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叶利钦1993年炮轰议会的举动?

如何看待叶利钦1993年炮轰议会的举动?,第1张

  打赢白宫保卫战之后,叶利钦的权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但那个时候,他绝对不会想到,两年之后,他在白宫还有一战——不同的是,他将以进攻者的姿态出现在这场战斗中。

  战友反目

  1993年的俄罗斯政坛,有三架马车——叶利钦、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和副总统鲁茨科伊。在“8·19事件”中,他们曾是亲密战友。1991年6月,叶利钦就任俄罗斯总统,鲁茨科伊出任副总统。在叶利钦的推荐下,哈斯布拉托夫于1991年10月成为俄罗斯议会议长。

  1992年1月2日,叶利钦开始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然而,这个被称为“休克疗法”的改革,反而使俄罗斯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于是,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开始怀疑叶利钦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怀疑逐渐变成了对立。在这一过程中,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走到了一起。

  实际上,叶利钦对这两位“老战友”早有看法。在他看来,鲁茨科伊只是个“小丑”——他是俄军历史上唯一一位三次被俘虏的高级军官;他改换党派就像换手套一样随便。叶利钦提议他出任副总统时,他含泪保证:“我永远不背叛您,我要在您的内阁里效犬马之劳。”但不久,他在叶利钦背后说:“我从来没有同意让这些‘低能儿’来领导我。”而对哈斯布拉托夫,叶利钦则不敢小视,甚至怀疑此人已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分庭抗礼

  随着改革失误所引发的经济危机的加深,叶利钦与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992年底,在哈斯布拉托夫的授意下,议会试图用更换总理、收回总统部分职能等办法,削弱叶利钦的权力,从而扩大议会的权力。

  叶利钦哪肯束手就擒。进入1993年,叶利钦开始发起反击。6月5日,他召集联邦主体召开制宪会议,欲借助地方的力量,绕过议会,强行通过新宪法草案,在俄罗斯建立“总统制”的政体。叶利钦此举引起了哈斯布拉托夫的极大不满。因此,会议从第一天起就出现了对抗,哈斯布拉托夫因要求发言未获批准,一气之下退出会场,并带走了上百名人民代表,致使会议中断……制宪会议断断续续开了37天,但是,新宪法草案始终未被讨论。

  武装对峙

  经过短暂的权衡之后,叶利钦决定进行“最后一击”——1993年9月1日,下令限制鲁茨科伊的副总统权力;半个月后,亲自视察内卫部队,争取军方的支持;起用1992年被人民代表大会解职的盖达尔,任命他为第一副总理(当时的总理是切尔诺梅尔金,但他并无多大实权)……当时有媒体评论:叶利钦已全然不把议会放在眼里,决心一意孤行。

  1993年9 月18日,叶利钦召集86个联邦主体***,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联邦委员会成立大会,宣布联邦委员会将是新议会(联邦议会)两院中的上院。接着,他将安全部长、安全委员会秘书等职位换成了自己的亲信。9 月20日晚,他借口“协助警方搜查毒品和非法武器”,把内卫部队调到莫斯科市内,进行了一场战前预演。议会方面没有坐以待毙。9月20日,哈斯布拉托夫向媒体透露,“夜里有军队调动,局势很不平静”,呼吁议会“保持警惕”。

  9月21日晚,叶利钦在俄罗斯电视台突然发布总统令:中止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和最高苏维埃的权力,12月11-12日举行新的立法机构——联邦议会选举。看完叶利钦的电视讲话后,哈斯布拉托夫召开紧急会议,认为总统的行为是“政变”,由议会宣布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由副总统鲁茨科伊代理总统职务。鲁茨科伊随即宣誓就职。

  叶利钦立即接招,一方面向国际社会保证“将不会发生流血事件”,一方面采取强硬措施,下令剥夺议会财产,收缴议会的武器,宣布拒绝执行总统令的公职人员将被开除公职。

  9月23日晚,一伙身份不明的人企图占领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司令部,枪战中有两人死亡。这起事件就像一根导火线,使莫斯科局势骤然紧张。叶利钦顺势下令调集军警,解除守卫议会大厦人员的“非法武装”。24日,数千名警察、内务部队和特警部队被调入市区,进驻白宫周围。28日,政府军和防暴警察封锁并层层包围了白宫,采取断水、断电、停止供暖等措施,试图迫使议会就范。

  炮打白宫

  10月3日,莫斯科形势突变,人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下午3点,近万名支持议会的民众,与包围白宫的政府军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民众冲破层层封锁,在白宫前举行示威。鲁茨科伊在白宫阳台上呼吁军队倒戈。随后,示威者占领了市政府的部分楼层。

  当时,叶利钦正在莫斯科之外召开会议。他闻讯匆匆赶了回来,于当晚6点发布总统令,宣布莫斯科进入紧急状态,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并开除其军籍,严禁群众参加示威抗议。

