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吸取教训对宦官打压,为何宦官专权仍频繁出现?

朱元璋吸取教训对宦官打压,为何宦官专权仍频繁出现?,第1张

宦官乱政一直都是一个在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明代也是这样,尽管朱元璋在吸取前朝教训的时候,对宦官百般打压,建立各种严防死堵的制度,但是明朝的宦官专权仍然频繁出现,那为何明朝还是经常出现宦官乱政呢?

1、 明朝高度中央集权,给了宦官专权机会

不管朱元璋是如何严防死堵,只要朱元璋想要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就一定会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所以我认为明朝高度的中央集权,是宦官专权的最根本原因。

中国自秦朝以来,中央集权的趋势就是不断加强的。

尤其是到了明清两代,中央集权更是发展到了空前高度的状态,明朝皇帝几乎就是一人独揽大权,但是皇帝一人独揽大权的弊端就是宦官可以接触到国家大大小小的事情,凭借职位的特殊性,发展成一种可以控制国家的小型机器,进而就出现了宦官乱政。

当明朝皇帝将权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时,周围的人也会受到权力的辐射,因为皇帝一人就难以为继一个庞大的国家运转顺利的,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明朝皇帝不相信大臣,就会造成启用宦官的情况。

不管是不是皇帝想的,这就是高度中央集权的需要,需要有一些人来帮助皇帝来分担国家事务,而人选就是宦官,这是中央集权体制的弊端,是如何修改也无法避免的情况。

而朱元璋称帝后非常想要巨大的权力,只要了为了集中权力,什么事都可以做,所以启用宦官也是可以的,尽管他的初衷是不想要宦官进入政治活动的,但为了集权,也只能如此了。

明朝皇帝为了集权、巩固统治,锦衣卫就应运而生,专门观察官员的私事,来看是否有谋反之心,而这种机构的权力在随着朝代发展,权力越来越大,皇帝就只能选择宦官成立东,来遏制锦衣卫的发展壮大,这也是中央集权的弊端。

中央集权从秦朝发展到明朝,只要权力足够高度集中,就了宦官专权的机会,只要是这种制度存在,宦官乱政的现象也一定是会出现的,所以我认为宦官乱政的最本质原因就是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

2、 明朝皇帝专横残暴,朝堂几乎无人可用

朱元璋登基后,在他的默认下,发生了两起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二人都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而就是因为朱元璋的猜疑,给这两位开国功臣莫须有地安排了许多罪名,使得这些大臣被杀戮,并且牵连一系列的人。

朝中几乎人人自危,所以明朝皇帝专横残暴的特点,使得惨遭杀戮的人越来越多,朝堂上几乎无人可用,宦官就有了可乘之机。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就迅速地默认组织了这两起开国功臣被杀的大案,并且牵连之人甚广,哪怕是有一点点关系的人也会被找出来发配边疆等等,一时间,朝中上下人心惶惶,每个大臣都尽力撇清自己与这两位开国功臣的关系。

不仅仅是要撇清关系,在政治主张中也要跟两位功臣不一样,否则很容易就会被多疑的皇帝认为这个大臣跟那两位开国功臣有关系,稍不留神,脑袋可能就掉了,所以很多人都尽量在生活中在政治方向上都是这两位撇清关系。

理所当然的,所提出的意见也都使用率不高,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宦官就成了可以利用的人选。

明朝皇帝的专横残暴不仅仅体现了两起开国功臣的案子上,还体现在一系列的"文字狱",多疑的皇帝们也会从文人文官的诗中找到蛛丝马迹进而治罪,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统治,但是也非常大程度的造成了很多人才惧怕皇权,惧怕朝廷,不敢去做官,不敢去谏言。

很多人才就这样白白流失了,很多建议就被烂在肚子里,造成了朝廷上几乎无人可用的情况,宦官位置的特殊性就成为了弥补人才缺口的最好人选,所以各个皇帝都建建设了自己的宦官集团,例如西厂、内厂等等,权力越来越大。

宦官重新在皇帝之下掌握一点虚权后,掌握实权也只是时间原因了,并且明朝皇帝的专横残暴一直都存在,即使在后代的皇帝中减轻了,也仍然会有一些有才之士惧怕,人才缺口就变成一直存在的问题了。

