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文化内涵概括

壮族的文化内涵概括,第1张

语言文字

壮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使用人口大约2000万以上(包括布依语、岱-侬语)。壮语属于台-加岱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壮傣语支),与泰国语、老挝语、傣族语、掸族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北泰”语。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均属于台语支北部组,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侬语都属于台语支中部组。另外,泰语、老语、傣语、掸语等组成了台语支西南组。

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同时,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成为壮汉双语人口。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银行名称和面额。

编辑本段

壮医药

壮医药于先秦时期开始草创萌芽,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约略于唐宋之际,已大抵形成了草药内服、外洗、薰蒸、敷贴、佩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内涵的壮医多层次结构,并逐步具有理论的雏型。

编辑本段

壮锦

中国壮族传统手工织锦。据传约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线作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真丝作彩纬织入起花,在织物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并将地组织完全覆盖,增加织物厚度。其色彩对比强烈,纹样多为菱形几何图案,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主要产地分布于广西靖西、忻城、宾阳等县。传统沿用的纹样主要有二龙戏珠、回纹、水纹、云纹、花卉、动物等20多种,近年来又出现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团结”等80多种新图案,富有民族风格。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壮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从宋代起,才改称为僮,现在又改称为壮。

壮锦

壮族有很古老的历史,世世代代居住在中国西南部的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部分地区。壮锦又称“僮锦”、“绒花被”,较厚实。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壮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这种利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广西通志》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

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

编辑本段

壮拳

壮拳,广西地方拳,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套路共三十五套,其套路短小,内容精炼。结构严谨,动作朴实,拳刚势烈,下盘稳健,多短打,擅标掌,跳跃腿法少,进退以四门为径,常伴有壮语发声,借声助力,以气催力。练功方法多采用站桩,打沙包,树桩。“插芭蕉”,“抓石抹手”,“走梅花桩”,“七步铁线基本桩功”等功法。

编辑本段

音乐艺术

壮族民歌

壮族民歌特别发达。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爱等,都用山歌来表达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吵架有时也以歌代言。唱歌几乎成为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人能歌,个个会唱。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历史上,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着名歌手。

壮族民歌,就形式分,有勒脚歌、排歌、散歌等。排歌为壮族诗歌的自由体,每诗只咏一事,有时长达

300多行。长篇叙事诗比较着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它不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领主的兼并战乱作为背景,通过抒情的对唱表现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感情。四句一组,相互问答,拆开来是独立的抒情诗,连缀起来又是一首有头有尾的故事诗。

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从内容和形式来看,主要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童谣等。壮乡民歌多,但传唱之时都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特别是时政歌、仪式歌和情歌,在什么场合唱是有规矩的。比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在夜歌圩里就不能唱。仪式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都是绝对不能颠倒乱来的。连迎接不同的客人也有不同的迎客歌。

歌圩

壮族歌圩

在壮语中,歌圩有出田垌之歌﹑山岩洞之歌﹑坡圩﹑垌市等等名称。 多在农闲或春节、中秋等节日于山林坡地举行。届时,男女老少盛装赴会,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通常以青年男女对唱山歌为主。还举行抛绣球、碰彩蛋、放花炮等文娱活动。

歌圩是壮族古老的风俗习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悠久的历史。据说,唐朝时已经有了歌圩。如《广东新语》卷八中载:“新兴女子有刘三妹者,相传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684~709)年间,年十二,淹通经史,善为歌,千里内闻歌名而来者……尝与白鹤乡少年登山而歌,粤民及瑶﹑僮诸种人围而观之,男女数十百层,咸以为仙,七日夜歌声不绝,俱化为石。”宋代《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中谈到窦州信宜县及昭州平乐县一带风俗时载:“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歌圩一般在节日时举行,如:春节﹑三月三﹑中元节﹑中秋节等,也有临时形成的歌圩。歌圩的规模有大有小,大歌圩有上万人,小歌圩也有数百人。一次大的歌圩往往延续两三天,白天唱为日歌圩,一般在村外山坡上或田野间举行;晚上唱为夜歌圩,在村中举行。每当歌圩来临,壮族男女青年便着盛装,带上礼物,从四面八方向歌场集中,物色歌友。中午时分或夜幕降临之际便形成对歌高潮,主要是男女互相对歌。有集体对歌,也有二人对歌。对歌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有情歌﹑苦歌﹑古歌﹑农事歌﹑花歌﹑盘歌等等。

歌圩是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说爱的地方。歌圩上唱的歌大都是生活语言的高度提炼,具有生动﹑纯朴﹑深刻的特点,歌词有韵,能唱,易记,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经常交替运用。未婚青年在歌圩上自由地选择心爱的伴侣,唱得情投意合的时候,便互相抛绣球(有些地区则互碰熟红蛋)或赠礼物,从而建立爱情。

平果嘹歌

用“嘹嘹”衬词来唱的“嘹歌类”山歌(也叫欢嘹),“流传的地区较广,以平果为中心,上到右江上游田东、田阳、百色等县,下到武鸣县,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巴马也有传唱”(《壮族通史》语)。

“嘹歌是右江中游平果县流行的一种歌体的名称。包括三个内容:一为《日歌》,二为《夜歌》,三为《散歌》”(《壮族通史》语)。

七十二巫调音乐

凌云壮族的七十二巫调音乐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最初只有几个音阶,唱法简单,

唱词多以壮话叙述为主,寄托哀思和祈祷。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七十二巫调音乐变得越来越复杂、动听,终于形成七十二调,并用凌云七十二个人文和自然景点的名称命名,各调有的优美柔和,有的激愤昂扬,有的悲切痛心;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娱乐性和积极向上。

据专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在凌云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在大自然面前,壮族先民显得渺小无力,男人们上山耕种和打猎往往一去不回,疾病和天灾也经常夺去人们的生命。壮族妇女为寄托哀思、缓解悲痛、避免灾难、抒发理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

七十二巫调音乐器具主要有两大类,静物器具有绒扇、麒麟、凤凰、香包,响物器具有铃铛、铜珠、茭。演唱时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左手拿一把铜铃扇子,右手拿一张配有铜铃的红手帕,歌声、铃声、脚踏声同起同落。在转调时不断体现出不同风格和个性,柔、凶、散板鲜明,尤其是柔板像清流的溪水又像慢飘的云雾,体现着大自然的美妙灵动。

七十二巫调音乐具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色彩,例如壮族女巫烧香设坛、唱巫歌、做法事,能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下变化各种口音和语言,一问一答,与死者交谈,让生者了解到死者在阴间的情况。

编辑本段

舞蹈

壮族舞蹈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宋代桂林及桂北民间有傩队,戴假面具跳酬神舞。巫舞一直流传到1949年前,分为师公舞和巫觋舞,是迷信活动的一部分。师公舞戴鬼脸壳,每个神一个,多达30多个,且每个神有不同的动作和唱词。巫觋舞是巫婆装神弄鬼时跳的,手舞足蹈,作神附身之状。与酬神有关的舞蹈还有其他,如铜鼓舞、春牛舞、贺新年舞等。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据统计,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舞蹈多达几十种。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火猫舞

