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黎明的十部经典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天王黎明的十部经典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第1张

张曼玉,黎明主演的《甜蜜蜜》上映,当时张曼玉饰演的李翘和黎明饰演的小军同乘着一趟列车来到香港,当时两个人的座位背靠着背,列车到站后两人走出了不同的命运曲线,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当然这只是上天的安排 ,最终两个人的命运会再次相逢。张曼玉的笑容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而黎明的纯朴善良是本部**的铺垫,也因为黎明成就了世上独一无二的黎小军。于千万人中,遇到你所遇到的人,时间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彼此相遇,哦,原来我一直等待和寻找的就是你,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命中注定”。《甜蜜蜜》就带给我这样一种音乐响起就是安静下来的最美好回忆。

神算

香港**《神算》是著名喜剧演员许冠文90年代初期的**,影片找来当时人气如日中天的偶像天王黎明合演,二人奉献出一部轻松幽默的许氏风格喜剧片,该片为“香港历来港产片票房前五十名”的第三十一名,而导演许冠文是“香港**票房冠军最多的六位演员”第四名获得者,黎明则是横跨影视歌三栖的天王级歌手影帝级演员。

从7月21日开始,驰援河南的群星名单里,也出现不少港星的名字,谢霆锋、陈伟霆都捐款100万,张柏芝、容祖儿、蔡卓妍捐款50万,钟欣桐、李克勤也捐款30万,李若彤捐款20万。这份举动背后,当然看得出,港星时刻心系河南灾情。

我由此想起30年前,华东严重水灾,那一年,香港演艺界直接捐出了一部公益**的票房,2000多万港元。

再加上四大天王同台的音乐会收入以及民众捐款,短短十天时间,筹款总额达到47亿多港元。

不过当岁月过去,被谈论最多,观众记忆最深的,依然是那部4天拍出来的**,即使加上许多情怀分,它的豆瓣评分依然只有69分,仅好于50%的喜剧片,可以说,这是一部烂片。

但它却「烂」得荡气回肠。

豆瓣网友说:这部**面前,恐怕再也没有哪部港片敢吹嘘自己“阵容强大”。

在这部港片影史中bug一样的**里,导演徐克、高志森、张同祖、张坚庭在90分钟的时间里,一口气塞进了港片影坛200多位明星,除了成龙周润发,当年数得着的港星全部到齐,包括四大天王。并且所有演职人员,零片酬义演。

影片故事不值一提,典型的港片急就章,但影片之所以璀璨,是因为它的背后,有着90年代港片最灿烂的星河。

1991年,港片影坛两周一成格局成型,四大天王的名号即将响彻香江,巨星如张国荣梅艳芳依旧闪耀,港片美人个个处于一生颜值巅峰,香港影坛,依然被叫做东方荷里活。

一句话,那是港片黄金时代。

但影片也成为港片黄金时代的最后写照。

仅仅在两年后,港片失去重要的中国台湾市场,开始一路下滑,从此再无回光返照。 而这部**,因此更像极了一场盛大的夜宴,那一晚流光浮动,舞榭歌台,整个夜空,都被群星照亮,台前幕后所有人,都以为笙歌永不停歇,可是人们终究在宴会之后各自散去,盛宴终成往事,旧梦一场,不复如昨。

其后28年,有巨星离世,有红星凋零,美人随江湖老去,而江湖伴美人老去,港片从此,再无盛宴。

影片的缘起,是华东水灾。时任香港演艺协会会长梅艳芳、副会长许冠文、曾志伟振臂一呼,启动了一系列筹款计划,包括“忘我大汇演”大型音乐会,还有这部《豪门夜宴》。

港片影史上最大卡司、最强阵容的大**就此诞生。

导演是徐克、高志森、张同祖、张坚庭,编剧阵容则有王晶、徐克、高志森、陈嘉上,摄影是后来拍摄了《无间道》《中国医生》的刘伟强,配乐是凭《一生所爱》封神的配乐大师卢冠廷。

主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拍摄一部短平快的通俗喜剧,整部**,就是讲述暴发户曾小智(曾志伟)在经纪张亚友(张学友)协助下,和死对头洪大宝争夺科威特富豪(林子祥)手上的房地产大项目的故事。为了讨好为人孝顺的王子,他们将父亲曾伯(吴耀汉)改造成了“上层人”,想要搞一场“豪门夜宴”,最终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曾小智为了庆祝在大排挡摆夜宴,大团圆结局……

影片喜剧桥段的设计不算高级,故事内容和叙事逻辑堪称莫名其妙,但却将无厘头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客串明星多是以观众印象最有印象的形象出现在影片中,可以说数星星就是影片最大的看点。

而影片第一个亮相介绍影片的星星,就是如今已经从艺40年的天王刘德华。

但当年的刘德华他们,离被港媒封为四大天王,还有半年。

那年步入而立的华仔一年演了10部**,凭借《五亿探长雷洛传》提名金像男主,他的天幕公司的开张大作《91神雕侠侣》斩获票房2400多万,但却从此再没拍过一部卖座**,后来华仔用了10年拼命拍戏还债,并在港娱劳模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和刘德华一样刚刚开启天王人生的还有黎明。

