但集结和造就了谌国泰、黎花英、罗运憨、吴其多、彭金花、刘如南、黄银泉、彭金城等几代表演艺术家,也培养了黄凯、马正太、漆薪传、胡桔根、赵日祥、刘敏涛等著名编导作曲家,他们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创作功力一直为赣中老表津津乐道。

  采茶戏:《睄妹子》 免费在线视频欣赏

  http://8181000lg16789net/s-helpSite/indexaspActionX=ReadArt&NewsID=1414103

  安陆地处大洪山、桐柏山丘陵的交会地带,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不仅创造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对安陆民族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安陆是汉族的聚居之地,少数民族只回、蒙、壮、满、彝、侗、土家、黎等族共123人。安陆的民间文化,均带着鲜明的汉族特点。作为民间艺术之一的安陆民间舞蹈,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时令节日舞蹈

 安陆民间时令节日,除少数农事节日因地域、气候原因与外地不同外,其余节令与全国汉族地区基本相似。

 在诸多的时令节日中,表演民间舞蹈最多的节日,要烽农历新春佳节。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城官民共欢同乐的节日,《德安府志》和《安陆县志》上都记载了安陆官民“庆新春”、“闹元宵”的习俗。

 《龙舞》流传于安陆各地。“龙”在人们传说中是吉祥、威严、力量的象征,它有呼风降雨、去灾除疫之神。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舞》渐失支原来的意义,演变成为欢度佳节、恭贺喜庆、迎接吉祥的群众自娱性舞蹈。龙身一般用木作架,布或纸蒙成。龙身分节,闰年扎成单节,平年为双节,每节内能燃腊烛一对,故称《龙灯》。舞蹈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作舞。舞的花样十分丰富,有“龙盘头”、“龙洗澡”、“龙翻身”等动作。 《龙舞》尤其是在晚上表演,配合各种灯花,更是五彩缤纷,动人心弦。安陆流传的《龙舞》,最为盛行的是《布龙》,其次为《板凳龙》、《干龙船》。

 《狮舞》历史悠久。在人民的心目中,狮子象征着勇敢和力量,它能驱魔避邪,是保祐人畜平安的吉祥化身。《狮舞》由二人扮演,始终是在缝合成的狮衣内,准确地模仿狮子的各种动态,随锣鼓点节奏舞动。从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又分“文狮”和“武狮”。“文狮”表情细腻,柔和而稳重,表演动作有“咬痒”、“理毛”、“打滚”、“玩绣球”等。这些动作,着重刻画狮子温驯可爱的性格。“武狮”重武功表演,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和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动作有跳跃、腾翻、直立、攀高等。流传安陆的《狮舞》有《麒狮舞》、《皮狮子》、《麻狮子》、《咬狮子》等。

 《采莲船》流传于安陆各地。船用竹木扎架,糊以彩纸。 由2——3人表演,坐船者为女,撑船为男。有的地方还配有丑角。丑角头戴草帽,手拿扇子,3人边歌边舞。《采莲船》在很早以前,表现劳动或爱情生活,现在多半是恭贺新禧,见什么唱什么。《采莲船》的动作有“扒滩”、“跑绣球”、“挂帆”、“跑五子飞”等。

 《蚌壳精》又叫《蚌舞》,由3——4人表演,一人身背用竹和布做成的大蚌壳,为蚌精(美女),一人手拿破鱼网一条,为渔夫,配上一和尚或叫化子。渔夫有天外出捕鱼,撒开一网,满以为是网了一条大鱼,谁知拉起来的是一只大蚌壳。蚌壳立刻变成了美女,风趣地逗引渔夫,使得渔夫对蚌精产生了 爱慕之情,但渔夫很难得到蚌精。经和尚和叫化子的帮忙,终于使渔夫和蚌精成配。全剧表现渔夫和蚌精的纯洁的爱情。《蚌舞》风趣活跃,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高跷》流传安陆有150多年的历史。《高跷》表演人数不限,有的《高跷》舞队达到上百人。舞者手持莲湘、扇子、手帕,脚踩不同高度的木跷而舞。表演形式有集体的大场面和2--3人的小场面。《黑驴三犟》是《高跷》里面的一种表演形式,由文跷(女)、驴跷(女)、武跷(男)三人扮演。全剧通过捉驴的小故事,表现出了三种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黑驴三犟》形式古朴,表演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跑竹马》流传安陆各地,而雷公镇罗庙村《跑竹马》更具有特色。《跑竹马》由5--7人表演,舞者站在中间,将竹马拴在舞者的腰上,手持各种道具,在明快的击乐声中舞动。动作有“绞麻花”、“转龙头”、“佐马换将”等。形式灵活,场面多变,给人一种轻快流畅的感觉。