子收割后的颗粒归仓、稻谷不发生霉烂和不被可恶的老鼠偷吃,是农家丰收后最担心的事情。猫是老鼠的天敌,为了保证粮仓中的稻谷安然无恙,集聚在广西梧州地区的壮家便要举行独特的祭祀仪式《火猫舞》,来求助猫神为人们消灭鼠类、扞卫丰收果实。

火猫舞

届时,扮演众“猫咪”的20来个青年男女,身着颜色鲜艳、饰有层层流苏似花猫毛皮的衣裙,头戴用稻草扎成的头箍和延长下来、垂于身后,形如猫尾的长稻草辫子,并在“从头到尾”的稻草辫子上,插上根根“燃香”,每人的前额上方再缚上一张事先绘制好的面具“大猫头”。

在众猫咪队伍前方,由一位头插银钗、身披花团锦簇、下坠流苏绣花披肩的女子率队、后随两名手提书写祈求吉祥语句六角宫灯的妙龄少女和三名吹羊角喇叭的男子共同组成祭祀行列前导,在一旁锣鼓乐队轻快、富有节奏感的敲击和曲调悠扬的号角声中,沉浸在香烟缥缈中的众猫咪在仙女般的前导女子带领下,款款步入表演场地

猫咪们开始表演了,它们在不断变换着各种队形的过程中,模拟猫咪行走跳跃、扑捉活食、伸腰耸背、舔毛搔痒、相互嬉戏等多种姿态

,真令人有犹如进入“猫王国”之感。

接下来,众猫咪又模仿着人类祭祀神灵之态,在背后插满燃香的点点豆光和烟雾缭绕下,双手抱拳频频作揖祭拜,请求天界的大猫神下凡,为民根除鼠害。

在众猫咪围成圆圈翩跹起舞以娱乐猫神之际,一只由两人装扮,前者双手举黑白花纹“猫头”、后者扮“猫身”、“猫尾”身披纯黑色“猫皮”的肥硕大猫登场了。它忽而闲庭信步地观察着四方,忽而攀枝上树爬上竖立在圆圈中的一根高秆,向远方了望搜寻着大小鼠精们的隐藏地。随后跃下树来在一旁悄声闭气地等待着大小鼠精的出现。

这时,众猫咪开始表演起模拟人们丰收后进行最后一道工序

-

收粮入仓的舞蹈。就在为获得丰收而充满欢欣进行舞蹈的同时,一只头顶尖嘴“鼠头”身披灰色“鼠皮”的大老鼠精,以四处窥视、鬼头鬼脑、悄手悄脚的夸张舞姿进入屯粮的场院后,看到座座粮仓放置于静寂的场院内无人看管,便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地准备立即开始破仓盗粮。就在大鼠精得意忘形时,隐蔽在一旁的大猫神伴着一声大吼蹿了出来。本企图负隅顽抗的大鼠精,一看来势凶猛的硕大猫神,求饶不成便立刻仓皇逃窜,企图能逃出天敌猫神的利爪,求得活命。

令人倍感亲切和充满美好希望的《火猫舞》,最后结束在人们的尽情欢呼,众猫咪的跳跃旋舞,以感谢猫神为民消灭鼠精,庆贺丰收成果不再被掠夺的高潮中。

扁担舞

扁担舞

扁担舞,其名又称打扁担,流行于广西都安、马山、东兰、南丹等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均取双数,多是妇女。出场表演时,舞者手持扁担,相向而立,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大家口喊呼,于是上下左右相互打击,边打边唱边舞,模拟农事活动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错落有致,动作优美自然,整个舞蹈优美清新。1955年,此舞被选参加全国群众业余歌舞观摩大会表演,获优秀奖。扁担舞,至今仍为壮族人民喜爱,表演娱乐。

捞虾舞

其舞流行于广西德保县一带。它形象地描绘了壮族女青年在明媚的春光下,到小河去捞虾,遇上几个男青年在河边钓鱼的情景。表演的动作是捞、扒;演出的方式是:两个男青年手拿钓鱼竿,背着鱼篓,在河边钓鱼。不多时,来了四个女青年,她们手拿捞绞,腰系鱼篮,下河捞鱼虾。男的向女的打招呼,唱山歌;女的亦唱山歌回答。在男女一问一答的嘹亮的歌声中,男女双方翩翩起舞,队形变化三次,对唱三次,场面悠然热烈。唱的歌,其词多是谈情说爱,喜获鱼虾丰收。此舞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纸马舞

纸马舞又名跳纸马,是流传于文山、马关、砚山等地的壮族祭招性丧葬舞蹈。在文山县,又主要流行于攀枝花下寨、水车寨、新平坝、高末一带的壮族土支系居住区。

纸马舞

纸马是用竹篾扎成马的形状,再以纸裱糊绘制而成。纸马有头有眼有耳有嘴有身有尾却无脚。舞前,舞者从纸马的腹部空心处钻入,把纸马套在腰间,双手提着纸马的腰作舞。参加舞蹈者,多为8名成年妇女。其中,舞纸马者两人,舞大刀者两人,舞小刀、舞鬼面具、舞手巾、舞狮子者各一人。舞时,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为基本动作。每当左脚起跳时,右脚向左前方侧跨步,右脚起跳时,左脚向右前方侧跨步。跳到第三拍子时,跨步的掌还要在地上点两下。在绕场跳动时,戴鬼面具的舞者应与前后的舞者互相照应,起跳的左右脚和步伐都必须一致。舞蹈中,马对马,狮子对手巾,鬼面对小刀、大刀对大刀,作互相拼斗动作。舞纸马者,还要依从步法、节奏、有节拍地左右摇动马头,让两“马”作互相咬、踢、厮斗。舞场上马铃叮当响,灰尘四处扬,真如在战场上打斗一样。

铜鼓舞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铜鼓舞属族群性的集体舞蹈。舞者围成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起舞,跳完一组舞蹈动作再跳另一组,内容都是壮族、彝族农耕生产生活的反映。广南那洒镇马贵村壮族的铜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动作,反映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不同的生产内容。麻栗坡、富宁等几个村寨中的铜鼓舞,主要用于祈雨、求丰收和老人丧葬等民俗活动。壮族、彝族的铜鼓舞流传普遍,动作古朴,舞蹈语汇非常丰富。壮族铜鼓舞表演时,一人敲铜鼓,另一人以木盒辅助形成共鸣滑音,这在其他音乐演奏中是找不到的。彝族的铜鼓演奏则是一种专门技巧,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十二种音调组合,简称十二调。据称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因此彝族的铜鼓舞还包含着本地民族的历法文化内容,积淀着壮、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翡翠舞