影片直接照搬了他和吴孟达《伙头福星》的角色和造型,黎明饰演了一个有歌星梦,但唱歌跑调的小子。

在此之前的华东赈灾筹款演唱会现场,黎明表演结束,正准备离开舞台时,有观众表示,他再唱一首歌就多捐50万。

黎明立刻返场,在没有和乐手沟通的情况下举麦就唱,结果两次唱跑调,后来被港媒嘲讽“跑调天王”多年。

但黎明一转身就在影片里甩开包袱,来了一场自嘲。

**中玩梗玩得飞起的不止黎明,还有张学友,四大天王中他在影片里戏份最多,演一个为了挣钱全力讨好老板的打工人。

他最好笑的段落是影片最后,失意的张学友对出走后归来的“老婆”王祖贤“唱”了句“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而王祖贤立马回了句完全靠不上的“每天爱你多一些”——其实是当年港片流行的歌名梗。

四大天王中戏份最少的郭富城是饰演张国荣的弟弟,虽然戏少,但却意味深长,片中张国荣对他说,听说你在香港混得不错。

在那个香港乐坛谭张争霸时代落幕,四大天王蓄势待发的1991年,这场戏就仿佛一场歌坛接力棒的交接。

从此,红红火火的四大天王争雄时代,拉开大幕。

四大天王的出现,把大众对明星的追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此四人的身影遍布每个角落,发廊、歌厅、校园,甚至是蔡明主演的《追星族》的背景板上,更代表着港娱正式走向它的黄金时代。

而在这个黄金时代当然少不了一个人——周星驰。

1991年正处于颜值巅峰的鲜肉周星驰,可谓当时得令。

如果说1990年的《赌圣》打破票房还多少靠运气,那么这一年大热的《逃学威龙》则完全奠定了星爷的影坛地位。

在《豪门夜宴》里,他刚打酱油出场,曾志伟大叫一声:“周星驰?”他一脸严肃地纠正:“是星爷。”星爷这个称号,也从此被认定,出现于《赌圣》,确认于《豪门夜宴》。

虽然星爷出场只演了两场戏,但两场戏都是经典。

一是自嘲赌片——

曾:又是这种招式,可不可以变一变呢?

周:你不喜欢?

曾:不是!周:你看厌了吗?

曾:不是我的意思,这是大家的意思。

周:不过说起来,我自己也觉得有点腻了。

谁写出这句台词已不可考,我深度怀疑就是编剧之一的王晶,当年王晶的“赌片系列”在大银幕上叱咤风云。

但观众也多少被熬得有些审美疲劳。而王晶星爷做自己**的“黑粉”,这种情况全世界**绝不会有第二个地方出现,港片也因此独一无二。

但最经典的,还是**的最后,导演特意安排了当年的港产喜剧扛把子“冷面笑匠”许冠文,和正当红的新一代“喜剧之王”对垒。

特别提醒一下周星驰身旁这位,既是影片编剧之一,也是《逃学威龙》的编剧黄炳耀,等到影片上映时已经去世了。有理由相信,这个片段,应该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片中两代喜剧之王在饭桌上抢一个鸡头,最后许冠文虽然抢到了鸡头,周星驰却吃了满盘鸡,港片喜剧的接力棒,就在这个看似无厘头的桥段中,正式完成交替。

接下来的1992年,年度十大卖座影片,星爷独占了七部,并且前五名都是他,周星驰的时代,正式到来。

在接下来一个又一个港片美好的夜晚,无数年轻人见识了周星驰的喜剧天赋,并对这位喜剧之王念念不忘。多年后,他们把这份感激兑换成“我们欠星爷一张**票。”又过了许多年,当星爷喜剧不再站在巅峰,这句话又变成了“星爷欠我们一张**票”。

故事的开端,正是这场“豪门夜宴”,至于未来,套用星爷**的一句台词就是: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同样猜不到未来的还有影片中的巩俐。

其实巩俐不但参演,编剧还狠狠玩了一把绯闻梗。

片中星爷出场用特异功能治疗曾小智妻子,把人变成了巩俐。

戏中巩俐一醒过来就对曾志伟说:我喜欢你,你是风度翩翩的张先生!

曾志伟脱口而出:我不是张艺谋!

巩俐:我说你是张国荣啦。

曾志伟说自己不姓张,这个时候星爷说话了,告诉他你真的姓张,不信去照镜子。

接着就是曾志伟照镜子看到自己的脸变成张国荣的无厘头段落。

星爷把曾志伟打发走以后就开始和巩俐聊天:巩**,小姓星,你叫我星爷行了。

巩俐出现了不止一次,结尾上菜环节又出现了,许冠文和周星驰争鸡头的那盘白切鸡,就是巩俐端上来的。

在那个港片黄金时代,内地女星中有且只有巩皇,能和星爷这样的顶级巨星平起平坐。

当年很多港片女演员私下买通灯光师傅,希望多打灯让自己看起来漂亮点。而巩俐什么都不用说,李力持王晶主动跟灯光说,拍巩俐的灯一定打足了,能打的都给打上。

据说巩俐在片场每天穿个东北大花裤,导演忍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问她,巩俐说:穿着舒服,我带了好多条。

