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朱文正反叛,朱元璋为何还要封其后代为靖江王?

侄子朱文正反叛,朱元璋为何还要封其后代为靖江王?,第1张

关于朱文正反叛的无责任猜想

其实一直以来吐槽机对朱文正是否真的背叛朱元璋都是存疑的,固然《明史》和《明实录》里都写着朱文正被叔叔责备后准备投靠张士诚,但奇怪的是朱元璋亲自写的《御制纪非录》却完全没提及这件事儿,想来以朱元璋的暴烈,大抵不屑于给死去的侄子遮掩什么吧?

另外这对叔侄在义军中的角色也值得去多想想,两人名为叔侄,但年龄相差不大,撑死不超过8岁。1352年朱文正随母亲投靠朱元璋,1356年就能随军攻陷南京,朱元璋想封赏他却被拒绝,理由是大业未成先封赏亲眷不能服众。

对比他后来因为大功未获赏就放浪形骸,甚至稍有不顺就要谋叛,简直就不是一个人。前边那个人是通情达理的,后边那个人是无法理喻的,就算人会有所改变,但短短数年就混蛋至此,总觉得有点古怪。

事实上他拒绝封赏之后,朱元璋反而给了更大的权力,1363年朱元璋当上吴王立刻就封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堪称军中第一人,连徐达都不能比。随后平定江西又让他镇守洪都,独据一方,这份信任没人可以比。

那场2万对60万的洪都大战后,朱文正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军中第一人,朱元璋却偏偏没给他赏赐。其实这事儿分析起来不难,朱元璋不是不想赏,而是已经没啥能拿出来酬功的东西了。

最重要的是打赢陈友谅之后朱元璋需要快速完成地方治理,由割据义军向正规政权转换,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触碰军政一把抓的军方将领。根据《御制纪非录》中的记载,在这个过程中朱文正叫人给告了,内容就是违法向张士诚买盐。

于是朱元璋就亲自把他逮会南京审问,然而审问过程中朱文正大抵是很不服气,说了一些“神人亦所不容”的话,暴怒的朱元璋操起鞭子就是一通毒打,结果失手把侄子给打死了(原句为由是鞭而后故)。

到这里就可以好好分析一下所有的前因后果了,首先朱文正很可能并非《明史》记载中被囚禁而死,他是被朱元璋亲手杀掉的。其次朱文正投靠张士诚的证据不足,朱元璋自己也承认是两人吵架才动手的,那么这两个人到底吵了什么才让朱元璋暴怒呢?

争吵内容史料肯定找不到,但吐槽机可以无责任分析一下,叔侄两人年纪相差不大,又都是军事天才,而且朱文正投奔来时朱元璋还没有儿子。根据很多义军的传统,老大没成年儿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成年亲族做备份,这是否就是朱文正真正的角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争吵内容可能就比较合理了,朱文正气急败坏之下说了你那个位置应该传给我的!

朱元璋的补偿

无论前边吐槽机的猜测是否正确,从史料中看很大概率朱元璋确实亲手打死了侄子,那是他亲哥哥的儿子。老朱这人一生有很多槽点,但所有人都承认他有个很大的有点——极其重视亲情。

我确信朱元璋把对侄子的愧疚转移到了侄孙身上,他对朱文正的儿子有超乎寻常的宽容,文正死后他摸着四岁侄孙的头顶说:“你别害怕,你爹不听教导,忘了昔日创业之苦,肆意作恶,让我担忧。等你长大了,我封你爵位,不会因为你爹而废掉你。”

朱文正的儿子朱守谦其实也继承了父亲的肆意妄为,就藩后欺压地方,横行不法,老朱对他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叫到京城训诫了事。然而这货也是胆儿大,直接写诗嘲讽老朱,换成别人估计又得被直接鞭死,可朱元璋仅仅废了他的爵位。

圈禁凤阳7年后,老朱再次让就藩,这货也果断再次作死,继续欺压地方,于是又被送回凤阳。到了凤阳这货开始变本加厉,连军方的牧马都敢强抢,换别人骨头渣子都得被老朱碾碎,可朱守谦却混了个到京师受诫。

