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的方言

关于湖北的方言,第1张

1,襄樊话 (包括襄樊地区,十堰部分地区,随州话,以及荆门部分方言

2江汉平原方言(包括天、沔、潜三地方言,荆州方言,荆门话)

3宜昌话(包括宜昌方言,恩施话,十堰话)

4武汉话(包括武汉市方言)

问题一:四川话神戳戳是什么意思 神经病,脑子有问题的人。傻兮兮的人

问题二:神戳戳是什么意思?那个地方的方言? 四川方言。说这个人有点神经

问题三:神戳戳是什么意思 神戳戳 重庆,四川方言,用来指那些说话做事不符合逻辑,老爱闹笑话的人。 湖北荆门方言,用来骂做了一些很丢脸的事的人和很神经质的人2684

问题四:四川话神戳戳的人是什么意思 神戳戳

重庆,四顶方言,用来指那些说话做事不符合逻辑,老爱闹笑话的人。 湖北荆门方言,用来骂做了一些很丢脸的事的人和很神经质的人

问题五:哈戳戳 和神戳戳 重庆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哈戳戳――是指一个人的智商不高,遇到事情脑壳转不过弯来,对事情的理解、处理与常人大相径庭。神戳戳――是指一个人的思维不正常,经常是跳跃性的思维,在跟别人交流时搭不上轨,表现出东一下、西一下的语言和行为特征。

问题六:重庆话包弄神是什么意思 重庆人对神经有点不正常的人,喜欢称这个人“神戳戳的”。广义来讲,傻子(重庆人叫哈子、哈儿)也归到神戳戳这类人之中,“包弄神”就是指几个朋友恶作剧,合伙把别人捉弄得莫名其妙的、仿佛思维反应迟钝有点像傻了。

问题七:四川话“哈戳戳”是什么意思? 一、含义:四川话“哈戳戳”是指一个人傻、笨、呆,做事不灵便。参考哈戳戳伐搜百科

二、用法

1指一个人什么都不会。

例子:这娃儿哈戳戳的,连1+1=几都不晓得;

2指一个人不机灵,不会审时度势。

例子:在客户面前说这个,你哈戳戳嗦。

问题八:四川话里坨神什么意思 一、简介

妥神,重庆本土方言,一个已经淘汰出局的方言。但是,一经提及,上点岁数的人就会说:你说的妥神索,不就是现在说的杂皮,烂龙,天棒,耍娃,打滚匠吗?对了,妥神就是这几副“颜色”。 妥神,出生在旧社会。那些混迹于街头市井的小混混,那些在社会上搓手槌的小流氓,市民便称之为妥神。

妥神的形象很有特点,一目了然:一是吊儿郎当;二是游手好闲;三是无事生非;四是结帮斗殴。有了这四个标签贴在身上,市民百姓见了妥神,多会避而远之。在百姓眼里,妥神好比瘟神。被妥神缠上了,那就是个“巴倒烫”,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爪,叫你半辈子不得安生。

二、历史由来

有人考证过,妥神二字属于误传。妥神的正确写法应该是:神。神之,意思为“物下垂”。用今天的重庆话来说,就是吊甩甩,悬吊吊,很扣“吊儿郎当”的形象。只因字生僻,多人不识,口传之后,误为妥字,神便成了妥神。其实古人是常用这个字的。杜甫就有“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腔凌紫陌”的诗句。《聊斋志异》里也有“袖垂髻,风流秀曼”一说。

妥神之神,笔者愚见,当有两层含义。一是,妥神之神即神仙之神。妥神成天游手好闲,却有吃有穿,这不是神仙过的日子么?二是,妥神之神即神戳戳之神,意指神经不正常,行为不正经。“哪个正常人会去当妥神?”概言之,又想游手好闲,又想过神仙般的日子,只有神经不正常的人才想得出来,是为妥神。当然,此乃猜测,姑妄说之,请姑妄听之,不必当真。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的人民公园曾经有一专为神设立的“神桩”。人民公园前身名中央公园,1929年由川军师长潘文华建成。蒋介石迁都重庆,重庆成为陪都,中央公园更名为中山公园。解放后,中山公园遂更名为人民公园。当时的中山公园,是渝中半岛上唯一可供市民休闲之处,然神们也时时聚集于此,滋事闹事,弄得一个公园乌烟瘴气。为打击神的嚣张气焰,当局特在公园设立“神桩”,以警示神,惩治神。由此可见,解放前重庆的神还是很有“名气”的,有“神桩”为证嘛。解放后,神们开始“分流”,渐渐没了气候,人民公园的“神桩”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缩影,是地方历史文化的积淀,一方水土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虽然汉民族语言占了主流地位,但各地方言却各不相同。

