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留下的圣旨上面写了很长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大概的意思就是如果有外敌来入侵的话,那大明是坚决不和亲的,而且也不能够称臣,不纳贡。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死守国门,绝对不能够投降。其实他的意思非常的简单,那就是说我们这个朝代应该要保持自强,千万不能够去想着依靠别人,也不能够想着去依附别人。这是身为一个皇帝,一个国家应该要守住的一个底线,如果说连这个底线都被突破了的话,那么这个王朝肯定就不可能会走的长远了。
我们观看过历史之后会发现大明这个朝代其实还真的是非常的硬气的,不管是皇帝也好,还是平民也好,他们好像都有一种比较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个朝代虽然说比不上汉朝,比不上唐朝,并没有他们那么的繁荣昌盛,他们也遇到过很多各种各样的危机,遇到过其他朝代遇到过的危机,但是他们却从来都没有低头过,也没有用公主和亲过。在很多的朝代一旦有点什么问题,就是拿公主和亲,说的好听一点是和亲,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想要去讨好别人。
明朝从始至终其实只有276年的历史,并不算是特别的长,但是这也不能够单纯的去怪某一个皇帝。一个朝代总是我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王朝的衰败,每一个人都其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虽然说明朝最终还是灭亡了,但是朱棣的这样的行为,这样的一个想法,真的是让很多人都敬佩的。有些人肯定会很好奇,为什么这一份圣旨可以保留的这么好,也能够被大家所知道。是因为当时清兵入关的时候,多尔衮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也很尊重这些东西,看到崇祯皇帝的圣旨的时候,被上面的内容震惊到了,就把这个圣旨保留了。
永乐大帝朱棣创业初期,他内心很着急。为啥?因为他身边的那个兄弟宁王,是个实力强悍的家伙。尤其是宁王朱权手里的朵颜三卫,那更是战斗力凶猛的蒙古骑兵。
因此朱棣很清楚,朱权倒向哪边,哪边胜算就更大。因此朱棣必须要争取朱权的支持,至少要将朱权手里的兵权给争取过来。
这都是朱元璋那个时候留下来的麻烦,非要把儿子们都弄到边疆去做诸侯王,结果好了,这帮诸侯王开始不听从朝廷的调遣了,像朱棣这种更是有实力和胆量,跟朝廷一较高下了。
朱权被朱棣骗了过去以后,相约将来创业成功了,大家股份一人一半。你见过这么大方的创业者吗?还不是诓你的兵权嘛!朱棣夺走了朱权的兵权以后,那就等于是如鱼得水了,天上地下,谁都不怕,唯他独尊了。
一、朵颜三卫,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要说朵颜三卫的历史,还要从元朝灭亡的历史说起。元朝被朱元璋灭了以后,他们其实并没有彻底瓦解,而是逃到了北方,形成了北元王朝。
不过这个北元王朝内部,分成了三个比较强大的势力,分别是瓦剌、鞑靼、兀良哈这三部分。这三方面力量一直在互相争斗,像极了中原历代王朝内斗的好习惯。
其中鞑靼是最为兵强马壮的,但是瓦剌后来居上,占据了上风。而兀良哈是三者当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股力量。
但是你觉得兀良哈的战斗力会差吗?对不起,兀良哈的战斗力那是相当强的。可是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击败了蒙古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结果东北地区的蒙古各大部落,都与北元失去了联系,无奈只能归附于明朝。
第二年,朱元璋便在这里设置了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这三卫。这三卫全部归属于宁王朱权管辖。因为蒙古人称朵颜卫为兀良哈,而且朵颜卫后来在三卫中实力最强。所以明朝这边便将这三卫统称为朵颜三卫,或者说是兀良哈三卫。
等到朱棣夺取了朵颜三卫的兵权以后,那他便可以有恃无恐地南下发动靖难之役了。在靖难之役中,朵颜三卫作战勇猛,为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棣登基称帝以后,为了奖励朵颜三卫的战功,朱棣索性就将大宁卫赏赐给了朵颜三卫。因为宁王朱权被朱棣调入内地,大宁卫缺少管理者,因此还不如给了朵颜三卫好了,这也是麻烦即将出现的原因。
二、问题就坏在鞑靼部身上。
之前说,北元旗下有三个强大的力量,其中最强大的便是鞑靼。这个鞑靼人很有野心,一度想要恢复成吉思汗当年的光辉业绩,完成忽必烈当年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可是鞑靼到底只是蒙古众多部落中的一个,就算再强大,也只能是独木难支。那么这个时候鞑靼人想要达成目的,应该怎么做呢?
