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内心和行为上非常敬仰信奉神仙,为什么有时还有不尊敬的想法?

我从内心和行为上非常敬仰信奉神仙,为什么有时还有不尊敬的想法?,第1张

神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通常被视为一种超自然力量和信仰对象。然而,敬仰和尊敬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神仙的完全认同和接受。

在敬仰和尊敬神仙的同时,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对神仙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或者可能会对神仙的某些行为或规定感到不满。此外,由于神仙的形象和设定是由人类创造的,因此不同的人对于神仙的理解和信仰也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敬仰和尊敬神仙并不意味着对神仙的完全认同和接受,而是意味着对神仙的一种尊重和尊重的态度。

玉皇大帝统治三界无数万年,所倚仗的,绝不仅仅是背后有元始天尊撑腰。若他只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刘阿斗,那么,早就被人推下台了。

就算是太上老君野心勃勃,在面对玉皇大帝时,也得恭恭敬敬叩拜行礼,自称“老臣”。

身为三界之主,自然不能像个街头混混一样每天抡板砖、玉皇大帝控制下界,一方面靠着“天规”,光明正大收拾一些反对派;另一方面他豢养了许多爪牙,四处探查臣下隐秘。对那些胆敢破坏自己好事,忤逆自己尊严的人,玉帝从来都是下手无情。

比如说,在凤仙郡故事中,人家君侯夫妻不过是在吵架时,失手推翻了祭天的供桌,恰恰一只狗又跑来吃掉了祭天的供品。玉皇大帝就借维护天规之名大发雷霆,让凤仙郡大旱三年,导致数以万计的百姓饿死。

不过,还有一些人犯下的错误比较隐秘,玉皇大帝为了掩人耳目,不好公开判决,只能派出特务,暗中将这些人逮捕、软禁。

比如说,盘丝洞中的七个蜘蛛精。

在此前我的系列解说中,曾经用了很长篇幅去论证七个蜘蛛精其实就是天上的七仙女。

西游中的七仙女并非玉帝、王母的女儿,而只是王母的侍女。她们做了什么,导致被贬下界,沦为妖怪呢?

只因她们犯下了两个大错!

七仙女奉了王母娘娘的命令前往蟠桃园摘取蟠桃,中途被被孙悟空拦住,不允许摘桃。聊天时,孙悟空询问参加蟠桃会的都有谁。有个仙女多嘴,就把什么五方五老、幽冥教主等与会名单说了一遍。孙悟空见没有自己名字,勃然大怒,定住了七仙女,然后就去蟠桃会上大闹了一番。

若非七仙女多嘴,孙悟空就不会大闹蟠桃会。蟠桃会乃是每隔360年一次的天庭盛会,被孙悟空折腾得开不成,严重有损玉帝的颜面。因此,追本溯源,七仙女必须受到惩罚。

另外,七仙女知道了一个不该知道的秘密。

书中讲到,定身术被解开之后,七仙女去摘桃,结果,小桃、中桃只是摘了两三篮,大桃子一个也没有。

七仙女如实回禀王母,可是,恰恰是这如实回禀暴露了大问题。

那蟠桃树一共三种,每一种都有三千六百颗。就算孙悟空再能吃,怎么可能把三千六百棵桃树的桃子都吃光?

何况,猴子向来爱吃桃,让爱吃桃的孙猴子去看蟠桃会。这个任命本身就有问题。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玉皇大帝当初任命孙悟空看守蟠桃园就是一个坑。在孙悟空偷吃桃子的同时,他也吩咐蟠桃园中的土地、力士人等偷偷摘桃,把蟠桃储存起来。等到要开蟠桃会,清查蟠桃的时候,玉帝就可以用监守自盗的名义抓捕孙悟空。

别人不清楚桃子的产量,可是,千百年来一直负责摘桃子的七仙女很清楚啊。因此,就算是当时她们想不起,后来也会明白有猫腻。没曾想,七仙女多嘴,让孙悟空抢先动手,杀了玉帝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玉帝不想让自己的阴谋曝光,于是一直等到大闹天宫过去几百年后、取经行动展开前,他才下令把七仙女逮捕,削去仙,发送盘丝洞监管。

