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注意事项介绍

艾灸后注意事项 艾灸后注意事项介绍,第1张

1、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完毕,全身毛细孔打开,易受寒凉。

2、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便于排毒,水温可以稍微高点。不可以喝冷开水,夏天也是。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3、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况下,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开几小时后再洗澡。

4、艾灸完,如果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做艾灸的注意事项:

1、选用优质三年艾条进行艾灸

三年的陈艾效果最好,因为储存过程中的陈化,气味纯净温和,燃烧烟气也较小不呛人,艾灸的穿透力强,不伤肌脉。而新艾艾油含量高,气味浓烈,未经陈化就作于艾灸容易上火,也会伤人肌脉。

2、灸后注意避风、淋雨

艾灸是排出体内寒气,帮助补充阳气,艾灸过后全身腠理舒张,身体血液循环加速,这时候吹风会使寒气入体,所以灸后半小时内避免吹风,淋雨。

3、灸后不能沾水,不可立即洗澡

灸后30分钟内不要用凉水洗手,不要喝凉水,更不能立即洗澡,艾灸后身体的毛孔都是打开的,此时洗澡会使寒气和湿气进入身体,会使人受凉感冒,也是白费了艾灸的效果;建议4小时后再洗澡。

4、注意艾灸的顺序

药王”孙思邈著作《千金方》中清楚地记载着:“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

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

艾灸一定要长期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另外,要掌握好艾灸的顺序和一些注意事项,学习实用的家庭艾灸养生知识,让自己在家中轻松艾灸养生。

21、崩漏,常伴有血块

现象说明

1、崩漏指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下血淋漓不断,前者为“崩中”,后者为“漏下”。 出血量多,来势汹涌者为崩;出血量少,淋漓日久者为漏。

2、灸后崩漏常伴有血块, 说明患者体内有寒邪,寒则凝,凝则瘀,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引起崩漏。

3、瘀血属病理产物,也可转为致病因素。 艾灸之后,体内阳气增多,阳气具有温煦作用,将体内寒邪悉数化开,瘀血就会大量排出,以血液或血块形式出现。

解决方案

1、对付灸后崩漏,切不可服用寒凉固涩的药物, 一来招致寒邪入体,并可致瘀;二来艾灸前功尽弃。

2、灸后崩漏与体质过寒有关,理当以化瘀为先,瘀血去则血自止, 因此只要出血量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建议坚持艾灸,促进气血运行,让体内瘀血尽快排出。

3、灸后崩漏还与冲任失调有关,因此若出血量实在过大,导致体虚, 建议 酌情艾灸以下穴位:命门穴:培元补肾、强健腰脊;关元穴:调冲任、理气血;隐白穴:健脾宁神、调经统血;气海穴:益气助阳、调理冲任;血海穴:调经统血、健脾化湿;三阴交穴:健脾理血、益肾平肝。

22、白带异常

现象说明

1、白带异常说明体内湿热过重。 灸后阳气增强,体内湿热邪逐步被祛除,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一旦湿热邪侵袭胞宫,就会引起白带异常。

2、白带异常说明任脉失固,带脉失约。 任脉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白带异常属于“带下病”,“带”指带脉,往往因为带脉不能约束所致。

解决方案

1、一般而言,任脉失固、带脉失约是由于脾虚肾虚所致, 因此针对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引起的白带异常,必须健脾补肾。

脾虚,可灸以下部位:带脉: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二脉;脾俞穴:振奋中阳,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足三里穴: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三阴交穴:平肝、补肾、健脾、利湿;隐白穴:补脾、益气、摄血。

肾虚,可灸以下部位:带脉,同上;次髎穴: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肾俞穴+关元穴:强肾培元,固涩止带;三阴交穴:同上。

2、对于湿热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白带异常, 具体可参考:月经是女人的命,白带是女人的魂;艾灸,既保命又可安魂!