明朝皇帝的专横残暴,在处理两位开国功臣的案子上,伤了很多开国元老的心,很多人都找借口辞官回乡了,这样一来,一些有力的元老人物也没有了,后续的人才就补充不上来,所以就只能重新启用宦官了,进而来继续维护王朝的发展。

另外,在燕王朱棣统治时期,作为皇帝的朱棣也意识到皇权和官权的巨大冲突,而要避免这种摩擦就要找一个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缓冲带,那就是宦官了,做得好是皇帝和大臣的功劳,而做不好就是宦官的错误了,所以这种变相的启用仍然是给了宦官专权的机会,进而发展为宦官可以乱政了。

3、 宦官在重要战役中发挥巨大作用,得到喜爱

一种事物往往是存在两面性的,宦官也是如此。朱元璋非常讨厌宦官,是因为前朝有宦官乱政的教训,而朱棣喜欢宦官,是因为他们对朱棣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帮助。

所以宦官凭借自己的职位之便谋求到了下一位皇帝的喜爱,尤其是靖难之役中的朱棣的好感,因而掌权乱政也是迟早的事情。

靖难之役发生在明朝建文帝的统治时期,当时建文帝因为刚上位,年纪太轻,迫切地想要建立伟大的功绩,所以在身边人的支持下,开始效仿汉景帝,进行大量削藩,本是好事,但由于建文帝刚上位就开始削藩,闹得人心惶惶。

并且速度非常快,几乎不可能给藩王准备的时间,最快的时间是一个月,削了三位藩王,还造成了一位藩王的自杀,其他的藩王也是惶惶不可终日。

当时的燕王朱棣因为战功赫赫,若是第一个就削掉朱棣的藩位,肯定会引起天下的不满。正是因为建文帝想要暂时稳固天下而不削燕王,就给了燕王准备的时间,如此一来,燕王朱棣的清君侧运动也可以顺利准备,称帝也是势在必得的。

燕王朱棣作为一个战功赫赫的藩王,军队自然非常强大,但是这样强大的军队和成立已久的朝廷相比还是有点杯水车薪的,所以战争就打得非常胶着,而朱棣想要迅速解决昏庸的朝廷,自己称帝,就必须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而宦官就在这时候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在皇宫内进行活动,虽然他们不参与任何政事,但是因为其身份的便利,很容易就可以探听到各种情报消息,并且因为宦官身份的特殊性,很多宦官都是可以用金钱收买的,宫廷内的情报自然就可以被获得了。

燕王朱棣便是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对皇宫内的消息都了如指掌,这不仅仅是在靖难之役开始之前就开始布局,更是在朱元璋在位时,朱元璋打压宦官的时候,朱棣就收服了一批非常有能力的宦官为之服务。

正好这些宦官在靖难之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最后燕王朱棣也确实是不负众望,将建文帝推下帝坛,自己称帝了。

燕王朱棣称帝后,在靖难之役中发挥大作用的宦官群体更是得到了重用,权力越来越大,例如七下西洋的郑和,这些宦官都在朱棣统治时期获得了很好的待遇和权力,以至于在后世仍然可以有这么大的权力基础。

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在皇宫内活动,为外面的藩王朱棣收集情报,在朱棣称帝后,自然会因为在靖难之役中发挥的大作用而深受喜爱,给予权力,所以不同皇帝对待宦官的态度也是宦官能否乱政的一个重要条件。

4、 结语

明朝作为一个中央权力高度集中的王朝,即使朱元璋在怎么严防死堵也仍然会出现宦官乱政,这是制度发展至明朝一直存在的一种缺陷,是不可逆转的。朱元璋登基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开国杀戮,尤其两位功臣被杀,严重影响到了人才的任用。

很多人才都会惧怕残暴的皇帝而不去提出建议,朝堂几乎无人可用,就只能启用宦官,并且宦官可以成为皇帝和大臣之间冲突的缓冲带,减少无谓的伤亡。

另外,宦官这种职位的特殊性,就很容易收集到各种重要的情报信息,就给了燕王朱棣一个很好的情报处,因而在朱棣称帝后,对宦官也是非常喜爱的,重新启用宦官也是必然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朱元璋的严防死守下,宦官乱政现象仍然可以出现。

