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摸鱼儿 雁丘词》翻译
原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白话大意:
叩问世间:爱情到底是什么,竟然值得以死相报?
天涯共飞,恩爱依偎,你们双双度过了多少个寒来暑到。
有过欢乐,离别更苦,如此痴情的儿女,世上哪里去寻找?
雁儿啊,你仿佛在说:
绵绵雪峰,万里云海,日照将残,
失去至爱,形影孤单,哪里还能经得起岁月的煎熬?
汾河岸边,当年弦歌曼舞,而今却是一片冷落寂寥,
爱侣已亡,无由招魂。听吧!连山鬼也在风雨中悲嚎。
此情苍天也会动容;岂能象寻常莺燕,销骨黄土蓬蒿?
岁月流逝,纵然一千年、一万年,我相信自有骚人墨客,
来到雁丘墓前,为你们的爱情,长歌当哭,酹酒滔滔。
2 《口技》文言文解释《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个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活的。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 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 啼哭的声音,大孩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惟妙惟肖。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把身子稍稍坐正了一些。
突然有一个人大声喊着:“失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妻子也起身大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了起来。刹时间,成百上千的人大喊起来,成百上千的小孩儿哭了起来,成百上千的狗叫了起来。中间夹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而发出的爆烈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还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声,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子时一齐用力发出的呼喊声,在火中抢夺物件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撤掉围幕一看里面,仍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 文言文《口技》翻译参见/view/35795fr=ala0_1_1#4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正赶上有人摆酒席大请宾客,就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宽的屏风,让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许多宾客围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拍了一下,全体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的声音和房屋倒塌的声音,着火爆炸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忽然醒木一声,所有的声音都没有了。撤掉屏风再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然:。的样子。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声) 惊觉欠伸:惊醒后打哈欠,伸懒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乳:喂奶。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少:稍微。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名:说出。 股:大腿。 走:逃跑。 绝:消失。 稍稍:渐渐。 一词多义 1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 ) 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6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
4 《口技》这片文言文的解释口技 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课 文 评 点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会:适逢,正赶上〕宾客大宴,于厅事〔厅事:大厅,客厅〕之东北角,施〔施:设置,安放〕八尺屏障〔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
众宾团坐〔团坐:围绕而坐〕。少顷〔少顷:一会儿〕,但闻〔闻:听见〕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
坐,同“座”。〕 ,无敢哗者。
交代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听众的情况、开演时的气氛。 这一段为下文记叙精彩表演作渲染和铺垫。
一个“善”字统领全篇。四个“一”字,列数道具,以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写“抚尺一下”所形成的肃静而紧张的气氛。一个“满”字,一个“无”字,点明人人如此。
八个字既衬托了表演者的口技之“善”,表现宾客对这位名噪京城者的向往之情,表明他那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又为即将开始的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是下文写精彩表演的烘托和伏笔。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其夫呓〔呓(yì)语:说梦话〕语。
既而〔既而:不久〕儿醒,大啼。夫亦醒。
妇抚〔抚:抚摸,安慰〕儿乳〔乳:喂奶〕,儿含乳啼,妇拍而呜〔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之。又一大儿醒,絮絮〔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一时:同一时候〕齐发,众妙毕备〔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毕,全、都。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微笑,默叹〔默叹:默默地赞叹〕,以为妙绝。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一个四口之家被深夜犬吠声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表演者高超技艺的默叹。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一个 。
点明故事发生在人们入睡之后。“犬吠”,既是一家人由睡而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切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之声都能听见。
由“遥闻”至“絮絮不止”,说明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的过程。口技表演循序渐进,变化多端。
大儿“絮絮不止”是因为被吵醒后心里不痛快。这里分写各种声音。
由“分部唱”转入“大合唱”。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
“一时齐发,众妙必备”,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 。 由“遥闻”至“以为妙绝”,写出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疏而密、由少而多的过程,表现了一家四口由睡而醒的情形。
一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唯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
未几〔未几:不多久〕,夫齁〔齁(hōu):打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器倾侧〔倾侧:翻倒倾斜〕,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稍稍正坐。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四口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 这一段既是四口人被吵醒而喧闹的余波,又是深夜失火、救火的前奏。
“齁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两个“渐”字,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一个“止”字,说明妇人和小儿也由醒到睡。
一个“微”字,突出深夜寂静的氛围,给人一种轻且慢的声感。以上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
二写宾客对口技表演的反应。“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
“稍稍”,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俄而〔俄而:一会儿〕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间(jiàn):夹杂〕力拉崩倒〔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
许许,拟声词。〕,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凡所应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无所不有。虽〔虽:即使〕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形容口技摹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不能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名:说出〕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扬起、举起。〕,两股〔股:大腿〕战战〔战战:哆嗦的样子〕,几〔几(jī):几乎,差点儿〕欲先走。
写口技表演者摹仿一场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 这一段是口技表演的第二个 ,也是全。
5 收集有关描写古代聪慧儿童生活的文言文,现代文(短的)《童区寄传》 童区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6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原文: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释文: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非常懂事,听到老师讲解《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因此他也明白了春秋的内涵从此书不离手,甚至忘记了饥渴,冷热,一心都扑到了书里
有一天,一群儿童在庭院里捉迷藏,一儿小孩失足跌进了院子里那只装水的大缸里,别人的小孩都吓得跑掉了,司马光应声而出,手执石块将缸击破,于是缸里的水流出来了,那个小孩也得救了
7 古文翻译及答案选D(A离开/距离[摘自《两小儿辩日》],B轻视/交换[摘自《愚公移山》],C禀告/白颜色[摘自《送东阳马生序》],D连词,如果[摘自《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祖纪上》])
选C(A到[摘自《郑人买履》],B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C第三人称代词[摘自《出师表》],D到……去[摘自《史记·陈涉世家》])
翻译:
(1)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
(2)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
(3)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
机智灵活(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壮。)
英勇无畏(“夜半,童自转……复取刃杀市者。”)
知法明理(“因大号……愿以闻于官。”)
不慕富贵(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柳宗元的《童区寄传》译文:
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做出一幅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对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暗看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便拿起刀杀死了那个强盗。 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非常惊恐,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幸亏杀掉了他(被杀的强盗),好极了!”随即埋藏了那个强盗的尸体,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虽然烧伤了手也不怕;又拿过刀来杀掉了做买卖的强盗。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把他们都杀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 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不过是个幼稚老实的孩子。刺史颜证认为他很了不起,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刺史于是送给他衣裳,派官吏护送他回到家乡。乡里干抢劫勾当的强盗,都斜着眼睛不敢正视区寄,没有哪一个敢经过他的家门,都说:“这个孩子比秦武阳小两岁,却杀死了两个豪贼,怎么可以靠近他呢?”