盘丝洞七个蜘蛛精管黄花观的道士蜈蚣精叫师兄。表面看起来二者是师兄妹,可是,在孙悟空打蜘蛛精的时候,蜈蚣精全不帮忙。七个蜘蛛精都被打死后,他也一点不伤心。只因,蜈蚣精义上是蜘蛛精的师兄,真正的身份是光明宫特务,下界的目的正是监管蜈蚣精。

观音菩萨知道这一切的。孙悟空有难时她没有亲自出现,而是请黎山老母出马,指点孙悟空前往求助毗蓝婆。那毗蓝婆看起来是佛门的菩萨,真正的身份是光明宫的老牌特务头子。她的儿子,正是昴日星官。

观音菩萨不亲自去请,黎山老母也再三叮嘱孙悟空,不得道出自己的身份,她们都不想让毗蓝婆觉得已暴露。身在官场,有些事情一旦说破,彼此都尴尬!

我一直觉得,重温一部优秀的老剧,比看一部不确定好不好的新剧,有意义多了。

《琅琊榜》这部剧之所以经典,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编剧的逻辑构思和台词功底。

很多经典桥段,比如“情思绕”事件、苏苏扳倒谢玉、套出赤焰案真相、九安山叛乱、金殿鸣冤、苏苏与夏江在悬镜司斗智等等,还有雪天说服靖王,台词都非常考究,很值得回味。

但我觉得最精彩的一场戏,还得数“救卫铮”。

从第22集干掉了谢玉之后,太子党在争储这件事情上基本上已经算是出局了,后面都只是小打小闹,与此同时,靖王也慢慢冒了起来。

本来应对誉王和一个秦般弱,对于苏苏来说,应该是必赢的局,但悬镜司首尊夏江回来之后,苏苏终于迎来了他全剧最强劲的对手。

我觉得,本剧中,在苏苏碰到的所有对手里,夏江绝对是智商最高、最难对付的一位,以前对付谢玉,虽然有敌明我暗的优势,但清除太子党羽、扳倒谢玉,纵然惊险,但他也基本上没有费多大力。

最关键的一点,谢玉和太子的阴谋,都显得不那么高明,被苏苏一一轻易化解。

但夏江回来之后,这一切被改变了,卫铮一案,他设了一个几乎无解的死局。

你看夏江在这件案子里,是怎么设计的。

首先,准备阶段,抓了卫铮,先通过皇后惩处静妃一事,离间靖王和苏苏的关系,让靖王不听苏苏的话。

靖王回京之后,誉王抢在第一时间拦住靖王,不让他知道卫铮被抓一事,然后在武英殿上,两人百般挑衅,靖王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失了先机。

接着,静妃受委屈的事情爆发,小新的及时点火,苏苏理智的“不救卫铮”建议,让靖王彻底失去了理智。

套已经设好了,就看你钻不钻吧。

这会儿已经失去理智的萧景琰,如果不出意外,没有人拦着的话,肯定是会钻的。

靖王和苏苏这个组合,在前面三十多集里面,一直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几乎没有对手。

但夏江看人看得很准,他抓住了两人最微妙的那点不信任,然后一点点放大。他充分利用了靖王正直、固执、冲动的性格,让他失了先机之后,又主动抛弃苏苏这个强援,闷着头往上冲,开始送人头。

说实话,要不是苏苏那一句“萧景琰你给我站住”硬生生拦下了靖王,这部剧到这就可以全剧终了,因为这个死局,靖王钻定了。

这里题外话一句,从头到尾,很多观众看得咬牙切齿,觉得靖王真的蠢,但我觉得,靖王不是傻,导致他这些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几点:重情义、轴、冲动。

他是不屑于斗争,不是没能力斗争 ,并且觉得在大义面前,可以抛弃一切利益得失,放在剧中并不高明,但这绝对是铁铮铮一条汉子。

然而,正是因为他有这个弱点,才能被夏江充分利用。

所以,这就是一个为靖王量身定制的死局,换做其他人,换做太子、誉王,都能化解。

甚至有弹幕说,在这件事情上,连战英都比靖王强,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救卫铮都是一件愚蠢至极的事情,作为曾经的赤焰军少帅,没有人会比苏苏更不愿意放弃这个兄弟,但这种选择不得不做。

可没办法,靖王是铁了心要救,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救卫铮这件事情的惊险程度,绝对不亚于平定九安山叛乱。

苏苏是怎么做的呢?

