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

在农村里,木匠、石匠和铁匠,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第1张

大家好!我是“ 西北农村哥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本身就是一个干了20来年的木匠,对木匠的一点一滴比较了解,对于这三门艺人来说,为什么最不能得罪的是木匠呢,原因有三点!

第一,木匠在传说中有很多的邪术,得罪了怕用邪术害人: 大家都知道,木匠是鲁班门下的弟子,传说中的鲁班会使用各种各样邪术,经常用来惩罚恶人,如果得罪了木匠,怕给自己和家里使用邪术,不但不敢得罪,在请木匠干活时,还好吃好喝的管待!

第二,以前木匠在农村很少,得罪了怕请不到: 在以前的农村木匠比较少,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都是木匠做的,比如,修房子、打家具、给老人做寿棺等,还有各种农具的制作修理都离不开木匠,如果得罪了木匠,家里用到木匠了不但不好意思请,还害怕请不来呢!

第三,木匠活是一项苦活,理应受到人门的尊敬,得罪了就有点缺德感: 木匠虽然是个艺人,可他的工作即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在以前没有机械的情况下,他们干的一点一滴都是重体力活,没有轻松的一点,相当的辛苦。

还有一点就是木匠的活,形式各样,非常复杂,必须样样精通,比如像修以前四门四檩的那种半仿古房子的时候,必须要有过硬技术,还要大量的脑力劳动,所以木匠可以说是农村的一种人才,经常受到人们的尊重,如果得罪了木匠就有点缺德感,所以一般是不会得罪木匠的。

木匠不能得罪,我这么讲你们就明白了, 人的一生会住三个房子,娘胎的 “肉房子 ”,成家后的 泥瓦房 ,还有最后的 “棺材房” ,而木匠能给你做主的就是最后的“棺材房”,棺材的大小,棺材的长短,棺材的舒适度, 他们都能做决定 ,你们说这木匠你们能得罪么? 下面这个故事你们看完就会知道木匠为什么这么厉害了。

记得2000年的时候,村里的老王因为喝酒突然心梗去世了,老王才49岁,连50还没到, 而且老王也是个木匠,跟他一起喝酒的那两个人一个是木匠老别(bie)一个是瓦匠小于,家人知道后悲愤不已,但那时候还没有说喝酒出事一桌人赔钱的道理,所以当时他们家就赶紧张罗丧事。由于事出突然老王没有定做的棺材,老王是一个一米85的高个子,一般棺材店的成品棺材都不适合他必须要现制一个。跟老王喝酒的木匠老别就是棺材店的掌柜的。

可这老王曾经跟棺材店的老板因为木匠生意曾经起过冲突,这回喝酒也是老王要跟老别说有一个木匠工程说要他们两个一起干,但席间老别对于自己的报酬不满意,老王仗着自己年长也不退让,席间两人就因为这个事情争执不休,可能也是因为酒劲老王才心梗发作。但这个老别貌似有点不同人情,在老王没有合适棺材的情况下,竟然狮子大开口,一个原本1000元的棺材加价到了2000元,而且还说必须的5天才能来取,这老王的家人听了,简直就气炸了,说什么要把棺材店给砸了,后来村里人都给拉开了,但十里八乡就这么一个棺材店,总不能让老王没棺材吧,于是老王的家人真实强忍着一肚子气把钱交了。

老王就这样在冰棺里待了5天,等管材来的时候,家里人把老王抬进管材,可发现原先6尺3的棺材,显得格外小,老王虽然肉身会发胀,但不至于这么小,一家人怎么摆都显得小,后来老别突然冒出一句“NND,做小了,做成了6尺1 了”,这下老王家人真是爆发了,把老别给好顿收拾,鼻青脸肿的老别显得非常委屈,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木匠老别在故意刁难老王家。从那以后老别的臭名算是在村里传开了,以至于后来老别的儿子在村里都找不到对象了。

通过上面的故事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木匠不能得罪了吧,想要你最终那个房子舒服,就要好生伺候着木匠,毕竟木匠是唯一一个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巧匠,泥瓦匠、铁匠拎的都是体力活,这木匠卖的都是脑力和手艺,所以我们还是好生的对待我们周边的木匠吧,省的老了住的不舒服,你们说是吧?

