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一、扑朔迷离的身世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兄弟六个中,史书载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也”,但尚知明确姓氏,唯有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由此,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的身份和地位,恐怕连官妓都不如,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这样,在讲究血统门弟的士族时代,兰陵王虽然贵为帝胄皇孙,处境却十分尴尬。他“莫名”的身份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每天忍受别人鄙视的目光,低声下气地生活,可能就是他小时候的人生境遇。 二、柔美的容貌与狰狞的面具 正面《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类美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后人猜想,他的美也许正是来自于他那出身卑微的母亲。如果不是母亲的容貌异常惊艳,又怎能引来地位相差悬殊、贵为帝胄的父亲的垂幸呢。 但是,兰陵王的美却给他带来了极大苦恼。在那个地方割据、连年战乱的岁月里,作为王公将相家的子弟,时刻都要接受战争的考验。因为相貌俊美柔善,在战场上对阵时,他经常会受到敌手的轻蔑。为此,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每逢出战时,都戴在脸上,以此达到威慑敌手的目的。《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由此可见,兰陵王经常着狰狞假面出征并非道听途说、无籍之谈。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 三、骁勇善战及威名美誉 史载,兰陵王是北朝时期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名将。有的说他“有胆勇,善战斗”,有的说他“勇冠三军,百战百胜”。这表明,他的英勇善战绝不仅是因为戴着狰狞的面具。光靠威吓,肯定是吓不退敌人的,关键还是他自身有超越常人的战斗本领。狰狞的面具,只是为他的神勇无敌增添了一抹传奇的光环。兰陵王一生参加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侍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作为那个混乱王朝的皇亲国戚,能够做到没有架子、与将士同甘共苦确实难得。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史载,当初长恭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高长恭东山再起,引兵进攻定阳时,阳士深刚好在高长恭营中听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报复杀害自己。为此,高长恭安慰他说:“吾本无此意。”可阳士深心中仍不踏实,非要央求惩罚。高长恭只好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好让他安下心来。《北齐书》还记载了他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动人细节。说一次他上朝时,跟随他的“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高长恭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由此可见,他平常对待下人,是非常宽厚仁慈的。在北齐那样“不把人当人”、动辄砍头杀人的疯狂时代,他宽厚仁和的一面独具风范,焕发着温暖的人性光辉,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四、最后悲惨的命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人生辉煌的顶点,往往可能是悲剧开始的起点。对兰陵王 而言,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一个疯狂得近乎变态的帝王家族。北齐自建国以来,短短二十八年间,就换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间彼此折磨,兄弟之间相互惨杀,一个比一个短命,一个比一个疯狂。尽管兰陵王容貌柔美、军功显赫,终其一生小心翼翼,想尽一切办法避祸自保,可依然无法改变他的悲剧式宿命。 《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象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 《北齐书》载: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生活在这样恐怖的帝王家庭,不紧张也不行。从此,长恭每遇战事,便称病不出。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一次,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真是恨不得自己把自己的脸打肿冒充病人。 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与他的列祖列宗相比,荒*有余,残暴稍次之,不过杀起自己的亲人来,却毫不手软。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皇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 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兰陵王,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一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乱糟糟的世界。死前烧掉所有债券。其时,兰陵王仅30岁出头(具体不明),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临漳县境内)以西。重要军事统领兰陵王的遇害,预示着北齐王朝的行将终结。四年后,失去了军事支柱的北齐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灭掉,高氏子孙几乎全遭屠戮。 五、流传至今的千年古曲 也正是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后该曲定格为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 此曲诞生后,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庭舞曲。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后渐渐褪去武曲本色,演变为“软舞”。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以后,该曲在我国渐渐失传。幸运的是,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份真实面貌。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1986年,河北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文管人员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兰陵王入阵曲》从此又得以回归故里。 兰陵王高肃墓位于今邯郸市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 面对兰陵王墓前那英武的塑像及后面高大的封土,每次走到跟前,不仅让人忆往追昔、扼腕叹惋、浮想联翩。一段传奇的人生,一个混乱的年代。 英雄的悲剧也许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鉴宝地址:郑州金水区商城路路与英协路交叉口向东50米 唐人街文化广场
联系电话廉总13526776480
《华豫之门》不是翻故纸堆,崇古,媚古,而是在传承文明的回首中,寻求古典文化的现代表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谈话节目,而是以鉴宝为载体,寻求抽象文化的形象表达;用大众参与的方式、故事化和情感化的处理,实现厚重文化的轻松表达
藏友们如果你真的对自己的藏品有信心,认为有收藏价值,能得到一个让专家评审的机会也是好的。请来此鉴宝,为您的收藏及个人品味提供更高的知名度。
合作媒体:河南电视台《华豫之门》、合作机构:中国故宫博物院 国家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 郑州市博物馆、审核单位郑州市文管局
主要鉴定范围包含:瓷器,书画,钱币,杂项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书法,篆刻等。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彩瓷,素瓷,青花瓷等均可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黄玉等各式雕件,籽料等;
珠宝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红钻,蓝钻,绿钻,陨石奇石等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黄、瓷板画、鸡血石、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各种杂件
节目组每月举办一场大型海选鉴宝活动,邀请的都是大型博物馆、华豫之门、寻宝栏目等一线知名专家,运用他们的多年总结经验,严谨科学地为每件藏品进行分析鉴定和市场评估(到代保真藏品可出具权威鉴定证书)。具体每月活动详情请来电咨询。
参加华豫之门注意事项:
持宝人需携带藏品(必须是实物,不能带照片,不提供照片鉴定)和有效证件,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上鉴宝台与专家面对面交流。
班级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目的: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启智慧,增长知识,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合作精神。学校特组织学生去“济南红叶谷”进行户外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
年10月15日(周六),如遇天气变化则另行通知。
三、活动地点:
济南红叶谷
四、参加人员:
三年级三班全体师生及家长委员会成员。
五:活动安排:
1、全体师生周六早上(10月15日)5:30在学校集合,吃好早饭,6:00准时上车出发。
2、下午6:00左右到达学校门口,请家长及时到学校接孩子。
六、注意事项:
1、秋游活动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希望全体学生都能参加,但坚持学生自愿原则,如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者,写明不参加的原因,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2、全体学生要积极参加活动,体现团队精神。本次活动要求全校学生统一穿秋季校服,少先队员戴好红领巾。
3、每人准备2个备用塑料袋,专门收集活动过程中自己或班级制造的垃圾(集中将果皮、废纸等垃圾装好投入垃圾箱。)能够自主保护身边的环境,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小学生,真正做到“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4、每一个孩子背上一瓶水,适量的小零食,特别是早上吃不好的孩子。中午我们集体就餐。晕车者提前做好准备,穿上适量的衣服,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
5、考虑到我们学生年龄较小,对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能妥善保管,因此本次活动不提倡学生自己带相机和零花钱(如有学生坚持要带,一旦遗失,后果自负)。
6、活动过程中要严格听从带队家长及老师的指挥,注意跟紧队伍,不得乱跑乱跳,不得私自离队。
7、所有带队家长及老师都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一切活动,随时清点人数,整个活动过程必须和学生在一起,不能离开学生自己玩。加强组织和管理,每个学生准备至少一个小节目,增加旅途中的快乐气氛。
8、所有参与活动的家长在秋游当天必须保持通讯畅通。宁可早到10分钟。绝不迟到一分钟。
班级活动策划 篇2一、活动主题:
班级户外秋游烧烤活动
二、活动目的:
秋高气爽,正是同学们踏足出游的好时节,班委会举办此次烧烤活动,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促使我们09越2这个班级能成为一个更具有凝聚力的团结的大家庭。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地点:
天雹水库
五、策划、组织单位:
外院09级2班
六、参与人员:
09级2全班同学与老师
七、组织方式:
骑自行车。这种自助游方式更适合我们年轻人,相信大家会喜欢的。
八、具体活动安排:(4—9项的时间安排具体时间具体安排)
下面是具体的活动流程:
1、 提前买好烧烤用具,提前一天到市场去预订烧烤食物,并在出发当天清晨去买回来。具体工作分到具体同学那。(所需食物和用品清单列在后面)。
2、 出发的时间定在早上8点半。请同学们早上8点20在南门前面集合。
3、 指定几名负责人,按组组织带领同学们安全有序的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大约为早上9点半。
4、 到达目的地之后,用二十分钟左右布置班级烧烤活动范围,顺便休息一下。同学们帮忙把烧烤的东西处理好,菜洗干净。
5、对钓鱼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钓鱼,钓到的鱼还可以用来烤。(一定要注意安全!!!)
