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一家不容三姓人,在以前主要是指婆媳间的关系,说这话多数是从儿媳妇或者上门女婿一方为出发点。
抛开文化教育程度不说,这绝对是一种陈旧的老观念,不应该继承和发扬,而是应该坚决的抵制和抛弃。
如果不说人性,单纯指姓氏的话,一家不容三姓人,这更是无稽之谈。举个例子:爷爷、奶奶辈两个姓,儿子辈一个姓,也可以是第三个姓,孙子辈可以是一个姓也可以是第三个姓,所谓的第三个姓,就是双姓,最常见的就是夫妻把各自的姓提出来合并给子女使用,这种双姓在现实生活中会偶尔出现。所以说,一家三口,可能有三种姓氏存在。
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婆媳关系自古以来难融洽。在婆媳关系中,古代媳妇比现在难当多了,必须逆来顺受。所以“一家不容三姓”是站在媳妇这个角度说的。她们觉得自己是第三姓,不被婆家所容。
不必说公公婆婆,也不必说自己丈夫。他们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就算那是些个叔子姑子,在新媳妇面前个个都是太爷。“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娶过门三日必须下厨房,哪像现在还有蜜月。小小的姑子挑剔,你都要孝敬她。也就是说,一家大小都等着过门媳妇伺候,真的太难了。因此她们发出这种感叹。
以前的 社会 结构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
为了保障自己宗族的利益,同时也为了保证宗族能够延续下去,在婚姻方面一般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女方嫁入到男方家族,另一种就是男方入赘到女方家族。
女方嫁入到男方家族之后,就会把自己的姓氏改成自己丈夫的姓。
比如一个赵姓女子嫁给一个钱姓男子,这个赵姓女子就改叫钱氏了。这就表示女方融入了男方的家族,从此成为了男方家族里的一员。
我们老家的村子里,还有一部分老奶奶就是这样。我们见到她们的时候叫一声钱奶奶,其实这个钱是她丈夫的姓,并不是她们原先的姓氏(赵)。
还有一种就是在自己的姓氏之前冠以夫姓。
比如赵姓女子嫁给钱姓男子,这个赵姓女子就改叫钱赵氏。一般孩子们见面时还是称呼为钱奶奶。
不管是改成丈夫的姓氏,还是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她们所生的孩子都是跟随父亲的姓氏。
宗族处在这种情况之下,整个家族里面就只有一个姓氏了!
有时候家族娶的这个妻子,在嫁入男方之前曾经结过婚。这个女子可能是因为以前的丈夫已经去世了,或者是解除了婚约。
这个女子如果没有带着孩子,那么还是和前面的情况一样。如果是带着孩子嫁入男方家族,那么带来的那个孩子也要改成现在这个丈夫的姓。
改成现任丈夫的姓氏之后,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改宗到了现任丈夫的家族里了。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已经成为了现在这个丈夫的孩子了。
否则那个孩子就不会享受到家族的待遇,因为他没有成为现在这个家族的一员。
范仲淹年幼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的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了朱文翰家。所以范仲淹随着继父的姓氏改名为朱说。
范仲淹考取功名的时候用的就是朱说这个名字。范仲淹后来直到母亲去世之后,这才认祖归宗。认祖归宗就要把姓氏再改回到范姓。
男方入赘到女方,和女方嫁入男方是完全一样的。
结婚之时,需要女方到男方家里去迎新郎。新郎入赘到女方家之后,也要改随女方的姓氏。
婚后所生育的所有子女,全部都是跟随女方姓氏。孩子称呼母亲的父母为爷爷奶奶,父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男方入赘女方家族之后,和女方嫁入男方家族是一样的。
不过入赘和嫁人还是有一个不同的地方:
女方嫁入到男方家族之后,只是改随夫姓或者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夫姓,并不需要改名字。
男方入赘到女方家族之后,一般都是改随妻姓,没有在自己姓氏前冠以妻姓一说。在有些地方男方连名字都要改,而且改的名字还要由女方的家长来改,由不得自己做主。
在男方入赘的这个模式之下,女方的整个家族里面也是只有一个姓氏!
当家族因为各种原因到了没有子嗣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家族无法延续下去了。
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一般是从同宗里面过继一个孩子过来。因为都是同宗,这时家族还是保持着一个姓氏。
有时候除了自己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同宗的时候,那就要从其他宗族里来过继。这时候过继过来的那个孩子,就不一定是这个家族的姓氏了!
