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的别称是庐州。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
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介于北纬 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
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合肥市
确实,真正的天津口音和周边地区的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方言不搭界,所以以前还有说法把天津方言叫:孤岛方言。但是偏偏天津话和安徽话又有点相似。这里有三段故事。
一段叫“燕王扫北’,说的是明太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曾经带兵到天津,北京一带守卫过边疆,他带去士兵有一部分人是安徽人,这些人最终都留在了天津,当时,天津只算是一个卫所,所以以前有天津卫的说法,而天津卫里面的士兵,多是安徽和苏州一带的。这个是 历史 上可以查的,燕王确实从安徽固镇一带招募了很多士兵,带着家属开赴北方。这是一次。
到了清朝时候,这个时候天津已经叫天津府了。为了抗击太平军,李鸿章带领大批淮军来到天津,天津成为淮军的大本营。同样道理,这次又强化了江淮方言的主体地位。
到了近代,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也曾长期将天津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一度在天津成立了政府。 这些都加深了天津与安徽的联系,两地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渗透,方言上的趋同也就在所难免。
不过,一种方言的形成其实是很复杂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所以两地的方言也仅仅是相似而已,真用来交流怕是还是有困难的。
当然,现全国推行普通话,普通话渗入方言,以后差别会越来越小,毕竟,中华民族都是一家嘛。
我是天津人!虽然是郊区的!所以回答一下!
因为我老是全国跑,所以经常遇到语言不好交流的情况!
天津人说话很有特色!在全国各地都能被听出来,可以说是辨析度很高的一种方言!
天津人和全国各地的人在语言交流时,确实是会出现一些尴尬的情况!基本都是说:您说慢点我听不清!这样的事我也是经常遇到!
但是有一个地方的方言,我和他们的交流是基本无障碍的!
那就是安徽!
这个情况不难解释!
最主要的原因是:天津的由来造成了这一现象!
1、天津在公元1404年建卫,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在天津卫之前,唐朝叫“直沽寨”,元朝叫“嗨津镇”!
2、“燕王扫北”时朱棣带领军队平定北方,他带领的军队主要是南方人组成的军队。在天津建卫后,驻守天津的军队是来以自安徽的士兵,其中由以安庆人为主(安庆当时是安徽的省府)!
3、当时的天津地区乃至于华北地区的人口比较少,所以朱棣下令从人口密度相对稠密的山西搬迁大量民众,来到华北地区,进行人口发展和耕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就是当时的集体出发集合点!现在天津人都以那里为祖宗发源地!
(天津人好多的地域特殊方言都是在民众迁徙途中产生的!例如:上厕所叫“解手”,还分“解大手”、“解小手”的区分!那就是因为当时百姓故土难离,士兵将百姓的手都绑住串成一排行路,在有人要方便时就和士兵提出解开手要上茅房的要求,后来干脆就直接简化为“解手”,为了快速行进所以就要求男人在撒尿时只能解开一只手,也就有了“解小手”的来源!)
4、迁徙到天津的百姓在安定后,开始了天津早期的城市建设。在天津卫驻守的安徽兵没有返回家乡,所以就和当地的百姓进行通婚了!时间长了繁衍的子孙逐渐多了,原来安徽兵的家乡话和山西移民的家乡话逐渐的混合,产生了现在的天津方言的基础,加之天津地区的地下水含碱量高(我家这叫“咸水沽”),形成了很有鲜明特色的一种著名方言!
综上所述,天津人和安徽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障碍不大的!彼此都能听懂!
我们今晚报的记者曾经走访了安徽省东北部的宿州,为找到天津与皖北地区在方言、民俗、 历史 文化等方面的相通之处,确实有了很大的感触。
此外,宿州在结婚、出殡等民俗方面的习俗,也存在着许多与天津民俗相同之处。例如,结婚的时间和流程非常相似;殡葬的“摔老盆”习俗,还有殡葬的时间等,都与天津的民俗非常接近。
其实对于天津话的起源,一直以来就有众多说法,其中学术界就分成了三类。
学术界的三种说法其一,天津话是当地的土著方言,是由最早的静海话演变而来。
其二,传说天津第一批居民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村,查询资料也确实发现早期的很多天津人籍贯都是山西。
其三,天津人是“燕王扫北”时从安徽、江苏迁移来的,因此天津话源于皖、苏。
看了这些,您觉得天津话的起源是哪里呢?