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是真急眼了,但还是没敢像打他爹一样上钢鞭,用小竹板暴打一顿,继续圈禁了起来。最后这个洪武年间第一作死达人没能作死成功,在圈禁中病死了,都到这份上了朱元璋还是没废掉爵位,让这货的儿子继承了靖江王位。

总结起来吧,朱元璋封朱守谦为靖江郡王最大的原因还是愧疚,朱文正谋反不实,又被他亲手打死,只好补偿在后代身上喽。

聂海芬事件的深幕:她的依据是牢头狱霸袁连芳的杰作,她的逻辑是有罪推定,她所做的,不过是给袁连芳的粗劣产品,包装上精美外衣,并盖上可以生产的许可证。

(一)

《肖申克救赎》是一部很出名的**,讲了一个年轻有为的银行家安迪,受冤枉被判入狱,通过十九年的不懈奋斗和出色谋划,终于用一个雕刻用的小锤头,挖出了一条通向自由的通道,并拥有了合法身份,最终在国外自由生活的故事。

其中有对体制的思考,有对恒心的褒奖,有对自由的颂扬,经典的对白贯穿始终,被中外影迷津津乐道,一直排在世界**前几名的位置。

我看后觉得的确很好。非要提点意见的话,就是觉得毕竟是一个西方人的故事,跟中国的人的思维方式有些不搭。比如这含冤的事,中国人就希望昭雪,而不是如安迪那样出逃。中国人也向往自由,但和报仇的快感比起来就差远了,那律师、那法官、甚至陪审团,个个都难辞其咎,为什么都没有一点惩罚?

中国人也不乏坚持、不乏恒心,但坚持和恒心,如果有回报,最好是对手的鲜血,哪怕同归于尽。中国人可不希望在外国灰溜溜的呆一辈子,他们要清清白白的活在亲戚朋友中间。

基于此,我要讲一个中国版的《肖申克救赎》的故事,说是故事,却绝非虚构。而是发生在当今中国的真实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毫不掺假。

(二)

故事的开头,要追溯到2003年5月19日,这一天,安徽少女王冬被发现赤裸陈尸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东穆坞村的一条水沟内,头颈部反套黑色无袖背心,下身赤裸,仰卧。

接到报案后,西湖公安分局迅速出动,对现场进行勘察后,立即对死者的身份进行了甄别,并迅即联系上了死者的家属。

死者的家属称:少女王冬于2003年5月18日21时许,以安徽(翕欠)县某小镇“非典”检查站为起点,搭乘了熟人送货员张高平和侄儿张辉开往上海的货车。于是张高平、张辉被作为重大嫌疑人抓捕归案。

然而两个嫌疑人却拒不承认犯罪事实,警方用尽手段,不能撬开两人的嘴巴,后来终于忍无可忍,动用了“杀手锏”——袁连芳。

(三)

袁连芳是个正在服刑的人员,不是在西湖区公安分局服刑,是在拱墅区看守所服刑。他于2001年1月13日,因涉嫌贩卖*秽物品牟利罪,被刑拘,判刑六年。但却一直没有入监,而是被当做“狱侦耳目”,一直在拱墅区看守所。

之所以能成为“狱侦耳目”,全在于他涉猎广泛、能说会道,心狠手辣。他作“狱侦耳目”也有好处,2001年1月被逮捕,2004年9月12日被刑满释放,判刑6年,仅仅在看守所度过3年8个月,减刑2年4个月。

而且还有外出机会。2003年8月,他获得最后一次减刑10个月的奖励。减刑书上说:袁在服刑期间,认罪伏法,遵守监规,服从分配,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多次调派外地协助公安机关工作,完成任务成绩显著。2003年4月,袁连芳就去过河南鹤壁执行任务。在杭州拱墅区刑侦大队的书面材料中有记载。

看来这袁连芳的确是完成本职任务出色,常常被人借用帮忙。西湖区公安分局想到他,不是没有缘由。

袁连芳果然不负重托,通过苦口婆心教导,软硬兼施恐吓,亲自上阵毒打,终于让张高平、张辉叔侄交代了叔叔协助侄子强奸受害人的犯罪事实。

(四)

