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第1张

闲人,指的是清闲的人

在淡淡的感叹声中,隐含了诗人内心的丝丝忧楚和些些放达的心境而且“闲”这个字,也是全章的“文眼”,包含了作者意犹未尽,如那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还有那贬谪的悲苦、人生的喟叹……种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情感,都在其中虽然口中说是“闲”,但是心中却并不是真正的“闲”,作者当时心潮起伏的思绪,又怎是一个“闲”字了得

呵呵、我们上学期学的,老师说的上面的仅供参考哈!可能地方不同,老师不同,说法也不同吧,但是大意还是这样!

闲人的三层含义:

1、“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

2、“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有对欣赏月色的自得闲适之情;表面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

3、这里也指“被贬之闲”。由于贬官谪居,作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而作者从小就有凌云壮志,但屡次被贬,他何尝想做这样一个闲人呢?从中我们又可感受到作者的无奈,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出处: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清闲的人

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962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