自然是要寻求同盟,鞑靼人一眼就看中了战斗力强悍的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颜三卫。虽说兀良哈部已经投靠了明朝,归属宁王朱权管辖。但是明成祖朱棣,一直将其视为外藩。
不过朱棣对朵颜三卫算是比较给面子的。不仅给他们发了一系列的粮草,而且还允许朵颜三卫在边境与明朝贸易,朱棣的政策就是不能亏待了人家。
可鞑靼人毕竟是自己人,在他们的请求之下,朵颜三卫最终还是背叛了大明王朝,开始帮着鞑靼偷袭明朝边境。
而且因为朱棣开放与朵颜三卫的贸易,使得他们利用这个空子,开始进入明朝内部打探虚实。这下子问题可就严重了,我对你仁慈,你却反咬我一口,行吗?在永乐大帝跟前,这种事情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朱棣严厉谴责了朵颜三卫,并且让他们用马来赎罪。最终朵颜三卫贡献了3000匹马,这才把这件事给摆平了。
三、朵颜三卫是明宣宗时期彻底摁在地上的。
朱棣能够登基称帝,跟朵颜三卫确实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朱棣对朵颜三卫,那是相当厚道的。这次风波过后,朵颜三卫依旧不知悔改,还是背叛了大明,依附于鞑靼。
鞑靼大军南下骚扰明朝边境,朱棣非常厌烦,于是就亲自带兵北伐,重创鞑靼。在返回途中,朱棣没有忘记这个恩将仇报的老朋友朵颜三卫。
于是朱棣下令,在屈烈河将朵颜三卫胖揍了一顿,斩杀了若干骑兵。这回算是暂时将朵颜三卫给打服气了。
不过朱棣并没有消灭朵颜三卫,而是将活捉的人马和投降的人马,全都给释放了。看来朱棣还是留有情面的。
到了明宣宗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朵颜三卫再次开始肆虐边境,明宣宗大怒,亲自带着3000人马,冲到前线,再次把朵颜三卫摁在地上摩擦了一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朵颜三卫的精锐部队,解百纳都被消灭了。有点战斗力的,也都选择投降明朝。
总结:朵颜三卫被打服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朵颜三卫的战斗力,最早是非常强悍的。他们能够帮助朱棣夺取皇位,也能够与明朝军队正面硬扛。
可越往后,朵颜三卫被明朝揍多了以后,就逐渐失去了战斗力。这个时候的朵颜三卫再想蹦跶起来,似乎已经没那么大本事了。
而同时期崛起的瓦剌,却在这个时候逐渐壮大。正是因为朵颜三卫的削弱,使得蒙古内部瓦剌一家独大,最终完成了一统蒙古的重任。再次有了南下入侵的实力。
瓦剌最著名的一战,就是在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堡之战。这一战瓦剌不仅击败了明军,歼灭20万明军,还活捉了明英宗朱祁镇。
因此在我看来,收拾朵颜三卫并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让瓦剌、鞑靼和朵颜三卫互相争斗,保持平衡,才能让大明朝永无边患。当然了,这需要超高的技巧,玩砸了可就麻烦了。明朝末年李成梁本打算让女真族内部搞平衡,结果玩砸了,让努尔哈赤把其他部落相继吞并,以至于后来清朝取代了明朝。
参考资料:
明朝的王爷们非常的热衷于造反。其实这根源都是因为明朝的开国君王朱元璋,还有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朱元璋实行了藩王分封制度,给了王爷们造反的资本,而朱棣是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王爷,给这些王爷们做了榜样。
关于藩王,历朝历代的君王们,对它是既爱又恨的,为什么呢,爱他们是因为他们是自己人,可以帮助自己,一起打理江山。而恨他们则是因为自古以来,有很多藩王仗着自己的手中权势,与朝廷为敌,比如说历史上有名的藩王之乱就有“七国之乱”还有“八王之乱”。前车之鉴这么多,可是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还是大肆的分封藩王,最后导致后患无穷。那么明朝的王爷们,为什么这么喜欢造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明朝的王爷们喜欢造反,是因为朱棣在给他们做榜样。