口供有了,但缺乏证据支撑。西湖公安分局,简直就是吃闲饭的,他们又要请人。这次请得是杭州赫赫有名的女神探——聂海芬。

聂海芬出生于1965年,1986年参加工作,是浙江省的刑侦专家,虽身在基层,却受聘杭州市警校兼职教官。她自编教材,毫不保留的向新人传授经验。

接到西湖公安分局邀请后,聂海芬面对这只有口供,没有任何证据的案件也有点犯愁。不过毕竟是刑侦专家,她坦言:是强奸案,但受害人身上没有精斑;嫌疑人车上没有任何物证,从被害人八个指甲中找到的男性DNA与嫌疑人不符。

于是她要去找另外的嫌疑人。在她的指导下,侦查员三次去安徽,试图找出与DNA鉴定相符的男子,但却一无所获。

这如何是好呢?神探的名声要受到玷污,西湖公安分局的同志们,似乎也失去了耐心,她思路一转,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五)

别的嫌疑人找不出来,那就先来确定这两个嫌疑人的口供是否属实。如何确定?她以张氏叔侄的口供为依据,来固定判断细节,用细节的确定再来反证供述的真实。

张氏叔侄供述,作案抛尸之时,听到流水声。但当地群众讲,那水沟平时根本没水。聂海芬不管这些,她去当地调阅水文数据,看有没有下过雨,下过雨就能听见水流声了。

有了水流,又解决了另一个大问题。口供中不是说强奸吗,没有发现精斑,那自然是一夜水洗,把受害人体内强奸的痕迹冲掉了。

她还做了很多次侦查试验,包括找了辆货车,从安徽一直开到案发地。

一个基于口供拼贴而成的客观事实就这样出现,形成了26条证据。时间精确到秒,距离精确到米,简直无懈可击。

2006年4月13日,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第一线》栏目推出浙江神探系列报道之“无懈可击聂海芬”,在她办理的诸多案件中,就只选择了张氏叔侄杀人案。

在与她共同参与破案的侦查民警吴伟眼里,女神探名不虚传,办案无懈可击。

(六)

无懈可击?真是可笑,她的依据是牢头狱霸袁连芳的杰作,她的逻辑是有罪推定,她所做的,不过是给袁连芳的粗劣产品,包装上精美外衣,并盖上可以生产的许可证。

她做事并非不精细,只是她的逻辑出现了问题,她并非没能力发现问题,只是她把能力用错了地方。

对包装的文字描述无所不用其极,却对包装中的两条人命视而不见。在央视节目中,她说:“处于惊魂未定的状态下,经过突审,开口了,两个人都讲了。”

而广州《羊城晚报》的记者,曾拿着聂海芬的照片给张氏叔侄看,二人均很确定的表示,“没见过”。记者追问有无被女警官提审过。张高平表示:从来没有女人审过我。张辉说:只有在提取DNA鉴定时,有一个女警员来给我取了指甲、毛发。

聂海芬是预审人员,隶属于负责侦查的公安系统。公安系统要预审人员,就是为了防止侦查中出现不符合审理要求的事情,也为了更好的与审理想衔接。可以说是刑事侦查的第一道屏障。

可她却不与犯罪嫌疑人相见,不听听他们反应情况,却一味相信自己人,以致沦为刑事侦查的工具,成为为刑事侦查涂脂抹粉,蒙混过关者,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七)

西湖分局组织,袁连芳、聂海芬联手,把张氏叔侄告上法庭,杭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从犯张高平判处无期徒刑,主犯张辉判处死刑。

二人不服判决,提起上诉,2004年10月,浙江省高级法院终审,张高平从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15年,侄子张辉从死刑改为死缓。

与《肖申克救赎》中的安迪,在狱中表现的温文尔雅,实则包藏祸心不同,张高平一开始就表现的很“刺头”,他不认罪、不报告、不唱歌、不作思想汇报,并抓住一切机会申诉冤情。

无奈没有任何效果,但他并没有丧失信心。他既坚持盲目申诉,又在监狱极其闭塞的环境,寻找有利于申诉的证据。这比《肖申克救赎》中的安迪,偶然遇到后来进来的犯人,提及谋杀案后,才燃起正常渠道走出监狱的信心要积极的多。而且他也找到了。