解决的办法依然是改姓,也就是改成现在这个家族的姓氏。只有这样才能被家族和世人认可,才能被当做这个家族的一员。
没有改成现在这个家族姓氏的,只能算作是义子,是没有继承家族的资格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家族还是只有一个姓氏!
这种宗法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家族的利益。保证家族的利益不仅仅是保护自己的资产不被掠夺或分割,还有来自朝廷赐予的爵位等财产之外的东西。
所以在宗族制度之下子孙的姓氏,要么全都跟随父姓,要么全都跟随妻姓。绝对不能容忍一个跟随父姓一个跟随母姓的情况发生。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 历史 上的节点。
老话“一家不容三姓人”说的是一个家庭难容三个不同姓氏的人,而不是具体指哪三种姓氏。
比如父亲姓a,母亲姓b,儿女自然姓a,这一家不能容下第三姓c,假如出现第三姓会怎样呢?
我们都知道 社会 是由一个个家庭细胞组成的,家庭和谐 社会 就稳定。比如现代家庭都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多数家庭中,丈夫和妻子的姓氏不同,婚后生下的子女多数随父姓。
这时家庭没超过两个姓氏,虽然过日子也有吵架拌嘴的时候,基本属于“内部矛盾”。
要么是为教 育儿 女之事争吵,要么为家庭琐事拌嘴。
虽然吵架拌嘴,老夫老妻之间没有隔夜仇,父母和儿女之间更没有隔阂,毕竟“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儿女们也知道是为他们好,这是血缘至亲关系所致。
一旦儿子长大结婚娶妻后,儿媳妇的加入就会出现第三个姓氏,(其实这里说的第三个姓氏,更多指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第三个人的出现)。
儿媳妇和公婆之间的关系很脆弱,毕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主要是婆婆和儿媳妇之间事多,如果摊上一个没有教养且任性而为的儿媳妇,加上儿子是个怕媳妇的窝囊废,这个家庭基本就没有安生时候了。
“三天一大吵,五天一大闹”,老两口可没这么大的精力对付,公婆不堪其扰,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另过,把好房留给儿子和儿媳,自己搬到老屋苦度余生,一个大家庭就此解体。
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很常见,大家从农民频道可以看到这样的节目。
在古代“一夫多妻”的家庭更是如此,三个女人一台戏,妻子多了家庭纠纷不断,宫廷古装戏大家也看到了,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上演了一幕幕狗血剧。
当和儿子分家另过后,两个家庭恢复到了原来的两个姓氏,这时候“婆媳大战”基本也就平息了,由此古人总结出了“一家不容三姓人”这句话,还别说挺形象丰富的。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丈夫死了妻子,重组家庭,超过了三姓氏,家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继母和原来孩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母子关系没有血缘,从心里是相互排斥的,继父和后老伴子女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关系很脆弱,都需要用心呵护。稍有不慎就会爆发“战争”。
综上所述,“一家不容三姓人”适用于大多数家庭,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好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这取决于第三姓(儿媳妇)的修养教育程度,对于没文化的泼妇谁也没办法。
文/秉烛读春秋
在农村常有俗话说“一家不容三姓人”,老祖宗为什么会流传下来这句话呢?
众所周知,一般家庭当中都是存在两个姓的,一个为父亲,一个为母亲,不管是孩子生下来跟谁姓,总归都是这两个姓,要出现第三个姓以及以上,那么就有其他的关系了。
在中国,婆媳问题已经是千古难题了,就算是当下感觉很和睦,时间长了仍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现在女性地位比古代提高很多,儿媳自然不会像古代那样对婆婆“听之任之”。因此作为儿子,夹在中间其实最不好受,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不管偏袒谁都不太合适。要解决“一家不容三姓人”就只能在结婚之后选择了和父母分开住,这样矛盾就会减少许多 。
这句话涵盖了父母心中所想,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起来。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之后,分开生活、自己承担责任,照顾家里的孩子妻儿,这也是一种成长。而且父母也清楚自己和儿媳如果相处不好,会产生很多矛盾,大多数老人不希望给子女添麻烦也会自己选择过自己的,和孩子分开。
如果再算上没出嫁,没娶妻的子女,每天不知道要唱多少出戏……所以对父母来说,子女成家后分开住,利大于弊的。
古代有的家庭甚至有多个儿媳妇,有可能是儿子众多,也有可能是妻妾众多,不论哪种情况,姓氏都是三个以上了。这样的一个庞大家族,天天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巴结父母、“争宠争位”,就好像是微缩的《红楼梦》或者宫廷戏。每天小矛盾不断,大矛盾接二连三,再和谐的家庭也要变得人心薄凉了。
所以啊,老祖宗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了一家人和睦,姓氏不超过三真的有道理。
在农村不管是近亲还是远亲,只要是有点关系,那就算得上是亲戚。在农村生活长大的人深有体会,整个村子甚至隔壁村子都可以攀上亲戚,走在村子里看见了根本不知道该叫什么。很多辈分连上了年纪的人都还理不清楚,关系真的就像是一张大网,非常凌乱。
农村老一辈人嘴里流传着很多俗语,这些俗语都是老祖宗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口口相传下来的智慧结晶。虽然有些话听起来很糙,但是里面所蕴含的哲理我们现在也依然适用。
感谢提问者,我是作者驶梦千帆!
