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课件【三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课件【三篇】,第1张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 的后续更新吧!

篇一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课件

 一、题解

 1、口占

 (1)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电文。

 (2)指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一绝。

 “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情感的沉淀和文学的素养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裂变”,一种“反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倾述对象、特定的心情,这些要素汇流在作者的笔下,由此一挥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在中国近现代,以“口占”为题的诗,很少采用现代诗的形式,下面非常有名的两首,都是以古典诗歌的形式出现的。

 口占一绝:李大钊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1916年春,日本,李大钊先生送挚友幼衡回国所作。)

 被逮口占:汪精卫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这首“口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汪精卫,一个烈士,一个革命者,所以,人是很复杂的。)

 2、萧红是谁

 (1)萧红,民国时期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一生命运极为悲苦,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的一家法国医院去世(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时年31岁。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3)展现一组萧红的老照片。

 (4)推荐两部**:

 ①**《萧红》(2013年3月上映)为纪念萧红诞辰百年拍摄,霍建起执导,宋佳主演。故事讲述了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本片主演宋佳因主演萧红一角先后在金鸡奖、中美**节、温哥华华语**节中共三次获得影后桂冠。

 ②**《黄金时代》剧情介绍: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汤唯主演),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2015年4月19日,第3xx届香港**金像奖,许鞍华执导的萧红传记片《黄金时代》获得影片、导演、摄影、美术执导、服装造型设计五项大奖,成为赢家。

 《萧红墓碑口占》赏析(教学设计)

 3、萧红的墓在哪里

 (1)1942年1月22日,萧红病殁香港法国医院,遵照她的遗愿:身后要能看到大海。在萧红去世后的第四天,端木先生带着笔、墨和装有萧红骨灰的一只花瓶来到浅水湾的一个山坡上,他把骨灰瓶深葬之后,亲笔题写了“萧红之墓”的木牌立于坟前。

 (2)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戴望舒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去探望的当然是位于香港浅水湾的山坡上的萧红墓。)

 二、关于作者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学留名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诗歌,他本人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篇二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课件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五首短诗的主旨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会诗歌的情景、意蕴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的主旨。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或对友人的深切追思;理解人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哲理内涵或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悟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重点

 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句的丰富内涵。

 难点

 联系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诗中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增强直观性。

 2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感受诗歌语言之精美;让学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以及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学生:通读诗歌,解决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意,并在课前查阅作者的相关情况。

 2课时

 《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唐诗宋词,经典“咏”流传;现代诗,风格独特别样红。同学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现代诗以清新隽永的语言,含蓄优美的意境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港湾,情感自然流淌的洼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现代诗这片水草丰美的天地,分享诗人沈尹默在霜风寒月的冬夜的遐想,倾听诗人戴望舒在拜谒友人墓时寂寞地倾诉。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诗篇。

 1《月夜》写作背景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例如这首《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补充介绍萧红的情况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成就很大的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3《萧红墓畔口占》写作背景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释放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品读《月夜》

 1多媒体出示《月夜》,教师播放朗读音频,配乐范读,学生听后描述所想象的画面。

 2美的诗还需要美美地读,请大家想象着刚才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这首短诗。

 3学生讨论、交流。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霜风、月光、一株顶高的树,营造了霜风寒月的幽静氛围。

 品读《萧红墓畔口占》

 1多媒体出示《萧红墓畔口占》。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月夜》

 1学生朗读诗歌。

 2多媒体出示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教师归纳明确。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的理解。

 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一株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1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分组讨论、交流下面问题。

 (1)诗歌文本中的“你”和“我”分别指谁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指作者,“你”指萧红;萧红是作者志同道合、友情深厚的知音。

 (2)作者为什么要“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萧红的墓前放一束“红山茶”

 表达对已逝友人深沉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3)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诗句简短却意味深长。请品味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第①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第②句: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红山茶”寄托作者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红艳的生命。

 第③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第④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4)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叙写诗人拜谒女作家萧红墓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追思和缅怀之情,也饱含着二者之间真挚深厚、纯真的友情。

 1《月夜》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意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有散文之美。

 2《萧红墓畔口占》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此外,这首诗篇的层次分明,结构和谐,外在的平和与内在的情感张力互相支撑,时间的连续展开,心情的慢慢沉郁,生者与逝者的对话,在空旷的世界中相互呼应。

