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第1张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很多人摄影的时候都是拿手机来拍照的,因为手机是最为大众的拍摄器材,这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下面为大家分享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1

  1、手机拍的照片该不该后期?

 现在的数码设备,比如手机、相机,由于感光元件的成像原理,拍出来的照片大多数灰蒙蒙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做适当的后期处理。

 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后期抱有一些反感,认为这是作假。其实摄影属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太生活的东西,就不能算是艺术。前期拍照相当于收集素材,后期是作者表达内涵的必要手段。好比你在家做菜,放入佐料就是给菜增加灵魂,是一样的道理。

  2、利用APP叠加滤镜算不算摄影?

 很多朋友觉得学习手动调色非常麻烦,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很多第三方修图软件应运而生,这些修图软件内置了大量的滤镜,把照片导进软件,选择自己喜欢的滤镜进行叠加,全傻瓜式的操作。

 那么这样算不算是摄影呢?叠加滤镜的过程是可以给大家带来惊喜,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无法分辨该滤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照片风格,滤镜创作者都是根据自己当时的那张照片的光影,角度,色彩来制作滤镜的,那么对于你的照片是否合适,就真的不好说了。

  3、手机拍的照片为什么比相机的好看?

 你是否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同样的场景,用手机拍的照片会比自己用相机拍的照片要好看的多。由于手机的成像都是经过数字算法和图像处理器多次优化才展示到手机的屏幕上。说白了,我们用手机拍照的同时,手机强大的系统算法就在后台悄悄的为你进行各种修图操作。

 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你认为是自己直接拍出来的,其实也是经过了后期的照片,只是这样的后期并不是你自己操作出来的。而相机能使用RAW格式进行照片的保存。RAW格式是未处理的原始格式,能保留大量的原始信息。给后期工作预留了大量的空间。这样的文件数据非常的大。在经过一定的后期处理后,他的画质就会超越手机画质很多很多倍。

  4、手机的RAW格式是否和相机RAW格式一样。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把raw格式,加入到自己的手机里, RAW是一种格式。用这样的格式拍摄的照片是未经处理的文件。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后期操作才能在网上分发。广义上说手机RAW格式和相机的RAW格式确实是一样的。

 但这里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知识点,就是感光元件的大小,相机感光元件相对手机的感光元件体积和面积都要大得多,在摄影界有一句话叫做底大一级压死人,所以想用手机画质和相机的画质进行PK还是不可能的事情。

  5、抛开自动,尽量使用手动进行拍摄。

 现在的手机都是多镜头的组合,我们在拍摄的时候系统会根据所要拍摄的场景进行镜头的切换。我们可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手动的切换呢?那么这里首先你就要熟悉自己手机的各项功能,了解什么是长焦,什么是广角,什么是标准镜头?这些镜头又在哪些地方运用?当你了解这些功能后,就可以抛开自动,用手动拍摄,发挥手机摄影的极致玩法。

  6、尝试使用手机的专业拍照模式。

 虽然现在手机的专业拍照模式只是模拟了专业相机的拍照功能,在硬件上还是无法跟相机进行比对。但这是我们学习摄影的最好途径。不管你以后学不学习相机摄影,我们都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专业摄影模式,以此来学习并了解到感光度、快门、白平衡、对焦、曝光补偿等方面的知识,等以后进阶到相机摄影就能轻车熟路。

  7、提高审美是学习摄影的关键。

 每个人出生时对审美都是有一定的基础性,但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平时的文化修养都不同,长大后大家的审美就会出现差异化,缺乏审美并不是贬义词,审美可以根据后天的努力和学习得到一定的提高。那么怎样来提高审美呢?