虽然影片中巩俐和“风度翩翩的张先生”没有对手戏,但两年后,两人终将合作一部华语影坛的巅峰之作,“风度翩翩的张先生”张国荣,将在影片中达到个人表演的巅峰,

这部**,就是《霸王别姬》。

回头看《豪门夜宴》,越看越觉得神奇,因为影片在当年看,只是一部众星云集的无厘头喜剧,现在看,却像一部港片江湖的预言。

无情场,不江湖。

影片中老板曾志伟指着刘嘉玲、张曼玉,对梁朝伟说:你去招呼她们俩。

梁朝伟面露难色:她们俩,我招呼不了…

现在的观众一定以为在调侃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的绯闻,但在当年,这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绯闻故事,其实并未开始。

片中另一个段落,是失意的曾小智智回到家,开始唱起英文版的《帝女花》,扮演粤剧花旦的是张曼玉与刘嘉玲,伴奏的是大名鼎鼎的Beyond乐队,而就仿佛未来故事的预演,粤剧段落中的张曼玉与刘嘉玲,争的正是正宫的位置。

这段故事,一直到2008年,梁朝伟和刘嘉玲喜结连理才算大结局。

片中除了怨侣,还有两对真正的情侣,一是茶楼里一闪而过的服务员,正是张学友的妻子罗美薇。

还有一对没打照面的,是饰演科威特王子阿里巴巴的林子祥

和跑来借厕所的叶倩文。

当年的两人,绝对是粤语歌坛的顶流。

徐克的《黄飞鸿》上映,找黄沾合作。在听了几百遍《将军令》后,黄沾写出《男儿当自强》。林子祥去录歌时,连乐队都没有,对着钢琴就唱出那首华语经典。

同年,叶倩文推出《潇洒走一回》,一句“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让大家共情。

随后这两位唱将,因为一首《选择》情定终生,林子祥和原配分手。《豪门夜宴》6年后,两人在加拿大完婚,从此淡出 娱乐 圈,成为港乐江湖的神仙眷侣。

戏里戏外故事,就像村上说的那句——“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重逢。”

但也有些人,和观众不会再相逢了。

当年这部**里,几乎所有的配角龙套,都是大腕儿,包括当时已经退出歌坛,为了参演《豪门夜宴》里一天的戏份,专程从加拿大飞回中国香港的张国荣。

两年后,这位巨星将完成自己的演技封神之作,并最终仅以一票之差与戛纳影帝擦肩而过,原因是一位评委把他投成了最佳女主角。《豪门夜宴》之后12年,这位巨星纵身一跃,从此愚人节有了别的意义。

**里有太多令人怀念的巨星了,片中仪态万千的梅艳芳,饰演来曾家借厕所的自己,也是十二年之后,这位一代天后将身穿婚纱在刘德华的陪伴下完成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场演唱会。

曾写出“沧海一声笑”“浪奔浪流”的黄沾,在片中饰演一位卖鱼蛋的小贩。一代才子笑骂由人,却终究难逃时代的变迁,他人生中最后的经典,几乎都贡献给了徐克。

还有当时红透亚洲的Beyond乐队,也在片中本色出演,被曾志伟的角色开除了。

那年的黄家驹风华正茂才华喷薄而出,但音乐上并不十分得意,在十大劲歌金曲奖等评奖中一度被草蜢乐队压制,加上港娱生态中过多的影视剧、综艺工作,最终促使黄家驹带领乐队转战日本市场,并最终在那里迎来了一代天才的宿命。

同样令人唏嘘的,当然还有吴孟达,影片中的吴孟达饰演的是炒饭大侠,而**外的吴孟达则在苦熬了近十年后脱胎换骨,终于成为港片黄金时代最耀眼的配角,直到港片黄金时代远去,达叔也跟着与我们告别。

有人曾经感慨:“港人对张国荣和梅艳芳的怀念实际上也是对那个黄金年代的怀念。那时候香港处于文化输出地位,从一个港口城市真正变成国际大都市,港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找到了自信。”

而当巨星们离去,一个时代远去,逝去的光辉岁月,有谁共鸣?

《倩女幽魂》里,黄沾写道:“人生是,美梦与热望。”但“梦里依稀,依稀有泪光”。

英雄也敌不过岁月与时势。当风吹云散之时,天空终究还有飞鸟飞过的痕迹。

有网友说:影片最大的高潮,就是结束后的演员表。

但随风逝去的,真的只有那些璀璨巨星吗?当然不止。

片中当时还没成为影帝的任达华,影片中是延续当年卖座片的角色造型,后来这类港片消失了。

宴会上,狄龙和曾江负责传菜,曾志伟的身后是两位大导演楚原和吴宇森。两位导演,分别代表着港产传统武侠片和英雄片的时代,也风云散去了。

宴席上的《富贵逼人》系列的一家子,沈殿霞、董骠、李丽珍,依然热衷于买**,但沈殿霞董骠逝去后,那种传统港味的市民喜剧,也渐渐失传。而李丽珍告别这的经典系列后,终于走上和玉女完全相反的演艺路。

