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苟且相对应的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大勇大志

与苟且相对应的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大勇大志,第1张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留侯论》

再拾起这个已被人们剥食成残渣剩骨的话题,是需要勇气的。之前曾写过一篇小文,论述的是不能片面地视“苟且”为贬义词,要对你的亲人和身边无数普通人的所谓“苟且”,给予理解和尊重,因为正是有他们的苟且,才可能成就你的诗和远方。但发出去后总觉意犹未尽,好像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给遗漏了。

今天突然看到苏轼的《留侯论》才恍然惊悟,原来微言大义在这里。短短七十几字就把人什么时候需要苟且,如何看待苟且批解得鞭辟入里,读之荡气回肠,品之醍醐灌顶。

东坡先生这里主要是讲”古之所谓豪杰之士“的心行,这些事例古往今来不胜枚举。”将相和“里蔺相如为国事忍辱退让、韩信为伸平生之志甘从胯下钻过,这在时人眼中无一不是为偷生或避害的苟且,但待其功成名就则又无一不是千古美谈。重耳虽恨曹侯窥浴却不翻脸,楚庄王夫人被戏而不杀将,张良圯上敬履从容无愠,谁敢说他们不是雄视百代的豪杰?之所以见辱不怒、临变不惊,丝毫不介意被”匹夫“视为”苟且“,无非都是因为这句话——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是的,既为良材美质,背负使命情怀,当自重有用之身,决不轻易犯险,亦不与无谓之争纠缠,同无聊之人共舞,燕处超然,待时高举,方为真君子大丈夫。

当然,要奉这些豪杰之士为圭臬,并不是人人都有这个资格的,因为一般人”所挟持者“没那么大,所怀之志也没那么远。但若用心体察就会发现,这里面的逻辑关系耐人寻味:做大事尚且免不了苟且,平常人又何必那么较真?

人的一生,不管在哪个阶段都会有一定的追求和一定的目标,有的还可以上升为远大的抱负与理想。正是这些追求和目标,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然而这条奋斗的道路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尽是惊涛骇浪中的勇敢搏击,更多时候是要面对现实的矛盾和纠结,人事的纷杂与困扰,所谓”形势比人强“迫使我们不得不做出妥协和退让,有时甚至还需要违心地低头和屈从,这大概就是因为无奈而导致的所谓苟且吧。

当此非常之时,我们就应该多想想《留侯论》里这句话,想通了其中的至理大道就不会那么懊丧,也不会以圣人的所谓”春秋大义“来虐心自责了。因为只要”有所挟持“、有怀”其志“,那就甭管多大多小,这些苟且和磨难一样都是少不了的。你只需”咬定青山不放松“,用你的”大勇“来守护你的”大志“,就不要介意眼前扎根的破岩和立脚的烂污了——为了你心中不变的”诗和远方“。

只要你一直没有丢掉你的理想,没有放弃你的目标,那么今天的苟且就是为明日辉煌所奉上的庄严祭礼。

1 带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含有人字的四字词语成语大全

人山人海 人才辈出 人才济济 人财两空 人定胜天 人多手杂 人非木石 人浮于事 人间地狱 人杰地灵 人尽其才 人困马乏 人老珠黄 人面兽心 人命关天 人弃我取 人强马壮 人情冷暖 人情世故 人穷志短 人去楼空 人人自危 人神共愤 人声鼎沸 人寿年丰 人死留名 人亡物在 人微言轻 人心不古 人心惶惶 人心所向 人心向背 人言啧啧 人言可畏 人仰马翻 人以群分 人云亦云 人之常情 人手一册 人多嘴杂 乘人之危 出人头地 发人深省 逢人说项 骇人听闻 尽人皆知 快人快语 惊人之美 盲人摸象 盲人瞎马 耐人寻味 欺人之谈 杞人忧天 强人所难 人人自危 仁人君子。

