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的官员处处与权臣作对,遭遇权臣威胁,他做了什么事情?

一身正气的官员处处与权臣作对,遭遇权臣威胁,他做了什么事情?,第1张

这个官员就是明朝时期有名的大清官郑世威,郑世威这个人的为官之道可以说是非常的正直而且为人清正廉洁,甚至不畏惧任何权贵。而正是这样的性格,也导致他在官场之中得罪了很多人。这就不免押引来了这些人的抱负,但是由于他这个人本身自己为官清廉并没有任何把柄可够他们去做文章,所以说这也导致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报复当中得以平安度过。

在他担任浙江布政参议的时候,有一回恰逢途经杭州回朝的夏言,而当地的文武官员们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无不为了在夏言面前表现自己而溜须拍马,唯独只有他这一个人不愿在夏言面前表现自己,并说自己公务繁忙没有空去。而夏言在知道以后也是非常的生气,决定扳倒郑世威,于是就暗中找人去弹劾郑世威,但是无论夏言怎么查找都一点都找不到去弹劾郑世威的把柄。

而在他在浙江台州上任的时候。他又查到一个官员用低价买入千亩良田。而他在查到这一件事情以后,就选择把这千亩良田收回来并以市价卖出,而这其中所得的全部钱财全部用来救济当时的灾民们,但是这个官员其实是严嵩的手下,而严嵩在得知以后也通过书信的方式开始警告郑世威,但是郑世威面对严嵩的警告并没有给予理睬,反而是坚持自己的作风,一点都没有因为严嵩的官职比自己高而选择退缩。

有一个故事讲述了郑世威这个人为官的清廉,相传有一个人前往郑世威家想要求见郑世威,这个时候的郑世威正在门口扫地而前来求见证书的这个人却以为他只是他们家的一个仆人,于是就让他去把郑世威叫过来。由此可见,正是为在为官方面是多么的清廉以及低调。

在西周之前,文官武将是不分的。

早在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在夏朝也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等文武官职。虽然文武职务已分别设立,但卿、大夫等既管理政事,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管平时军事行政,而无统兵之权,战时统帅由天子临时任命,征战结束即将统兵之权上交天子。可见,彼时为官者要文武兼备。之后,才有文武分开的走势,文为文人,被称为读书人,成为皇朝统治天下的力量,而武则成为打天下的主要力量。

文武分开的具体时间,主流观点多认为始自战国。

春秋时期诸侯混战,文官武将没有明确区分,很多史书都有如下记载,比如一国之君为军队的实际最高统帅(非象征性),经常亲自披挂上阵与敌作战,而文官领兵作战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

直到战国时期,当地主阶级兴起并逐步掌握政权后,由于以前部分国家的文武官员、卿、大夫等贵族平时管理政务,战时统兵,这样搞得军事政治权力集于一身,引起大权旁落。于是国君采取文武分职的办法,以相、将为百官之首。

而且,战争规模扩大,军队规模不断扩大,军队指挥和具体作战已经成为一种艺术,需要专业人士来训练、管理和智慧作战。因此,此时武职单独分出来也是形势发展的必要。在朝中管理政事的则为文官,而且他们也不再率领军队出征。

当然,实际的历史发展中也不是这么绝对的。

比如我们常见汉唐的官员,不管文官还是武官,都能根据朝廷的需要,主动请缨出去为朝廷解决具体问题。比如班超,你说他是文官还是武官?还有陈汤等。唐朝有裴行俭这样的,主动请缨平定突厥十姓可汗的叛乱,被唐高宗亲自夸赞文武双全。

真正文武分得很开的时期是宋朝以及之后。宋朝明确地抑制武将、尊崇文官,提倡以文驭武等等。

文官武将在政见上会有哪些不同?宋朝文主和、武主战

武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开国时期以外,其他时候需要武将表达意见的时候,无外乎两类,一类是平叛,一类是御敌。

裴行俭

在文武两方面来看,他们首先都会争着立功。

因为文官在平时是治理天下的主角,此时当然要争取话语权。他们首先会考虑问题是否是致命性的,其次会从他们自身权力利益的角度看,会争取话语权,也就是喜欢主和。对内部叛乱,喜欢用招安方式。对外部敌人,喜欢用岁币方式。

作为武将,天下太平之时,他们没有什么发言权,现在这种问题发生,当然是他们一展身手的时候,因此,武将无论从整体利益还是个体利益考虑,一般都主战。

当然,上述看问题的分类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文官或武将具有全局意识,能考虑综合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以北宋的事情举两个例子。

一、李顺王小波起义。

李顺、王小波是四川茶农,淳化四年(993年)二月不堪忍受剥削和压榨而起义,规模大几万人。当时宋太宗赵匡义还在,他很震惊。了解了原委之后,一帮文官主张招抚,宋太宗先采用了招抚之策。但是李顺、王小波不接受招抚。于是主张镇压的意见又占了上风。