片中郑裕玲饰演的曾夫人在曾志伟梦醒后问他梦见自己变成谁时,有这样一段对话:郑:那我变成谁了?曾:郑裕玲咯。郑:好呀,我喜欢她呀!曾:她这么低级你都喜欢她,你有毛病啊?郑:低级什么,她演技好嘛,傻瓜。曾:演技好没用的……

港片黄金时代,郑裕玲号称郑九组,当年港产喜剧流行,到处都有郑裕玲。后来经典港式喜剧没落,郑裕玲,也不再是郑九组了。

还有片中饰演张学友妻子的王祖贤,依然是小倩的眼神,

当年她和张国荣一起颁奖,张国荣说,为什么《倩女幽魂》第三部她和梁朝伟有吻戏,自己那两部却没有?王祖贤说,第四部我们一起拍啦。

但《倩女幽魂》拍到第三部,不再有续集,2001年,王祖贤拍完《游园惊梦》宣布息影,从此退出 娱乐 圈,港式奇幻片,也随风逝去。

还有片中饰演粤剧名伶的张曼玉,1991年参演《阮玲玉》,最后凭借精湛演技,彻底打破外界质疑,拿下柏林影后,并再次封后金像奖,张曼玉站在台上,一脸骄傲:“奖在我手上,管你们怎么说。”

可当《花样年华》为港产文艺片创造巅峰,张曼玉随后逐渐淡出华语影坛,港式文艺片也不再拥有花样年华了。

谁能想到,竟然是《豪门夜宴》中饰演服务生的惠英红,苦熬多年终于再次封后,反倒撑起了香港女星在金像奖的半壁江山。

**的大起大落,宛如人生,都是这么刺激。

但在当年,未来种种,还未发生,港片依然星光灿烂,港星也一次次集结,助力慈善。

1993年,华东再发大水,港台明星再度举行义演。四大天王、成龙、谭校长、梅艳芳等众多明星合力筹得近2000万善款;

2008年,港星再度为汶川大地震筹款,连续汇演九个小时,一晚上筹得3237万善款。

2010年4月,艺人们在红馆举行大汇演,为青海玉树大地震筹款。最后筹得3506万元。

某种意义上,一次次集结,也纪录了那个港娱辉煌时代里的万千星光。

其实《豪门夜宴》,原本可以有续集。

2020年,古天乐曾志伟为香港演艺圈筹款,一度传出开拍新豪门夜宴,但**最终叫《总是有爱在隔离》,豆瓣评分43,纵使有当年错过《豪门夜宴》的成龙回来翻了当年没翻的跟头,**依然票房惨淡。

为什么港片再也拍不出《豪门夜宴》?

一大原因,可能是古天乐和曾志伟的影响力不如当年发起《豪门夜宴》的梅艳芳。

但归根到底,《豪门夜宴》的成功,或许还是要归功于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工业,有高志森、徐克这样的**鬼才,有胡大为这样的神剪辑,有刘伟强这样的金牌摄像,还有黄金时代的粒粒巨星,否则绝难用4天时间就完成一部规模空前的喜剧。

最终成就《豪门夜宴》的,也不止当年的台前幕后的精英,而是港片黄金时代的众志成城,当年参与的大导演、大明星多不胜数,制作费却不过百万,为了避开接下来群星汇演筹款的档期,必须在四天内完工,全体人员通宵赶工。

群星对于戏份多寡、恶劣的拍摄场地等均毫无怨言。张国荣为了一场戏,专程飞回来。全体红星共用剧组借来的一间村屋当休息室,凡此种种,换成今日内娱的流量花生们,当然难以想象。

当年为迁就郑裕玲的档期,剧组提前开拍夜宴的大场面。185平方米的空间里,挤满上百的人,没有空调,上百支大光灯照得群星汗流浃背。

但徐克讲解完毕后,四部摄影机便随即开动;全体演员立刻投入演出,「人等他,他等人」的情形一点都没有出现。专程飞回来拍这场戏的张国荣,早早到场埋位。

而如今,那些创造经典的人,那个热闹、团结、群星荟萃的港片江湖,那港片的光辉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古天乐,当然也无法复制那场“豪门夜宴”。

影片大结局,夜宴没办成,曾志伟请邻居们吃饭,吃的是夜间大排档。

那些一身烟火气的市井邻居,正是梦里同一拨人。那时候张曼玉还不知道会跟刘嘉玲争正宫,周星驰和许冠文不知道接下来喜剧之王的归属,张国荣梅艳芳,也不会知道未来的命运,那些被仰望的巨星,也终究坠入红尘,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样样都要经历。

《红楼梦》说得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

如今的我们看《豪门夜宴》,怀念的不止是张国荣,不止是梅艳芳,不止是青春正好的周星驰和四大天王,不止是那些逝去的黄金配角,更是怀念那个属于港片的黄金时代。

回到影片拍摄前两年的一天夜里,准备退隐歌坛的张国荣和陈少琪、黎小田聚餐。哥哥说,想为告别演唱会写首主题歌,当作压轴曲。

陈少琪便说:“你的成名曲叫作《风继续吹》,不如写一首《风再起时》。这样风起的时候,大家都会想起你。”

