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群侠传5各重要物品秘籍神药代码总汇

金庸群侠传5各重要物品秘籍神药代码总汇,第1张

游戏作为刚发售的新作,许多新人对其中的各种内容还有着很多的疑问,为了让大家可以更好的上手游戏,于是深空高玩这里就为大家带来了游戏全方面的科普,这次为大家分享的是金庸群侠传5各重要物品/秘籍/神药代码总汇,相信玩家们在了解后可以更顺利的游戏。

重要物品/秘籍/神药代码一览

509周公剑谱可习三重,会成为隐者510阳春白雪古琴谱,消耗三百潜能习得心法,并增加气血五百点。511愣严经可习得九阳神功至第三重。512王难姑毒经机敏不及九,可耗四点天赋习得绝命毒师,已习得者,研读返还两点天赋。513玉萧剑谱玉萧剑法至三重。514奇门遁甲奇门遁甲至九重。515英雄志华山混元宗心法书,习得心体气术势至九重。516剑宗心诀心法剑气冲宵至九重。517铁凤功法铁凤功至三重。518速成唯我独尊读了以后马上会唯我独尊功。519神木王鼎放入毒物,钻研化功大法至九重。520黄帝内经春宫图可习得黄帝内经至三重521十八泥偶罗汉伏魔功至一重522苗家剑谱苗家剑法至三重523夫妻刀谱夫妻刀法至三重524易容术密笈易容术至九重525修真辟谷之法辟谷之术至九重526定阳针定阳针至五重527绵里藏针至五重528回风落雁剑至五重529辽东野狐拳至五重530卡内基人际学人际关系工具书531还我漂漂拳至五重532黑龙鞭至五重533五虎断门刀至五重534人体经络学下经脉穴位至九重535人体经络学上经脉穴位至五重536分筋错骨手至五重537人皮经文九阴真经下卷武功,需服食砒霜学习538太祖长拳至五重539十二律可习得丝竹之道至三重。540三字经可习得读书识字至三重。541四书五经可习得读书识字至六重。542四库全书可习得读书识字至九重。543金刀刀谱至五重544普散心法至三重545正气歌正气诀技能至九重546金刚经大乘佛法技能至九重。547洞玄子可习得太上道学至九重。548胡家刀谱至三重549青发秘笈教你打麻将550吵架大全口若悬河至四重551扁鹊内经基本医术至三重。552华陀医经基本医术至六重。553青牛医经基本医术至九重。554拈花指谱拈花指法至?重(估计是工作室说明打字错误)555九阴真经九阴真经上卷内功,须要懂得道学才能学习。(就是先读洞玄子啦)556各门派心法精要消耗潜能一百点,提高气血50。557各门派内功精要消耗潜能一百点,提高内力50。558童姥嘴贱语录口若悬河至七重。(不科学,比嘴贱应该是猥小宝才对)559关冲剑经六脉神剑至三重。560六脉神剑经六脉神剑至五重。561小无相功李秋水完整版小无相功,可提升小无相功威力。(要先习得盗版)562破旧的唐诗选集可习得读书识字至三重,里头藏著什么秘密?563神行百变可习的心法神行百变。564狂风刀谱至三重。565吸星大法至三重。566葵花宝典至三重。(切吧,这才是人生至理)567玉女十九剑至三重。568帝王九九功至三重。569金龙心法至三重。641清心明雪丸解除所有药毒642菩堤子永久提升内力五十643腥臭蛇血永久提升气血内力三百,四劲各10点644云南白药恢复气血50%,止血效果646蛇胆永久内力五十点,最多吃十枚649碧血照青丹永久提升气血一千点

吉林市曾为吉林省会,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唯一与省重名的城市,全国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0个特大城市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吉林雾凇、冰雪体育、松花湖、乌拉古城、北山古庙群及满族、朝鲜族民俗风情等构成了吉林市具有浓郁北方特色的旅游景观。

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长白山余脉的松花湖畔,地处长白山向松辽平源过渡地带,气候四季分明。美丽的松花江呈“S”形流经市区。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故有“北国江城之称”。

吉林全市总面积27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65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城区、1个县、4个县级市。全市人口包括汉、朝、满、回等20个民族。

吉林市现在已成为东北地区旅游线上热点城市。吉林市的旅游线主要有:一江三湖通天池(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长白山天池)的自然山水线、民俗风情线(朝鲜族、满族风情)和雾淞冰雪线(乘雪撬、赏雾、溜冰滑雪、看冰灯、彩灯、河灯)三条线。

