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和父母亲在一起住会导致两个人的感情变淡,一旦夫妻两个人吵架,很容易演变成两个家庭之间的较量,自然会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
一、夫妻俩跟父母亲一起住,最后以离婚收场。小莹的婆婆在她怀孕的时候,就以照顾孙子的名义搬过来跟小莹一起住了,随着孩子的出生,小莹的公公也搬过来跟小莹夫妻一起住。
小莹和公婆住在一起久了,就逐渐出现了矛盾,比如说小莹买件衣服,小莹的婆婆都觉得小莹在浪费钱,应该省着钱给自己的孙子花, 甚至还找小莹的老公告状,小莹老公本身也是个妈宝男,所以就站出来跟自己的母亲一起指责小莹。
久而久之小莹就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公婆一家人合起来欺负了,所以也就跟老公离了婚,公婆很容易向着自己的儿子,如果男方再向着自己的父母亲,自然会导致女方有被欺负的感觉,从而跟自己的老公闹矛盾,甚至走向离婚的地步。
二、夫妻尽量避免跟父母亲一起住,以免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夫妻之间如果可以的话,不要跟父母亲一起住,我有个朋友小爱,因为家里怕女儿受委屈,干脆就让小爱找了个上门女婿,婚后小爱和老公也是跟父母一起住。
小爱的父母亲因为爱女心切,总是觉得自己的女婿做得不够好,各种挑剔自己的女婿,实际上在当地,很多人觉得小爱的老公还是非常不错的。
刚开始小爱跟老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受到多的影响你,但是久而久之小爱也受到父母亲的影响,觉得自己的老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导致夫妻之间的感情变得很冷淡。
三、夫妻俩就算是跟父母亲一起住,也不要让父母亲管太多。实际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不同,自然很容易有矛盾,若是到时候男方或者女方再偏向于自己的父母,自然会让夫妻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
当然了夫妻跟父母一起住也是有好处的,比如说老人可以帮忙带孩子,但是还是夫妻两个人还是要多跟自己的父母亲沟通,让他们不要过多干涉他们夫妻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夫妻之间有他们特有的解决矛盾的方式,一旦有父母亲的加入,夫妻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很容易加深,甚至不容易化解,自然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毕竟当父母的肯定会向着自己的孩子。
做法①:不要轻易指责一方父母。如果对父母产生矛盾的原因不太清楚,作为孩子,不要轻易维护一方而攻击另一方,这样做有可能会加深父母的矛盾。
做法②:不要轻易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即使父母之间有矛盾,但他们都是爱孩子的,所以不要把父母的争吵和矛盾归因为是自己的问题,认为是自己不够好父母才吵架。
做法③:传递对父母的爱和期待。我们可以通过面对面、微信、邮件、纸条等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希望他们能好好沟通,解决矛盾,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
做法④: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好学习,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尽量减少父母矛盾对自己的影响。
做法⑤:寻求外援。如果父母的矛盾非常激烈甚至涉及家暴,要寻求外界的帮助,例如,告知其他家人,向老师咨询等。
不能接受婚后与父母住一起
无论是自己的父母、还是自己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
长辈们如果能够生活自理,我觉得就没有必要住在一起。
但是和父母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我觉得是最佳的距离。