和夏江一样,他也抓住了对手最致命的弱点:自负。

自信过头,就是自负。

夏江的自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这些他觉得毫无漏洞的局中局,最终都成了苏苏打败他的突破口。

正如苏苏说的:“如果夏江一味死守,我是没有机会把卫铮救出来的。”

夏江想用卫铮做饵,钓下靖王这条大鱼,所以他就等着对方动手。

苏苏在动手之前,已经有几个先决条件:

当然,一切的关键点还是靖王,毕竟如果靖王意志不坚定,这件事情绝对会搞砸,但雪天那一场揪心的吵架戏之后,这个问题已经算是短暂解决。

一切准备就绪,本剧最聪明的这堆人,开始了最热闹的一场神仙打架。

正方代表:苏苏、言阙、靖王、静妃。

反方代表:夏江、誉王、秦般弱。

在决定动手之前,苏苏把悬镜司所有的关键人物全部调走了:言阙利用夏江对儿子的关心,引开了夏江;夏冬以查案为名,骗走了夏秋。

当然,夏江其实没有必要带着夏春一起的,把他带走应该就是有意为之。

悬镜司首尊和高阶掌镜史悉数不在,这对于夏江来说,是最好的诱敌陷阱,当然,对于苏苏来说,也是最佳的动手时机。

由于推测出夏江没有把卫铮藏在悬镜司,苏苏的计划主线并不复杂:药王谷的兄弟大张旗鼓攻打悬镜司,打到地牢门口退出,等疑心大发的夏江情急之下自己带他们去卫铮真正的关押地,然后靖王在皇帝面前把一切推脱干净。

但要完成这件事情,最关键的一环,在于怎样打破夏江的心理防线,让他赶来的时候乱了方寸。

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这件事情另一个关键人物:言阙。

对于言阙来说,夏江算是老朋友了,他知道他的痛处,一戳就准,但是对于老谋深算的夏江,言阙和苏苏都知道,没办法一击即倒。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初五那一日,扰乱夏江的情绪,让摸不着头脑的夏江起疑心。

言阙和夏江聊天的那一段戏,台词其实非常考究,怎么切入,怎么一步步引导,怎么惹怒夏江,然后让夏江一步步掉进预设好的陷阱里,都是很值得回味的。

夏江很自信,他以为,言阙的目的是尽可能拖住自己,拖得越久越好,但他根本不怕这个,因为他知道不管拖多久,苏苏都没法在悬镜司里找到卫铮。

但他没想到的是,聊天聊到一半,言阙主动走了。

言阙走的时候,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可以走了。”

正是这句话,成了击溃夏江心理防线的关键。

他说的不是准备走了,也不是想要走了,而是可以走了。

言阙刚刚跟他扯那么多有的没的,夏江虽然有些生气,但根本不慌。

但言阙最后这个反常的放他走的举动,和这句话,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夏江,疑心大增,突然不安起来。

春兄则在一旁一步步引导夏江往这方面想,堪称神助攻。

然后我们就看到言阙和可爱的小浴巾,把马藏了起来,着急又找不到马的夏江,更是越来越慌,越来越担心,这也促成了他回悬镜司以后第一时间的不理智。

回来以后,夏江得知,药王谷和江左盟的人,在悬镜司打了一架之后,又退了出去。

夏江的自信心就这样一步步被摧垮,到此到达了一个高潮。

这时,春兄又来了句神助攻:“难道他们知道了卫铮真正的关押地点?”