5、此为游戏环节
6、包饺子,大家积极动手,互相学习。
7、烧烤活动开始,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烤出老师指定的某一食物,最终由老师评出最佳厨师奖。
8、视当时的气氛而定,打气排球,斗地主。
9、 大约16点,返校。
班级活动策划 篇3一、活动主题:领略自然风光,凝聚班级力量
二、活动目的与意义:
20xx年开学,春意盎然,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时节。通过本次春游活动,在领略优美的景色的同时,促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氛围,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同时。这既可以为全体成员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气氛,又可以加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
三、活动对象: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机械20xx全体学生
四、总负责人: 方伟
负责:刘勇王伟 昂阳 韦涛 陈广杨
五、活动时间:
20xx年4月23日(暂定)
六、活动地点:
芜湖市汀棠公园
七、地点优势、劣势:
优势:汀棠公园,门票4元。园区有水杉林、巴骝山、电瓶船、赛龙舟、竹筏漂流、跑马场等活动景点,可进行各类比赛,十分有利于开展各类团结同学,增进交流的活动、游戏。也有民俗博物馆观赏区,可进行观赏游玩活动。
生活委员韦涛负责联系景区和购票,也可到了再买。
文艺委员负王洋责组织同学进行娱乐活动。
团支部刘振飞准备各类游戏及购买所需道具。
宣传委员许昌满负责相机租赁及照相。有相机就不用租了,但照片还是要照的,尤其是一些有政治意义的镜头,方便以后申请优秀班级、团支部之类的>
4月23日早上9:00在景区大门集合
14:30~15:30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自由参观景区内的植物园等景观。
十.注意事项
(1)注意行动安全
(2)衣着:若气温较低,请每位同学带好保暖衣服
(3)活动过程中听从指挥,不擅自离队单独活动,有事需离开必须找负责人商量决策。遇到问题可与各负责人联系;不听从指挥单独行动出行任何问题由本人负责。
(4)垃圾不要随便乱扔,由相关负责人收集处理。
(5)出发前将手机充足电,带好备用电池,方便联系。
班级活动策划 篇4为了促进我们班的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增加大学娱乐生活。我策划组织一个户外活动,借此活动,让大家感受农家生活感受我们11电商2班大家一起煮、一起吃、一起玩的时光
一、 活动目的: 增加大学娱乐生活,集体合作默契
二、 活动主题: 走出校园,感受农家生活
三、 活动时间: xx年4月21日
四、 活动地点: 金星农庄(大学城)
五、 活动对象: 11电商2班成员
六、 活动流程:
1、21号早上在1号教学楼集合,集体走路到天河客运站对门的长福路公交车站坐772(13个站)路公交,到案安路(分成3个小组,每组选出2位组长由组长负责处理突发事故)
2、到达目的地集体在门口照相,以便顺便清点人数,再由组织委员和生活委员去购买团票
3、进入后,全体集合某处,班干部看好成员,再由组织委员去购炉,再带领大家到野炊目的地,班干部带领大家清理场地,组织委员带组长去领野炊工具。
4、野炊流程(分工合作,自由发挥)
5、野炊后集体去活动6、15:30分集合准备返校
七、 注意事项
1、活动期间必须服从安排,注意自身安全,大家一起光照
2、准备一双拖鞋、一套衣服梳子、毛巾、雨伞和帽子(最好就是背双肩包)
3、带上学生证
4、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避免发生财产丢失
5、进行迈水或攀爬活动时,要注意人身安全,避免摔伤等事件(活动时最好集体一起玩)
班级活动策划 篇5一、活动目的: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既是人民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又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民俗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重视。而且它也是一条维系海内外华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因此,我班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少先队员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天的气息,特开展此项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主题 :追逐,青草的芬芳——清明节活动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3日至12日
四、活动地点: xx小学五年级二班
五、活动内容 :
(一)文化探寻,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我将组织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等方式,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体内容如下:
1、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互联网上或书上查找有关清明节的背景资料,了解清明节,知道它的由来、传说故事、习俗等。
2、了解英雄先辈的光辉业迹,感受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让学生来缅怀先烈,知道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二)、诵读清明小诗。通过对清明诗词诵读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让中华经典侵润心灵。
(三)、踏青。清明节和父母一起去纪念自己的亲人,思考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写出祭奠体会,发表感言心声。写一篇文章,缅先烈,话理想,谈感受。让学生发送至主题贴。
(四)、倡仪“植树祭故人”:如今的我们要更新祭扫观念,倡导文明祭祀,逐步放弃焚香、烧纸等,传统的祭祀方式,推崇“植树祭故人”“鲜花表情思”“心语寄深情”等环保、文明的祭奠方式,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五)、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搜集清明节知识制作精美手抄报。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获得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民族文化、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革所要求的基本品质。
班级活动策划 篇6一、活动引言
对于我们这群刚步入大学的新生而言,从小的时候就在开始憧憬着大学的美好生活,为了不辜负同学们的希望。同时在寒冬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让大家不因天气寒冷学习活动的热情也大减。经班委研究决定策划带领全班同学搞一次农家乐,丰富大家的大学业余生活!
二、活动目的
1、增进班级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通过农家乐,提高同学间的动手能力和团结意识。同时在户外放松一下心情,调节心态,感受农家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年10月21日早8:30在状元楼(五食堂)前坪集合
四、活动地点
志敏农家乐
五、活动对象
电商四班全体同学
六、活动准备
1、班长组织带领人员去考察农家乐场地,预定好场地时间。
2、副班长及体育委员负责活动当天的整队、点名工作,保证每位同学的行程安全。
3、活动当天将把大家分成5组(8人/组),每组成员自选组长和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负责为小组成员买菜,提醒小组成员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不要私自离队独立行动,注意人身财产安全等)且副组长负责采集活动期间的活动照片,活动结束后汇总到宣传委员处,做班级后期宣传工作。
4、与农家乐商定价格后,活动经费来源为由班费支出部分后,然后由每位同学自费部分,自费部分由小组组长统一收取(标准20/元每人)。
5、每组厨艺展示,由每组组长及班长、组织委员构成评审团评审,选出前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完后开始动餐。
6、文娱委员负责活动期间大家的文娱节目安排(如:K歌打牌打乒乓球台球垂钓等)。
7、活动期间出现任何意外问题,需及时向班长汇报情况,以便得以妥善解决。
8、活动期间,各班委要负起责任,对班级每位同学的行踪要了解,掉队,离队的同学要做说明,无特殊情况不得掉队、离队。
9、活动结束后拍合照留影,再由体育委员整队有秩序的离开。
七、经费预算
1、农家乐餐位费9元/人(942=378元)2、荤素菜(标配12样/桌)120元/桌(5120=600元)3、饮料、beer、纸杯50元/桌(530=250元)4、奖品:设最佳主厨奖、最佳摄像奖、最佳小组奖、活动积极分子奖(两名) 预计经费合算1500元。
八、活动注意事项
1、出发前由宣传委员做好有关出游安全方面的宣传,提醒同学们不要私自离队,要集体行动。
2、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要做出与大学生行为准则有违的事情。
3、在活动过程中,注意看护好自己所携带的物品,避免丢失或者损坏。
4、提醒同学们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
5、期间出现任何突发情况时,一点要及时上报组长或者班长等相关负责人,由负责人及时处理好应变工作。
九、附:
评审标准:(1)菜的美观可口度、(2)样式多少(在有限的配菜中看哪一组配出菜的样式最多)(3)小组合作完成默契配合度
班级活动策划 篇7活动背景:
女生节,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关爱高校女生、展现高校女生风采的节日,也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之一。因为三八是妇女节,女生比妇女年轻,所以将女生节定为三月七号。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工学院装潢一班精心策划了一场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女生节活动,相信本次活动会让我们走进女生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领略女生的精彩。女生们,放下你的矜持,在属于自己的日子里,释放最炫的心灵!
活动目的:
希望所有女生在温馨的气氛中,通过开心的游戏,度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女生节。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能够增进我们女生彼此的友谊,使大家更加团结。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示大学生的风采,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促进男女同学间真挚的交流,体现我校尊重,重视女生的风尚,培养学生灵敏的时代嗅觉和个性化的创造能力,尽显湖南师大学子青春风采,增强同学们迈向成功的信心。
活动时间:20xx年3月7日
活动地点:xx学院
活动对象:12级装潢一班全体成员
活动主持人:女生委员黎思思
活动流程策划:
1 “猜猜他是谁”
2 礼轻情意重
3 平安健康是福
具体做法如下:
1 “猜猜他是谁”
把全班15个男生的姓名纸条揉成团放入盒中,任一女生上讲台随机抽样说出对“姓名”的某男生的第一印象,让同学们猜他是谁,如若同学们猜不出,再分层次地讲述“他”的其他特征,直至有同学猜出他的姓名。
2 礼轻情意重
全班男生在全班女生面前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全班男生一个一个轮流赠上对女生节日的`祝福。
3平安健康是福
为了渲染节日的气氛,为了提高祝福的力度,晚上由班长带领班委会成员给每位女生送节日礼物:苹果。愿女生女生节节日快乐,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甜甜蜜蜜。
具体安排:
1 “猜猜他是谁”、 礼轻情意重
时间:周三(7日)上午
地点:工学院
布置现场,准备好便利贴和笔
2 平安健康是福
(1)周三(7日)中午,班委会成员去水果市场买苹果
(2)周三(7日)晚上,班委会成员前往女生寝室送礼物:苹果
活动注意事项:
1 本次活动由12级装潢一班班委会负责策划工作。
2购买所需要用到的物品
3 注意卫生
班级活动策划 篇8一、 活动前言
文管!We are 伐木累! 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荣誉感,增加班级向心力,促进班级和谐。创造班级特色,打造有意义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二、 活动主题
创意无限,文管本色
三、 活动对象
文化产业管理班的所有同学
四、 活动时间
5月7日——5月18日
五、 承办单位
文化产业管理班班委
六、 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 活动宣传:制作海报或在班里进行动员,邀请大家积极参加。
2、 人员分配:
(1)执行负责人王宁负责接收各位同学的创意方案;
(2)建立初审评委团,由有才有审美能力的本班学生,担任评委。
3、 由活动负责人张强宣布大赛正式开始(5月6日晚自习)。
注意:(1)创意主题:凸显专业特色,展示班级文化。
(2)作品内容: 不限内容,任何合理可行的创意均可,即文化衫、小首饰品、工艺品、班徽、班旗、班级特色口号、班级纪念册等等)。
(3)上交作品:不要求做出实物!所有作品(口号标语除外)需要有图,均以策划案(word或者ppt的形式)上交,以简要介绍该作品、解释其创意来源、分析其可行性。
(4)创意支持:鼓励支持所有同学参与创作,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并借此机会更深刻地了解班级文化与专业特色!
(5)确定评审团成员名单:所有同学均可,以自愿申请为寝室分布为原则,组成十人人评审团。
七、 活动组成:
1、创作作品:5月8日至5月15日,八天时间,所有同学抓紧时间准备与创作,写出策划案!