我听村里老人说的又是另外一个版本,据说木匠都会鲁班术,在出师前,师父都会教给徒弟一套法术,用来对付那些恶人,所以一般人请木匠干活,不敢轻易的得罪木匠,都是好吃好喝,以礼相待。

传说有一个木匠,给别人做房子的时候,因为主人家招待不周,心生记恨,于是在做房子的时候,就施了一道法术,房子做好以后,木匠回家了。

木匠刚回家的那几天没什么事,过了半个月,这家人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半夜总是听见有一个女人在门口哭,男主人胆子大,出来看又不见人,刚回去躺下,又听见那个女人在哭了。就这样连续一个月,晚上都听见女人的哭声,差一点把这家人吓疯。

男主人把这个事给邻居说了,邻居问他,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得罪了木匠?男主人想了一下,说有可能,木匠在他家干活的时候,只吃了一顿肉,可能是因为招待不好,木匠记恨在心。

邻居就劝他提个礼品去木匠家,赔个礼道个歉,看木匠怎么说。男主人也不小气了,不抠了,花了很多钱,买了很多吃的,穿的,去送给木匠。

木匠也没说啥,就说你回去吧,没什么事,可能是风吹你家门口的树,发出的声音,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听见女人的哭声了。

在60年代以前,农民只能靠种庄稼养家糊口,靠天吃饭,没有经济来源,在农村如果会一种手艺,那是相当了不得的事,其中木匠是最让人羡慕的职业。

在农村很多人都需要用到木匠,孩子结婚打家具要请木匠,修房子要请木匠,老人过世做棺材也要请木匠,生活中离不开木匠,村里老人经常说这样一句话,饥荒饿不死手艺人,木匠这个职业曾经很吃香。

记得我二姐结婚的时候,请村里的两个木匠来给她打嫁妆,就是用木材打一些衣柜,橱柜,箱子等等。

那个时候我是上小学二年级,也就是80年代的事,那时家里条件还不是很好,如果家里有点好吃的,必要家里有客人或者是过节的时候才能吃,自从请了木匠来家里给二姐打嫁妆,老妈每天都会做很多好吃的招待,这些东西,平时是舍不得拿出来吃的,当然了,我也是跟着蹭吃蹭喝,那一段时间老高兴了。

那个时候如果有木匠师傅肯教你手艺,那真的是祖坟冒青烟了。

我家有个四方大桌子,家里来客人一般都在这个桌子上用餐,这些年,无论我家屋里的地坪做过多少次,这个四方大桌子的一条腿下重要垫点东西,因为和其他三条腿不一样长。

为什么会四条腿不一样长,因为打造这个桌子过程中,我爸和木匠有过口舌之争。我印象中好像是因为打造桌子时,我爸提出了一些设计上的建议,但是木匠不同意我爸的建议,记得当时木匠说了一句:到底你说算还是我说算。最后两人闹得不愉快。

我们老家规矩,这种四方桌子做好后不能补而且必须等到下一代成家后才能重新打造,没有办法,最后只能用着,我爸这些年,每次用到这桌子是都会会心一笑,然后会冲着我说:抓紧时间找对象。

木匠也就是我们说的木工,在过去,一般农村人的家里的木制家具都是出自木匠之手。

石匠,一般是以石头为原料来打造相关物品,比如石碑、石槽、磨盘等。

铁匠是指打铁或者锻造铁器的工匠。,农村用的锄头、镰刀、锹等都是出自铁匠之手。

在过去的农村,一般集镇上卖家具的少甚至没有,需要的家具都是自己家提供木材找附近的木匠打造。家里的椅子、桌子、条案、床、门、柜子、包括棺材等一些列必需品都要依靠木匠。

所以木匠在过去也比较红,导致有些高傲,稍不留心就可能得罪了木匠,但是如果得罪木匠之后,家里的门如果有缝隙,床如果高低不平都会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有些影响之后还不能轻易改变,只能默默承受,比如前面说的我家吃饭的桌子就是这样。

即使现在,木匠仍然是享受较高的待遇,我有个叔叔在建筑队,他在建筑队里负责木工,他的工资比建筑队其他人要高不少,而且经常有其他建筑队想挖他墙角。

虽然石匠、铁匠最后也不能得罪,但他们不像木匠这样能给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毕竟他们打造的东西有的能用其他东西代替,有的不是经常用。

木匠、石匠、铁匠都是农村了不起的手艺人。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主人家即使吃糠咽菜,请他们来干活总得好吃好喝。可见对这些手艺人的重视程度。尤其木匠,他 从业的范围很广,大到修车造船、建房造屋、小到农业器具、生活用品,几乎都能干。更要拿出百倍的热情,一切按他们的吩咐准备材料,不能有一点异议。木匠可是得罪不起的,原因在这里:

很可能浪费材料。 木匠做活总是要先预料,用他那锯子、斧子等工具,将大件的木料劈开、截断。长的干啥,短的干啥,在木匠心里已经有数了,甚至连那些边角废料也当作楔子用。木匠是个挣钱活,也是个费劲活。民间不是也有“挣死的木匠”的说法吗?干活很累,本身心里不痛快,如果主人有来“挑刺”,这更让木匠恼火。一锯子下去,大料变成小料,不能用了;小料也用物尽其用,堆在边角废料里。尺寸在木匠心里呢,人家说了算。为了达到你的满意程度,你又得另寻材料,让你哭笑不得。