2 写出四个带有人字的四字成语

无人问津引人入胜正人君子扣人心弦吉人天相成人之美因人制宜 任人唯贤助人为乐盲人摸象拾人牙慧耐人寻味待人接物杞人忧天诲人不倦耸人听闻损人利己 趁人之危掩人耳目庸人自扰寄人篱下欺人太甚强人所难仁人志士 大快人心天从人愿 天灾人祸天怒人怨不近人情 不省人事不得人心 风云人物灭绝人性地广人稀 地利人和 好为人师狗仗人势草菅人命家破人亡 蛊惑人心惨无人道惨绝人寰震撼人心 面无人色 一鸣惊人以己度人先声夺人前无古人 盛气凌人下里巴人以貌取人血口喷人怨天尤人悲天悯人文如其人平易近人视同己人 后继有/无人 暗箭伤人不甘?人 目中无人孤家寡人旁若无人睹物思人不乏其人 仗势欺人咄咄逼人息事宁人形势逼人 以理服人先发制人舍己救人借刀杀人推己及人。

3 关于人字的四字成语

人字成语 :

舍己为人、

一表人才、

千人一面、

助人为乐、

人来人往、

先人后己、

旁若无人、

目中无人、

一鸣惊人、

后继有人、

引人注目、

荒无人烟、

人山人海、

振奋人心、

怨天尤人、

诲人不倦、

人仰马翻、

孤家寡人、

人才济济、

人声鼎沸、

仰人鼻息、

人困马乏、

寄人篱下、

人迹罕至、

夜深人静、

鲜为人知、

耐人寻味、

出人意料、

脍炙人口、

引人入胜

希望采纳

4 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成语

一身正气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襟怀坦白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头角峥嵘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风流 一世龙门 庸中佼佼 目不邪视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正义凛然 乘风破浪 顶天立地 鸿鹄之志 九天揽月 夸父追日 老骤伏枥 老当益壮 力争上游 陵云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针 十载寒窗 铁杵成针 心小志大 胸怀大志 雄心壮志 移山倒海 迎头赶上 愚公移山 争强好胜 知难而进 治国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击楫 壮志凌云 自力更生 自强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志者事竟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坚苦卓绝 宁死不屈 铁石心肠 威武不屈 不屈不挠 百折不挠 百炼成钢26节操

冰魂雪魄 冰清玉润 冰清玉洁 冰壶秋月 高风亮节 古井无波 坚贞不屈 俭可养廉 见利思义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屈节辱命 岁寒松柏 守身如玉

5 关于英雄的四字词语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 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百炼成钢 碧血丹心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鼎立天下 顶天立地 身先士卒 所向披靡 所向无敌 赴汤蹈火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盖世无双 雄才大略 雄心壮志 文韬武略 大义凛然 智勇双全 神通广大 劫富济贫 天下无敌 百战不殆 百步穿杨 千锤百炼 志在四方 高瞻远瞩 深谋远虑 德高行远 一马当先 一身正气 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化险为夷 大显身手 大显神通大获全胜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谈笑自若 身先士卒 身经百战 智勇双全 闻鸡起舞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单枪匹马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 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血气方刚 不屈不挠 舍身取义 一身正气 刚正不阿 无所畏惧 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 气宇轩昂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力挽狂澜 光明磊落 义无反顾 久经沙场 身先士卒 智勇双全 勇往直前 视死如归 所向披靡 坚贞不屈

6 关于英雄的四字成语

顶天立地、宁死不屈、舍生取义、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一、顶天立地

白话释义: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形容形象雄伟高大,气概非凡。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出处:《五灯会元·道场无庵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翻译:在座的各位,个个都是雄伟高大,气概非凡的人物

二、宁死不屈

白话释义:宁可死去,也不屈服。

朝代:明

作者:赵弼

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翻译:宁可死去,也不屈服,竟然跑进烈火当中

三、舍生取义

白话释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朝代:春秋

作者:孟子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四、奋不顾身

白话释义: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朝代:汉

作者:司马迁

出处:《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翻译:常常想着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自己能够为了国家发奋向前,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