李顺王小波起义

随后宋太宗派人率军镇压,但并没有放弃招抚。此时李顺已经称王,更不可能接受招抚。李顺王小波起义在斗争了2年以后被镇压。

二、靖康之变

靖康元年(1126年)初金兵进抵开封城下时,宋徽宗逃跑,宋钦宗被迫起用主战的李纲,李纲认为只能坚决抵抗金人。而当时的宰相白时中、李邦彦连主和的计策都不出,直接建议宋钦宗逃跑。李纲对钦宗说,逃跑也跑不过金兵的快马。钦宗于是吓得不跑了。然后李邦彦赶忙送上三镇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称三镇,实际包括其所属州县)地图向金人乞求议和。

靖康元年(1126年)秋,金人第二次进步中原。当金兵到达黄河北岸时,大宋朝廷慌作一团。

钦宗召集百官议事。唐恪、耿南仲等坚持割让三镇。兵部尚书吕好问则认为应该抵抗,请结集勤王军保卫东京,但是唐恪、耿南仲不允。宋钦宗于是采纳了乞和派意见,派人用重金去向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送礼,乞求退兵。甚至表示愿把黄河以北土地都割让给金朝,双方以黄河为界。

但是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开封被掳掠一空,靖康之耻发生。

文官和武将由于立场不同、专业知识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因此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此时即使他们容易起纷争的时刻。有这种政治也正常,最终决策者只要不糊涂,一般决策偏离事实不会太多。

靖康之变示意图

但是北宋靖康之变前后的决策却是极差的。皇帝的水平不行,最终害国。

宋朝之后局面却反过来了:文官好战、武将爱和平

自从宋朝以后,文官武将的性格变了,变成了文官好战、武将爱和平。

比如明朝的文官清流们,每遇战事则群情激昂,纷纷主战。而武将则比较冷静,能综合考虑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

从政治制度角度看,宋朝主张文官统兵、武官为副将,因此文官如果主战,那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他就需要上战场前线去亲身参与作战了。而宋朝的兵将分离,加上将从中御,导致宋军战败概率极高。一旦战败,主将有可能小命就交到战场上了。因此,宋朝的文官多主和。

东林党

而明朝开始,文官清流们除非皇帝指派,那么基本没有统兵上战场的担忧。他们没有经过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认识不到战争的残酷性,因此纷纷慷慨陈词主战。武将们的冷静恰恰是因为他们知道战事不能轻启,因此比较慎重。

另外一点,明朝的文官们更加注重博取个人名声。一个文官,既没有前线亲冒矢石之忧,又可以借机邀得大义凛然的爱国名节,何乐而不为呢?武将则因为宋明以来战事胜利较少每每失败的局面而冷静。

文人书生意气居多,不知战场的残酷,因此好战。武将则现实的多,知道兵者不祥,不愿轻启战端。

文官武将因为立场不同,再加上自身经历所限,所以遇事往往会有不同意见。宋朝的文官因为要亲自上阵,因此多主和,武将主战;宋朝之后的文官因为不用上战场了,就主战,武将反而冷静的多。

历史传统和当时具体情势相结合,使文官和武将们有了不用的看法。

1 文言文翻译

郭淮任关中都督,很得民心,也屡立战功。

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密谋废立一事受株连,应当斩首。使者缉拿得很紧迫,郭淮让妻子准备行装,按规定期限上路。

此时州府的文武官员和当地百姓都劝郭淮起兵,郭淮没有答应。到日期妻子上路,数万百姓哭号着追随在后面。

走出几十里,郭淮下令手下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迅速追赶,如追命一般急迫。追回以后,郭淮给宣帝(司马懿)写信说:" 我的五个孩子眷恋他们的母亲,母亲如果没了,这五个孩子也活不了了;五个孩子若是死了,也就没有我郭淮了。

" 宣帝于是上表,请皇上特赦了郭淮妻子。

2 文言文翻译

译文:

谢玄字幼度,从小聪明且理解能力强,与堂兄谢朗一起为叔父谢安所器重。谢安曾告诫约束自己的子侄们,于是问道:“你们打算怎样做人行事,而使自己具有美好的名声呢?”子侄们一时谁也没有回答上来,这时谢玄答道:“像芝兰玉树一样,且要让他生在阶前庭院中。”谢安听后非常高兴。