免不了耗工减料。 木匠做活,都是要管吃喝的,人家干活,可以按天算,也可以按件计。按天算,干一天活就是一天的工钱。做活的快慢也就由木匠自己掌握,上线断料刨平打眼,全在手上;按件算,做一件活就是一个价,挣得是一笔钱。木匠不快还怕挣钱少了,搁罢饭碗就去干。虽然说挣钱的方式不同,但木匠的心理是一样的。如果饭菜招待不周,或者你多言多语,木匠“反制”的方法就是“磨洋工”,反正歇歇缓缓少不了他一天的工价;若是包件的,大不了偷工减料,外行人又看不出毛病来。如果是做的寿材,这麻烦可就大了,到入殓之时,尸体容不下,后悔就晚了。

做工粗糙不堪。 木匠这手艺是个细活,尺寸、打眼、刨面,都是有技术要求的,而且环环相扣,做出的物件才显得大样、结实好看。不能不说木匠就是心细之人,不然哪来“长木匠”的说法。心细的人,想法特多,甚至还会井井计较。没有吃好喝好,还给人家挑三拣四,这木匠就不情愿了。尺寸上大打折扣,打眼只浅不深、刨面不光不正,只要把做好的材料安装起来,稳定性是有的,实用性,耐用性就不敢保证。特别是建房屋的檩、梁之类,只要架上去,别人怎么知道。过去那全靠凿眼镶进去,不像现在有铁制扣件勾连,安全性能差。

好在随着时代和 历史 的发展变迁,现代化工具、家具及水泥屋顶、钢铝门窗的兴起,木匠行业渐渐消失。就连棺材也都去棺材店订制,也不再怕得罪木匠了!

乡鉴为您答疑解惑。随着农村不断发展,现在农村那些手艺人越来越吃香了。说起农村手艺人,想必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等这些职业,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农民的日常生活才不会缺少什么。像是过去,房子基本上是石匠、木匠、泥瓦匠给盖起来的,没有石匠就没有地基,没有木匠就没有房屋结构,没有泥瓦匠就不会砌墙。但是,要说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等职业,还属木匠最受敬重,村里人也最不敢得罪木匠。这是为什么?

一、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农村常说哪些自诩之人是“ 鲁班门前弄大斧 ”,可见鲁班在农村的威望是多么地高,也是因为这样,过去的木匠在村里受人尊重,而且地位也是比较高的。

二、在过去,农民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几乎件件事情都跟木匠有关系,比如房子、家具、农具,棺材等方方面面都需要木匠,而且过去的木匠人数也是紧缺的,一个村里没几个懂这些。要是得罪木匠了,如果人家大度,不跟你计较还没啥,可要是人家记在心里了,那后面想找他帮忙,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这是我们村真实存在的例子。村里的老张和老王都是木匠,是专门给人做寿木的,由于我们这边做寿木的人不会给自己做的风俗。其中,年龄大的老张,到了80多了,都还没准备好棺材。因为老张的手艺和人缘都比较好,所以村里村外基本都找他给老人做棺材。正是因为这样,不知不觉得罪了老王。后来,老张想让老王为他做口棺材,以备百年之需,但老王起初硬是不答应,在老张的再三好话之下,老王收了当时行情两三倍的价格才答应了。可见,在农村,像是木匠这类的手艺人真得罪不得,不然得到需要人家的时候,就没那么轻松了。

各位朋友,你们村里木匠师傅还多吗?

呵呵呵,我就是木匠,没觉得得罪不起这事,不过呢我可以说说木匠们的事。

在过去,不管是木匠,铁匠,瓦匠,都是匠人,所做的活计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事情离开了这些匠人自己很难完成,那么就有求于他们,求人嘛,自然是尊重人家,要说得罪也是经常的事,其实很简单,匠人也是人,也没有三头六臂,只不过他会的这些手艺活,很少人能做的好,偏偏人人生存又离不开这些,自然有所求的就多,受到的尊重自然也就多。

值得一说的是这些匠人,都有一个臭毛病,就是脾气大,也许是手艺活会的人少,外行人不明就里,就算帮忙也很难如他们的意,事实也确实如此;

我们村有100多户人家,我18岁学徒,21岁出徒就独当一面,当时我是村里水平最高的木匠,那个时候全手工,没有现在这么好的电动工具,不管谁家盖房子,从大梁到檩条,从门窗口到门窗,打发闺女娶媳妇打橱柜做家具,100家我帮到99家,那个时候不兴顾工,就是纯帮忙,所以人家每一家都好吃好喝好烟好酒招待着,好言笑脸相迎着,都是提前多少天就上门求帮忙,进到一家就帮好多天,直到今天我也从没拿过老庄乡一分钱的报酬,不过每逢年来节到,很多人给我送一些节礼,比如烟了,酒了,鸡鸭鱼肉之类的,推让之后我也会留下,回头再让我老婆换个样回赠人家一些,毕竟送礼的人很多,调换样子是很容易的事,也不用我再花钱去买,换来换去我家也剩不了多少,但却都换来了大家的相互尊重。