3、保持外阴干爽,饮食清淡,多喝水。

注意事项

不能吃消炎药,否则易将寒湿邪封藏在体内,不利于拔出病根。

23、腹胀、打嗝、放屁

现象说明

1、灸后腹胀、打嗝、放屁,说明肠胃功能开始恢复正常。

2、腹胀是身体虚寒所致。 尽管艾灸为身体补充了阳气,但身体仍然处于正气不足、脾胃虚弱的状态,正邪二者相互博弈时,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暂时会受影响,就会表现出腹胀的症状。

3、打嗝、放屁,是因为艾灸后体内阳气增加了、气机畅通了、胃肠道蠕动正常了、排气能力增强了。 邪气滞于体内,日久能满,一朝被正气驱逐出去,都会表现出频繁打嗝、放屁的现象,且体质越寒,反应越频繁、越剧烈。

4、如果灸后排出的屁特别臭, 说明肠胃问题相对较重,肠道内宿便较多。

5、肝、胆、胰腺等消化性器官有问题,灸后也容易出现排气现象。

解决方案

1、无论是腹胀引起的腹泻,还是打嗝、放屁排出的气,都是垃圾,一定要及时排出。

2、针对肠胃不调的症状,可隔姜灸脾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如果肝胆胰腺等有问题,可隔姜灸肝俞穴、胆俞穴、太冲穴等,还可敲打肝经、胆经。

3、少吃洋葱、红薯、白萝卜、豆类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未续待完

灸后多次便溏——说明其体内有宿便或者是便秘,做艾灸后,肠蠕动加速,代谢加快,体内的宿便逐渐往外排。

灸后腰酸背痛——说明由于其长时间的经络不通,气血不畅,寒湿邪气很重,做完艾灸后经络被打通,气血循环加快,寒湿邪气往外排,这时全身的经络和气血在艰难的运行过程中身体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的反应,当全身的经络和气血畅通后,寒湿气排除体外后,就不会有腰酸背痛的反应。

灸后月经不调——因做艾灸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提高卵巢功能,月经会出现暂时性的紊乱,随着体质的加强,血液循环和卵巢功能的正常,月经也会正常。灸完后白带增多——属于湿热向外排的表现,是一种排毒反应。灸后不断的排气——说明肠胃蠕动起来,代谢加快,体内的浊气往外排,是好转反应。

灸后浑身发热——阴阳不平衡,阳气暂时在体内偏盛的表现,当阳气在体内循环后,阴阳平衡,浑身就不会发热了。

灸后有上火(起口疮、便秘、口干舌燥)现象——阴阳不平衡的反应,或太虚,或太阳,都会有这种反应,坚持调理上火现象就会消除。灸后兴奋,睡不着觉——阴阳不平衡,阳气偏盛,刺激中枢神经引起亢奋,由于阳气暂时充足,病人不会有困的感觉。

灸后感觉不明显——体内的阳气储存不足,感觉就会不明显。(只要坚持灸,体内阳气就有了量的积累,身体就会有轻松,抗疲劳的感觉)

灸后回家嗜睡——①一种情况是艾灸安神的作用;②一种是身体太虚弱,阳气太少,一下子补充的阳气又太多,大脑暂时缺氧失控,出现迷糊状态,应停灸。

18、遗精

现象说明

灸后遗精,遗的是“败精”, 这是病理产物,多与鳏寡独居、肝肾不调、痰湿浊邪下注等有关。 艾灸增强了体内的正气,正气会将阻滞体内的败精排出体外,而后生成新的精液。

解决方案

1、肝肾不调的人,建议服用一些中药调补肝肾,同时疏通肾经、肝经,并艾灸肾俞穴、肝俞穴、太溪穴等要穴,还要清淡饮食、不要熬夜、适度运动等。

2、肾虚的人分清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 应该辩证施灸: 肾阳虚之人应当补阳,可以艾灸督脉以及关元、命门等培补元阳的大穴;肾阴虚之人应当滋阴,可以艾灸三阴交穴、太溪穴、照海穴, 并多食鸭肉、丝瓜、银耳等滋阴食物。

3、痰湿体质的人基本都伴有脾胃虚弱的毛病,尤其以脾阳虚、脾虚湿滞最为常见,前者建议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后者建议艾灸阴陵泉穴、承山穴、丰隆穴、解溪穴。

19、头痛

现象说明

1、《证治准绳》认为,头就像天一样,清阳之气及脏腑精华都汇聚于此。因此头痛比较复杂,一般根据头痛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进行处理。