谢玄长大后,显示出了治理国家的才能,朝廷几次征召他,他都推辞不受。后来与王珣一起被桓温召为掾吏,共同被桓温礼遇、器重。其时前秦苻坚正当势力强盛之际,多次侵扰晋国边境。于是朝廷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北方的文武兼备的良将。谢安便推荐了谢玄。中书郎郗超虽然历来与谢玄不和,但听到这一举荐也不得不叹息说:“谢安敢于冒触犯众怒的危险举荐亲侄子,确实是英明的;谢玄一定不辜负他叔叔的推荐,因为他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当时许多人都不赞同郗超的看法,郗超说:“我曾经与谢玄共同在桓将军幕府做事,亲眼见他用人能各尽其才,即使是一些细小事务,安排人也非常恰当。所以知道他一定能成功。”于是朝廷如谢玄回朝。

当时苻坚派军围困襄阳,车骑将军桓冲抗击他。朝廷下诏命令谢玄征发三个州的民夫兵丁,并派彭城内史何谦率军队在淮水、泗水一带游弋,让他们形成援助襄阳的态势。襄阳陷落后,苻坚的部将彭超向彭城的龙骧将军戴逯发动进攻。谢玄率领后军将军何谦驻扎在泗口,想要偷偷地派遣使者告诉戴逯,让他知道救兵到了,却找不到前往的途径。小将田泓请命前往,于是他就潜在水中偷偷地过去,快要到城下时,不幸被敌军抓获。敌军用丰厚的赏赐收买田泓,让他对彭城守军说“南来的援军已被打垮了”。田泓假装答应。但到了城下时,却大声告诉城中说:“南来的援军很快就要到了,我一个人前来报信,被敌人抓住,你们一定要努力坚守啊。”于是被害。

等到苻坚亲自率军驻扎到项城,号称雄兵百万。晋孝武帝上诏命令谢玄为先锋,统领徐州、兖州、青州以及扬州之晋陵、幽州之燕国各支军队,和他的叔父征虏将军谢石等抗击,军数八万人。谢玄选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五千人奔袭洛涧,首战告捷,很快就杀了梁成和其弟梁云,敌人的步兵骑兵同时崩溃,争着渡过淮水逃跑。刘牢之派兵追击,活捉敌将梁他、王显、梁悌、慕容屈氏等,获取其军用物资。苻坚进军驻扎在寿阳,在淝水沿岸布阵列兵,谢玄的军队不能过河。谢玄派人对秦将苻融说:“你们那么远到我们的疆土,却在淝水边上列阵,这是不想速战速决。请你们稍微退后一点,也好让我们的部队渡过河去同你们拼一拼。我和你们从容观看,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苻坚的部下都说:“咱们应该凭借淝水把他们堵在河对岸,不能让他们上岸。我们人多,产人少,情势一定会有利于我们的。”苻坚却说:“只管让军队退后,让他们过河,等到他们过来了,我们再用铁骑数十万把他们全部赶进河里去,彻底消灭他们。”苻融也认为应该这样,于是就指挥秦军向后退却,谁知后退的命令一发出,那么多人一下子就乱了阵脚,再也控制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谢玄与谢琰、桓伊等人带领八千精兵渡过淝水。苻坚的军队溃败奔逃,自相践踏,投水而死的不计其数,淝水因而都堵塞得不流通了。其余人马抛弃铠甲连夜逃走,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东晋军队已经来到,草行露宿,再加上挨饿受冻,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晋帝下诏派殿中将军慰劳谢玄军队。给谢玄加授前将军、假节的称号,坚决推辞不接受。朝廷赐给上百万钱,上千匹彩绸。

希望对你有帮助。

3 文言文《以人为镜》原文及翻译

[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

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

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

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

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

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

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

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

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4 文言文翻译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

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

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

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

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

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5 文言文翻译、要全部翻译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但是还是把一些词解释一下

齐威王之时喜隐③,好为*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④,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⑤,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⑥:“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⑦,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⑧,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⑨。诸侯振惊⑩,皆还齐侵地。盛行三十六年。

③喜隐:喜欢说隐语,隐语即谜语。

④沉湎:指陶醉于饮酒之中。不治:不问政事。

⑤并侵:都来侵犯。

⑥说之以隐:用隐语来游说齐威王。说,劝说,说服。

⑦蜚(fēi):同“飞”。

⑧县令长:县的行政长官,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人口不及万户的县,称长。

⑨奋兵:举兵。

⑩振:通“震”。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6 文言文翻译,急,急

《晋书•嵇绍传》原文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谷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拒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经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自顷礼宫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且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进行惮焉。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遂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千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注]。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交兵御,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实,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

(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

译文

嵇绍,字延祖,曹魏中散大夫嵇康之子。十岁时失去父亲,奉养母亲孝顺慎重。武帝下诏书征用他,离家做秘书丞。嵇绍刚到洛阳,有人告诉王戎说:“昨日在人群中曾见到嵇绍,看他气宇轩昂,恰如野鹤立在鸡群中。”王戎说:“你还未见过他父亲呢。”尚书左仆射裴頠(wěi)也很器重他,常说:“如果让嵇延祖任吏部尚书,可使天下不会再遗漏人才了。”沛国的戴晞年轻有才气,同嵇绍的侄儿嵇含相互交好,当时人们相信他将来必有大用,嵇绍却认为他一定不会成大器。戴晞后来任司州主簿,因为行为不端被驱逐,州里民众都说嵇绍有知人之明。后转任豫章郡内史,因母亲去世,未到任。