这样既可以互相关心,还可以相互照顾,大家内心都觉得必须身心没有负担比较放松。
就算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也难免有思想上的不一致,因为每个人的个体都是独立的,而不是衣服与在别人的羽翼下的。
第一:从吃饭上来讲,比如吃面条长辈因为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喜欢吃软烂一些的,年轻人则可能喜欢吃比较硬一点的。
第二:从生活习惯来讲,老年人早上起床比较早,起床以后就在家里丁丁光光地走来走去,开始洗洗涮涮、做早餐。
更甚者,老年人还要去掀被子叫年轻人起床,也可能还有骂骂咧咧,这样矛盾从此产生。
年轻人喜欢睡懒觉,有可能一觉睡醒已经是12点了,这样的年轻人老人是不喜欢的。
最重要的就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也不一样。
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是老腐朽、不开窍、脑子不好使、而老年人觉得年轻人生活没有经验,懒不爱干活睡懒觉、生活中浪费、吃亏多。
所以种种的矛盾结合在一起,肯定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
大家生活在一起,真的就亲情也就没有了。
我记得我刚生完孩子的时候,婆家没有人管、老公还要去赚钱养家。
父母看到我有困难就主动帮,把我接到娘家去坐月子照顾我。
后来孩子在半年以后我要去工作了,我和父母住的距离有个四五里,每天早晨母亲从家里6:00多出门赶7:30,我上班就来帮我看孩子。
晚上5:30下班,母亲又回她的家。
就这样没有住一起,我和老公经常为一些琐事也吵架,母亲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真是一言难尽啊。
每天都是如此一直坚持了一年多,孩子一岁半就上了幼儿园。
上了幼儿园父母一直还是帮我,我们从来没有住在一起的。
如今公婆已经90岁高龄,他们也是独立生活,没有跟我们住在一起,公婆和我们住的距离只有公交车三站路程。
不和儿女住在一起的,父母都是聪明的父母。
父母和公婆从来不干预我们小两口的生活。
他们全部都是自食其力,因为他们有退休金,而且身体比较好。
如果父母没有退休金和医保,又要依靠儿女去生活,还要住到儿女的家里那么矛盾必然是最大的。
可以要求子女给生活费,儿女结婚后最好不要住一起。
1 牢记一个口诀:父母养育我成年,我待父母如“渣男”。向“渣男”学习三个绝招:甜言蜜语,哄父母开心;舍得给父母花钱,很少的钱就能带来巨大的幸福感;说了的事情,未必一定要做。这就是对待父母的核心态度: 我对父母特别好,但我不会被他们控制。
2 中国式家庭往往缺少“分离感”:孩子虽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会以监护人自居,或者孩子仍然在心理上不能“断奶”。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温和而坚定的“独立仪式”,比如孩子搬离父母家、父母取消子女在家里的房间。
3 与父母关系和谐的关键,就是要以成年人的方式相处: 理解、尊重、平等沟通、守住边界、拥有独立的人格。
4 理性面对父母的干预,不要一味固执己见。他们的干预行为,基于一个明确的逻辑:尝过了生活的艰辛,不想让你重蹈覆辙。所以,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也要理智地想一想他们的经验是否有价值。
5 不跟父母正面起冲突。当父母过度干预时,比如常见的逼婚,在冲突当下可以先答应他们。口头哄一哄“我想多陪你们一段时间”,比起“我不想跟你讨论这个问题”要高明得多。当然还有更高明的话术,是“我找不到像我妈/我爸这么好的人。”
6 要为自己的决定负全责。听父母的意见,做自己的决定。事后结果好与不好,责任都要自己承担,千万不要对父母说“都怪你们当初没劝我”。这种话只要说一次,你就会退步成为父母的附属品。
7 带父母一起旅行,是解决冲突、表达孝心的好办法。既孝顺父母,又让父母转移了对自己的注意力,还能接触新事物,拉近你们的观念差。
8 多展示自己成年人的一面,让父母看见你在成长。家庭生活中,少发表不同意见,多处理具体问题,成为家庭生活的隐性领导者。主动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正在发生的事,特别是你是怎么成功地解决麻烦的。你成熟与否,父母感受得到,他们希望了解真实的你。