 时令节日的舞蹈还有《打莲湘》、《打腰鼓》、《悬台故事》。他们在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祭祀舞蹈

 祭礼舞蹈是人们为了祭祀天地、日月、山川、鬼神和消灭和灾病的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活动。其中一部分是以扫瘟神、驱鬼怪、求神治病,保祐人畜平安为内容。也有一部分是纪念死者和安慰生者的习俗活动。流传安陆市的祭祀舞蹈分道教和巫教两种。道教舞蹈有《灵宝派总堂做斋》等,巫教舞蹈有《马脚婆》等。

 《灵宝派总堂做斋》是一种纪念死者,安慰生者的道教舞蹈。舞蹈由七名道士身穿不同颜色的长法袍表演,一道士击乐,一道士念词,一道士书写,其余道士在击乐声中,围绕死者的棺木手舞足蹈,穿来穿去,表演动作有“白鹤绕堂”、“头顶炭锅”等。按道教的规定,这种舞蹈一跳就是七天七夜,常引来数以百计的群众前来观看,场面壮观,气氛浓烈。由于这种舞蹈明显带有封建色彩,现在很少出现。

 《马脚婆》是一种以符水符咒给人治病的巫舞。巫婆过阴时,手洒或口喷符水,念符咒,装神弄鬼,非常投入。

 封建时代,由于生产不发达和科学文化的落后,不能给人们提供就医的条件,于是就出现了象《马脚婆》等这类的巫舞。加上安陆自古属楚,据《汉书 地理志》载:“楚人信巫鬼,重祀。”可见安陆流传的巫舞和历史有着紧密的渊源关系。在巫婆、马脚胡弄下,不少患者酿成延误病情,不治而亡的惨剧。

 其他舞蹈

 这类舞蹈既不参加节日舞队行列,又不具备表演舞蹈的条件。如《地花鼓》,是由一人双手敲击一木架上的鼓、钹,旁边一人演唱,并做些简单的动作。过去,民间艺人在政治上不但没有地位,而且生活上刀极端贫困,艺人们为了谋生度日,创造了这种沿门乞讨的艺术形式。

 民间的儿童舞蹈,在一些人口较密,村子较大的乡湾里还保留着,象《点脚脚斑斑》、《挡羊》、《打麻城》等。这些舞蹈,儿童跳起来兴高采烈,轻快活泼,别具风韵。

 安陆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是由本地社会历史、人民生活、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经过长期影响和熏陶而形成的。有的舞蹈显得潇洒、粗犷、健美,有的舞蹈则显得细腻、抒情、欢快,还有的舞蹈显得风趣、诙谐、泼辣。

 安陆民间舞蹈在表现手法上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它几乎全都是运用道具的,如《采莲船》中的船、木桨,《跑竹马》中的竹马、鞭等。道具是表现生活的工具,是传达感情的媒介,是美化形象的手段。其次,安陆的民间舞蹈都是边歌边舞的形式,乐曲以本地民间小调为主,用击乐伴奏,节奏感强,气氛浓烈。第三,它是舞蹈、杂技、民间武术的掺杂结合。如《麒狮舞》在表演前,要耍一段武术,表演刀、枪、棍、矛等,扩大和丰富了民间舞蹈的表现力,使民间舞蹈更受人民群众喜爱

是。

是,都是老荆家的人。荆献顺兄弟姐妹共四人。荆献顺,安徽本土艺人,安徽民间小调演员,荆献顺民间小调全集深受河南、山东、安徽一代广大乡村地区人民的喜爱。

  我国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有:

  秧歌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徙步在地面上歌舞)和高跷(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两种。秧歌队由十余人到数十人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里的人物,手执扇子、手帕、鼓、棒、伞等道具。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由于1-2名领舞蹈者率秧歌队边舞连走各种队形。大场用于秧歌的开头和结尾,而中间是由2-3人表演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名为小场。