2、收集作品:5月8日至5月15日(15日为截止日期),完成作品的同学将作品,以附件形式发到王宁邮箱汇总。
3、评审作品:5月16日至5月17日将创意策划方案交由评审团进行初审。
4、决赛及颁奖晚会:
(1)5月18日晚自习,邀请班主任,召开评审大会,对初审后的入围作品进行最终评定。(需由创意人对自己的创意进行不超过5分钟的介绍发言)
(2)评委会选出“最佳创意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颁发证书。
5、活动结束:
大赛结束,由获奖者发言,班主任发言,负责人总结。
八、 活动总结
由活动负责人张强写出活动总结,交与班长。
执行负责人:王宁
活动负责人:张强
班级活动策划 篇9一、活动主题:班级户外活动之南国桃园烧烤
二、活动目的: 大学的生活已经过了大半,很快我们就要毕业各奔东西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同学们关系已经基本融洽,但男生与女生之间,各寝室之间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为打破这种隔阂,增进班级团结,增加班级凝聚力、亲和力。战斗力,同时,本活动也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并开拓大家的视野,使大家的身心得到陶冶,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平台。
三、活动时间: 20xx年3月6日
四、活动地点:南国桃园
五、参与人员: 09会计电算化一班38位同学
六、具体活动安排:
出发前的一晚把租好的单车踩回学校,放到宿舍楼下寄存。第二天早上9:00左右从学校踩单车出发去南国桃园(事前有班委已做好踩点工作),大概9:45左右到达南国桃园。到达南国桃园后,同学们一起做好烧烤前得准备,做完烧烤前准备后就开始进行烧烤活动,烧烤活动的过程可自行选择烧烤或观赏一下南国桃园的景色,也可以进行一些娱乐性的活动,班委们也会搞些小游戏,以活跃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下面是具体的活动流程:
1、 班委们提前时间到市场去预订烧烤食物
2、 出发的时间定在早上9点左右。
3、 指定几名负责人,按组组织带领同学们安全有序的前往目的地。
4、 到达目的地后做好烧烤前的准备工作。
5、 做完烧烤前准备后,就开始我们的这次烧烤,开始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和一些小游戏。
6、 烧烤完毕后,收拾好东西,下午5点左右踩车回校。
七、活动前的物质准备:
食物:玉米,牛肉 ,排骨, 韭菜,火腿肠,鸡翅膀,肉丸,豆腐干,腊肠,水果等(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购买)
烧烤工具 ,木炭,竹签,叉子,餐纸,杯子,烧烤刷,一次性手套。
配料:烧烤汁,盐,辣椒,油,蜂蜜
八、活动注意事项:
1、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一起出去,就是个团体,要发扬团队精神,听从安排!
2、注意安全,听从班委们的指挥
3、如不听从班委们的指挥,或者擅自冒险行动、离队,安全自负。
4、提倡团结协作和自助,个人的事情必须由自己完成。
九、活动费用:
1、大概每人40元左右(采用多退少补的原则)
2、租单车自费
策划书:会计电算化1班
二○xx年三月六日
仇犹国亡兴马玉明盂县古称"仇犹""仇犹"是2600年前后,便公元前600年前后由多数民族"狄人"建坐的国家自历史的纵立本来说,公元前500年,是道学学从小子骑着青牛过函谷关被关吏尹忧留住著《讲怨经》五千直言之时,是儒家圣人孔女在鲁国免太冢杀,诛长正卯,堕三皆之时,也是吴越之间在那一块大处所让得不亦乐乎之时而仇犹建国比这些还要迟100年右左从如今的政乱体系体例来瞅,国家的建立,尾先就要订国名、定国都、定国徽、定国旗、定国歌,国度五要荤,短一不可而定国名则首当其冲孔子弱调"理直气壮",假如"名不反,"则"行不逆","言不逆则事不败",可睹国名的主要即便在现代,定国名也是一件小事,战国七雌齐、楚、燕、韩、赵、魏、秦,或者以启国为名,或以姓氏为实,都大有讲求而"仇犹"这么个怪僻的名字,是建国的狄人本人命名的,仍是他人鸣的"仇犹"又是什么意义是贬义,仍是褒义
一、释名:(一)、在先秦和两汉的一些主要史籍《战国策》、《吕氏春秋》、《韩非子》、《史记》、《淮南子》中,都有关于仇犹的忘载《战国策》(舒二)说:"今智伯欲伐仇犹,遗之大钟,载以狭车,因随之以兵,仇犹兵亡"《韩是子说林》说:"智伯将伐仇由,而道易不通,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仇由君大说,除道将缴之赤章蔓枝谏曰:l不可此小之所以事大也,而今也大以来,兵必随之不可纳也r仇犹君不听,遂缴之赤章蔓枝因断毂而驱,至齐七月,而仇犹亡矣"《史记》(舒七十一)记载:"智伯之伐仇犹,遗之狭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西汉淮南王刘危著的《淮南子》说:"妇仇由贪大钟之赂而亡其国"东汉下诱注:"仇由,近晋之狄国晋智襄子欲伐之,先赂以大钟仇由之君贪,开道来蒙钟,为和疏智伯因是灭取其国也"《吕氏春秋》是记载最具体的一部书,《吕氏春秋》记载:"仇犹之君将斩岸堙谷以迎钟赤章曼枝曰:l诗云唯则定国我胡以得是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守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圆车二轨以还君君因斩岸堙谷以送钟,生必随之r弗听有顷,谏之君曰:l大国为悲而子顺之,不祥子释之r赤章曼枝曰:l为人臣不忠贞,功也;忠贞不必,遥身可也r断毂而行,至卫七夜而仇犹亡"
擒观后秦战两汉的史籍外闭于仇犹的记录,绝管迥然不同,但是,转达的疑作却是相称分歧的,这便是:正在年龄时代,仇犹今国确切具有功
(二)、从训诂教的角度来瞅,在不同的史书中,"仇犹"有七八种不同的写法:"仇由"、"仇酋"、"仇首"、"仇繇"、"夙繇"等但是,通用的写法是"仇犹""仇"读音qiu时,有两种解释:一种如《我俗》说明 :"仇,匹也"是错误、配奇的意念诗云:"小人好仇",曹植诗云:"解发辞宽疏,来为正人仇"还有一种系释是"同类"的意义如三国魏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真隐敞而众仇"考其意,仇犹之"仇",应该是第二种说明:同类 "犹",按《我俗》说明是"兽名,猴属,形似麂,擅登木,脚如狗,新从犬"《说文》、《散韵》等系释为:"犬子"、"五尺犬"、"犬吠声"所以,从字义道,"仇犹"就是兽类的意念固然,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三)、唐《括舆志》:"并州盂县外城,雅名本仇,险狄之国也" 险、狄、戎、胡、蛮等都是华冬民族对多数民族轻视性、诽谤性的称谓先秦诸子中,特殊是一些寓行中,带褒意的、被讥讽的对象普通都是少数民族,或一些大国如宋国等中山国也是狄人建立的国家,从国家范围、文化水平来看,仅比事先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雌略胜一筹,但是,中山国人也是先秦寓言讽刺的对象"子解中山狼,失意即猖獗",是《白楼梦》中讽刺二大妹送春的豺狼丈妇孙绍祖的连豺狼都是中山的好,更遑论其他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始步结论:"仇犹",是华夏民族对少数民族轻视性、诽谤性的称谓毫不是建国的狄人本人命名的国名"仇犹"这个称号是历史的产物,相沿日暂,我拉着五妹六妹去找大姐,商定俗成,固然不好,但我们其实也不能再用其他另外的称号来取代就如人的绰号,如刘国,因其腿上有七十二个乌痣,所以他的狐友狗朋们便按其生理特点称其"刘记"即便后来贱为皇帝,也难改其名,太史公也只能把"记"改为"季",喊"刘小三"而已我们现在只从符号意义下去沿用"仇犹"这个称号吧
两、恩犹邦的树立"恩犹"是狄己建坐的国度它非什么时分修坐的非由狄己外的哪个类族树立的为什么要挑选那么个偏远而又接通没有即的处所来修邦呢要答复那些答题,便失争人们后来望瞅年龄时代的时期负景