 多看多学多拍,多去看看大师级的优秀作品,不是随便的浏览,而是要带着一定的学习态度去分析大师为什么这样构图?为什么这样调色?取长补短,学会总结。从模仿开始,模仿大师的拍摄手段。慢慢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8、系统的学习后期修图技术。

 后期不是作假,后期是为了弥补前期的不足,给照片赋予灵魂,注入作者的思想。

  9、不要过度依赖后期。

 很多人拍照的时候前期马马虎虎,心里想着反正我有后期,我可以通过后期来拯救。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所谓拍的好才能修得好。除非你的后期技术已达境界,否则劝君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前期工作做好。前期能完成的尽量在前期完成。

  10、锻炼自己的摄影眼。

 把摄影完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每天坚持拍摄,在熟悉的身边场景寻找到美丽,锻炼自己的摄影眼,不是一定要去大江大河,山川湖海才能拍到大片,有一双能发现美的摄影眼在我们生活的周边也是可以拍到大片的。摄影眼需要日积月累,慢慢锻炼,才能养成的。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2

  1、什么是对焦

 对焦也叫对光、聚焦。通过相机内的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

 如果是在日产的生活中,我们想要用相机来进行拍摄记录的话,最基本的就是要用对焦准确,来使主体事物变得清晰。

  2、手机是如何对焦的

 现在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是能够通过点击屏幕进行对焦的处理,你想要哪里清晰,点击那里就可以。

 在除了手动对焦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手机的自动对焦功能。

 首先讲讲“自动对焦”,它是有机器根据拍摄场景的光线与被摄物体的距离参数等,自动选择快门与焦距来保证拍出来的照片会是一个最佳的效果。

 接着就是手机。因为自身体积的限制所在,没有办法去给它加上调焦、快门等。即使是有一定经验的摄影师去人为的操作,也是无从下手的,这就突显了自动对焦功能对手机拍摄的重要性了。

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3

  一、了解手机

  1、拍摄功能

 要玩手机摄影,肯定不能只用“普通模式”打天下,不同的模式作用完全不同。要想拍出主体突出背景模糊的效果就得用“人像模式”或者“大光圈模式”,

 要想把一线江景或者壮丽山河拍全,就得用“全景模式”,

 要想拍摄花开花落、日月更迭、风云变幻的过程就得用“延时摄影”,

 要想拍摄唯美雾化的流水就得用“慢门”模式。

  2、基础名词

 学习手机摄影,这几个名词是必须搞懂的,快门速度(S)、感光度(ISO)和曝光补偿(EV),打开手机的“专业模式”就能看到。

 快门速度(S)就是镜头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拍摄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要快不然就会模糊,拍摄运动轨迹快门速度就要慢不然就看不到轨迹。

  抓拍落水瞬间

 感光度(ISO)是指镜头对光的敏感程度,光线不足的地方感光度要适当提高,但是又不能太高,不然画面噪点很多,最好控制在400以下。

  画面噪点太多

 曝光补偿(EV)是指人为的给画面加光或者减光操作,比如拍雪景时由于雪对光线的反射机器会认为环境很亮,会自动降低曝光拍出的雪是灰色的,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增加曝光补偿再拍恢复雪的白色。

  二、经典构图

 学习手机摄影,了解一些构图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可以迅速提升你对画面的掌控能力,但也不要过于迷恋构图,掌握常用的五六种就可以。

  1、中心点

 这是一种不需要学就知道的构图方法,没学过摄影的一般都是把主体放在画面中间进行拍摄,不过即使学了摄影,这依然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因为中心点就是视觉中心。

  2、横竖三分线

 就是将一些物体、分界线放在画面的三分线位置,而不是放在两分线上,两分线给人刻板、不舒服的视觉感受。

  3、九宫格构图

 九宫格构图是指将视觉点放在由横竖三分线交叉形成的四个点上,这四个点是粗略位置的黄金比例分割点,我们都知道,黄金分割点是数学里面的最美分割点。

  4、对称

 对称的物体总是给人稳重、平衡的美感,对称构图就是呈现这种美感,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寻找对称,比如建筑本身的对称、水中倒影与真实物体的对称等。

  5、曲线

 曲线给人灵动的视觉感受,并且可以引导视线,东方人对曲线美的欣赏是与身俱来的,欧美国家对直白的线条更加敏感。曲线构图就是将一些具有曲线形状的物体拍入画面,比如弯曲的河流、蜿蜒的公路、弧度的海岸线等等。

  三、捕捉光影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这是摄影人常说的一句话,确实,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有光影的参与,没有光影的照片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1、单纯的光影

 一种是直接以“光影”作为拍摄目标,就是简单纯粹的表现光影,没有太多别的考量。

  2、光影辅料

 一种光影是以“辅料”的形式存在,就是本身有一个明确主体,加入光影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生动、有层次感。