到吉林旅游,松花湖、拉法山、雾淞冰雪、陨石雨博物馆、北山古庙群不可不游

太阳照在白山黑土上

日照吉林黑土明

踏在白山黑土上,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

日照松林万点金

1素净大方的基诺族穿着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男裤为阔裆肥裤管白裤,裤脚边沿同样镶有横向红、黑、白三色相间彩条。宽大的裤腰两侧各开一道3寸长的口子,缝有一块四方形黑布。白裤在腹前打折,用缀有彩色缨穗的腰带扎系于腰部。男子头上蓄有三撮长发,用1米多长的黑色头巾包头。小腿上缠有裹脚布。男子衣服厚实宽松,穿在身上,增强了男人的壮实、强悍英姿。女子用织有彩条,再加绣图案的布片束胸。上衣色调多为青色、黑色、无领、对襟,着意用红、黄、黑、白彩色横条装饰衣襟边沿和衣袖手旁观。但凡女子,老幼均系长及膝盖,上端白、下端黑的开合围裙,裙沿上镶红条作饰,于腹前开合系于腰间。成年女子头戴织有纵向彩条的尖顶三角形白布帽,两侧帽角下垂披于肩头,额头部位的帽沿外翻,开若一保尖顶白色筲箕扣在后脑勺上。未婚女好挽发于脑后,已婚妇女挽发于胶额上方。女子着装,简朴中透出素雅,使基诺族姑娘显得楚楚动人。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

2昆明民风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僳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汇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纯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僳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滇剧、花灯、昆曲、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民间叙事长诗、民间传说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3 布依族的家教 家教,是老一辈对晚辈传教自己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方式,也可称家训。布依族认为:“家教不严;祸害子孙。”

布依族人民礼貌好客、俭朴恭谦、尊老爱幼、扶善治恶,是老一辈严于律己的身教和苦口婆心的言教培育出来的。布依老人常自勉:“族旺家兴全靠人,树大叶茂全靠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布依人入学读书的极少,从生到死,都是生活在家族的范围内。所以,布依族的家庭是终其子女一生的教育基地,家教是终身的教育方式。

布依族的家教,从幼年时代就开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压弯”、“不教不说,观世堕落”,这是老人告诫年轻父母的话。年轻父母总是按老一辈传下来的行为规范,以慈爱的态度尽量用身教让孩子潜移默化,不让孩子染上骄、懒、贪的坏习。他们教育儿童.“担子要捆紧,做事要懂礼”、“憨人不读书,读书人不憨”、“灵人争时间,憨人混光阴”、“廊糖水滴旧窝,后辈跟着前辈学。”

老年人对年轻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说尽”、“父母留浅吃浅,不要抢人吃;父母留深吃深,不要坑人吃”、“相交要直言直语,做事要礼仪在先”、“寨邻有难多帮衬,自家天塌众人撑”、“正道之财不嫌多,不义之财莫沾摸”、“憨人要多顾,灵人可少助”等等。

传统的布依族家庭实行家长制,年最老者为长。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给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对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当官的人,老人的告诫语言有:“为官宦要识文化,做官要碴王法”、“河清能见底,官清能见心”、“当官不知足,目间百姓哭”。……

布依族有着世世代代的家教传统。新娘出嫁时,其母要唱《临嫁训女》教育新娘“……天上老天是大家的天,父母是自家的天,好吃的东西要留给公婆,你不留人家说你木懂礼。……”

布依族老人病危临终时,寨中有名望的长者要替代病危老人向其子女唱《遗训歌》。训诫后人对老人的遗产“弟兄互相分……姊妹互相分,心窄不要吵架,心恨也不要打架,免得在老人面前丢脸,也免得在朋友面前丢脸。”

大家庭生活,常使晚辈亲眼目睹老人的所做所为,家长常以身作则,为下一代树立榜样。老人的失误,又常要求下一进行弥补。这种不断完善的家教,利族利民,利国利家,世造就出大批优秀的布依儿女——罗平县钟山乡小德江村的李齐,从小受布依族家教的影响,勤劳纯朴,见义勇为。40年初曾带领青年向土豪劣绅进行清算斗争。加入游击队和党组织后,承担后勤工作,走村串寨,筹粮筹款。部队外出开辟新区时,他往往在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做好了安排部队食宿的准备,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李家齐不幸身陷魔掌后,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坚强勇敢,最后被敌人割舌、剥皮、抽筋,壮烈牺牲。表现了一个布依族***员的高尚气节。

历任罗平县第八、九、十届副县长的布依族女儿熊秀芬,一生廉洁自律,生活简朴,工作认真,平易近人。当副县长时,分管干部人事工作,而爱人却是农民。熊虽对其丈夫情感甚深,但并没有因为自己手中有权而给丈夫安排工作。临终前,县上的几位负责人请她提出个人的要求。她只要求她死后,丧事一切从简。又问及她的丈夫、儿女需不需要什么照顾时,熊副县长沉默了一会,才回答:“我爱人是个老好人,在农村习惯了,勤脚快手的。县政府招待所杂事多,经常找临时工。在招待所忙的时节,请让他优先来招待所当当临时工吧。”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国宝贵的道德遗产之一。当官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可免于陷下腐败罪恶的泥坑;为民者如能熟悉并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训,能使自己变成一个文明、善良的人。