大家都知道农村老人爱摆龙门阵,时常听见说“一家不容三姓人”。 一家不容三姓人指什么?众所周知,一家不容三姓人,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容不下第三姓氏,简而言之就是容不下第三个姓氏的人。那具体指什么,我们一起来分析:
一般说组合家庭,矛盾多,更何况是带着孩子组成的新家庭。女主人姓+男主姓+孩子前夫姓=3姓,这其中孩子多数就是二婚家庭爆发矛盾的根源,这第三姓,也是二婚中男方家庭比较敏感的一大因素。
朋友二婚,但却觉得日子不好过,和前夫就是性格不合离婚,没想到现任也不过是半斤八两。头婚离异以后,本来朋友也不想再婚,一来不想儿子受委屈,二来不想当后妈。可是缘分碰撞认识了现任,结婚前,现任对朋友死缠烂打,并承诺视孩子为己出。朋友看在他为人确实不错,跟儿子也算处得来就动了心,可婚后才发现这一切都是假的。因为现任跟前妻也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小男孩。日常生活相处中,同龄大小的男孩肯定会玩闹矛盾,甚至会动手打架。但朋友发现现任每次都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朋友的儿子,甚至出言辱骂,好几次当着朋友的面说到要把朋友儿子赶出家门!
自然,我朋友也不是好欺负的一个人。再婚不过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顺便给自己找一个老来伴。都说为母则刚,丈夫对朋友孩子不好,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立马就摆明立场,再对朋友儿子不敬,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立马离婚,然后带着孩子会自己家里住着。对方也因牵扯孩子的事情,不退让。
朋友家为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与现任争吵已经不止次把次,大有再次离婚架势。吵架大人伤心,孩子伤心。这也告诫我们,为了孩子,如果家庭矛盾能解决就尽量克服,能不离婚就不离婚;其二,如果离婚了,建议擦亮眼睛找下一任,一定要考证清楚对方的品性,不然受苦的还是孩子。
还有一种家庭,婆婆姓+丈夫、儿子姓+媳妇姓。都说儿大不由娘,儿要娶媳妇,那成家后是听媳妇的还是听母亲的话呢?婆媳关系,数千年来都是一大难题,一般这种问题,矛盾激烈的程度要看当儿子的处理的情况决定,通常是两边哄,双向调节。切勿当个墙头草,那边有风那边儿倒。
农村老一辈总结的话,都是他们生活经验的精髓。但是否适合所有的人,我不曾得知。我想三个人姓,组成一个三角形,按照数学三角定律来说,三个姓氏的人如果相处的好,是稳定密不可分的,当然如何相处,还是要看时间洗涤,彼此磨合。
俗话说“一家不容三姓人”,究竟是哪三姓?说的有道理吗?首先,需要澄清一下的是“一家不容三姓人”,这里所说的“三姓”并不是指的哪三个具体姓氏,而是说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家知道,男婚女嫁,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一般来说,夫妻双方的姓氏是不同的,当然也有同姓夫妻的,不过占比相对较少。
生活中大扺常见的都是异姓夫妻,有了爱情的结晶后,也是选父母一方的姓氏,由此可见,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姓氏较为简单,通常情况下仅为两个姓氏而已。
接下来问题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女慢慢地长大了,自然而然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尤其是有儿子的家庭,新媳妇儿进了门,原本两个姓氏的家庭,就多了一个外姓人,极易发生婆媳之间的矛盾,引起家庭的不和睦。
有人说,婆媳是天生的一对冤家对头,婆婆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好不容易带大的儿子被媳妇夺走了,尤其是有些儿子不会两边平衡,不晓得从中周旋,忽视了母亲的 情感 失落,更容易导致婆婆迁怒于儿媳这个外姓人。
如果遇到通情达理的儿媳还好,知道体谅婆婆的内心感受,通过细致入微的方式让老人得到温暖和关怀,使婆媳之间关系越来越融洽和谐,家庭成员也会和睦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存在“一家不容三姓人”的问题了。
我儿子前年底结婚了,儿媳妇儿知书达礼,我和妻子都比较满意,今年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退休了的妻,自然责无旁贷地担负照看孩子的工作。
大家知道,照顾小孩子不是轻省活儿,要特别的上心才是。从早到晚忙得不行,说不累才是假的,有时也会向我诉苦,我说咱家的宝宝咱不看谁看呀。