后来张国荣唱道:“珍贵岁月里/寻觅我心中的诗/风再起时/寂静夜深中想到你对我支持/再听见欢呼里在泣诉我谢意/虽已告别了/仍是有一丝暖意…”

当年在录像厅看《豪门夜宴》,和少时玩伴一起,每发现一个熟悉的港星就大叫出来。结果从开头叫到结尾,还没数完,那日的心情,从此也没出现。那是90年代初港片最后的盛世,留在每个观众心里的记忆。

如今回想起来,正是张国荣歌中的心情。“虽已告别了/仍是有一丝暖意“。

谢谢你,港片。

早年经历

陈欣健上国小时,就在学校各种文艺活动中频频亮相,展露出歌唱、绘画方面的天赋。1962年,还在上中学的陈欣健组创了全香港第一个华人流行乐队,名为"太空之音",开创了香港华语流行乐队的先锋。他作为主要组织者还身兼乐队主唱,并为当时的"钻石唱片公司Diamond Records"出版1张EP(内含四首歌曲)及1张Compilation(内含数字歌手之作品)。

1965年,陈欣健考入香港皇家警察队,并在此后的9年时间,由见习督察升任为香港 CID警事警官。1974年5月,香港发生第一起抢劫银行挟持人质案,已升任总督察的陈欣健作为旺角警署刑警指挥官和警方发言人,接受了无线电视记者现场访问,这一访问成为香港广播史上首次通宵新闻现场直播。

1975年,陈欣健晋升为皇家香港警队刑事侦缉科警司,负责九龙的刑事侦缉治安。在工作期间,陈欣健仍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他为"学校交通安全队"创作并推广学生道路安全主题曲《LLT and ABC》,亮相电视台及各大电台演唱此曲并呼吁学生们注意交通安全,由此陈欣健被人称之"歌唱督察"。

演艺经历

1975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陈欣健被导演梁普智和萧芳芳邀请参与警察片《跳灰》的剧本创作,该片上映三日突破100万港币票房,创下香港**多项纪录。

陈欣健

1976年,陈欣健辞掉警察工作,全身心投入演艺圈,担任编辑及刑事电视剧的顾问,也以演员的身份在剧中饰演警官或刑警。

1979年,陈欣健与于仁泰共同执导了由朱江、胡因梦主演的警察片《墙内墙外》,这是其首次担任导演。

1984年,陈欣健为麦当雄导演创作了犯罪动作片《省港旗兵》的剧本,并由此获得了第2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和第4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

1986年3月20日,与刘观伟联合执导了由张学友、洪金宝、王祖贤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片《霹雳大喇叭》;随后开始与许冠文合作独立制片,并编导了由许冠文、胡慧中、梅艳芳等主演的喜剧片《神探朱古力》,陈欣健也凭借该片获得了第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

1987年,陈欣健再次与麦当雄合作,为其创作了犯罪动作片《省港旗兵续集兵分两路》的剧本。

1990年,执导了由许冠文、许冠杰、洪欣等主演的喜剧**《新半斤八两》,影片讲述了娱乐周刊的社长,为了挽救将倒闭的杂志社,费尽心思发掘讯息的故事。

1992年4月16日,出演了由吴宇森执导,周润发、梁朝伟、毛舜筠的动作片《辣手神探》; 7月4日,又参演了由唐季礼执导,成龙、张曼玉、杨紫琼等主演的动作片《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随后,陈欣健出任香港华星唱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在任期间,他发掘了郭富城、郑秀文、许志安、李玟、梁汉文等多位歌手。

1993年,参演了由王晶执导,周星驰、梅艳芳、张敏等主演的喜剧**《逃学威龙3龙过鸡年》。

1994年,陈欣健出演了由周星驰执导,周星驰、钟丽缇、吴孟达等主演的喜剧**《破坏之王》。

1995年,出任李嘉诚旗下和黄集团的香港新城电台行政总栽,在三年任期间,为新城电台策划超过120个推广性大中小型活动。

1998年,与谭咏麟、曾志伟、陈百祥创立"东方魅力",把香港娱乐模式引入内地。2000年,"东方魅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陈欣健出任主题餐厅及网站之执行董事。

2000年,陈欣健在香港举办了"韩国国际超级巨星演唱会"及时装歌舞演出。他还签下多名韩星并引入香港娱乐圈,包括宋承宪、宋慧乔等人。

2002年,出演了由钟澍佳执导,黄百鸣编剧,陈冠希以及Cookies组合成员主演的青春偶像**《九个女仔一只鬼》。

2003年,参演了由陈庆嘉、梁柏坚执导,古天乐、郑秀文、蔡卓妍等领衔主演的喜剧爱情片《恋上你的床》。

2007年,陈欣健监制了由方刚亮执导,范冰冰、杜汶泽主演的剧情片《回家的路》,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在职场取得非凡成就的漂亮女主持人在一场大型直播秀中遇到的种种突发状况,最终失去了最宝贵的亲情的故事。

2011年,陈欣健在由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联合广东电台音乐之声频率共同主办的粤语歌唱比赛《麦王争霸》中担任评审。