8 求《学弈》、《两小儿辩日》、《口技》古文(完整)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骗取猎物获得食物。据历史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故事中,“鸡鸣狗盗”是最早将口技运用到了军事。下面是我整理的《口技》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口技》知识点归纳1一、原文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实词翻译
第一段:
善:善于,擅长者:……的人会;适逢,正赶上宴:举行宴会于:在厅事:大厅,客厅施:设置,安放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而已:罢了团坐:围绕而坐
少顷:一会儿但:只闻:听见坐:通“座”座位
寂然:静悄悄
第二段:
犬吠:狗叫声便:就觉:睡醒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呓yì语:说梦话既而:不久,紧接着啼:出声地哭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当:在是:这初:刚刚
一时:同时妙:妙处毕:全,都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默叹:默默地赞叹以为妙绝:精妙绝:达到极点
第三段:
未几:不久齁hōu:打鼾渐:逐渐作作索索:模拟老鼠活动的声音
倾侧:翻倒倾斜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稍稍:渐渐
第四段:
呼:呼叫俄而:一会儿中间jiàn:其中夹杂力拉:拟声词
崩倒:(房屋)倒塌曳yè:拉许许h?:拟声词虽:即使一端:一种名:说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色:脸色席:座位
奋:扬起,举起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几jī:几乎欲:想走:跑
第五段:
群:众多的毕:全,都绝:消失
三、翻译语句
1、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摆酒席请客,在客厅的东北角上安放了一座八尺宽的围幕,这位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中,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3、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客人们围坐在一起。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
4、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的一阵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她丈夫说着梦话。
5、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一会儿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给他喂奶,孩子口里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呜呜地哼唱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也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6、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
这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中呜呜地哼唱的声音,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7、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妙极了。
8、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没隔多久,丈夫的鼾声响起来了,妇人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地拍一会儿停一会儿。
9、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隐隐约约地听到老鼠安全窸窸窣窣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的咳嗽的声音。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11、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起火啦!”丈夫起身大叫,妇人也起身大叫。
四、一词多义
1、乳: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
2、绝:以为妙绝(达到极点)群响毕绝(消失)
3、指:手有百指(指头)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5、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善于)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好的)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擅长,善于)
6、意:宾客意少舒(心情)目似瞑,意暇甚《狼》(神情)
7、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并自为其名(命名)
8、坐: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满坐寂然(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
11、夫:夫起大呼(丈夫)今夫不受之天《伤仲永》(那些)
16、止: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停止)止有剩骨《狼》(通“只”只有)
17、作: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动词,响起,文中是发出声音)
18、妙:众妙毕备(名词,妙处)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
五、古今异义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其中夹杂着(古);当中,中心方位(今)。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大腿(古);屁股(今)。走,跑(古);步行(今)。
(3)会宾客大宴古:适逢,正赶上。今:会议。
六、词语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②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③会宾客大宴(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④妇手拍儿声(手:名词用作状语,用手。)
⑤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作状语,远远地。)
(6)众妙毕备:妙处(形作名)
(7)妇抚儿乳(乳:喂奶名词活用作动词)
(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目:看名词活用作动词)
七、课文内容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中心: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1、读2、3、4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
(1)一家人深夜里被惊醒的场面;
(2)这家人再次入睡的场面;
(3)一场特大火灾的惊险纷乱场面;
2、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
第一场景: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第二场景: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第三场景:声音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总结:总体看来,声音的变化,由小而大,再由大到小,最后又变大。
3、文末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与首段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极言道具之简单,说明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这样,侧面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5、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
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
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
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
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6、课文中有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请找出两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7、。表时间性的词语
1、“一时”:同时发生。
2、“忽”,“忽然”:突然发生。
3、“既而”:两事相继发生。
4、“是时”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内发生。
5、“少顷”、“俄而”、“未几”,在很短时间内发生。
8、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
一(个)人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两(个)儿
百千(个)人百千(条)犬百(只)手百(条)舌百(张)口
10、概括介绍表演者技艺高超的句子:京中有善口技者。
11,“善”字通领全篇,是概括全文题旨的关键性字眼。
12、作者议论的句子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点拨:
A“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B“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作用:盛赞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6、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静的氛围?找出具体语句。
点拨:以动写静,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八、课外拓展
1、由口技之精,我们可以联想到各行各业的技艺之善,如果在本专业有所建树,你认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点拨:可就“才”、“苦练”等展开,有恒心,争取做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2、表演者技艺为什么这样出神入化?这给我们什么启迪?点拨:勤学苦练的结果,凡事都要下苦功,做到精益求精。
3、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剪纸、捏泥人、皮影戏、扎花灯……
《口技》知识点归纳2一 字
少(shǎo)顷(qīng) 犬吠(fi)呓(y)语
絮絮(x)不止 叱(ch) 伸颈(jng)
齁(hōu)声意少(shāo)舒中间(jin)
曳(y)屋许许(hǔ)声 几(jī)欲先走