  秧歌的音乐一般有三个部分:

  1、小场演唱 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前者由一名秧歌头在开场进演唱,不与舞蹈结合;后者连舞边唱。小场演唱的曲调多移植自民歌中的小调,并加入锣鼓过门。

  2、锣鼓打击乐 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3、唢呐吹奏 主要用作舞蹈伴奏

  秧歌在我国北方各省广泛流行,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的冀中秧歌、冀东地秧歌;山东的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山西的祁太秧歌以及陕北秧歌、东北秧歌等。秧歌的伴奏乐器除唢呐、锣鼓外,还有二胡、笛子等。

  花灯

  花灯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除汉族外,在当地的仙、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中也流行。在发展过程中,花灯形成了两种主要类型:和类偏重于舞蹈,由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或对唱对舞;另一类偏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民间小戏发展。

  南方的花灯、采茶与北方的秧歌一样,主要在正月间演出,元宵节是高潮。主要的表演形式有:

  1、灯舞 这是最早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手执制作精美的各色彩灯,载歌载舞。有时还有大头和尚、渔夫等角色同舞。

  2、集体歌舞

  参加者人数众多,有极强的自娱性。众人手执同样道具,如灯笼、扇子、巾、或花篮等,边歌边舞,并走出各种队形。

  3、小型歌舞 男女二三人,表演有简单情节的小歌舞,内容是劳动或是爱情等。常即兴编词配舞。

  花灯的音乐是在各地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改编、发展而成的,一般是结构短小、情绪活泼的曲调。在表演内容比较复杂的节目时,往往将几首曲调联缀起来。花灯音乐中还有一些明清小曲和少数民族音乐。花灯的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及锣、鼓、镲等。

  采茶

  采茶流传在我国南方采茶区,如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通常的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男的手拿钱尺(鞭)模拟扁担、锄头或撑船杆等。女的手花扇,模拟竹篮、雨伞或是盛茶器具,有时也拿代糊的各种灯具,载歌载舞。表演的内容是茶农劳动的全过程,从种茶、采茶到制作(炒茶)和卖茶。有的地区在表演中还穿插了民间传说故事,吸收更多的民间曲调,表演者也增加为数人至十数人。

  采茶的歌舞形式有三个发展阶段,起初是单纯的“茶歌”,即茶农劳动时唱的歌,山歌、号子、小调都有;后来发展为载歌载舞的“茶灯”,即将茶农的劳动动作稍做加工,伴以歌舞,边歌边舞。

  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钹等,过门或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花鼓

  花鼓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在元宵节或其他节日,花鼓常与秧歌、花灯、采茶等一起表演。花鼓的主要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所唱的曲调是在当地的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的特点。在各地的花鼓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安徽的凤阳花鼓、山东花鼓、湖南和湖北花鼓、山西的晋南花鼓等。

  清代以来,花鼓逐渐增加故事情节,除了作为民间歌舞广泛流传之外,各地花鼓又进一步吸收民歌和戏曲唱腔,并在舞台上表演,成为地方小戏,如湖南花鼓戏、湖北花鼓戏等。

  安徽花鼓灯

  安徽花鼓灯是从地方灯会、社火风俗中发展起来的,清朝光绪年间已很完善了。在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

  花鼓灯多在年节、庙会和冬闲时进行,并常与龙灯、狮子、马灯等多种民间道具舞一起表演。花鼓灯由舞蹈、歌唱、小戏三部分组成,歌时不舞,舞时不歌。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相结合的特点。所唱的曲调,是在山歌和地方小调基础上形成花鼓歌,如《卖货郎》、《孟姜女》等,伴奏以打击乐器为主,有大锣、花鼓、小钹、小手锣等。锣鼓与舞蹈配合默契,有“半台锣半台戏”之说。

北京人。民间小调亚东的前妻是窦颖。窦颖,女,汉族,北京人,窦唯的妹妹、张亚东前妻、窦鹏的堂妹。窦颖在音乐方面和哥哥的造诣同样深,在音乐方面也同样很有天赋,素有国内顶级音乐人之称,她曾经还是国内著名三人女子演唱组合“吸引力”其中一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39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