个人觉得题目本身有点绝对化,其实天津话只是与安徽的皖北地区,特别是宿州地区的方言相同。而安徽的宿州地区距离天津有着七八百公里,两地说话竟然一模一样,就连天津人和宿州人自己都分辨不出,这是啥原因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 历史 上的明朝,当时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往北京、天津一带戍边。同时他也带去了安徽皖北地区的不少家乡父老,到天津一带戍边屯垦。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从天津渡过大运河,南下争夺皇位,当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将他戍边屯垦的地方改名为天津,当时从安徽及苏北来的军人是最大的群体,因此他们的家眷、亲属等也随他们迁入天津。
再加上天津所在地,在 历史 曾是海洋,是在黄河泥沙作用下慢慢形成的冲积平原,因此当地的老百姓很少。这样,朱棣带去的人,占据了当地的上层地位,他们使用的江淮方言也就成为强势语言。而天津地区的人较少,所以才造成天津话与安徽的皖北地区的方言特别相似。
应该说天津话和皖北话相似,尤其是宿州,明朝时燕王朱棣扫北,囤军天津卫,带来的都是家乡凤阳周围的兵,尤以固镇居多,此后不断有军人移民,成为天津卫主要群体,皖北话也成为天津卫主要语言。清朝时,李鸿章的淮军又在此驻军,加上民国段祺瑞的皖系还在天津成立政府。最终强化了皖北话在天津的主体地位。
大家说的天津话只是市里人说的话,郊区人民和市里人说话一点也不一样,请大家不要以为天津人说话都一个味,像武清说话偏北京,宝坻、蓟县就唐山味儿,毕竟北边的一些郊区原来属于河北省
传说是因为晚清时期李鸿章的淮军大量长期都驻守在天津卫,淮军顾名思义大部分是安徽人组成的军队,还有就是那时候的天津本来人口就不多,所以一下住进这么多外地人,口音被带跑偏很正常。(个人见解)
其实准确的说,没有一种话叫安徽话,皖北阜阳亳州属于中原官话,与河南鲁西北苏北说话很像。皖中属于江淮官话,与南京镇江说话很像。皖南本地方言属于吴语,现在皖南被同化的地方很多,吴语区被吞噬了挺多。天津话与安徽话很像,准确的说是和江淮一带的话像,这是有 历史 原因的。主要一是明初燕王朱棣带领凤阳一带的老乡扫北。二是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驻扎天津。三是皖系段祺瑞在天津的多年耕耘。上天好像有意为之,这些去往天津的几次人口迁移都来自安徽的江淮一带,所以经过多年繁衍,口音大都同化的和安徽江淮一带方言很类似了
天津话和安徽话相似?不可能啊,我就是安徽人,不过是安徽安庆人。安庆出名的就是黄梅戏,没来过安庆应该有可能听过黄梅戏吧,那戏里对话的安庆方言,跟天津话没丝毫相似的地方啊。听安庆人说话就像听黄梅戏里的人对话,听天津人说话有一种说相声的感觉。所以,题主是问的天津话和安徽某个地方的话如此相似吧?
这世上本没有天津话,外来的移民多了,就有了天津话。
根本就没有所谓“安徽话”这种说法,安徽之内别说皖北人听不懂皖南方言,就算是皖南,徽州地区相邻两个镇的人说话,经常都听得云里雾里一脸茫然。
要说天津话与安徽的方言相似,仅局限于皖北的宿州一带,与安徽其他地区的方言根本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而造成天津话与宿州话极其类似的原因,要追溯到明朝时期,从大量皖北居民被迁移至天津之地定居开始说起。
汉语方言,主要分成十三个语种,即官话、吴语、湘语、徽语、赣语、晋语、粤语、客家语、闽北语、闽南语、闽中语、闽东语、莆仙语。
整体来说,北方大多数地方方言都属于官话,虽然属于官话不同支,但大致意思没什么明显差别,晋语区是北方唯一的方言区。
然而南方截然相反,由于南方水网密布山区众多,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千奇百怪的方言,汉语几乎复杂难懂的方言几乎全都位于南方地区。
说真的,南方很多地区,不同地市甚至不同村镇出身的人,要不用普通话交流,要不就是大眼瞪小眼互相听不懂。
天津话在北方是个很特别的存在,因为天津话与旁边的河北话、北京话等都有显著区别,天津话倒是与上千公里之外的皖北宿州一带的方言极其相似。
这是方言之中的“飞地现象”,就算一个地区的方言与周围方言存在明显不同,反而与相隔很远的地方语言酷似,一般这种现象,都是移民造成的。
天津话与皖北宿州话酷似,也的确与移民有关,在 历史 上,安徽与天津之间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这造成了如今的天津话酷似宿州话现象。
地处海河入口处的天津,从唐朝开始就因为漕运而崛起,逐渐成为北方的水陆交通要冲。
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发动靖难之变,朱棣登基后为纪念功勋,于永乐二年正式在此建城,定名“天津”,意为天子渡口。
天津也成为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载的城市。
朱元璋出身凤阳府,所以早期明朝的将领与士兵大多也都是从两淮地区招募的,朱棣受封燕王以后带走了大量淮西子弟。
朱棣夺位之后不久就将都城北迁,随着朱棣北迁的大量旧臣、淮西出身的士兵与他们的大量家眷,也都一起北上,其中很多都被安置在天津驻防,构成了天津早期居民。
因为明朝的建立者出身安徽,所以有这样一层渊源,当时大量的皖北出身者被带到了北方地区定居,他们带去了家乡的文化,构成了最初天津的强势方言。
明朝时期,天津主要作为京师东部的门户存在,人口不是太多,而当地淮西出身者大多地位比较显赫,方言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这样的延续,一直到了晚清时期,而清朝末期的大移民也与军有关。
作为晚清重臣之一的李鸿章同样是安徽人,出身庐州府合肥县,他一手创立的淮军大本营就在天津地区,那时的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常驻天津办公。
数万来自两淮的淮军将士,还有更多他们的亲眷都居住在天津城。
晚清时期,也有很多河北等地移民,在闯关东的过程中留在了天津,不过他们的整体人数不是很多而且比较弱势,因此河北方言没能完全影响天津话。
倒是在清朝没了之后,原本的淮军后代们,纷纷脱去了戎装,也就在天津定居了下来,如此一来天津城内来自于安徽的口音比例再次不断上升。
无论是明初时期的移民,还是清朝晚期的移民,都带有浓厚的军镇色彩,两次大规模移民都以皖北人为主,他们构成了天津城当时最强势的早期居民。