1、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可以更大概率地抓拍到一些可遇不可求的瞬间。

2、手机硬件的迭代速度远超单反等专业相机,如今手机的像素、弱光拍摄、人脸自动对焦等方面的能力已不输一些中低档的单反相机。

3、数量庞大且功能强大的各种摄影类App,使得在手机上后期处理相片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和简单,这对摄影领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4、手机摄影让摄影也可以成为社交。

  IT168 评测相信对于许多小伙伴来说,拍照最大的作用还是用来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就连美国记者在如今的智能手机时代,都已经利用手机来报道新闻。不过可能会有不少小伙伴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样是记录身边的事,为什么自己的拍出来的生活片子比起别人的片子,看起来好像总缺了些什么,那么像这种记录性的照片要怎样才能拍得好呢?

1养成随手拍的好习惯

  身边总有许多突发的事件,但是面对许多突发的事也许并不一定反应过来要拍照,因此要养成这种反射调节的话,最好的锻炼就是随手拍的习惯,无论是亲人聚会还是平日饭局,养成这种随时记录的习惯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无论是遇到什么事都会有一种反射条件,那就是拿出手机马上记录下来。

▲随手拍的练习可以从每日的三餐记录开始,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记录每天的天气也是练习的好机会,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每日回家的路也是不错的练手拍摄地方,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时间总是匆匆而过,可能对于每日都能见到的场景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其实每天都不是不同的一天,或许这种随手拍记录的习惯会让你在不经意间让自己在构图以及光影捕抓等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2留心身边的事,学习抓拍

  抓拍出来的照片可以说是比较自然的,特别是抓拍人像,无论是在日常聚会还是在平日街拍的时候,抓拍可以说是必备技能,而抓拍最重要的还是还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特别是平日逛街的时候。

▲路过的时候不妨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与人,这些都是突出画面故事感的好素材。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除了抓拍人物之外,多留意一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地方或许会有不错的启发。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多变的天气都是抓拍的好对象。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即便是同一个地方,但可能会有不一样的风景。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抓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最自然的。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无论是多变的天气还是不经意路过身边的路人,拍摄机会总在不经意间出现,随即又迅速消失。因此也只有多用心留意一下身边发生的事,比起厚重复杂的相机,手机反而在抓拍这一方面更有优势,特别是三星Galaxy S6 edge+的双击home键就能启动相机,让抓拍更随心。

3无所谓别人的眼光,拍摄下自己的情绪

  想要拍下的照片看起来更富有生命力,这就在于拍摄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拍摄,一般来说只要用心,总能拍出自己的喜欢的照片。而面对不同的人,对同一张照片的理解可能也不一样,这时候多随着自己的想法以及感情去拍摄,不需要理会太多旁人的眼光,渐渐的自己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所在。

▲多拍自己喜欢的照片。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为自己而拍,不为搏别人的眼球。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学会释放自己的情感。照片由三星Galaxy S6 edge+拍摄

  有不少的小伙伴在拍照的时候或许都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又或者会考虑太多条条框框的摄影构图要求等等,其实既然是手机拍摄,应该学着放松自己的心情,为自己的心情去拍摄多些自己喜爱的事物,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反而更显得有情感,更具生命力。

4小结

  好的画面感不是几天就能练习出来的,无论是手机拍照还是相机拍照,对于如何拍下一张看上去有故事感的照片都是靠着平日的日积月累而养成的习惯。其次便是对于画面的情感,应该灌注更多对自己的情感到中。

特别想写写自己对于手机摄影的想法。

从手机有了拍照功能以后,自己就喜欢用手机随手拍,尽管那时候什么都不懂,手机像素也不怎么好,可是自己就是喜欢拍拍拍。

后来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像素也更好了,尽管自己不懂构图,不知道什么拍照技巧,修图技巧,只是喜欢拍,和很多人一样,喜欢用手机拍照来记录那些自己看到的场景,还不知道什么叫“手机摄影”。

近几年,才知道“手机摄影”,而自己,也一直停留在随手拍的阶段,尽管把照片发到朋友圈,会有朋友说拍得很好看。

去年9月份,我开启了“100天手机随手拍”挑战,每天至少用手机拍一张照片,同时还在网上买了手机摄影课。100天中,只有几天没有拍照片,算是挑战成功,更大的收获是,让我对“随手拍”和真正的“手机摄影”有了一些认识。

