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桂阳的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第1张

汉朝,桂阳属桂阳郡郴县地。

东晋建武元年(317),陶侃析郴西地置平阳县、平阳郡、县隶属郡

桂阳县 (2张)

桂阳县建置始此。

隋开皇九(589),平阳郡、平阳县俱废,并入郴县。

隋大业十三年(617),萧铣复置平阳县,隶属桂阳郡。

唐武德七年(624),平阳县并入郴县,翌年复置,隶桂阳郡;唐至德二年(757),桂阳郡易名郴州,州治移平阳县城。

唐贞元二十年(804),置桂阳监于平阳城,不领县,掌矿冶铸铜钱,时境内有铜坑280余处。

元和十五年(820),州治返郴。

天佑元年(904)撤平阳县并入桂阳监。监始为行政实体,隶属郴州。

王莽新朝始建国元年⑼,改桂阳郡为南平郡,郡治迁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建武十一年(35)复名桂阳郡,郡治还郴。

三国时期,建安十三年(208),刘备遣赵子龙取桂阳郡,建安二十年(215),刘备与孙权以湘水为界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桂阳郡属吴。

西晋元康元年(291),桂阳郡属江州,永嘉二年(308)属湘州。

南朝时期,宋、齐、梁、陈皆封王于桂阳,桂阳郡称桂阳国。

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隶潭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郴州复称桂阳郡。

隋大业十三年(617),萧铣分郴县西置平阳县,辖区基本相当于今桂阳县,隶属桂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封第五个女儿为桂阳公主。武德五年(622),改桂阳郡为郴州,隶潭州总管府(624年改为都督府)。

唐武德七年(624),郴州改桂阳郡,平阳县并入郴县,次年复置。贞观元年(627),桂阳郡隶江南道。神龙元年(705),唐中宗封章怀太子李贤第三子李守义为桂阳王。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桂阳郡改为郴州,属江南西道。

唐天宝元年(742),郴州始称郴州桂阳郡。

唐乾元元年(758),郴州桂阳郡改名为郴州,州治移至平阳县城,隶衡州防御使。大历三年(768),郴州隶湖南道(湖南观察使)。大历十年(775),代宗封其第五子李逾为郴王。元和三年(808),盐铁使李巽奏请于旧桂阳监置炉两所,采铜铸钱。元和十五年(820),州治还郴。

唐光化二年(899年),马殷取郴州。天祐元年(904),郴州复名郴州桂阳郡,撤平阳县并入桂阳监,桂阳监始由行政机构演变为行政实体,隶属郴州桂阳郡。

后梁开平元年(907),马楚改郴州桂阳郡为郴州。

后晋天福元年(936),桂阳监领临武县,隶楚国长沙府,自此郴桂分治。天福四年(939),废临武县入桂阳监。

后周广顺元年、南汉乾和九年(951),南汉取桂阳监。

宋乾德元年(963),桂阳监归宋,隶湖南道;淳化四年(993),隶江南西道;至道三年(997),隶湖南路安抚使;元丰六年(1083),隶荆湖南路。景德二年(1005),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天禧三年(1019),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

宋绍兴三年(1133),桂阳监改称桂阳军。绍兴十年(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桂阳军领平阳、蓝山、临武三县,隶荆湖南路(绍兴元年隶荆湖东路,二年复故)。

元至元十四年(1277),桂阳军升桂阳路,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宣慰司,领平阳、监武、蓝山三县及耒阳、常宁二州。

明洪武元年(1368),桂阳路更为桂阳府,领平阳、临武二县和常宁、耒阳二州(蓝山县划入郴州府),隶湖广行省。次年,蓝山县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桂阳府领平阳、监武、蓝山三县。

明洪武九年(1376),桂阳府降为桂阳县,省平阳县(平阳县建制自此废),隶湖广布政使司上湖南道衡州府;洪武十三年(1380),升桂阳县为桂阳州,领临武、蓝山二县。

明崇祯十二年(1639),析桂阳本州西南禾仓堡和临武县西北部分置嘉禾县,属桂阳州。

清康熙十七年(1678),吴三桂称帝衡州,避其讳改桂阳为南平州,次年(1679)复名桂阳州。

清雍正十年(1732),桂阳州升为直隶州,领临武、蓝山、嘉禾三县,隶衡永郴桂道。

中华民国二年(1913),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隶衡永郴桂道,民国三年(1914),桂阳县隶衡阳道,民国十一年(1922),撤销道制,桂阳县隶湖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驻郴县),二十九年(1940),改第八区为第三区(治郴县),桂阳县隶之。

1949年10月13日,桂阳县解放,隶湖南省郴县行政专员公署。1952年,桂阳县改隶湘南行政公署。 1954年7月,湘南行署易为郴县专区,桂阳县隶之。

1959年3月,新田县并入桂阳县。

1960年7月,郴县专区更名郴州专区,桂阳县隶之。1961年5月,恢复新田县,桂阳县仍属郴州专区。

1968年2月,桂阳县属郴州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3月,属湖南郴州地区行政公署。

1995年郴州地区行政公署易名为郴州市人民政府,桂阳县隶属郴州市。

2014年12月11日郴州市桂阳县撤县设市拟改名为桂兴市[2]

望采纳。

2022年人均gdp61949元。根据桂阳县人民政府官网得知,2022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4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3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6869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029亿元,增长53%。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949元,增长62%。桂阳县,隶属湖南省郴州市,位于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的中上流,东临北湖区,西与新田县、嘉禾县相连。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

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参考资料:

-蔡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589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