(一)、时代负景:1、在周朝开展史上,仄王东迁是秋春时早期开初的标记性历史事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史书道,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周室兴微,四险接侵很多少数民族逐渐淡入外地,纷纭树立国度说到平王东迁,我们还要牵扯到和嘉庆四年(1799年)反月十八日,关于大清国千千万万的小庶民来说,DNF,是又一个忧庆的日子,福国殃民的和被嘉庆赐死,以三尺白绫停止了贪污腐化、可荣否哀的一生按常理推断,那一日,,当该是爆竹全叫、锣饱喧地、万人空巷、怨声载道的究竟是民意不可背呵!取一些舞文弄朱的人一样,才念迅速的和上吊前心占了一尽:"五十年来梦境实,古晨放手开白尘他日水泛露龙夜,认取香烟是后身"这首诗,在和,大约也就是不情愿这样白白地死往,未来一夕委婉世为人,决不会擅罢苦戚,相似于阿Q"二十年后又是一条英雄"的意义但是,由于"他日水泛露龙日"一句用了历史典故,就给后众人留下了辽阔的附会空间一种说法是冬桀龙嫠典,夏晨的终帝夏桀自黄河的两条龙那女供得龙嫠(便龙的唾液),锁在一个椟(盒子)外,没人敢挨开特地说一句,这龙嫠可是好东西,隐在鸣龙涎香,是擦香鲸吐进去的唾液(有说是擦臭鲸吐出来的胃病衍生物,就象牛黄一样),是一种能够医治咳嗽、背痛等病症的可贵药材,也是制造极品好容香料的本料,比黄金皆珍贵佳几倍周厉王不信正,偏偏要翻开望,成果外面的龙嫠淌进去化为玄鼋,玄鼋进进一儿童体内,这个儿童有妇而孕,产下一女,就是周幽王为了专其一哭而烽烟戏诸侯招致中周亡亡的那个贬姒人们从这个典新推断,和要委婉世为像褒姒一样的男子来祸患大浑国另一种说法是黄河决堤,发大水,意思是和要等到下一主黄河决堤发大水的时候转世为生历史上老是有良多偶合,道光十二年(1832年),黄河在河北决堤,十月,慈禧诞生两种说法,一个结因,和转世败了慈禧这个女人横行霸道四十少年,使中华民族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也葬送了大浑山河转世之说,于迷信相悖,附会之意,更不脚为凭,但是,一尾诗将两个福国殃民的人接洽止来,也其实不能用历史的拙开来阐明一个是间接将康坤衰世招致败落的历史功人,另一个是形成中华民族百年辱没、百年落伍打挨的祸首罪魁,把两人同等止来,以至把两人开两为一,都契合历史的逻辑性和隐在赃官的负后都有几个情人一样,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也分有所谓"白颜福火",这当然是传统的历史观用如今的说法,就是有一个或者几个mm,勾引君王荒*无讲,激起社会抵触,招致亡国惨剧这种历史哀剧,在历史的流头就一再演出辩证的历史观以为,亡国的义务该君背而不该由mm背西周末年,为了专贬姒一哭(这个贬妹女也是,为什么那么小气笑呢大约是女妈妈已早婚先孕,生而取之,成了一个问题女之故吧),一开端,周幽王给她撕绸子玩还笑一笑,到当时,只要玩烽烟戏诸侯的逛戏她才干"归眸一笑百媚生"解因被他的前岳丈、申后之女申侯勾搭"犬戎"(请注意:又是一个多数民族)和吕等国,打破镐京周幽王举烽水,诸侯"亦不至"周幽王被宰于骊山足下太女宜臼即位,是为平王果镐京残立不堪,周平王在晋文侯、秦襄公、郑威严公等护卫下,迁都洛邑,是为东周周王室权势兴微,天然给少数民族深刻内地留下了空间平王东迁时,犬戎、狄、夷等长数民族接踵进入中原狄人的一收在这个时分进入这块威严水宝地生亡简衍是完整能够的
这块土天事先应当是晋国的权势范畴为什么狄人能入进晋国的权势规模呢
2、从公元前770年至前636年,晋海内治不行,先是曲肥桓叔、庄伯、文公三代让王,后是晋献公诸子让立在晋国外患得空他顾之时,南方的狄族深刻内地建国,如楼烦、代、林胡、陈虞、饱、胖、潞、东山皋落氏、留吁晋国事周成王桐叶封兄叔虞时合启的国家先称唐,叔虞的儿子当政后改称晋,先后建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今翼城)、新田(今侯马)等地春秋始期,晋国外部呈现公室和贱族争取君位的临时奋斗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启其叔女成师于曲肥,其继位的桓叔、庄伯、威严公三代,与国君进行了六、七十年的争权奋斗,直到晋缗(min)侯二十八年(前679年),曲肥武公平式授命为晋侯,这场斗争才算告以段落文公之子晋献公即位后,在后期励粗图治、鼎力扩大,接踵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挨成骊戎、赤狄等少数民族公元前655年"真虞灭虢",就是晋献公导演的一出出色活剧由此推测,这个晋献公也是一个擒纵捭阖的人物但是,这位贤明无能的晋献公最初也栽在了儿人脚里他嫁了六个夫子,除正夫是他的继女齐姜(齐桓公女儿、文公之夫)外,其他五个妻子都是骊戎男子,什么大戎姬小戎姬、姐妹姊姊,只需美丽性感,他就全体哭缴而且,他为了最溺爱的骊姬,绞宰了太子申生,逼走了公子沉耳,引发了临时争予君位的奋斗,直到晋文公沉耳即位(前636年)才结束在晋国际治得空他顾之时,南方的狄族淡入内地建国,如楼烦、代、林胡、陈虞、饱、胖、潞等当此之时,狄人在这块宝地繁衍生息和建国事完整可能的
(二)仇犹国建立的时光、民族以及经济开展情形:
1、仇犹国建立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mm公元前636年期间也有在公元前500年建立的说法
2、建立仇犹国的民族是狄族的一收mm白狄(听说这个民族的人恨脱白衣服,故名白狄)从这个民族的人爱穿白衣服来推测,不易想见,这个白狄族当时的经济状态还相称落后,穿白羊皮,且连最简略的染色工艺也不会和古代mm为了性感和含而爱脱白衣纱裙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是恨脱白衣,而是没有美丽的彩衣可穿啊!
南方的狄族应当非牧猎官族,逐火草而居所以,在公元后770年mm公元后636暮年早期间,黑狄族的牧官们骑马挎箭、携野带心、赶灭牛羊,陆陆续续入进恩犹这块火草繁茂、猎物寡少,而且有着自然地舆屏障之地,简衍生作该然,这外当当借有其他土著居民(自1929暮年开端,后先在人县神仙村、土塔村落、西园村、道野村等高地出土石斧、石刀、石锤七件据考证,那些石器发生于旧石器时期,阐明,迟在旧石器时代便无己类在这块土地下繁衍生作据史书记录,秋春后期,赤狄的一个部降"皋牢氏"就未假寓彼天,晋国称其为"西山皋降氏",晋献母曾屡次派兵征伐,皋牢氏自愿于母元前660年北徙少乱、潞城一带三国合晋后,赵国于皋牢氏栖身地放"皋牢城",隋代更实为皋牢村,后难实为直直城村,官方称为轱辘池村落),两者经功磨开、融会,单独启收了这一块土地经由一段时光的简衍开展,当人心战经济到达必定范围的时分,黑狄族酋少(或者国臣)组织族人建乡修邦顾炎威严《夜知录》外有一段话,道"年龄之世,蛮夷之纯居于中冬者,大致都在山谷之间卒车之所不至,全桓晋白仅攘而却之,没有能深刻其地者用车新也"粗辟地答复了仇犹正在封锁之地建国的答题
3、都城,明朝《永忧大典》说:"仇犹城九里六十步"依据我们盂县考古教者刘有祯教师考证和1988年对仇犹遗址的试挖,大致可以断定,仇犹城应该在今县城西南的北村、水泉、南坪村之间建城时间在公元前500年前后刘先生依据当时具有的几处残垣颓壁辩认出"仇犹古城是由两个不很规零的长圆形组成",从"南坪村的土崖上尚能看到东南九十度的委婉角,土崖保留在原地层的中部,残留一截与西墙仄行的欠墙,夯层薄9厘米,与相远的一截北墙组成直尺形结构","水泉村中古城坪有北墙长40缺米,只剩凸起空中二三米高的一段土堆,东端断崖地下夯层清楚,下26米,阔10米,层薄8厘米","南村砖场出土的城外墙,南北走背,长160米,墙基阔20米,残高近两米,夯层薄7m9厘米,夯窝稀散,普通窝大达3厘米,淡达2厘米,墙体有支合,板痕阔30厘米"据彼,刘先生得出结论:亮晨《永忧大典》说:"仇犹城九里六十步"是契合实践的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根据2003年考古挖掘,否认刘先生的观念,以为这个遗址是战国时赵国原仇城原址我批准刘先生看法果为北庄古战场的传说以及古战场发明的大批遗骸,应该是很主要的历史旁证,我们不应该疏忽
4、经济发铺情形:关塞就要降后,所以,处在封锁落伍状况中的白狄人应该是以牧猎耕植为生良多生涯必须品要用猎物、牛羊、皮驰等来交流1988年试挖出的豆、罐、盆等,和晋国器物雷同,可以证实城墙是用土夯建而成,说亮当时的筑城农具还比拟落伍据刘先生先容,1988年在城外墙西正试挖发明,"四层下的商终两处坑墓hh出土敛口合沿上斜、乳足乌皮褐陶鬲(li)、蚌镰、石刀,hh还有样式较少的石斧石器,可以看出,那时是以耕植为生的;hh城墙的西正三层下,出有大批的马、牛、羊、狗骨架,解释那时还保持着耕做和牧猎联合的出产方法"在关塞的前提下,因为较少遭遇兵燹烽火的侵袭,再减之,当时的气象平和,空气、水、食粮、肉类没有净化,人口可能繁衍较速
三、仇犹国的灭亡
1、仇犹国亡亡的时光:仇犹国的灭亡是在公元后457暮年依照战国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忘载:周贞订王十二年(母元前457年),"智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1)仇犹在晋与中山国之间,较2006年同期上升139%期内,是智伯伐中山的必经之地,智瑶伐中山,逆脚牵羊灭了仇犹据盂县躲山研讨会会少韩万怨教师《仇犹国事怎样被消亡的》一文讲:"周贞定王十二年(公元前457年),智伯组织指挥了一场l伐中山,取穷鱼之丘r的有名战斗为了取得这主战斗的齐负,智伯尾先在古定襄县乡西北十五外的开门峪散解沉兵,我们结婚啦!~~~,并拟订了以给仇犹国赠收钟为用兵之计,以便突立黑狄人的第一道攻线,然后东下太行,曲拔中山背地,兼并其全体疆土该仇犹国交到愚伯赠予大钟的通告后,大君赤章蔓枝谏曰:l智伯贪而有疑,欲伐我而无讲,古生必随之r但因为国君l欲钟之口负r,不只不听忠直言劝止,正而l斩岸堙谷r,狭建途径,立候钟音在这种情形下,智伯便大模大样高地以圆车二轨(能二车并止的道)载运大钟,沿滹沱河逆流东下,又由龙华河南下曲抵仇犹国都在大卒压境、十万火急的危殆时辰,绝管齐国将士奋止血和,新开传世,但果事前无备,又减势均力敌,终极形成了奸臣阔别(赤章蔓枝在谏而不听先,出走全国)、国臣被斩、妃殉臭河、将亡北境、旗开得胜的惨剧"借有另一种道法,是山中费考古研讨所凶琨璋、阴泉市白管会韩本奸、盂县文管所赵培青等教师《盂县西周遗亡及相干问题研究》中降出的当文说:"东周时代的中山国,据未发明的考古材料和有闭的研究结果,在今河南的笨寿、仄山、行唐、旧忧一带hh晋在今中山国东北,智瑶伐中山,由太本盆地出娘女关上井陉是捷径,DNF,而续无逾句注山绕代地长途奔袭之理,况且,代地事先新为赵所驯服,赵襄子取智伯又不睦而仇由国反佳在晋取中山之间,是伐中山的必经之天,先取仇犹,彼属公道,所以,信l贫鱼rl仇犹r收音交远,贫鱼可能就是仇犹,二者恐是巧合"两种说法谁是谁是,前者于史(定襄县志)无据,后者于理可通,我无话否说只好将两类说法皆道进去,求诸位往评判睹仁睹智,悉听卑即(2)依据凶琨璋、韩本奸、赵培青等先生的研讨,"穷鱼"和仇犹发音相远,信"穷鱼"便仇犹也这是很有能够的,晋都在我们如今的晋南一带,按晋北方行,"穷鱼"和仇犹是很轻易混杂的,智伯说失含糊,史民听得不浑,又不敢逃灭往问,于是,只好将功补过,耳食之言,写成"智瑶伐中山,取穷鱼之丘"了这是其一;其两,以今度古,我们古代人挖一个狗窝也能吹成是"体系农程",静不静就是"劳苦功高 "啦,"小见成效"啦,即便做了逸民伤财的笨事,也要说败是"民意农程"而大吹特吹智伯操晋国柄,大权独揽,飞扬跋扈,好大忧过,伐中山而逸师无功,分不能给晋出公和宽大君官自我检查说:我智某人能干,糜省了大把征税人的钱,劳生遥征,逸而有过,愧对于自己了!所以,就只能以"与穷鱼之丘"来敷衍了没准女还召启了庆贺"取穷鱼之丘"大捷的庆过会,只是史民们偷勤,出有记录而已