朱元璋的儿子们多,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毕竟是亲生儿子,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以后,就实行了藩王分封制度,给了儿子们权力,地盘,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来走,朱元璋的太子继承皇位的话,也许还不会有后来的那些糟心事,可问题是朱元璋的太子死了,朱元璋越过儿子们,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
第二,朱棣曾是王爷,他能造反成功,所以后来有人想效仿朱棣。
这些王爷们不服气啊,再加上朱允炆要削藩,于是就有了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朱棣造反成功了,他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造反成功的王爷,后来朱棣的儿子也学习朱棣想要造反,那显然他没有朱棣那么有能力,命运之神没有给他帮助,最后不但没有成功,还被他的侄子也就是明宣宗给活活烧死了。后来明朝还发生过两次藩王造反的事情,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朱允炆的兄弟的?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王爷叛乱,为的是夺取皇位。如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等等,但是古往今来几千年,唯一由王爷造反成功的还只有大明王朝的朱棣。朱元璋死后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而作为叔叔的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直接打进了当时的首都南京。
首先,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建文帝朱云文是朱元璋长子朱彪的第二个孩子。朱彪的长子朱雄英去世了。朱云文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弟弟朱云文,四个弟弟朱云文和五个弟弟朱云文。朱棣登台后,这三个弟弟都死得很惨。
先说三弟朱云云。他在建文帝时期被命名为吴王。朱迪一到位,就立即以弗知省鞠躬,怀疑自己为罪,夺走王位,被囚禁在周家乡凤阳。这还没有结束。朱迪还是不安。朱云云很快在被囚禁的地区突然死亡。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死得非常奇怪和悲惨。
四兄弟的情况更加激烈。基本上,整个过程和三兄弟一样,一开始就被抹去了王位,然后无缘无故的罪行被关起来,然后突然去世,没人知道怎么死。五兄弟朱允熙一开始就留下来了。朱迪得出的因素是给大哥朱彪留下一支蜡烛的孩子。因此,他被监禁在朱彪的陵墓里,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稳步度过残生。然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的住所无缘无故地发生了火灾事故。朱允熙被点燃的尸体无法识别。真的很残忍。
当时,朱云文有三个儿子。长子朱文奎是建文帝阶段的皇太子。他跟着父亲朱云文。当他在南京被城市打破时,他自焚了。然而,他没有像朱云文那样寻找尸体,从此消失了。二子朱文圭(二字不同)当时还不大。被朱迪带走后,他秘密拘留在凤阳,一辈子都没出去。还有一个儿子,现在名字不清楚了。这个孩子是个幸运的人。总之,他伤害了像野兽一样的朱迪。
根据历史资料,朱迪进入南京后,朱云文自焚消退,朱迪带领军队到宫廷巡逻,宫廷被自己的军队杀死。突然,一个4岁的孩子跪在朱迪面前,继续拉着他的衣服和裤子,哭着说:孩子饿了,饿死了!,这意味着我要吃东西,我几乎饿死了。朱迪看到了自己的小侄子和孙子,如此聪明的恳求,立刻同情心,促使冷朱迪也放下刀,对小侄子和孙子说:你出生在国王家里,怎么会饿死呢?
最后,人们把他带了下来,没有杀死他,但从那时起,这个孩子就再也没有发生在时间的描述中。很多人说,用朱当时没有杀死朱迪,这个孩子也无法逃脱朱迪的辣手。所以,自古以来,它就是一个无情的皇室,为什么要出生在皇室啊!
