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方言区的代表方言及其主要特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民俗

十大方言区的代表方言及其主要特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民俗,第1张

排名第十:东北话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所以东北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十位,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

排名第九:天津话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排名第八:山东话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排名第七: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只要语速不过快,四川话基本上还是都能够听懂的。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排名第五:陕西话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祖”仓颉所创造。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所以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曾经有个同事是山西人,每次她给在老家的男朋友打电话时总是说陕西话,开始因为我们听不懂,所以也不避着我们,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她给男朋友打电话说悄悄话只能背着我们打了。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四:上海话

我来上海两年了,由于没有下苦功夫去学习上海话,至今只勉强能听得懂为数不多几句的上海话,只会说说侬好,阿拉几个最基本的“上海单词”。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个人认为上海话还是比较好听的,最近我专门找了个上海朋友,加强培训我上海话,看看考了三次才通过英语4级的我,能用多长时间才能学会上海话。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排名第三: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但是苏州话音调好听,但是意思难懂,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在上海一年就能说一口非常正宗的沪语,但要跟人学几句苏州话就真的是不知所云了。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排名第三: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话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排名第二:广东话

广东话可以说现在是流传广泛,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广东话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排名第一: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所以温州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一位,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中国十大最难学的方言是网友总结的最难学的方言排行榜。2013年12月,网友在微博上公布了“中国十大最难学的方言”榜单,温州话位列第一。但是这个问题是片面的,所以有争议。

这个问题既复杂又有争议。确定我们说的是“汉语”,排除壮语、维吾尔语、蒙古语等少数民族语言。

首先,我们把闽南语、客家话、湘语、吴语、徽语、赣语、晋语、普通话看作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

其次,每种方言的母语人数是多少?少数人说懂“方言”,大量人说懂“于慧”;

第二,这些“方言”和通用语“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差别大说明潜在的理解者少,差别小说明潜在的理解者多;

第三,这个问题的提法不完整,基本上涉及到外汇比较多的地区,或者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地区。其实难学的方言应该在外汇需求较少的偏远地区产生。因为外来人口少,外地人很少需要和本地人交流,所以没有什么难相处的感觉。

最后,特定“方言”的媒介会影响其在中国的理解程度。

结论:这个立场不全面。

1如果把闽南语、客家话、湘语、吴语、徽语、赣语、晋语定义为同一个层次、同一个语言上不同于普通话的方言,那么就应该把所有不同的普通话方言都去掉,比如东北、天津、山东、四川,因为这些普通话和普通话有些不同,但大多数说普通话的人都听不懂。

2如果把闽南语、客家话、湘语、吴语、回语、赣语、晋语定义为不同于普通话的语言,则应删除所有非普通话语言和从属方言变体,即除东北话、天津话、山东话、四川话以外的所有语言。

在这份“中国十大最难学的方言”中,闽南语位列第二,其次是苏州话,因为“闽南语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差异最大。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在福建呆一辈子也未必听得懂闽南话。对于这些评论,很多去过闽南的外国网友都深有感触“海岛渔夫”。一位外省网友,在泉州工作多年,还是听不懂闽南话。

第一:温州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我担心温州人在说谎。”。

温州话位列中国十大最难学方言之首。

据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派了两个温州人用电话或对讲机联络,出于保密的考虑。然而,日本情报部门从未翻译过这种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和美国**里的风语者一样,对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同时,温州话在抗越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保密作用。当时越军有很多特工,我在部队用普通话和粤语,都被敌人破译了。1985年1月15日中越边境冲突前的部署会上,导演要求连队用温州话交流。之后,排长身边的记者全部换成了温州人。最后,惊心动魄的“115”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在战后总结会上,导演还称赞了温州话的保密性。

在美剧《盲点》中,温州话因其听不懂的特点被称为“魔鬼的语言”。

第二:闽南话——潮州话

潮州话又称潮汕方言,分布在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海外潮人主要聚集在东南亚。

潮州话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比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州话还保留着八声拼读的语音系统,发音复杂。以前有16个声调,现在有8个声调,地方方言太多,外地人不好学;潮州话里客人叫客人,母鸡叫母母鸡,台风叫风台,走路叫走路,铁罐叫丁,瓶子叫瓶子,等等。潮州话古汉语保存完好,“是”是一个多义词,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口吃动作,如喝、吃、喝、吸,如吃烟、喝酒、嚼甘蔗、喝水等。这些都有自己的读音。