因此现代汉语把我国的方言基本上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分别是官话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吴方言和客家话方言。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实际情况是这些方言区还会派生出一些次方言,如广州话,福州话等等地方方言。

潮州话

潮州在广东历代承传着丰富又复杂的本土文化,以依山傍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山中有茶,海中有鱼。潮州功夫茶艺闻名全球,亦蕴含着中原文化的极具代表性的特色,自小的电视剧中,潮州话的“家gi冷”(自己人)口头禅让人有着深刻的印象,凸显的地方文化色彩。

荆门话

关于荆门话最大的特点,我只能谈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荆门话,不管城北城南,喜欢语尾带上一个后缀“子”,而且发出来的是颤音。似乎舌头在口腔里打着卷儿。比如“小孩”一般都念孩子,但荆门地方话把脚上穿的“鞋子”也是读作“孩子”的。许多常用词语都带一个“子”。比如“我的孩子(鞋子)在哪”?外地人不明白,会以为是问孩子在哪。其实是说鞋子在哪。诸如“袜子”在哪?也会闹这类似的笑话,弄不懂,就以为是问娃子在哪?因为发这个颤音的时候是团舌音,不是zi这个音,而且袜也不发第四声,而是第二声。

东北话

东北话是东北文化的典型特征和组成部分,东北方言是一种多民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特语言风格,是勤劳朴实的东北人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口语式语言,只有你在听着说的时候才最具有魅力,文字不足以表达东北话的内涵。

北京话

北京话被奉为“京腔",是明清就以形成的,曾作为清朝官话,过去曾有俗语说”官味十足,京味十足",说得就是这京腔,如今普通话亦是以京音为基本音而推广向全中国,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的主要语言。

若要说特色,各地的语言,人们通过能够听懂或记住的只言片语便知为何方人氏,比如:两湖人士常用词"搞么事"?四川话“锤子”!上海话"阿拉,依拉",江西话“恰了波“,“祝西哩“?都是各具特色的地方方言用词。

您是说黄冈下面的县级市麻城,还是荆门市掇刀区下面的麻城镇?如果是前者,差别比较大,麻城市的口音基本上属于江淮官话这个方言体系,荆门话属于西南官话体系。如果是后者的话,就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提。比如说武汉某句方言是什么意思?例如:

洗了睡

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例句:算了、算了,就你这水平,还不回去(念ke)洗了睡。

心里冒得数(念sou)

糊涂的意思,不知道轻重

例句:你心里冒的数吧,他你也敢动!

糊鸡

糊涂蛋

例句:你心里有点数沙,每天象个糊鸡。

掉得大

结局很悲惨

例句:我今天才是掉得大,钱包被偷了。

男将

男性

例句:亏你还是个男将,跟个女的去闹。

去(念ke)了回 :下课、完蛋的意思

例句:你上班还敢玩游戏,不怕老板捉到了去了回。

老菜苔

菜苔是武汉特产蔬菜,但老菜苔吃起来就非常不爽。在武汉方言中,老菜苔用于形容年纪已不太年轻的女性,通常带戏谑口吻。

例句:她都是老菜苔了,还打扮得象个妖精。

尖板眼

稀奇、古怪的东西

例句:他那里总有一些尖板眼,不晓得从哪里搞的。

起篓子

发财,运气好

例句:他昨天晚上起了篓子,牌桌上就他一个在和。

霉得象腐乳

在武汉方言中,把“暧昧的关系或行为”叫作“媒(念第二声)”。

例句:他们两个人霉得象腐乳。

意指差劲和打败。同意词有“水、水货”。

例句:你看,红桃K的某某某,打起球来简直就是一菜包子,水得一塌糊涂!

苕、苕货

苕,俗话就是地瓜,武汉人用它指人脑死板不灵活。

例句:他简直是个苕,这种话也去(念ke)信。

抬庄

给人面子,帮着喝彩捧场的意思。

例句:小张他们都来了,你又不来跟我抬个庄。

撮、撮虾子

指无正当的固定职业,东跑西颠打杂工取得钱财过日子。

例句:我屋里隔壁的,下了岗,每天就在外头撮虾子。

挖地老壳(念kuo)

指在马路上摆地摊的小贩。

例句:几烦人呢,马路本来就窄,还尽是挖地老壳的!