 月夜

 沈尹默

 意象——烘托——主旨

 霜风明月高树与树并立独立自主个性解放追求自由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拜谒友人墓时长路远耐寂寞摆放鲜花寄追思漫长痛苦还等待逝者安详又达观情谊深厚缅怀追思

 《断章》《风雨吟》《统一》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品味了《月夜》的意境美,《萧红墓畔口占》的情感美。接下来请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学习《断章》《风雨吟》《统一》这三首诗歌,感受诗中蕴含的哲理、作者抒发的深沉情思。

 1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2芦荻(1912—1994),诗人。原名陈培迪,广东省南海县西樵镇人。出版的诗集主要有《桑野》《驰驱集》《田园新歌》《海南颂》《荻花集》等。

 3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1《断章》文题解读

 《断章》创作于1935年10月,是一首精致的哲理诗。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2《风雨吟》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他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揭示出“我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鼓励人们敢于搏击风雨。

 3《统一》文题解读

 诗歌题目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世间万物,错综纷繁,在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通过繁多的现象可以窥见单一的本质。诗人采撷极为常见的事物,透过诗意的语言来揭示深刻的哲理。

 1请听范读录音,注意朗读的感情基调和节奏。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理解诗歌大意。

 《断章》

 1朗读诗歌,品味画面美。

 诗歌共四行,形成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关键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要敢于像年轻的舵手一样,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拯救在风雨中飘摇的祖国。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动荡的、不安定的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1《断章》

 该作品含蓄蕴藉,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2《风雨吟》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但意象丰富,意境深邃,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例如,诗歌选取意象“大地”“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让人有些畏惧的意境,加之“卷”“奔”两个动词的巧妙运用,让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联想到风雨如晦的国家局势,由此引发诗人决心要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拯救苦难中的祖国,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3《统一》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将深刻的哲理诠释得浅显易懂,通俗晓畅。例如,作者将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揭示了“多”与“一”看似对立的关系,其本质是统一的哲理,点明主旨。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可以归纳出其具备的共同特征,一定程度上也是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①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会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 雨 大地

 《统一》——哲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

 对《短诗五首》的讲解,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现将成功与不足之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依照教学目标,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并理解五首短诗的内在主旨,将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出来,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对“五四”时期以来的白话新诗的对比阅读,受限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特定历史背景的了解不足,并没有展开细品,讲解得比较宽泛,学生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见解,收效不大。

篇三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萧红墓畔口占》课件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明确:“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明确:“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明确:“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秀的诗篇之一。