2、关于仇犹国的亡亡,史籍没有具体的忘载,除了这句"与贫鱼之丘"外,也还有"仇犹兵亡"四个字佳在我就诞生在仇犹今战场的南庄村落,关于仇犹之和的传说,耳生能略,我借疏脚安葬过一具仇犹兵士的遗骸我就依照官方传说来叙说仇犹消亡的经由
仇犹国灭亡经过:《战国策》、《吕氏春秋》、《韩非子》、《史记》、《淮南子》等史书都记载了仇犹国之事几部史籍相比拟,《吕氏春秋权勋》记载得比拟具体:"中山之国有仇犹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仇犹之君将斩岸堙谷以迎钟赤章曼枝曰:l诗云唯则定国我胡以得是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守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还君君因斩岸堙谷以送钟,师必随之r弗听有顷,谏之君曰:l大国为悲而子顺之,不祥子释之r赤章曼枝曰:l为人臣不忠贞,功也;忠贞不必,近身可也r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仇犹亡欲钟之口胜也,欲钟之口负则危仇犹之说塞矣凡是听说,所胜不可审也,故太上先胜"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可以翻译为:中山国有一个同盟国鸣仇犹智伯想要防御它而甘于没有宽敞的途径,便铸了一口大钟,说是要收给仇犹国争仇犹国建一条能二车并行的大路仇犹君要派人发掘河岸上的土挖平溪沟修路迎钟赤章蔓枝劝谏说:"古话说,要按照必定的规律来安宁国家我们不能违反规律去逢迎智伯的请求况且智伯这个人不隧道,贪心而不讲信誉他确定是想攻击我们斟酌到没有广阔的道路,所以特意铸了一口钟,说是争陛下建一条可以二车并行的路来收给您这相对是诡计多端,是骗您陛下要是修睦道,您看吧,后面是给您送钟的车,前面必定随着晋国雄师"国君不听过了一会儿,他又劝谏了一遍国君说:"晋国那么大的国家想和我们友爱来往,这实是供之不得的坏事,而您却正对,这很不好请您不要多说了" 赤章蔓枝见良药苦口,没有方法,叹了口吻,说:"为人臣如果不效忠,不上忠言,就没有尽到义务,当然是罪过;但是,如因奸臣不用,忠言不听,那我就只好遥近地走开了"于是,赤章蔓枝就立了一辆"断毂"的车子,分开了仇犹国他到卫国七日后,就听到了仇犹国灭亡的新闻这实是,假如太念要人家的钟了,就听不进捍卫国家平安的话了所以说,对一些特别想要的东西,或许特别念做的事情,必定要稳重斟酌啊!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就能晓得这么多和据官方传说,当仇犹国君还重浸在迎钟的好梦中时,智伯的雄师未经汹涌澎湃顺着仇犹人修睦的大路开了出去从方位来说,应该是从西门进守因为不管是从定襄乘帆樯经滹沱、龙华,在今肖家汇取船登岸南行,还是从阴曲、寿阴陆路而来,都是先到西门听说,智伯运来的那口大钟就埋在本日盂县城钟镇街从方位来讲,钟镇街正好是在仇犹古城的东北里,也是从西门防御的佐证仇犹君闻讯后,晓得势均力敌,易于据守于是就带了御林军从北门溃围而出,背原仇山(即今之高神山)退却现在,我们北庄村还有几个地名,分辨喊"折将坪"、"披头崖"、"围巷"、"地灵盖"通过这些地名传说,我们大致可以懂得到仇犹君战役至死的进程"折将坪"在我们北庄村东、仇犹古城正北三、四里许,这里就义了仇犹国一员大将这员大将很可能是保护仇犹国君退却、阻打晋军逃兵而勇敢战死的因为是在这里"益兵折将",所以先人将这里称为"折将坪""披头崖"在我们村中,是一处约两、三丈下的土崖,在这里,经由鏖战,仇犹君"蓬头垢面",故称其地为"披头崖""围巷"在我们北庄村北二里处,在这里,仇犹国君及其卫队被晋军包抄这里进行了特殊剧烈的战役,就义了良多人2004年,盂县恒泰煤矿助我们村在"围巷"一带建设新乡村,施工职员挖地基时,在一米至一米半深处挖出许多具骨骸,杂乱无章,很隐然是那主战斗中就义的兵士施工职员将遗骸拆在纸合子里,埋在一个喊木兰沟的地方往年清亮节,我在合"围巷"东南里许的"西珍梁"搞了一个小工程,匠人们在一米多深处也挖出一具骨骸,俯里而躺我用皮尺质了质,身高162---165米右左按照匠人指导,我用一个红纸箱将遗骸拆好,也把他安葬于木兰沟并酹酒三杯,祭祀千秋雄鬼不论他是仇犹兵,还是晋国兵,在这里悄悄地长眠了2464年,能超出时空而相遇,老是有缘据说,合这儿五、六米处,三、四年前还挖出一具骨骸一将功成万骨荣,可悲啊,可叹!"天笨掀"在原仇山(隐在称高神山)山麓,从"围巷"去北,上一个石坡,就是地名"天笨掀"的处所这是仇犹国君战死之地他是被铁锤砸碎头掀骨而死,还是被大刀砍伤"地灵盖"而死,我们曾经无法晓得了分之,他死得很壮烈,也很惨在石坡之上,很迟以前还长着一株藤蔓类动物,其外形很象一匹坐马,雅名"牛系渴",听说,仇犹国君的战马就死在这儿再当时,村人在高神山底立庙(雅称皇帝爷庙)祭奠仇犹国君每年阳历3月19日,是我们村庙会,以前村人都会形单影只去皇帝爷庙焚香上求由此,我推测,仇犹国君战死的时间,很有可能是在公元前457年阳历3月19日仇犹亡国后,每遇国荣日,邑人都要来祭祀国君,相沿成习,于是成了庙会风气习性去去储藏着某些近古信息对智伯,邑人也给了他一席之地,在半山的一个岩洞里,给他塑了一卑泥像,骑着白马,底盔贯甲,与凡人不同之处是,他有十二只手(村民不知其为何人,遂按其生理特点称其为"十二只手"),放着十二般武器这个"十二只手"泥像,在上世纪50年代被我的一个勇敢的女同窗用红围巾栓住"晃平"了令人可惜的是,这个英勇无畏的女同教在十多岁时夭合了,有人把她的夭合和搬正神像接洽起来是耶非耶谁也说不明白再到当时,仇犹君庙移到山麓,现在是墙正屋塌,荆棘谦地时间的淌水,把历史的仇恩情仇冲涮得了无痕迹呜吸!
四、人物评价
在仇犹国亡亡进程中,触及到六个人物,他们是仇犹君、赤章蔓枝、愚伯瑶、仇犹国两位将军、臭妃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特殊是已经开收我们这块土地并在这块土高地上生涯、战役,淌功泪,留过血,以至献诞生命的仇犹国的前辈和英烈们,我们理当致以高尚的敬意对愚伯,对这个动员侵犯战斗、猖狂屠戮我们先人的祸首罪魁,我们也不能简略地骂一声"当逝世的王八蛋"就完事,也应该索取主观的公平的评价在上不揣唐突,试灭对这些历史人物做出评价尽管人微直言沉,也顾不得很多了
1、我们依照先君先君的次序,先说仇犹君:(1)能够确定的说,这个仇犹臣不是开国之君,很能够是四、五代当前的君从由于他出无启国君王的这种雌才大概、小气澎湃的气概战粗于权谋诈术的阳夷狡猾政乱下很不幼稚,对于秋春终早期的诸侯吞并、以强凌弱、贱讹诈、长诚疑的时期小局缺少懂得,以朴实的情感来处置军国小事,成果形成国立野亡、身逝世妃殉的哀剧(2)拒谏,没有能倾听准确的看法,奸贞不必这是仇犹国消亡的间接的缘由假如人们否以答责的话,那么,仇犹君应当是亡国的重要义务者(3)正在大兵压境、卒临乡上的时辰,他奋怯抵御曲至和逝世,出有象一些亡国之君这样忍宠偷生因而,仇犹君仍是值失我们永久悼念的特地道一句,有人著白说,仇犹君望到十万火急,自知不友,和恨妃单单自绝这种说法,是一类念当然的客观臆续,该然是不脚与的
2、赤章曼枝:(1)僻处关塞之地而对春秋大形势一目了然,特别是对智伯贪而无信的实质管窥蠡测,解释他政治上十分幼稚他可能是仇犹国掌管外事工作的大夫,也可能在其他国家(很可能是在卫国和齐国)免过职或许呆过,也可能在晋国呆过他是一位精晓军事韬详的智者,是最早开发我们这块土地而留下姓名的历史人物(2)按照后代所谓"文尸谏"的奸臣尺度,赤章蔓枝是应该以死来劝谏国君的,怎样可以"忠贞不用",就"远身可也"呢"文尸谏"的忠臣本准是按照儒家学说"君君、臣臣、父女、子子"那一套来制订的,对赤章蔓枝而言,汉代"独卑儒术"后才行时起来的儒家伦理对他能有什么束缚力呢(3)在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流静屡次,君择臣,臣择君,"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从而仕","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炒君王鱿鱼的事是粗茶淡饭,既然您"忠贞不用",我为什么不能"远身可也"呢
闭于赤章蔓枝,有几个问题须要入一步阐明:(1)"断毂而止",毂是车轮的中央部门,有方孔,能够拔轴为什么要"续毂而止"我懂得,由于途径曲折狭小,只能把车轴
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第一
汉晋简牍
西京隶势自堂堂
点画纷披态万方
何必残砖搜五凤
漆书天汉接元康
汉晋简牍
此首作于一九三五年,其时居延简牍虽已出土,但为人垄断,世莫得见。此据《流沙坠简》及《汉晋西陲木简汇编》立论。二书所载,有年号者,上自天汉下迄元康。
汉简北宋出土者,早已无存,仅于汇帖中尚存其文,已经转相临写,非复原来面目。明清人所见汉代字迹,莫非碑刻。且传世汉碑,多东汉人作,偶见西汉石刻,或相矜诧,或疑为伪物。五凤古刻,或石或砖,偶有流传,稀同星凤焉。
今距此诗作时又四十余年,战国秦汉竹帛之遗,纷至沓来,使人目不暇给,生今识古,厚福无涯,岂止书学一道、隶书一体哉!