2012年,陈欣健首度执导微**《迷瞳》,男女主角分别由卞晓帆和路炫担任,讲述了一个失忆女孩寻找失落片段的经历。

2013年8月17日,陈欣健出任第25届环球比基尼**中国赛区总决赛的嘉宾主持; 11月8日,由马志宇执导,张涵予、王珞丹、朱丹等主演的都市爱情**《我爱的是你爱我》上映,陈欣健在片中饰演"父亲"一角。

2014年5月18日,陈欣健搭档果子,共同担任了2013-14年度环球旅游**国际大赛中国总决赛的主持人; 8月6日,国奥影业公司成立,陈欣健出任行政总裁。

2015年8月27日,陈欣健出演了由张婉婷执导,刘青云、汤唯、秦海璐等联合主演的剧情片《三城记》; 12月,2015中国生态旅游**大赛总决赛在广州举行,陈欣健出任评审嘉宾。

个人生活

1974年,陈欣健与邵氏女星尤情(原名张蓉蓉)结婚并育有两女:陈早茵及陈早怡。

主要作品 参演** 剧名 上映时间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三城记

2015

国军上级

张婉婷

刘青云, 汤唯

我爱的是你爱我

2013

马志宇

张涵予, 王珞丹

霹雳囧花

2013

司仪

卓韵芝

周秀娜, 余晓彤

恋上你的床

2003

陈庆嘉

,

梁柏坚

郑秀文

, 古天乐

九个女仔一只鬼

2002

嘉嘉爸

钟澍佳

陈冠希, 区文诗

破坏之王

1994

歌手

李力持

周星驰, 钟丽缇

逃学威龙3之龙过鸡年

1993

陈Sir

王晶

周星驰, 梅艳芳

济公

1993

二郎神

杜琪峯

周星驰, 吴孟达

辣手神探

1992

警长

吴宇森

周润发

神算

1992

税务局长

许冠文

许冠文, 黎明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

1992

警司

唐季礼

成龙, 杨紫琼

双龙会

1992

林岭东

,

徐克

成龙, 张曼玉

三人做世界

1992

冼杞然

郑裕玲, 周慧敏

叠影威龙

1991

Sheldon Lettich, 维克·阿姆斯特朗

尚格·云顿, 杰佛里·刘易斯

豪门夜宴

1991

张坚庭

,

张同祖

郑裕玲, 张学友

五虎将之决裂

1991

曾志伟

刘德华, 梁朝伟

五福星撞鬼

1991

洪金宝

,

曾志伟

洪金宝, 胡慧中

莎莎嘉嘉站起来

1991

张艾嘉

,

Maisy Tsui

钟镇涛, 张艾嘉

中日南北和

1990

陈Sir

胡大为

钟镇涛, 时任三郎

脂粉双雄

1990

洪金宝

洪金宝

虎胆女儿红

1990

王龙威

惠英红, 李美凤

喋血江湖

1990

李擎柱

莫少聪, 狄威

音乐僵尸

1990

唐伟成

冯淬帆, 林正英

警察也移民

1989

陆志刚

邓洁光

开心巨无霸

1989

便衣督察

陈欣健

郑则仕

小小小警察

1989

曾志伟

曾志伟, 刘德华

黑道福星

1989

陈欣健

陈惠敏, 张国强

吃一碗茶

1989

王颖

缪骞人, 王盛德

爱情谜语/爱情像什么

1988

陈安琪

钟楚红

血点

1988

纽维特·阿诺

尚格·云顿

江湖接班人

1988

陈警官

潘文杰

苗侨伟

杀出香港

1988

王龙威

狄威, 刘嘉玲

情义心

1988

王龙威

王敏德, 李子雄

江湖龙虎斗

1987

张同祖

周润发

养鬼仔

1987

陈云毅

胡慧中

香港**

1987

萧嘉荣

邓光荣

精装追女仔

1987

王晶

郑裕玲, 周润发

夺宝计上计

1986

陈欣健

吴耀汉, 姜大卫

双龙吐珠

1986

叶荣祖

吴耀汉, 岑建勋

妙探孖宝

1985

唐伟成

刘家辉, 太保

智勇三宝

1985

午马

许冠文, 吴耀汉

平安夜

1985

陈欣健

夏文汐

猫头鹰与小飞象

1984

洪金宝

洪金宝

双龙出海

1984

警长

陈欣健

吴耀汉

三文治

1984

翁维铨

惠英红, 潘震伟

神勇双响炮

1984

张同祖

吴耀汉, 岑建勋

阴阳错

1983

John Tang

林岭东

谭咏麟

退休探长

1983

罗文

岑建勋

奇谋妙计五福星

1983

警长

洪金宝

洪金宝

害时出世

1983

江龙

郑丹瑞, 伊雷

猎头

1982

Kim Tai-Yung

刘成汉

周润发

狂龙血战忍者

1982

Shi-hyeon Kim

Ryong Geo, Dragon Lee

龙咁威

1981

梁普智

吴耀汉

鬼域

1981

洛奇

李沛权

万梓良

阿灿当差

1981

罗文

廖伟雄, 郑则仕

撞板神探电子龟

1981

黄志

乔宏

喝彩

1980

蔡继光

陈百强, 张国荣

兵来贼挡

1980

黄华麒

黄新, 周丽娟

墙内墙外

1979

于仁泰, 陈欣健

朱江, 胡因梦

手扣

1979

午马

苗可秀, 陈惠敏

点指兵兵

1979