二 词语
[少顷] 一会儿。
[满坐寂然] 全场静悄悄。
[施] 设置,摆放。
[会] 正巧,恰好。
[呓语] 说梦话。
[既而] 不久。
[絮絮] 连续不断的说话。
[众妙毕备] 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毕,全、都。
[意少舒] 心情稍微放松了些。少,稍微。舒,伸展、松驰。
[曳屋许许声] (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起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
[名] 作动词用,说出。
[股] 大腿。
[战战]哆嗦的样子。
《口技》知识点归纳3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要注意通过课文所写口技表演富有层次的展开和听众的种种反应,特别是抓住情节的波澜起伏和高潮,让学生深为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所感染。在此前提下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描写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是本文重要特点。文中抓住了口技表演中的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绘听众的神态、动作,表现听众的反应,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突出了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交代口技表演场面,写出道具极其简单,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只是从一张嘴里发出,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烘托口技表演之“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只做正面描写有更好的艺术效果。
2、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本篇写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
⑴直接描写:文中写口技艺人表演的三个阶段──一家四口夜眠时的声音,夜深人静时的声音和火警中各种声音;这是从正面直接描写出口技艺人表演得很精彩。
⑵间接描写:文中写宾客听了口技艺人的表演后所产生的反应──初时伸长颈项,斜着眼微笑,后来心情稍为放松,移正坐姿,最后面色大变,两腿发抖,想争先逃走;这是间接描写出口技表演的精彩逼真。
1—6文言现象汇总
5伤仲永
一、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世隶耕(属于)
称前时之闻(相当)
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
彼其受之天也(他)
泯然众人矣(完全)
贤于材人(贤:胜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
稍稍宾客其父(渐渐)
或以钱币乞之(求取)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
②词类活用
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 意思
“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
“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
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自: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④古今异义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三、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2省略句
省略宾语 “不使学”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其”,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 “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我”,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 “受之天”中“之”后省略“于”,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中“借”后面省去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⑵文学常识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感情和阐明。
10木兰诗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通“贴”,粘贴)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旦辞爷娘去(早晨)
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垫子)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流水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胡人的战马)
万里赴戎机(战争)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出郭相扶将(扶持)
雄兔脚扑朔(动弹)
双兔傍地走(并排跑)
②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中的“策”原是名词,指记事的册子,这里用作动词,“登记”的意思。
2动词用作名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原是动词,这里用作名词,“战马”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
2愿为市鞍马(动词,买)
将:1将军百战死(名词,高级将领)
2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帖:1昨夜见军帖(名词,文书,告示)
2对镜帖花黄(动词,通“贴”,粘上)
机:1不闻机杼声(名词,织布机)
2万里赴戎机(名词,重要的事务)
④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作姓氏。)
二、句式积累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中省略宾语“此”,可补充为“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中的“何所思”,是宾语前置,是“所思何”的倒装,正确的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三、常识积累
⑴作者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⑵文学常识
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辑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个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15孙权劝学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卿今当涂掌事(通“途”,道路)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1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⑵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20口技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
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
妇抚儿乳(喂奶)
众妙毕备(全、都)
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
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
变色离席(色,脸色。座,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
曳屋许许声(拉)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③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聚在一起,合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今义:里面。)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秒: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指:1手有百指(名词,指头)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指明)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⑤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抢夺声,泼水声”中省略了“抢夺”的宾语“财物”,可补充为“抢夺财物声,泼水声。”
倒装句
“会宾客大宴”中的“宾客大宴”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会大宴宾客”。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请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⑵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25.短文两篇
一、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聪明)。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饮于河、渭(黄河、渭水)
北饮大泽(大湖)
化为邓林(桃邻)
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见两小儿辩斗(争辩,争论)
问其故(缘故,原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以,认为。去,距离)
及日中则如盘盂(及,到。日中,正午)
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冷的意思)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两小儿笑曰:“孰为人多知乎?”(讥笑)
②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中“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去北方”的意思。
“道渴而死”中“道”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的意思。
“孔子东游”中“东”是名词,在这里作壮语,“到东方”的意思。
“而日中时远也”中“远”是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离人远的”意思。
③一词多义
为:1化为邓林(动词,成为)
2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判断动词,是)
为: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动词,是)
2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说)
其:1 问其故(代词,那)
2 及其日中如探汤(代词,它)