壮族的翡翠舞是用竹片或铁丝结成翡翠鸟骨架,再用绿色毛线装饰形似翡翠鸟,表演该鸟平时的生活活动的舞蹈。据老艺人说,200多年前,由于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内讧,造成兵战连年,加上旱涝灾害接踵而来,致使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一种祈求安宁、自由生活的愿望成了壮族人民的强烈愿望。但是,壮族人民是一个具有惊人聪明才智的民族,他们明知这一愿望在封建统治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追求心灵上的自慰与精神上的自娱,并通过其他形式反映出来是可行的。于是民间艺人在劳动生产与生活中,发觉了一种禽鸟动物一翡翠鸟。不但羽毛色彩鲜艳,美丽无比;且性格温驯、善良、不欺异性、勤劳自食,恰与本民族的属性相合;便摸拟翡翠鸟活泼、灵巧的动作特征:它的美丽形态,它的勤劳自食,向往自由、美好的信念。借以体现壮族人民的勤劳、正直、善良的民族特征,激发壮族人民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强烈欲望。

师公戏

壮族“师公舞”是流传于广西武鸣、邕宁、都安、钦州等县的一种属梅山教派的祭祀舞蹈。它历史悠久舞蹈语汇比较丰富,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本段

乐器

蜂器

蜂鼓是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细腰鼓,因鼓身形似蜂腰而得名,又以横置胸前演奏而有“横鼓”之称。其式样和演奏方法与朝鲜族长鼓相似,两者同出一源。

蜂鼓在古代不仅叫作“仗鼓”,还有“拍鼓”、“正鼓”,在北魏流行一时,因而又有“魏鼓”之称。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马骨胡

马骨胡

马骨胡在壮语中称“冉督”、“冉列”。“冉”为胡琴统称,督,为骨头,意即用马、骡、牛的骨头制成的胡琴。故通常称之为马骨胡或骨胡。壮语又称“冉列”、“冉森”。“列”、“森”兼有体积小、发音高而尖之意。“冉列”又是由传说中一对青年男女的名字所组成。形制与奚琴类型的乐器相似,音色清脆明亮、悦耳动听,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曲、说唱音乐、壮剧和布依戏等戏剧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百色、乐业、凌云等桂西百色地区,贵州省兴义、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等地。

琴筒原用一段、现用多块马、骡或牛大腿骨拼粘制成,长10-12、直径5厘米,呈椭圆形,前口蒙蛇皮、鱼皮或蛙皮,后敞口。琴杆红木或红椿木制,上粗下细,长46-60厘米,顶端雕马头为饰。置二轴,原黄(一种鹿)角制,现用红木制。张二条钢丝弦。定弦d1、a1,音域d1-e3,两个多八度。

演奏时,琴筒置于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两弦间拉奏。音色近似京胡并较之柔美。常用技法有前挫弓、后挫弓、小跳弓、顿弓、打音、倚音、滑音等。用于独奏、八音乐队合奏、莫伦说唱和壮剧伴奏。是八音乐队的主奏乐器,在壮剧乐队中也居领奏地位。

琤尼

琤尼是壮族拉弦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凤山、巴马等地。“琤”为壮语“七”的语音,“尼”是壮族民间对乐器的统称。也称“壮族七弦琴”或“瓦琴”。明初已在广西西部流行,至今已有600年历史。

琤尼形制古朴,由共鸣箱、岳山、弦轴、琴柱、琴弦和琴弓等部分构成(图)。共鸣箱即为琴身,呈卧式半圆形中空体,它由面板和底板胶合而成。面板为半圆的拱形,用桐木制作,多使用当地所产的泡桐木,将一整段原木从中破为两半,以半边原木掏空内腔,雕凿成半管状的圆槽,凸面刨光成为半圆形的琴面,面板厚07厘米~1厘米。底面平直,多使用松木、杉木薄板制作,板厚05厘米~08厘米,底板上开有一个圆形小孔和一个弯月形大孔,两孔相对。面板和底板胶合后,两端通透,不设音窗。琴箱长60厘米~70厘米、底宽16厘米~17厘米、中高7厘米~9

5厘米。在距琴面两端55厘米~8厘米处,分别设有岳山(弦枕)支弦,岳山用硬木制作,呈半圆形条状,底部与面板相接,岳山高13厘米~15厘米、底宽14厘米~16厘米。在琴首与岳山之间,等距竖向排列七个弦轴,弦轴使用柚木等质地较硬、纹理细密的木材制成,当地多用壮语称作“肥外”的木料制作,轴体为圆锥形,轴柄多呈球状。琴尾的岳山外侧,开有七个圆形弦孔,供琴弦穿过而用。琴柱也称琴马,用壮语称作“卜柚”的木料制作,也可用李子木、核桃木或牛角制作,外形呈秦汉古币状或人字形,柱的上端开有小孔,琴弦穿过其孔并支弦于琴面上,七个琴柱在面板中部斜向排列。张七条琴弦,最早使用棕丝或马尾搓成,后用羊的肠衣弦,现在使用丝弦或钢丝弦。琴弦一端缠于弦轴上,另一端穿过弦孔,缚弦于弦孔内侧的小木棍上,或弦头在孔内侧打结,也有直接在琴尾岳山上钻孔系弦的。琴弓用竹片或细竹作弓杆,系以马尾为弓毛,弓杆长50厘米。

壮族三弦

壮族三弦,是壮族弹拨弦鸣乐器。形制与汉族、拉祜族小三弦相仿,音色脆亮,主要用于壮族八音合奏或为壮剧及说唱伴奏,深受壮族人民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凌云、百色、田阳、田东、德保、靖西等桂西和桂南各地。

天琴

天琴,是壮族支系偏人的弹拨弦鸣乐器。偏语称鼎叮。由乐器发声谐音而得名。历史悠久,形制独特,音色圆润明亮,常用于独奏或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爱。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宁明和龙州等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二百年前已在壮族支系偏人中流传。原为天婆(巫婆)为人禳灾治病时所用,后来,这种巫术性质的弹琴歌舞演变为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但仍称唱天、弹天、跳天。所用乐器便称天琴。传统天琴长约120厘米。琴杆木制,雕龙纹。琴头雕成凤形、帅印、太阳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制弦轴。琴筒用葫芦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状,厚10厘米,前11胶麻竹壳或薄桐木板,面径11厘米,后端镂刻花纹为音窗。竹制琴码,张丝弦。琴体各部可拆装组合,便于携带。现代天琴,琴杆长90厘米、呈半圆柱状,杆身无饰。琴头平顶,琴筒天麻竹或铁制,圆形,直径10厘米,蒙蛇蟒皮,张丝弦或尼龙弦。定弦c1、g或d1、g里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编辑本段

壮剧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着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

壮剧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流行于云南的富宁壮剧及广南壮剧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较大,另有特点。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高碧波 1979年10月26日出生,湖南邵东人。现任高碧波创意工作室董事长、美国TTL集团亚太区总裁、深圳苗大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天天乐养老集团总裁、香港天天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龙牌酱业集团营销总顾问。