4苗族民俗风情

苗族先民于秦汉时聚居在“五溪”地区,即今湘西、黔东等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历史久远,其先民可能是古代三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周时代的“鬃”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陵变’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还有认为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做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5000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2世纪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海南的苗族是十六世纪从广西去的士兵。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云南苗族人口907万,占中国苗族人口的122%。主要聚居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区以及武定、禄劝等县。苗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民歌尤其丰富,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或5月5日花山节(即踩花山),青年男女欢聚一起踩鼓,跳芦笙舞,对歌抒情,寻求配偶,同时举行爬花杆、斗占比赛。苗族擅长渍麻织布、剌绣、蜡染,工艺精湛,深得国内外赞誉。青年男女喜穿“五色斑衣”,集蜡染、剌绣于一身,绚丽多姿。苗族主要从事家业。过去,狩猎是一项主要的副业,常用弓弩、火枪围猎猎物,实行“隔山打鸟,见者有份”的分配方式。一些苗族同胞信仰民间多神教和基督教。

礼仪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服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作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族的服饰各地不完全相同,男子多用布包头,身穿短衣裤,但苗族妇女的穿戴普遍比较讲究,尤其是盛装,极为精美,花饰很多,有的裙子有四十多层,故名“百褶裙”。衣裙上面绣制的各种图案,古色古香,异彩纷呈。妇女擅长纺织、刺绣、蜡染,工艺十分精湛。

习俗

在苗族人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胆、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当你离开苗族主人家时,一定要有礼貌地说声“哇周”,意为“谢谢”,感谢苗家对你的盛情款待。

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画有鸳鸯的糯米粑作为信物互相馈赠;举行婚礼时,新娘新郎要喝交杯酒,主婚人还要请新郎、新娘吃画有龙凤和奉娃娃图案的糯米粑。

食俗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节庆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踩花山 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 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建筑

由于长期分散居住,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房屋多系木结构,以瓦、杉皮或茅草等盖顶,黔中或黔西地区有用薄石板盖顶。山区多为吊脚楼;海南岛和云南昭通等地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杈杈房”;湘西一带则为石屋。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时为瓦,或以士善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苗族居住在坝区,住房亦有水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把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5纳西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订亲,纳西语叫“日蚌”,意为“送俩”。男孩长至五。六岁时,父母便注意给他物色媳妇,请算命先生或祭司东巴排八字,对生辰,或者到寺庙烧香求签。若是相中的女孩与儿子的生辰属相相合时,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去女家为儿子说来。如女方父母同意,待女孩十岁左右即择日举行讨婚礼。订婚时,男家须向女方送礼物,第一次称为“小酒”,男方送给女家白米二升(约20斤》、酒一坛(约5斤)、红糖二至四盒、茶叶二包。其中糖、茶、酒是不可缺少的礼物,其余礼物的多少视男方的富裕程度决定。小酒之后,任何一方觉得婚事不合适时,都可以反悔,如女方想退婚,必须把所收礼物如数退还男家:茗男家想毁约,把决定通知女方即可。

小酒后隔上一年半载,男家再向女家送第二次礼,叫做过"大酒"。除备有过小酒的礼物外,还要赠送上布一件(7尺左右)、衣服两件、玉或银手镯一对、猪肉三十斤、现金若干等,披红挂彩,由媒人和男家亲友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相待,客人喝着男家送来的酒,称赞酒好、酒甜,并向结亲的两家祝贺。酒席后,女方送一壶酒和两盒红糖或一些糙把给男家口礼。男家再将女方回赠的酒敬献祖宗,宴请亲友。“大酒”之后,双方再不能反悔婚事。

送“大酒”后的第二天,男家的至亲去女家会亲,从此,两家人开始互访。自可婚到结婚前,男方每年在端午、中秋、冬至三个节日,都要请媒人给女家送去大米一盘(约5斤)。茶叶二包、红糖二盒,有些地方,在丰收农忙时,男方请未婚媳妇帮助割麦一天,选送一、二驮优质小麦馈赠女方,作为女子的“私房”。每年春节,未婚男女各自找个伴友,陪同前往对方家里拜年。任何一方家里有事,对方便前往帮助,但未婚夫妻互相不能谈话和接触,必须严格遵守传统伦理。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宫灯、字画,到处张灯结彩。在洞房的门框上方,挂一个用红纸徒糊的筛子,上插三支用柳树或桃时作的箭,井在红纸上写着“麒麟在此”四字,以求驱邪得福。