 板书设计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1描写情感的词语

把描写离别用的词语:再见

描写开心的词语也 :高兴

描写痛苦的词语 :伤心

描写与一恋人在一起的词语 :缠绵

描写思念的词语 :怀念

描写勇敢面对的词语 :大胆

描写心里惆怅的词语: 哀愁

描写为一个人伤心的词语 :陪泪

表示走的词语:散步

表示听的词语:聆听

表示说的词语:讲述

表示看的词语:凝视

表示高兴的词语:喜悦

表示愤怒的词语:发怒

表示悲哀的词语: 悲痛

表示诚实的词语: 诚信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不安

描写离别用的词语:分离

描写开心的词语也:愉快

描写痛苦的词语:悲痛

描写与一恋人在一起的词语:幸福

描写思念的词语:想念

描写勇敢面对的词语:无畏

描写心里惆怅的词语:叹息

描写为一个人伤心的词语:惋惜

表示走的词语:离开

表示听的词语:倾听

表示说的词语:喊叫

表示看的词语:眺望

表示高兴的词语: 愉悦

表示愤怒的词语:怒吼

表示悲哀的词语:悲伤

表示诚实的词语:老实

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思考

2描写情感的词语

海誓山盟爱博而情不专 哀感中年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悲从中来 薄情无义

寸步不离 词不逮理 辞不达意 词不达意 词不逮意

愁红惨绿 愁红怨绿 触景生情 惨绿愁红 缠绵悱恻

痴男怨女 多愁善感 打成一片 跌脚捶胸 跌脚捶胸

跌脚槌胸 多情多感 多情善感 睹物兴情 动之以情

思断义绝 恩断义绝 儿女心肠 法不徇情 抚景伤情

凤协鸾和 飞眼传情 古井不波 感情用事 欢忭鼓舞

花残月缺 好恶不同 忽冷忽热 含情脉脉 豪情逸致

欢忻鼓舞 恨相见晚 恨相知晚 借景生情 禁情割欲

伉俪情深 口是心苗 脸红耳赤 脸红耳热 冷酷无情

冷若冰霜 凛若冰霜 凛若秋霜 凛如霜雪 冷血动物

冷心冷面 乐新厌旧 麻痹不仁 貌合情离 脉脉含情

莫逆之交 满腔热枕 满腔热忱 难分难舍 难舍难分

弄性尚气 婆婆妈妈 平心而论 秋波盈盈 情不自禁

情不自已 情孚意合 契合金兰 情景交融 情人眼里出西施

情随事迁 情深一往 秋水盈盈 琴瑟之好 情投契合

情投意合 情投谊合 情投意和 情投意洽 情投意忺

情文并茂 情逾骨肉 情意绵绵 情逐事迁 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 人非土木 如胶如漆 如胶似漆 如胶投漆

热泪盈眶 热情洋溢 如手如足 如兄如弟 人心如面

3寻找形容人的各种情感的词或句子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心惊肉跳 眉开眼笑

心花怒放 哀思如潮 百念皆灰 百感交集

自鸣得意 自惭形秽 自愧不如 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怨气冲天 欲得而甘心 郁郁不乐

忧心如捣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怏怏不乐 心灰意懒

心花怒放心胆俱裂心不在焉喜逐颜开

喜不自胜喜笑颜开哀痛欲绝 人为什么悲伤 因为发生过让自己伤心的事,对自己影响很大,让自己难以忘记,甚至有了阴影。所以才会有悲伤情绪的。至于悲伤感情。就是一段让自己很难过又很难忘的情感。悲伤程度也要依据每个人不同性格和经历而定的。 为什么愤怒 愤怒是一种伤害力极强的力量,愤怒是因为挫折,是挫伤的被动情感变成意志挫伤的一种爆发,它来势迅猛,因了愤怒者给了它生命。每个人都生活在失败与成功之中,你必自已寻找解决的方法,成功意味着超越失败和愤怒的能力。 为什么会去爱 因为爱与被爱都是本能。有了爱情,你的生活才会很滋润孤单时,有个知心的他(她)陪伴;伤心时,有个善解人意的他(她)安慰;失败时,有个支柱在支撑着你这些和友情的意义完全不一样,等你哪一天体会到了,你就会知道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好、最微妙的东西。 人为什么而好奇 可以说事物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所以每时每刻对于我们都是新的。 好奇便是对所见所闻与想像的差异所形成的心理。 想要少些好奇,只需去充分地认识。 但人不可失去好奇心,致使对每件事物都无所谓,那便是人间悲剧

4描写情感的词要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缠绵蕴藉 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儿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同“儿女私情”。

悱恻缠绵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古井无波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出处: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关情脉脉 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豪情逸致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豪情壮志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现见坚强。”

怀土之情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即景生情 对眼前的情景有所感触而产生某种思想情感。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词采第二》:“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极情纵欲 竭力满足自己的情感和贪欲而不加节制。

出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又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谏者辄杀之,不过杀数百人,众自定矣。’”

矫情镇物 矫情:克制情感。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出处:《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刳心雕肾 犹言刻骨铭心。表示强烈的情感。

款款深深 指情意诚挚深切。

乐而不荒 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同“乐而不*”。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乐而不* 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

脉脉含情 脉脉:两眼凝神,要向别人诉说心曲的样子。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形容用眼神或行动默然地表达情意。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莫逆于心 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木石心肠 形容人心肠硬,不为情感所动。

出处:清·洪楝园《后南柯·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讫情尽意 指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和心意,不加控制。

情长纸短 简短的信纸无法写完深长的情意。形容情意深长。同“纸短情长”。

出处: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情长纸短,不尽欲言,祝你们三好!”

情见乎词 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情见乎辞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出处:《周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情见乎言 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同“情见乎辞”。

情深义重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出处:晋·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著于人士之口。”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从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着手。

古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古诗词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修辞手法:

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等。

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寻梦,也就是寻找人生的美好理想,也就是胡适所说的"单纯信仰",诗人在康桥没有找到的,还可以在人生道路上继续追寻。但是康桥对诗人而言,永远是开启性灵的精神家园,永远是孕育他的胚胎。

 情如云飘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理想破灭,爱情受挫。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情如水清爽。诗中用得最多的一个意象是水。水清如明镜,包容着水上的一切:“那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荡漾在诗人心头,也荡漾在读者心头,榆阴下的潭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只有心清如水,才写得出如此清澈美妙的句子;水爽似春风,没有深情的水的抚摸,“软泥上的青荇”怎会“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因为这水的多情抚慰,诗人竟然“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对康桥的情确如水一样清澈!