以目前的认知来看,手机摄影绝对不仅是随手拍一拍,除了记录,手机摄影更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力,观察力,审美能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随手拍更多只是一种记录,而从手机摄影角度拍摄的照片,更有意境,更有表现力,更有感情、有故事,能够通过照片传达出一些东西,而这种东西,看照片的人是能够感受到的。

过去一年,拍了数百张照片,有少部分能算的上“手机摄影”,大部分还是随手拍。

因为曾经被他人的手机摄影作品打动,非常惊艳,或者非常动人,抑或是充满乐趣、创意……各种各样的作品,具有不同的表现力,传达出不同的情感或情绪,总之是吸引人的。从而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且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只要愿意,做起来难度也不是特别大。

所以, 2019年,对于手机摄影的目标是:

1继续学习手机摄影课

2多多欣赏好的摄影作品

3继续手机摄影,而不仅仅只是手机随手拍。

期待用手机拍出好的作品,而不仅仅是照片。

你好,其实啊,从本质来说,摄影和拍照没啥区别。只是有些人,非要把摄影当成艺术,把拍照当成非艺术。

其实,是不是艺术,和摄影或者拍照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了。

我本人,我自己,其实是不在乎摄影还是拍照的了。

当然,有些人,非常在乎摄影还是拍照。如果你说他是拍照,他会非常生气。

但是,你说我在拍照,我一点也不生气,拍照就是摄影,摄影就是拍照,没啥好严格追究的了。

因此,对于真正喜欢摄影或者说喜欢拍照的人,千万不要去计较这个摄影和拍照的区别。

如果你去计较这个摄影和拍照的区别,那说明你走歪了路。

一旦走歪了路,那么,无论你是摄影还是拍照,都会远离艺术的了。

千真万确,我说的句句都是真话。

当然,有些人就是喜欢否定别人,否定别人不是摄影家。

比如说,就有不少人,喜欢公开的或者背地里否定我本人,当然,也不只是否定我,他们也否定很多已经名成功就的大摄影家。

其实,人人都是摄影家,人人都是艺术家。

只要用心,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和 情感 ,只要有自己不一样的视角或者创新,就是有一定水平的艺术了。

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以为艺术是高高在上的,总以为艺术家是脱离人民群众的。

这个基本道理没有搞清楚,也难怪他们会对摄影或者拍照如此较真了。

真正搞清楚了基本道理的人,想清楚了想明白的人,是不会在乎什么摄影还是拍照的了。

拍照是不经过这样的摄影观察,或者说不懂不会摄影观察就按快门,而摄影则正相反,即:拍照是拍“好看,”而摄影是拍要素。

附图是两张手机片,经多角度取景观察,分别表现墙灯光影和椅子优美的木条曲线。

不同拍摄角度时,灯罩和影子的形状不同,灯罩与影子的距离也会有变化

多角度观察后低角度拍摄,使所有曲线都得到很好表现,并利用白墙作背景,获得了简洁的高反差画面

有很多的手机自带的相机拍照有美颜功能,录制视屏就没有,就如我的手机是小米,拍照好看!录制视频不行,这个您还需多去了解每款手机的性能,图一是拍照的,图二是录制视频的,差距是不是有点大。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尤其对于社交软件频出的今天,照片来表达心情已经成了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喜欢的事情之一了。而照片的出现则意味着人们对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摄影和拍照这两个词。那么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的摄影和拍照到底有什么不同吗?

摄影和拍照其实是两个概念,只不过在手机拍照功能普及了的今天,这两个概念被模糊化了而已,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艺术的呈现不同。拍照和摄影虽然都是以得到图像为主,但是二者在艺术的呈现上面却完全不同。拍照更加注重的是招照片的图像和类别,比如,我们要拍一个人,拍照就拿起手机就拍了,没有什么太大的讲究,只要把人拍进来就行了。但是摄影就不一样了。摄影不光要将人拍下来,还要求有美感,而关于美感,摄影就有着更多的要求。所以,摄影更注重作品和美感,拍照更注重主体。