正式迎亲的头天,媒人带领男家亲友及吹鼓手,抬着迎亲的衣服、布匹、酒、肉、米、糖、茶、月饼和饵炔(米或糯米蒸熟后,再在木模内压成讲),再加三十至五十元半开(过去的价值),前往女家,沿途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女家将男家彩礼放在院中的方桌上,举行简单的点收仪式。送礼的人在女家吃过茶点或便饭即返回。当晚,男家在院中摆上糖果、蜜饯、酒和茶水,招待同付及邻村的青年。男女青年们边唱祝婚歌、边跳舞,猜拳欢笑,以示庆贺。女家亦在本村招待男女青年,唱跳的是“嫁女"古歌青年们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欢跳到深夜,新郎和一位父母双全的小男孩或好友同住新房,俗称"压床"象征新郎今后如伴友家一样,儿孙满堂,全家多幅。

第二天正式迎亲,大宴宾朋,又叫“办大酒”。清晨,男家的媒人、吹鼓手及亲友,带着新娘婚礼时需穿戴的衣物,到女家迎接新娘,新娘换上男家送来的新衣服,外罩红大褂,头插首字和鲜花,再蒙上红布头帕,一边拜祭祖先、拜别父母亲友,一边哭泣,表示舍不得离开他们。新娘坐轿或是步行,全凭男家的经济条件与路程远近而定。但她必须在同族长辈、兄弟姐妹及女伴的陪送下前往男家娘家陪迭的嫁妆,一般有大木柜子两个,箱子一对,被褥二至四床,衣服数套套,绣花鞋一、二十双,火具、铜锅、铜盆,铜壶、铜盘,铜勺,铜锁和铜制的水桶等生活用具,以及梳妆用品,随同新娘送至男家:送亲队伍的前面,中一人手持柏香木做的火把开路、意为清除秽气,驱逐邪恶,大吉大利,途中,“少年们争先恐后抢夺新娘盖脸的红头帕,抢到手后,由新娘用喜糖换回。

新郎穿长衫、马褂,带着礼帽在门前迎候(也有亲自前往女家迎亲的)。新娘一到,新郎上前掀开花轿门帘,扶新娘出轿,然后躬身向送亲的人们致谢。新娘进大门时,必须跨过门槛正中的“马鞍”(是用大红纸包贴在门尴上的),意思是跨过“马鞍”,就算是男家的成员了新娘和新良。先菱惜上或厨届的祖先台前拜祭祖宗,然后进入洞房,新郎要立即换上新娘送的栓有红丝线的新鞋,表示今后永不分离,然后出新房招呼客人。新娘”在房内脱下红大褂,重新梳妆打扮。过一会,伴友们簇拥着新郎,新娘至堂屋,举行“分大小仪式”,即依长幼亲疏拜谢新郎方面的长辈,最后敬拜来宾。

仪式结束后,按照传统习惯,男女宾客分别入席就座•男宾席上,新娘的兄弟或侄子被尊为上宾,坐于首席,女宾席上,新娘的母亲和伴女最受尊重:其余来宾,依长幼亲疏入座。喜宴至少摆六盘六碗,新郎向男宾席敬酒,新娘到女宾席劝饮亲朋们开怀帧饮,祝新夫妇永结同心。夜晚,青年们围着篝火唱跳婚歌、喜歌和欢乐调,有的通宵达旦。主人以酒、茶、瓜果、糖点盛请招待客人,新郎、新娘亦出来敬酒。来宾兴致越高,主人便越感到荣耀和吉祥新郎、新娘人洞房后,有些地方有闹洞房的习俗。

第三天新人回门,由女家宴客。早餐后,妆扮好的新娘、新郎,在男女伴友和亲属的陪同下,赴女方家省亲,并带去茶、糖、肉、饵块等礼物;快到娘家时,新娘放声哭泣,表示急叨地想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到女家后,新夫妇先拜祖先,继拜父母和长辈,最后向客人敬酒行礼:新郎行三礼九叩,新娘行四礼八拜。客人们畅饮祝福,并送新娘一些礼物。女方男女青年到新郎和男伴友坐的专席上去敬酒,同时戏弄刁难他们,如在端给他们的大碗卫放根长粉丝;用马尾毛或头发把肉一块块串在一起,把米饭堆得又满又尖等等,当晚,夫妻俩必须返回,不能留宿女家,女家应回赠些酒、糖之类的礼物给女儿、女婿。

第四天如果新郎与新娘如离丽江古城近,就同游丽江古城街,给路遇的亲友散发喜糖。第五天,新娘独自回娘家省亲,同母亲。姐妹、女伴谈话。父母则再次教育她待人处事、生活等方面的规矩和礼节。但新娘当晚必须返回夫家。

在婚姻关系中,丽江坝区纳西盛行姑舅表亲优先婚配(纳西话叫“阿贝则美该”,意为“舅舅可以强认姑母的女儿为儿媳”)。依照传统风俗,舅父的儿子有优先娶姑表姐妹的权利,即使舅表兄弟是傻子,姑表姐妹也无权拒婚。舅父只有在外甥女病残或八字与儿子不合时,才允许她嫁给他人。