3 弃其杖(代词,他的或是他们的)
④古今异义
夸父与日逐走(古义:跑。今义:走路。)
河、渭不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孰为知多乎(古义:代词“你”。今义:姓氏。)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主语:
1“未至,道渴而死”中“未至”前省略了主语“夸父”,可补充为“夸父未至,道渴而死。”
2“问其故”中省略了“问”的主语“孔子”,可补充为“孔子问其故”。
省略介词:
3“北饮大泽”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北饮于大泽”。
省略宾语:
4“未至,道渴而死”中省略了“未至”的宾语“大泽”,可补充为“未至大泽,道渴而死”。
省略状语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中省略了壮语“去人”,可补充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①《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四篇则认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的远古的神话传说。
②《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⑵文体常识
①《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
②《两小儿辩日》是一则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30狼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缀行甚远(紧跟)
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间)
屠暴起(突然)
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睡觉)
只增笑耳(罢了)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是名词,这里作状语,“像狗一样”的意思。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是动词,这里作名词,“屠户”的意思。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是名词,这里作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是名词,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
6“狼不敢前”中“前”为名词,这里作动词,“上前”的意思。
动词作使动动词:
7“又数刀毙之”中“毙”是不及物动词,这里作使动动词,“毙之”即“使之毙”。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三、句式积累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
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倒装句
7“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四、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必读名著简介
1《童年》
作者:高尔基
内容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2《鲁滨逊漂流记》
作者:丹尼尔笛福
内容简介:
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可以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由于货船失事,鲁滨逊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岛上,陷入绝境的鲁滨逊以人们难以想象的坚强和毅力,勇敢的向各种困难挑战,以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荒种地、砍树建房,圈养山羊、修造船只。凭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使自己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救出了一个即将被土著吃掉的“星期五。”
正当鲁滨逊积极准备救出一披沦落为土著的西班牙船员时,他的命运突然逆转,一艘货船被歹徒劫持,船长和大副被送上荒岛。这时,机智勇敢的鲁滨逊不仅巧设计谋救出了船长和大副,而且挽救了船只,保住了善良的人们的性命。鲁滨逊也从此结束了自己20多年的荒岛生活,回到了英国。
3《昆虫记》
作者:亨利法布尔
内容简介: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 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有些内容你看着删吧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口技》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口技》原文
清代: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译文
京城里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人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屏风,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屏风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围绕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里面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听到远远的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声,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的丈夫在说梦话。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醒了。妇人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乳头哭,妇女又轻声哼唱着哄他入睡。又有一个大儿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边含乳头边哭的声音,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声音都模仿得像极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仔细听,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起了呼噜声,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消失。隐隐听到有老鼠作作索索的声音,盆子、器皿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许许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要争先恐后地逃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风一看里面,(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三、注释
京:京城。
善:擅长,善于。
者:……的人。
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名词动用。
于:在。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而已:罢了。
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少(shǎo)顷(qǐng):不久,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
下:拍。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寂然,安静的样子。然:用在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的样子。
哗:喧哗,大声说话。
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深巷:幽深的巷子。
深:很长。
犬吠:狗叫(声)。
遥:远远地。
惊觉(旧读jiào):惊醒。
欠伸: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呓(yì)语:说梦话。
既而:不久,紧接着。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啼:哭。
抚:抚摸,安慰。
儿乳:乳:作动词用,喂奶。
含乳:乳头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初:刚,刚开始。
叱(chì):大声呵斥,严厉批评。
一时:同一时候。
齐发:一齐发出。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
无不:没有一个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
伸颈:伸长脖子。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名词动用。
默叹:默默地赞叹。
以为:认为。
妙绝:奇妙极了,好极了。绝:到了极点。
未几:不多久。
齁(hōu):打鼾(hān),打呼噜。
(2)渐:慢慢地。
微闻:隐约地听到。
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拟声词)
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
倾侧:翻倒倾斜。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shǎo):稍微。舒:伸展、松弛。
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正坐:端正坐的姿势。
忽:忽然,突然。
火起:起火,失火。
齐:一齐。
俄而:一会儿,不久。
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中:其中 间:夹杂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
力拉:拟声词。
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
齐作:一齐发出。
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没有的。
虽:即使。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口:嘴巴。
名:作动词用,说出。
于:在。
是:这。
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
离席:离开座位。
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张开、展开 出:露出。
股:大腿。
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jī):几乎,差点儿。
先走:抢先逃跑。走:跑。
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都消失了。
毕绝:都消失了。
撤屏:撤去屏风。
是:这。
奋:扬起,举起,撩起。
四、整体赏析
《口技》一文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此篇描述的是一次口技表演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曲艺的精湛技艺,从而更加热爱放射着灿烂光辉的民族文化遗产。就此篇所写的具体内容来看,社会意义并不强烈。但是,它在艺术上颇具匠心,文虽简而笔法娴熟,事虽约而技巧高超。其艺术创作经验值得后人认真加以总结和借鉴。