(以上为启功先生诗及自释)
下面引用罂饕先生之启功先生《论书绝句百首》图解一作一些补充说明:
又名鲁孝王刻石。金明昌二年(1191年)出土于钓鱼池。当时工匠取石维修孔庙,提领修庙的开州刺史高德裔随即移石入孔庙,现存东庑。石长71.5厘米,左高38厘米,右高40厘米,厚43厘米,石灰岩质。刻字为“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3行,隶书,仍带有篆书笔意,简质古朴。刻字处宽25厘米,高24.5厘米,凿成龛形。五凤二年即公元前56年,鲁孝王三十四年。左侧刻高德裔发现此石的题记。
河西汉代简牍的最早发现者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他第二次中亚之行时(一九○六—一九○八),在敦煌西北疏勒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发现了汉代烽燧、城障遗址。后随汉代烽燧沿着疏勒河岸溯流而上,追寻至敦煌东北处,找到了由塞墙、烽燧、城障组成的汉代长城,并在汉代烽燧遗址中发掘得汉简七○五枚,其中有纪年简一六六枚,最早的是西汉武帝天汉三年(前九八),最晚的是东汉顺帝永和二年(一三七)。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斯坦因进行第三次中亚探险考察,他沿着敦煌汉代边塞烽燧遗址向东,穿过安西、酒泉至金塔,并在这一段汉代烽燧线的遗址中获得汉简一○五枚。
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一年间,西北科考团在额济纳河流域居延地区发掘出土简牍一万一千余枚。
一九四四年,西北科学考察团沿着斯坦因的考察路线对玉门关、阳关以及汉代边塞的沿线烽燧进行再调查。夏鼐、阎文儒二先生对敦煌西北的小方盘遗址发掘得到汉代简牍四十九枚,并考证出位于敦煌西北的小方盘便是汉代的玉门关。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六年,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地区和当地驻军联合组成居延考古队对额济纳旗内汉代时期的甲渠候官、第四燧、肩水金关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获得汉简二万余枚。这批简中纪年最早的是西汉武帝天汉二年(前九九),最晚的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三二)。
一九七七年,嘉峪关市文管所对位于玉门花海农场附近的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调查清理,获得汉简九十一枚。
一九七九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察敦煌附近的汉代烽燧时,在小方盘西十一公里处的马圈湾发现了一座当年斯坦因考察时未登录的烽燧。经发掘获得千余枚汉代简牍。
一九八七年敦煌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汉代效谷县境内的悬泉置遗址。自一九九○年起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经三年的考古发掘,完整地提示了由坞、舍、厩、仓等组成的悬泉驿置建筑遗址,获得了数万枚汉代简牍。
以上汉代边塞遗址出土的简牍,虽然宽窄不同,书写时有单双行之别,但长度都按照汉代一尺制作,长二十三厘米左右。
河西地区汉代的墓葬与中原地区丧葬观念及制度相同,但气候干燥,土质透气性好,更利于简牍、丝绸等各种随葬品的保存。因此,河西的汉代墓葬中也有简牍出土。
一九五七年甘肃武威磨嘴子八号墓出土了木简十枚,内容为汉帝抚恤老人,赐予年高者鸠杖的诏书。
一九五九年磨嘴子六号墓发现了汉代“仪礼”简四六九枚,共有九篇。墓中“仪礼”有三种本子,其中,甲种七篇三九八枚,长五十六厘米、宽○点七五厘米,相当汉尺的二尺四寸,是汉代抄写六经时规定的简牍长度。
一九七二年,甘肃省博物馆与武威县文化部门合作,在武威城郊西南十公里旱滩坡的汉墓中清理出了一批医药简牍,有简七十八枚,牍一十四枚,共计九十二枚。简长二十三点二厘米,折汉一尺,属尺书。医药简有二种形制,一种宽度为一厘米,简的边侧有锲口,简文内容是医治内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的医方,还有针灸方面的刺疗医术及禁忌。另一种宽度为○点五厘米,简的边侧无锲口,内容是医治各科疾病和疑难症的医方。牍宽度在一厘米到四厘米不等。正反两面墨书,个别有残损。每面一般书写两行或多至六行的。这些医药简牍是用隶书或章草书写的,书体极富特色。因此它不仅是珍贵的古代医方资料,也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
一九八一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调查县重点文物时,新华乡缠山村民袁德礼交出了在磨嘴子出土的“王枚诏书令”简册,现存二十六枚。
一九七一年,甘肃省博物馆在甘谷县汉墓中发现二十三枚木简。简长二十三、宽二点六厘米,松木制作,每简书两行,背面上端编写顺序号,连编成册后书写。简文整齐分为三节,可清楚地辨认出整齐秀丽的八分体字,但是大部分简牍已朽碎。
一九八六年,甘肃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天水市北道区放马滩古墓群中的一号墓中发现竹简四八○余枚。竹简浸泡在棺液中朽腐严重,已发黑色,简文字体漫漶。竹简有二种形制,甲种长二十七点五厘米,宽○点七厘米;乙种长二十三厘米,宽○点六厘米。
墓葬出土的简牍与河西边塞遗址出土的简牍相比较,墓中随葬简牍的长度因简的文体不同有其特定的尺寸,内容是墓主人认为值得永久珍藏的诏书、律令、经书及医药方等。简牍的书写人都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又是精心抄录,每枚简牍的每一字都凝聚着时代特色。
河西简牍在汉字演变和书体源流的研究中具有特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它在研究书史和书体源流、演变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简牍中的书体种类,使我们能更好地认清各种书体在历史上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二是汉简在书法艺术与美学方面的价值。通过对简牍书法的探索,使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风格及书法美学的真谛有更深刻的感受与认识。
河西简牍以丰富、翔实的简牍书体显示了隶书的演变发展过程。隶书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创建隶书的流行说法是程邈所作,“初,邈以罪系云阳狱,覃思十年,变篆为隶,得三千字。一日上之,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此天下始用之初也”(《宣和隶谱·叙论》)。隶书书写方便,利于民众。汉代由于隶书在民间和下级官吏中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修饰,使隶书更致完美,终于成为汉代的通用书体。
书法界历来把隶书分成古隶和八分两种,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隶是八分的前身,字形有相当部分跟篆文很接近,有篆文的用笔方法,但浑厚朴淳,结体方中有圆,笔画圆浑中有方折,有顿有提,略有波挑,用笔谨严而古雅秀丽。八分是指结体方整、笔画有明显波势和挑法的隶书,即人们通常所谓的汉隶。古隶与篆书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因为隶书是“用笔画符号破坏的象形字的结构,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吴白《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的隶书》)。这是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艺术由繁到简,由象形走向抽象,从表形走向表意的根本性发展。甘肃河西地区不仅有古隶体精美的天水放马滩简、敦煌与居延也有西汉古隶的简文。如敦煌马圈湾出土的习字觚,字形和用笔具篆意,无明显波势与挑法,但是结体已有较大变化,用方笔,多取横势,笔画有粗细,行笔简疾。河西简牍中的汉代古隶资料,对于认识古隶向八分发展的轨迹有着重要的意义。
康有为曾主张西汉时期“绝无后汉之隶”,“盖西汉以前无熹平隶体,和帝以前皆有篆意”。(康有为《广世舟双楫》)近人更明确提出“波势之隶至东汉才成熟”(郭绍虞《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也有主张“隶书发展到西汉晚期,达到成熟阶段”(王靖宪《秦汉的书法艺术》)。汉隶的完全成熟与规范究竟在什么时代这是书法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从敦煌马圈湾汉简来看,大量的正式文书均为字趋扁形,“蚕头燕尾,逆入平出”的成熟隶书。如有一件西汉宣帝甘露二年觚的字形尤为明显,这又是隶书成熟于西汉中期的例证。近年新发现的悬泉简牍,从结体用笔等方面,明显可见规整、完善的隶书在西汉中期武帝太始年间已产生。这对书法界流行的隶书西汉晚期说、东汉说是重要补正。
敦煌、居延、武威汉简大量草书的发现,对于研究汉代草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许慎说“汉兴有草书”(《说文解字·叙》),汉代的草书是以隶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草书是西汉古隶的简易急速的写法。“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也就是所谓“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张怀瓘《书断》)。这种草书人们称之为草隶或隶草。草隶的进步发展就出现了带有波磔,笔断意连的章草。章草一名首见于张怀瓘《书断》:“献之尝白父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顿异真体,合穷伪略之理,极草踪之致,不若藁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关于章草的产生,文献记载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西汉元帝时史游作章草:“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书,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张怀瓘《书断》)一种是东汉章帝时作章草。(宁陈恩《书苑精华》引唐蔡希综《法书论》)一种是说杜度作章草。(唐窦《述书赋》)上述文献记载,使书法界受到较大影响,认为章草形成于西汉末,成熟于东汉。河西简牍具体表现了由草隶至章草的发展过程。西汉武帝至元帝年间的居延汉简,有部分简书是解散隶体,急速简易的草隶,有些则是已带波磔、草意浓郁的章草,到西汉成帝时期的简书中已出现了成熟的章草,表明章草已形成一种定型的字体了。敦煌马圈湾汉简中西汉宣帝时期的簿、册、书牍和王莽时期的奏书底稿早已是成熟的章草,而宣帝五凤年间的简册,其书体也是成熟的章草。由此证明,章草的成熟应在西汉中期无疑。汉代草书,尤其是章草,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高度自由地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但是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章草书仅见于摹本与刻帖,见不到汉代章草的原貌,近代以来汉代简牍的大量出土,才再现其本来面目,被埋没了二千多年的书法艺术珍品得以重现,为中国古代书法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河西简牍的基本风格可以用率意、质朴、粗犷、健雄八字予以概括。河西简牍书艺上“八字”特点,是因特有的时代、军事使命与生存环境诸因素而形成的。河西简牍大部分发现于汉代敦煌、居延边塞的城障烽燧遗址,这些文书的草拟者、誊写者多系边塞军事防御系统、邮驿系统中的下级吏卒。汉简上所出现的古隶、八分、隶草、章草等字体是这些下层吏卒与民众,基于军事形势的需要,从实用出发,为了书写简便而创造出来的。他们“省易”篆书、古隶而创造了隶书,由隶而草,书体演变的真正实践者是这批广大的无名书法家,他们在思想上多创新进取,少墨守成规,故其书风必然是率意洒脱,自然流畅,简古质朴,而少精雕细刻,描头画角的庙堂习气。