潮州话古朴典雅,具有上述特点,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很多人研究潮州话,关于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辞书也很多。潮州话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潮州语音词典》等地方语言专著。一个完整的韩语阅读体系逐渐与现代汉语融合,相互渗透,使得韩语既保留了自己独特的音韵,又避免了晦涩。

“潮州九郡,各郡有各的语言”指的是潮州旧政府治下的九郡,各郡的潮州话语各有特色。这也反映了潮州话的内部差异。

至于潮州话难以破解的谜团,也有传言称,在越南战争中,为了防止美军破解通信信号,很多潮州士兵使用潮州话作为通信语言,效果非常好。

潮州话有八个声调。老字典是《于超吴石音》,然后是《潮汕字典》。近代以来,潮汕方言有八个声调,研究著作繁多。

第三:粤语。

粤语,源于古代中原的雅语,有九音六调,完美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也是保存中古汉语最完整的语言。在学术界,除了普通话,它是唯一在国外大学独立学习的汉语。粤语发音铿锵有力,幽默风趣,让人想唱歌。但是对于非本地人来说,粤语是很难听懂的,很多单词的发音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广东电台大家都说粤语,香港粤语不地道,学字幕很容易。毕竟是标准粤语,但是粤语里有很多地方方言。两广人很难听懂共同语,因为难懂,根本比不上广州话。在广州等地待上一段时间后,你会逐渐了解并喜欢上这种迷人的语言。

另外,“客人叫客人,母鸡叫母鸡”和“吃烟,吃甘蔗,吃水,等等。”潮州话里说的,粤语里也用。

益智指数95,吸引指数3。

第四,客家话。

一般认为客家方言最早形成于南宋,直到20世纪才被命名为客家方言。语言学家对于它们是属于汉语方言还是被视为一种语言还有一些争论。尤其在中国,它被认为是汉语的七大方言之一。梅州的梅城方言在语言学术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但惠阳方言在现实中影响较大。在台湾省,由四个县代表。

五、闽南话——雷州话

雷州话的发音和泰语很像,会说雷州话的当地人大部分都能听懂泰语。泰语中有很多障碍词,但雷州话和潮汕话有共同之处

闽东有18个市县,历史上包括福州、抚宁。这一带在元初属于福州路。吴明二年,福州道改为福州府,辖福州及13县,相当于近代18县市的规模。明成化九年,福安、宁德、霞浦等县开始设置福宁府,由布政司直接管辖;清雍正二年复宁府为府,政区相同,长期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共同的语言,形成了闽东方言的共同特点。福清、平潭的闽东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具有闽南话的一些特点,这是闽东其他地方方言所没有的。

第七:吴语——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强烈的古风和书卷气。苏州人说“不”是“福”,句末语气词是哉而不是了,你是奈,是,是是是,午饭是日饭,晚上是燕。

苏州话一直被称为“吴侬软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是女孩子。属于吴语的其他方言等。没有苏州话那么温和。俗话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吵架,充分说明了苏州话的“软糯”。

难度指数8,流畅指数4。

第八:吴语——上海话

上海话与苏州话、嘉兴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属于吴语的苏沪嘉太湖苏州话。近代以来,吴语太湖片中的宁波话对上海话影响最大。

上海人说“不行”就是“不行”,你用“侬”、“辰光”当“时”、“事”当“事”,“颜”当“迟”、“宜”、“写意”代替“白/白”

上海话难懂,指数75,说起来容易,指数6。

第九: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

四川话在我国西南地区影响较大,属于北方方言中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它的语音、词汇、语法与普通话非常一致,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其中语音差异最大。四川方言的语音系统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和4个声调。因为四川人口多,很多人外出打工,很多人熟悉四川话。

四川话的难懂指数为5,朗朗上口指数为6。

其他方言

湖北咸宁方言和江苏南通方言

据说抗战时期用咸宁话做明码。咸宁话很难懂。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咸宁的西部还是北部,都无法完全理解。在外人看来,咸宁话看起来像日语,但很难听懂。由于地方发展的限制,咸宁方言没有像武农阮华话、潮汕话、粤语、客家话那样广泛流传。