以上就是历史上朱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朱允炆的兄弟全部解答。
朱棣会在北征蒙古部落回归途中,选择将朵颜三卫剿灭,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朵颜三卫对大明不够忠诚,成为了两面派,求存于蒙古和大明之间;第二朱棣在对战蒙古部落中,没能取得重大胜利,便将怒火撒到了通风报信朵颜三卫身上。
作为大明王朝,第二位擅长军事的皇帝,朱棣一生也立下了很多战功,有着令后世人瞩目的战绩存在。早年起兵叛乱,朵颜三卫功不可没,在成功夺得天下后,朵颜三卫也受到了封赏,双方度过了一段和平愉快时光。
随着时间流逝,这种亲密关系,也在慢慢疏远。朵颜三卫既和明朝走得很近,又和蒙古部落纠缠不清。正是这种行径,使得朱棣最后决定,将朵颜三卫剿灭。
一、两面派的朵颜三卫,已经不被朱棣信任明朝能够震慑住朵颜三卫,让其忠心依附于自己,靠得并不是封赏而是兵威。骁勇善战的大明军队,不仅给朵颜三卫,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蒙古部族留下了恐怖记忆。
这种兵威存在,使得朵颜三卫依附明朝,能够获得和平和稳定。和平时间越长,兵威存在感也就越弱,蒙古部族慢慢恢复,使得朵颜三卫出现了两面三刀情况。
二、朱棣征讨蒙古部落无果,朵颜三卫成为替罪羊蒙古部族和朵颜三卫,暗中一直都有往来。朵颜三卫既不公开反叛明朝,也不会真心依附明朝。朱棣第一次亲征蒙古部族,就取得了胜利,第二次出征时候,被打怕了的蒙古部族,提前得到消息,便逃到了更远地方。
朱棣亲征本就劳民伤财,朝廷里文官大多数都反对。如果征讨无果,回去更会被臣子笑话。想到这一点,他就将出征无果的气,都撒到了朵颜三卫头上,痛恨他们两面三刀行为。
朵颜三卫就这样,被朱棣剿灭;他们那里是装备精良大明军队敌手,就这样败得一塌糊涂。
前言: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三月,已是风烛残年的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皇宫内,又接到了一个令他难以承受的噩耗。远在山西太原的皇第三子、朱元璋本人最信任和喜爱的晋王朱棡在当月十二日去世,享年41岁。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事,从第十子鲁王朱檀、第八子潭王朱梓、嫡长子皇太子朱标再到嫡次子秦王朱樉,朱元璋已经承受了好几次,多一次不多少一次不少。但是这次嫡第三子朱棡的突然去世,让老皇帝此前为了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而做的布置,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这个漏洞,在后来的 历史 中被证明是致命的。
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之前,大明帝国的接班人一直是皇太子朱标。朱元璋自打朱标一出生就对其展开了精心的培养。从洪武十年开始,大小政事就已经先由朱标处分,然后才向朱元璋奏闻。
从这个角度说,朱标事实上已经位同副皇帝,人们一直称他是史上权力最大、最得皇帝信任的皇太子,诚不为过。甚至于为了朱标,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十三年忍痛除掉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淮西勋贵集团。韩国公李善长、延安侯唐胜宗、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等人,无不是在自己最最艰难时刻就追随左右的老伙计,但是为了太子的江山,朱元璋也只能选择牺牲他们。
但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寄托了朱元璋全部心血的朱标撒手人寰。不但给了年过花甲的老父亲沉重一击,也把大明帝国接班人的危机暴露无遗。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定下了"封建诸王"的国策,皇帝的十几个儿子陆续就藩,星罗棋布般地分布在帝国的各个要害点上。亲王之中,不乏像晋王朱棡、燕王朱棣、楚王朱桢、蜀王朱椿、湘王朱柏这样的杰出人才。
此前有大哥朱标坐镇京师,兄弟们各守一方,相安无事。现在太子去世,诸王是否有觊觎之心?朱元璋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否定了"国赖长君"的建议,没有从诸子中再选择接班人。
当年九月,明太祖在经过精心考虑之后,选择朱标庶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出生时,其母吕氏为太子次妃。此后吕氏虽然被提拔为太子继妃,朱允炆的身份似可由庶子变为嫡子,但和太子正妃常氏所生的弟弟朱允熥相比,毕竟还是有天然差别。打个比方,倘若在《红楼梦》之中王夫人去世,赵姨娘升级为继室,难道就能让贾环的地位高过贾宝玉吗?
