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皇帝和皇后 妃嫔吵架吗?

古代 皇帝和皇后 妃嫔吵架吗?,第1张

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后和妃嫔是不敢给皇帝吵架的,只有服从的权利,没有反对和质疑的权利。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拥有主动的权利,女人即便是皇后也只能成为皇帝的附属品。另外妃嫔也要绝对的服从皇后,皇宫拥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要绝对服从上级。所以古代是不存在皇后和妃嫔给皇帝吵架的,各个想方设法对皇帝好,争宠都来不及。

译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仁爱慈善且聪慧明辨,喜欢史书,勤心于内治,空闲时就讲求学习古训。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前殿处理事情,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解。皇帝的性格虽然严苛,但因马皇后劝阻而能够被减免刑罚的人也有很多。参军郭景样守卫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拿着槊想杀郭景祥,皇帝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

马皇后说:“郭景样只有一个儿子,别人告发的事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皇帝了解情况后,发现郭景样的儿子果然是冤枉的。李文忠守卫严州。杨宪诬告他不遵守法律,皇帝想召他回来。马皇后说:“严州,是面临敌境的地方,随便更换将领不合适。况且李文忠向来贤明,杨宪的话可以相信吗7”皇帝于是停止了(这件事),李文忠后来最终为国建功。

学士宋濂因为孙慎的事情而获罪,被抓来定为死罪,马皇后劝解说:“普通百姓家为孩子请老师,尚且自始至终奉行尊师之礼,何况是我们天子之家呢况且宋濂住在家里,一定不知道实情。”皇帝不听,正好赶上皇后侍奉皇帝吃饭,马皇后不为皇帝进献洒肉。皇帝问原因。皇后回答说:“我在为宋先生作福事。”皇帝内心盛到凄然,于是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第二天皇帝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把他安置到茂州。皇帝曾经命重刑犯筑造城墙。马皇后说;“罚劳役来赎罪是国家对重罪囚犯最大的恩惠,只是疲惫的囚犯再加重劳役,恐怕仍免不了死亡。”皇帝于是全都赦免了他们。

皇帝曾经非常生气地责备宫人。马皇后也假装生气,让人拘捕宫人送到宫正司定罪。皇帝说:“为什么”马皇后说;“帝王不因喜怒而随意地进行赏罚。当您生气的时候,恐怕处理有所偏重。交付到宫正司,就能判定得比较公平了。也就是说黠陛下您定人罪也应该交付到有关的部门罢了。”一天,(马皇后)问皇帝说:“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吗”皇帝说:“这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事。”马皇后说;“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亲,我忝为天下人的母亲,孩子们安定与否,我怎么可以不过问!”每当遇到灾年,马皇后就率领宫人吃粗荣淡饭,帮助百姓祈祷。皇帝有时把赈灾救济的事情告诉皇后,皇后就说:“赈灾救济不如事先有积蓄准备好。”

朝廷官员上奏完事情,在宫廷中聚餐,马皇后就命令宦官拿食物来自己先尝一尝。味道不好.就告诉皇帝说:“作为人主奉养自己应该差一些,奉养贤能应该丰厚。”皇帝为此整伤了光禄官。皇帝想寻找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度。”皇后坚决拒绝,(皇上)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皇后常常痛哭流涕。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在床。群臣请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马皇后对皇帝说:“死生,是命运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不要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啊!”病情加重时,皇帝问她想说什么。

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寻访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当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皇带非常伤心,于是从此不再册立皇后。

原文

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仁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李文忠守严州,杨完诬其不法,帝欲召还。后曰:“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可信乎”帝遂已。文忠后卒有功。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

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帝或告以振恤。后曰:“振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奏事官朝散,会食廷中,后命中官取饮食亲尝之。味弗甘,遂启帝曰:“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帝为饬光禄官。

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曰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 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疾亟,帝问所欲言:曰:“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出处:《明史·后妃列传》

扩展资料

《明史·后妃列传》赏析

主要记述了明朝开国皇后马秀英勤于内治、精心辅政的几件事情。马皇后讲求古训,她喜欢用古代圣贤烈女的故事教育六宫嫔妃。马皇后知道朱元璋性格刚毅,容易加重刑戮,于是就常常根据事情原委委婉劝阻。