这句话一出口,夏江彻底慌了神,来不及细想,就带着夏春马不停蹄往大理寺赶,正中苏苏“投石问路”之计。

到此,夏江其实还不算是满盘皆输,他依然可以和誉王一起,咬死了是靖王谋划的劫囚。

但是,后面救出卫铮以后故意安排纪王爷看到,和靖王的金殿对峙,以及静妃娘娘在宫里恰到好处地让小新发现“秘密”,证明靖王一派,早已准备充分。

尤其是靖王在大殿为自己申辩那一段,非常精彩,也充分证明,靖王这个愣头青认真起来,逻辑思维能力是很强的,智商完全在线。

这些戏,再加上后面苏苏和夏江在悬镜司的对峙,共同成就了这部剧最精彩的几集。

苏苏硬是靠着自己的无双智计,把这盘死棋盘活了。

并且,从头到尾毫无尿点,丝毫不会让人觉得很突兀很假很勉强,所有的戏份都设计得浑然天成,几乎没有什么槽点,这让人不得不佩服编剧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是我最佩服海晏的一个地方。

这次的斗争绝对惊险、紧张到极致。

夏江是特别难对付的一个对手,他这环环相扣的计中计,几乎让一路开挂的靖王和苏苏陷入死局。

甚至于最后可以说是夏江赢了,因为在悬镜司给苏苏喂下那颗乌金丸以后,要不是编剧强行用火寒毒救了他一把,失去苏苏的靖王很难走得更远,夏江的目的可以说已然达成。

而这场带有赌博性质的营救,不管对于苏苏一方,还是对于夏江一方,关键点都在夏江身上。

夏江的自信和智慧,让他布下这个几乎天衣无缝的局。

而苏苏,相比之下其实是有些被动的,他只能像解连环一样慢慢解开一个一个的局,然后反过来套进去。

可苏苏要解这个局,最关键的一点,却需要夏江来配合,否则根本找不到卫铮的关押地点,一切白搭。

从言阙的一堆攻心言论,到攻打悬镜司复而退出的一切反常举动,都是为了一步步击垮夏江的自信,让他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从而情急之下跑去确认卫铮是否安全。

这中间不管哪一步出了差错,都可能一败涂地。

而最关键的两环,一个是言阙去完成的,一个是苏苏自己一手安排的,并且表现和发挥都堪称完美,最终才有了这精彩绝伦的“神仙打架”。

再加上后面静妃灵性的配合、纪王爷的作证,把夏江最终推入了死地。

往大了说,夏江真正出手,只有这一次,但充分突出三个字:快、准、狠。

一出手,就置人于死地,当然,失败了以后,受到的反噬也是巨大的,直接失宠入狱。

纵观这段戏,从设局到解局,全部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一步都经得起详细推敲,几乎堪称完美。

而且费脑。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我对这部剧的喜爱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因为编剧真的太牛了,加之导演的用心拍摄,哪怕有些地方不能尽善尽美,但绝对是瑕不掩瑜的上乘之作。

我建议作为婆婆,看到小两口吵架,最好不要去帮忙调解。

当妈的都知道,其实自己的孩子总归是出于本能得想要维护护短。儿子和儿媳发生矛盾,当婆婆的会自然地站在儿子这边,觉得都是儿媳的不对。一旦婆婆加入进来,不但没有很好的调解矛盾,反而会让小俩口的矛盾加深。

拿我自己来说,本来我跟老公吵吵就没事了,婆婆一加入进来我就会特别不平衡,总觉得自己没人撑腰,更加生气了。

因此作为婆婆最好是不要参与到小两口的吵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如果小两口是因为孩子教育的事情产生的争执,婆婆是一定不能参与其中,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问题。

父母教育孩子时,老人看看孩子被教训而心疼,于是会立马出来护着孩子,打断父母之间的争吵。这个时候孩子会认为,奶奶会帮助我,爸爸妈妈不能拿自己怎么样。在这样的溺爱下,孩子听不见批评和意见,难以正视自己的错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时间一长抗挫折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所以,一旦涉及到小两口为孩子教育问题吵架的时候,作为婆婆和隔代的长辈,一定不要参与到吵架中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性问题。

二、如果小两口是因为感情问题或者家庭琐事的问题吵架,应该给与小两口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处理。