化声为形,使情景宛然在即,活现眼前。《口技》的作者以成功的文学实践妥善地突破了以文记声的局限,通过想象和联想,化声为形,以文记形,把听觉形象转化为可感、可触、可即的视觉形象,把作用于听众两耳的声音,改变成作用于读者的双目,形成文学价值较高的书面语言。作者维妙维肖地描写了口技所表现的`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写得形态毕现,如在目前。作者笔毫细腻如丝,写深巷犬吠之声,摹妇人惊觉欠仲之势,状抚儿入睡之态。从细微处落笔,情态通真欲现,恍若在即,有时又放手纵搅,挥酒淋漓地描写大火烛天,万人急起相救的情状。从而在艺术上达到这样的效果:把口技所描摹的一次深夜情景传达尽致,使情景像**一般逼真、具体、传神。
着笔听态,显表演的效果优佳。《口技》的作者为了突显表演者艺术的高超,很着意于听众的神态描绘。作者的用心相当周到、细致,他一笔并写几面,在描写表演的每一过程时,都是先写表演,后写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棒接起来。当众声齐发时,作者写到“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动态上的“伸”“侧”,神情上的“笑”“叹”,超神入化,写出了听众反映热烈,莫不心折。当诸声渐敛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随着声音的变化而情态更易。而当深夜救火,情景骤变时,作者又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个个惊服。作者写听态,虽不无夸张之意,但这种夸张不是浮词夸饰,而是以充分的表演情景的描写为基础,显得扎实可靠,是精湛表演的客观效果,又显得顺理成章。作者写听态,虽散布三节文字之末,有收束段落之意,但非目的之所在。写反应是手段,服务于目的,服务于映衬表演者技巧高妙之目的。
层深迭进,引读者步步进入胜境。此文篇幅短小精梓,但作者讲求章法布局,由深巷犬吠写起,轻轻濡墨,随着人物活动増多,新次加强。犬吠是声,亦是环境点染,是夜的气氛渲染。犬吠是发因,促使女人“惊觉欠伸”,而男人尚在“呓语”不休,此为一层。眼后儿配,大哭,使丈夫梦醒,此为一层。随后,大儿醒来,“絮絮不止”,此为一层。一家四口因犬吠而醒,产生连锁反应。其中不仅对睡意朦陇的情态刘面细致,而且有性格的初步勾勒,“叱”,可见其夫脾气暴烈。三层渐次写来,到“当是时”,提挈笔意,总加描述:“妇手拍儿声,呻鸣,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交织一起,形成声的交响。此段由分及合,章法细密。到失火场景,进入高潮阶段,作者笔酚墨饱,词满意足,这节也很有层次。“火起”为“忽”,是突然爆发,猝不及防。“夫起大呼”,是第一个反应者,“妇亦起大呼”的“亦”,联属文字,三处“大呼”,可见情势危急,引得“两儿齐哭”。再着一“俄”,迅速推宕开去,有“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由呼、哭声急速转入火势描述。风声大作,火声大发,呼声大起。由失火旋入火,其间有求救声,曳屋声,抢夺声,泼水声。至此,文章进入飞卷激弃的高潮,千声进作,沸反盈天。然后再总绾一笔,“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明其一处”,把声音搅混起来写,犹如交响乐进入急管紧弦的狂潮。“不能指其一”“不能明其一处”更是盛夸此时声音进入莫之能辨的境地。整个文章,有先有后,层次分明,有分有合,脉络清晰。余外,在推进文势时,又不径情直遂,而是张弛有致,尽跌宕起伏之能事。犬吠处渐“张”,至各声“一时齐发”,成的小高峰。复归平静,转入“弛”,片刻的“弛”孕育着“张”,由“呼”人入“声”,由“弛”进“张”,恰如江海万里,澜徐起而至于惊涛裂岸。同时,以一张一弛来反映听众情绪的起伏变化。“伸颈,侧目”是情绪之“张”,“宾客意少舒,稍正坐”是情结之“地”,“变色离席”“两股战战”,是“弛”后之“张”,心弦紧绸,如满月之弓。整个文章时张时弛,就使文势起伏,妙趣横生。
动静制宜,使情状更为逼真,栩栩如生。口技表演开始,“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者”,是听众收神聚志,凝容谛听之。犬吠声起,是打破满堂静态情景之“动”。最后“抚尺一下,众响毕绝”,则是戛然而止,声态之“静”。以“静”始,中转“动”,而归于“静”。静则使人如临其境,动则使人如闻其声,增强了逼真感。这样处理动静,已见高明,但作者还要“更上一层楼”,寓静于动,动中显静,充分地显示了关于动静处理的艺术的辩证法。“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案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从表面上看,这段文字是写动,拍儿,鼠窜,咳嗽,盆,无一不动。但作者却于动中写了静。齁声如富之“动”,是人之熟睡之“静”的反衬,鼠动细微尚能接耳,正是其“动”对夜“静”之点。而当千声并作之时,听众“变色离席,奋袖出霄,两股战战”之“动”,又正是其屏气敛息之“静”的显示。
呼应有方,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更加突出的揭示。文章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启卷,而又以此终章。在一篇简约省俭的短文中却不厌其地有意重复,大有深心。这非闲文浪墨,而是为了告诉人们,桌、椅、扇、尺,根本无声息可言,而表演时诸声咸具,众妙毕备,根本不是靠其它器物发声,乃是从一张口里发出来的,这是绝妙的一“口技”。同时,这又并非单纯从结构上着眼,呼应首尾,使文章成一整体,而是艺术的强调,用这近似魔术师揭晓般的手法,更加显著地突出主题,更为强烈地表现表演者技法之精妙,令人惊服叹佩。这样的布局结构有点睛之妙,无蛇足之嫌。一篇短文写得如此精妙,诚然是因对象(口技)的精妙之故,但切不可以为这是无取舍的自然主义的实录,作者显然在不改变对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文学加工,调动众多的描写手段,使物情穷形极相。不身临其境,亲闻其声,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不注重技巧,独运匠心,也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此文艺术上取得显若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重视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
《口技》一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摹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场景,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全文紧扣“善”字,形象而逼真地进行正面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弛缓至紧张的三个场景,再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为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行文语言简练而又细腻,形象而又传神,构成自然、清新、感人的格调。
1口技文学常识解释词语解释句子和相关阅读题
一、本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编选的一部 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他的字是 ,他是顺治年间的 二、解释词语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会宾客大宴 4于厅事之东北角 5施八尺屏障 6众宾团坐 7少顷 8满坐寂然 9满坐寂然 10便有妇人惊觉欠伸,11其夫呓语 12既而儿醒 13当是时 14妇抚儿乳 15妇拍而呜之 16夫叱大儿声 17众妙毕备 18侧目 19以为妙绝 20未几 21夫齁声起 2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23宾客意少舒 24宾客意少舒 25稍稍正坐 26俄而百千人大呼 2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8力拉崩倒 29曳屋许许声 30虽人有百手 31不能指其一端 32不能指其一端 33不能名其一处也 34不能名其一处也 3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36奋袖出臂 37两股战战 38两股战战 39几欲先走 40几欲先走 41群响毕绝 42群响毕绝 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A少顷 B既而 C是时 D一时 E未几 F忽 G俄而 H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 ②表示同时发生:___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___ ④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____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_____、_____、_____。
2口技的文学常识
···通假字---强,通“僵---说,通“悦”,愉快,高兴。
-----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乌,通“无”,没有。
----不,通“否”,表疑问。-----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2、形容轻而易举,---------------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
2、不明白,糊里糊涂。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海阔天空:1、形容天地辽阔,无边无际。2、比喻心胸开阔,无拘无束。
3、也比喻谈话或想象漫无边际。····古今异义------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
3口技的文学常识
···通假字---强,通“僵---说,通“悦”,愉快,高兴。
-----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乌,通“无”,没有。
----不,通“否”,表疑问。-----知,通“智”,智慧。
····一词多义--------暗送秋波:1、比喻美女暗中以眉目传情。2、也比喻暗中讨好别人或暗中勾搭。
-------------黯然失色:1、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2、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八面玲珑:1、原指四面八方通明敞亮。2、也形容特例外观挺拔秀丽。
3、后多用来形容从处世圆滑或办事细致周到-------------百花齐放:1、各色的鲜花一齐开放。2、后多比喻文艺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地发展。
--------------------不动声色:1、形容遇事沉着、镇静自如。2、形容轻而易举,---------------不明不白:1、不清楚,不知底细。
2、不明白,糊里糊涂。3、暧昧,不清白,不正派。
-----------------海阔天空:1、形容天地辽阔,无边无际。2、比喻心胸开阔,无拘无束。
3、也比喻谈话或想象漫无边际。····古今异义------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⒈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今王鼓乐于此。③冠切云之崔嵬。
简析 “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带宾语。
4《口技》课下注释及文学常识
注释:
善:擅长,善于。
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厅事:大厅,客厅。
施:设置,安放。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隔断视线的东西。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