所谓皇帝者,“履至尊而制六合”,代天驭民,是古代除了老天爷之外最厉害的人物了,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想着去做皇帝,为的就是掌握天下的权力,拥有古今中外最高的待遇,还有三宫六院,佳丽三千。

不过皇帝这个职业其实也并非那么美好,首先这是一个短命的职业,历史上的皇帝,活到了50岁的,都算是高寿了,很多人三十几就去世了,还有的二十几就去世了,十几岁、几岁去世的更是数不胜数;其次这是个劳动强度相当大的行业,秦始皇每天看书、批阅奏章都是以车来算的,而明太祖看纸质书也以斤论;同时皇帝还是个闹心的行业,所有人都想欺骗他来获取好处,忠奸善恶,都要他一人判断,连妻子、儿子的话都不能够相信。

由于明太祖废掉了喜欢擅权的丞相胡惟庸,所以皇帝的劳动强度到他这里大大提升。他一个人得把皇帝和丞相的事情全部干了,据记载,明太祖每天平均要看300多分官员呈上来的文件。因此工作繁忙的明太祖非常讨厌别人给他增加工作强度,比如一篇奏折500字能搞定的,非要写上数万字的那种,简直让夜以继日阅读奏折的明太祖抓狂,甚至有个人因此被朱元璋暴走了一顿。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出身非常的低微,可能只在他短暂地做和尚的时间里稍微认识了几个字。但是这点儿文化水平根本不足以胜任皇帝的职位,不说别的,光是那帮大臣写的文绉绉的奏折估计都很难看懂。

所以他总是抓紧时间学习,要么向刘伯温、宋濂这些大学问家请教,要么自己看书,他还得练习书法——有时候需要皇帝亲自题字,如果写得不好,那是会被贻笑千年的,实际上后面朱元璋的书法写得特别好,可以说自成一派。

到了1368年登基成为皇帝,为了治国理政,他还得研读经典,比如他认真研读《道德经》,并且还亲自为《道德经》做注解,比如历来争议最大的《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解释为:

“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于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

“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

由此可见,明太祖真对经典的研读是很深刻的,虽然不同于儒生们的穷经皓首,但是他以自己的天子的角度去解读经典,也有他独到之处。不过这是他在专门研究经典的时候才会说这些话,平日里他更希望说点儿简单的大白话,尤其不喜欢一些辞藻华丽却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废话。

然而他不喜欢的东西,文官们特别喜欢。古时候的皇帝以能够纳谏为美名,而大臣则以能够劝谏为美名。对于大臣来说,如果非常有幸地碰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谏言的人,那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的绝美才华,于是他们就会来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

明太祖虽然在电视剧里面非常的暴力独裁,但是其实他也是很喜欢纳谏的,一方面是通过臣子的谏言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眼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臣子对时政的谏言来改善国家的治理,因此他一方面号召臣子们多提建议来帮助自己,另一方面规定但凡是谏言自己一定要看完。

于是有许多人向朱元璋提建议,这其中有个人叫做茹太素,茹太素也是个很有真才实干的人,通过科举,做到了刑部侍郎,不过这人有个毛病,那就是喜欢卖弄学问,之乎者也弄个半天让你头晕。他响应了明太祖的号召,于是把自己腹中的满腹才华都写了出来,他每一次都写得很多,而且其中确实也有不少治国良策。

所以朱元璋很难受,本来每天都看得老眼昏花了,茹太素每篇都给他来个几千上万字,但是他又不能不看,一方面违背自己的初衷,另一方面茹太素往往会把最关键也是最有效的几个建议放在最后,前面则用了一堆“赋比兴”,真要是不看又错过了一条治国良策。于是朱元璋只得愤愤不平地叫太监念给他听,心里则恨不得跑过去揍茹太素一顿。

但是茹太素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情,他看到他的每一条建议都被明太祖采纳,十分的开心,并且决定继续上奏,要把自己一身的才华都使出来,这一次他就更过分了,他使用排比、引用、比喻、夸张等各种手法,一下子把几条很简单的建议写成了17万字的万言书,然后给明太祖递了上去。

看到是茹太素的奏折,朱元璋就没有自己亲自读的欲望了,直接叫太监念。然而,平日里也就是三五分钟的事情,今日太监念了十几分钟还没有念完,朱元璋气得破口大骂,拿过来亲自看,发现17万字的万言书,有165万字都是废话,他心里那个气啊,你茹太素一天只要写一份,我一天可是要看三百分啊!如果都像你这样,我还活不活?