9 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努力工作取得高收入,可以算是终极法门。在职场上进步快、薪水高、有地位,在家里平等沟通的空间就大。很多人都是在踏入职场之后迅速成长,用业绩、身份、良好的处事态度,赢得了父母的尊重。
10 虽然与传统文化中愚忠愚孝的价值观有很大冲突,但是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应该把“三心二意”作为与父母和谐相处的方法论。“三心”:多沟通,不冲突,大家都开心;多分享,多惦记,常表达关心;听一听,哄一哄,未必要实心。“二意”:对父母,时不时奉上心意;自己的事,不需要父母同意。
个人觉得可以接受和父母同住,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 父母辛苦的养育之恩就算了结婚了也不能忘怀。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如果婚后不和父母住,二老年迈动不了时该怎么办,生病身边连个关怀照顾的人都没有岂不凄惨,这也是我们为人子的失职。
所以,婚后和父母同住照顾二老就方便多了,他们稍有个头疼脑热我们也会很快发觉。
2、父母可以给你做饭 老人们都很勤快,愿意照顾孩子们。起床了,两口子还愿意自己去厨房弄点早餐下班了,拖着疲惫身子回家,两口子还愿意去厨房煮晚饭这时,你难道不觉得母亲好。早餐,晚饭全是现成的,吃着也香。
3、父母可以帮你照顾孩子 现在的年轻夫妻,大多知道生孩子却不会带孩子,两人都上班去了,把孩子扔在家里,孩子多可怜,长期下去对孩子健康发展也不利。而且,带孩子本就不是简单的事。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你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肯定不知道怎么弄。
可是和父母一起住,他们有很多经验可以帮忙。会帮你们照顾月子中的媳妇,襁褓中的孩子。一直照看到孩子上小学,甚至更长时间。
4、父母可以调和夫妻关系 夫妻间哪有不吵架的,可是和父母一起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少吵架或避免吵大架。他们是最好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别看小队伍只有两人,但威力和功效可比老外的军队强多了。 再说,小两口在父母面前也不好意思吵,怕影响到他们。
5、父母可以帮忙收拾屋子 做家务,有些新婚夫妻是比较懒不爱做的。互相笑着推给对方,最好别太推脱,磨叽时间长了,两口子肯定因为这点儿小事吵嚷起来。可和父母一起住,老两口在闲暇之余肯定会把屋子打扫的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对你们二人的工作也是一种极大的支持。
6、父母可以帮忙看家 和父母一起住。你们可以安心去上班,不用担心家里水有没有关煤气阀门关闭了电视还开着更不用担心被盗了。而且,晚上和朋友娱乐回家晚了,连钥匙都不用掏,老娘就会唠叨着这么晚回来把门给你们打开。
7、父母可以无私支援钱 现在年轻人大都是月光族,要是平时要是有个头疼闹热,或者急需用钱的时一下就陷入经济紧张。这时,和父母一起住,老两口肯定会无私地支援你们的。哪怕是是半夜,他们也会边叮嘱你把钱揣好,边从箱子某个角落把钱拿给你。
总结:
一家人和乐融融 有了父母家庭生活会更加温暖、温馨。如果有了孩子,一家几口人,在一起,围着桌子吃饭,聊天,是开心的事情,真是非常令人羡慕。
我个人建议最好是不要住在一起,包括我现在结婚,也是我们小两口一起住。
首先,跟爸妈一起住影响成长。我认为两个人成家,其实就是各自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组建新的家庭,这原本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如果和伴侣的父母一起住,那一家之主是男方他爸,女主人是男方他妈,而我亲爱的另一半,是这个家庭的小宝贝,恩,这还能怎么成长?
其次,跟父母一起更容易引起矛盾。是人都有性格,一个屋檐下难免有摩擦,要是我能跟伴侣父母相处融洽还好,可万一臣妾做不到呢?再万一伴侣也处理不来这些事,当不了婆媳关系润滑剂,那他夹在媳妇和老妈中间,左右为难可咋整?