采纳我吧!采纳我把!采纳我把!(^__^)嘻嘻

关于民风民俗的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孙立成、凌中华、路仁杰、厉浩杰

小组长:路仁杰

民俗之一――贴春联。帖春联是迎春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节的前的几天,街上就挤满了大声叫卖春联的小贩。摆在摊子上的春联更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每张春联上都写着祝福的话语,但各有不同,耐人寻味,有的春联上写着:“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有的春联上写着:“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短短两句,写活了新春佳节人们心中的美好心愿。

听爷爷说,春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中的新桃和旧符便是春联的原型了。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从五代十国时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但它的最鼎盛时期还在明清两代。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除夕夜,他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春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到了康乾盛世,春联艺术日见完美。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春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春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民俗之二――帖门神。门神也是和春联有着同样地位的一件春节必备品,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它已经不多见了。我个人认为它的衰弱应该是因为现代建筑对于大门的改革,门神的画像很难在这里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渐消散了。经过多方寻找,我终于看到了它。听卖画人介绍,这是神茶及郁垒的画像,他们一个手执钢鞭,一个腰带铁锏,大有怒发冲冠之势。通过资料,我了解到,在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采摘野果,摘种桃树生活。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一天,鬼王想在这里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却被两兄弟打了一顿,鬼王一气之下,现出原形,在晚上闯进了两兄弟的住所。两兄弟沉着冷静,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喂了老虎,众鬼便对他们俯首听命。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

民俗之三――帖窗花。中国剪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也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剪纸艺术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正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发展着,时至今日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极大的显示。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把剪刀,一张小纸,就能裁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剪纸作品。如小狗、小羊等十二生肖之中的动物,它们各个惟妙惟肖,犹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就能在各家各户的窗户上看到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窗花。

民俗之四――过年。腊月24号,有过小年的习俗。腊月29日凌晨放鞭炮迎接腊月30日,叫接年。早晨,儿子、媳妇要早早起床,做早饭主要做鸡蛋、汤圆。给长辈吃,表示孝道及团圆、吃完早饭一家开始忙中午的团圆饭。中午烧好后,开始放鞭炮。在吃饭时,席间要说吉利话,并给长辈敬酒。席毕,孙辈给祖辈下跪、拜年,祖辈给孙辈压岁钱。30的团圆饭吃完,男的就要就要把正月里用的水用大水缸装满,传说正月动水塘里的水来年要长许多小虫子,所以要准备许多备用水,以免再动水塘里的水。当天全家人也要洗大澡,从里到外都要换干净衣服,并在下午要全部洗干净晾好。俗话说“30的水,15的灯。”顾名思义,晚上家家户户要生火、全家人在一起烤火、聊天,表示来年日子风风火火、六畜兴旺。腊月30的晚上还要守夜,一直到12点家家户户放鞭炮、烟花,烟花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一直持续到天亮,这叫接年。

打印攻略 此攻略对我: 曾经去过的朋友都说的美与不一样,的山与的山也是不一样的。心中一直期待有机会到看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终于安排好时间,我和朋友两人收拾好行李向出发了。

第一天

第一站计划去,如果坐飞机的话只能先到或,又要坐回头车。只好坐火车到,因为是急着要票只买到中卧,票价201元/人。晚餐是在餐车上吃70元。第一晚在火车上度过。

第二天 、

坐了近十九个小时终于到,中午11:58到站。出了火车站急着找吃的,在一个小店找到据说是的小吃——沙锅饭(好像很多地方都说这是本地小吃,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出的)。然后到西站坐车到。墙上的票价是25元/人,可是卖票的窗口却说每人是33元,油价涨那么高了,所以票价也不能是以前那个了,当然包括保险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汽车终于在14:10分出发了,经过无数个急转和颠泊两个半小时后,16:45终于来到。啊!终于来到了盼望以久的小城,本以为是激动的心情,可还没下车就感觉无所事从了。车还没停稳,就有一大群中年妇女,拥堵在门口,下车后人还没站稳就有一大圈人拉扯着你七八张嘴同时对着一个人说话,感觉简直是天璇地转。都在说她们家在沱江边到她们家住吧,只能不断的推托,“不好意思已经联系好住处了谢谢了”可还是不放过,一直尾随了两三百米后才放弃。嘴上说已经联系好了,可是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幸好时间还早两人相互安慰着一定能找到临江的客栈。

因为车是停在民俗园那边,我们在一个叉路口时把路走反了,一直在走上坡路,可以看到沱江的身影却找不到路下去,走在路边时看到一户人家的铁门高墙,门口正楷书法写有“非请莫入,内有恶犬”,大门头上贴着“玉氏人家”。猜想应该是本地的大户人家吧,这种气派不是暴发户能装出来的。

终于在大桥边找到一条小路可以下去了,即将要与沱江近距离的接触,心中开始有丝丝紧张,美丽的沱江是如同来之前在网上看到那么的美吗还是文人们故作的虚。还未走到江边就有很多家庭旅馆,问了一下价格70元一个标间,心想那么远的来到应该住在吊脚楼感觉一下,又开始寻找了,终于在边找到一个临江的吊脚楼旅馆。普通标间,有一个小阳台,可以坐在阳台喝着茶,看着沱江水慢慢地从脚下流淌,80元每天,交了三天房费。