朱元璋当然不是不清楚其中的区别,但作为一个65岁的老人,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重新培养一位合格的接班人了。朱允熥固然是元嫡,但他背后的武勋势力:舅姥爷凉国公蓝玉、舅舅开国公常升以及蓝家和常家背后的军方力量,让朱元璋无法安心地将江山交到他手上。而背景简单的朱允炆,显然是一个更适合明太祖大刀阔斧为其铺路的人选。
于是在册立了皇太孙之后不久,朱元璋就发动了洪武朝最后一个大案 "蓝玉案" 。包括蓝玉、常升在内的大批公侯及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十多位五军都督府都督,乃至于京师附近卫所的众多指挥使都被一网打尽。大明的军权,彻底交到了各位戍边亲王的手上。为了防止亲王坐大,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内,蓝玉案的漏网之鱼:晋王的岳父永平侯谢成、亲家颖国公傅友德,周王的岳父宋国公冯胜,楚王的岳父定远侯王弼相继被杀。
至此,朱元璋在太子死后勉强打造了一个内外平衡的体系。在内由皇太孙朱允炆作为核心,接受文官集团及大浪淘沙后残留的勋贵: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及长兴侯耿炳文的辅助。在外则北方蒙古一线,由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为双核心,辅以代王朱桂、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作为帮手。西北一带交给嗣秦王、肃王和庆王。西南一带交给蜀王和岷王。湖广一带交给楚王和湘王。在晋王和燕王身后,还有周王和齐王作为支撑。
作为这个体系的重中之重,晋王和燕王手上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当时山西属卫将校悉听晋王节制,北平属卫将校则悉听燕王节制。二王也在朱元璋的指示下频频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对北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甚至直接打击。可以说,这个体系是朱标死后,朱元璋所能留给朱允炆的最重要遗产。
但是现在精明强干的晋王突然去世,最为关键的北境防线上双核变单核,朱元璋不得不认真思考起燕王作乱的可能性来。晋王死后不久,五军都督府指出朝鲜并不恭顺,请求发兵讨伐。若是太子尚在,或是晋王未死,只怕发兵也就发兵了。但现在的局面,显然不允许再节外生枝,朱元璋只是命礼部再去申斥朝鲜国王李成桂,白白可惜了这次收服朝鲜半岛的机会。
4月9日,朱元璋给燕王朱棣发出一道敕书。里面谈到秋天虏骑将南下侵扰大宁以及开平,需要朱棣早做准备。随即老朱越俎代庖,已经帮朱棣做好了军事调动。
庄德、刘真、宋晟等几位洪武朝后期的大将全部出动,北平、山西和辽东三都司的军队倾巢而出。同时朱元璋要求郭英和刘真、宋晟居左,庄德、张文杰和都指挥陈用居右,燕王本人则和代王、辽王、宁王和谷王居中。这样一个布阵,真的只是用来对付胡虏么?4天后,刚刚做完布置的朱元璋迈出太庙,看到门外的桐树和梓树,竟然感叹起人生来,预示着老皇帝寿数将终的悲凉。
4月21日,朱元璋派通政使赵彝持节赶往山西,立晋世子朱济熺为晋王。
5月8日,《太祖实录》记载 "上不豫。" 所谓的不豫,就是天子有病的讳称。仅仅四天之后,洪武朝后期最受朱元璋信赖的左军都督杨文被紧急派往北平,接管北平都司及行都司兵权。杨文此去,显然是奉旨催促燕王赶紧出塞备边的。同一时刻正在辽东的郭英也接到敕书,让他选拣精锐,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驻堤备。
在杨文和郭英的敕书中,都有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的记载。但是在郭英后裔武定侯郭勋所著的《毓庆勋懿集》中,却根本没有" 悉听燕王节制 "这样的记述。很显然,篡位之后的朱棣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当年父皇让他出塞的目的并不单纯,故而他才加上 "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这句话,希望可以掩盖 历史 真相。
5月20日,监察御史史仲成等人被分派前往北边诸王府稽阅牛、羊、马、驼、骡、驴的数量。在这紧要当口,笔者不相信朱元璋派出这些监察御史只是做这些事情。如果,他们是去检查诸王护卫有没有全部出塞呢?