泰国YTB飞行俱乐部中国总代理,LVHM(路易威登)旗下公主号游艇官方唯一指定微信及移动互联网推广大使,美国西锐飞机中国代表处官方指定互联网推广大使。

中国首个微信公益寻亲平台创始人,湖南微公益联盟发起人之一,长沙邵阳商会会员,宝庆商会(湘潭)会长特别助理。

高碧波 21世纪中国知名移动互联网广告、营销创意专家。因全球第一个利用微信平台,微信好友圈贩卖私人飞机而闻名。善于精准营销,营销一线实战出身,营销创意以低成本,效果好而闻名。为中国首批移动互联网营销之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云南山歌剧是一地方剧种,在曲调上有明显地域特色,它的曲调是山歌,这种山歌跟其他地方的民歌民谣,劳动号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云南山歌非常丰富、明朗、优雅、动听,简直太"板扎"了。

它的曲调样式多种多样,有悲调、喜调、叙事调、吵架调、骂人调、说理调、劝说调、官司调、抒情调、分析调、回忆调、快调、慢调、衬字调、回转调、应答调等等。

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配音、垫尾、连唱、应答等等。曲调或婉转流畅、或高昂明朗、或清新悦耳、或动人衷肠;或高山流水、或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多种多样,独具一格。

云南山歌剧是新近出现的一个地方剧种,它的曲调是山歌,题材是关于农民的生活故事。它以现实的手法反映农民的悲喜情仇,让公众了解农民的生活真实,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教育意义。

在语言上,云南山歌剧也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仿"、"挨"等介词的用法,在现代普通话里是没有的。另外有些词汇也是云南独有的,如"板扎"、"半盘"、"日浓"、"款"、"打失"等等。

-云南山歌剧

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是壮族比较隆重的节日。

壮族盛大节日简介

1、春节

是最降重的节日。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祭品。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壮族妇女马上提着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边打“新水”,讨个吉利。青年们举行歌圩或舞狮、打舂堂,听壮戏,等等。文娱活动五彩缤纷,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2、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

3、陇端节

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

4、吃立节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5、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

6、三月三

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青年男女们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7、牛魂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是牛魂节,又叫做脱轭节。在壮人的意识里牛是天上的神物,不是凡间的一般牲口。每年四月初八,牛魔王便从天上下到凡间,保佑牛不瘟死因为是给牛过节,这一天人和牛都停止劳动。主人用枫叶水泡糯米蒸饭,然后先捏一团给牛吃。牛栏外摆上供品,点香烛,祭祀牛魔王,人们还要唱山歌,欢庆牛的生日。

8、莫一大王节

每年六月初二为莫大一王节,是为纪念敢于反抗封建皇帝的壮族英雄莫一的。每年六月二日为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是各家宰鸡杀鸭,焚香供祭,求他佑护壮家人安宁。大祭十分隆重,要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的仪式。祭毕,将每道菜按全村户数分份,每户一人参加聚餐,礼成。

9、中元节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节,俗称鬼节。这是壮人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从七月初七就已经开始有节日的气氛了。七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壮人认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来染布、做醋、煮药,格外好,家家户户中午有人赶往河边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当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不但不像织女那样渡过鹊桥寻夫,反而离开夫家回到母亲的怀抱。

10、霜降节

是纪念反抗外来侵略的女英雄岑玉音的节日,已经有36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流行在大新县的下雷、雷平及宝圩一带,但影响扩大到天等、靖西、德保等县。正降日凌晨人们便带糍粑、年米、肉、香烛等聚集玉音庙宇供祭。有演戏的,有唱山歌的,有舞狮的,等等。

隆安县布泉乡更望湖景区。

“更望湖壮族歌圩”将在隆安县南圩镇四联村与布泉乡龙礼村交会处的200亩大草坪上精彩上演。届时,除了大新、天等、平果、西乡塘、邕宁等县区富有本地特色的山歌队前来打擂,还有舞龙舞狮表演、民族趣味竞技活动、非遗美食展、更望湖手机摄影展等。

游客在参加活动之余,还可以品尝隆安“那”文化特色食品和非遗美食——布泉酸鱼、都结酸肉、雁江粉利、雁江卷筒粉、艾叶粑粑、三角粽、那桐盐渍酸品在欣赏美妙山歌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美食,这个“三月三”过得肯定有滋有味。

据了解,更望湖壮族歌圩于2013年被列入南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于2016年1月成功入选第五批13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更望湖歌圩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歌圩之处,即别的歌圩一般都设在村庄或庙宇旁,而地处隆安、天等等地区交界处的更望湖虽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庙”,但也因此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村民前来赶歌圩,不同的山歌曲调在这里进行碰撞,曲调也更丰富多彩。

此外,隆安县各乡镇还有多场精彩的系列民俗文化活动:3月30日将在丁当镇红阳村、乔建镇乔建社区、太阳升村举行“三月三”系列民俗活动,抛绣球、抢花炮等民俗活动带你领略壮乡传统文体活动。布泉乡龙礼村将在3月31日举办“更望湖原生态歌坡”,届时,来自其他县区、乡镇的山歌高手同台竞技,一场“那”乡歌圩、山歌盛会值得期待。

2023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在武鸣主城区和8个镇及各大景区精彩举行。八方宾朋聚集武鸣,赶歌节、品美食、赏美景,感受骆越文化的丰厚底蕴和壮族风情的迷人魅力。

“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期间,在武鸣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和香山河河畔,武鸣区委、区政府举办“壮乡歌海”活动,沿江设1个总歌台和2个分歌台。

前来赶歌节的平果、都安、大化、马山、上林等地的“山歌王”、山歌手与武鸣本土山歌手、学生歌手等,以“骆越山歌千年唱壮乡儿女颂党恩”为主题进行自由对歌。十里八乡的群众聚集在歌台前,如痴如醉地徜徉在山歌的海洋中,共享山歌盛宴。

在武鸣体育馆广场举行的2023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上,“魅力武鸣·多彩非遗”非遗项目展示展演、“锦绣云裳·美丽壮乡”壮民族服饰展示、“情满壮乡·美食共享”非遗美食节等活动精彩纷呈,现场人山人海。

精彩民俗内容:

武鸣区8个镇都各自举办了“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除保留传统的斗山歌、跳竹竿舞、抛绣球活动,还推出了“土味”十足的民俗活动。

太平镇举办了大型蛮乐舞展演以及剥玉米、运粮食、滚铁环、走板鞋、包粽子、吃糍粑、捉泥鳅比赛等;宁武镇开展了斗鸡、垂钓等活动;锣圩镇开展了骆垌舞表演、舂糍粑、罩鸡等活动;府城镇举办了醒狮表演;两江镇举办了龙母文化祭活动;罗波镇举办了骆越祖母王祈福、罗波街踩花灯等。