1 描写情感四字成语

按纳不住 按纳: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按捺不住 按捺:压抑,忍耐。心里急燥,克制不住。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镇雷峰塔》:“不想遇着许宣……按捺不住,一时冒范天条。”

缠绵蕴藉 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儿女之情 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同“儿女私情”。

悱恻缠绵 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第二折:“宁不愿风肆好,月常圆。乐融融,悱恻缠绵,堪媲美孟和桓。”

古井无波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出处: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关情脉脉 关情:关切的情怀。脉脉:情意深长。形容眼神中表露的意味深长的绵绵情怀。亦作“脉脉含情”。

豪情逸致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2 情感的四字成语

情深义重 举案齐眉 相敬如宾 思君如故 朝思暮想 相思成疾 心心念念 心心相印 两小无猜 青梅竹马知 日久生情 情何以堪 情根深种 深情款款 情不自禁 情同手足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痴男怨女 红杏出墙 同床共枕 不离不弃 至死不渝 天长地久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永浴爱河 父子情道深 永结连理 惺惺相惜 怜香惜玉 心有灵犀 永结同心 白首偕老 望穿秋水 喜结良缘 两肋插刀 赴汤蹈火 万死不辞 朝朝暮暮 一见钟情 三心二意 一见如故 一见倾心版 一往情深权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风雨同舟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赤诚相待 舐犊情深 志同道合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怅然若失 白头如新 爱莫能助 哀而不伤。

3 表现人的情感的四字词语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采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描写心情的词语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感到惊讶。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

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爱莫能助:莫:没有谁,不。语出《诗经》“爱莫助之”。

(爱:隐藏)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

爱:同情。 暗送秋波:指女以目传情(秋波:秋水清澈明净,比喻明亮的眼睛),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白头如新:白头: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新近。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

形容交情不深。 百无聊赖:(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聊赖:依赖,寄托)。

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

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动声色: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

多形容冷静、镇定。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

不分你我。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不能自已:自己无法停止(已:停止)。

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情之请:不近人情的请求。

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

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不省人事:省:知道。

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对人鄙视、憎恨或畏惧。

插科打诨:穿 一些逗趣的动作、表情或话语(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恢谐逗趣的话)。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表情。

痴男怨女:沉醉于情爱中的青年男女。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苦丧着脸(苦脸:愁苦的面容)。

形容忧愁苦恼的脸部表情。 愁眉锁眼:双眉紧锁,眼皮下垂。

形容忧愁苦恼的表情。 楚楚有致:整洁鲜明,富有情趣。

楚楚动人:鲜明整洁,洒脱出众,使人觉得生动可爱(楚楚:鲜明整洁,洒脱出众的样子)。 楚楚可怜:原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后形容姿态娇美妩媚,令人怜爱。

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士子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现亦形容事成后心满意足的情态。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

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惭:害臊,惭愧)。 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多愁善感:善:好(hào)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恩断义绝:恩爱、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

文学的话语蕴藉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这里谈其中三点:内指性、音乐性和陌生化

第一、内指性内指性,是文学的话语蕴藉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话语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文学的话语并不一定指向外在客观世界,而是往往返身指向它自身的内在世界,这与日常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日常语言往往是指向外在客观世界的,要“及物”,要经得起客观生活事实的验证,否则就会被认为是说假话或讲错话例如有人问你:“黄河水从哪里来”这连小孩子也会知道回答:“黄河水从山上来”,或“黄河水从青藏高原来”,更具体而准确地可说是“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但是,诗人却可以不顾这一“地理学事实”而说成:“黄河之水天上来”看起来,李白的这一诗意语言是“失真”的,因为它竟违背了一般地理常识;但是,这一有意“失真”的描述却一句千钧地凸现出黄河的巨大气势和宏伟气象,并使这一描述本身成为有关黄河描述的千古绝响为什么呢这是由于,正是这句不顾“地理学事实”的极尽夸张和虚构能事的描述,才尽情地展现出黄河在诗人和其他世人心中留下的真实的震撼性体验同理,说“白发三千丈”,也不符合生活事实,但这样的语言却更能传达诗人内心的极度愁闷这表明,文学话语总是返身指向内在心灵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的换言之,它总是遵循人的情感和想象的逻辑行事,而并不一定寻求与外在客观事实相符文学话语的美正源于此这正表明,文学话语的内指性有助于形成文学话语的蕴藉性