一则新闻报道了2005年1月8日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吴晶晶于回家途中被害,这个案件的作案手法,与王冬遇害案十分相似。他马上找到狱警高喊:凶手可能是同一个。

一个在押犯人能够凭新闻猜测的出,同为两案预审人的神探聂海芬竟然没有将两案进行联系,可见责任心往往能弥补能力的不足。

但没有用,张高平说什么也没用。很快他被押往新疆石河子监狱,他的侄子也被押往新疆焉耆县监狱服刑。

(八)

张高平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依然用不配合的态度来展示自己确有冤情。他的家人也四处申诉,但却没有收效,甚至还有更大打击。

2006年3月3日,时任杭州市刑侦支队预审大队大队长的聂海芬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个称号的殊荣在于:1960年以来,唯一一次由女民警荣获。

2006年4月13日,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第一线》对聂海芬做了报道,并且选择了张氏叔侄杀人案,来作为论证聂海芬是一个无懈可击神探的论据。

俨然是作成铁案的架势。但总是在失望到绝望的时候出现转机,主要是看你坚持不坚持。

张高平坚持了,然后他就遇见了一个好人——新疆石河子检察官张飚。

是张高平的不寻常的不配合引起了张飚的注意,他本以为张高平是不懂法或者是一种情感宣泄,于是见了张高平一面。张高平便诉说了自己的冤情,请求寄送申诉信。

原来,张高平完全是出于好心,让王冬搭车,2003年5月19日凌晨1时30分,卡车到达杭州汽车西站,王冬借用张高平的手机给其亲友打电话,对方要求王冬下车后自己打车到钱江三桥碰头。张高平出于好心,将其捎带至艮秋立交桥,凌晨2时许,王冬下车,叔侄2人沿沪杭高速继续前行,5时许到达上海送货地点。

好心而被抓,被判,还是栽在神探手里,张高平冤不冤?

但张飚却对这种情况见得多了,虽然听张高平的申诉听了一个半小时,但这一个半小时,并没有让张飚有太多心动。

(九)

张高平有《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坚持不懈的劲头,安迪用每天一封信给监狱要来了一笔资金,张高平一年来持续不断的信打动了张飚。

2008年,张高平在两地服刑5年后,石河子检查院的三名驻监检查官魏刚、张飚、高晨开始逐步详细研究张高平的冤情。

进杭州四小时内都没有作案,在王冬给亲属打电话后作案?于情不通。

王冬的八个指甲末端检出混合的DNA谱带,是死者与一个男人的DNA谱带混合形成,而这与张氏叔侄的DNA鉴定不符,而且,这份DNA鉴定报告并没有出现在庭审之中。

以细节分析见长的聂海芬做的报告,竟然还有七处细节上的矛盾。

继续往下分析,竟然发现侦查、审判、改判环节都有矛盾之处,让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极其不解。

但距离真相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过老天爷也帮忙,2008年3月,被控制造下灭门惨案的马廷新被无罪释放。随后的报道中提到了一个作伪证的牢头狱霸名字——袁连芳。

经过张飚的证实,此袁连芳的确就是诱逼张辉写出口供的袁连芳,这之前的一个任务,就是到河南鹤壁去逼迫马廷新认罪,如今河南省高院改正了错误。

袁连芳就这样被证实身份,并浮出水面。也让张高平也看到了希望。

(十)

但希望却并未迅速化为胜果。

因为是异地申诉,张飚采取的是温和的提醒方式,也是严格按照程序。程序是这样的:

由驻监检察官,也就是张飚他们,向案子的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提出申诉,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再提交公诉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再提交检察委员会,检查委员会根据法院能否改判的标准决定是否答应申诉。

几乎都是与案子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和部门在经手,且环环相扣,一旦一个环节断裂就无结果了,可以想见申诉改正之难。

不仅张高平的申诉石沉大海,就连张飚及其单位同事发的公函也没有个回音,这倒不难理解。

他们曾找到签收的人的电话打过去,第一次问是否收到,第二次问处理情况,对方言语含混,似有怪他们多管闲事之意,后来便听到一句斩钉截铁的话:“我们不可能办错案。”

如果张飚就此收手,我们可以认为他尽到了一个检查官的职责,不便表扬,也无需批评。但张飚还做了两件份外事,让我们看到了那种敢于担当,为民请命的精神,也是这两件份外事让事情有了转机。