五、勇往直前

白话释义: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1 “志”的四字成语大全

1、志大才疏

拼音: zhì dà cái shū

解释: 疏:粗疏,薄弱。指人志向大而才具不够。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2、志在四方

拼音: zhì zài sì fāng

解释: 四方:天下。立志于天下。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出处: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扆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3、志同道合

拼音: zhì tóng dào hé

解释: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4、人穷志短

拼音: rén qióng zhì duǎn

解释: 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又道是人穷志短,李生听了这句话,便认为真。”

5、小人得志

拼音: xiǎo rén dé zhì

解释: 小人: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人取得了权势。

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6、玩物丧志

拼音: wán wù sàng zhì

解释: 玩:玩赏;丧:丧失;志:志气。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出处: 《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2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安常处顺 安常履顺 安车蒲轮 安常守分 安常守故 安常习故 安堵乐业 安堵如故 安分守己 安分守已 安份守己 安富恤贫 安富恤穷 安富尊荣 安分知足 安国富民 安国宁家 安故重迁 安魂定魄 安家落户 安家立业 安居乐业 安家乐业 安良除暴 安老怀少 安乐窝 安眉带眼 安民告示 安内攘外 安贫乐道 安贫乐贱 安贫守道 安如磐石 安如盘石 安然如故 安如泰山 安如太山 安若泰山 安忍无亲 安然无事 安然无恙 安时处顺 安神定魄 安生服业 安室利处 安身立命 安身乐业 安生乐业 安适如常 安身为乐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安土乐业 安土重旧 安土重居 安土重迁 安危相易 安危与共 安心定志 安心乐业 安心乐意 安心落意 安闲自得 安闲自在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安于盘石 安于现状 安营下寨 安于一隅 安营扎寨 安坐待毙 安枕而卧 安之若命 安之若素 安宅正路 不安其室 不安于室 不安于位 保国安民 变危为安 长安道上 长安居大不易 长安棋局 长安少年 除暴安良 踧踖不安 床上安床 存亡安危 床下安床 长治久安 动荡不安 定国安邦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迩安远至 富国安民 安贫乐道 安贫守道 岸然道貌 卑卑不足道 卑不足道 背道而驰 倍道而进 倍道而行 霸道横行 倍道兼进 倍道兼行 伯道无儿 北道主人 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不近道理 不可胜道 暴虐无道 悲声载道 兵行诡道 不足为外人道 长安道上 拆白道字 蚕丛鸟道 传道受业 称孤道寡 豺狼当道 豺狼横道 拆牌道字 称奇道绝 惨无人道 称兄道弟 称雨道晴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边苦李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相谋 道傍筑室 道傍之筑 道长论短 道存目击 道长争短 