5月29日,朱棣接到一道敕书,里面对他进行了夸奖: "朕之诸子,汝独才智 克堪 其任。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而谁?" 这是朱棣日后修纂的《明太祖实录》要告诉我们的意思。但是,笔者怀疑就在这道诏书中,朱元璋将朱棣召回了南京。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日,南京皇宫西内,大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已经气息奄奄。在弥留之际,老朱依然在问左右之人: "第四子来未?" 在迟迟无人敢回答之后,这位农民出身,被称为 历史 上得国最正的草根皇帝终于驾崩,享年71岁。这里的第四子,当然是指燕王朱棣。
既然朱元璋在临终前还在关心朱棣到了哪里,那前提就是他此前要下旨召燕王南下吧?对于这一点,《太宗实录》并不否认。
现在问题就在于朱元璋到底是什么时候召朱棣南下的。根据《太祖实录》中对于马皇后去世时的记载,从南京发出敕书到燕王抵达南京,需耗时十六天。朱棣在《太祖实录》中称朱元璋是在 "(疾)渐剧" 的时候召他南下,那对应《明史》应该就是 "闰月癸未,帝疾大渐" 这段记载,即闰5月8日。那朱元璋如果没有头脑糊涂的话,他应该很清楚,仅仅两天时间燕王连敕书都没收到,更遑论赶到南京。但是如果这道命令就记录在朱棣5月29日收到的敕书之中,算上他从开平出发的额外时间,闰5月10日的时候,朱棣确实应该赶到南京了。
事实上,朱棣当时已经抵达了淮安。笔者不清楚燕王在这10天的旅途中有没有思考过为何父皇会召他南下?燕王府护卫大军在开平,北面是郭英率领的辽东明军,身边是山西、北平各都司的官军,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燕山三护卫牢牢困在其中。而燕王本人,则被紧急召回南京,他真的以为父皇是让他回去继位吗?笔者以为不然。
朱元璋为了朱允炆能顺利继位,杀了多少人,朱棣是一清二楚的。现在临终前突然改变计划传位给自己?只要没有失心疯,都不会相信。故而笔者以为朱棣在南下之时必然仔细推敲了父皇近两个月的举措,想必他的背上一定会有阵阵冷汗冒出。这恐怕也是他没有按照计划中的时间赶到南京,而只是到了淮安的原因。过了淮安,渡过淮河,前面就是长江,过了长江就是南京。因此一旦渡过淮河,再想掉头逃跑,就没那么容易了。
那么朱元璋会如何处理朱棣呢?最极端的情况是直接赐死,但这样风险太大,把燕王护卫逼反就不好了。其次是废为庶人,这和赐死区别不大,同样容易激起兵变。最为妥善的方案是给予朱棣一个名义上的辅政官职,将其软禁于南京。这样朱允炆登基之后进退自如,手上有足够多的牌可以打。
可惜年轻识浅的朱允炆并没有意识到这是祖父最后一次为自己保驾护航,他和自己的小集团成员听说朱棣抵达淮安之后慌作一团。甚至有一面为朱元璋送葬,一面匆匆登基的荒唐之举。另外根据朝鲜史料,当时朱允炆要求朱棣单骑入京,更是给了对方一个就坡下驴,溜之大吉的绝好借口。真是愚蠢至极,枉费其祖父的一片苦心。
结语: 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自晋王朱棡去世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燕王朱棣一家独大,进而危害到大明江山的安稳,已经在对朱棣收网。但凡他还能多撑两天,只怕明朝就不会再有"靖难之役"。
上文提到晋王死后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朱元璋就立其世子朱济熺为晋王。在明初大内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5月23日,朱元璋有一道圣旨给到朱济熺,里面通篇没有讲任何实际的政务,老朱只是给这位长孙讲了一个五代十国时后唐皇帝李存勖的故事。6天后,朱元璋就召朱棣进京。倘若燕王真的谋反,当年李存勖可是亲手杀掉了意图叛乱的叔父李克宁。燕王也是朱济熺的叔父,朱元璋的意思,还需要说得更明白一些吗?