章国明

王钟, 张国强

马场风暴

1978

张浩

董骠, 韩国材

狐蝠

1977

梁普智, 特伦斯·杨

伊雷, 乔宏

参演电视剧 剧名 上映时间 扮演角色 导演 合作演员

再版人

1984

蒋晋

招振强

梁朝伟

神雕侠侣

1983

陆展元

萧笙

刘德华

无双谱

1981

朱尔旦

甘国亮

李司棋

封神榜

1981

托塔天王李靖

梁家树

余子明

孖生姊妹

1978

韦鼎基

陈欣健

陈百祥

国际刑警

1978

张国沾

全菲林

刘丹

大丈夫

1977

导演作品 时间 片名 主演 1979 墙内墙外 朱江、胡因梦 1981 文仔的肥皂泡 张国强、梁珊 1983 夺命少林长拳 - 1984 双龙出海 吴耀汉、岑建勋 1985 平安夜 陈欣健、夏文汐

1986

夺宝计上计 吴耀汉、姜大卫 霹雳大喇叭 张学友、姜大卫 堂口故事 任达华、刘丹 皇家战士 杨紫琼、真田广之 神探朱古力 许冠文、梅艳芳 1989 黑道福星 陈惠敏、张国强 开心巨无霸 郑则仕、午马 1990 新半斤八两 许冠文、许冠杰 2012 《迷瞳》(微**) 卞晓帆、路炫

(以上参考资料)

监制作品 时间 片名 1978 茄哩啡 1979 点指兵兵 1980 喝彩 1988 陷阱边沿 2006 Adults Only 2007 回家的路 2011 幸福卡片

(以上参考资料)

编剧作品 时间 片名 1976 跳灰 1977 狐蝠

1978

茄哩啡 1979 墙内墙外 1981 撞板神探电子龟 1984 双龙出海、省港旗兵 1985 平安夜 1986 神探朱古力 1987 省港旗兵续集兵分两路 1988 陷阱边沿

1989

黑道福星、开心巨无霸、冲天小子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

皮皮** / 每天一部精彩**推荐

2006年,成龙的《宝贝计划》在内地上映。

有些人因为成龙重返功夫喜剧而高兴,有些人为古天乐的帅气俊朗所倾倒,还有一些人则被片中的小宝宝萌出一脸血。

而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片中那个戴着眼镜的老先生。

他就是 许冠文

出演《宝贝计划》时的许冠文已经六十岁了,这是大陆观众 第一次 在**院里见到他。

许冠文何许人也?

他是 “鬼马喜剧” 的奠基者,是著名的 “冷面笑匠”

出生于1942年的许冠文,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 社会 学系,家有许冠武、许冠英、和许冠杰三兄弟。

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影坛是属于 许冠文 李小龙 的。

李小龙凭借《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精武门》《龙争虎斗》以及《死亡 游戏 》而声名远播。但他的辉煌也是他的末日,李小龙的离奇死亡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而后,由许冠文掀起的一股喜剧狂潮在香港本地甚至盖过了之前由李小龙掀起的那阵旋风。

《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这四部**每一年都以远超第二名的票房占据着香港票房榜的榜首。

这是属于许冠文的时代。

今天要介绍的《半斤八两》则是许冠文被公认的高峰作品。

上映于1976年的《半斤八两》由许冠文导演,许冠杰、许冠英、赵雅芝、吴耀汉等出演,该片以850万港币的票房拿到了当年的票房榜总冠军。

许冠文**中的很多语言词汇都来自香港市井阶层的粤语, 和广东话之间有些细微差别, 很多词语只有香港观众才能够领会得到其中的妙处和趣处。

尤其是开创了粤语流行曲之先河的许冠杰为许冠文**做的同名歌曲, 里面用到了大量为香港底层 社会 所特有的语言。

这种特点在《半斤八两》一开场就有了明显的展示。

《浪子心声》这首歌也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演唱,将各位996青年辛苦上班挣钱结果还挣不了几个钱的心态描绘得相当贴切生动。

40余年过去了,当初的香港人民迫切渴望着的 一夜暴富 ,我们今天依旧在渴望着。

伴随着这样的歌声,镜头跟随着一前一后的两双脚穿过发展中的香港街头。

前一双脚呢,穿着一双雷人的恨天高( 时尚 果然是个圈)。

不过万幸的是,美女修长的双腿拯救了这双鞋,也拯救了我们的眼睛。

这后一双脚呢,就有点不堪入目了,破破烂烂还漏了一个洞。

乞丐为什么要跟踪美女?

看到后来观众才会发现,原来这双破鞋的主人并不是乞丐,而是一家私人侦探社的社长黄若思(许冠文饰),他正在 跟踪客户 的老婆,以获得 她出轨 的证据。

李国杰(许冠杰饰)、河豚(许冠英饰)以及积琪(赵雅芝饰)是侦探社的社员。

影片主要讲述的就是来自于社长和三位社员为客户服务的各种经历故事。

哇,听起来好酷的样子,现在还招不招人啊?