我好多年前就不干木匠了,早做了别的生意,但还是人人互相尊重,我喜欢木匠这活,6年前分房子我就自己买了全套的电动工具,自己装修了自己的房子,自从人们知道了这事,全村的老少爷们有点小困难就打电话叫我,说实在的在手艺人眼里就是不点大的事,但在不懂不会的人眼里就是大事,举手之劳的事为啥不去做呢,反正我没觉得有啥得罪不起的,天底下又不事就你一个匠人,尤其是这个时代,先进工具这么普遍,年轻人这么聪明,有麻烦你的功夫自己买个工具一会就弄好了,大的装修现在都是包工包料,最终一次性验收,不合格拿不到工程款,还有就是现在讲究一次性,不要求多结实,用多少年,看看每一家的家具,哪一家不是用几年十几年就换了新的呢。

实在要说得罪不起,我倒觉得那不是得罪不起的事,是匠人毕竟帮助人的机会多,自然而然受到的尊重就多,尤其这个时代,有了工具人人都是匠人,农村也一样,很多网友文章里的使坏的匠人,其实就是小人的秉性,就算不做匠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要说匠人脾气大,这个我服,我师傅就是个大脾气,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我接触的好多木匠同行里也好多大脾气的,他们发脾气绝大部分是别人的活计标准达不到要求,影响了产品和工期,绝大部分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

总之吧,任何时代人们都喜欢对自己有用的人,自私自利的小人无论如何也不会长久的拥有尊重。

其实石匠、铁匠、木匠在农村都是受重视的,有活计的时候,哪个也不会去得罪。如果非要说为什么最不能得罪木匠,那只能归其为木匠的刚需性。

石匠老实,肯卖力气,一磋一磨稳准狠。

铁匠耿直,碧血丹心,一腔热血酬知己。

木匠敏锐,匠心独具,榫卯变幻无穷极。

不过我还是喜欢刀匠,总觉得这算是铁匠和木匠的结合与升华了。一把刀,从锻造到成品,涉及到方方面面,手上的功夫不可小觑。

以前农村有很多靠手艺吃饭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在农村都非常受欢迎,也颇受人们的尊重。而在众多手艺人之中,比起石匠、铁匠来说,木匠可以说是不能得罪的一个,这在农村是一种约定俗称的规矩。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木匠的需求要更多,小到桌椅板凳,大到衣柜床铺,都是需要木匠来制作的。甚至是盖房的时候要用到的房梁、椽子也都需要木匠的帮助,更何况棺材也得靠木匠打造才行。

所以这么一说,你还敢得罪木匠吗?如果还敢的话,那也就说明你也是一个会木工的人,这些事情你自己都能完成,自然不怕木匠不帮你。

而比起木匠来说,人们对于铁匠和石匠的需求就要少上不少,尤其是石匠,日常的生活中几乎不需要用到他们,所以相对来说,对他们也不如对待木匠那么客气。不过虽然不如木匠,但是对待靠手艺吃饭的人,大家还都是非常尊重的。

不过随着现在 科技 的不断发展,农村很多手艺已经慢慢失传,村子里的木匠、铁匠数量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已经消失了,现在的一些年轻人都不认得什么是刨子,什么是凿子,甚至连锯子都不会使,这是一项很大的损失。

在过去的农村里,有一些靠手艺吃饭的人,他们都不下地干活,只是整天儿东家请去干活,西家又请去干活,并且还得用最好的饭菜伺候他们。为什么在农村里木匠是最得罪不起的?梅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第一,如果得罪木匠,很容易浪费材料。 木匠活儿是很容易出现浪费材料的,如果因为你招待不好或者是得罪木匠,那么一些能用的材料,他也不会给你用上,变成了烧柴,有时候一个人很好的木材他也能给你截短,变成了废料,有时候本来是一块很大的材料,他也会变成很小的材料,使做出来的家具、门窗,看上去非常的小样,使人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人们对木匠要用的木材,他要用在什么地方,用多大的尺寸,别人是没法估计的,只有他本人心里有数,因此他给你浪费了或者是破坏了木材,你也往往挑不出毛病来。

第二,如果得罪木匠,可能做工不精细。 有时候,应该用三道嵌子的地方,他给用了两套嵌子,看上去是省了材料,其实这就是偷工减料,既省了功夫,而且做出来的家具也不够结实。还有家具的边儿应该修边儿的,他们会变成直直的边角,既不美观,又显得非常的笨拙,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也是不安全的。