于是把茹太素抓来,叫人痛打了一顿屁股,并且告诉他,你的建议很好,就是废话太多,明明500字就可以搞定,为什么要给我增加165万字的废话?

朱元璋的麻烦  有一次元璋和李善长说现在群雄争霸,无数豪杰之士旋起旋灭,主上需要有智慧的共同参赞军事。文官喜欢讲武将的坏话。将士不能安安心心的打仗,将士不安心打仗主上就像鸟没了羽翼,当主上的也就没有生存的根本,你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别和那些人一样瞎整啊。李善长听完以后连忙称是。

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是一代雄主。武将一般性子比较直,尤其是刚刚开始造反的时候,来参军的武将都没什么文化,一般来讲是说不过文官的。当然,这里也不仅仅是说文官,特指主上的心腹。元璋这么说不仅仅是提醒李善长,并且也让李善长知道他是元璋的心腹。另外一个呢,这也是元璋的真实感受。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养女(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她叫什么,在她当了皇后以后民间称呼她为大脚马皇后,部分野史称其为马秀英),随着郭子兴对元璋越来越信任,在郭子兴周边也有一些人嘀嘀咕咕的。朱元璋也特别无奈。据说当时还是在濠州城,有一次郭子兴听信谗言,把朱元璋关了起来,并且又赶上大饥荒,朱元璋就没什么吃的。马皇后就偷摸拿了炊饼放在怀里给元璋吃。因为饼太烫了,就把马皇后的胸口给烫伤了。就算她自己没饭吃,也要找点吃的给元璋吃。这也是后来元璋特别敬重马皇后的原因之一。等到马皇后去世了,朱元璋就再也没立过皇后。

朱元璋讲给李善长的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明显会干的不如会说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放在务实上,务虚自然就要差一点。作为领导又不可能事事都熟悉,被迷惑是一定会发生的。擅长工作的,往往不擅长处理工作关系。你只有不爱听谣言,谣言才不会产生。

朱元璋带领大军攻下滁州(滁阳)。没过几天彭早住(彭大的儿子。彭大在称王后积极扩展地盘,攻克了泗州、盱眙,然后病死了。其子彭早住继续领兵,续称鲁怀王)和赵均用派人来邀请朱元璋守盱眙。朱元璋认为这俩货残暴,眼窝子浅,不能在一起共事,也就借故推辞了,果真如元璋所料。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六月,彭早住和赵均用火并,小狐狸斗不过老狐狸,彭早住被杀,赵均用就吞并了他的势力,独领兵权,并且日益狠戾。

之前说过,郭子兴更喜欢和彭大来往,等到彭大死了,彭早住领兵,他们两个也过得去,毕竟有些香火情吗。而且彭赵两家的矛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当时彭大率兵把郭子兴救了出来实际上已经打了赵均用的脸了。这回彭家彻底完蛋了,郭子兴的后台一没,独自一人对抗赵均用立刻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忧心忡忡,就派人游说赵均用“当年大王您被元兵打败之后只能投奔濠州,是郭元帅收留了您并共抗元军。元帅又对您以诚相待,您去了之后不仅不提防反倒推举您当首领。可以说元帅对您是有恩德的。现在您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而听信左右的谗言要对郭帅下手。您这样做了还有哪个豪杰敢来投奔呢。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我听说有德不酬谢是悖德,有恩不报是孤恩。孤恩悖德,英雄豪杰是不会这样做的。人心是最难预料的。您要使把郭帅杀了,他的众多部属怎么办。万一有人登高一呼,打着为故主报仇的旗号瞬间在道义上就占据了制高点,您觉得那个时候您能得到平安吗?您不如善待郭帅,要不然唇亡齿寒啊,在我浅薄的认识中可认为您这样做不足取。”