客栈是在城墙与沱江的缝隙间,据老板说以前临江的这些吊脚楼是整个城最穷的人家,现在当然不同往日了。客栈一楼客厅中央还挂有房主与宋祖英的合影照片。也不知道是当作广告效应还是荣誉留恋。房间全是用松木装饰过的,很现代的仿古,还有一个阳台,推开阳台门一开,美丽的沱江就在眼前,随时都能欣赏这美景,可以喝着茶静静的在这儿发呆。看到很多游客们换上苗族服饰在江边摆弄各种姿势,以我这边的吊脚楼做背景,哈哈,也许我在喝茶的时候进入很多人的像机内呢。因为这也是古城的一部份。等我们休息了一会洗完澡出门时,天空已经变黑了,对面江边已经亮起霓虹灯,酒吧也开始放大音响。我们找了个小店点了炒腌腊肉,肉皮是硬硬的,肉有些火烟熏的味道,只是瘦肉少肥肉太多了,其实味道还不错。晚餐后开始用脚丈量古城,,古城不大,主要是前面这一块,依江而建,江岸的一边是酒吧和商店灯火辉煌,江岸另一边恍恍忽忽的挂着几只红灯笼,静静的与江那边的热闹形成强烈对比。

第三天  岩旯窠苗寨

听说的清晨和晚上是最美的。六点不到就听到沱江边有人用木棒搞打衣服的声音,站在阳台上俯视静静的沱江,江水很清澈,不是很深,由于昨晚下了雨,所以有些清冷,可惜没有薄薄的雾让它迷蒙。街道上慢慢也开始有游人出来,旅游团队的人也开始在七点多出来了。昨晚定了个苗寨和天一日游120元每人,十点从南华门坐车出发。坐了二十几分钟时到了南长城城墙下。据说这也是区分苗族里生苗和熟苗的界线。只随便看了一下就走了。在路上时导游介绍了一些苗寨里的禁忌和一些简单的苗话,最记得的是再见说“牛肉干“,还教大家唱了一歌。告诉大家进苗寨时要对歌如果不会对歌的话就要喝酒,酒度五六十度,吓得大家都很努力的在学,谁不希望没能见识苗寨就醉躺在门口。

到苗寨时刚下车就有几个苗族青年在那里唱歌,大家一起将导游教的山歌唱了一下算是过了关。但还是要喝酒。听到旁边有人说不会让旅游的人醉倒的,应该乘此机会尝一下。我大胆的接过来很豪爽的喝了一大口,当然不是一大碗也不是五六十度,象征性的一点点,味道不错很像米酒。苗寨不是很大,五六十户的样子,据说前几年才通电,有些房子是用石头堆砌的,有些是用泥砖砌成的。寨里的人在参观时还介绍了一些苗族的迁移历史。转了差不多一圈了,就去看表演,在寨中央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看台,虽说下雨了,观众和演员还是不会淋着的。演了一些祭祖时的情节,后来还互动,提问一些车上导游已经教过的苗族的风俗及苗话。最后还跳了竹杆舞,记得以前去时黎族跳竹杆,现在苗族也跳。接下来就是吃农家饭,,在一个庭院比较大的人家里举行,居然还写着公社食堂,有点感觉来到了七十年代。菜有七八个虽然较为粗陋,大家吃得还是津津有味。对了在苗寨的猪圈里上厕所,还要一块钱,看来的厕所收费标准是统一的,即使硬件设施各不相同。

饭后乘车来到了天,下车后沿着农田走了十多分钟才开始进入峡谷,这时下起了大雨,打起一般的伞都不能前行,幸好不远处有个废弃的木房子里有人在卖雨衣,一下子的功夫红的,绿的,黄的,蓝的,穿叉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整个山谷也因此生动起来。山体是很明显的沉积岩,两山之间的距离有些地方只有两三米,走在简易的楼梯上面看着脚下湍急的瀑布流水有一种惊险的感觉。望着高耸入云的山峰感觉到人的渺小。想起以前的土匪就是生活在这种地方难怪解放军剿匪是这么的困难。大雨过后山里的空气觉得特别的清鲜,情不自禁做了几次深呼吸。两小时后来到景点尽头,看到满眼的苍翠,感觉全身都在放松。很多人都还没有恢复体力在休息。因为是原路返回,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提前上路,真是很好的选择,去的时候像是排队前面能看得到人后面看得到人。回来就爽呆了,此时回程的人很少,很多时候整个山谷里就像只有我们两人,尽情的拍照,尽情的喊叫。回到时已经近六点了,晚上我们点了血粑鸭的有名小吃,用糯米、鸭血和鸭肉放在一块弄,38元一份,份量很足。老板还介绍我们吃了香青菜炒肉,菜的味道都很不错,两个人撑死的吃,也就53元。