六六编剧的《双面胶》这个电视剧,应该很多人都看过,对剧中亚平的妈妈这个“恶婆婆”印象非常深刻。本来丽娟和亚平小两口婚后的二人生活非常幸福,但是,婆婆(李明启 饰)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地域、观念、身份间的差异让丽娟和婆婆的关系逐渐紧张恶化,误解、争吵不断,让人印象最深的每次丽娟和亚平爆发争吵的时候,丽娟的婆婆都在现场参与并直接导致矛盾激化……

因此,本来夫妻两人的争吵演变成三个人的争吵和矛盾,本来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一下子上升成了婆媳矛盾。所以婆婆参与小两口的争吵是非常不明智的,应该给与两个人空间缓和关系。

三、当然还有一种“神仙”婆婆的存在,她帮忙调解不但不会激化矛盾,反而迅速将两人的矛盾解开,靠的是真心实意,互不偏袒。

大多数的婆婆都会偏袒自己的儿子,但也有很好的婆婆,她们实事求是,自己的儿子哪里做的不好会跟自己的儿媳道歉,说自己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希望儿媳谅解。

假如是我,再生气,听到婆婆这样劝我,我也会消气了大半,因此婆婆的言行也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怎么样,家和万事兴,作为小两口尽量不要在老人面前吵架,不然作为婆婆也确实为难,不帮不好帮了也不好,所以有什么矛盾尽量还是私下沟通比较好。

但凡看过古希腊神话的人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希腊神话里面的神灵身上充满了缺点,例如众神之王宙斯风流成性,到处拈花惹草;天后赫拉嫉好妒,天天忙着惩罚丈夫的情人和私生子们;信使赫尔墨斯狡猾,喜欢偷鸡摸狗……不仅是神,就连古希腊神话里面的英雄们也没少干烧杀抢掠的坏事。反观中国神话,却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中国神话里的神灵总是一副完美无缺的模样。为什么古希腊的神和中国的神会有如此巨大的区别呢?这还得从两个民族的生存环境说起。

首先要明白,我们现在所说的“古希腊”并非是指一个国家,而是指囊括了希腊半岛,爱琴海、爱奥尼亚海以及其部分沿岸的广大地区,其中存在着数百个独立的城邦。而且古希腊地区平原较少,土地贫瘠,耕地不足,为了争夺资源,各城邦经常彼此攻伐。一些落败的城邦和贫穷的希腊人还被迫前往海外开拓殖民地。除此以外,古希腊地区还要时不时的面对外来的国家和民族的入侵。这样就决定了古希腊人不可能培养得起太高尚的情操,他们必须保留一些野蛮的品质,才能在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喜欢到处播撒爱的种子的宙斯

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经历过分裂、战乱的时代,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社会环境总体上比古希腊稳定。另一方面,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自给自足,中国人不需要为了生存去掠夺别的国家的资源。同时强大的政权也可以保护人民免受来自其他国家或蛮族的骚扰。因此中国人有更多的余裕来培养温文儒雅的作风。而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百姓性格越儒雅,造反的可能性就越低,所以从汉武帝时代开始,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直致力于用儒家思想来培育百姓的道德情操。

生存环境的差异最终造成了中国人和古希腊人道德观上的差异。中国人在道德上苛求完美。这种思想反映到神话中就是神成了道德楷模,其品性尽善尽美,无可挑剔。除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外,还有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佛道两家都主张禁欲,所他们所塑造出来的神灵都是没有七情六欲,永远庄严神圣的存在。而古希腊人对道德的要求没有中国人这么苛刻,在大方向向善的前提底下,允许神有一些瑕疵存在。在他们看来这些瑕疵甚至是率真的表现。他们的神高兴起来比谁都热烈,愤怒起来比谁都残暴,嫉妒起来比谁都小心眼,宽容起来比谁都慷慨。