第二、音乐性文学话语除了讲究话语的内指性外,还常常把音乐性置放在重要地位这里的音乐性,是指文学话语所具有的富于音乐效果的特性也就是说,作家在组织文学话语时,不仅要追求表“意”,而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着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者完全让表意服从于表音这一点在中国古典格律诗对节奏和音律的追求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而对现代文学来说,音乐美同样是重要的不妨来看现代散文中的例子: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朱自清《荷堂月色》)

朱自清所谓“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原来顺序应为“长着许多蓊蓊郁郁的树”作了上述改变后,语序虽然打乱了,但却有力地加重了语气,造成明快的节奏和悠长的韵味这样的音乐效果有助于建造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或者比现实世界更美的蕴涵丰富的审美世界

第三、陌生化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来说的,指文学话语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特性根据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1893~)的观点,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与“自动化”相对立的自动化语言是那种久用成“习惯”、或习惯成自然的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的语言,这在日常语言中是司空见惯的“动作一旦成为习惯性的,就会变成自动的动作这样,我们的所有的习惯就退到无意识和自动的环境里”而“陌生化”就是力求运用新鲜的或奇异的语言,去破除这种自动化语言的壁垒,给读者带来新奇的心理体验这就是说,“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1]这告诉我们,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着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语言的“陌生化”是为着使读者产生新鲜的体验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写道:“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单纯就日常语言的标准看,这些诗句似乎是逻辑不通、颠三倒四的,但正是这些新鲜而奇异的诗句,却可以产生一种“陌生化”力量,渲染出凤凰新生之后的新鲜、活泼、自由体验,体现出个性解放带来的狂欢化享受

在上面的论述基础上,可以将文学定义如下: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亲,这答案估计能得很高分,你自己可以改一下例子

!

1 独特的艺术意境

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意境或情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作为意境构成的基本骨架是物境构成的总特征及作家处理主观情感的具体方式。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见出沈从文小说的艺术个性,从而使他的小说具有了一种独创的艺术意境。

沈从文乡土题材的小说所展示的社会人生,是多种文化因素交织而成的有机板块。其中,确有许多使外部的人们大感诧异,难以置信的东西。那种“养身靠商人,恩情却结于水手”的人生形态衍生而出的吊脚楼妓女与柏子的爱情恩怨,那种青年男女间以热情的山歌赢得对方欢心的恋爱方式,那种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形成的山民道德形态,如萧萧生子便不再发卖等等。都与典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都市及内地社会大异其趣。沈从文确是有意突出湘西的地方性,仿佛要借湘西的原始神秘性、特异性来完成作品的构图。这些人生现象对于中国社会的普遍性来说,它们是特殊的。但对于包括湘西在内的广大西南地区,它们又是普遍的。从特殊见出普遍,既带着特异性,有具有现实性,这是沈从文小说物境描绘的重要特征。

沈从文小说中的这种原始神秘性是通过普通人即“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与交往表现出来的,是风俗画,是人情小说。他要从这平凡的人生现实中,探索“乡下人”的生命形式,表现他们的生命个性,在他们身上,优美与凡庸交叉,道德状况的健康纯朴与理性世界的原始蒙昧并存。

在人生场景的购置上,沈从文的小说构图极富暗示性,常常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意象内涵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有意做成的“模糊”。如《边城》中翠翠父母爱情悲剧的底蕴,沈从文没作明确交代。这一方面,有时让人觉得费解,但是另一方面却又留下了让人想象的“空白”。另一种是以极简练的文字勾出事象的轮廓,不以铺张的方式将话说尽,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如《静》表现一家老小数口,远道探视亲人,因战乱受阻于途的遭遇。小说集中描写了女孩岳珉的笑,以人物的笑写人生的悲,透出了战乱中人生的悲凉。这种构图方式,也见于景物描写上,《山道中》描写出了湘黔边境山道上的原始荒芜,使人仿佛已置身于这些荒芜落寞的山恋之中。这样,沈从文小说的物境,依靠构图材料的性质及构图方式产生出一种原始、朦胧的审美特征,犹如烟雾缭绕的山恋,显示出朦胧、深远、神秘的美来。