(十一)

一件是2010年底,以个人的名义给浙江省检查院院长陈云龙写了封信,一件是建议张高平的家属找到了曾为马廷新洗刷冤屈的律师朱明勇。

这两件事应该都起了作用,但不知哪件在前,哪件在后。

如果说是张飚的信先起了作用,那么浙江政法系统中接近此案的人士说,浙江在2011年即成立专案组检查此案,就说明是实话。

而朱明勇律师却在浙江高院的电脑系统中未查出这起申诉案件,也就是说张高平、张飚的申诉信、公函就一直没有到浙江高院这个环节。

而深陷其中的神探聂海芬,还在2011年7月,在浙江省广播电台《我是党代表》节目中登场,深入阐述了她的“不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座右铭,没有看到一点受查的迹象。

张飚接到浙江高检控申科主动打来的电话,说他的信已经收到,已将材料意见省高法进行立案审查的时候,已经到了2011年底。

朱明勇律师起的作用在于他用媒体造了很大的声势。2011年11月21日,上海东方早报对此案进行了报道,标题为《一桩没有物证和人证的奸杀案》。翌日,杭州市公安局重新进行DNA比对,受害人王冬指甲中提取的男性DNA与已执行死刑的勾姓男子的DNA比对上,而勾姓男子,正是2005年1月8日杀害大学生吴晶晶的凶手。

(十二)

是人情反应还是媒体倒逼?谁先谁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正规程序无解,是让那些站在“为人民服务”招牌之后的公检法人员,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无解。

非要用非常的手段,才能有正常的结果。非要舆论喧哗,才能老实做事,这是怎样的打一下走一步,不打就倒退的赖牛思维。

不说了,反正经过不管是人情还是媒体的努力,2012年2月2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对此案进行立案复查。

2013年3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撤销519杀人案原审判决,宣告张辉、张高平无罪。

2013年5月1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对张辉、张高平进行国家赔偿的决定,分别为110。57306万元,共计221。14612万元。

十年自由值多少?赔偿是多还是少?见仁见智吧!

集体决定的,领导批准的,上级干预的,错案追责,谁来担?板子怎样打?是公开打,还是不了了之?随其自然吧!

还有很多事要做,但更重要的是对过程的反思。

(十三)

比起《肖申克救赎》中的银行家安迪,我们的货车司机,没有那么高的智力,不会想到那么多的弯弯绕,因此也就没有靠自己得到大量金钱和自由的本事。在美国的监狱里,他即便能如安迪一样,挖出一条通道,出去后的他,也必然难以融入社会,居无定所,孤独终老。

但在中国,张高平得到的却几乎与安迪无二——自由、金钱,甚至还要多,是真真正正的,不怕翻底的清白之身。

他们在不同的国度,有着同样的坚持,也收获了几乎同样的结局。

只是《肖申克救赎》给人一种成就感,就如一只鸟儿挣脱了笼子的束缚,飞向了天空的感觉。而我讲述的故事,却给人一种重压之下的无力感,仿佛汹涌的波涛迎面而来,每一个浪头似乎都有可能将人淹没。

想到岸上去,离岸太远。想抓块木头,突然让我想到了连美国都极为害怕的乔良将军的《超限战》。

不是在鼓动,只是为了预防万一,感到无力的人,在无力的时候,不防一看。

靖难之役叔侄相互争夺 朱允炆是怎么输的

1398年,71岁的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叔侄相争,同性相残。4年后(1402年),燕军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烧皇宫,扮作和尚模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

此后不知所踪,而朱棣坐上了原本与自己无缘的龙椅。本是叔侄,何故自相残杀,建文帝又为什么会失败要回答这两个问题,还得从明初朱元璋分封诸位藩王开始说起。

靖难之役”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为了确保朱家子孙一世、二世,乃至千千万万世的皇室的稳固,明太祖朱元璋做了两件大事,也就是这两件事,为“靖难之役”的导火索。