他劝朱元璋免诛郭景祥之子,不替换李文忠,赦免学士宋濂死罪,停止重囚筑城劳役,不要因喜怒滥加刑罚,定人罪应该交付官府等。马皇后关心民生疾苦,常常为民祈祷;劝朱元璋要薄以待己,厚以待人;反对爵禄偏重外戚之家;认为死生有命,临死还遗言朱元璋要求贤纳谏,让人民安居乐业。“家之贤妻,犹国之良相”。

马氏作为一个平凡女子,有胆有识,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影响皇帝朱元璋,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业绩,为明初的社会太平、政治安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资料:

—后妃列传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当时在郭子兴的主持下,马皇后嫁给了身为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马皇后婚后与朱元璋感情极为深厚。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将,马皇后总是婉言规劝,使朱元璋有所节制。

马皇后当上皇后后依旧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册后以后,仍亲自带领公主、嫔妃刺绣和纺织。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平时粗茶淡饭,缝补旧衣。

对于朱元璋的成长经历来说,马皇后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可不仅仅是一位妻子,看起来更像是朱元璋的精神支柱,长期的战争环境又让朱元璋对马皇后产生了无法割舍的依恋,马皇后有时候像是位母亲、有时候又像是姐姐、有时候又像是妹妹,这种爱情和亲情让朱元璋即使在杀人杀红了眼的情况下,面对马皇后的绝食相逼,也会迅速妥协,因为朱元璋知道他离不开马皇后。

从朱元璋的一生来看马皇后是他最信任的人,他能在最后取得胜利,马氏功不可没。朱元璋一生自负,生性多疑,但是对马娘娘从来都很尊重。1382年,马娘娘病故,朱元璋失去贤德的妻子,非常悲痛。从此决定不再立皇后,可见他对马娘娘的一片真心。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是他的发妻马秀英。马秀英的父亲与郭子兴是好朋友,马父病逝前将女儿托付给郭子兴,就这样,马秀英成了郭子兴的养女。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得到了郭子兴的器重,郭便把养女马秀英许配与他。从此,马秀英便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册立马秀英为皇后。洪武十五年(1382年9月17日),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于明孝陵。马皇后的离去,对朱元璋打击很大,此后十几年的皇帝生涯,他没有再立皇后。

马皇后真的天生大脚吗?

孝慈高皇后马秀英(1332年8月9日-1382年9月17日),女,汉族,凤阳府宿州(今安徽宿州)人。 

历史上的马皇后,也通常被人称为“马大脚”,难道她真是天生一双大脚吗?事实上并非如此,马皇后出生在以三寸金莲为美,女子缠足的元代,但马皇后的父母开明,任由爱女不裹脚,正常生长,就这样,相比其他女子,马皇后的脚自然就大许多,因此被人戏称为“马大脚”。

马秀英的勤俭,助力朱元璋打天下

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生活不但动荡不安,还十分艰苦,马秀英总是想尽办法安排好朱元璋的日常起居,而往往顾不上她自己。有一段时间,郭子兴听信别人的谗言,对朱元璋多有猜忌,甚至把朱元璋关了起来。马秀英想到丈夫饿着肚子,便到厨房偷了些热饼,藏在怀中,送给朱元璋吃。刚出锅的饼很烫,把马秀英的皮肤都烫伤了,朱元璋看到马秀英从怀里掏出热饼后那吃痛的表情,深为感动。

那段时间,马秀英经常去拜访她的养母,即郭子兴夫人,每次都带上厚重的礼物,礼重情厚,终于消除了养父与丈夫间的嫌隙。朱元璋在回顾那段日子时,对马秀英说:“芜萎豆粥,沱麦饭,时记于心,永久不忘。”

哪怕在入住应天府后,马秀英依然勤俭节约,还十分关心前方战事,亲自带领宫女缝制军衣、军鞋以鼓舞士气。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时,她发放宫中金帛,犒劳将士。

马皇后的贤德,助力朱元璋坐天下

朱元璋称帝后,曾有意寻访皇后的宗族,要给他们加官进爵,被马皇后拒绝。太祖经常向大臣们称赞马皇后的贤德,将她比作唐长孙皇后。马皇后则对太祖说:“我听说,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没有忘记我与你同贫贱的事,希望也不要忘记群臣与你同艰难的日子。我有何才德,敢与长孙皇后相比”

