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孤山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夜游孤山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表现作者对西湖游景的流连忘返。以及安于清贫,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本文以夜游孤山为寄慨,前半重在写景抒情,把月下的孤山写的清静高郎,来渲染烘托林逋的高洁品质。后半重在寄概,用贾似道与林逋作比,寄托了深远的感叹。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表达出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既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又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附: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通过查找可得。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qCya4FkzWj3E-OGM_E0v94VJ7QCUloh4SO8bz5Ocl2k32D3BS9a-ICeEw_M34z8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正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任职。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自慰,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与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具体分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前者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后者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对承天寺悠闲生活的向往之情;抒发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厌倦。

闲人

下片写“月色入户”的景色和所见所感。“闲人”是作者自称,他在官场中不受重视,虽然身居高位,但报国无门,因而内心十分苦闷。他在庭院里散步,抬头看到一轮明月,就想到这是“天上闲人”在赏月,不由得脱口赞道:“好个、好个今宵月!”这三句是写月色之美,也是抒发闲人的感情。这里的“闲”字,是“清闲”的意思,“月色”是这里的主景,“入户”是动作,“看”则是神态,这几句写景都是为了衬托“闲人”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65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