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北极相吸相斥

南极北极相吸相斥,第1张

指南针是一个小磁体,地球是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南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场的北极(地理南极),所以指南针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北极有人居住。

科学家最近发现,早在大约4万年前,就曾有一群追猎猛犸和驯鹿的猎人居住在北极圈以北荒无人烟的冻土苔原上,忍受着摄氏零度以下的严寒。

人们原先认为,直到距今约1.3万年前,才开始有人居住在北极地带。新发现将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史至少向前推了2万年。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人到底是尼安德特人还是现代人的直系祖先。

挪威科学家在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在俄罗斯境内北极地区靠近北冰洋的一条河床上,发现了石制工具、马和驯鹿的骨头、雕刻过的猛犸象牙等。放射性碳测年法表明,这些物品约有3.5万至4万年的历史。

这是迄今在北极地带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活动遗迹。科学家说,3至4万年前是欧洲地区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几万年的尼安德特人逐渐被从非洲迁徙而来的现代人类所取代,目前尚无充足证据判断这些居住在极北苦寒之地的人到底属于哪一群。

这一发现还可能引发关于气候变化对早期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新争论。由于几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期,一些科学家猜测,当时气候变化较为剧烈,不断大幅度波动的气温加速人类往南方或北方迁移。这些人也许是在一个气温较高的短暂时期内追猎猛犸而来到北极地区,随后适应了酷寒天气而居住下来。

南极无人居住。

有人要说了,南极现在是有人的。废话,那是科研人员,和我要说的人的居住是不同的。你不能因为有人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就说在外太空也是有人居住的吧。

南极和北极不是相连的 南极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0度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总面积约6500万平方千米。 地势 地球上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地球上其他几个大陆的平均海拔高程为:亚洲950米,北美洲700米,南美洲600米,非洲560米,欧洲最低,只有300米,大洋洲的平均高度还不甚清楚,估计也不过几百米。然而,南极大陆,就其自然表面来说,其平均海拔高程为2350米,比其他几个大陆中最高的亚洲还要高得多。但是,如果把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盖剥离,它的平均高度仅有410米,比整个地球上陆地的平均高度要低得多。 气候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度。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度。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到现在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896度,这是1983年7月在新西兰南极观测站「万达」记录到的,在这样的低温下,普通的钢铁会变得像玻璃一般脆;如果把一杯水泼向空中,落下来的会是一片冰晶。 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大,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一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可怜的一点点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 探索 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是罗尔德‧亚孟森(Roald Amundsen)以及他的随行人员,到达时间是1911年12月14日。亚孟森的主要对手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在一个月后到达南极。在回程的时候,斯科特以及他的同伴四人全部由于饥饿和极度的寒冷而死亡。 往后,曾经有七队探险队利用陆上交通到达南极。以到达时间排列他们分别为: •阿蒙森和斯科特 •埃蒙德•希拉蕊 •维维安•福克斯 •安特罗•哈沃拉 •Crary,和 •Fiennes 为纪念亚孟森和斯科特,亚孟森-斯科特南极站(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于1958年在国际地球物理年上建立,并永久性地为研究和职员提供帮助。 北极这个词最常用于称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极 – 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点,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北半球与表面相交会的点。 地理的北极 地理上的北极(通常就简称为北极)是,以下面的解释为准,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南极,就在相对的另一面),地理上的北极是纬度为北纬90°的点,在方向上是真北,在这一点所指向的方向都是南方。 南极位于南极洲的大陆上,北极位于北冰洋内。在北极没有土地,只有常年被冰封的冰冷海水在冰层之下流动着,这使得建立一个永久的北极驻地是不可能的事(参考南极)。 精确的定义 长久以来,地球的自转轴和北极点都被相信是固定不变的,直到18世纪才有数学家雷昂哈特•尤拉才预测这个轴会轻微的晃动。大约在20世纪初期,天文学家注意到,如果从地球上一个固定的点观察天上的恒星,会有微小但明显的纬度变动。这种变动的一部份可以归咎于极的漂移,但只是几公尺的量,而且有几个周期性的和一个不规则的标移分量。以大约435天为周期的漂移的分量在尤拉预言的八个月的分量,现在被称为张德勒摇转(陈德勃陀动),之后被发现。这种摆动意味着当要求的精确度高于1''时,根据自转轴定义的北极就不再能适用了。 地球上的座标(经度、纬度和海拔)或地形是固定于地貌的,当然,大陆漂移和火山和侵蚀等作用,会造成地表的上升或下降,使得所有的地理特征都没有可供固定的系统。现在,国际地球自转和参考座标系统服务和国际天文联合会共同制定了国际陆地参考座标系统给了极好的架构,持续的以精密的测量来定义这个系统的地理北极,并且公告自转轴的变动值。(参见极移)。 北极的人类 主要为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

参考: zh /wiki/%E5%8C%97%E6%9E%81

大家都知道地球共分为7大洲,地球上的两极也就是两端分别是南极洲和北极洲,大家都知道南极和北极都被冰雪所覆盖,那里的气候非常的冷,就算有阳光,还是非常的冷,那么为什么地球的两极北极和南极特别的冷呢相信许多朋友们都不太了解,下面就和我一块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两极基本被冰雪覆盖,特别寒冷,而往赤道方向温度逐渐升高。造成地球南北极寒冷的原因有好几个:

首先,地球两极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少。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夏天的早上和傍晚要比中午凉快得多。这是因为中午的太阳在我们头顶上,光照最强,有效辐射最多,所以我们接收到的热量也就最多,感觉就最热;而早上和傍晚的太阳是斜射的,有效辐射少得多,所以我们接收到的热量也相对要少,感觉就比较凉快。对赤道附近的人们来说,太阳一直在头顶上盘旋,总是处在正午的状态,因此接收的热量较多,温度也较高;而对于两极的人们来说,太阳似乎总是在早上和傍晚的状态之间徘徊,永远也升不起来,因此接收的热量相对较少,感觉也较冷。而且,由于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太阳辐射线是倾斜的,北纬66°34′~90°的地区和南纬66°34′~90°的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在极夜发生的时候,这些地区根本照不到太阳,所以接收的热量极少,更为寒冷。

其次,地球两极由于冰雪覆盖,反射率高。北极的北冰洋、格陵兰等有海冰和冰山覆盖,南极更有巨厚的南极冰盖和冰架,构成了两极白茫茫的景象。冰雪犹如一面镜子,将太阳辐射迅速反射到大气中,导致热量不能在地面累积储存。

同时,两极由于纬度高,反射到大气中的太阳辐射穿透率高,从而使得热量快速扩散逃逸。相对而言,低纬度地区厚厚的大气层就像一床棉被,将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截留下来,加热地面,使得地面温度较两极高得多。

由于两极接收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从而造成两极上空的大气密度较大,形成极地高压,下沉形成极地环流,使得从高纬吹向赤道的地面风盛行,极地的热量随风向流失,进一步造成两极的温度下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04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