道弟称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道大莫容 道东说西 道德文章 东道主 东道主人 东道之谊 道而不径 道寡称孤 道高德重 道高魔重 道高望重 道骨仙风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合志同 打家截道 道尽涂殚 道尽途殚 道尽途穷 道尽涂穷 道殣相属 道殣相望 道殣相枕 道路以目 道貌岸然 道貌凛然 道貌俨然 大逆不道 大逆无道 道旁苦李 道傍苦李 道山学海 道听耳食 道头会尾 道同契合 道听途说 道听涂说 道同义合 道同志合 道头知尾 道微德薄 道无拾遗 独行其道 道西说东 道学先生 道远日暮 盗亦有道 道义之交 道远知骥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道在人为 道在屎溺 安老怀少 抱宝怀珍 不怀好意 抱椠怀铅 骋怀游目 触景伤怀 触目伤怀 触物兴怀 蜂虿作于怀袖 感恩怀德 耿耿于怀 关怀备至 感今怀昔 怀宝迷邦 怀璧其罪 怀才抱器 怀材抱器 怀才不遇 怀敌附远 怀道迷邦 怀觚握椠 怀黄佩紫 怀黄握白 海怀霞想 怀恨在心 怀金垂紫 怀金拖紫 怀瑾握瑜 怀铅提椠 怀铅握椠 含仁怀义 怀柔天下 闳识孤怀 怀山襄陵 怀土之情 怀冤抱屈 怀银纡紫 怀真抱素 怀珠抱玉 怀质抱真 怀着鬼胎 怀珠韫玉 襟怀磊落 久怀慕蔺 襟怀洒落 襟怀坦白 宽大为怀 开怀畅饮 宽怀大度 免怀之岁 暮夜怀金 明月入怀 匹夫怀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被褐怀玉 被褐怀珠 佩紫怀黄 穷鸟入怀 柔远怀迩 柔远怀来 日月入怀 柔远绥怀 身怀六甲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托物感怀 握素怀铅 畏威怀德 握瑜怀瑾 握瑜怀玉 胸怀大志 心怀鬼胎 胸怀磊落 心怀叵测 虚怀若谷 心怀忐忑 远怀近集 游目骋怀 有女怀春 遗寝载怀 玉燕投怀 纡朱怀金 坐怀不乱 褚小怀大 正中己怀 正中下怀 安国宁家 本固邦宁 不遑宁处 不遑宁息 不宁唯是 不自由,毋宁死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福寿康宁 管宁割席 国无宁日 鸡犬不宁 戒奢宁俭 礼奢宁俭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缺毋滥 宁缺勿滥 宁死不屈 宁死不辱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折不弯 深根宁极 食甘寝宁 睡卧不宁 树欲静而风不宁 天道宁论 心神不宁 息事宁人 永无宁日 坐卧不宁 剥极必复 剥极将复 剥极则复 不知纪极 词穷理极 登峰造极 殚精极虑 殚思极虑 单忧极瘁 犯颜极谏 高官极品 贵极人臣 感极涕零 钩深极奥 挥斥八极 河汉无极 昊天罔极 极本穷源 极恶不赦 极恶穷凶 极而言之 跻峰造极 极古穷今 静极思动 极口项斯 极乐世界 极目迥望 极目远眺 极目远望 极情尽致 计穷力极 计穷虑极 计穷智极 极情纵欲 极寿无疆 极深研几 极深研几 极天际地 帡天极地 尽态极妍 极天蟠地 极天罔地 极武穷兵 极往知来 极则必反 极重不反 极重难返 极智穷思 开阶立极 亢极之悔 乐不极盘 乐不可极 乐极哀来 乐极悲来 乐极悲生 乐极生哀 乐极生悲 乐极则悲 乐极则忧 否极泰回 否极泰来 否极阳回 穷极思变 穷极无聊 穷极要妙 强弩之极 穷奢极侈 穷奢极欲 穷天极地 穷凶极恶 穷幽极微 人极计生 深根宁极 四荒八极 盛极一时 泰极而否 泰来否极 物极必反 物极必返 物极将返 位极人臣 罔极之恩 物极则反 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尽其极 消极怠工 罪大恶极 造极登峰 众星拱极 众星环极 直言极谏 别创一格 百孔千创 标新创异 草创未就 创巨痛仍 创钜痛仍 创巨痛深 创钜痛深 创剧痛深 创业垂统 创业维艰 创意造言 革命创制 艰苦创业 开基创业 痛自创艾 彼倡此和 彼唱此和 白雪难和 此唱彼和 倡而不和 春风和气 春和景明 趁水和泥 地利人和 鼎鼐调和 风和日丽 风和日美 风和日暖 风和日暄 凤协鸾和 更唱迭和 更唱叠和 割地求和 鼓腹含和 和蔼近人 和蔼可亲 和璧隋珠 狐唱枭和 画荻和丸 和而不唱。