英语中有一个短语叫“Homeric laugh”,直译过来为“荷马式的狂笑”,即“开怀大笑”的意思。它源于荷马史诗,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曾经多次谈到众神的大笑。其中一次是这样的,宙斯和赫拉在诸神面前发生了争吵,他们的儿子火神赫淮斯托斯出来劝架。宙斯一怒之下将他从奥林匹斯山上扔了下去,把他摔成了瘸子。赫淮斯托斯好不容易爬回了奥林匹斯山上,还拖着那条瘸腿,给在场的诸神一一倒酒。诸神看见他一瘸一拐的滑稽模样,顿时发出了哄堂大笑。结果因宙斯和赫拉吵架产生的紧张气氛被一扫而光了。

荷马

一群神仙聚在一起哈哈大笑,这种情况放到中国神话里是绝对不可能看到的。中国人讲究克制,过度的表现情感被看成是一种失礼的行为,更别提是嘲笑一个残疾者。反映到神话里面,中国艺术品中的神笑起来,大多也是慈眉善目的微笑。中国神话里笑得最夸张的应属弥勒佛了,然而即使是他的笑跟荷马所描绘的诸神的狂笑比起来仍然显得过于文静了。

事实上,道德完美是有害的。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西游记》里面最受欢迎的人物是谁?答案竟然是猪八戒。毫无疑问,猪八戒是师徒四人中品性最差的,他胆小、懒惰、贪财、好色,浑身上下都是缺点。但这些缺点恰恰是人性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鲜少有人能做到完美,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一旦剔除掉了这些缺点,人性也就被剔除了,人物也就不真实了。猪八戒之所以讨人喜欢,是因为他是师徒四人中最有人性的。

猪八戒虽然浑身都是缺点,但他是最有人性的

其次,道德完美的人是乏味的人,有一些缺点的人才是可爱的人。情场有句俗话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 这里的“坏”当然不是指杀人放火、伤天害理的那种“坏”,而是指有一些小缺点的“坏”,有趣的“坏”。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情场,也适用于一切人际交往的场合。回忆一下上学的时候,班上朋友最多的人肯定不是那些严守纪律、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肯定是那些不守规矩,考试吊车尾的坏学生。因为坏学生最懂得玩,而懂得玩的人到哪里都能交到朋友。

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其实就是一群优点、缺点都被放大了的人,因此他们的故事很有亲和力。而中国神话中的神是理想化了的人,同时也是失去了人性的人,因此他们的故事往往索然无味。

再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只有当人物有缺点,故事才能展开。虽然这样讲很不政治正确,但是假如世界上每个人都道德完美,彼此谦恭礼让,相亲相爱,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任何纷争了,同时也就变成了一个没有故事的世界了。

醋坛子赫拉

以古希腊赫拉克勒斯的神话为例。宙斯和赫拉克勒斯的母亲偷情生下了赫拉克勒斯。后来赫拉一直想方设法要害死赫拉克勒斯,指使欧律斯透斯派给赫拉克勒斯十二项艰巨的任务,最后反而令赫拉克勒斯创立了十二项大功。倘若宙斯忠贞不二,没有四处播撒爱的种子的话,又或者赫拉生性宽容,没有迫害赫拉克勒斯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赫拉克勒斯与十二项功绩的神话了。同样,在中国神话里,如果没有三圣母思凡的话,也不会有沉香救母的故事了。

其实中国神话里面的神一开始也并非那么完美,因为中国人肯定也是从野蛮的阶段逐渐发展到文明的阶段的,因此中国的神话肯定也有过一段野蛮的历史。屈原在《天问》中写道:“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夷羿即后羿,而雒嫔即洛神,乃是黄河之神河伯的妻子,“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说明后羿曾经射伤过河伯,娶了他的妻子洛神为妻。原来后羿也有过这么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只不过这些野蛮的神话不符合后来进入文明阶段的中国人的道德观,所以被抹去了,只有零星半点的遗留了下来。古希腊也有人认为神灵应该是完美的,不承认神会偷情、会盗窃,主张删去这些内容,这个人就是哲学家色诺芬尼。好在他的意见没有成为主流,古希腊人还是保留下了这些充满缺点但是接地气的神灵。

宋宁峰和张婉婷这一对。一个是习惯当“受气包”,不论被伴侣嘲讽还是被伤自尊,永远是一副张口要解释又没有机会解释的样子,另一个是逮着机会就打压伴侣,咄咄逼人,从来不会好好说话。

张婉婷和宋宁峰是闪婚,认识不到一个月张婉婷怀孕,两人奉子成婚,直到孩子生了,两人之间出现种种矛盾,张婉婷依然在采访中如此评价这段关系——我们不熟。

观众觉得很奇怪,结婚三两个月可以说不熟,孩子都生了这么久还说不熟,这种婚姻该怎么过?