时代与地域是汉代简牍形成特有书风的重要原因。河西简牍所出土的地域是汉代的西北边陲,为当时社会、民族矛盾的焦点所在,是汉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着力经营之处。当时的敦煌、居延边塞是抵御匈奴侵扰的前哨,广大戍边吏卒,离乡背井,常年累月驻守战斗在戈壁荒漠上,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这样的客观环境锻炼了人们的勇敢无畏和开拓进取精神,熔铸了人的雄强豪放性格。在汉简上所遗存的粗犷、雄健书风,正是他们精神境界的真实体现。汉简上所显现的隶书、章草的绝妙佳作正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书法力度来源于用笔。笔力的表达是书法艺术赖以生存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笔墨运用中产生书法艺术的骨气与神韵,即“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式自生耳”(李世民《论书》)。它是构成中国书法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简牍的隶书、草书的用笔特点是方圆结合、诸锋交替,既使用方笔,也用圆笔,两者巧妙地结合,相互为用。既用中锋,也用侧锋与逆锋,诸锋交替使用,各显其长。从而使河西简牍的书风时而率意洒脱,自然流畅;时而粗犷泼辣,野趣横生;时而雄健豪放、浑厚苍劲,形成百态千姿,各显其妙的生动格局。居延汉简的逆入平出,藏锋收笔,使一点一画均内含筋骨,力在其中。简书中有的竖画,畅泻而下,收笔处重墨粗画,宛如长矛大戟,挺然大树,表现出了雄浑的笔势和强健的笔力美。
书法艺术是线条艺术。在远古时代第一个用线条创作文字图形、表达文字意思的人就是我国的第一位书法家。如果没有第一位的创造,也就没有汉字,没有传统的中华书法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及篆、隶、楷、草、行五种主要书体的毕至纷呈。汉代是隶书、草书盛行的时代,隶书与草书是更能高度自由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线条艺术。汉字由各种不同的线条组成,这无数的线条可以千变万化,如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缓与速、疏与密、虚与实、斜与正、巧与拙等。在书法家笔下,这些线条有的重如崩石,有的轻如飞花,有的刚如凿铁,有的捷如闪电,有的柔如嫩芽,千姿百态,各显其妙。河西简牍书艺在用笔、结体、章法上的各种变化,归根结蒂是线条形态与组合的变化,由用笔、结体、章法的变化形成了河西简牍书艺的特征,所以说线条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书法家以自己的作品来反映自然与社会。使书法艺术美与天地山川美、衣冠人物的社会美联系起来的纽带是线条。在书法艺术中,书法家丰富的情感也是通过线条实现的,书法家笔下千变万化的线条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表露。中国书法通过变化无穷的线条,把中国近万年的书法史,描绘得有声有色。
书法艺术是心灵的艺术。西汉末年的大文学家、大哲学家扬雄在《问神》一文中指出:“书,心画也。”东汉书法与书法理论家蔡邕更具体地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蔡邕《笔论》)这是扬雄“书为心画”命题的进一步发挥。就是说书法应首先舒展人的心境,再恣意发挥情感,然后落笔任意挥洒,用线条的形式表现自我的心境。书法艺术的线条实际上是书法艺术家心灵颤动的轨迹,是“心”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发生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艺术哲学强调艺术表现情感和对人的感化作用,中国书法艺术的创造者充分运用着这一方法,在实践中把自己内心积蓄的情感通过书法线条表达出来。书法作品的欣赏者又以自己的种种情感去体味书法家自由表达出来的心境、情感。通过书法线条达到心灵的交流,从而将书法艺术创作者、书法作品与欣赏者联系起来。李泽厚先生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阐述,他说:“书法一方面表达的是书写者的‘喜怒窘穷,忧悲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引韩愈语),它从而可以是创作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内心秩序的全部展露;书法艺术所表现所传达的正是这种人与自然,情绪与感受,内在心理秩序与外在宇宙(包括社会)秩序结构直接相碰撞、相斗争、相调节、相协奏的伟大生命之歌。”(李泽厚《略论书法》)我们用书法艺术是心灵的艺术这一书法美学思想来考察河西简牍书法,不难发现施展在甘肃河西简上精妙的隶书与草书,都是自由抒发情感的佳作,字里行间流露出汉简书写者——驻守于边疆,在艰苦的环境中奋争的广大下级吏卒的品格与个性。汉简书法无处不散发着那个辉煌时代的气息,所以它有着巨大的感染力。
书法艺术的真谛是抽象美。表现为静态,展开于空间,流动于时间的书法线条,为什么能抒发情感,造化心灵?其原因就在于书法线条是直观的、形象的,更是抽象的。书法艺术从一诞生起就应用了“抽象”这一艺术的手法。书法艺术对自然和社会的反映是抽象的反映,就是说它不只是具体事物的具体写照,而是通过事物的具体形态,经过提炼,展示事物的本质,即是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在书法家笔下,客观世界的“万殊”都净化为“一相”,即净化在抽象的书法线条及其组合之中,净化在书法作品之中,以此牵动欣赏者的思绪、情感,使之获得隽永的美的享受,这就是书法艺术美的特殊性。书法艺术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是同人的自由本质相联系的。这种本质即可以通过对外在事物的形象的模拟再现而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人的内在精神、情感相对应的具体可感的形式而表现出来。即“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则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李世民《指意》)。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在书体演变到了隶书、草书阶段体现得更为显著,河西简牍书艺巨大的感人力量即是明证。书法艺术的真谛 —— 抽象美的不断揭示,必将对人们进一步研究简牍书法,总结、继承、发扬其书艺的精华,推动书法史的研究发挥积极作用。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为奴隶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高级军吏俑
高级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军士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这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登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乡。
骑兵俑
骑兵俑出土于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坊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铜车马
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车马坑时,在一木椁内 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车马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秦俑彩绘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八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蔚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这不仅在彩绘艺术史上,而且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秦俑彩绘技术也有许多独到之处。一般在彩绘之前对陶俑表面先进行处理。由于陶俑是没有釉的素陶,具有较多的毛细孔,表面不能滑润。而彩绘则要求毛细孔不易太多,也不能太少,表面不易太滑,也不能太涩。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陶俑在烧造之前表面似用极细的泥均匀涂抹,并加以压光,减少了毛孔,又提高了光洁度,同时在陶俑烧造之后,似进行了化学物理处理。从陶俑陶片断面观察,也证明了陶俑烧造之前表面曾用细泥涂抹,有的部位不只涂抹一次,陶俑表面还涂有一层薄薄的类似以胶质的物质,表面涂胶减少了陶俑两者紧密地粘接起来,使之彩绘不易脱落。彩绘技法则是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法。一般陶俑的颜面、手、脚面部分先用一层赭石打底,再绘一层白色,再绘一层粉红色,尽量使色调与人体肤色接近。而袍、短裤、鞋等处的彩绘则是采取平涂一种颜色,只是在衣袖与袖口、甲片与连甲带之间运用不同的色调作对比,更显示出甲衣的质感。有些胡须、眼眉的处理,则是用黑色绘成一道道细细的毛发。总之,彩绘工序复杂,手法多样,着色讲究,充分显示了彩绘的层次和质感,使雕塑与彩绘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其中有些彩绘技法为汉代所继承。陶俑、陶马彩绘严格模拟实物,但在色调的掌握上以暖色为主,很少使用冷色。红、蓝、绿等色调的使用,巧妙地表现出秦军威武。
兵马俑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不可低估,而兵马俑更是全世界的一个奇迹,他让外国人赞叹,让中国人骄傲!