3 成语大全四字成语含大字

大步流星、大材小用、大彻大悟、大动干戈、大发慈悲、大言不惭、大智若愚、

大而化之、大发雷霆、大公无私、大惊失色、大势所趋 、大风大浪、大海捞针、

大吉大利、大家闺秀、大江东去、大江南北、大街小巷、大惊小怪、大开眼界、

大好河山、大难不死、大快人心、大浪淘沙、大名鼎鼎、大气磅礴、大失所望、

大逆不道、大庭广众、大相径庭、大义凛然、大义灭亲、大有可为、大有裨益、

大功告成、大雅之堂、大雨倾盆、大智大勇、博大精深、胆大包天、苦大仇深、

地大物博、好大喜功、尾大不掉、树大招风、志大才疏、夸大其辞、勃然大怒、

鼎鼎大名、贻笑大方、胸无大志、狂妄自大、积小成大。

4 励志成语大全及解释,四字励志成语

人定胜天 《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

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人定:指人谋。

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卷土重来 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戎:从军,参军。

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金石为开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

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问心无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

扪心自问,毫无愧色。志在四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

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磨杵作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鉴:镜子,为教训。

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经过磨练,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业迟。

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凿壁借光 高凤流麦 苏秦刺股 截蒲为牒 三余读书 陶侃运甓 临池学书 孙康映雪 囊萤映雪 奋发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争上游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立志砺志 强学博览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专一不移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手不释卷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典故: 释:放下;卷:指书籍。

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胸怀大志 怀:怀藏。

胸有远大志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

5 4字成语大全1000个

夏热握火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窑 冰山难靠 冰雪聪明 冰魂雪魄 冰冻三尺,兴高采烈,怡然自得、风和日丽,暴风骤雨 四时八节 桃红柳绿 有脚阳春 燕语莺啼 夏日可畏 赤日炎炎 绿树成荫 挥汗如雨 蝉声阵阵 烈日当空 电闪雷鸣 暑气逼人 酷暑难耐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汗流浃背 蝉不知雪 簟纹如水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浮瓜沉李 寒来暑往 火伞高张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暑气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汗流浃背 浑身出汗 汗流浃背 汗流洽背 遍体生津 流汗浃背 挥汗如雨 挥汗成雨 汗如雨下 汗出如浆 汗流如注 满头大汗 大汗淋漓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春暖花开,赤日炎炎、万象更新、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大地回春,秋收冬藏 冬寒抱冰、华屋秋墟 秋月春风 百岁千秋 冰壶秋月 冰壸秋月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春兰秋菊 春露秋霜 春秋笔法 春秋鼎盛 春秋无义战 春去秋来 春蛇秋蚓 春生秋杀 春生夏长、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春暖花开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早春时节 早春季节 初春时节 仲春时节 仲春季节 阳春时节 正当春初 已届春残 残冬已过 冬残春近 冬去春来 冬尽春来 腊尽春 回 时当暮春 早春三月 暮春三月 阳春三月 烟花三春 时当三月 春寒时 节 春寒季节 春天渐近 春天来临 春天降临 春令已到 春回大地 春归大 地 春到人间 春满人间 大地加春 天地加春 春回地暖 天加地转 冰雪消 融 冰融雪消 冰消雪化 冰消雪融 天地回转 冰雪融化 雪化冰消 万物解 冰 料峭春寒 春寒料峭 暮春气暖 和暖如春 春光融融 春日融融 春意融 融 春光溶溶 春水盈盈 春水淙淙 春水湍湍 春水潺潺 春雨绵绵 春草如丝 春草 繁茂 春草发芽 春芽破土 春花怒放 春花盛开 春花万朵 春木发枝 春大 蔚然 春树萌芽 春树葱茏 春树繁茂 春阳和煦 春光初露 春光荡漾 春光 明媚 春光无限 春光万里 春光勃发 春光艳丽 春风送暖 春风得意 春风 和煦 春风轻拂 春风瑞雪 春山如笑 春山如黛 春意正浓 春意甚浓 春色 怡人 春色迷人 春色正浓 春江如练 春山如妆 春和景明 春景优美 春燕 回巢 春满人间 春露秋霜 春种秋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百草萌动 百草 权舆 百花争春 百花争艳 百花盛开 百花齐发 百鸟争鸣 万物照苏 万物 复苏 万物苏醒 万物萌生 万物蓬发 万木竞秀 万紫千红 草木知春 草木 复苏 草木新绿 草春桃艳 草长莺飞 花红柳绿 红桃绿柳 柳绿花红 李白 桃红 柳绿花香 红情绿意 绿肥红瘦 流水桃花 桃花流水 飞花喷 绿 枝叶纷披 寸草春晖 绿意盎然 绿茵遍地 鸟语花香 莺舞蝶飞 枯木逢 春 山色返青 冬令春行 万物生春 大雁北归 大地苏醒 蛰虫昭苏 欣欣向 荣 生机勃勃 花□□□ 花团锦簇 花好月圆 花天酒地 花言巧语 花枝招展 花飞蝶舞 花容月貌 花花世界 □花□□ 奇花异草 如花似锦 生花妙笔 绣花枕头 春花秋月 风花雪月 犁花带雨 奇花异卉 花花世界 如花似玉 借花献佛 移花接木 落花流水 眼花缭乱 天花乱坠 心花怒放 昙花一现 □□花□ 月夕花朝 月下花前 月圆花好 春暖花开 柳暗花明 □□□花 闭月羞花 妙笔生花 火树银花 击鼓传花 锦上添花 口舌生花 明日黄花 披红戴花 水性杨花 水月镜花 铁树开花 头昏眼花 走马观花 枯树开花 雾里看花 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 鸟语花香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百花争艳 锦上添花 火树银花 昨日黄花 春花秋月 过时黄花 花团锦簇 骄阳似火、万物复苏,非一日之寒 春冰虎尾 凛若冰霜 雪窖冰天 漫天风雪 残冬腊月 春生夏长、春风拂面、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烈日当空、春风送暖,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如隔三秋 一日三秋 一叶报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知秋 一字千秋 遗臭千秋 盈盈秋水 有事之秋 月旦春秋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冰清玉洁 滴水成冰 瑞雪纷飞 冰封雪盖 漫天飞雪 雪虐风饕 朔风凛冽 寒气逼人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冬日夏云 冬温夏清 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冬裘夏葛 十冬腊月 冬寒抱冰 雪中送炭 霜露之感 冷暖自知 冷若冰霜 冰寒于水 岁暮天寒 天寒地冻 冰天雪。