2、一般而言,头痛是因为体内的寒、燥、火、风等外邪太重。 艾灸补阳气,阳气得到增强就有能力与邪气对抗,而气具有走动、向上的特性,在对抗过程中,邪气就会从头部被驱赶出来,就会表现为头痛症状。

3、脑后疼痛说明肾阳不足,导致邪气存于膀胱经。 因为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经又从肾脏发出,外邪就会顺着膀胱经上达头部。

4、头部两侧疼痛及偏头痛,说明胆经不通。 因为此处是胆经所过之地,胆经半表半里,灸后寒、湿、风等外邪会从阴经转入阳经,疾病逐渐痊愈,但接下来就可能由脏入腑,就会表现出偏头痛。

5、头顶疼痛多属肝精不足、虚火上亢, 肝经上行至额部,与督脉在头顶相会,肝阳上亢就会头痛。

6、前额疼痛多因脾阳不足、脾湿过重, 灸后阳气提升,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加强,就会将体内湿邪排出,湿邪被驱赶外泛的过程就会表现出前额痛。

解决方案

1、脑后疼痛, 可以用刮痧板在头部膀胱经、背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刮痧,同时温通督脉、活血化瘀,使邪气尽快排出体外。 配合艾灸肾俞、命门、风池穴,晚上用桂枝、生姜泡脚,提高身体整体机能,有利于寒气排出体外。

2、头部两侧疼痛及偏头痛, 可以用刮痧板在头部两侧胆经刮痧,将邪气彻底发散出来, 同时配合肝俞、胆俞进行刮痧,如果有结节,就进行按揉,然后艾灸5-10分钟,进一步培补阳气,防止邪气再一次由阳入阴。

3、头顶疼痛一般从肝经论治,可以在四神聪、合谷穴、太冲穴进行按摩, 每个穴位3-5分钟,然后每个穴位配合10-15分钟艾灸。

4、前额疼痛应该补脾阳、祛脾湿,前者艾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后者艾灸阴陵泉穴、承山穴、丰隆穴、解溪穴。

5、如果分不清经络,就直接按揉、艾灸阿是穴,哪里不舒服就艾灸哪里,基本都可以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6、坚持艾灸,待外邪被驱除出去之后,头痛自然就会缓解。

20、流鼻涕、打喷嚏、鼻塞

现象说明

1、艾灸后阳气增强,气机鼓动,体内阴邪被正气驱逐出体表。 肺主气,开窍于鼻,与鼻部、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阴邪聚集于上焦,为了赶跑它们,上焦真阳就会被大量消耗,而肺位于上焦,就会导致肺气不足,肺功能就会暂时受影响,就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的症状。

2、流鼻涕、打喷嚏、鼻塞是排寒湿的表现, 说明体内寒湿重,与肾阳虚衰有关。

解决方案

隔姜灸大椎穴,同时用刮痧板疏通膀胱经、肺经,充分调动肾阳、宣通肺气,症状会自行消失。

注意事项

不能误认为是感冒,忌吃寒凉药物,否则会把阴邪再一次阻滞在体内,前功尽弃。

未续待完

艾灸最全会出现灸感的原因:

一.正邪相搏

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

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通开,是会遇到阻力,会膨胀。人的血管经络也是一样,阳气进入遇到阴邪会在局部产生正邪相搏的情况,反应到我们人体就会有酸、麻、胀、痛、痒的感觉。如果体内有毒素或是炎症就会有痛的感觉,痒是由于湿气较重,热邪较重,湿热外排的反应。比如妇科炎症可能会小腹痛,胃炎的人可能会胃痛,肠道有湿寒灸神阙(肚脐)时会感觉肚子咕咕响都是阳气进入身体的良性反应,坚持艾灸就会消失,身体也会好转。

二.外排邪气

出现的反应:风、寒、凉、湿、痒、热

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这时如果身体过寒会感觉冒凉气,湿气过重局部会有水珠出来,像出汗一样,手心或者脚心是常见的部位。

三.艾火循经

艾火循经是做艾灸时最好的表现形式。有扩热、透热、传热三种体现。感觉做艾灸的穴位附近一片都发热,或者感觉温热之气顺着经络蔓延全身,比如灸足三里时热气会向下传感到小腿。就是艾火循经了,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四、丹田气足感