而且,年轻人的生活习惯,跟父辈可能不大一样,如果父母在,那我老公还能不能愉快地裸奔了?所以说,跟爸妈住,一是不方便,二是吵架机率直线上升。
再从私心上讲,我需要二人世界,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一旦家里多了长辈,我多少会觉得不自在,久而久之,我可能会变成每天下班后待在车里静静的人。
最后,我们再谈一谈所谓的孝道。很多人会用孝道要求媳妇,认为不跟伴侣的负面住一起,就是媳妇不孝顺,容不下老人。
在我看来,有孝心这事没毛病,但我并不认为应该靠绑架另一半来成全自己的孝心。真想尽孝,大可尽己所能,平时嘘寒问暖,回家看看,买买菜、做做饭,等父母年纪大了,再接过来照顾也不迟。
学业就业选择,父母干涉,痛苦;谈恋爱结婚分手,父母干涉,痛苦;交个普通朋友,父母干涉,痛苦;甚至吃饭睡觉去哪旅行窗帘买什么颜色,洗不洗手要不要做饭能不能抠脚,父母干涉,痛苦。
无法不承认,随着个体绳命的成长,我们自己想要做主的事情就是越来越多了,家里庙真小,越来越盛不下我们这尊小佛;而父母也很无奈,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动不动就翻脸不认人。
可是,稍微翻看一下心理学书籍,就会知道,这种离别和二次断奶是人生的必然啊。
只不过,问题出在,这个社会的发展,还远没有到达“深深地尊重并敬畏每个人的内心感受”这个份儿上。
毕竟,凌驾于个体感受之上的,还有“孝顺”、还有“凑合”、还有“面子名声”嘛。
1|和父母一起住,你的勇敢可能会缩水
真正的投胎小能手不是王思聪,而是拥有一双开明父母的人。如果你没有这份运气偏偏还得和父母住一起,那就得小心翼翼保卫你的“锐气”了。
凡事以父母为重,无论他们讲得对与不对,思想落没落伍,反正有亲情绑架,再不济还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年轻人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和父母同住,因为凑合一下就行了,省钱才是第一位,家庭关系纵然磕磕碰碰,心里即便有阴影和伤痕,但和花掉的钱相比,情绪层面毕竟是看不见摸不着,自己半夜默默哭泣一下就好;
至于面子和名声,那是更重要了,简直可以左右一家人的所有行为:对孩子穿着有要求,因为不能被同事邻居认为“不是正经人”;讲话必须有礼貌,看到讨厌的对门阿姨也必须打招呼阳光快乐;
从事的工作必须是逢年过节提上桌倍儿有面儿的,绝不能是什么摇滚乐队夜店歌手,至于造型师纹身师,你再喜欢,那也是伺候人的;
不找对象更是天大的不孝,爹妈出门都没脸和人聊天了,因为担心别人会怪自己家孩子有毛病再就是同性恋。
如果你的父母是上述任何一类,那你和他们住在一起,能有什么好前途好心情呢。
充满矛盾和歇斯底里的生活倒是次要,真正伤害的,是你一颗本该勇敢、贪婪、不愿循规蹈矩、讨厌墨守成规的心,磨掉的是你的创造力和灵气。
最终变成一个习惯被动、默默承受、懒得反抗、不思进取的平庸灵魂那也是迟早的。
常有二十出头的小姑娘问我,点姐姐,我特别想去大城市开开眼界,感觉自己真的好不甘心回到家乡,我喜欢读书、想看到更大的世界、接触更优秀的人,可是我父母一直讲女孩子不要那么累、冒不起险,最终还是要嫁人过平稳生活…
我回复她:我不关心你父母怎么想,我关心的是,对于你父母的话,你自己怎么看呢?
她说,我觉得父母毕竟是过来人,他们讲的话也许还是有道理,所以我很犹豫…
我压根不想做任何回复了。因为这姑娘可能真的不适合去大城市冒险,因为连开始的勇气都没有。讲什么想看世界,完全是叶公好龙而已。
Ps:你还真以为那些闯荡得风生水起的人,一开始都是备受父母支持的投胎小能手?哪个不是连哄带骗,边哭边做出了点成绩,才让父母转怒为笑的?(昨天看电视,连奶茶伴侣强东哥哥,创业头3年都是瞒着家里的)
况且,恕我直言,如果你爹妈辛辛苦苦勒紧腰带供你上学,十年寒窗不敢懈怠,最后换来一个眼界和他们一样,毫无主见的废物孩子,那你爹妈也挺失败的真的。
去大城市闯荡还是在小城市闯荡,去大城市骗钱还是在小城市安逸,没有好坏,都是个性选择使然。
但前提是,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你得能由心而选。否则你就是个废柴。
2|“独立生活”,可能比上所名校更重要
我一直觉得“独立生活”是所必读的大学,因为经济不独立、生活方式不独立,往往自我意识和情感关系就不可能独立。
独立生活的核心和本质,是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享受孤独能力的训练。
而这两者都大大决定了未来人生的品质,该断奶的时候不断奶,该独当一面的时候被保护,都违背了自然界的生长法则,最终都会自尝苦果。
我去香港读研,最大的收获不在学历和见识,而在我独居必须学会独立处理一切困难,调和一切情绪,应付我讨厌的人,以及迅速适应社会和为自己规划前途的本领。
这奠定了我日后职业发展、管控情绪、把生活过出美学,甚至夫妻相处把握分寸感的能力。
中国最好看的年轻情侣吵架节目《爱情保卫战》里面,很多案例都是小夫妻从未独立生活过,甚至结了婚还要带上某方的父母伺候他们,结果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每天纠缠在混乱不堪的家庭关系和撕扯不清的恩恩怨怨中不能抽身,那么宝贵的青春,干点啥不好?!