当然过不好,监控视频下张婉婷和宋宁峰吵架,采访里张婉婷也说,两人吵架的时候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掐着宋宁峰的脖子和他吵。

在这段婚姻里,吵架充斥其中,张婉婷觉得宋宁峰不够爱她,不断索求爱,而张婉婷口中的爱是什么呢?

是伴侣得无时无刻都要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是在外人面前给她留面子,是伴侣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离异的宋宁峰遇到愿意给他生孩子且小他十岁的张婉婷,就得无条件宠爱她。

而这个向伴侣索求爱的女人,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指责、打压伴侣,不尊重伴侣说话的权利,为了自己的面子卸掉伴侣的面子……总之,一系列操作非常让人窒息。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个场景:

一个是三对“夫妻”坐在行驶的大巴车上说笑聊天,张婉婷的矛头忽然指向宋宁峰,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宋宁峰命好,找了自己这样的好老婆,不像自己命苦,找了宋宁峰这样一个拖油瓶。

非常伤伴侣自尊的话,张婉婷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明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类似的“语言暴力”时常发生。

看宋宁峰的表情就知道了,尴尬且有些顺从。

第二个是宋宁峰和卢歌开心地玩飞盘,张婉婷和另外几位嘉宾聊天,说到宋宁峰,用了一个词“罪人”,并且在宋宁峰玩完飞盘落座后立刻开启攻击模式——嫌弃他作为演员不合格,因为连老婆的情绪都察觉不到;嫌弃他不会识人,和不真诚的卢歌玩得这么开心;禁止他发言,剥夺他表达的权利。

张婉婷觉得自己说的句句在理,最后还非常生气地离开了。

第三个场景是读情书,宋宁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张婉婷边听边落泪。就在大家以为她有所触动时,她却在采访中说宋宁峰的情书写得特别可笑,很矫情,并在宋宁峰面前嚷嚷着自己是不会改的,说他写的那些让自己很没有面子。

张婉婷时常把“面子”挂在嘴边,大多数打压伴侣的时刻都是为了面子,说宋宁峰是拖油瓶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优越感,玩飞盘后对宋宁峰的指责是觉得对方没有维护自己的面子,写情书也不对因为他让自己没有面子。

但是张婉婷应该从来没有反思过,当她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压、指责伴侣时,是她自己弄丢了自己的面子。

1、风神

风神是中国民间信仰神祗。流行于河北省东部沿海地区。中国民间认为,风神主风,不少地方建有风神庙。

2、龙王

龙王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属于四灵之一。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民间各地的一种习俗。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

3、雷神

雷神(lei shen):俗称雷公,是古代中国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出自《山海经·海内东经》。相传雷神生于古雷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古代人们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在古代中国,雷神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最初,人们把它塑造成人头龙身的怪物,敲打它的肚子就发出雷声。

后来才渐渐变成尖嘴猴脸的形象,并逐渐定型。在道教神话中,记载了许多数量、各种级别的雷神,最基层的是"雷公",上一层的是普通的"雷神",再上层是"雷王"。传说雷王出生在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名叫陈文玉,后来成为神仙。 道教中级别最高的雷神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4、电母

电母又称闪电娘娘,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助手闪电女神,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电母吵架的时候,天上也会雷电交加。

电母是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所尊奉的女神之一。

古人对打雷这种自然现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渐演化出一系列有关传说。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惩罚罪恶之神,人如果做了坏事或违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轰顶死去。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5、阎罗王

阎罗王,亦称“阎王爷”。原型为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但在中国道教创造的将阎罗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

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拥有掌管着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力,既是鬼,又是神。

6、灶神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

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祭灶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256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