这些话充分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赵均用竟然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并且赵均用听说朱元璋进滁阳时兵士众多,兵势甚盛,心里也有些害怕,于是对待郭子兴就稍微好了点。朱元璋又让人贿赂均用的左右,让他们不停的给郭子兴说好话。就这样,郭子兴的日子慢慢就好过了,最后找了个机会,带着自己的部属万余人到滁阳。

郭子兴来到滁阳后看到朱元璋的部队盔明甲亮,士气如虹,非常高兴。郭子兴既然来了滁阳,那一把手就自然而然的变成他了。但是郭子兴特别善斗,而且没有容人之量。换句话说他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甭管你有多大本事,你必须顺着我说,拍我的马屁。当事情紧急的时候他会找朱元璋商议,对待朱元璋特别亲。等事情解决了就听信谗言疏远元璋,也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他到了滁阳之后,就把朱元璋的左右手召到自己身边,夺兵权。最后又准备让李善长招致自己的麾下听命。李善长哭着说不肯去。朱元璋说主帅的命令不能违背,您还是去吧。李善长也是个死心眼,死说活说就是不去,时间长了,郭子兴就慢慢的把这件事忘了,不再召李善长了,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郭子兴总领兵权之后对待朱元璋是越来越疏远,元璋则侍奉郭子兴越来越恭敬。读史至此忍不住掩卷叹息。一叹元璋能忍所不能忍,不愧为一代雄主;二叹郭子兴志大才疏,做事不能做的彻底,徒然给家人招祸。子兴死后其二子皆死,不能不说和他现在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明朝时期并不是朝廷腐败现象最严重的,但绝对是贪污腐败现象整治最严厉的,而且为了保证贪官污吏减少,明朝的开元君王给朝廷官员的俸禄少到难以养家,除此之外,还逼着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另找生路谋生,而且即使是这样,工资这么低还把他们看的像贼人一样,而非员工。那是因为朱元璋认为有贪官污吏的存在会影响到国家的统治,而且也是因为朱元璋这个皇位来的不易,他作为草根出生也深知百姓过得贫苦就是因为这些贪官污吏的存在。

一、为什么在这样的强力镇压下没有人造反

朱元璋对朝廷官员中贪污腐败现象的严加看管是前所未有的严格,而且对贪官污吏的惩罚也是极其严重,处以极刑,但即使是这样,他朝中的官员以及百姓都没有人造反,很大原因是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很清楚的知道,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很小有可能可以造反成功,朱元璋很聪明,他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安有眼线,朱元璋的出身虽然下贱,经历也颇为坎坷,但是从他出生开始就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所以自从坐上皇位对朝廷的整治手段也可以说是颇有手段,朱元璋是带兵打仗的人,而且他也明白各朝各代是因为什么原因才灭亡的,因此他吸取前人的教训,在全国上下各个地区都放置了自己的眼线,只要谁敢有反叛的心思出现,这些眼线马上就会上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就会以非常残暴的手段镇压。

二、为什么朱元璋那么痛恨贪官污吏

朱元璋痛恨贪官污吏,就像我们痛恨那些身家几百亿的人一样,因为他们的富裕是站在我们贫穷的基础之上,就像朱元璋一样,朱元璋从小出生贫穷,他眼睁睁的看着家里几口人因为贫穷而饿死,而且也并非是自己懒惰,而是受官员剥削而死,因此他做梦都想这些贪官污吏能付出应有的代价,好在他最后坐上了帝位,终于不是只能看在眼里,却无法付诸行动,因此在他统治期间,他认为贪官污吏的存在比天灾还要对国家的影响大,他对贪官污吏以及腐败现象的惩治是前所未有的严格。

朱元璋的做法其实在我看来是正确的,虽然说有些过于严格,但是确实有效,但是给朝廷官员的俸禄也会引起民愤,也更会引起朝廷官员另辟蹊径去进行贪污腐败,所以说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应该斟酌再斟酌,尽量做到两碗水端平。

1、朱标德才兼备,朱标身为长子,朱元璋十分注重他的教育,因此朱标在礼仪和文学上面也是有着极高的造诣。

2、朱标仁慈宽厚,《明史》中有着明确的记载: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在朱标的兄弟们有过错的时候,他都会前去劝朱元璋,替他们求情,让父王酌情处理,就算时有人举报藩王谋反,朱标还是会替他们开脱。