独居意味着全方位的时间管理、生活安排、既要拼事业又要过生活的平衡能力,也意味着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的焦虑和为难,更意味着凡事都要自己承担后果,不小心遇到了人渣说不定还会登门揍你一顿的担心和恐慌。
没人帮你挡,没人替你决定,不能随便犯错误,随时可能蠢哭自己,有了这些磨练,生存技能难道不会嗖嗖就上去了?
况且,还不必被埋在七大姑八大姨的八卦闲扯中,多出来多少时间托着腮,静静地思考一下人生。
我所崇尚的亲情,是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空间上日日黏在一起。
各自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拥有积极丰富的心境,彼此常常分享交流,定期回家向父母表达爱和关心,永不被无边界的熟悉和分寸的丧失划破了心。
空间上离开他们,往往是一种短痛,但会使他们意识到,不该再为孩子百分百地操心,于是投入到自己生活和夫妻关系的经营中去,长久来看是件好事。
中国不少父母缺乏对个体边界尊重、敬畏的意识,和父母生活不分开,意味着限制你作为个体的思想、选择、情感等一切的悲剧就此上演。
偷看手机、不准睡懒觉、吃饭不能随心所欲、穿衣风格限制、谈恋爱自由度、交友、逼婚、生活节奏,难道上述所有没有经年累月地构成你的价值观并重塑你的气质面貌?
粗暴地总结,我们应该对父母充满感情和感激,但对“二手经验”也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冷静。
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我主导和判断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金钱观婚恋观生活方式,不该是你的。
更何况任何人的价值观都有局限性(尤其是从不学习、不进步、因循守旧的父母),所以二十多岁的你该为自己崭新的生命机会负责。
树立边界感,当然要从空间和物理上的边界开始。
所以,滚出你父母的家,即便你目前的收入只能合租一间次卧,饿了只能咽唾沫,但那是你主控人生局面的开始。
连这个勇气和起点都没有,谈什么梦想什么孝顺反哺,真有脸。
①年轻人和父母的起居时间不同
很多年轻人因为平时自己的工作比较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加上经常会有熬夜的习惯,所以都比较喜欢睡懒觉。
有的时候没有工作或者没有外出的计划,有可能睡醒之后就已经下午了。
不过对于我们父母那一辈人而言,自己的年纪也比较大了,而且一般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平时也没有什么事情,基本都是“睡得比较早、起的也比较早”。
如果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话,那么在我们晚上的时候可能会发出一些声音,容易影响到老年人的休息。
早上老人起床的时候,我们可能还在睡懒觉,有的父母可能就会有一些不满,还有可能会有一些不必要的小矛盾。
特别是和自己公婆住在一起的情况下,年轻人在熬夜或者是睡懒觉的时候,多少也会对公婆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到彼此之间的关系。
②年轻人和父母的饮食习惯不同
如果大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话,那么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现我们和父母的饮食习惯也是有一些不一样的。
做饭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顾虑,一日三餐也会变得比较麻烦。
对于年轻人而言,可能平时自己工作比较忙的时候,加班回家就不太想要做饭了,就会选择点外卖或者自己随便煮一点东西吃。
另外很多年轻人也比较喜欢辛辣生冷或者是一些口感比较独特的食物。
不过对于我们父母那一辈的人而言,年纪比较大,可能消化系统也没有那么的好,牙口也不太好,所以就比较喜欢吃稍微软烂一点的食物,所有的食材都必须要全部煮熟,不会吃生冷的菜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