相处久了,难免也有言语轻重的地方,妻也是有脾气的人,有时心里觉得很委屈,可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着想,她从来没有在儿媳妇面前表现出来。在这里,我要为她点个大大的赞。
除了婆熄关系外,还有一种关系也涉及到“三姓人”的问题,比如重新组合的家庭,继父继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很难相处。因为继父母和原来的子女没有血缘关系,自然也被认为是外姓人,处理的不好,很难融入到这个家庭中。
举个栗子。十几年前,我二嫂因病故去,当时侄儿才12岁,在煤矿工作的二哥早出晚归,很难照顾好孩子。后来,经别人撮合,与现在的二嫂走到了一起,掐着指头一算,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
可是令人头疼的是,己长大成人的侄儿,从当初一开始就和继母的关系十分紧张,为此,作为叔叔的我,没少为他们费心思,千方百计想要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纠纷,但是遗憾的是,收效甚微,彼此之间的敌视情绪仍然存在。
后来,我冷静下来想想,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二哥身上,他作为父亲和孩子沟通交流就比较少,这也可能和他工作比较忙有关。
他以为管儿子吃穿用度就行了,却不知长期的隔阂,在他们父子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墙,儿子敌视继母的态度,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内心缺失的父爱,由此而迁怒于进入家门的继母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和谐的家庭关系,来源于彼此之间的相亲相爱,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至于什么“一家不容三姓人”的俗语,只是针对的那些䀝睚必报,斤斤计较的愚蠢之人,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老人说“一家不容三姓人”:它的意思是指夫妻二人两姓婚配、婚姻,按中国民间现实 社会 家庭的传统、传承,父系氏族文化,人文伦理文化,夫妻组合家庭二人二姓所生子女跟随父亲姓(人也有极少极数随母亲),这样每个家庭只有两姓。
为什么说“一家不容三姓人”:第一层意思是指人多分家,树大开枝,指的是祖孙三代,婆婆、儿媳是外姓人,这样一个家庭就有三个姓氏。
第二层意思是指:很多家庭一个儿也好,儿多也是一样,照样、同样要分家立户。
第三层意思是指:很多家庭婆媳两姓,在同一男姓父系氏族家庭里,搞不好关系要分家立户。
第四层意思是指:男女二姓双方的再婚家庭,各自未离婚前,夫妻前配所生育的子女,重新二婚、三婚等组合家庭各自带来所抚养的子女,或一方原住子女。
这个提问、这句话,综上所述,一般相对来说,是正确的,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道理。但是,不完全、不完美的正确,不全对,不一定完全有道理。最关键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还要看论人而论,因人因事而异…………
一个家庭出现三个姓,在现实生活中是很普遍地,无非是以下这几种情况:
一,父亲一个姓,母亲一个姓,儿媳一个姓。
二,再婚家庭。父亲和前妻各一个姓,再加上后妻带来的子女一个姓。
三,"独女户"或"双女户"。父母各一个姓,再加上“男到女家“的女婿一个姓。
由于诸多原因,农村中实际一家三个姓的情况,较以前很多,而且生活得十分融洽,所以说"一家不容三姓"这句话早过时了。
我记得很多年前听过这句话,一家不容三姓。我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家庭怎么可能出现第三姓呢?小孩生下来取名字,不跟父姓,跟母亲姓也是可以的。怎么可能出现第三个姓?这第三个姓哪里来的呀!妈妈就告诉我,一个女人嫁了几个丈夫并同时为这几任丈夫生儿育女。这些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们之间的姓就乱了。我听了后觉得是那么回事,真的是够了乱的。于是我就对妈妈说,小孩随母亲改嫁不原来的姓改成现在的继父就可以了。妈妈说也许吧。
我出生在中国最普通的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农民的个人素质实在算不上高,夫妻之间闹矛盾也不会去摆事实讲道理,反而是用武力解决,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所以,在我年幼的时候见过父母间好多次家暴,曾经给年幼的我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让我对婚姻一度产生了恐惧。