专业性不同。拍照没有什么专业性要求,上到八十岁的老人,下到3岁小孩,只要能拿得起手机都可以进行拍照。可是摄影就不同了,它要求摄影人员要有一定的美学基础,了解的构成美感应该有哪些东西参与,要求摄影者会调节光线,使用功能等。所以二者在专业性的体现上面不同。

目的不同。摄影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参加比赛,或者是置办个人呢展览用,为的是呈现给更多的人观看。所以要求在兼具美感的同时还要传递给人更多的思想内容和正确的价值观。而拍照的目的,虽然也是为了观看,但是更多的时候这种观看只存在于拍照者自己或者亲密的人之间,更多的还是记录生活的目的。

工具不同。虽然手机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大部分摄影爱好者使用的摄影器材还是较为专业的数据相机。而拍照者则更多的使用的是普通的手机。

以上就是摄影和拍照大概的不同了。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是多加练习的话,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可以缩小这种不同的。有人对于二者的区别,玩笑着解释说:获奖的叫做摄影,没获奖的叫做拍照,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一二呢。

今年是我疯狂学习摄影的一年,从相机到手机,从线上到线下,花了很多银子,那到底学到了什么呢?

前两天加了我偶像韩松老师的微信,开心之余,就以韩松老师的课为例,介绍一下手机摄影课程主要讲了什么吧。

开始之前,先来欣赏几组老师的作品。

看上面几组,感觉老师是偏重极简风,侧重光影、线条的变化。但老师的作品并不是单一风格,也会拍这种很生动很有生活气息的照片。

特别喜欢下面这张获奖作品,从色彩到构图,到人物表情,到鸽子展翅的瞬间,立刻被圈粉。

从知道老师,看他的作品到报课,可能不超过1小时,因为课程也不贵。可收获却真的很大。

首先,你得熟悉你的拍摄工具—手机,知道如何对焦,如何自动曝光/手动曝光,如何连拍,如何hdr拍摄。先把基础功能摸透。

其次,你得有相应的拍摄、后期的App:如snapseed,vsco,skew,retouch,slow shutter等。

如果你外拍还需要一些外置硬件,如三脚架、充电宝、外置镜头等

既然是摄影,不管手机、相机,都要遵循摄影的三要素:构图、色彩、光线。

这三要素把握的好,照片就不会难看。

构图

老师并没有一上来就介绍各种构图的种类,技巧,而是教我们做减法。

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对画面的把控能力还不强,应该净化视觉元素,注重简单的几何图形。

一根柱子,一道有趣的光影,皆可完成一幅画面。

色彩

色彩部分,老师介绍了三原色、冷暖色,以及不同色彩间的对比所带来的不同氛围感受,如零度对比、调和对比、强烈对比。

这个没法儿用语言表达,老师直接用他拍的照片做了示范。

光线

光线主要分为自然光和场景光。根据光的位置又可分为顺光、逆光、侧逆光等。

拍建筑一般多选用顺光,而拍人物却很少用这种光,因为人物面部会缺少层次。而逆光通常可以出很漂亮的剪影、光影效果。

老师对光的把握真的是很厉害!

后面几节课,老师根据题材的不同分别讲解,如人物拍摄、静物拍摄、街道人文拍摄、风景拍摄、建筑拍摄等。

每个题材都有对应的拍摄技巧,拍摄角度,以及一些适合的场景,我就不过多剧透了。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而重要的是老师对摄影的认识:

有一节后期课我感受特别深。老师有几张照片,我感觉真的很路人,可是经过老师的裁片和调色,变得非常的出彩。这种对画面的把控,并不是我们学几节课就能马上拥有的。手机摄影操作并不难,也没有特别多的技巧可言,就是 要对生活不断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才能在作品上有所提高。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对那些名师如数家珍,可见他看了多少大师的作品,加上自己的理解、思考、练习,才有今天的作品。

上了老师的课之后,我发现很棒的一点是我会观察我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景、物、人,然后用不同的视觉来拍摄。

在南京机场,我特意去找找那些平时被我忽视的地方,拍了下面这两张有几何感的照片。

前几天,南京大雪,也阻挡不了我要出门拍雪景的欲望。

而生活中,也会经常关注光影、线条的变化。

除了韩松老师的课之外,我还上了大约三四位老师的手机摄影课,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教摄影三要素再到后期app的使用,以及它们各自的一些tips,如慢门拍夜景、流水、全景如何拍等炫技类的内容。