第三,如果得罪木匠,他作出的东西可能不结实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做家具还是门窗,横梁和立柱之间都会用打楯的方法连接起来。而如果你得罪了他,他就会用钉子直接订起来,即使用打楯的方法,往楯里订楔子,往往会不打胶或者是少用一点楔子,这样日后家具就会经常的松动,你自己只要重新往里钉楔子,很不结实。

因为在以前的农村,人的一生当中,都要和木匠打交道,生活中许多事情都需要到木匠,比如说建房子,所以说不能得罪木匠。如果你得罪木匠,可能你家的房子就建得不那么如人意了。

在以前社会经济不那么发达的时候,村子里总会有那么几个手艺人,但凡家里需要什么了,就去找这些手艺人,好像他们无所不能的样子。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这些手艺人,可能你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

像铁匠主要是做一些铁制工具的,比如说锅碗瓢盆这些,还有就是村里农民犁地用的工具。石匠呢主要是跟石头打交道,像铺路、修桥这些,还有一些石匠会刻墓碑,他们手工做出来的墓碑也是极其漂亮的。在那个塑料制品、铁制品都很少的年代,木匠就显得很重要了。家里的桌子、凳子、床、衣柜、架子什么的都要木匠来做,特别是房子,那时候砖房还比较少,村里基本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屋顶、房梁、柱子都需要木匠来帮忙完成。

村里人很看重房子的建造,所以一般请木匠来帮忙盖房子的时候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怕惹到木匠不高兴,不好好跟你建房子,建出来的房子质量没保证,或者怕木匠故意拖延时间,让你的房子一直建不好,但你还不能说什么。所以那时候的人都说不能得罪木匠,生前建房子需要木匠,死后用的棺材也需要木匠,得罪了木匠,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在外打工赚钱了,回家都会把土房子推倒了重新建楼房,但是有一点,是大家一直都遵循的传统了,那就是上梁。

山里的农村人家盖房一般都会起屋脊,主要是山里雨水大,有瓦的房子防水性更好,所以,盖房前都会砍树,其中有一根树是非常讲究的,盖房的人家都会找老木匠在自家的山林里找,这根树就是梁。农村人重视梁的程度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因为关于房梁有很多说法。譬如有梁代表着“有粮”,有房梁则家中平安,不会出现怪事,上梁的时候顺利则家宅平安,否则要出事。梁不能断了,否则家中也会要出事。不是因为迷信,主要是因为自古以来,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关于房梁出事的怪异事情太多了,而且农村也时有发生这些事情,所以,老百姓都格外重视。

房屋盖好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前来,帮忙盖瓦,等到吉时的时候,就会焚香点炮,由木匠师傅将梁上到房顶,梁上还要贴上吉庆的红纸,主家还会从屋顶撒一些花生瓜子糖果粑粑之类的,地下的人会抢,有的包子里面还会放有硬币。这些东西都是事先放在梁上,等到上梁完成的时候木匠师傅解下来撒的。

上梁那天,主家还会摆宴席,宴请当地的亲朋好友,人越多,越热闹,越喜庆,主家就会越高兴。

两棵松树

童话故事

 木匠师傅罗古多·巴斯去买木料,看见院子里有两棵松树。尽管它们现在是邻居,却很不相同。一棵笔直粗大,又长又高,半个疤痕结子也没有,加工干活会跟捏腊那样方便,无疑,用它可以做无与伦比的栋梁。另一棵松树,弯弯曲曲,到处是结子,满身滴著松油,只能扒了树皮当柴烧。

 木匠问:“你们现在呆在一起,不过,你们原来在什么地方”

 一棵松树问答:“我生活在茂密的大松树里。在那儿,在成千上万棵松树中间,如果有一棵树懒惰,想长歪,改变生长方向,或长得慢些,那么,它周围的伙伴就会认为,它将毫无存在的必要。在竞争中,松树一棵比一棵直,一棵比一棵高大。”

 另一棵松树——注定被扔到火里当柴烧的松树懒惰地说:

 “我嘛,我倒想早点成熟,不过,我遇到了一棵奇怪的松树,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它从荒漠中来,我的杆和枝叶挨着它,自由自在地生长,我的心充满野性,真是随心所欲。结果,我长得弯腰曲背,像一条野猪卷曲的尾巴,我是这样矮小,纤维也不结实,造房子做家具都不适用。我只能老老实实等待狂暴的斧头把我跺成一堆劈柴,最后变成灰尽。”

 罗古多·巴斯木匠师傅说:“在没有生命力的孤寂中,一个人的才能也会很快地萎缩枯槁。如果充满了竞争活力,人们的才能会成为理智的光芒和科学的星辰,令世界敬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时候培养的品格就像是生来就有的天性,长期形成的习惯就像是完全出自自然。人的性情本来很近,但因为习染不同便相差很远,所以对自己的习染不可不谨慎呀。 小朋友们,要多去培养好习惯哦!