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壮乡三月歌悠扬骆越古韵谱新篇

一、山歌的表现手法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山歌虽短,但是,它可以调动多种体裁的表现手法,如**、电视的(其中蒙太奇手法可以大有作为,可以使作品更易于含蓄、跳跃),新闻的(明快洗炼,能及时地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等),寓言的(指桑说槐,寓理于事),小品的(它的辛辣和干预生活),诗歌的(诗句的凝炼和含蓄),散文的(淡化、虚化、弱化情节,优美隽永的语言),论说文的(形象的说理),和一些说不清的体裁的表现手法。具体说来,主要有下面几种: 1、含蓄  山歌故意留一些妙不可言的东西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用读者的再思考来补充发展原作,从而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含蓄的妙处。可以这样说,没有"弦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就难于成为真正的山歌。因为浅露的直说,是无法有诗意的山歌的。当然,含蓄不等于晦涩,不能片面追求含蓄,否则反而叫人看不懂。常用的含蓄的方法有: 暗示: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或只通过描绘,让人推想问题本质;或只叙述有关条件,让人推想事实情态,把主题隐藏在瞬间镜头和典型细节里,让人凭借写出的形象来领悟深刻的哲理。具体说,就是写出一件小事而暗示某些大事,写出一个片段而暗示整体,写出一个瞬间而暗示过去和未来。例如: (遥望寻找村何在?山崖那边闻鸡鸣。) 幽野的山林中,放眼望去,哪里有人住?远远的山崖下传来一声鸡鸣。 (哪蔸树高哪蔸直,哪蔸树老哪蔸瘦。) 直、节、瘦、高,点出了竹木的特点,既准确又惜墨。借竹来暗示自己的品性:生来端直,老更刚毅。   (不求别人来赞美,只求能够放纷绯。) 不求别人的赞扬,只求自己尽了自己的义务,这是借用花的"话"来暗示自己清高绝俗的节操。 象征:通过某些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感情。由于它有一种不确定性,有时像谜一样难猜,读者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这就产生了含蓄的力量。山歌用形象方法构思,更能若即若离,余味无穷。例如: (赞美鲜花歌易来,招呼情哥口难开。)这是最常见的象征手法。触景容易伤情,可生情却很难开口。前句陪衬后句,表达人的容貌可以画出来,但幽怨的感情却难以描绘出来。 (来到人间当人娘,播种为的闻花香。) 来到世间当母亲,结婚自然是为了养育子女了(播下种子就想有一天能开花结果)。这里,象征"结婚""共枕",象征"怀孕、生子"。 双关:利用事物音、形、义的有关条件构成的双重意义来布局构思。它借物表意,指桑说槐,表面的意义不是主要的,内在的意义才是主要的。读者要由表及里地推想寻思,才能悟出"话外话"、"味中味",因而产生了含蓄的意味。例如:   (你争我吵不相让,塘中青蛙抢蛙娘。) 字面写的是塘中的青蛙为争偶而哄鸣,而"话外话"却指你争我斗的双方,恬不知耻。   (露着赤膊打毒蜂,我苦与人不相同。) 为了一条活路,纵使是打赤膊,也要冒着黑蜂蛰死的危险,生活的"苦味"全部寓意于其中。

幽默:山歌用幽默、恢谐的笔法进行创作,也可以达到含蓄的有效手段。把自己的观点、感情隐藏起来,表面写的是幽默、风趣,甚至是荒唐可笑的语言,实则表现严肃深沉的主题。寓庄于谐,就是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例如:

    (猴子帽红红,亮相闹市中;真龙破烂相,屋檐下装穷。) 猴子没有什么本事,却戴着红帽站到街市中"摆阔";而龙却穿着破衣服,睡在屋檐下"装穷"。用风趣的语言把那些不顾身份的人辛辣地讽刺得无地自容。 (屙尿放筛箕,想把渣儿滤;杀蚊想要肠,这人真小器。) 屙尿还想过滤要渣,杀蚊子要想吃肠子。刻薄的语言描写,把那种自私自利的人表现得"入骨三分"。这样逗趣的语句,让人有回味不尽的感觉。 2、简约 山歌短而精,但,如果你写的山歌过于简单化,就会给人一种单薄、空洞之感;如果你写得冗长而松散,又会像彻夜不停的梅雨,使人厌倦;倘若你写得短而空,又恰似一池无鱼的清水,令人失望扫兴。因此,单是写得短,还不一定是简约。应该既要短,又要包含尽量丰富的内容。正如远征的战士一样,必要的"军需品"不能缺,但又要尽量做到轻装上阵。例如:  (人种豆得豆,咱种豆得蔸;人恋爱成亲,咱恋爱结仇。) 这首山歌,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暗喻、重复、对比等,简洁、明快,短短的四句,把失恋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项鸡未满斤,关起逼蛋生;姑娘年还嫩,当妈好苦辛。) 早婚早育的害处,说起道理来,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而山歌简约的艺术表现手法,则只用短短的四句话,就能形象、生动地感染人,并收到科学说理同样的效果。   (燕子也是鸟,恋旧檐为家;旧他也是他,妹心烦什么!) 以燕子留恋旧屋,来规劝多心女子不要移情别恋。不说大道理,只说人人常见的具体实例,分明在向当事人反问:你何必心烦意乱,难道连燕子也不如么?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就是山歌的力量3、巧思

  除了前面谈到的技巧外,山歌也要注意"结尾"的效果。成功的结尾,往往是巧思的结果。所以,山歌的创作,应该在结尾处下一番功夫,以图显出豹尾之势,使之刚劲有力,给人留下较浓的韵味和长久的印象。即在收尾处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你本以为应该向东走,结果恰得其反,突然来个向西行,虽属意料之外,却又合情合理,勾起人们无限遐想和沉思。当然,结尾无固定形式,可以在高潮中嘎然而止,也可以用点睛之笔在结尾处深化主题,也可以大团圆、光明闪烁,也可以中途而止,留下悬念。不论那种方法,都要尽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回味,留下思考。例如:   (床下风声紧,梦中河水近;起来开窗看,洪水进眼睛。) 睡在室内静观、静听,仿佛风声、水声就在床铺的上下,起来开窗一看,洪水突然要冲进眼中来。洪水当然不可能进得眼睛来,这是形容江水的景象扑面而来。可见夸张想象力何等丰富。 有一首20 段的爱情山歌,男女双方在"斗嘴",男方总是不相信女方的说理,最后,女方出其不意地表态唱道: (讲一就是一,全正经老实;真话若是假,不怕雷公劈!) 男方于是无话可说,终于结束了这场"斗嘴"。如果没有这个巧思的结局,双方不知还要"斗"多久呢。 (比如斑鸠鸟,拍翅膀频叫;见妹走过来,唱山歌请邀。) 这首山歌同时采用了暗示、象征、双关等表现手法,roegfek bek fwed 无疑是为了找伴,给后句打下伏笔,暗示求爱。daezdaez 既是象声词,又是"啼"的老借音,后句的daez 既是"提"也是"啼",细心的姑娘一听就会明白。这样的结构可谓巧思。  (蝴蝶飞上天,相逢便成双;哥妹在一起,甜比蜜伴糖。) 这首山歌与上面一首山歌的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Duzmbaj gap doiq 当然是象征爱情,如果没有这一铺垫,后句的guhdoih(在一起)就难以定性:是guhdoih 吵架?还是guhdoih 做工?有了这一铺垫就不言自明了,所以才有"蜜伴糖"的感叹。这样的构思不是很巧妙吗?4、以小见大