有时,太祖在前殿裁决事情震怒,作出了一些对大臣不利的决定。等太祖回宫后,马皇后便委婉劝谏,设法保全大臣,有不少大臣因此而得缓刑澎。

胡惟庸案发后,株连众多,就连已退休在家的大学士宋濂,也因孙子被指为胡党而受到牵连。马皇后知道后,对太祖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善始善终,何况天子?再说,宋濂退休在家,孙辈们的事情他未必知道。”太祖正在气头上,不听其劝。过了一会儿,马皇后陪太祖吃饭,她坐在一旁,不沾酒肉。太祖问道:“皇后今日不沾荤腥?”马皇后难过地说:“我在为宋先生祈福。”太祖听后动了恻隐之心,第二天就下令赦免宋濂死罪。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春节贴福字,与马皇后有关

春节贴福字,据说,这个也是为了纪念马皇后。

传说在一年春节来临前,太祖用“福”字来做暗号,准备第二天杀门上贴有“福”字的人家。马皇后知道后,急忙悄悄地让全城百姓都贴上“福”字。城中不仅仅只有大臣,还有很多黎民百姓,不少不识字的百姓把“福”字贴倒了。

就这样,春节贴“福”字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岁。临终前,她给太祖的遗言是“求贤纳谏,慎终如始”。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多年,深知他的脾性,故有此遗言。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一直很怀念她,至死没有再立皇后。

  马皇后不怕朱元璋的坏脾气,并敢理直气壮地吹耳边风。众所周知,朱元璋不喜欢女人干政,他认为“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使干政事”,因为“宠之太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因此还特地命人纂述《女诫》,以示警诫。但马皇后是个例外。

  有一次,马皇后问朱元璋道:“如今天下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吗?”朱元璋不高兴地回答:“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马皇后振振有词地回敬道:“陛下是天下之父,妾辱为天下之母,那么子民们的安康,为何不能问?”也许正是马皇后文化水平高,说得又在理,所以朱元璋对她的话大多听从。

  朱元璋脾气很坏,在殿前开国务办公会议,动不动就会暴跳如雷,大发脾气。而发起脾气来,别人常要掉脑袋。他太过刚愎自用,许多事情不调查,也不研究,盛怒之下就会大开杀戒。马皇后虽然做了不少教化工作,可就是感化不了他。他是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从不改变他的思考方法和处事原则。对此,马皇后只能尽最大努力,想着办法劝他。好在马皇后的话他还能听入耳,因此也救了不少性命。

  有一次,一名叫郭景祥的封疆大吏镇守和州,有人揭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手持长枪要杀父亲。朱元璋大怒,当场表示要处死这个逆子。马皇后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子,传言也许不可靠,杀了他的儿子恐怕就断了郭景祥的后代了。”后来朱元璋派人调查,果然是谣言。

  大学士宋濂,明初知名的文人。若非马皇后巧妙地进谏,只怕他早已卷入冤案,命丧在朱元璋的刀下了。

  还有一次,大学士宋濂因为孙慎一案受到牵连。逮捕入狱后,按案情严重程度当斩。皇后闻其贤,不忍让他这样无辜死去,便对皇帝说:“老百姓家都知道为子孙而宽待老师,以求礼教有始有终,你是天子,岂能没有这样的见识和肚量?何况宋濂年纪一大把了,退休在家,肯定是不知情的。”朱元璋正在气头上,不听。过了一会儿,皇后伺候他用餐,但不上酒肉。皇帝问何故。马皇后说:“我是为宋先生做福事呀。”皇帝听了心里一动,恻隐之心顿生,放下筷子饭都不吃了。第二天终于想通了,赦免了宋濂,将其安置到茂州。

  另一个关于马皇后贤德的有名故事,与安徽的大商人沈万三有关。当时,沈万三富可敌国,有“财神爷”之称。朱元璋看他有钱,就想诈他一笔,让他为建造南京城墙出点银子。沈万三财大气粗,竟把城墙工程费用的三分之一包下来。后来,沈万三意犹未尽,或是想拍朱皇帝的马屁,又主动提出为朝廷犒军。没想到马屁拍到马腿上,朱元璋一听大怒:“小小匹夫竟想犒劳天子的军队,贼心不小,乱民呀,该杀!”马皇后觉得不妥,一个势利商人,只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罢了,罪不至死。所以就劝道:“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皇帝一听,有理,便改变想法,把这个倒霉的商人发配到山高水远的云南去了。

  马皇后身为女知识分子,除了仁慈宽厚之外,还有更深刻的一面。明朝将领攻克了元朝的首都后,把缴获的金宝美玉送回南京。朱元璋看到这些宝物喜形于色,马皇后却在一边泼凉水:“元朝有这些财宝却不能保住国家,我想,大概真正的帝王们另有其他宝物吧?”朱元璋一愣,沉思片刻,说:“我懂了,皇后的意思是人才是宝。”马皇后接着说:“陛下说得对。