搭红头巾

  以前,土家姑娘新婚,头上都要搭一块红头巾。头巾的四角系上铜钱,新娘要把四个铜钱死死地含在嘴里,害怕红头巾被风掀开了。人们把那红头巾称为“喜罩帕”。

传说是很久以前,土家有一个崽儿,名叫猪娃,父母死得早,他从小就在山上打柴放猪。猪娃特别喜欢吹咚咚喹(一种民间乐器)。他吹咚咚喹可是人听人爱呢。花儿听了花开,鸟儿听了飞来,周围五个寨的土家小伙儿都羡慕他.娃娃们都喜欢和他一起上山打柴放猪。

经常跟猪娃一起放猪的,有一个叫昔比的姑娘,她从小头上就包着头巾。昔比的歌也唱得好,她唱歌的时候水就不流了,鸟也不叫了,五个寨子的土家小伙儿都被她的歌声迷住了。

猪娃和昔比一起放猪的时候,一个吹咚咚喹,一个唱山歌。有了他俩,山寨充满了欢乐,人们干活也不累了。

  猪娃和昔比都一天天长大了。五个寨子的姑娘们来找猪娃说亲,猪娃一个都不同意;五个寨子的小伙儿找昔比求亲,昔比也一个都不答应。

猪娃喜欢昔比,可看到成串的媒人都被昔比挡回去了,也不知道昔比喜不喜欢自己? 一天,他对昔比唱道:

长长蓬江深又深,

  拣个岩头有半斤,

  丢下岩头试深浅,

看看河水有多深。

昔比听了,接过来唱道:

阿妹生来爱唱歌,

山歌出口百鸟和,

郎若敢把歌来对,

胜过千人请媒说。

猪娃一听,昔比有了意,但他想到自己家很穷,又唱道:

哥想妹,到如今,

六月火盆难拢身,

钝刀破竹难开口,

  月底栽花根最深。

昔比知道猪娃的心,便往山上爬去,边爬边唱:

韭菜开花细绒绒,

有心恋郎不怕穷,

只要二人情意好,

冷水泡茶慢慢浓。

猪娃明白了昔比的意思,非常高兴,吹着咚咚喹,向昔比走来,刚走出山林,就看见昔比坐在山垭口的岩头上抹眼泪。他走上前去抓住昔比的手说:

“昔比,你是怎么啦”

“我…我不配……”

“你,你咋这么说呢”

“因为我头上有头巾。”

“那头巾把你打扮起才乖呢!,

“我得过病,头上……”

“头上怎么啦”

“没有头发。”

  这一下,猪娃明白了。说:“头上没头发怕么子我给你买块红头巾……”二人就唱起了《巴心歌》:

变水我俩流一沟,

变竹我俩长一篼,

变花我俩开一树,

生不丢来死不丢。

成亲那天,人们把猪娃买的红头巾搭在昔比姑娘的头上,怕红头帕被风吹掉,又在头巾的四只角系上铜钱,昔比就把那四个铜钱死死的含在嘴里。进了洞房,猪娃将昔比头上的红头巾一掀开,昔比的头上却长出了一头黑油油的秀发。人们就给那红头帕取名为“喜罩帕”,说它能给姑娘带来幸福。

后来,土家姑娘结婚那天就都要搭“喜罩帕“了,就是图个吉祥!

过年放鞭炮

  传说伏羲两姊妹造了人烟过后,人就一直长生不老。所以盘古王活了八百多岁还找得到十八岁的姑娘呢。那时候的人不会死,只是象蛇一样蜕壳,一年脱一回。每到蜕壳时候,人们就让自己的亲人用木桶封闭起来,等七天七夜后,壳就自然蜕了,老头子又变成了年轻小伙儿。

  猴子从马桑树上爬到了天堂,玉皇大帝便问猴子人间什么最苦,猴子想它早就在阎王那里把自己的生死簿偷了的,可以长生不死,世上人也长生不死,它斗不过人,就想这是个好机会,所以它便给玉皇大帝说:“玉皇大帝呀,人间最痛苦的就是人蜕壳,比死—回还苦啊。”

  玉皇大帝怕猴子说假话,叫千里眼到南天门去看看,是不是真的。千里眼到南天门—看,也觉得人蜕壳真的最苦:要用木桶封闭七天七夜呢。于是他也回去禀报:“玉皇大帝啊,人真的蜕壳最苦。”

玉皇大帝就令生死神把人和蛇交换了一下。从此,蛇就兴蜕壳,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死去。

原来猴子跟人是很好的邻居,每逢过年,人都要请猴子过来作客。猴子上天去把人和蛇的生死调(调换)了之后,人就愤恨猴子了,过年的时候,就“霹雳啪啦”的放鞭炮,把猴子吓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后,再清清静静的过年。所有土家人过年一直都要放鞭炮。