1、分封九子在东北至西北的边境,封为藩王,把抵御外敌的责任交给给位藩王。诸王九子各拥精兵数万,并且拥有征调各路军兵的大权。

2、明太祖朱元璋对他的儿子们一万个放心,而曾与他“创业之初”时血战沙场的文臣武将,诸如李善长、胡惟庸、为明朝立下无数战功的大将军蓝玉、傅友德等人却遭到朱元璋的猜忌,最终痛下杀手,诛除殆尽。

基于以上背景,朱允炆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削藩。朱棣被逼无奈,发动了“靖难之役”,叔侄相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朱棣攻入南京后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而后朱棣开始“大清洗”,方孝孺被诛十族、虐杀建文帝忠臣及其家属一万多人。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败给朱棣呢

一、建文帝性格仁柔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年轻时就智勇过人,长时间在北方征战,有丰富的领兵打仗的经验。朱允炆是太子朱标的次子,从小在书生的身边长大,性格仁柔,天性太过于仁厚。他仁柔的性格在削藩的过程中就犯下了第一个错误:1398年,建文帝即位之初,已开始察觉朱棣的一些举动不寻常。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依礼入觐新皇帝侄子建文帝,但朱棣见到建文帝却不跪拜,于是就有朝臣弹劾朱棣“不敬”之罪。但建文帝顾及到血肉亲情,下不了决心,放燕王朱棣北归,在自己的地盘,错过了歼灭朱棣的最好机会。

二、辅佐谋臣不懂兵事

朱允炆继位后,他身边的心腹谋臣是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齐泰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后被提拨为兵部左侍郎,兼辅佐皇太孙。建文帝即位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大臣之一。

黄子澄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考取了会元第一名,历任编修、太常寺卿,后被选为东宫伴读。建文帝即位后,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文士书生,不懂兵事。

三、建文帝犯了致命的失误:换帅李景隆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派长兴侯耿炳文率师北伐,抵挡住了燕军的进攻。在两军交战之际,建文帝竟然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任命曹国公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的亲外甥)的之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

这李景隆是什么人李景隆未习兵法,本是纨绔子弟,无谋略却很骄横,好大喜功,专用小人。建文帝任命这样一位纨绔子弟为大将军,加速了北伐燕军的失败。

四、建文帝无突出的将才

建文帝当时的手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是书生,在整个靖难的过程中,建文帝这方没有什么突出的大将之才。这恐怕要“归功于”皇祖朱元璋了,因为在朱元璋在位时,为了给皇太孙铺平道路,那些有勇有谋的名将早已被诛除干净,剩下的都是三四入流的将领。

结语

朱棣能靖难成功,不仅仅因为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与策略,同时,建文帝的性格、犯下换帅的失误也是重要的原因。另外,明太祖朱元璋诛除文成武将也要负上一部分的责任。

这其实是在讲辈分和尊卑关系。在字面上理解,是父亲和儿子不能同桌吃饭,叔叔和侄子不能对饮。那么应该怎么做呢?作为晚辈,在酒桌上就只能敬长辈。

而不能够像朋友一样,和父亲或者是叔叔没大没小,喝成一片。像一些划拳、行酒令之类的酒桌游戏,就更不能行了。

父子不同桌,这个说法很严苛,其实是出于儒家思想。当时,他们强调君臣不能同桌,父子之间也是。

父亲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地位是最高的,所有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对父亲有一颗敬畏之心。如果是平日里的一些家庭聚餐,那么父子可以同桌吃饭。

但是如果是一些大型的场合,那是绝对不允许的。在外人看来,这是对父亲的一种不尊重和不礼貌。

再者,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代沟。父亲和儿子想的不同,如果非坐在一起吃饭,那么也聊不到一块儿去,而且还有可能因为话题而出现一些很尴尬的情况。

那么叔叔和侄子为什么不能一起喝酒呢?这是因为男人喝多了酒,就容易失去了分寸。

这两个辈分不同,如果在一起喝酒,万一要是喝多了,说了一些不合宜的话,这样双方都会显得很尴尬,而且也不敢放开了喝,会有所顾忌。与其这样,不如直接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一些习惯了,现在大家都比较开明了,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父亲和儿子在一起吃饭,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叔叔和侄子一块儿喝酒,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叔侄不对饮”意思就是叔侄不能一同饮酒,所解释的原因是酒能够麻痹人的神经,会让人胡言乱语、酒后失态。