  在这方面要求作者使用最少量的信息,给读者产生最大量的想象。作品中没有具体描写到的、议论到的,读者便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加以补充,要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余地,使读者借想象取得"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效果。例如:   (嘱咐众子孙,别去做锯木;到六月大暑,木匠太辛苦。) 这首山歌以现身说法劝告人们择业要慎重,寥寥数句就"说清"了择业的重要性,对如今出门寻找打工不无借鉴意义,这便是以小见大了。 (过桥丢拐棍,过沟别忘锹;如今乐呵呵,老少颂党好!) 拐棍和锹是很小的农具,但它们能给农民以实惠,所以农民绝不会忘掉的。有了前面这一比兴,后句不用细说缘由读者也会深有体会了。 山歌之所以受人喜爱,以小见大的效应就是魅力之一。 二、山歌的语言表现力 1、 数词与量词 数词与量词字面上表示数量的多寡,在山歌里则常常用来表达丰富、繁多、大量(或其反义)等等。如: (五庹一橄榄,十步一枫树。)  以数字和量词来表示密,显示树木很多,处处绿树成荫。 (有三道九路,户户大门敞。) 用三、九来形容通道之多,用"大门敞开"来表示主人"好客";表现了交通发达,人烟稠密、好客迎宾的景象。 (花落零丁心不快,花落纷纷乱心怀。) 一片花飞,春残之始;风飘万点,春残欲尽。以花之减,托出春的不可留,况且减势越来越猛,不可逆转,能不愁人吗! (清明家家雨,春分塘塘蛙。) 用量词(名词)的重叠来概括事物的特征,用字少但含意丰富。山歌描绘了清明时节多雨,处处蛙鸣的农村景致。

2、象声词与壮语重叠词

  把事物的声、色、形、情逼真地描摹下来,使人感到具体、真切,好像事物就在眼前。(雾浓不见人,吱呀水荡漾。)水响声;水荡漾。用象声词入诗比较少见,而用得恰当却也十分生色且别具情趣。旭日初照,烟雾笼罩,山川寂寥,的水波中浮现,山碧水绿,朗然在目。境意多么富有诗意啊! (水吼山鸣轰,云烫满天红。) 浪涛咆哮而过,云霞如火燃烧,形容"浪"的声势、"云"的态势,好不形象;把流水、浮云写得有声有色,粗豪异常。 壮语重叠词,最有特色的算三字结构。 它与汉语中的重叠词截然不同,与汉语中词根和一个叠音词缀结合的合成词也有很大区别。 壮语的三字结构不仅有象声、强调、加强语气等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词义上的变化,因为它可以派生妙不可言的词义,多处的使用不仅不令人生烦,反而令人产生新鲜感。试比较:同样是描绘"旗帜飞扬",壮语各用了fouzfangfang、mbinvagvag、mbinfefe 等。熟悉壮语的都能体会到,第一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软弱无力、无精打采的,第二个描绘表示飞扬是气势磅礴、威风无比的,第三个描绘表示飞扬是轻飘轻盈、令人愉悦的。可见,壮语三字结构简短明快、琅琅上口、铿锵有力的,处处给人以清新、形象、生动的感受,在山歌创作中大有用武之地。 3、对比与对仗(对偶) 有意识地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对立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作比较,对比能将对立面更鲜明、突出地揭示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对偶的运用,可以使语言整齐美观,节奏分明,读来顺口。 上下句对比或对仗,上下段对比或对仗,是山歌常用的语言表现形式,这能加深读者的印象,从而增强感染力。如:(狗叫就相见,鸡鸣就交谈。) 狗叫 和 鸡鸣对仗工整,"吠、鸣"的声音显示着村的远远近近,遣词造句非常精炼。语言不多,却生动地写出了乡间民居的动人景象。   (树叶落了见天高,水面如镜月亮好。) 一词对一词,非常工整。树木叶落,视野空旷,益显苍天远大;塘水澄澈,上下辉映,更见月色分明。月光因落叶而更显旷远,月色因水澄而更显明亮,衬托的手法应用恰到好处,这里其实也是一种对比。 (水清鱼愈白,树青花愈鲜。) 因为江水的碧,更显示鱼的白;因为树叶的青,更显示出花的美丽,四种物像四种颜色,互相对比,互相映衬,突出江山春景之秀丽夺目。 4、拟人与比喻 没有生命的东西,把它写成能说话、能行动的活着的东西,这叫做拟人化。这样的写法能把作品内容的主体拉近读者,有一种亲近感。如: (岩石底下泉声凄,阳光底下松叶碧。) 泉水本来不会daej 的,现在把泉水流动的声音比拟作有人在哭,从而渲染了环境清幽。后句,言深山树林葱郁,连照到松树上的日光也有碧寒之意。写山歌就要注意把字用活,让人读起来余味无穷。泉水从高岩下流出,幽咽作声;日光由松林隙中投射地面,似乎清冷。于对衬中突出景物之清幽,心境之宁静。 水面荡漾光进家,翠竹纷纷爬进院。)

  阳光照在水面上,反射光映进屋里,一个raemh haeuj ranz 把阳光写活了;随着太阳的移动,竹影好象争先恐后地登墙入院,一个fan写得多么鲜活、形象。不直写日光,而通过其他景物描绘写出日光来,手法新颖,表现深刻。 (水流月移石,溪寂花伴云。) (月移石),把月亮写成有手搬动东西了,实际是月光从这片石头照到那片石头,石头影子的变动,就好像石头被移动了一样。山溪的寂静,仿佛只有花朵伴着云朵(buenx 字也是拟人化)。一句五个字,三个名词中间隔着二个动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意境耐人寻味,真可谓一字抵千言。江水静流,月移石影;山溪寂寥,云雾朦胧,花草迷离,浮现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图。   (绿水护田秧青青,家门逗坳屋荫荫。) 以拟人手法巧妙地把静止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不说引水灌田,而说绿水护着田使秧更青嫩;不说留恋山色,不忍关门,而说家门挑逗山坳把荫凉送来。对仗工整,用词精炼。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有说"比兴"的。指用具体象形、通俗显浅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比喻又分为明喻(常使用好像、仿佛、例如,山路如天梯,攀登实在累,以天梯喻山路)、暗喻(也叫隐喻,常使用是、当作、变成等词,如山岭光秃秃,癞子疤疤头,以癞子头喻山岭)、借喻(一般不出现比喻对象,如溪边白带子,潺潺泄不歇,以白带喻流水)、引喻(先用类似的事物来做比喻,如人吃豆丢壳,我蠢被人丢,以正常行为的反衬喻我处境的反常)、博喻(用几个事物来比喻一个事物,除了长篇山歌在排比句式中采用外,短山歌通常少见用。) 5、口语与俗语 山歌是最口语化的作品,因为其句式简短,容不得用很多修饰词来加深句意,而生动上口的口语与俗语,蕴藏着丰富的多层的词意,所以最适合用来创作山歌。如:   (桃花红丢丢,鸟儿叫啁啾;竖耳不眨眼,不愿回家休。)都是口语化的词汇,用起来得心应手,读起来悦耳顺口,最容易为读者接受。这首山歌,不言人留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味隽永、通俗易懂。(愁在肚肠中,哭在喉咙中。) 常用来对人心事作描述。愁在肚肠中,可见愁之长;哭在喉咙中,可见哭声欲出。一长一短,把人的心事全盘托出。 在口语化中,壮语的"四字结构"值得说一说。汉语的"四字结构"很多是成语,但壮语的"四字结构"则一般不是成语,只是一种似乎随机应变的构词方式或修辞方法。它虽然不是成语,但也不胡编乱凑,它也有诸如"平上去入"、"扬抑顿挫"的语音规律,特别是语调上的自然和谐,因而颇具一种令人喜闻乐听的音乐美。由于壮语四字结构不是成语,所以运用起来极其自由、灵活。四字结构的特定组合,能产生延伸义,不再局限于单词的原义。如 就有"精神焕发" 、"振奋" 的延伸义; 就有"窘得无地自容"的延伸义; 可以理解为"来这里丢人现眼"; 可以理解为"身首异处"等等。