过点细

1、细心一点;2、因对方得罪了自己而必须与其较较真,给点颜色看看,语含

不屑的意思。

例句:1、过点细沙,走路又不看到。2、你跟老子过点细,把老子搞烦了,把

你定一顿。

定人

打人

例句:兄弟,帮个忙,老五要找人把我定一顿。

头都是大的

形容遇到麻烦事、烦心事时的状态。

例句:头都是大的,明天就要考试了,我书连摸都还没(念mao)摸。

铆起、铆到

使劲的意思

麻木

人力或电动三轮车

例句:那远,还不如叫个麻木。

挑瓜

裸体

例句:这大了,还打挑瓜,又不怕个丑。

带一脚

公共汽车还没有到站的时候,有人要下车,就让司机带一脚。

例句:师傅,帮个忙,我拿到东西在,您家在前头拐弯的地方带一脚。

挑土的

指夜班出租车司机,通常是车主另找的人。

例句:他下了岗,在帮别个挑土。

遣远点

离我远一点!

例句:跟老子牵远点

打糍粑

光膀子

例句:太热了,蛮多人都打糍粑在外面晃

扎心

恶心的

例句:这种事情你也做得出来!几扎心嘞~~

鬼款

乱说话,胡说八道

例句:莫鬼款,刚才我还看了的。

拐子

哥哥

例句:我屋里拐子回了。

蛮扎实

厉害,有佩服之意

例句:伙计,你蛮扎实咧!

丢弹子

骗人

例句:莫跟老子丢弹子,我还不晓得你!

翻锹(也可以说翻洋)

对着干、使坏

例句:你再跟老子翻敲!

家家

外婆

例句:我家家住在汉口。

小气

例句:这个人蛮屁。

抖狠

想吵架,打架的意思

例句:你还敢跟老子抖狠!

么板眼

怎么回事

例句:这是搞的么板眼那?

六角亭出来的

神经病

例句:你象是从六角亭出来的。

夸(念第二声)也可以说呼

煽耳光

例句:老子一巴掌夸死你的!

那谈鬼

那还用说!

例句:那谈鬼,我做事你放心!

岔巴子

多嘴多舌的人

例句:那个人谁么司都跟别个说,象个岔巴子!

拉瓜

例句:一星期不洗澡,几拉瓜的人嘞!

腰子国拉

很隐蔽的地方

例句:他天天在外面晃,腰子国拉的地方都晓得。 你黑我

  意即你吓我。此处黑读核之2声。"黑"同"吓"。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歇后语:非洲伢的爸爸—黑(吓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黑(吓hé)老子一跳

  挑土

  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

  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音同“冒”)戳出么名堂";

  擂肥

  "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

  "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为威胁。

  "擂肥集团"意思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肥"。

  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洗钱”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20 汉腔里,形成了三大方言特色: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即便是武汉的近邻荆门等地区,卷舌音都相当厚重。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武汉语音中可以清楚分出五个声调,可是没有轻声。而是在三声调旁边加了一个调,比如“污、物、武、吴、误”这五个字的字音,武汉话区分的非常清楚,在北方话里,“武吴”分不开。音阶多可以使得音色丰富,可是没有轻声调,又使得语音过硬,。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经典武汉话,一学就会

  一、 称谓常用语

  1老特 (=爸爸)

  2老俩 (=妈妈)

  3拐子 (=哥哥)

  4外外 (=外甥)

  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6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8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

  9麻木 (=人力三轮车)

  10 扁担 (=挑夫)

  二 、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 (=厉害)

  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赤巴 (赤裸上半身,多用于男性)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笔”)

  12灶妈子 (=蟑螂)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31 三、聊天常用语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冇,音同“冒”。)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

  10豆里 (=里面)

  四、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OOXX“翻"。 (意:你不要惹我。“翻”:招惹,反对,对着干)

  2OOXX“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2声

  4你要“么样”(唦)? (意:你想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很脏的骂人话,含义和用法类似于“你他妈的”)

  7谍务 (=故意地)

  8心里冇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作“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OOXX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楚”、“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敲死 (=(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U>嘀哆(dí duō )</U> (=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chà)巴子 (=多管闲事)

25检倒(jiǎndǎo)(=收起来,不要这样了)

形容词

屁 pì 小气

刮气 guì'qì 帅

裙 diào 强(多用作感叹)

喝 hēi(一声)非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28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2023-11-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