这么说吧,如果社长一个月给你五百块包吃包住,永远都不可能涨薪,每顿饭的预算是两块钱,并且随时都有断胳膊断腿的危险,你还做不做?

不做,傻子才做呢。

这社长真是抠门得可以,就连貌美如花的女秘书过生日,他送的礼物也只是一颗巧克力。

没错,是一颗。

这里要顺便提一句,二十二岁的赵雅芝简直美到发光好嘛!

和两个员工一起吃饭,一只鸡他扣扣索索分了两个人一人一只鸡脚,自己对着剩下的部分大快朵颐。

一旦有员工打碎一块车窗啦,摔了一只花瓶啦,他都会拿出一只计算机认真仔细地计算着要扣多少钱。

这些画面在**里经过许冠文的夸张演绎变得十分好笑,但 社畜们 看着看着就笑出了眼泪——

这不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吗?

难道我们不是在啃着老总们剩下来的“鸡爪子”都津津有味吗?

难道我们不是请个假都战战兢兢生怕被扣工资吗?

上次不是还出现了一条“女子为获全勤奖追赶公交车未果崩溃大哭”的新闻吗?

作为上司的许冠文对于下属的剥削,与我们今天所遭受的剥削相比起来,只少不多。

提起“无厘头”喜剧,我们常常会想起九十年代初的“喜剧之王”周星驰。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许冠文喜剧中早已经大量使用无厘头的对白和桥段了,充斥着世俗草根精神。

这在《半斤八两》中随处可见。

比如劫匪在抢劫戏院时,许冠文身旁的一位女士紧张地询问:“劫财就行了,不会劫色吧。”

此时一旁的许冠文漫不经心地看了她一眼,然后说:“你倒是想得美。”

许冠杰在车里突然对许冠文说:“我总觉得这世界好像欠了我什么。”

你出生连条尿片都不带,这世界欠你什么? ”许冠文连头都没转回了这么一句。

不得不说,这个逻辑很容易被人打死。

《半斤八两》还是功夫喜剧的先声。

本片共有三场打斗的戏,分别是:

许冠杰在厨房里使用各种厨具和食物和偷钱包的小偷大打出手,结果最后发现他的钱包好好的就在他自己的口袋里;

许冠文在超市和小偷夫妇进行的 搞笑 打斗;

最后是戏院和雪糕车上的打斗。

虽然片中使用机关道具、经验动作和特技来堆砌的成分较为明显,但依旧轰动全香港,并顺利打入日本、西班牙等国际市场。

有意思的是,在社员许冠杰成功以后,影片并没有走向师徒和解、其乐融融的场景。

相反,许冠杰在社长许冠文侦探社的旁边新开了一家,与其竞争,并成为了另一个“许冠文”。

他吃着同款巧克力豆,同样是一小时200块的咨询费,同样在每个顾客来时都拿出他和高管的合影炫耀……

而这也正是片名“半斤八两”的深意所在:

当我们是员工时,我们咒骂老板。等到我们自己成为了老板,我们又开始以同样的手段剥削员工,甚至是变本加厉。

没有谁比谁好,大家半斤八两而已。

许冠文的喜剧也可以看作是对现实 社会 的反映、反思和批判。

观众乐于在银幕上看到窘迫瘦弱的许冠文仅凭自己的聪明诡计便能够屡屡得胜。

与之对应的 社会 现实是, 人们也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在 社会 竞争当中发一笔横财,。这种想法也在逐步在港人的观念里合情化与合理化。

故此许冠文的喜剧既有市井的一面,也有教化的一面。他在满足市民投机心理的同时又不忘告诫他的**观众,: 人不应该贪得无厌

这种看似矛盾、复杂的设置,实际上也是港人心态的反映,是香港人民在进行自我身份定位时所经历的迷茫和迷惑。

不论是许冠文作为作者的影片,还是许冠文作为演员的影片, 我们在其中看到的都是一个越来越富有责任感的许冠文,。

譬如在《 神算》 ( 1992) 里面许冠文对黎明的教导, 在《丐世英雄》 里面许冠文对下属的约束, 都明显带有一种充满 社会 责任感的“ 家长”色彩。

《半斤八两》中,即使是抠门无比的社长,也充满了一种“父亲般”的气质,他教许冠杰本领,迷茫时则用一句“毒鸡汤”教导他。最后,他则像父亲老去时那样开始反省自己。

80、90年代,徐克、王晶、周星驰等异军突起,香港影坛一时之间充斥着各种怪力乱神与色情暴力。

而许冠文喜剧就像一杯清茶,一直保持着他那份清新 健康 的格调和不温不火的质感,看完这部**,我也突然明白了,为什么他会被人称为是比周星驰还要伟大的香港喜剧大师。

时至今日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许冠文这样的创作者。

因为他让喜剧不再是肤浅的笑料堆砌,而是成为值得深思和回味的艺术成就。

文/皮皮**编辑部:童云溪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56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