除了湖北咸宁,江苏南通话用江淮官话,特别难懂,外地人经常用外语调侃。其实根据史料记载,南通在古代是一个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南通话是和全国各地的方言“混合”在一起,然后演变成独特的南通话。南通五县、一市一区的方言差异特别大,人们的理解也大相径庭。有些方言保留了古语,文化底蕴深厚。毕竟外国人经常用日语,因为方言很难懂。

张家港

张家港市隶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八镇一农业示范区,方言众多,主要分为城东话、玉溪话、老沙话、崇明话、江北话五种。张家港方言以难懂著称。很多外地人说张家港话,听起来像日语,根本听不懂。不仅外地人听不懂张家港话,张家港本地人也听不懂,其他方言也听不懂。比如毗邻大新镇、金凤镇。大新镇讲老沙话,金凤镇讲崇明话,彼此差别很大。比如“哥”叫“哥”,崂山话叫“阿达”,崇明话叫“阿姨”。所以两个镇虽然距离只有十几公里,但是方言交流还是有很大的障碍。

1. 传统性

昆明话既然属于官话方言,就有官话方言的特点,并包含了许多的传统语言成分。昆明的老人至今仍把“肉”字念做“如”,这样的发音据说就是古字“肉”的发音。另外还有一些昆明话中的词语是可以在古文中找到出处的:

包弹(“弹”读作摊):{古}指责,批评。来源:元代杂剧,见《董西厢》

血胡淋拉:{古}血迹斑斑。来源:元代杂剧,见《勘头巾》

鏖糟:{古}原指人身上汗垢,后形容肮脏。来源:元代杂剧

蒙松(音):{古}小雨。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含(音):{古}夸奖人精明能干,今多用“含实”。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神:{古}形容人精神不正常,今多用“神头神脑”。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相干:{古}有关联,或作“不相干”。例:与你有哪样相干? 来源:《汉书》

昆明话中的古音、古文成分很难有确切地论证,因为并未有很翔实地记录考证昆明话发音和语法的著作,也没有一本很全面记录昆明话的著作,对于昆明话中的古音、古文法成份很多还只能靠推测,但很词语可以在古代作品中找到,比如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的“腌臜”(音“阿扎”)一词(出自红楼梦的还有像懒怠,音懒得,就是懒得的意思),在今天的昆明话中仍很常用,意指人猥琐邋遢。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所以说昆明话包含古汉语特点,有传统性是称得起的。

2.时代性

昆明话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的推进,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因素也被吸收到了昆明话中,展现出不一样的特点。

原来的昆明人把时髦的事和人多称作“摩登”,笔者推测这个词来源于洋泾滨英语,随着西方资本、文化在中国的步步侵入而被吸收到昆明话中。昆明人形容一件事情很时髦、很新潮就说这事情太“摩登”了;巷坊间,父亲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也会自豪地打趣:“我家出了个小摩登”。

昆明人中,很多人现在仍把火柴叫做“洋火”。云南地处祖国边陲,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中的英法把触角通过越南缅甸伸向了云南,西方的先进文化和产品也随之来到云南,于是云南人在火柴这些西方产品前加上个“洋”字以表明来源,于是出现了“洋火”这样的词语,云南还把白人戏称作“洋老咪”,原因已几乎不可考了,但这个叫法在云南、在昆明很普遍,并且影响深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昆明人把可乐叫做“洋酱油”,十分形象、诙谐。还有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驻扎在昆明的美国空军飞虎队队员们食用的芹菜,也被昆明人结合飞行员的形象叫做“飞机菜”,极具时代特点。

时至今天,更多的具有时代特点的语言因素加入到了昆明话中,“酷”、“美眉”这样的新新人类语言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昆明话中了。

3.地域性

各地的方言都具有多特的地域性,昆明话也如此,很难说清昆明话的地域性究尽有几条几点,因为语言,特别是方言,地域性更多是体现在个体文字词语的发音上,但要说情昆明话的具体发音几乎不可能。昆明话中又有许多特有的词语,可划入地域性的特点中,如在试题中提到的“板扎”、“猫哩儿”,“大拽拽呢”等,笔者将在讨论昆明话的生动性和幽默性是再议。