然:。的样子。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座位。
犬吠:狗叫(声)
惊觉欠伸:惊醒后打哈欠,伸懒腰。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呓语:说梦话。
乳:喂奶。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一时:同时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
默叹:默默地赞叹。
未几:不多久。
齁(hōu):打鼾。
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倾侧:翻倒倾斜。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俄而:一会儿。
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曳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形容声音之杂。
虽:即使。
名:说出。
于:在。
是:这。
奋:张开。
出:露出。
股:大腿。
战战:哆嗦的样子。
几:几乎。
走:逃跑。
绝:消失。
稍稍:渐渐。
而已:罢了。
团:聚集。
少顷:一会儿。
哗:喧哗。
既而:不久。
是:这
叱:大声呵斥。
以为:认为。
绝:极。
文学常识
作者:林嗣环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5蒲松龄的《口技》习题
口 技(蒲松龄)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人。
2、《聊斋志异》“聊斋”是 ,“志”是 ,“异”指 。 多数作品通过 的手法,折射 。
二、解释加点字:
1、俟暮夜问诸神 俟
2、倾耳寂听,但窃窃语 但
3、内外动息俱冥 俱 冥
4、似一婢答云 云
5、俄闻帘钩复动 俄
6、售其医。 售
7、听之了了可辨。 了了
参考答案:
俟:等,等到。 但:只是。俱:都,一并。 冥:安静。 云:说。俄:一会儿。
三、阅读下文,回答10~15题: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太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个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茂,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俟( ) 迢( )
2、“俄”在文中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再从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3、翻译句子:群讶以为真神。
4、本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摹仿表演了几个人的声音?这些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
5、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文中原句回答)
6、口技表演者借口技来干什么?
7、概括文章主题:
参考答案:
1、sì tiáo
2、旋
3、众人非常惊异认为是真正的神仙。
4、九姑、腊梅、六姑、春梅、小郎子、四姑、阿姑
5、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6、借口技以卖药骗人。
7、文章记叙了一位擅长口技的女子借助口技之术替人看病谋生的故事。表达了对其行医的做法和平庸的医术稍加嘲讽。赞扬了她高超的口技。
6蒲松龄的《口技》习题
口 技(蒲松龄)练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人。
2、《聊斋志异》“聊斋”是 ,“志”是 ,“异”指 。 多数作品通过 的手法,折射 。
二、解释加点字: 1、俟暮夜问诸神 俟 2、倾耳寂听,但窃窃语 但 3、内外动息俱冥 俱 冥 4、似一婢答云 云 5、俄闻帘钩复动 俄 6、售其医。 售 7、听之了了可辨。
了了 参考答案: 俟:等,等到。 但:只是。
俱:都,一并。 冥:安静。
云:说。俄:一会儿。
三、阅读下文,回答10~15题: 村中来一女子,年二十有四五。携一药囊,售其医。
有问病者,女不能自为方,俟暮夜问诸神。晚洁斗室,闭置其中。
众绕门窗,倾耳寂听,但窃窃语,莫敢咳。内外动息俱冥。
至夜许,忽闻帘声。女在内曰:“九姑来耶?”一女子答云:“来矣。”
又曰:“腊梅从九姑耶?”似一婢答云:“来矣。”三人絮语间杂,刺刺不休。
俄闻帘钩复动,女曰:“六姑至矣。”乱言曰:“春梅亦抱小郎子来耶?”一女曰:“拗哥子!呜呜不睡,定要从娘子来。
身如百钧重,负累煞人!”旋闻女子殷勤声,九姑问讯声,六姑寒暄声,二婢慰劳声,小儿喜笑声,一齐嘈杂。即闻女子笑曰:“小郎君亦太好耍,远迢迢抱猫儿来。”
既而声渐疏,帘又响,满室俱哗,曰:“四姑来何迟也?”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
遂各个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
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茂,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
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笔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
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
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俟( ) 迢( ) 2、“俄”在文中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一会儿”“不久”等,再从文中找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3、翻译句子:群讶以为真神。 4、本文中的口技表演者摹仿表演了几个人的声音?这些人依次是_____________。
5、口技者授给病者的药方见效吗?(用文中原句回答) 6、口技表演者借口技来干什么? 7、概括文章主题: 参考答案: 1、sì tiáo 2、旋 3、众人非常惊异认为是真正的神仙。 4、九姑、腊梅、六姑、春梅、小郎子、四姑、阿姑 5、而试其方,亦不甚效。
6、借口技以卖药骗人。 7、文章记叙了一位擅长口技的女子借助口技之术替人看病谋生的故事。
表达了对其行医的做法和平庸的医术稍加嘲讽。赞扬了她高超的口技。
7急需口技习题(课外的)
[基础巩固集练] 一、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节选自清朝 编的小说《 》。
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 二、字音字义 1 掌握下列生字的正确读音。
嗣( ) 少( ) 吠( ) 许许( ) 曳( ) 叱( ) 间( ) 几( ) 2 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含义。 (1)妇抚儿乳( ) (2) 众妙毕备( ) 儿含乳啼( ) 以为妙绝( ) (3)以为妙绝( ) (4)手有百指( ) 群响毕绝( ) 指其一端( ) 3给下列字形相近的字组词。
倾( ) 嗽( ) 懒( ) 顷( ) 喇( ) 蔌( ) 三、语言积累 1将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 表示突然发生:----------、------------ (2) 表示相继发生:----------- (3) 表示同时发生:------------ (4)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2翻译下列句子。
(1)宾客意少舒。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4)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5)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四、朗读背诵 1下面句子读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 是 宾 客 无 不 变 色 离 席 五、问题探究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提示:参加宴会者无不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大富人家,可表演者一声抚尺,使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2 各场景的声音变化有何特点?有什么好处? (提示:第一个场景的声音从“深巷犬吠”开始,写到屋中四人的不同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第二个场景“夫声起”、“妇梦中咳嗽”说明一家人由醒而睡,声音变小,尤其通过鼠倾盆器之言来衬托屋内的安静,甚是绝妙。
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由“一人大呼”到“夫大呼”、“妇大呼”、“两儿哭”•再到百千人“大呼”、“儿哭”、“犬吠”,再到各种风火声、救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说明声音由少而多、杂,也越来越大。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思路清楚有序,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体现出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六、欣赏评价 1 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提示:准确传神,让人一下子就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幅画面。) 2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提示:“遥闻”表远远地听到之意,营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宁静的氛围,一开始便把人们带入了特定的生活环境中。
“微闻”是指声音轻而慢,从侧面突出房间的寂静。这两个词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们在生活中的听觉感受。)
七、拓展阅读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我还有一个哥哥。
九个字,我已深思熟虑了一辈子,才造出这个句子。“其实”说明这是个秘密;“还有”表示一个暧昧的存在;“哥哥”就是哥哥,一个亲人的称呼,但是放在这里,就又了八卦的气息。从童年开始,我就在想,若有一天,我有机会向人吐露这个秘密的时候,我该怎样用最简洁、最精准,以及最煞有介事的方式表达。最终我认为上面那个句子是最好的。可是我终究没有机会说出来。
不对,我也说过两次。第一次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告诉我最好的女朋友,我深呼吸,再深呼吸,战战兢兢地说出这让我心里重重发颤的九个字。但是由于紧张,好好的句子被我断得乱七八糟:其实我,还,有,一,个哥哥。我的朋友笑得前仰后合:“什么意思,到底他是你爸的私生子,还是你妈红杏出墙的结晶?”这种庸俗的联想让我顿时丧失了描述一切事实的兴趣。
第二次,我说给了启哲,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他会变成我的未婚夫。我头疼欲裂,觉得身体悬浮在床的上方,眼角不知为何残存着一滴眼泪,思维也变得软绵绵水波荡漾。我说:“其实我,还有一个哥哥。我可以介绍你认识他。他会来,等我睡着了他一定会来。”启哲一点一滴的抚摸着我的脸,他温柔但是强硬的说:“臻臻,你醉了。”
(1)
那个名叫尼采的疯老头说的,当我凝望无底深渊时,无底深渊也在回望我。其实我和我哥哥之间,大抵也是那么回事儿。他不愿意我向任何人提及他,他甚至放过狠话说,若是我带着任何一个我熟悉的人来看他,他就立刻消失,从此再也不让我找到他。他总是放这种幼稚的狠话,我也只好配合他,装作被他的狠话威胁道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技越来越逼真。没有办法的,男人都是孩子,这是在我十四岁那年,妈妈郑重其事的告诉我的真理。