奇经八脉畅通。丹田整天暖洋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

灸感出现时是多样化的,有时象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象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根据这灸感的不同变化,可以总结为在施灸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四种不同效果。 每个人的灸感出现时间也各不相同,也许有的人灸1、2次就出现灸感,有的人灸1个疗程还没出现灸感,人体本来就是各不相同,不可能大家都有个固定的标准,所以根据别人的灸感来断定自己艾灸是否有效是极其错误的。

灸感的出现与否,标志着施灸效果的好坏,而灸感的出现主要与被施灸者的正气强弱有关,又与施灸者的操作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施灸的环境有关。这只能由施灸者自己去感受了。

一,艾灸的各种排病的好转反应

1、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3、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4、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6、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7、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8、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9、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1、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2、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3、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4、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15、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16、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18、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0、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

21、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2、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24、做完几次艾灸会感觉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实下虚的症状,在做过几次后出现好转反应,感觉病情加重了,建议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间穿插做刮痧,拔罐。

25、月经提前或推后: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统,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经3个月之内为调整期,月经可以提前或推后。

26、出水泡,出红疹是体内的湿毒,血毒过多,越是这种现象越要灸。

27、脐下出水泡是有妇科问题,水泡下还有红点是有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8,灸后出现咳嗽,有黄痰。说明肺部有火,如无法接受继续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29,喉咙痛,咽干,声音嘶哑。有虚火,上焦不必灸或取下焦。

30,乏力,有虚汗。说明为寒性体质,加大灸。

31,精神亢奋,失眠,头痛,头晕。热性体质,上焦有火,可在背部适当刮痧拔罐,必要时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赶紧将病人安置在一个空气流畅的环境下,让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颈部疏通,多喝水。

32,全身酸痛,是酸性体质,体内垃圾过多,加大灸。

33,灸后关节痛,说明关节处有寒湿之气淤堵。

34,口腔溃疡,长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经上刮痧泻火,吃凉润食品。

35,灸后出现湿疹,痒,起红疙瘩。是脾胃湿气重的缘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时间。

36,腹泻,恶心,呕吐。是脾胃虚寒的严重,加大灸即可,千万不要去医院打调水。

37,打嗝为肠胃气滞,无需处理会自动消失。

38,尿频,尿急,尿白。肾阳虚。加大灸量。

39,月经提前,或量少。为气血增加后的自我调节或阴虚火热体质,继续灸3个月后会逐渐正常。

40,会阴瘙痒,起红疹,白带增多有异味。为湿气往外排的表现,加大量灸。

41,非经期阴道流血,血块多或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是在排子宫内的淤血。两三个月后会一切正常。

42,祛风除寒反应 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都有风寒外排的反应,以打喷嚏,流鼻涕,感冒,咽喉痛,关节痛,放屁等形式出现,或从头顶,四肢末梢往外冒凉气,更有甚者全身或半身发冷,盖两床厚被都无济于事,量体温还正常,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两天或三五个月不等。这是寒气在进行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也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一般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出现这种反应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同时配合患处的刮痧或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通常到了夏季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对于寒邪较重的病人你需要断断续续艾灸三年甚至更久。艾灸是慢工出细活!

43,疏肝解郁反应 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看谁都不顺眼,悲伤或委屈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打呃逆,肛门排气,肝胆区和反射区酸痛等反应。特别是性格内向而又心胸狭窄的女性病人多此类反应,反应持续时间一般数小时至1-3天,少数患者可达数月之久。

44,代谢痰湿反应 排痰湿多以咳吐,痰变多,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泄水样稀便,胶凉样粘稠大便。头面、四肢浮肿,半侧身体浮肿乃至全身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灸感可由最初的迟钝型转变成了敏感型。

45,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 排火热邪毒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面部或身体出现丘疹或好久以前长过脓包,现在又开始了,或大小便火烫灼热等反应形式外排。放心,只要彻底的排出就好了。

46,与排淤血有关的反应 淤阻在体表经络之中的淤血,以瘀斑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有痔疮的人会暂时出现便血的现象,颜色很暗深。

47,与睡眠有关的反应 绝大多数人灸疗后睡眠状况都会发生变化,有的艾灸后先是浑身无力,嗜睡,之后连续失眠数天,一般失眠时也没有疲乏无力,头脑昏沉,不思饮食的感觉。有的先失眠十来天之后转入一天到晚都想睡。最后的结果都是睡眠恢复正常。