要的啊,
面试自我介绍,绝对原创,绝对第一次出现,请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调整修改,预祝面试成功:
(鞠躬)考官您好!我是来自山东青岛的考生昌成,我的考号是1337xxxxxxxx。跟众多爱好学习、积极乐观的同学一样,我先天具备极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阳光的生活态度,我爱好音乐欣赏,有时也会通过歌唱抒发情感。
两年前老师向我推荐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时,我感觉对此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我买了几本关于这个专业的教科书开始了学习,其中一本名为《编与导:电视编导学原理》的书让我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陌生。作为现代社会成长起来的学生,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电视文化的熏陶,积蓄于记忆中丰富的感受,可以让我的专业学习如鱼得水、水到渠成,而这个专业需要的宽广的知识面、敏捷的思维和充满魅力的表达方式,促使我时刻关注身边的一切事物,孜孜不倦地积攒吸纳丰富知识的强烈欲望,我越来越能感受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我的吸引力,越来越向往这个专业带给我的人生事业梦想。
于是,我带着我的梦想来到这里报考、应试,希望能得到进入贵校学习深造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因此,我恳请各位考官老师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为此而努力的。
谢谢!(鞠躬)
人物生平兰陵武王高肃(公元541年(公元年-573年),南北朝北齐王室,汉族,现河北景县人。一名孝瓘,字长恭,是北齐世宗文襄皇帝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 :“吾本无此意 。”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金墉解围据《北齐书》,《北史》等史书记载,兰陵王名为高长恭,一名高孝瓘,但据兰陵王墓所出土的碑文《北齐兰陵王高肃墓志》[1]记载,兰陵王名为高肃,字长恭,与史书记载有异。高长恭为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累迁并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河清三年(564年)十二月洛阳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直到高长恭把面具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哪里不平哪有兰陵王,之后高长恭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撤退。这场战役是高长恭最受注目的战役。根据《北齐书》的记载,士兵们为了这场战役而歌诵他,后来就变成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2]同年十二月,他被任命为尚书令。历封郡公他后来历任司州、青州与瀛州的地方首长。武平元年(570年)七月,被任命为为录尚书事。武平二年(571年)二月担任太尉。同年三月,与太宰段韶、右丞相斛律光联合进攻跷谷,抵御北周宇文宪的攻击。五月,段韶包围定阳城,而北周汾州刺史杨敷坚守住城池,段韶久攻不下。段韶病倒之后,由高长恭接替统领全军,他成功地利用伏兵击败了从城中撤退的杨敷军队。武平三年(572年)八月,他被任命为大司马,武平四年(573年)四月担任太保。他前后因各项战功被封为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等郡公。[3]遭帝猜忌在洛阳之战后,北齐后主高纬曾问高长恭说:“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高长恭回答说:“国事就是我们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开始猜忌他会谋反。[4]定阳之战时,高长恭代替段韶的职务统率军队,但是常常收取贿赂,累积财富,属下尉相愿问他:“您既然受到国家的委托,为什么要如此贪心呢?”高长恭没有回答,尉相愿继续问:“是不是因为邙山之战大胜,您害怕功高震主,遭受忌妒,而要作令人看不起的事情呢?”,高长恭说是的。尉相愿说:“如果朝廷真的对您有所妒忌,这件事情更容易被当成是罪名,不能避祸反而更快招来祸害。”高长恭流泪屈膝问尉相愿解决的方法,尉相愿说:“您之前已经立下战功,这次依然打胜仗,声望太大,最好之后都装病在家,别再管国家的政事。”高长恭同意他的说法,可惜没有办法成功退出。[5]被毒身亡武平四年(573年)五月,北齐后主高纬派遣使者徐之范送毒酒给高长恭,高长恭跟妻子郑氏说:“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要赐我毒酒?”妻子回说:“为什么不亲自当面去跟皇帝解释呢?”高长恭说:“皇帝怎么可能会见我?”之后就饮酒而死 。妻子郑氏则进入佛门。追赠太尉[6],谥号武王。性格特点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相关事件1、高长恭在瀛州时,属下阳士深因为列出高长恭收贿的证据而被免官。在定阳之战时,阳士深也在军队服役,害怕被怀恨报复。高长恭听到之后说,“我本来没有这样想”,于是故意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杖,让他之后不再担心。2、有一次北齐武成帝高湛为了奖赏他的战功,命令贾护帮他买了20个女人送他,他只接受一个。3、他死前将所有欠他钱的借据全部烧掉,据说总金额有千两黄金。史籍记载身世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容貌《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美类妇人”。可见,兰陵王的美确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面具提到兰陵王,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兰陵王为美男子,而且因过于貌美怕威慑不住敌方而戴上面具。但究其真实历史,并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北齐书》等史书记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明确记载他戴的是头盔不是面具。史书中的东魏北齐西魏都有“铁面”装备的军人出现,也就是头盔和铁护面一体的,必须摘下头盔才能露出脸的重骑兵防护装备,并非后世所流传的面具。但后世的《旧唐书·音乐志》云:“代面出于北齐。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
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挥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乐府杂录》鼓架部条云:“有代面,始自北齐。神武弟,有胆勇,善战斗,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着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唐朝崔令钦的《教坊记》说:“大面,出北齐。兰陵王长恭,性胆勇,而貌妇人,自嫌不足以威敌,乃刻为假面,临阵着之,因为此戏,亦入歌曲。”此为因《兰陵王入阵曲》及舞蹈的广为流传,而后人对兰陵王本人形象的艺术加工。后来,京剧中出现的“脸谱”,也许与兰陵王的面具及舞曲《兰陵王入阵曲》的影响不无关系。威名美誉兰陵王一生参加了数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兰陵王摘下面胄,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又有史书记载:周军“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名远扬,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兰陵王不仅骁勇善战、屡建战功,而且忠以事上,和以待下,在士兵和当时社会中广有威名。北齐书记载:他“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即使是对自己的“政敌”,他也能够做到宽厚以待。史载,当初长恭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他贪赃枉法,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高长恭东山再起,引兵进攻定阳时,阳士深刚好在高长恭营中听命,因此非常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报复杀害自己。为此,高长恭安慰他说:“吾本无此意。”可阳士深心中仍不踏实,非要央求惩罚。高长恭只好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好让他安下心来。《北齐书》还记载了他一个非常“平民化”的动人细节。说一次他上朝时,跟随他的“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事后高长恭竟不以为意,“无所谴罚”。悲惨命运《北齐书》载:长恭“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门口常有行贿的人进进出出,搞得老百姓说三道四。但贪人钱财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据他自己讲,是为了自污其名,免遭朝廷忌恨。邙山大捷后,武成赏其功,为他买来美妾二十人,可他“唯受其一”,就是害怕太过张扬,遭人嫉妒。又载:长恭“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也就是说在他临死前,烧掉了别人所有欠他债的借据。从他待人处事、宽厚仁义的性格特征来看,不像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不少史家认为高长恭是故意贪财自污,以求避祸之。《北齐书》载: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威名太重,最好在家养病,别干预政事了。”生活在这样恐怖的帝王家庭,不紧张也不行。从此,长恭每遇战事,便称病不出。故意“有疾不疗”,以求借此避祸。一次,江淮寇扰,兵事告急,他害怕再次拜将,竟埋怨自己:“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真是恨不得自己把自己的脸打肿冒充病人。北齐后主高纬性格懦弱
,公元565年的一天,高纬在与兰陵王谈及邙山之捷时,颇有人情味地说道“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听到自己的堂弟如此心疼自己,内心不免激动、热乎,深情地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正是这句表亲近、表忠心的话为他招致了杀身之祸。史载:“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因为在小心眼的后主高纬看来,家事是我高纬的,不是你高肃可以随便说的。开始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兰陵王说错话后,深感大难将至,整日惶恐不安,尽管一再低调行事,刻意淡化自己,但终是躲不过“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悲剧宿命。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死后被安葬在都城邺(今邯郸磁县境内)以西,墓地建有碑亭,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文化遗产千年古曲—《兰陵王入阵曲》也正是在“邙山大捷”中,北齐武士们持假面歌舞庆祝胜利,诞生了广为流传的《兰陵王入阵曲》。后该曲定格为着假面指挥击刺的男子独舞。曲调悲壮浑厚,气势不凡,古朴悠扬,描写了当时的壮烈场面和激越情感。此曲诞生后,在民间流传很快,隋朝时期,被正式列入宫庭舞曲。中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定其为“非正声”,下诏禁演。后渐渐褪去武曲本色,演变为“软舞”。南宋时期又演变为乐府曲牌名,称之《兰陵王慢》,有越调和大石调之分。用越调演唱时,分三段,二十四拍,毛开在《樵隐笔录》里说“至末段,声犹激越”,还有“遗声”可寻。而大石调演唱的《兰陵王慢》,则分前后段,十六拍。按王灼《碧鸡漫志》说法,已经“殊非旧曲”了。以后,该曲在我国渐渐失传。幸运的是,唐时传入日本的《兰陵王入阵曲》保留了几份真实面貌。日本古代五月五日赛马节会、七月七日的相扑节会、射箭大赛等庆祝胜利时,都要反复演奏此曲。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独舞表演节目。日本人将其视为正统的雅乐,格外珍视,对其保留和传承有着一套十分严格的“袭名”与“秘传”制度,使得我们有幸在千年之后,还能欣赏到原汁原味、壮怀激烈的兰陵舞曲。1986年,河北磁县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1992年9月6日,也就是该曲问世后的1428年,在邯郸市文管人员马忠理组织下,日本奈良大学教授笠置侃一等人率领的雅乐团在磁县兰陵王墓前供奉演出了此曲。《兰陵王入阵曲》从此又得以回归故里。兰陵王高肃碑兰陵王高肃墓位于今邯郸市磁县城南5公里处。墓冢高大,周围建有透花围墙,墓地建有碑亭。1920年,当地村民在修公路时取土时,挖出了《兰陵王高肃碑》。碑额篆阳文四行十六字:“齐故假黄钺右师右慰公兰陵忠武王碑”。碑文真实记载了兰陵王高肃的生平经历和立碑年份。字迹虽然驳落黯淡,但仍不失遒劲、古朴,因其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被称为北碑第一品。1988年,兰陵王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文物。家庭成员祖父:神武帝高欢祖母:武明皇后娄昭君父亲:文襄帝高澄母亲:不详妻子:郑氏哥哥:大哥河南康献王高孝瑜、二哥广宁王高孝珩、三哥河间王高孝琬弟弟: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六弟渔阳王高绍信姐妹:乐安公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