  我与陛下从贫贱出身而能有今天,我常担心骄横纵恣由奢侈而生,国家危亡皆细小之处而起,所以希望广召人才以共同治理天下。”马皇后接着又说:“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皇帝一听,真是至理名言呀,马上叫来女史录入史册。

  在她生命的最后关头,她还是进谏不止。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皇后知道朱元璋的坏脾气,害怕治不好而连累医生,竟坚持不肯服药。弥留之际,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话讲。她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史书上还说,马皇后出殡那天,南京百姓几乎倾城而出,自发为她送葬。时值盛夏,史载那天忽然电闪雷鸣,下了一场瓢泼大雨,那扶老携幼的万千百姓在大雨中恸哭,竟然没有一个回家躲雨的。

  然而,自从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愈加孤独,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打大臣的屁股更频繁了,大臣们的脑袋也更容易掉了。那些倒霉的大臣宫女妃嫔,恐怕比朱元璋更加想念马皇后。

  马氏作为一个平凡女子,生在乱世,有胆有识,在艰难逆境中帮助朱元璋成就大业;在大富大贵时,不奢不骄,始终不忘民间疾苦,不改勤俭本色,并用自己的言行来规劝、影响皇帝朱元璋,做出极不平凡的业绩。马皇后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

马皇后是朱元璋平生喜欢的人,二人从年轻时候走到了一起,共同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期间一起征战,经历了许多生死时刻,她甚至还救过重伤之中的老朱。俩人的感情早已不止是夫妻,那是比亲人还要亲密的人。

在她死后,当天竟然下起了大雨,甚至不能顺利下葬,于是老朱大怒,扬言要斩杀随行的大臣,幸亏有位和尚聪明非常,一句话救了周围的大臣。

一、和尚到底说了什么,能救下这么多人?

在我国,人们娶亲、下葬,那都是要根据人的生死时间来选择时候的,特别是在帝王家,讲究更多。就算是现在,在很多地方都普遍认为,不管是娶亲还是下葬,晴天那是最好。

如果娶亲的时候,一直闪电不断,大雨倾盆,那两家人必然会感到担心,如果是人死后下大雨,人们就会认为这人坏透了。而且除了这种认识外,如果下葬的时候下雨太大,墓室里面会倒灌雨水,不利于棺木、尸体保存,甚至在埋下不久后会发生坍塌。

于是当时老朱越想越生气,这是老天故意和自己作对,不让他把老婆顺利安葬吗?他心中怒火没地方发泄,于是农民的凶狠此时就表露了出来——今天不能下葬,我就杀光你们!

老朱是个很能杀的人,当年不但杀尽蒙古人,击杀陈友谅等势力,开国了还杀了很多大臣,他说杀,那肯定是要杀了。

于是大家都紧张起来:下雨这种事,我们要怎么管?一时间气氛紧张,人们都在想对策。就在大家没有对策的时候,突然做法事的和尚想到了一个法子,他走上去和老朱说了一句话。

“陛下,这雨其实下得很对。皇后这么贤惠,前半生和您打天下,后来默默地为您主持后宫,平时还那么节省,一定是她的美德感动了上天,上天这是在流泪,所以才下个没完啊!”

老朱一听,心里很是高兴。其实他刚才说了狠话也后悔,真要砍了这么多大臣,恐怕朝廷要动乱了。于是他赶紧下坡:确实啊,皇后那么好,老天一定是为她的死而伤心流泪!于是他也不说杀人的事情了,一帮大臣这才捡了一条命。

二、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疼爱皇后呢?

首先,皇后是在他身份低贱时候嫁给他的,多年来一直支持他,是个贤贤惠的老婆。其次,有一次老朱重伤,没人去管他,最后还是老婆背着他逃了出去,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最后,朱元璋称帝后,后宫也有一堆,皇后却没有吃醋、反对,而是一直帮他稳定后宫。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贤惠的老婆,而在她弥留之际,她自知没法救治,还拒绝了治疗,表现出了豁达的态度。正是因为这样,在她死后,老朱因为怀念他,此后近20年余生中,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对她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正是因为他爱皇后,所以和尚为皇后说好话,他立马就原谅了所有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0218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0
下一篇2023-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