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

48,发热反应 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一般发高烧反应,体温在39-40度,反应持续时间一周左右,少数低烧患者,体温在375度至 38度之间时,反应持续十几天甚至一至两个月。

49,其他反应 可以说曾经患过的疾病都可能会复发多次,虽说是复发,但感受一般不会比以前犯病时强烈。曾患有痔疮的也会发作,而且会有内痔变为外痔,大约十天半个月即可自愈。

50,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我们人体是个整体,这里有阴阳之分,不可能只允许正气存在而把邪气都驱逐。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我赶出,那么我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被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51,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时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52,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这个应该艾灸足三里、涌泉穴引火下行,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艾灸,很快这样的症状就会消失。

53,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如果此时皮肤表现严重,可以用放血疗法使邪出有门。可以在大椎、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还有委中穴放血,给病邪以出处。

二,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饭后施灸最好在1小时以后。饭前施灸不是很饿的情况下也可以施灸。

2、​醉酒者不可灸。

3、​女性经期,正常者应停灸,痛经,闭经或量少可适当施灸。一般应在经期到来的前7天就要开始施灸保养。另外有亡血者禁灸。

4、如果打算怀孕,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时候就不要艾灸了(传统艾条在灸腹部时,腹部高温不利于精子的成活,对胎儿也是有影响的!但是我们使用的艾灸仪是电子恒温温灸,接触皮肤的温度最高也不会超过55度,所以对孕早中期是没有影响的)

5、​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注意保暖不要吹冷风,选择在一个相对较安静的环境下施灸。

6、艾灸时最好是闭目养神,不要与旁人聊天,看电视或玩手机等,不要分散注意力,意念要集中。专心艾灸静心感受艾灸的热力比边灸边干其他事效果要好。

7、艾灸功效虽然很多,但也不是万能的。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什么问题,而不能不管哪里不舒服都企图靠做艾灸来解决。

8、艾灸要想有好效果,还需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不要觉得,反正艾灸能养生,能治病,我就可以熬夜,可以不注意饮食,可以随便乱来了。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艾灸再多也帮不了你。

9、施灸顺序:《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先上后下。”这说的是施灸的顺序。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左边,后灸右边。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依次进行。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所以不可颠倒乱灸,如果不讲次序,后灸头面,往往有面热、咽干、口燥的后遗症或不舒服之感觉。即便无此反应,也应当从上往下灸,这也和针刺取穴一样,次序不乱,不会遗忘。

艾灸肚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并安静身心,使气在全身均匀流通以达四肢末梢。

10、艾灸的过程中,有的人很快见效,而有的人迟迟不见效,这些都是正常。因为各人体质不同,疾病程度不同,恢复能力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到艾灸见效的时间。所以艾灸没有固定的见效标准。

11、艾灸前、后都喝一杯高于体温,有点烫嘴的温开水(绝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在短时间内洗完。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12、艾灸的时间,艾益生360艾灸仪每穴施灸30-50分钟。脚灸仪每次使用30分钟,也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当延长。

13、艾益生360艾灸仪在施灸时,温度调至180度,仪器对着穴位的距离根据自己的体感选择一个让自己感觉较为舒适的距离即可。脚灸仪在施灸时温度可根据自己的体感调至在130-180度即可。

14、使用人群,不论老人大人小孩皆可使用。

保养灸:50岁以上老人(阳虚体质)可天天灸。20-40岁(阳虚体质)者一周2-3次。6-20岁者一周1次或两周1次。

调病灸:大病重病者一定要重灸多灸加大灸,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期间可天天灸也可隔天灸,一个疗程结束后间隔3-5天后可继续下一个疗程。阳虚体质者在选穴上没有要求,阴虚体质者最好每次在下焦取穴。

月经期是否可以艾灸 ?

月经是女性每个月都要经历的能量低谷期,这个期间女性体温最低,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所以会出现经期容易怕冷感冒,容易饿,喜甜食等表现,气血弱的还容易经期出现头疼、腹泻、便秘等症状

经期其实更适合艾灸,以及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姜枣茶之类,尤其是一些宫寒气血虚弱的女性朋友!