元康初年(291),任给事黄门侍郎。当时侍中贾谧凭借着受宠爱的外戚的身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潘岳、杜斌等人都依附他。贾谧请求与嵇绍交好,嵇绍拒绝不理。等到贾谧被处死,嵇绍正在官署,因为他不亲附恶人,被封为弋阳子,又升为散骑常侍,兼任国子博士。太尉、广陵公陈准死了,太常奏请加给谥号,嵇绍反驳说:“谥号是用来使死者垂名不朽的,大德之人应当授予大名,微德之人就应授予微名,“文武”这些谥号,显扬死者的功德,“灵厉”这些谥号,标志着死者的糊涂昏昧。由于近来掌礼治之官附和情弊,谥法便不依据原则。加给陈准的谥号过誉,应该加谥号为‘缪’。”这件事交给太常处理。当时虽然没有听从嵇绍的意见,但是朝廷大臣都有些惧怕他。

不久嵇绍被征召为御史中丞,未拜受,又任侍中。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直驱京都,借以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帝王车驾驻扎城东。司马乂向属众宣告说:“今日西征,希望谁作都督呢?”军中将士都说:“希望嵇侍中尽力在前面引导,我们虽死犹生。”于是授予嵇绍使持节、平西将军。继而司马乂被俘,嵇绍重任侍中。公王以下的官员都到邺城向司马颖认罪,嵇绍等人均被罢官,免为平民。不久朝廷又有向北征伐的战役,征召嵇绍,恢复了他的爵位。嵇绍因天子蒙受风尘,接奉诏书驰往行驾住处。恰逢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人员都纷纷溃逃,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军队接近鸾驾,飞箭如雨,嵇绍于是被射死在皇帝的身旁,鲜血溅染了御衣,天子为他的死沉痛悲叹。等到战事平定,侍从要浣洗御衣,皇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7 下边文言文的翻译

秦兵围困邯郸的时候,赵国派遣平原君请求救兵,到楚国签订“合纵”的盟约。平原君约定与门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备的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定再返回。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在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够了。”平原君找到十九个人,其余的人没有可以选取的,没办法补满二十人(的额数)。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毛遂(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我)赵胜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赵胜(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

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 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实在象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之后归来,回到赵国,说:“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赵胜(我)鉴选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为没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却在毛先生这里失去了。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吕。毛先生用三寸长的舌头,强似上百万的军队。赵胜(我)不敢再鉴选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为上等宾客对待。

8 文言文 故言之文武茂异 取名于此的翻译是什么

因此人类中文才武功优异超众者,由此而命名。

(“文武茂异”、“取名于此”状语后置句、句义。“人之文武茂异”也可译为定语后置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英 雄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

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

若校其分数注,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

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

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

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后可以为英,张良是也。

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

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于雄,而英不可以少也。

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

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故高祖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

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

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

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

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取材于刘劭《人物志》)注分数:指军队编制,人员配置。

这里指区分配置。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此其大体之别名也别名:另外的名称 B然后乃能各济其所长也济:成就 C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先登:先锋 D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数:关键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英”与“雄”要兼具的一组是( )(3分)①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后乃成。

②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③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

④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材归之,两得其用。⑤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小题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相者一定是聪明秀出的人,但未必是胆力过人的人。为将者一定是胆力过人的人,但未必是聪明秀出的人。

B为相者只有通过为将者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将者兼有了为相者的智慧就可以成为英雄。 C项羽和刘邦虽同为“英雄”,其结局却不同,是因为项羽“英分少”,刘邦“英分多”。

D本文正反说理,对比鲜明,用典型事例说明了英分和雄分的多少,是决定自身成败的关键的道理。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3分)(2)是故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

(3分)(3)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3分)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B小题4(1)因此人类中文才武功优异超众者,由此而命名。

(“文武茂异”、“取名于此”状语后置句、句义。“人之文武茂异”也可译为定语后置句。)

(2)所以,“英材”用智慧谋划于开始,用明察发现事物的微小动向,又通过“雄材”的胆略去实施它。(是故、见机、句义)(3)但是却不能听取奇异的计谋,有一范增而不能重用,因此陈平等人也就逃跑归顺了刘邦。

(听采奇异、亡归、句义)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A别名:区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对考生所作的深化了的进一步分析能力的考查。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

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文句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文句契合。

结合语境可知,C③句说英和雄的作用,④句说“英分”的重要性,据此两句排除。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小题3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额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得出的结论不是文章本来的,是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赏析基础上进行的主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46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