壮族山歌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关于绣球最早的记录可见于宁明花山壁画 ,当时是一种球状青铜武器 , 打猎时投出去砸猎物 , 这便是古书上将壮族的绣球称作飞砣 ( 驼 ) 的原因。

  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因而壮族山歌的表现形式淳朴、自然、真实,乡土气息格外浓厚,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使得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色色,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壮族著名历史学家黄现璠所撰《谈僮歌》一文和所著《壮族通史》(合著)以及《壮族民间歌谣集》(注1)等论著中可知:壮族古代民间歌谣包括诉苦歌(长工苦歌、媳妇苦歌、单身苦歌、叹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问歌、赞美歌、讨欢歌、示爱歌、定情歌、交友歌、发誓歌、分别歌等等)、风俗歌(庆贺歌、祝祷歌、仪式歌、敬酒歌、迎宾歌、送客歌、摇篮曲、哭丧歌、哭嫁歌等等)、生产劳动歌(农事歌、农闲歌、时令歌、节气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等)、盘歌(又称问答歌、碰头歌、猜谜歌、斗智歌,以对唱形式表现)、历史歌、时政歌、童谣、革命歌曲等等。

  “壮族山歌……从体裁方面来分.主要的有壮话称为‘话诌’、‘话虽’和‘虽条’三种,即‘诗诌’、‘唱歌’和‘诗曲’。此外尚有自由体的山歌,每首无定句,每句无定字,可长可短。诗诌又名‘诗太排’。它是陈述故事之长篇诗歌.有诌人物、诌事物和诌猜谜(壮语称为‘诌鼓要’)等、如诌甘罗、诌乾隆皇.诌祝英白、诌蚊虫。歌词数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后,妇女同样地重唱一遍.若不会唱或唱错了,就会被对方取笑。反之,妇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诗诌’,新手则不敢唱。故未唱时先问对方是否能唱,不是贸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聪明有敏才,则难以应付。如‘诌猜谜’,即“鼓要”,男方先唱两句,说一件事物。如唱“声音嗡嗡地进攻,整个一夜都攻不通”给女方猜,答复的人也唱两句:说是‘蚊帐’,这就非有敏才不可。这种歌,今人能唱者已经很少。次为“唱歌”,词句一般是十句八句,较‘诗诌’少,句中限于七言.没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注重陈述他们的身世,而注重于淡情说爱,如同是唱祝英台,‘诗诌’说她去读书的经过,“唱歌”则说她和梁山伯相爱的情况。所以青年男女最爱唱这种歌,流行非常广泛。再为‘诗曲’,它与‘诗诌’和‘唱歌’不同,歌词每首只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声音较短,第一第三句声音拉长,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轮流地唱,与前两种男子唱完一条十多二十句后女子才接唱不同。诗曲较前两种歌容易唱,某些地区初学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广。壮歌又分无韵的和押韵的两种体裁。有韵的壮歌又有单押腰韵的,有重复句的不重复句的,有脚韵互押的,也有脚韵和腰韵互押的,以及脚韵头韵互押的,尤以后者较为奇特,为各种诗歌所少有。”(2)

  壮族山歌中的诗诌,即长篇叙事诗歌,比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马骨胡之歌》、《六丘和达七》、《莫一大王》等,其中尤以《嘹歌》的表现形式较为特别。《嘹歌》不是以叙事方式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领主的兼并战乱作为背景,通过抒情的对唱表现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感情。四句一组,相互问答,拆开来是独立的抒情诗,连缀起来又是一首有头有尾的故事诗。

  壮乡山歌开唱时,必须遵守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不能瞎唱乱唱。特别是时政歌、仪式歌和情歌,在什么场合唱是有传统规矩的。例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尽情地唱,而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不能唱。风俗歌中,祭祀唱什么,婚嫁唱什么,丧礼唱什么,皆不能颠倒乱唱。连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样有不同的迎客歌。

  壮族山歌由于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对山歌有不同的称呼:欢、西、加、比、论等五种。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包括叙事用的平调、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以富宁皈朝山歌调、靖西马隘及汉隆山歌调、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等尤为著名。山歌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单声部壮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壮歌。独特风格的二声部和三声部山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壮族多声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约有100多种。在广西境内的壮族多声部山歌,遍及广西六个地区30多个县,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宁等几个地区流传最广泛。壮族多声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艺术形式上比较成熟和完美,它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种形态,被视为壮族民间音乐史上突起的高峰。

  壮族人人爱唱歌,传说古壮人是以山歌来跟先祖布洛陀对话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有壮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间地头、晚间劳作之余以及红白喜事上,总能听到悠扬的山歌,各种大小节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兴。不同地方壮族原生态山歌曲调还不一样,如一个区不同县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调,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转动听的那坡山歌,马山的三声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等,多以对唱为主。不仅平时唱,家里唱,而且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的日期主要在农历三月初三,但在春节、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以及婚嫁、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吉日形成歌圩似乎习以为常,偶尔甚至在赶集的路上会形成临时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吟唱传授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的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等。