自从朱棣篡位成功,他的亲儿子汉王也篡夺他侄子的皇帝,朱家可算是一个家族,朱高煦和朱瞻基的斗争像极了朱棣和他的侄子的斗争。一时间朝廷流言飞起,朝廷为了巩固权力,开始大力削藩,在朱瞻基之后,历代帝王都抓紧了削藩的脚步。他们还禁锢王爷的生活的范围,只能待在王府中,而且不能参加科考和任何参与朝政之事。所以明朝中后期,王爷的处境十分悲惨,他们几乎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唯一的想法只能是生孩子换取朝廷的俸禄。在当时的环境下,王爷只好明哲保身,不敢做出任何违反国家制度之事。
先辈做的事情,后世不想重蹈覆辙。朱棣篡夺他大哥儿子的皇位,已经朱棣的次子朱高煦篡夺他大哥的儿子朱瞻基的皇位。这种现象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后者明宣宗已经把握局势来诓骗他的叔叔,为了消除这种情况,朱瞻基以后的帝王都开始削藩,削弱藩王的实力,并且限制他们的生活范围,无事不可随意进京。藩王的护卫队减少,俸禄也相对减少,自此藩王开始了噩梦的生活。如果藩王做出违反国家法制的事情,他们受到的惩罚也十分惨烈,严重的废除爵位,流放到荒野。
朝廷开始提防藩王造反。朱元璋在执政期间,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建立了一个继承藩王的体系和官制差不多。皇子按照身份都能得到相应的爵位,而且这辈子都不用担忧生活起居,这件事情是好的。可是朱棣作为一个藩王篡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此事一出,议论纷纷,这也成为了后代造反的理由。这也间接导致,朝廷开始加紧对藩王的监视和控制,所以明朝中后期的王爷生活比较拘谨。
因为后世不想重蹈覆辙,只好加紧削藩,提防此事发生。
大明王朝是个很有意思的王朝,大学时候就读过很多明史的内容,后来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更是对明朝十分喜爱。
然而,明朝是一个十分有争议的朝代,从朱元璋开始就争议颇多,尤其很多野史中将朱元璋诋毁成一个具有腹黑色彩的糟老头子,甚至在金庸老先生写的武侠《倚天屠龙记》中,也将朱元璋刻画为一个野心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我是十分反感那些黑朱元璋的人,我认为朱元璋是中国古代唯一出身自草根,建立了伟大朝代的人物,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和朱元璋比肩的开国皇帝,谁都不好使。
详细研究起来,明朝比你想象的更加有趣。
很多人对朱元璋的印象是靠严酷和刑罚以及特务进行统治,实际上朱元璋真正的绝杀是依靠以程朱理学为基础的礼法。
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朱元璋推行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案,这个制度一直影响整个明朝。
所以朱元璋的儿子虽然很多,但是嫡长子却朱标一个,剩下再多的儿子都无法和朱标争,这就是朱元璋的厉害之处,朱元璋虽然出身自底层,但是却并没有放弃学习,更是将儒家的程朱理学上升为国学的高度,不但大力推广文官政治,同时也将礼法打造成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朱标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下的最佳选择
所谓嫡长子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套制度在明朝被执行的有多严格,就连后来的皇帝都无法改变,不管儿子是不是自己喜欢的,都必须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来完成。
明朝比较有名的万历皇帝时期的国本之争就是著名的皇帝想要立自己喜欢的儿子而不行的例子,万历在册后之后并没有子嗣,万历九年的时候,万历皇帝私幸宫女王氏怀孕,当时青年时代的万历皇帝可能是受到张居正严格的儒家教育所影响,在事后竟然不敢承认,最后在人证、物证具在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
万历十年该宫女怀胎九月的时候被封为恭妃,生下皇子是为朱常洛。
但是万历皇帝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叛逆心理,十分不喜欢朱常洛和恭妃,不仅对恭妃长期冷处理,还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是郑皇贵妃,郑皇贵妃不是宫禁中最漂亮的女人,却是最能抓住万历心理的女人,连续为万历生下两个儿子,不幸夭折,第三子为朱常洵,也就是后来被李自成俘虏,据说被当作“福禄宴”给煮了的福王。