沈从文的小说多写意,总是将故事置于河上、水边。他常说:“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水的颜色、声音特性都染上了作家的主观情感色彩。《柏子》、《丈夫》、《贵生》、《三三》、《静》、《八骏图》、《长河》等等,或在溪边,或在河上、或在海滨,演出人物的悲欢离合。在他的作品中,水的基本色调就是生命的色调,在水的颜色、光彩中,融入了作者的灵性与情感。这样,抓住山水灵性,以水作背景,将故事置于一种翠绿的基色之下,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柔和的格调,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一个因素。

沈从文同情下层人民命运,在作品中,他把淡淡的忧郁、辽远的愁绪,夹裹在平静的叙述里。他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从不采取剧急表达情感的方式,他让感情的细流在平静的叙述里缓缓流动。他是在微笑里藏着哀痛,微凉里夹着忧郁,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抒情风格。这样,将感情渗透在人物、景物、场面的描写中,在娓娓而谈里自然透出,平淡而辽远,不烈却撩人,成为沈从文小说意境主观情意的另一个因素。

为了加强情感的表达效果,延伸情感的表现空间,沈从文还有意将自然景物人格化,使之与人物的命运与人物情绪相契合,以达到一种强度抒情的效果。

翠翠抱膝坐在月光下,傍着祖父身边,问了许多关于可怜母亲的故事。间或吁一口气,似乎心中压了些分量沉重的东西,想挪移得远一点,才吁着这种气,可是无从把东西挪开。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簧在月光下成为黑色。身边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她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又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该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边城》)

这草莺的夜半吟叫声,仿佛是从人的胸膛里拖出的一串长长喟叹,是翠翠内心情感在自然界引起的一种感应。景随情移,情波荡漾,感人肺腑。作者的意境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构成,是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种种因素融合而成的。总起来说,沈从文小说题材本身具有神秘色彩,在以写意方式勾勒的蒙茸自然的物境上,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愫。用浸染了作者个性的色调涂染画面,并以舒缓而又绵长、深远的方式处理情感表达的节奏与速律,借助自然景物的人格化,扩大情感表达的空间,融原始神秘美、色调美、情感美于一炉,从而构成独有的审美意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享受。

2 人物的心理刻化

沈从文的小说十分重视人物的心理刻化,展示了各种人物繁复的感情世界。但是,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既不采取大段大段人物内心独白的表现方式,也不取颠倒时空秩序的“意识流”手法勾勒人物的内心轨道,而是自觉运用了不同的创作方法的可能性。他始终立足与本民族的现实人生来吸取中国古代和域外文学艺术的营养。“看得多而杂,就不大可能受什么影响,也可以说受总的影响⋯⋯一个故事的完成,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都可达到一定效果的。”因此,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各流派如印象主义、潜意识和变态心理描写等因素,都化为了他作品的血肉,从而使他的一些作品带有心理小说的特征。他是一个“对一切无信赖”却只信赖“生命”的作家。而生命,在他的思维中,则主要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他在人物心理内容的把握上,运用了西方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下意识”心理状态,人物的变态心理描写,在他的小说中是常见的。但在人物心理内容透视上,他却立足于中国文学刻画人物心理的民族传统。在《贵生》中,作家通过主人公心爱的姑娘金凤被地主迎娶成亲的晚上,主人公听到伙计们放纵粗野地议论新娘时的情态,表现出了主人公气恼、烦闷、委屈、不平和无奈的心态,这是通过人物的咬唇、捏拳、喝酒等行动来托出的,是以行动来揭露人物的心理。

《边城》里关于翠翠的心理透视,显出了作家小说刻化人物心理的高妙。在翠翠对爱情的反映上,小说紧扣这个十五岁的山村姑娘的心理特点,逼真地描绘出她特有的情态。她刚刚步入青春之年,就象家乡的青山绿水、翠竹茅檐那样纯朴明净,她的身上焕发出了一种真挚无邪的人情美

她有时仿佛孤独了一点,爱坐在岩石上去,向太空一片云一棵星星凝目。祖父问:“翠翠,你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含羞的情绪,轻轻的说:“看水鸭子打架! ……”同时自己也就在心理作答:“我想得很远很远。可我不知道想些什么。”她的确在想,又的确连自己也不知是想些什么。