我初中就开始出外求学,所以经历父母之间家暴的事件都是我在小学时看到的。再小一些的时候,我不太记事,就算是父母之间有家暴的情况我也记不住。我的记忆就是从上小学开始的,在那六年当中我看到了他们很多次的暴力事件。
其实这些事情也不一定都是一方的错,因为据我所知我那脾气暴躁的母亲经常一言不合就动手。有时候我爸懒得计较,挨了一下打就算了,但是有时候我妈不懂得见好就收,用力太大惹恼了我爸,两个人就真的打起来了。
结果可想而知,女人的力气怎么能和男人比较,真的打起来我妈面临的就是单方面的殴打,然后她哭得特别凄惨。年幼的我看到自己妈妈挨打当时就哭了,然后就觉得我爸太坏了,竟然仗着力气大欺负我妈。
每一次他们两个人打架,我晚上都要做噩梦,甚至有时候还会大病一场。那时候的我觉得日子太漫长了,难道我一直要生活在这种恐惧当中吗。
当时我特别害怕,一是怕自己的爸爸妈妈离婚,我变成没人要的小孩;二是怕自己长大以后也会遇到打人的男人,害怕自己也会挨打。
这种家庭氛围让我之后的十几年都生活在恐惧当中,早已成年的我一直没有恋爱的想法,我觉得男人很可怕,我又打不过他们,我不敢靠近他们。年少的经历让我对婚姻充满了悲观情绪,我一直不愿意结婚,甚至错过了好几个真心对我好的男孩。直到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自己当初错过了什么,那种年少单纯的爱恋是多么难得,可惜因为我的自卑恐惧都错过了。
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不管自己是否承认,但是从心底里都是有心理问题的。虽然我们外表看起来可能特别爽朗大方,但是内心里充满了自卑情绪,我们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做什么都不自信,尤其是面对感情的时候,真的是前怕狼后怕虎。
因为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以前的农村了,现在的农村已经是新农村啦!
现在的农村家家都已经有了新房,有了新车,每家人的生活质量都已经提高了很多。而且土地基本已经没有人去耕种,闲置在那里,大家已经没有必要再为了一亩三分地或者谁家的田埂太粗了或者谁家的水流到他们家田里去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现在农村人都有更加好的挣钱的办法,所以家家都有钱的来源,各家各户已经不再是缺钱的状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再去注重那些小事情,大家也就心平气和地生活。
现在的农村家家都已经有了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大家不会去想着去和别人争什么抢什么东西,大家挣钱的来源也都不一样,而且都不会干涉到对方的利益。
而且现在很多农村的人都去过外面大城市工作过,所以在大城市里面已经受到了思想的影响,整个人的素质也提高了不少。所以很少因为小事情而去跟别人争的面红耳赤的,觉得那样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情,所以现在都很少有吵架的事情发生。
因为现在农村的人越来越有钱,都往城市搬迁发展,农村的人也越来越少。大家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的离去,所以就懂得更加珍惜留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作伴的朋友、邻居了。大家也懂得对对方给予更多的关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后留下的会不会只有自己一家人了。
这位朋友,你好!
你跟你公公婆婆发生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发生矛盾很正常,但是发生矛盾后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解决矛盾。农村的老年人可能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现在看来你跟你公公婆婆之间的感情裂痕已经比较大,彼此有比较深的成见。
你跟你老公的感情很好,你老公叫你除夕回去吃团圆饭,你尽管内心很不情愿,但是你能够充分考虑你老公的感受,你还是去了。但是在吃饭的时候,你公公婆婆对你的态度不热情,让你心里难过了。心理咨询师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感受。
这位朋友,你很爱你的老公,你的老公也很爱你。你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建议,为了爱你的老公,为了不让爱你的老公左右为难,你是否愿意做出一些努力,改善你跟公公婆婆的关系?
如果你有什么困惑可以继续交流,心理咨询师祝你开心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