扫阳尘吊

传说灶神菩萨是个傻子,并且记性特别差。玉皇大帝让他做啥子他就做啥子。他到人间来的任务是收集每家房子主人说的话,然后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他人傻,记性差,—年365天,那么多事怎么记得住呢于是,他就把好事记在心头,把坏事记在房子遮楼的竹子和横梁的阳尘吊上。

腊月二十三是灶神菩萨的生日,他都要回天堂去。房子主人怕他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就要在腊月二十三以前用苦竹叶捆成的扫把,把阳尘吊扫落下来,扫出去倒在十字路口上,同时还要烧些纸钱。让灶神菩萨从那过路时就只管捡钱、认路,而忘记捡那些事情回去。

所以,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土家人都要扫除屋子里的阳尘吊。

灶神菩萨节

传说,从前玉皇大帝是在黔江的灰千梁子上住起的,他有个扯山镜和钻山镜。山的这面,用扯山镜,不管多远,都看得清清除楚楚,在山的背面,就用钻山镜,不管隔多大的山,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有一年,他上天去后,遇天河涨水。人间发生的事情他全都不晓。猴子从马桑树爬上天去禀报地下正大旱,于是玉皇大帝就洒水,等他把水洒完,却把地上淹得洪水齐天了。洪水淹到了灰千梁子搞得他无法下来落脚,他就回去住在天上了。

后来,因为犯了天条,猴子也上不到天上去了,玉皇大帝也不晓得人间的事情,他就派他身边的司厨大元帅下凡,到每家每户去驻下来了解情况。等到腊月二十三才回去汇报人间每个家庭的情况。

因为他是司厨,所以他来到人间后就把身体依附在每家人户的灶上。如遇哪件事情冒犯了天庭,他就会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托梦给你,所以人们都把他作为灶神菩萨敬奉。因为他在玉皇大帝面前都是老老实实反映情况,老百姓都很喜欢他。如果是雨下的时间长了希望天晴,人们就烧一只扫帚,灶神菩萨就会上天去给玉皇大帝说:“人间雨多了,柴都没得烧的了,在烧扫帚,该出太阳啦”。于是当天太阳就会出来。

要是人间遇到干旱,人们就用洗盐罐的水来煮菜,灶神看见后就会回天庭去禀报:“人间干旱严重,没得水吃,把洗罐罐的水都弄来吃了”。当天,一场大雨马上就会下起来。

老百姓很感谢他,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神菩萨上天时,人们都要放鞭炮送他。大年三十晚上他回来,人们还要专门做米粑素菜和点香火迎接他。

所以,土家人从不在灶孔前面烘烤鞋子和小孩儿的尿布,因为那里是灶神菩萨的嘴,怕脏了,惹灶神菩萨不高兴。

牛王菩萨节

  远古时代洪水泛滥那阵,满山遍野都是水,低一点的地方全都被水淹了。人们为了逃命,就赶着牲口带着一家老小往山上跑。人往山上走,水也往山上涌。眼看天底下只剩两个山头儿了。汉人就逃到那个大山头上,苗人就逃到那小山头上。土家人隔汉人那个山头有一条小河,隔苗人那个山头也有一条小河。眼看没得跑处了,汉人那个山头大些,土家人就往那山头上爬。汉人怕土家人上去把山头压垮,汉人头儿就不准土家人往山头上爬。土家人没得办法了,脚下的水又还在往上头涨,眼看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土家人带的那条大水牛就往苗人那个山头游,土家人于是就拖住牛尾巴游过河,爬上了那个山头。洪水退去后,汉人从那个大山头上退下去,就生活在一起。苗人和土家人就从那个小山头上退下去生活在一起。

洪水齐天那天是四月初八。牛的神性救了土家人,为了感谢牛的救命之恩,所以从那以后每到四月初八这天,土家人就要敬祭“牛王菩萨’,让牛停耕休息,并给它喂好饲料吃。

  祭鲁班的物品

过去,木匠把一项工程做完了.主人家要送他一把伞和一套衣服……

  传说,这个“规矩”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传下来的。那时,鲁班在木工场做活时,不管路有多远,他都是夜夜回家里住。日子久了,鲁班娘子就问他:“你哟,大老远的,就在那儿住吧,天天跑回来你不嫌难得跑啊?”