其实,只要挑选符合自己审美的老师,1位就够了,吃透它,然后不停的练习。

通过韩松老师的课程与作品,我渐渐有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

1 多看好图 (大师的作品,你喜欢的老师的作品,好的**等)

2 不断模仿 (所有厉害的人都从模仿开始,不要觉得模仿low)

3 观察生活 (风景并不在远处,只要善于观察,身边处处是风景。lofter上有位摄影师:张内咸,他是体育老师,专门拍上体育课的孩子,也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4 经常思考 (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你的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你对光影的理解,之后你便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现在我不再到处去找课程上了。摄影重要的不是你知道了多少技巧,而是你用你所知道的拍了多少东西。你为一张好照片付出了多少。

2018,第一篇文,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今年先拍个1万张,希望我能拍出好作品~

摄影从手机开始-目录

1 手机是最好的摄影入门工具

2 手机和单反相机摄影的区别

3 什么是好照片

4 浅谈摄影艺术

5 影响手机照片的关键因素

6 曝光基础理论

7 理解摄影构图

8 掌握人像摄影构图

9风光构图实战

要学习摄影,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摄影?什么是摄影艺术?摄影是光与影的结合,是光的绘画,是技术和视觉观察力的结合,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摄影是有意识、有思想、经过思考和提炼的艺术作品。

上面对摄影的解释是,摄影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以光线绘图”。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发射或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这个定义一定是一个理工男总结的,因为他从科技的角度解释了摄影的技术原理,而忽略了摄影作品的内容的艺术特点。

摄影艺术是瞬间的艺术、视觉的艺术。摄影艺术是一门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现代造型艺术,它是摄影者使用照相机作为创作工具,根据创作构思,运用摄影技术和技巧,按照摄影艺术的审美规律和特点,把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后期的暗房或软件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表达作者的情绪、情感、思想的一种视觉艺术样式,也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的生活原生态艺术化的再现过程。

摄影艺术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具有直接、真实、具体、生动、鲜明的特征,使人从摄影作品中得到认识和感染,这是摄影艺术的特长和优势。摄影艺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美学特征:

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是它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而独立的基础。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都无法做到在短时间内记录人物或景物,只有摄影才能做到。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大量摄影作品,都是以纪实性为主要特点的。

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

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运动中,摄影艺术只能拍摄事物发展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片段、一个细节、一个刹那。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瞬息万变,许多珍贵的瞬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创作的机遇显得十分重要。一副作品是否成功,瞬间的发现和抓取,起决定性的作用。

“现代新闻摄影之父”法国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创立了决定性瞬间理论。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布列松提出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决定性瞬间”观点。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

布列松在梦露不经意间抓拍了这张照片,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人们看到了梦露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这张照片是布列松抓拍艺术中代表性名作。在前景中跳跃的男子,其身影恰好跟背后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似,一前一后,互相呼应,相映成趣。这个拍摄瞬间,也就是布列松心目中的“决定性的瞬间” 。

《男孩》(1958)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

摄影艺术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从其他造型艺术中得到借鉴,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形式和典型化的方法。摄影家把自己的艺术构思,用高度的摄影造型技巧所摄的的形象,经过一系列暗房制作(胶片摄影时期)或数码后期处理(数码摄影时期)的工艺程序,所制成的画面(照片)称为“摄影艺术作品”。

构图、光线、影调(色调),为摄影艺术三种主要造型手段。它们赋予人们以丰富的形式感,有空间感、立体感、质感、运动感、节奏感等等。

构图是摄影成败的第一步,是为了表现照片的主题思想,对画面上的人或物及其陪体、环境的安排,最终达到主题突出的目的。构图的常见方法有九宫格构图、水平线构图、框式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三分法构图等等。

九宫格构图用三条线把画面平均分成9块,中心块上的四个点就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用来安排被摄主体都会让画面更完美。