这是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心理反应。情窦初开的感觉在她的心理骚动,她已隐约感觉到一种人生的新东西正闯入她的生活,她不能不想。但由于年轻,缺少感情经验,她又不能进行条理清晰的思考。这种矛盾必然引起人物内心的“乱”。这种“乱”反映到神态上来,便是一种下意识的迷惘和莫名其妙的痴态。在这里,有人物没自觉到心理活动的内容,当然也有人物自觉到了的心理内容:

翠翠明白了,人来做媒的是大老! 不曾把头抬起,心忡忡的跳着,脸烧得厉害,仍然剥她的豌豆,且随手把空荚抛到水中去,望着它们从流水中从从容容的流去,自己也俨然从容了许多……

这是老船工向翠翠谈及大老托人提亲之后她的心理反应。当翠翠得知提亲的是大老而不是二老时,一时明显的失望。在心理对大老提亲的否定,对自己感情选择的坚定与从容,在翠翠心理不是下意识的感觉,而是一种明晰的理性思维。但这种抽象的心理内涵,是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表情透露出来的。从这儿可看出沈从文的艺术感受力是很强的,善于捕捉人物的纤细感情及微妙神态,并艺术地表现出来,透露出人物隐蔽的心理内容,具有耐人寻味的韵味。

3 小说的语言

总的来说,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有个发展、成熟的过程。他早期的创造,由于缺乏正规训练,文法上有过一些疵病,不过,这倒也使得他的小说语言多了些山野气息,不失新鲜与活泼。最能反映沈从文小说语言特色的,是他用来表现乡土人生的乡土语言,只是在他的小说进入成熟期后,其语言方显示出它的全部魅力。沈从文成熟期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特的风格: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张,朴实中有神韵。他的小说语言以湘西地方话为母体,经过加工与提炼,予以书面化。湘西地方话是湘西根源古老的民族文化发展与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产物。这种语言的现代化程度低,带有中国古代的某些特点。

他的小说语言大约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语言含蓄、素淡、和婉,多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这在《边城》里得到了极好的反映。话说三分,留下让读者去想象的空间。如写翠翠成熟后,她常爱学摆渡的家畜和客人的摸样,有时学小羊唤母的叫声,有时又在发间插上几朵鲜野花,身姿袅娜地扮新娘。即使她初恋时的语言中,也是那样的含蓄。如她用傩送的俏皮话,对外祖父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被河里的大鱼吃掉了。”宛如节奏舒缓的行板,余韵久存,淡淡几笔,便含而不露地写出了翠翠的心理变化。她渴望新的温暖和保护,憧憬美好的恋爱婚姻生活。这种颇有山水风味的语言,甚是迷人。

其二,小说语言中很少用助词“的”。这样能逼迫口语成分增加,使句式短朴。如《山道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这时节他们正过一条小溪,两岸山头极高。溪上一条旧木条,是用三根树干搭成,行人走过时便轧轧作响。傍溪山腰老树上猴子叫喊。水流汩汩。远山山鹊飞起时,虽相距极远,朋朋振翅声音仿佛极近……这段描写,没有一个“的”字,句式短峭简洁,对景物不作繁饰,却显得古朴清新。

其三,沈从文小说的语言,植根于湘西的生活土壤之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这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显得更为突出。《萧萧》中乡下人谈论城里女学生《, 柏子》里水手与相好的相互埋怨等等,这些人物对白里,回荡着湘西人的乡音,使人油然而生真实、亲切之感。

沈从文曾作过湘西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并常在小说中将民间文学中的起兴比喻手法加以运用。如《边城》里引用了这样一首民歌:“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姑娘缠坏后生家。”这要比一般性的叙述语调生动多了。他还继承了湘西人说话就地比喻的传统。如《萧萧》中:

萧萧……风里雨里过日子,象一株长在园角落里不为人注意的蓖麻,大枝大叶,日增茂盛……婆婆虽生来象一把剪刀,把凡是给萧萧暴长的机会都剪去了,但乡下的日头同空气都帮助人长大,却不是折磨可以阻挡得住。

这种比喻具有造语新奇,出人意表,朴实而又神气飞动的特点。他的小说语言在叙述方式上,也汲取了民间故事和歌谣的长处,无做作,娓娓叙来,不转弯抹角,简明扼要,经济动人,语言中有浓厚的民间朴素美。如《边城》中:

在一种近乎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一转眼间便十五岁了。为了住处两山都竹篁,翠色逼人而来,老船夫随便给这个可怜的孤雏,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做“翠翠。”

其四,凝练与简洁。沈从文的小说语言算不得纯粹,正如他自己就说,文字一部分见出“文白杂糅”———明显地承受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影响却又未能完全融化为现代白话的结果。但同时,这又带来了沈从文小说语言的凝练与简洁。如:

半个月来,树叶子已落了一半,只要一点点微风,总有些离枝的木叶,同红紫雀儿一般,在高空里翻飞。太阳光温和中微带寒意,景物越发清疏和爽朗,一切光景美到不可形容。夭夭一面打扫祠堂前木叶,一面抬头望半空中飘落的木叶,用手去承接捕捉。(《长河》)

这种写意式的笔法,仿佛随手拈来,轻轻几笔,就点出了山村景物特有的韵味,语言美和画面美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4 小说的文体

沈从文曾有“文体作家”之誉。他的小说在文体风格上确是戛戛独创,不同流俗。总的特色是“不拘常例”,适应着所表现的不同生活与感情内容,多方尝试,不断创新,多采多姿。他有意打破散文与小说间的文体界限,他的作品中,小说具有散文性,散文又具有故事性,可见他在文体革新上是尽了全部的心力的。

沈从文小说文体多样化特征,主要反映在作品开头结尾的变化多端。小说的开头或渲染气氛(如《丈夫》、《萧萧》) ;或推出主要任务(《会明》) ;或开宗明义点出题旨(如《绅士的太太》) ;或单刀直入写场面(如《新与旧》) 。小说的结尾往往牵动着小说整体结构、布局,从中可看出沈从文组织文体的才能。在他的作品中,结尾有“煞尾”和“度尾”两种。“度尾”“如画舫笙歌”,由远及近后又由近及远;“煞尾”则“如骏马收缰,忽然停住”。的确,《牛》《贵生》《丈夫》等小说的结尾都是极好的“煞尾”,小说往往有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作者总以要言不繁的文字点出,一经点出便戛然而止。如《牛》的结尾:

……到了十二月,荡里所有的牛全被衙门征发到一个不可知的地方去了,大牛伯只有成天到保长家去探讯一件事可做。顺眼无意中望到弃在屋里的木榔槌,就后悔为什么当时不重重的一下把那畜生的脚打断。

这种结尾突出了牛老伯对官府的怨恨,仿佛一峰突起,照亮全篇,给读者留下了联想与思索人生的艺术空间,情节的发展一下子收束了,而故事的内在蕴涵刚刚被诱发出来。

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看,这种煞尾往往是一种突转。所谓“突转”,表现为作品中的人物行为或故事发展的结局突然转向与情节表面指向相反的方向。而突转与发现又是孪生兄弟。所谓“发现”则是人物对自己的身份或处境从不知到知。在《丈夫》中,按情节发展的表面线索,那个丈夫第二天早上将去水保家,可是第二天“两夫妇一早都回转乡下了”。情节发展的这一“突转”,是与人物身份、处境的“发现”息息相关的。那个丈夫在经历了一日夜的难堪与屈辱以后,终于“发现”自己是在被人当傻瓜侮弄。这一真实身份的“发现”,导致他毅然带着妻子回转乡下。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心理发展的内在逻辑,一切又全在情理之中。沈从文在作品中就是特别善于安排这种“发现”与“突转”,使结尾蕴藉含蓄,富于暗示,他深谙“惊讶”与读者美感的心理联系。

而《边城》、《萧萧》等作品的结尾则属“度尾”。《边城》的结尾是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的。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大老、二老都爱上了翠翠,可翠翠的意中人却是二老。最后大老情场失意撑船不幸溺水,悲剧的尾声是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摆渡老人在操劳担忧中去世了,只剩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在摆渡口苦苦等着情人二老来接她,而“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与来头,互相呼应,犹如一曲乐音从遥远处传来,音量加大至主旋律,最后又渐渐飘远了,使作品收到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艺术效果。

虽然这种文体的不断变换仅仅是为了形式的新而变,且文体变化的意义也有限,但他作品中这种多变的形式与相应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恰恰适宜着沈从文表现生命复杂多变的需要,在其大多数篇章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协调的、妥帖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2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