除此之外,清朝时期两淮地区的盐商非常强势富有,而当时皖北与苏北之地,常年因为淮水泛滥而被迫远走他乡。
顺着大运河,大量皖北与苏北的劳工被盐商带到了北方,位于大运河北端的天津成为了很多人最终的落脚定居之地。
皖北与苏北大多都属于江淮官话的方言区范围,大致上没有太多的区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众多劳工在当地逐渐也融入了当地的方言环境。
天津 历史 上前两次大规模的移民,主要还是因为朝廷的干预,而后来的自发性移民,则是因为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
正因为这段过去,皖北尤其是宿州等地的方言,成为了天津话的母方言。
由于 历史 上大批来自江淮皖北之地的移民,构成了天津早期的强势居民,他们的方言最终奠定了天津话的基础,后来的其他移民数量上不占优势,因而被同化。
在地缘上,天津方言成为了北方的一个“方言岛”,显得非常独特,与周围的河北等地方言迥然不同,倒是跟千里之外的宿州相似。
当然,现实中的天津话与宿州话乃至于皖北、苏北一带的方言口音都极其相似,却多多少少有些不同,仔细听还是能够分辨的。
按照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天津方言的母语言,位于安徽皖北地区的固镇、蒙城与宿州包围起来的这个三角区域之内。
大致上,也就是江苏徐州的南部、安徽淮南的北部,涡阳县之东、五河县与泗县灵璧县以西的这一片区域之内。
当年,还是因为长期研究天津方言岛现象的学者李世瑜先生,在一次观看凤阳杂技团表演的时候偶然发现演员们的口音酷似天津话,之后前往凤阳考察,最终才发现这些渊源。
虽然 历史 上其他地区的移民口音,并没能占据天津的主流,但是多多少少还是影响到了天津方言的一些日常用语,这造成了天津话与皖北方言的差别。
天津人将鲤鱼称作“拐子”,皖北称作“鲤鱼拐子”,天津人油条叫做“果子”,皖北称作“油果子”,大多数用语都是一样的,但稍有区别。
至于“安徽话”,并没有这种说法,就好像外地人说的“安徽板面”,在安徽根本就没有,因为安徽只有“太和板面”。
安徽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在明朝之前,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安徽地区,南北向来都不属于同一区划,甚至分属不同王朝管辖。
历史 上,安徽长期都是南北王权对峙的前沿,皖南与皖北之间的文化差异极其明显,而这样的差异即便在皖南皖北成为一家子之后也并没有消失。
在安徽,皖北尚且还好,各地之间的方言差异不是很大,但巢湖以南就开始变得复杂,尤其是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在古徽州地区。
皖南多属于吴语和徽语重叠之地,方言本身就晦涩难懂,加上当地山区众多,很多地方都十里不同音,别说皖北人,就算是皖南沿江地区也未必听得懂徽州人说话 。
天津话,只是因为 历史 的原因,与皖北宿州一带的方言酷似,属于江淮官话的“信蚌片”,而与安徽其他地区的方言,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合肥市是说普通话的。合肥话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初到合肥也许难以听懂,但不用担心沟通问题。当地大多数人交流还是以普通话为主的,只有部分少数老人只会说合肥话。
合肥市一般指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地形地貌
合肥市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到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到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度,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呆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dāi bǎn(旧读 ái bǎn),意思是死板;不灵活。一般形容人的样子或动作,出自巴金 《新生·四月五日》:“出世,成长,保身,传种以至死亡:所有的人都走这种呆板的单调的路。”[1]
中文名
呆板
外文名
mechanical
注音
dāi bǎn(旧读 ái bǎn)
词性
形容词
释义
意思是死板;不灵活
快速
导航
引证示例补充说明
详细释义
近义词:呆滞
反义词:伶俐、活泼
引证
死板;不灵活。
巴金 《新生·四月五日》:“出世,成长,保身,传种以至死亡:所有的人都走这种呆板的单调的路。”
冰心《三寄小读者》七:“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泼的,山是呆板的。”
段荃法《杨老固事略》一:“ 杨老固 的脑子虽然有些迟钝、呆板,但他对村里的任何变化都是很敏感的。”
示例
这篇文章写得太呆板。
别看他样子呆板,脑子倒很灵活。
补充说明
按:这是个错字词目,本字应该写作“硙板”。著名语言学家、词典学家王光汉先生在《庐州方言考释》一书中指出:
“硙”,按《说文》解释,本义是磨子。引申作动词,表示磨动义。汉代扬雄《太玄·疑》:“阴阳相硙。”宋衷注:“物相切磨称硙。”《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二年》:“皆命发其骨,硙而扬之。”胡三省注:“硙……今人谓之磨。”因为磨,阻力较大,故当可引申出不灵活义。词典于“硙”的如上义均音wèi,然“硙”于《集韵》中有“鱼开切”音,正与合肥方言音相合。今言不灵活,均取用“呆”字。“呆”本古文“保”字;后用为痴傻义,音dāi。《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注明“呆”音dāi是“统读”,诸多词典竟将它又音作ái,《现代汉语词典》还特别注说读ái“专用于‘呆板’”,这显然是不妥的。而且不灵活与痴傻不是一回事况其引申义还有“确定、肯定”等,如都取用“呆”字,所引起的误会自会更多。所以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因仍然不知“呆板”当作“硙板”,索性取消“呆板”一说,干脆完全无视自在的语言事实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享有“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滨湖新城”之美誉,因东淝河与南淝河由此发源,故曰“合肥”;因明清时为庐州府治所在,故别称“庐州”。合肥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泛长三角区域西端;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连接中原。市域总面积7029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80万人。现辖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3大开发区。