扩展资料:

据《名山藏》记载,朱元璋在征战中,尝为敌兵追击,高皇后马氏背著他逃命。马皇后死后,太子可能是考虑从此失去与其父缓冲的馀地,便将这一事件绘作图像,藏在怀中,以备不测。后来果真发挥了作用。

一日太祖又大开杀戒,太子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

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

皇太子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朝他掼,并继续追打,他就有意把图掉在地上,太祖看到图,感念马皇后而怒气得以消解。

洪武七年(1374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令太子服齐衰杖期,太子以其不合礼法而拒绝执行,气得朱元璋要用剑击他。后来在众人的劝解下,事态才得以平息。 

-朱标

明朝之所以会发生“国本之争”,一是因为万历帝想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万历斗不过文官,一来因为明代文官团结,二来因为他们背后还有李太后的支持

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主要采取“父死子继”的方式;选择嫡出的长子,做为太子。这就要求皇位继承人必须是皇后所出,并且是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另外,还应当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继位造成皇室内讧。

历朝历代,都把顺位继承制度看得十分重要。而在明朝本身,就曾因为皇位继承造成许多政治流血事件。明代第一任首辅解缙,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害。因此这种违背祖宗家法的事,不可以开先例。否则后代都来争来抢,国无宁日。

另外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时候,赋予文官直言进谏的权力对于天子继任者的确定,文官们一致认为事关“国本”,并非他朱翊均一家之事。神宗朱翊均宠信郑贵妃,想要把郑氏的儿子定为太子,不是因为这个儿子才德兼备,仅仅是出于偏心。

神宗的母亲李太后,也支持大臣们的做法。李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她在神宗尚年幼之事,便全力支持首辅张居正的政治主张。张居正担任神宗老师,自已编修历史课本,教导神宗。神宗惧怕李氏,在张居正生前,一直称其“先生”,大气都不敢乱出。

1582年张居正去世之后,李氏仍然健在。李氏认为皇长子朱常洛的生母不得宠,但是他本身并无过失。让郑贵氏的儿子当太子,名不正,言不顺。

在李太后的坚持下,万历二十九年,神宗只有册封朱常洛为太子。

与宋太祖和赵匡胤温和迂回的政治策略相比,同样重视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显然下手更重。对权贵的残酷血腥清洗,对下属恐怖行为的严密监控,对文人的肆意迫害,构成了朱元璋带有黑色幽默的荒诞暴力史。明初,朱元璋虽勤政爱民,但通过战争崛起的地主官僚仍千方百计营私舞弊,盘剥农民。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英雄们开始以自己为荣,利用他人。因为民生困顿,刚刚缓和的农民运动又有抬头之势。再加上东南沿海海盗经常出没,刚刚走上历史舞台的明朝陷入内忧外患。朱元璋也意识到了官员腐败的危害性。他制定了严格的明律,设立了都察院,并提出了13条监督建议,以落实明律规定的重刑。

明太祖高级官员大屠杀始于胡惟庸。朱元璋手下最有远见的文官刘基,一开始就认为胡只是个牛犊,不能委以重任。一旦反复使用,必然导致裂犁,而且从来不下雨,而是倒。胡一向狡猾奸诈。当上宰相后,他靠权力成了一个自学成才的人。他经常不请示就决定自己的生死,甚至私自打开阅读公文,隐藏对自己不利的文件。后来他看到朝廷官员屡遭责难,有的人甚至因此丧命,就暗中勾结那些被朱元璋惩罚的心怀不满的官员,准备造反。公元前1380年正月,胡和同僚告诉朱元璋,《京兆经》中的甘泉是吉祥的象征,于是邀请毛观看。就在朱元璋信以为真,准备驾车离开西华门的时候,纪昀突然勒住马,试图劝阻皇帝不要去。

云起的无礼行为激怒了朱元璋,他命令左右侍卫用金锤砸碎了云起的胳膊。然而,垂死的人仍锲而不舍地为胡指向政府的方向。朱元璋一看,顿时醒悟。他赶紧起身,看了看胡仔的大宅。他一眼就能察觉出胡宅里隐隐的军魂。朱元璋吓了一跳,立即派人逮捕胡和的埋伏士兵。不久,胡被曹灵池处死。当然,朱元璋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利用这个话题来清算和屠杀与胡案有关的官民。最后连李善长全家都被宰了。393年,朱元璋开始追杀开国大将蓝玉,再次发动了一场可怕的大清洗运动。仅在胡蓝玉一案中,就有4万人被刀杀死。