4.特殊性

笔者所讨论的昆明话的特殊性主要指昆明话的语法中的特例。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许多中国方言,昆明话中有助动词存在,昆明话中的助动词“铬(音)”主要在询问时使用,表示是否的意思,如“你铬来?”意为“你来吗?” “铬是你整呢?”意为“是不是你做的?”某种意义上,这个“铬”的作用近似于英语中“do”的作用,实在是昆明话种不同于其他方言和普通话的地方,但这样的语法形式只出现在口语中,并不出现在书面语中,“铬”也只是笔者按发音而选用的,具体的这个字的写法是不存在的。

5.生动性

昆明话的语气生硬,但昆明人说起话来是极其生动的,颇能使人拍案叫绝。现举几例如下:

昆明人的语气次堪称一绝,李白《蜀道难》开篇有云:噫吁唏,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笔者的中学老师在翻译课文时说,“噫吁唏”译作昆明话是最有气魄,最能反映蜀道之难的。昆明话的感叹词为“买买”或“买买三三”,大声地喊出来,的确很难有其他方言的感叹词能比拟了。

昆明人有形容胖子的一个词:红白滥胀。红,应是指胖人的脸色,白,似乎胖子给人的印象多是白白胖胖的,滥胀,当然是指胖子的身躯雄伟,给人江水泛滥要涌出来的感觉了。这个词难免刻薄,恐怕没哪个胖人甘愿这个词加到自己头上,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词的确很形象,很生动。

昆明的口味近于川味,但不及川味辣,也喜咸辣甜鲜酸,但昆明人的口味大开大豁,或者纯甜,或者尽咸,很少让食物串味,所以昆明人有一个形容食物不合口味的词:甜不粘咸。这是一种什么味道?恐怕没人说得清,但却生动的表现了该事物的口味不佳,不知所以,很有昆明特色。

昆明人把吃米线叫做“甩米线”,因为米线细长而滑,用筷子很难夹住,吃米线要连划带吸,于是就会使米线被从汤汁中迅速扯出,甩起汤汁,所以就把吃米线叫做甩米线了,之后推而广之,凡是吃带汤汁的东西昆明人都叫做“甩”了,统称为“甩大碗”。

通过以上举例,相信大家是会认同昆明话的生动性的。

6.幽默性

昆明人是喜欢休闲的,崴花灯(昆明的地方戏),骝雀(玩鸟),舂壳子(聊天),弄花弄草,昆明人的市井生活丰富多彩,反映到语言中就流露出昆明人特有的幽默。在此,笔者也举数例。

昆明小学生考试之后,等家长开家长会,考试成绩不佳的小孩心中肯定打鼓,怕回家“吃跳脚米线”。“吃跳脚米线”就是被家长拿棍子教训的意思,米线是云南特有的小吃,状细长,与棍子相似,孩子被家长追打肯定是又跑又跳的,所以“吃跳脚米线”实在是形象又幽默的。

昆明人把给人乱出主意叫做“叫人卖户口册”。把户口买了,实在是很笨了,这样形容乱出主意的人,实在是尖刻的幽默。

老昆明有叫卖麦芽糖的流动商贩,因为麦芽糖很硬,商贩往往用一小吹不断敲击着麦芽糖,发出“叮叮”的响声,配合着商贩幽默的叫卖歌谣:“叮叮糖,叮叮糖,吃了不想娘,想起娘来哭三场。”挑动着馋嘴孩子的食欲,实在幽默。但笔者一直困惑,这样的“忘母糖”哪个母亲敢卖给孩子吃啊?

另外,昆明人把自作多情的人叫做“孔雀”,形容他们“没事瞎开屏”,自讨没趣。刻薄的幽默,但此话一出,说者和闻者必有一人不禁一笑,于是尴尬的气氛马上涣然冰释了。这就是幽默的力量。来自,括号内字为本人注

另,昆明方言语音的特征:

①低沉、鼻音重、不响亮

②平直、少生动

③舒缓、柔和、少变化。来自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

分布于杭州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杭州话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杭州市区话具有全浊音,四声齐全,清浊对立,这是隶属吴语的典型标志。

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杭州地区吴语临绍方言使用人口众多。此外,原严州府今划入杭州的淳安县、建德市为徽语。

扩展资料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语音与《切韵》《广韵》等古代韵书高度吻合。

吴语继承唐宋三十六字母框架体系,以保留全部浊音为最主要特征 ,声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部分地区保留尖团音分化。吴语具有仄音之一的入声韵。吴语保留平仄声律,继承中古汉语整齐四声八调,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对立而各分阴阳。 

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

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一百余城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

-杭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390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