合肥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合肥自古就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及“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之称,历为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今日合肥,是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泛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
合肥是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立体化交通网络日臻完善。淮南、合九、宁西等铁路在此交汇,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即将开通,合肥到南京仅需45分钟,到上海、武汉只需2个多小时。206、312国道和合宁、合徐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到南京仅需2个小时,到上海、武汉等仅需4—5个小时。合肥水运经巢湖通江达海,是交通部规划中的内河航运中心,正在启动的江淮运河建设项目,将使合肥成为沟通长江和淮河的水运中心。合肥港近、远期计划各建一座集装箱码头。合肥骆岗机场是全国重要的国际备降机场,开通30余条国内航线和直通香港的航班,到上海只需40分钟,到北京、深圳、香港只要一个半小时,一座新的4E级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规划建设。
合肥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合肥是一座绿色城市、生态城市,1992年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城市绿化覆盖率395%,人均绿地面积1015平方米。绵延87公里、面积1376公顷的敞开式环城公园,构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城景交融格局,为全国所独有。
合肥,是全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包公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徽园等旅游景点独具特色。逍遥津、大蜀山、紫蓬山、岱山湖、三河古镇等景点风光旖旎。合肥还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周边半径250公里内有黄山、九华山、等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
合肥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城
合肥自秦代置合肥县,至今已有2千多年历史。三国时期,魏吴在此交兵留下了逍遥津、教弩台、三国新城等历史遗迹。1949年合肥解放,同年2月建市。1952年,安徽省省会迁入合肥。
合肥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五代十国的吴王杨行密、宋代清官包拯、晚清洋务派首领李鸿章、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世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等均出自合肥。韵味悠长的黄梅戏,淳朴的乡俗,汇聚南北风情的美食,包公祠和逍遥津,院士云集的科学岛(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国际知名学府――中国科技大学,既吸纳了北方文化的粗犷与豪放,又蕴含着南方文化的秀媚与细腻。使其融皖韵徽风于一城,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合肥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合肥科教优势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59所。科教人才比例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合肥科研基础雄厚,是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等国家级重点科研设施,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达到33个。
合肥创新能力较强,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WTA)会员城市。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以及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冰箱均诞生于合肥。