  壮族歌圩习俗源远流长。传说很早以前,一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得很漂亮,又很会唱山歌,远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于是老歌手提出赛歌择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从此,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歌圩。据说以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崖壁画,展现的便是秦以前壮族先民骆越举行盛大歌圩的场面。关于壮族歌圩习俗的汉文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不少资料来源于南宁一带的壮族乡野。南朝梁代有记载,在晏城县(今宾阳一带):“乡落唱和成风。”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壮族“男子盛装……聚会作歌。”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写道: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书中强调了“自撰”二字,这正是对歌的特征。卷十《飞驼》载:“上巳日 ( 农历三月三 ) ,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壮族最大的节日。明代邝露《赤雅》等书记载“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节”男女“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唱和竟日”。明朝天顺进士刘大厦在南宁写的《闻从者谈土俗写怀柬王宪佥》诗中也提到“男女歌谣成卺礼”等,皆描绘了壮族歌圩情景。明清之际,曾有不少诗歌、文章赞道壮族歌圩盛况:“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词。”《武缘县图经》记载:“答歌之日,武缘(今武鸣)仙湖,廖江二处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数里之内,士女如云。”解放前编写的《广西边防纪要》记载:“沿边一带风俗,最含有人生意义的,则为歌圩。”例如武鸣的山歌圩长期盛行不衰,在陆斡、马头、小陆、包桥、灵马、王桥、方合等地极为盛行。以农历三月最为面广、规模最大,九月次之,有部分在正月、七月、十月。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当地人民政府自1985年起,在县城举办壮族“三月三”歌节,每年一届。歌节之日,灵水湖畔,武鸣河沿岸,明秀园、圩场上、公路旁、山坡上,人山人海,简直“无处不飞歌”,壮乡成了歌的海洋。至今,国外已有日本、泰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和民间歌手踊跃前来参加歌节活动。横县圩逢同样盛况空前。横县是广西历史上西瓯骆越人、乌浒人、俚人、僚人、壮人的集居地。历代有“兴歌”、“好歌”之俗,壮人称为“圩逢”,当地汉人称之为歌圩。据不完全统计,横州境内有圩逢38个点,分布在境内各歌圩镇。横县人田间劳作,家庭对语,出口是歌,喜、怒、笑、骂皆是歌。横县歌圩,大都是利用寺庙进行(即庙会)。其中最为盛名是农历四月十四日乌蛮山下的伏波庙歌节,有来自当地各乡镇和南宁、邕宁、宾阳、武鸣、钦州、灵山、合浦、浦北、贵港等县(市)三四万人参加,甚至远及港澳也有专程回来参加庙会歌节活动的同胞。民间歌瑶在横县比较流行,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歌瑶来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兴趣,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唱,这些歌瑶可分为:劳动歌、堂歌、儿歌、尼度歌、船歌、丧歌、情歌。据史料记载,田阳敢壮山歌圩形成于隋唐之前,是广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每年农历三月初七到初九,都有十余万人自发来到敢壮山,唱山歌、纪念壮族始祖布洛陀。(右上图为田阳三月三布洛陀歌圩上当地壮人与外国人对唱情歌场景--摘自平果供电新闻网中心)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歌节”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1999年,在民族艺术节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定于每年的11月举行,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至今已办了8届。

  壮族歌圩活动内容丰富,除了行歌互答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打扁担、唱师公戏、壮戏、采茶戏等精彩的民族活动。邕宁县还盛行一种还球歌圩,即由一村庄向另一村庄送去彩球,相约对方还球,至期举行山歌比赛,如还球一方唱不赢,彩球就还不过来,只好待来年再赛。此事宋代有记载。歌圩流传到近代,增加了买卖生意等经济活动,以及打篮球、赛跑等体育项目。

  壮族歌圩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但历史上一直以青年男女通过公开聚唱来选择婚配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们便盛装艳服,三五成群地来到歌圩场,通过歌唱显示才能,披露心声,交流思想,找寻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对唱是主要的活动方式。对唱是一对一对进行的,当一对男女青年对唱的时候,双方的朋友都围在身旁相助,甚至还有歌师在旁出谋划策。对唱的程序是非常复杂而严格的。一般来说,从初交到初步确定恋爱关系,要经过下列对唱阶段:引歌、初会歌、大话歌、初问歌、盘歌、赞美歌、追求歌、初恋歌、结交歌、定情歌、赠礼歌、嘱别歌等等。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环环相扣,紧密相联。每个环节的歌都很长,很丰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几天几夜。因此,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被诗人称为“铺满琴键的土地”。历史上,还涌现出不少像刘三姐、黄三弟这样被称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壮族山歌概而言之,具有几个方面的艺术形式美和特点:表现在:

  1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与西方人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这或许是比喻比兴手法在壮歌中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

  2壮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古人虽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来说明诗歌创作的艰辛,但同样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诗的“快手”敏才。所以壮族歌手们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对唱几天几夜而不重复的令人叫绝唱功同样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诗”的速度望尘莫及。壮人的嘴巴几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壮歌具有整齐严谨、琅琅上口的辞藻美和押韵美。正如名史家黄现璠明确指出:“壮族诗歌最擅长于譬喻和生动的描写,能给予唱者和听者极大的感动。故清代闵叙说:‘壮人生于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韵则天籁,译而通其意,殆亦工于词者。’”(《粤西笔述》引《粤西偶记》)(3)

  注1:《壮族民间歌谣资料》,广西科委会壮族文学史编辑室,1959年7月编印。

  注2:引自黄现璠撰:《谈僮歌》,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

  注3:引自黄现璠撰:《谈僮歌》,载《广西日报》1957年2月10日)

平果市十大旅游景点

1 平果县博物馆

平果县博物馆位于平果城区文化路南段,是集收藏、陈列、展览、科研、教育和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平果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的珍贵文物和实物,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2 平果大佛寺

平果大佛寺位于平果城区宝昌路,始建于明末清初,是平果市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寺内有金佛楼、大藏经阁、护法殿等建筑,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

3 融江风景区

融江风景区位于平果市东南部,是一个以游船漂流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游客可以在清澈的融江上漂流,欣赏江边壮美的景色,体验别样的水上乐趣。

4 太平峡景区

太平峡景区位于平果市东北部,是一个以峡谷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峡谷、瀑布、奇石、植物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徒步穿越峡谷、观赏瀑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5 平果苗族风情园

平果苗族风情园位于平果市南部,是一个以苗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园区内设有苗族民居、苗族展厅、山歌表演等,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苗族美食,了解苗族的历史和文化。

6 平果荔枝文化旅游节

平果荔枝文化旅游节是每年的一项重要活动,通常在荔枝成熟的季节举行。届时,平果市各个乡镇都会举办荔枝采摘、荔枝品尝、荔枝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荔枝文化。

7 平果百里荔枝大道

平果百里荔枝大道是一条以荔枝种植为主题的旅游观光路线,总长达到100多公里,涵盖了平果市各个荔枝种植区。游客可以在路线上欣赏到美丽的荔枝园景色,品尝到正宗的平果荔枝。

8 平果黄姚古镇

平果黄姚古镇位于平果市北部,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镇。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老街巷、古桥等,感受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9 平果吊脚楼景区

平果吊脚楼景区位于平果市西南部,是一个以侗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侗族村落、吊脚楼群、田园风光等,游客可以了解到侗族的风俗和文化。

10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平果市东南部,是一个以自然保护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山峦、峡谷、林区、瀑布等丰富的自然景观,游客可以进行登山、徒步、探险等活动,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

总体来说,平果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每个景点都有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如果您想要感受不同的旅游体验,来平果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33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