有人还说,会不会经期艾灸或者喝了红糖水经量变大了啊?

我要告诉你,月经排出的都是你要处理的"垃圾",排不干净才会隐患不断,只要你不要在经期超大量的灸、乱灸或者吃一些过于烈性的食物,一般的艾灸保健和饮食都是足够安全的。

暖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或电针能代替艾吗?

不能。艾燃烧时能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对人体的渗透力在10mm以上,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特殊免疫力。艾灸同时具有自动找病位和通经脉的功能。中医研究机构用其他药材,其他各种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 。与艾做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替代艾。人类上万年,唯独以艾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有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暂时有疾病加重的反应? 

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体质热的人是不是不能灸 

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经过经络的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 

热症施灸,《类经》说 “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起窗,如揭起被,皆谓之发”,艾火施灸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从而达到“火郁发之”的散热退热祛邪外出的目的, 所以称“火有拔山之力,开门驱邪之功”。 所以,大家不必害怕, 我们身体的功能很神奇,正气内生,寒热之邪自然出矣。所以热性之人可灸!比如,我对于扁桃体发炎,咽喉疼痛牙痛的患者,灸大椎,大部分患者会感觉咽喉有湿润感,症状减轻。

艾烟有害吗? 

艾烟无毒无害。现在研究表明,艾烟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有几十种。 而且,在临床中发现,  艾烟对戒烟有非常显著而快速的作用。艾烟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杀菌消毒能力,对呼吸系统和皮肤病问题有很好的效果,可用于空气消毒,且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艾香味还可以安神助眠、镇定神经。另外,艾烟是艾灸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的艾灸是热敷或无烟艾灸不能比拟的!

阴虚能灸吗? 

认为火证和阴虚不能灸这是个误区。许多人把中医辨证论治的阳虚,阴虚,燥热和艾灸的纯阳混为一谈了。灸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人体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  灸是补纯阳的。元气足,气血阴阳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不论寒热虚实都能灸吗? 

《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 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妇科病怎么灸? 

对于灸法来说,只要患者有「无神、无力」的阳虚表现,就可以用灸法,而且,重灸关元穴,  可以将子宫瘀血和肌瘤(肿瘤)彻底破除;对于附件炎、盆腔炎,也有极好的疗效;而对于虚寒型不孕症男女患者,定能治愈,灸关元穴,止白带的功效极为显着。可以这样说,灸关元穴几乎可以治愈所有妇科疾病。

艾灸是不是万能的? 

艾灸不是万能的。 但艾灸的使用范围非常广, 有效率和治愈率比一般中药西药都高,尤其能够根除现代医学棘手的慢性病,终身病,亚健康状态,同时也是最佳的减肥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但是不能说艾灸什么病都能治。 其中对于胃病的有效率和根除率都在90%以上。  失眠的根除率在70%左右。 关节病的有效率在80%左右, 但是所用时间个体差异比较大。  对于顽固皮肤病的根除率比较低,而且最麻烦的是,在根除皮肤病过程中, 驱邪外出时部分患者皮肤症状加重,很多人接受不了。只要灸时没有引起副作用,都应该坚持灸,尤其是慢性病,灸的过程中病情反反复复,需要有一定耐性。

人体部位的预示

肚脐下冷凉〈叫〉宫寒!

肚脐上冷凉〈叫〉胃寒!

腰上冷凉〈叫〉带脉寒!

肩上冷凉〈叫〉胆不通!

手臂冷凉〈叫〉肺气虚!

颈部冷凉〈叫〉膀胱虚!

手背冷凉〈叫〉气不足!

大腿冷凉〈叫〉脾胃虚!

小腿冷凉〈叫〉肠胃虚!

艾灸完后几种特殊反应:

一、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二、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  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三、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四、拉稀: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五、咽喉肿痛、牙痛等: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  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六、发烧: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  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七、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艾灸完后几种特殊反应:

八、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 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九、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十、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 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 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十一、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 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十二、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节艾灸后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擅长的是补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2、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3、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太溪、或者盐水泡脚, 以引火下行,并注意饮食清淡。

十三、灸后有水泡: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烫伤除外); 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对着患处继续艾灸,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也可以用针刺破后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患处尽量不要碰水。

十四、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225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