  10月4日早,政府军开始包围、进攻白宫。数十辆坦克、装甲车封锁了白宫的外围地区,不断向白宫射击;白宫楼内起火,浓烟滚滚。军用直升机在白宫上空盘旋。继而,政府军冲破白宫周围的障碍物,推进到议会大厦对面的沿河街,从那里用大炮和重机枪向白宫开火。一排排密集的枪炮声响彻莫斯科上空。政府军不断用高音喇叭喊话,要求“敌人”放下武器。

  眼看己方难以抵挡,鲁茨科伊急忙出面要求对方不要开枪,但没有回话——叶利钦已经铁了心要“除掉”他们了。哈斯布拉托夫与莫斯科军区司令取得联系,请求派兵援助,但对方拒绝出兵;要求欧美国家驻俄罗斯大使馆保障他们的安全,也遭到拒绝——叶利钦已经断了他们的后路。

  无可奈何的哈斯布拉托夫和鲁茨科伊,只好提出了“最低保障要求”——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否则将同所有留在白宫里的人一起同归于尽。下午6点,叶利钦同意保证他们生命安全。哈、鲁等人才从白宫走了出来,登上早已等候在外面的大轿车,被送进列弗尔托沃监狱。这场总统与议会间的激烈对抗,终以武力方式宣告结束,也以叶利钦的胜利宣告结束。不过,其代价很惨重——叶利钦对白宫发动的攻击,造成187人死亡、437 人受伤。

  炮打白宫一役后,叶利钦“肃清”了几乎所有的政治对手。从那之后,放眼俄罗斯政坛,已经没有谁能够挑战他的权威。

A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李鸿章到英国重金购回一台缝纫机,而对英国议会的态度是“无甚可观”;由此可见,洋务运动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而对西方的政治体制毫不上心。故选A。B、C、D三项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

1、适用范围不同

国会适用于联邦共和制国家,而议会通常适用于君主立宪制国家。

2、代表的政治地位不同

共和制国家的议会代表了组阁的权利,是国家权力中心,但是立宪制国家的国会只是对总统起制约作用,权力中心还在总统身上。

3、权力制约不同

议会相对来说权力受限小,而国会由于三权分立等制度导致国会受总统和法院制约较大。

扩展资料

国会的起源

议会起源于英国﹐其它立宪国家建立代议机关﹐大多仿效英国。中世纪欧洲许多封建制国家建立了由贵族﹑领主﹑僧侣代表组成的等级会议﹐但由于君主专制权力强大﹐等级会议多被解散﹐唯英国等级会议一直延续下来﹐并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逐步发展成为近代意义的议会。

远在13世纪以前﹐英国就有“大会议”的组织形式﹐由国王指派的僧侣﹑宫廷大臣和封建领主等组成﹐作为国王处理国家事务的咨询性机构﹐国王还利用这种会议来筹款征税﹐以解决财政上的困难。1215年;

对国王强烈不满的英国贵族﹑诸侯﹐联合教士﹑骑士和市民﹐迫使无地王约翰(1199~1216在位)签署了《大宪章》﹐宪章规定国王非经大会议同意﹐不得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税金。

1258年英王亨利三世召开大会议﹐要向贵族筹款﹐诸侯们全副武装出席会议﹐拒绝国王的要求﹐这次大会议被称为“疯狂的议会”﹐“议会”从此而得名。

1265年﹐担任摄政王的贵族革新派领袖蒙福尔为了解决财政困难﹐重新召开议会﹐除了大贵族﹑大主教照例参加外﹐每郡还推选两名骑士代表﹑大城市选出两名市民代表参加会议。

从此资产阶级作为市民代表﹐开始参加了议会﹐并使议会成为等级代表机关﹐握有对国王财政收支的监督权。1295年﹐爱德华一世再度扩大议会参加者的范围﹐准许各地推派平民代表参加。

1414年亨利五世在位时﹐议会除掌握财政监督权外﹐还初步取得了立法权。不过这一时期的议会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夺取政权﹐只能通过议会对国王的权力稍加限制。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在同王权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第二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01年议会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

这些法律赋予议会以立法﹑决定财政预算﹑决定王位继承﹑监督行政管理等权力﹐为英国的资产阶级议会制奠定了基础。从此﹐英国完成了从君主专制制度到君主立宪制度的转变﹐议会也就从中世纪代表封建领主利益的﹑供国王咨询的机构变成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最高立法机关。

—国会

—议会

澳大利亚的参议院(Senate)和加拿大的参议院(Senate)在权力上有一些不同。在澳大利亚,参议院有比较强的权力,可以否决议会的法案,甚至可以导致政府垮台。这是因为澳大利亚的议会制度采用了“双重否决制”(double dissolution),即如果参议院连续两次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议会可以解散,重新进行选举。这种制度保证了参议院的权力地位,使其成为议会中的重要角色。

而在加拿大,参议院的权力相对较弱,其主要职责是审议议会通过的法案,提出修改建议,但不能否决法案。此外,加拿大的议会制度中没有采用“双重否决制”,因此参议院的权力相对较为有限。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的参议院比加拿大的参议院在权力上更有一些。但是,两国的议会制度和政治环境都有所不同,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490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1
下一篇2023-1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