对于那些侥幸活着的官员,朱元璋重点打造了全国范围内的告密和特务监督高压态势。在锦衣卫的监视下,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朱元璋的监视之下,其荒谬性达到了顶峰。有一次,千载博士从朝鲜回家的路上,随口念叨了一句“四鼓已晚,午门已晚。”什么时候才能享受田园音乐,睡到世界成熟?”他从未想到“怀疑”这个词会差点要了自己的命。第二天,朱元璋来到中国,对钱子说:“听说艾青昨天写了一首好诗?但是我不怀疑你。你觉得改成‘烦恼’怎么样?”钱子立刻出了一身冷汗,磕头道歉。好在朱元璋心情不错,没有追究责任的意思,钱才没有丢了性命。

官臣吴琳终于摆脱了朝鲜的恐怖,但她没想到,自己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依然被一个保安监视着。一天,一个间谍问一个在附近田里种水稻的老农:“你们这里有退休的武尚书吗?”老人伸出手答道:“下一个。”这段对话完整地介绍给了朱元璋,吴琳因为没有不忠,受到了皇帝的奖赏。著名大学士宋濂,对朱元璋绝对忠诚。有一天,他正在家里吃大餐,间谍向朱元璋报告了一份完整的宾客名单和菜单。第二天去中国的时候,朱元璋问起宋濂的客人和菜肴。宋濂如实回答后,朱元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宋没有骗我!”宋恩曾在国子监祭酒,因家事不欢而散。间谍怀疑他对皇帝不满,就把他生气的脸画了下来,送给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去中国的时候,真的问宋恩为什么生气。宋恩再三解释,朱元璋不会追究。为了起到警示作用,朱元璋特意给宋恩看了锦衣卫的画像,让宋恩大吃一惊。

此外,朱元璋对当时文人的暴虐态度也令人震惊。朱元璋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朋友,名叫陈,年轻有为。朱元璋登基后,每次去淮阳,总喜欢带上陈。传说朱元璋对小店里的吃货很感兴趣。现场有一个上位环节:“小村店里三杯五杯,什么都没有。”坐在一旁的陈不假思索地说:“明军统一千人,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非常高兴,让人对陈佩服不已。几天后,朱元璋遇到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重庆监工。为了试探朱元璋是否有真才实学,他又做了一副对联:“万里最重要,山最重要。”那人没有惊慌。他对他说:“人大,国大就是国大。”朱元璋对这个下联很满意,第二天就赠送了两千块钱。然而,皇帝的心情并不总是那么好。明太祖还杀害无意冒犯自己的文人,甚至设立文字狱迫害儒生。众所周知,朱元璋曾经是个和尚,所以对与秃顶有关的词语非常忌惮。尉氏县传教士徐苑在《万寿贺彪》中有一行字是“法坤干和”。其中“法坤”与“法真”谐音,意为剃头,所以徐苑被朱元璋处死。

如果说无心之失不小心被朱元璋抓了个正着,其他大臣都主动举枪,称赞毛没有丢了性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杭州大学教授徐一奎。在《贺表》为我国政府起草的文稿中,他将朱元璋描述为“圣人生于天,德为天下”,并对其能力大加赞赏。但朱元璋对此有不同的理解:“生”与“僧”谐音,是指他曾经是个和尚;“光”的意思,即“秃顶”,是讽刺你的脱发问题;“泽”的读音与“贼”相近,但暗示他窃国。所以徐一奎的屁股被老虎的屁股夹住了,只能落得这样的下场。朱元璋的铁腕有力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地位。正如他在教育朱标王子时所说,权杖从来都是一根长满荆棘的刺棍。只有无情地拔掉这些刺,掌权者的位置才能长久地稳固和安全。但是,权力的毒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拔出毒刺的血雨从未停止。封建帝王都在宽大、暴力和集权之间博弈,却没有人给出一个完美最优的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5012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