在郑皇贵妃的劝说下,万历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然而这一趋势遭到了大臣的激烈反对,这些官员累计成百上千的向皇帝上奏折,不但指责后宫干政,更是劝万历皇帝不要破坏祖制,要立皇长子为太子。
万历想既然大臣不同意他里朱常洵为太子,那他也不立朱常洛为太子,就为了立太子,万历皇帝跟大臣竟然对峙长达十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得不屈服,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立朱常洛为太子后,万历对朝政是十分心灰意冷的,后来也直接导致了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
从这一点来看,在制定这套礼法的朱元璋朝,又有谁敢跟朱标争夺太子位呢?
朱元璋之所以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是希望建立一套以礼法为核心的皇位继承原则,以此来杜绝将来在皇位继承上发生的斗争。
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就立朱标为世子,进行多方培养,朱元璋称帝后也是直接立朱标为皇太子,正是确认朱标为接班人。
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甚至祭出了堪称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东宫天团,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
你说这样的栽培,这样的安排,其他儿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当真是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在历朝历代都没有过这样对皇位传承如此坚决的情况,汉武帝曾经立刘据为太子,结果晚年竟然逼反太子,后立自己喜欢的刘弗陵为太子;唐太宗曾经立李承乾为太子,各种栽培,结果最后也弄得李承乾造反,最后立李治为太子,更多的就不说了。
朱元璋对朱标是很满意的,认为其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皇帝继承者,在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就让朱标参政,有意让朱标"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制让朱标继承皇位,这个其他皇子也就忍了,我估计让其他皇子最无法忍受的一件事就是,朱标还未登基就早朱元璋一步先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竟然跳过了其他的儿子,直接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能够将嫡长子严格继承到这个份上,朱元璋的其他儿子怎么可能不生气,最后朱棣造反发动靖难之役也就情有可原了。
这种叔叔造反抢了侄儿皇位的事例在古代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在明朝这样的礼制为基础的朝代,想要完成也十分不容易,就在朱棣大功告成想要让方孝孺草拟一份朱棣的即位诏书都不肯,朱棣一怒之下,不但凌迟处死方孝孺,还灭了方孝孺的十族。
可以肯定的是,朱棣要是继承朱允炆的皇位肯定是不合乎礼法的,也得不到文人士大夫的认可,因此朱棣为了即位要着实进行了一番准备。
首先,朱棣将朱允炆的帝位打成非法的,先是废除了朱允炆建文帝的年号,将建文年号这几年改为洪武年号的后续,建文四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五年。
其次,朱棣声明自己的生母是马皇后,以此来说明自己是嫡出,这样的话,太子朱标死后,他就有继承皇位的权力。实际上,朱棣的生母应该是另有其人,但是这个真正的生母是谁已经找不到证据了,有些资料显示是李淑妃,就连韩国历史专家都出来说,朱棣的母亲是韩国人(古代朝鲜)。
朱棣的即位之路最像唐太宗,都是皇二代发动政变登上皇位,自负是必须的,因此晚年的时候都有改史书的毛病,尤其朱棣还整了一个《永乐大典》跟乾隆的《四库全书》一样,都有毁书改史的嫌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