通常时晚上,哥哥会来我这里。我的房子位于我们这个北方城市的正中央,二十一楼上的小公寓。很简单,但是一个人住也够用了。当启哲留下过夜的时候,哥哥就不会来。用不着我打电话告诉他今天不方便,也用不着他发信息来问我可不可以过来——我们之间有种绝对不会出错的默契,根本不需要通讯手段那类无聊的东西。我的冰箱里永远冻着几瓶燕京纯生,我的茶几上永远会有一包拆了封的红色万宝路——这些都不是启哲的嗜好。有时候等哥哥来了,我还会跑楼下去那几家开门道凌晨两点的小吃店买点心和下酒菜。我不确定他是否知道,我在盼着他。
他坐在我客厅角落的地板上,背对着我。走廊上仅剩的灯光正好从侧面打过来,把他的后背变成清晰的阴影。他捏瘪了空的啤酒罐,淡淡的说:“今天你们那里又死了个病人。我路过的时候看见了。”
我回答:“是。”
“不是你给治死的?”他坏笑。他总认为自己这种低级的玩笑是幽默
犹豫了片刻,我终于跟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哪天跟我回家去见见爸妈?你躲起来,偷偷看一眼就好。”
他像是被啤酒呛了,笑着说:“他们是你的爸妈,和我有什么关系?”
“不能这么说。”我自己都知道自己语气软弱。我本来想说“其实他们很想念你”,但那不是事实,我的父母快要把他忘记了,只是在非常特殊的时候才会偶尔提到他。比方说,我妈妈在牌桌上跟别人闲聊,牌搭子说起自己的儿媳妇流产了,我妈妈会说:“哎呀真是作孽,那可要受罪了——我当年在怀臻臻之前怀过一个儿子的,怀道快四个月掉了——那次差点要了我的命。”——在这样的场合,哥哥才会被想起来。
我曾经问过哥哥,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他没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轻蔑的说:“因为我不稀罕,所以不想来。”
电话就在这个时候响了,是启哲。启哲说:“你睡着了对不对?响了这么多声才接电话。”他笑了,“我在楼下,我这就上来了。”
放下电话的时候,哥哥已经走了。
(2)
哥哥总是在夜深的时候才会来找我。我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大概是幼儿园的时候那时候哥哥和我一样,是个小孩子。有小孩子矮小的身材和稚嫩的嗓音。由于是出现在夜里的关系,我没能清楚的看到他的脸。我都忘记他有没有自我介绍了,总之,从我有记忆起我就知道他是谁,我就是知道。他每次都会坐在我的小房间的窗台上,我从小床上正好能望到他顽皮的晃晃悠悠的腿。于是我就从被子里爬出来,热情的邀请他分享我藏在床下的零食,还有小人书。他话不多,很多时候都是他听我唧唧喳喳地聒噪不停,我跟他讨论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到底包括多少种东西——我已经学会从一数到一百了,孙悟空会变成花,会变成树,会变成猪八戒,会变成牛魔王——可是我怎么觉得这样数下来,好像数到一百也数不完的。我困惑的看着暗夜中哥哥的轮廓:“到底一百更大,还是七十二更大呢?”他托起腮帮子,他和我一样,觉得这个问题真的是很伤人脑筋。
隔壁大人房间的灯亮了。哥哥轻轻地冲我挥了挥手,然后打开窗子,就这样消失了,和浓重的夜色融为一体——小时候,我们原来生活的城市还没有那些醉生梦死的霓虹灯。
然后我就“哇”地哭了,其实我并不想哭,只不过我心里存了太多的疑问。比如我为什么不能像哥哥那样,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去不会摔死;比如哥哥到底是不是住在月亮上以及他到底能不能带着我到月亮上去看看;比如我们还没有约好哥哥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当这些事情此起彼伏争先恐后地侵略着我的大脑的时候,我除了哇哇大哭,就没有别的办法来表示我的焦灼了。
妈妈抱起我,轻轻拍打着我的脊背:“妈妈知道,臻臻做梦了——”奶奶若有所思的看着我说:“会不会看见什么了,小孩子的眼睛干净的很。”妈妈不出声地笑笑,对这种农村来的老太太的迷信言论表示无奈。
一转眼,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我十一岁的时候,班上开始有一些女孩子不知为什么,神神秘秘的去跟体育老师请假,那时候哥哥说话的声音也在奇怪的变粗,有一次他还让我伸出手去触摸他脖子上那块凸出来的积木;十五岁的时候,我喋喋不休的跟哥哥讲述着我明恋的**明星和暗恋的隔壁班男生,他从鼻子里轻轻的发出“哼”的一声以示嘲笑;十八岁那年夏天,我考上了医学院,也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刻骨铭心的失恋。北方明朗的夏夜,哥哥轻车熟路第从窗户进来。我们相伴了这么多年,那是他头一回紧紧地拥抱我,哥哥的胸口是凉的,不过不是那种没有生命迹象的冰凉。我流着眼泪问他:“为什么曾经那么深刻地眷恋着的人,明明还活着,却已经跟我永别?他不如死了好,如果这样的诀别是自然力造成的,我想起他的时候就还不至于这么难过。”哥哥说,他不懂这些,他心里没有我们的贪嗔痴,只不过他和我是永远不会永别的。这点,我也坚信。
哥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肉体,没有名字,没有存过的证据,连生命也没有,所以他当然不会幻灭,不会归于无形。这么想想,就觉得无比安慰。
二十二岁,我道苏格兰去做了半年的交流生。那个地方的海岸,礁石,还有无边无际的寂寞让我知道了原来一切的生命力都起源于荒芜。午夜,我躺在宿舍里听电台里的谈话节目。鬼使神差地,某一天,我给那个节目打了电话——我一开始纯属无聊,我自己也没想到电话居然打通了——我忽略了苏格兰那个地方人很少,我是说,跟我从小生活的城市比较的话。我不知道是什么驱使我跟主持人说出了关于哥哥的事情——对,我完整地说了所有的故事,从妈妈流产说起,道童年,到现在,我说妈妈真的顺利生下了哥哥,那就绝对没有可能在次年的六月生下我了——那么我又会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生命里寄居呢?也许是异乡深入骨髓的寂寞让我觉得没什么能算得上隐私,也许是因为用另一种语言讲述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
主持人说,是不是因为你自从知道了哥哥的存在过——他用的是过去时——这件事就给童年的你留下阴影呢,所以你才总是有哥哥会回来看你的幻觉,如果哥哥顺利出生的话,你就不可能存在了,你觉得你偷了别人的人生,着让你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某种恐惧?他的语气温和,但是毋庸置疑。于是我把电话挂了,沮丧地发现自己很蠢。我根本就不应该跟人谈论哥哥,根本就不应该试图让人明白这件事,不管那个听众说什么语言,不管会认为我在讲述一个幻觉。这真让人恶心。
后来,哥哥就来了。他出现在苏格兰的老房子的壁炉里面,把身体一个奇怪的姿势。他轻轻地微笑着:“你有在做蠢事。”我说过的,哥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生命,所以时间和空间都束缚不了他,他可以无所不在,他可以同时活在好几个年龄里面。就好像现在的样子——他操着二十几岁的人说话的声音,可是弯着腰顽皮地抱着六岁的膝盖,像个十四岁青春期的男孩子那样语气嘲讽,微笑的那点余音明明是五十岁以上的沧桑。我开心地深处手臂,把他从壁炉里拉出来。什么证据都不重要,我们总是可以团聚,在世人看不到我们的时候。
(3)
周末,我和启哲去逛商场,然后把我爸爸妈妈接出来吃晚饭。我们给爸爸选了新手机,给妈妈买了羊绒衫。爸爸和妈妈神色悠然地坐在新开的湘菜酒楼里,白色瓷杯里的绿茶倒映着错落的灯光。他们在和启哲讨论着我到底是国庆节还是明年春节的时候跟启哲回一趟他的家乡,去见他的父母——那是一个离我们这里很远的城市。“臻臻的假期太难凑了,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值班。你跟你父母说,不好意思,刚开始工作的小医生都是这样的,过几年会好一些。”爸爸看着启哲,语气中像是代我致歉。
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吧。每个人都对现状感到满意。我知道我应该珍惜,应该懂得感激所有的一切。又一道菜上来了,色彩缤纷的遗桌子,有什么理由不说“谢谢”呢?启哲为我舀了一勺板栗,说,“很好吃。”
妈妈又在习惯性地感慨时光了。她说:“怎么遗转眼,女儿都这么大了。”然后他笑着看启哲,“其实就差那么遗点点,你就遇不上臻臻了。”
“对,就差那么遗点点,我们今天说不定就是坐在这里,招待我们的儿媳妇。”爸爸也笑。
“谢天谢地。”我说,“还好生了我,不然的话,妈,你该是个多恶的婆婆。”
“我本来就更想要个女儿。”妈妈不服。
“你当然舀这么说。”爸爸悠闲死靠在椅背上,看着启哲,“那个时候我们的男孩子没了,都是他的错,所以她只好强调她本来更喜欢女儿。”
“什么叫都是我的错?“妈妈眼睛瞪起来的样子像个小女孩。
“其实都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太年轻,就像你们现在一样。“爸爸微笑地看着启哲,用筷子指了指妈妈,”我们俩吵架,她跟我赌气跑到大马路上去。结果下雨了,是雷阵雨,那时候夏天,天气说变就变。然后就发高烧,到医院去打点滴,不知道输了多少青霉素进去,医生就说,保险起见,还是放弃孩子吧…“
“那还不是你的错,”妈妈抢白,“你和孕妇吵架,还不算丧尽天良?”
我没有听见后面的对话,耳边有一种奇怪的、持续不断的蜂鸣声,脑子里似乎是一片雪地一样的空白。一颗心在不断地往下沉,往下沉。很奇怪,我一米六八的身高,为什么能容得下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深渊呢。一直以来,他们告诉我说,是因为妈妈生病吃药,药物影响的关系,才不得已才只能放弃哥哥。我从来不知道,原来这后面还有年轻男女的意气用事。这么微不足道,这么可笑的事情,一些他们现在都可以当成年轻岁月里的美好回忆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些事情,然我哥哥失去了成为他自己的机会。你们不应该忘了哥哥,你们怎么可以忘了他,你们怎么可以如此轻率地谈论他,就像在说一个笑话。
“臻臻,汤不好喝么?”妈妈终于注意到了我。
“不,没有。”我屏住呼吸,一口气喝干了它。辣的。我感觉到脊背上有双忧伤的眼睛,缓缓死凝视着我,就像是有一把洁白晶莹的雪慢慢的在我脊背上融化一样。于是我知道哥哥来了。他什么都听见了。
我们准备离开酒楼的时候,我在停车场看见了哥哥。他藏在一个灯光昏暗的地方,离启哲的车很远。他像个小孩子一样,垂着脑袋,静静地坐在一辆黑色丰田的阴影里。我趁启哲拿钥匙的时候,躲过爸爸妈妈的视线,走近他。我不知道该和他说什么好。我只能伸出右手,轻轻覆盖在他略微抽搐的脊背上。
“你走吧。”他的声音闷闷的,“我就是看看他们,看看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样子。看遗眼就好。”
“你不是说没有我们的贪嗔痴吗?”我停顿了一下,说,“对不起。”
“你我之间,不说这些。”他轻轻地笑。
“臻臻——”不远处传来了启哲的声音,“你一个人在那儿干什么,上车,我们要走了。”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大跳,惊愕地仰起脸,启哲远远地冲我挥手,脸上带着一点轻微的不耐烦。空旷的停车场原来是这种暗沉沉的,掺着灰的绿色。
(4)
又是一个夜班,回到我二十一楼的蜗居的时候,踩着一地黎明的惨白。
启哲居然坐在小小的沙发上等我。看上去纹丝不动,不知道坐了多久了。听见我进来,他也没有回头看我,却一直盯着茶几上我忘在家里的手机。
“你来了?”疲倦让我大脑的运转速度明显慢了。
“臻臻,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他的雨点听上去很平缓。
我没有回答。我在发愣。我的确不知道他指哪件事情。
“启哲,有话你就直说吧,我快三十个小时没有睡觉了,要吵架现在也不是时候。”我无可奈何。
他一言不发死冲进厨房里再冲回来,手里拿着硕大懂得黑色塑料袋。在我面前抖开,十几个“燕京纯生”的易拉罐叮叮当当倾泻在地板上,宛如某种打击乐器。
“别告诉我这些都是你自己喝的,你喝半杯就会头晕。”他铁青着脸,呼吸越来越急促。然后他又抓起桌上的烟盒:“前天,我来的时候,这盒还是满的,今天只剩下几根…”他深呼吸了一下,“臻臻,我也不想和你吵。你告诉我,那个人是谁。”
“什么人都没有。”我艰难地注视着满地的金属罐子,“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知道我住在这里,我有那么多过去的同学,还有朋友,是你太敏感。”、
他注视了我几秒,然后冷笑了一下。拿起我的手机,在我眼前晃:“你自己看。每两三天你就要给一个号码打电话,那是谁的电话?要不是我不小心看到你把手机忘在家里…”
“你有什么资格偷看我的手机!“我像是被点燃了一样。
“你有什么资格来和我说‘资格’?”他紧紧地扼住了我的手腕,越来越激动,“说,那个男的是谁,说,你早就不打对劲了,就连和你自己的爸妈吃顿饭,在停车场里都要找机会溜走——你是不是去给他打电话?就那么急不可耐地偷情么?那是你自己的父母,你会不会太不要脸了!”