合肥是加速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合肥工业基础较好,现有34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8大重点产业。家用电器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3位,汽车整车产量全国第9位。合肥拥有全国最大的挖掘机、叉车、轮胎生产基地,联合利华、ABB、家乐福、麦德龙等19家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合肥。美国微软在合肥设立了技术中心。江淮汽车、美菱电器、荣事达电器、国风塑业、合力叉车、佳通轮胎、日立挖掘机等名企名品声名远播。相继被授予“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称号。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
庐州,是自西周置古庐子国。隋朝设置行政单位, 治所为今安徽省合肥市。1949年以后为安徽省省会,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蕴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
庐阳,位于合肥市中北部,2002年3月6日,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是安徽省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扩展资料
合肥文化
1、市树:广玉兰
2、市花:桂花
3、方言:合肥话是江淮官话洪巢片的一个重要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合肥小片。
4、饮食:合肥的菜系以庐州菜、江淮菜最为有名,合肥菜又称庐州菜,是徽菜的五大代表菜之一。
5、戏曲:合肥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旧称“倒七戏”,俗称“小戏”、“祷祭戏”、“小倒戏”、“小蛮戏”,是安徽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
6、非遗:截至2016年,合肥市共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项省级非遗项目, 87项市级非遗项目,162项区县级非遗名录项目。
-合肥
固始在今河南省的最东南部,全县在淮河以南,东境与安徽六安邻近,地理位置特殊。按照古代广义的“中原”概念,光州已不属于中原,但今天它是河南省所属的一个县,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妨仍然把它看做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光州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闽的必经之处,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地。对于南迁至闽台的中原姓氏后裔来说,固始不是这些姓氏最早的本根所在,但它却是在姓氏寻根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到的较近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光州固始寻根是独具特色的。固始成为闽台一带许多姓氏近根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民众三次大规模地向东南迁徙有直接的关系。第一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闽书》记云:“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福建通志》、《福州通志》及福建的杜黄陈郑等大姓的家谱族谱中也有相关的记载。这八个姓氏的原始祖根皆在中原,但他们大规模南迁的始发地却未必都起于光州固始,只有福建客家人的林氏原曾“聚族于淮南道光州”。
中原大姓南迁并且起于固始的是以后的两次移民潮。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入闽平叛,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陈政之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即是淮南道光州固始人。唐末大乱,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王绪率众攻占淮西光州,自领光州刺史,王审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审圭阝参加了王绪的军队。不久王审知兄弟杀掉王绪,王潮代领光州刺史。王潮死后,王审知在唐末时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于是率部入闽,割据一方,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朱温封为闽王,945年闽国被南唐灭掉。王审知及其子孙经营闽地数十年,原来入闽时所率本部军校多为光州人,后来都在闽地落籍。随王审知入闽的光州人,有不少是中原的大姓,如郑姓等。
从以上考察可知,唐初陈元光和五代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在福建入籍定居,繁衍生息,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究其根源,多来自固始。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谱、家谱,如王、陈、刘、黄、郑、周、许、方、曾、吴、谢、尤、施、余、颜、吕等20余种谱牒资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闽的记载。而台湾的民众又大多数都是来自福建的,因此,台湾的姓氏自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光州。有人说,福建人来自光州的,占福建人口总数的70%左右,而台湾人来自福建的,占台湾人口总数的70%左右。由此推算,台湾人应有约半数来自光州。今见《台湾通志·氏族篇》中记载,大约有60个姓氏来自光州。这样的事实,说明光州对于闽台地区的姓氏寻根来说,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