叔叔同样是长辈,如果和侄子一起饮酒难免会出洋相,酒过三巡后大家称兄道弟、互开玩笑,失去了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礼节、礼仪和尊重。在农村这样保守传统的地方是不允许发生的,侄子可以向叔叔敬酒,但是不能够过度开怀畅饮。

扩展资料

还有一句话是父子不同席,父子不能坐在一起吃饭,看起来不尽人情。古时,父亲在家的地位是至高的,别说坐席,就是一般在家吃个饭,也很有讲究,父亲不动筷子,孩子们是不敢动筷的。

在筵席上更是如此。在这样筵席上,肯定父辈的人坐在一起,儿子属于小字辈,晚辈要和晚辈坐一起吃,是不可乱坐吃的。如果晚辈和长辈坐一起,在古人看来,就没了长幼、尊卑之分。所以,在筵宴上,也就是坐席,这样重要的吃饭场合,还是要有所讲气的,怎么坐,谁和谁坐,坐的秩序都要和按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来办。

  1、叔侄不对饮,父子不同席的意思是:父子两个人不能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叔侄两个人不能坐在一起喝酒。

 2、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观点,规定了什么人做什么事,君主做君主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亲应该做父亲该做的事儿,儿子应该做儿子该做的事儿。不能逾越各自所做事的范围。二千多年来,许多君王也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把孔子的“礼”教演绎得更加丰富。

 3、在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的约束下,君主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过一天,相对来讲父亲是大家长,是一家最有权威的人。他在家中就应该显示家长的威风,吃饭的时候不能和子女在同一张桌子上。父亲不动筷子,子女是不能先吃的。虽然后来这些规矩逐渐改变了,在家里,父亲和子女可以在同一桌上吃饭,但在重大场合,比如客人到来或者子女婚嫁娶等还是不允许父子同桌。

 4、同样的道理“叔侄不对饮”也是说长辈与小辈之间就不能坐在一张桌子面对面喝酒。在古代,每一个家族的孩子都很多,侄子有可能比叔叔年纪大,但辈分的差异,无论侄子年龄有多大,也得尊重年纪小的叔叔。在生活各个方面都要注重辈分,关系再融洽、感情多深厚也不能对饮。

 5、现代社会,优秀的中华礼仪传承了下来,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许多旧制度被我们摈弃了。父母和子女一家人可以其乐融融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叔侄可以坐在一起喝酒,饭桌上也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讲究。

那么我反问一句,选择爱情就一定会幸福吗,我看未必不是吗,有太多人选择了爱情不是一样不幸福吗,有些人的婚姻注定是不会幸福的,纠其原因不过是因为想要的太多,而又不愿意付出,有些人是跟谁结婚都不会幸福,而有些人则是跟谁结婚都会幸福的。

我表妹大概就是这句话的典型代表了,她第一段婚姻选择的是一个合适的男人,因为父母不同意她嫁给自己找的那个男人,硬是逼着她回家相亲,她上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孩子,俩人同学,两家其实家庭条件都很一般,但是因为相隔千里,所以父母不愿意她嫁的太远,因此不同意,最后逼着她回来相亲,嫁到我们附近 。

后来她嫁给了这个男人以后,可以说这个男生的性格,脾气,以及人品那都是相当不错的,而且长的个人觉得比她自己找的男朋友还要好看,她那时候也是放下了前段感情了,接受这个男生了,两个人后来结婚了,这个男生对她特别好,但是因为男生的事业上升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着她,于是她开始各种的跟人家吵,说人家没时间陪着她了,总之各种的找事,说人家这不会那不会,她从小是被父母惯着长大的,从来何为包容,从来也不知道何为体谅。

后来她又跟前任联系上了,于是结婚一年的时间跟这个男人离婚了,去找了那个前任,父母拦都拦不住的那种,后来嫁给了她的初恋,那个相隔千里的男人,现在一样过的隔三差五的吵架,矛盾多的我们都不想说了,天天打电话回来说要离婚,过的日子太苦等等,但是她还是跟以前一样,不愿意付出,只接受别人的付出,这样的女生,你说她嫁给谁能幸福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3445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8
下一篇2023-11-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