第四天   西门峡

还是在捶衣服的声音中醒来,我们客栈的对面在群山中突显出一座塔,地图上没有特别标出,问了客栈老板后才知道来的那天看到的大户人家的大门和这塔共属一家人,也就是名人——黄永玉的家。听老板介绍年轻人应该去西门峡漂流,120元/人,于是我们十点半左右坐上小巴车去西门峡。一个多小时间的车程就到了,还好团队不是很多。旅游景点大部分人都在顺序排队,可还是有人不想按顺序排队,管理人员对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一根竹竿拦不住人,但能拦住有修养的人。”那人只好灰溜溜的回去排队了。花五块钱买了一双草鞋穿在脚上,很酷。上了船才知道中途还可以打水仗,船与船之间,工具就是船上提供的一个塑料瓢。在水流不是很急的地方不相识的同一船上的人与另一只船上的人开始打水架,用力的还能把瓢都打坏掉。漂流了一个半小时快接近终点时,艄工让我们到江水里游泳,不论会不会游的都可以下水,大家都穿救身衣不会沉,江水又在缓缓的向前流动,手脚随便一动身子就可以向前,在峡谷里游泳感觉真是不一样,随意刺激,不可想象。漂流了一个多小时间,又在水里穿衣服游了十多分钟,坐上回程车时累得都没人讲话了。提醒以后去漂流的朋友,穿凉鞋去,不用带备换衣服,洗的地方都没有,还不如回来再换了。

回到洗完澡后,精神都恢复了。我们从南华门出去转的新城,找到个超市采购了些零食。超市的东西比古城里便宜很多。静悄悄的座落在古城的一条小巷里与外面热闹卖姜糖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时间充裕但我们没去沈从文的墓地,也算留个憾事以后再去吧。晚餐点了苗家酸菜鱼,36元一份,三四人才能吃完的份量啊。在不同的餐馆里吃了三天晚餐,味道都可以,只是感觉这里的味比较重,有些辣有些咸。记得点完菜跟老板说声少些辣少些盐。托客栈老板帮忙买了第二天到的车票,61元每人。

第五天 

早上八点半从出发,出发前联系了自助导游稻家乐,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赫赫有名的。看到导游举着接我们的牌子,双方相识后坐车去景区,去的车很多。从车站到是10元的车费,在车上看的市容,与想像中差别很大,就像一个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小县城,开发旅游那么些年怎么还这样,有些路口连交通灯也没有。大约四五十分钟到了,稻导在门口带我们吃午饭,餐馆离公园门口不远。由于我们计划在呆三天直接住在景区里面,直接买票入内,门票248元,进门还需打指卡这手段与城里形成强烈对比。门票两天内有效,可我们用不着。沿着前行,稻导边走边给我们介绍景点,在潺潺的溪水边不紧不慢的走着看着,在这天然氧吧里,不时做个深呼吸,很舒服。

一个小时左右到达紫草潭,路上的景点若不是稻导讲解是看不出来的,有些景点很有意思,根据人的想像可以说像这个,也可以说像那个。休息了一会继续上路,一个半小时后来到。坐环保车来到百龙天梯,以前看过很多关于百龙天梯的报道。百龙天梯确实比较壮观,但也确实与周围环境不和谐。56元的票价感觉有些贵。几分钟后来到电梯上站,走过一段石径来到山顶停车场。坐了十几分钟的环保车,来到了稻导的农家旅馆,附近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做家庭旅馆生意的。我们住的那家房子挺干净,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还没到晚上就全部住满了。洗好澡吃饭时天已经黑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菜谱里的价格,还以为是眼花,再认真仔细看,还是没错。空心菜38元,蔬菜炒肉丝68元,土家鸡168-288的都有,每人五元的饭。幸好我们是三天两晚全包470元一人,包门票、保险、五正餐、两早餐,两晚住宿,后来觉得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第六天 杨家界

的景点主要有“第一桥、迷魂台、后花园”,这里也是旅游团常规景点,所以游人也不少。在第一桥这里有个“土家蜘蛛人”表演,就是一个土家小伙子在悬崖峭壁上做一些动作,据说是以前当地强壮灵巧的山民借助绳梯去采摘岩耳(的土特产,是历朝历代土司王进贡朝廷的贡品),因此产生了土家蜘蛛人100元表演一次,有个小团体出了100元,我很不好意思地免费在旁边蹭看了一下。10分钟后表演就结束了,步行5分钟来到停车场,准备去杨家界景区。