水平线构图。水平横线象征着宁静、宽广与博大,在画面中能产生同样的感觉。海平面和地平线都是比较明显的水平线。

框式构图是利用前景中的物体将被摄主体框起来,既可以赋予照片纵深感,又有利于突出主体。

斜线构图能够表现动感、力量和方向,通常具有极强的动感,还能让画面有对称感。

曲线构图通常表现为优美、浪漫、优雅和变化,观赏者的眼睛很容易被这种线条所吸引而产生没的共鸣。在人体摄影和具有曲线特征的景物摄影时非常适用。

三分法构图是指把画面横向或竖向平分为三份,被摄主体位于三分线上,具有构图简练的优点。

光影是摄影的灵魂。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造光,掌握它们的特性是控制光线的必修课。光主要有四个特性:色温、方向、品质、反差。

色温主要来区分光源的颜色。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而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表示方法则是6000K。

利用自然光进行拍摄时,由于不同时间段光线的色温并不相同,因此拍摄出来的照片色彩也并不相同。例如,在晴朗的蓝天下拍摄时,由于光线的色温较高,因此照片偏冷色调;而如果在黄昏时拍摄时,由于光线的色温较低,因此照片偏暖色调。利用人工光线进行拍摄时,也会出现光源类型不同,拍摄出来的照片色调不同的情况。

光的方向。根据光线与被摄物体的位置,光的方向可以分为顺光、逆光、斜光、半逆光、顶光、底光等等。只有在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才能巧妙精确地运用这些光线位置。

1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景物的色彩饱和度很好,画面通透、颜色亮丽。但缺乏立体感和塑形感,可以利用不同景深对画面进行虚实处理,凸显主体景物的层次感。

2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相反。景物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画面有明显的明暗反差,从而产生剪影效果。但被摄主体会因为曝光不足而失去细节。拍摄时尽量使用镜头遮光罩或是遮光板以防止镜头进光。

3斜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成45度的夹角关系。斜光是风光摄影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光线,受光面构成明亮部分,背光面形成阴影部门,这种光线非常适合表现景物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光的品质。取决于光源的大小和拍摄物体的距离。一个小的点光源拍摄物体的背后投射边缘清晰的阴影,大面积的发光体投射的阴影较为柔和,当它被移动到离拍摄对象足够远的时候,就变成一个点光源了。根据这个特性,光可以分为硬光和软光。

不同的光质有不同的物理特性,而这些特性也赋予了光线以情绪。硬光增大了背光面与受光面两者的反差,有很强的明暗对比,突出被拍主题的轮廓。硬光的光线更加集中、过渡快速,对比强烈,适合强势的画面,适合表现男性的力量和强壮;软光光线比较柔和,被摄主题没有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软光的画面比较细腻,适合表现女性的柔美。

光的反差又称为对比。一般指摄影中,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比例。在摄影中是画面的明暗反差。反差大则画面视觉张力强;反差小则柔和平缓。很多摄影人所说的硬调即是高反差,软调即低反差。

风光摄影的光比控制只能等待时间或等待天气,调整拍摄角度或者通过渐变滤镜来改变光比大小。而在人像摄影中光比的控制多采取人工干预。户外人像摄影,可通过反光板缩小光比,也可通过吸光板(黑色)增大光比。

影调,是指一张照片的明暗程度,照片明亮,浅色的部分多就是高调;照片整体深色,暗的部分多的照片就是低调。 不亮不暗的正常的照片为中间调 。

色调,是指拍摄的整体影像的色彩成分,偏重于哪种色彩,就是那种色调。色调容易带上情绪色彩。就像中国红,作为中国人情感哲学里的正面色彩。色调又分冷色调和暖色调,红色、橙色、**--为暖色调,蓝色--为冷色调,黑色、紫色、绿色、白色为中间色调。

自摄影诞生之日起,科技始终是摄影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础要素,摄影的发展史,是技术和艺术并行发展的历史。其他的艺术形式,则对科技的依赖程度没有这么强烈,例如音乐和美术领域,二胡乐器在唐代已经定型,北宋时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演奏技巧。在汉代发明纸张以后,画家用毛笔在纸上绘画,才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中国画。

自达盖尔的银版摄影术开始,从湿版到干版,从黑白到彩色,从银盐胶片到数字,从单反到无反,每一次技术上的革新都为摄影家的创作带来了便利和变革。随着软件技术和AI智能计算科技的发展,将来手机的摄影功能更先进和智能,唯一限制的就是拍摄者的想象力。

希望大家能用好手机,拍摄出精彩照片。

关注飞马摄影,获取持续不断的摄影技巧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76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