  鲁班说:“不怕远,也不累。因为我有马。”

有一天晚上,鲁班回家就去睡觉了。鲁班娘子只穿个小裤衩儿就悄悄起来想看看他那是啥子马。来到院坝找来找去都没看见那里有马拴着,却只看见大门口有一架木马。于是鲁班娘子就光着身子骑上去。她刚一骑上去,这木马就跑起来了,不一会儿就跑到了木工场。第二天还没亮,鲁班起床发现自家娘子不在了。心想他俩又没吵架,人会到哪去了呢。突然鲁班明白了,急忙赶到木工场。只见他那娘子光着身子在木工场边卷成一团,无遮无挡的。鲁班急忙用一床席子围起,上面用一把伞遮住,才把娘子背回了家。

所以,现在的木匠在起新房之前祭鲁班时都要备新席子、新伞、新衣服一套,帽子、头帕、袜子等一应俱全。其实就是为鲁班娘子准备的。

修房“封赠”

从前,有一户人,家大业大。有的为文官,有的做武官。七个儿子取的名字都叫毛牛:大毛牛、二毛牛、三毛牛、四毛牛、五毛牛……

后来这家人准备修新房,因为设计房子修得大,所以工期就要几个月。这家人尽管弟兄多,家庭又殷实,但对人却十分和气,邻里关系也十分融洽。对木匠师傅更是特别敬重,款待匠人顿顿不离鸡,还做到一日三餐的菜不重上。匠人们虽然每顿桌上都有鸡肉吃,可却始终没吃到鸡腿子。

这样一来,掌墨(主管)师傅心里头就有了疙瘩。一直等到起房子那天晚上祭鲁班的时候。其他该准备的祭品主人家都备得好,就是仍然不见把鸡腿儿端出来,这掌墨师心头就更不是滋味了。于是他就使起了心眼,在排木列时就故意把两根中柱(顶梁柱子)倒排起,其意就是让你住在这新房里硬是不安逸。

一切按程序进行:房子立起,瓦盖齐了,木匠师傅也该结算工钱回家了。这个时候,这家主人才把所有的鸡腿儿提出来送给掌墨师等匠人们作为感谢他们的礼物。

掌墨师这时才晓得自己错怪这家主人了。必须想办法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做法。于是他就跟二墨师商量,一人拿把凿子钉到那两根中柱上说:“倒发千年”!

后来,这家人果然财发人兴旺!所以,后来的木匠凡是在新房子修好后,都要说些吉祥的话,这就是“封赠”,以此弥补平时不经意的过失。

  郎中捉鸡

传说,在黔江武陵仙山一带,有个医生,医运好时,医一个好一个。可后来医运差了,就不行了,搞得医一个就死一个。也没有人再敢去请他医病了。于是他就只有出去当乞丐讨米要饭过日子。没得办法,他把翻烂了的药书全部背起。有时三天吃到一顿饭,有时四天吃到两顿饭。

  那天,这个医生到一个员外家去讨米。员外出门去找医生给他家千金看病没回来,只有员外娘子在家。他就说:“我来找一顿饭吃。”员外娘子说“我屋里有个病人,哪个得空给你做饭吃嘛。”他就说:“我有几颗丸子,拿去用开水吞了试一下嘛。”员外娘子就送了两碗米给他,他接过来背起背篼就跑,生怕被员外家人来追呢。因为他给员外娘子的根本不是药。那是他在身上搓些汗条条来捏成些颗粒,再用泥巴面裹一下,“制”成的药丸。要是被发现了那肯定下不了台。

  员外回到家发现千斤的病好些了就问是怎么回事员外娘子说:“一个乞丐,递了几颗丸子,吃了就见好转的。员外问明情况后立即沿这个乞丐去的方向追去。

员外刚刚追到河沟,看见一个乞丐捡了三墩岩头,烧起火准备煮饭。就走过去说:“先生,请你跟我回去把我娃儿那病治彻底吧!”乞丐听员外这么一说,就怎么都不承认再回去。员外好说歹说才把乞丐请了回去。走回去一看,果真这姑娘的病好多了。这时候乞丐才翻书下药。三天以后,姑娘的病就完全好了。待乞丐医好姑娘,员外知道他的生世后见这个小伙子还不错。就说:“我只有这个女儿,干脆招你为女婿,房子也分一半给你”。这样,他就开起了药铺。

  一天,刚开门,就看见只老虎在门外坐起。小伙子就说:“畜牲,如果你是来请我,你就点头三下;是来咬我,就摆三下头。”那老虎便点头三下,一下就把他驮起走了。

  原来,这老虎母子咬一个妇女时,被簪子把嘴巴撑住了,他就用针尖把它撑起,把簪子取了出来。为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老虎从此便自愿给他当坐骑。

有一次出去,他出诊在病人屋头多坐了会儿,老虎在外面也饿了,就逮了那病人家的鸡。主人看见后就说:“先生,你那畜牲,在外面咬我家的鸡哟。”

于是他走出来就跟老虎交待:“你下次,莫去咬鸡,每处我医好一个人后,就给你提一只鸡”

这就是民间医生把病人治好后,要提一只鸡走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399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