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旨:体现了诗人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简介:《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随着我国中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尤其是要让学生学会去体会文章中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在教学中具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文本价值,值得师生共同分析品味。 一、背景介绍 在进行一篇文章的讲解时,文章的背景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对背景的相关介绍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文章,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篇文章中我们看到是苏轼与好友怀民夜下游玩的闲适的心情,让我们对这种夜游也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去看作者写作的背景,我们又怎能体会苏轼内心的豁达与豪爽?苏轼是一个正直的诗人和政治家,这也就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的悲剧。当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皇帝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实际上却受到他官僚的排挤,过着一种流放的生活。政治上的失意,内心的孤独让他洗尽了一身的铅华,与家人田园播种,与友人开怀畅饮。在面对这样的困难与挫折时,他没有一蹶不振、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新的生活。他带月荷锄归,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他高歌吟唱,体验生活的真谛。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与生活中,才有了他秉烛与好友畅谈游玩,写下这千古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二、课文讲解分析 在对《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进行讲解时,教师要把握住讲解的重点,注重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路,让学生移情于景、寓景于情、情景交融,深刻的去体会苏轼夜游的心境。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在讲解之初对文章背景的相关了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苏轼的那种豁达与乐观的心境。 1熟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在学习这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的短篇游记时,可以让学生熟读,想象出当时苏轼与好友怀民夜游畅谈的场景。在让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时就更好的把握文章的意义。 2播放朗读赏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文言文的阅读比较晦涩难懂,文章的情感以及主旨比较难以掌握,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赏析的材料,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可以在听朗读的时候,想象夜色的美丽,以及诗人与友人月下游赏时的闲适心情。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能够在听朗读者的朗读时感受语气的起伏,从而找准文章的写作基调,把握文章的写作主旨。学生在听完赏析后还可以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想法与理解,通过交流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了解文章。 3找出关键词、关键字 文章中的关键词、关键字一般会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写作的思想情感以及描写的环境等。它们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字眼,对把握文章的主旨有重要的帮助。在阅读苏轼的这篇文章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找到关键字,仔细品读文章的意境以及作者的心态。我们能够看到苏轼与怀民和尚的深厚友谊,两个人秉烛夜游,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夜色的美,更体会到二人之间的友情。 4发挥想象,积极引导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时间顺序为学生进行讲解,在夜晚诗人想要解衣睡觉,但是望着窗外的一轮明月,忽然有了月下赏游的兴致,想到自己一个人,觉得赏月又少了一份乐趣,便起身前往承天寺去寻找好友张怀民,好友亦没有睡下,两个人便开始在月光下欣赏承天寺的美景。通过对这种画面的想象,再结合作者被贬谪的背景。是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的豁达乐观。文章叙事简洁,但是就是用这种简洁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承天寺夜色的魅力,字里行间中体现了苏轼内心的寂寞以及随遇而安的心境。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用高超的写作手法,只是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述了夜游时的情境。但正是这种清新的文风,让读者更好的捕捉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5课外对比,深入了解文章的感情 对于此文章苏轼的感情的把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他同时期的诗词,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首诗词也是他作于被贬谪的时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些诗句无不透露出苏轼的豁达乐观之情。通过与《记承天寺夜游》这一篇文章的对比,可以找到他们之间的相同之处,使学生更好的体会苏轼在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 通过以上方法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的去引导学生体会《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的特殊心境。学生把握了写作的背景,作者的生活状态,再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中充分掌握诗人的心理,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
引用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x09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衣欲睡,月色入 户,翻译: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 进来,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翻译: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翻译: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翻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庭下如积水空明,翻译: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水中藻、荇 交横,翻译:水中各种水藻交错纵横,盖竹柏影也翻译: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x09翻译: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啊。
2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编辑本段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我)解开衣服想要睡觉,月光从门口照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以与自己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到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3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整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èng),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yiwen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看见月光照进门窗,(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寻张怀民。
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好像积水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少有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4 文言文< >的翻译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 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5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及翻译原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翻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6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原文: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扩展资料: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
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赏析:
文章中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语言精练。
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毫无修饰,却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
“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却是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的,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来欣赏它。
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却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也不愿做一个“闲人”。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7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的翻译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课下注释: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年号。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念,考虑,想到。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藻、荇(xìnɡ):均为水生植物。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 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
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赏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
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这段话,可与他的另一段话相补充:“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文,是“充满勃郁”于内而不得不表现于外的东西。胸有“万斛泉源”,才能“不择地皆可出”;胸中空无所有,光凭技巧,就写不出好文章。
苏轼的确是胸有“万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创作而言,那“万斛泉源”溢为政论和史论,涛翻浪涌,汪洋浩瀚;溢为游记、书札、序跋等杂文,回旋激荡,烟波生色。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只有84个字,从胸中自然流出,“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无从划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
只有几十个字,如果“在平地”直流,一泻无余,还有什么韵味?细读此文,虽自然流行,却“与山石曲折”,层次分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这像是写日记,老老实实地写出年月日,又写了个“夜”字,接下去就应该写“夜”里干什么。究竟干什么呢?“解衣欲睡”,没有什么可干的。
可就在“解衣”之时,看见“月色入户”,就又感到有什么可干了,便“欣然起行”。干什么呢?寻“乐”。
一个人“行”了一阵,不很“乐”,再有一个人就好了;忽而想起一个可以共“乐”的人,就去找他。这些思想和行动,是用“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几句表现出来的。
寻见张怀民了没有,寻见后讲了些什么,约他寻什么“乐”,他是否同意,在一般人笔下,这都是要写的。作者却只写了这么两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接着便写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步于中庭”的时候,目光为满院月光所吸引,引起一种错觉:“积水空明”,空明得能够看清横斜交错的各种水草。
院子里怎么会有藻、荇之类的水草呢?抬头一看,看见了竹、柏,同时也看见了碧空的皓月,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运用之妙,因人而异。不能说作者没有用这个比喻,但他的用法却和一般人很不相同,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与山石曲折”,至此当“止于不可不止”了。“止”于什么呢?因见“月色入户”而“欣然起行”,当止于月;看见“藻、荇交横”,却原来是“竹、柏影也”,当止于“竹柏”;谁赏月?谁看竹柏?是他和张怀民,当止于他和张怀民。
于是总括这一切,写了如下几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
叙事简净,写景如绘,而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
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惟其“闲”,才能“夜游”,才能欣赏月夜的美景。
读完全文,两个“闲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都历历如见。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