杨家界(主要包括乌龙寨,,一步登天和 这几个景点),在这里坐上开往天子山方向的景区环保车,车子开了15分钟左右来到乌龙寨,在通往乌龙寨的路上左手边有条岔路,是去一步登天和这2个景点的,去这2处的话来回要2小时左右,如果大家时间比较紧的话就不要去这2个景点了。我们是先去的乌龙寨,路上经过一个酷似公鸡鸣叫的大石头,美其名曰:“金鸡报晓”。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乌龙寨,据说这里是《剿匪记》与《剿匪记》两部影片的主要现场拍摄地点的原址,寨高300余米,四周均是陡峭的,只有前面一条长达1000米长的小径可通上寨顶,小径沿途有多处天然关卡。一段处不足1米,仅通一人。过横道后,钻过一个乱石洞,两边石成窄洞,有30米长,一段仅半米宽,是上寨的必经之路,感觉稍胖或肩膀稍宽的人非侧身否则不可通过,我背了个大包勉强不侧身而过。将到寨顶时,两个山之间有一条不足半米宽的石缝,是去山头的通道,道旁是几米高垂直的。这几道关卡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仔细想想,这里的确是土匪的乐园,山高皇帝远啊。

经过这些险峻之地,便来到了观景台,位于一根拔地高耸入云的石柱之顶,需要攀爬一个大概有75度左右的铁制云梯,不过貌似很安全,一圈都保护起来了。登上,数10座石墙映入眼帘,皆相对平行而立,高矮参差不齐,气势恢弘。个人觉得这里才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在这里静静欣赏了一会,背上行囊。原路返回,到达刚刚去一步登天和景点的分叉路口,发现才15:10,于是决定去一步登天和看看,这里先是需要走一段没有石阶的土路才能到达一步登天,一步登天和刚刚的观景台差不多,也是需要攀爬一个铁梯来到一个小山峰的平坦的峰顶,这里不远处有石峰三座,其中一座如人抱孩,孩以手揉目状(说就是猪八戒背媳妇?),中间一座如一对情人拥抱,最右边的象一个棒槌,稻导介绍那就是奥运火炬,他说2008年奥运火炬没有传递到,人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火炬。从一步登天下来继续前行,当中需要沿石径蜿蜒而下约200米,便来到了,一边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另一边就是山体,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欣赏完后原路返回,回到旅馆住下。

第七天 大观台 贺龙公园

一早起来,发现雾气很大,还有毛毛细雨,暗叫不好,可能会影响到观景。在客栈用过早餐,再徒步15分钟,即到大观台三叉路口(这里也是个候车点),右边走约8分钟就到大观台,这一路上雾气弥漫,能见度只有10米。来到大观台,这里本是整个景区唯一观日出的一个最佳角度,但是现在。。。10米开外都是白茫茫的大雾,唉,无奈之下只能去一步难行了,在大观台的左边有一个小木屋,延石板路下到底,有个小卖部,可能太早的原因,还没开始营业,这里右边是到、天子座的,左走是到神鸡啄食、一步难行的。走到一步难行,这里一座危崖断开,大小并出两块巨石,前面一块长约20米,宽仅2米,是一极佳观景台,两石之间的距离并不宽,大概1米左右,听稻导讲95年有位教授掉下去摔死了,所以现在两石之间铁栏杆铺着,很安全。站在铁栏杆上望下看,就是万丈深渊由于天气的原因和天子座我们没有去。

回到大观台三叉路口候车点,在这里等开往天子山的环保车,便来到了贺龙公园,当中会经过神堂湾、,我们因为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没有去,如果天气不错的,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听稻导说景色不错。贺龙公园是旅游团的常规景点,依然游人如织,匆匆看了一下贺龙元帅的铜像,御、仙女献花也因为雾气看不到,扫兴的坐上环保车去了天子山索道上站,索道每人52元。十多分钟后来到。网上看到很多人介绍这个景点算是的精华不能不看。虽说是十里但是开发的也就五六里左右,后面的还没有开发完,很多人都在走路,我们选择了坐小火车,单程23元,往返33元。坐小火车的人很少,景点全在左边“采药老人”、“三姐妹”、“猴王嘹哨”,“一指峰”这些景点经过导游介绍果然是惟妙惟肖。

参观结束后来到停车场,大巴可直接送到。没有直达的车,只能坐小巴先到再转车。小几乎都是本地人,几个妇女在聊天,那个土话比其他地区吵架时用的音量还吓人,也算乡土得原滋原味。到,全程高速60元。两个半小时的空调车。

打车到机场买票回昆,可发现机场下班了,机场离市区二三十公里,要到市区才能买到票,原路返回。无论如何先得把票买了,终于来到售票大厅,机票950元,真是没遇到春秋航空打折呀。因为第二天是下午的飞机要乘机场大巴,为方便乘大巴选择住在机场酒店,标间100元。晚餐到麦当劳慰劳自己几天没大块吃肉的胃。

第八天

即使来到传说中的也没机会去看看,一觉睡到十点多才醒过来,昨晚电视看得太晚了。到步行街转了转,全中国的步行街上卖的东西可能都一样。下午六点的飞机准时来到,顺利回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02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