我的脑袋里“轰”的一声巨响,那使我听不到所有的声音。当启哲狠狠地把我推倒在地板上的时候我知道我自己以一个难看的姿势爬了起来,我知道自己在缓慢地后退,站在门口的时候我说:“你说的对,我是有别的男人,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把戒指还给你,你就当是你自己瞎了眼…”
在他难以置信地发呆的时候名为夺门而逃。我跑出了公寓楼,跑出了小区,跑到了大街上,一路随着日出狂奔,自己都以为自己在追太阳。眼泪和身体一样疯狂地在冷清的空气中滑行。那个经常拨打的电话号码,是心理医生的。那是我最最羞耻的隐私。为什么一个男人就可以这么轻易地把它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因为他想娶我?哥哥,我没有办法向任何人证明你的存在,我没有办法向任何人解释你的存在,我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我自己也常常怀疑你是个幻觉,你是我的妄想。原谅我把你当成了我的病,哥哥,你一定要原谅我。
(5)
我筋疲力尽地蜷缩在客厅的沙发里,哥哥狡黠地笑着,像往常那样,坐在我对面的地板上。
“我结不了婚了,你很高兴?”我每好七地建起一个靠垫冲他扔过去。
“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怕什么?”他满不在乎。
其实我机括那个很低迷,哪里是一句“结不了婚”能概括的。这中间的情节酷似一部肥皂剧,不提也罢,比如启哲的伤心和怨恨,比如我爸爸妈妈的难以置信,比如他们对我的三堂会审以及我的守口如瓶。我想我有生以来头一回,让父母以我为耻了。也好,人生苦短,什么事情都该经历。
沉默了很久,哥哥突然说:“你很舍不得那个男人吧。”
“那又怎么样,和他说实话?我撒谎,他认为我在偷情;我说实话,他认为我是神经病。惨不惨?”
“我连累了你。”哥哥静静地说,摇了摇头。
“是你说的,你我之间,不说这样的话。”我悲从中来,“我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若有一天,我能遇上一个男人,他能相信我所有的话,甚至,他能像我一样看到你,我就二话不说嫁给他。”
“我以后不会来了。”片刻沉默后,他突然间语出惊人,“原来我以为,我们这样见面,并不会打扰任何人,可是现在证明不是那么回事。是我的错,我不该违反自然规律。”
“去他妈的自然规律,我不在乎。”我烦躁地说。
“你是淑女,不能讲粗话。”他挑了挑眉毛,“我的意思是,我以后不会来得这么频繁,我偶尔来一趟,在树梢上,在电线杆子上,活着在云上面,和你招手,你就看到我了。”
“走吧,”我站起身,甩甩头,去干来势汹汹的辛酸,“我去看看奶奶,和我一起去么?妈妈说,她当初流产的时候,最伤心的人就是奶奶。”
他的眼神前所未有的温暖,他说:“好的。”
奶奶家住在近郊,从车窗往外看,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田。非常绚烂的绿色,奶奶坐在老房子的院子里,那把椅子很旧了,就像她的眼神一样,苍老,但是暖和。现在奶奶经常这样那个端坐在院子里,安逸地像是凝视时间的缓慢蠕动。
她已经不再认得爸爸,不再认得妈妈,偶尔,会认得我。
“奶奶——”我开心地叫她。
“现在几点了?”奶奶冲我笑了,不过是礼节性的。
“3点半。”我告诉她。
“那还早。”她像是自言自语,“再等半个小时,我就要去接臻臻放学——”
“臻臻在上小学啊?”我故意拖长了声音,“那我是谁?”
“你是臻臻。”奶奶泰然自若地说,“你是大臻臻,大臻臻已经长大了,快要结婚了;可是小臻臻才六岁,放学回家当然得有大人去接,不然碰到坏人怎么办,你说对不对?”
“对,太对了。”我看着她满是皱纹、胸有成竹的脸,心里暖洋洋的,“奶奶,你还记得我快要结婚了呀》”我想爸爸一定还没有告诉她关于我的“噩耗”,或者告诉了,但是她记不住。
“当然记得。你是要和他结婚对吧?”奶奶伸出食指,指着站立在树阴里沉默的哥哥,“很好啊,那个小伙子看上去很精神”
“奶奶,他不是要和我结婚的人,他是——“哥哥轻轻地冲我摇了摇头,食指放在嘴唇上。
“你看到了么?”我从奶奶身边站起来,跑过去抓着他的胳膊摇晃,“你看,你能相信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看得到你,奶奶也能看到!哥——”我停顿了一下,“你也会有眼泪吗?”
“我要走了。”他深深地看着我,郑重其事,“我本来不应该——不应该以现在的样子,我是说,以一个具体的样子出现在你面前的。只不过,我想你。”
“我不管你以什么样子痴线,哪怕周围一团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你变成了漆黑的一部分,也可以。常回来看我,好不好?”
“臻臻,你记得,我无处不在。”
“你会变老吗?”
“我早就老了。”他忧伤地笑着。
这一次,哥哥的消失和以往略有不同,我仿佛感到周围有一阵微弱但是强悍的风。满天满地的阳光下,我闭上了眼睛,周身空气的旋涡就这样深深地卷进我的身体里面,在我体内那个无边的深渊里回荡起寂寞的呼啸。于是我就知道,怕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会再见到哥哥了,不过,我也知道,我们是一体,哥哥无处不在。
睁开眼睛,世界寂静如常,或者在任意的角落都有罪恶上演,可是天空到底是无边无垠的。我回到奶奶的椅子前,心里异常平静和安然,我要静静地和奶奶一起等到4点钟,一起去接六岁的我放学。
(6)
我是生死,你是轮回;我是红尘,你是虚空;我是用来标示岁月的某个微不足道的点,你是容纳所有沧海一粟的无垠;我是业障,你是修行;我是渴望成为神的人,你是无法褪尽人气的神;我是“此时此刻”的囚徒,你是“永恒‘这片原野上的牧羊人;我是不可能脱离’此情此景”的肉身,你是天地悠悠的一部分;我是至情至性的欢笑于哭喊,你是高山顶上寂然的雪线;我是照耀微笑灰尘的一线阳光,你是拥抱万物的黑暗;我原谅所有琐碎的恶意,你负责批判一切不自知的邪念;我是绚烂缤纷的幻想,你是不情愿地照亮万里海面的灯塔;我觉得我的一生太短,你觉得你的自由太漫长;我是你的南柯一梦,你是我必然到达的终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你生我,我生你,我们合二为一,就是宇宙,就是永恒。
--《最小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