6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智

大智若愚、

见仁见智、

利令智昏、

足智多谋、

绝圣弃智、

急中生智、

智圆行方、

智勇双全、

孙庞斗智、

大智如愚、

大智大勇、

智周万物、

上智下愚、

予智予雄、

聪明才智、

聪明睿智、

情急智生、

殚智竭力、

研精毕智、

竭忠尽智、

聪明智慧、

袭人故智、

灰身灭智、

智尽能索、

识明智审、

做张做智、

全智全能、

失张失智、

矜愚饰智、

智小谋大

大漠大智控由大智中产生大勇故事

 西伯侯姬昌,殷商帝辛时期西岐诸侯,治理封地兢兢业业,深受当地百姓拥护爱戴,有一手好算法,礼贤下士,广招人才。其他诸侯对朝廷不满,唯一作法就是兴兵讨伐,姬昌却是安安心心治理自己的领地,他不是不忠心,没不是没有雄心,而是在等,等待人才和时机。

  朝廷招四大诸侯进京开会,目的很明了,你们几个实力太大,诸侯造反是很现实的事,对朝廷已经构成威胁,要给个说法。因为西岐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在朝歌以西,当时西域落后,无力侵犯商,倒是频频骚动的诸侯国在东北,因不受占事影响,能够专心发现经济。但也正因为这,惹上麻烦,躲过杀身之祸的姬昌被软禁在羑里。这时姬昌就表现出来超人的忍耐和智慧,本来平时就喜欢研究算命,来的时候就算出有一劫,嘱咐家人不要管,更不要去朝歌看望。在被囚的时间啥事不管,但每天要做一件事,就是祈求上天保佑大王龙体安康,至于自己和西岐,从来不过问。这就给人一种假象,姬昌没有传说中的宏图大志,特别是长子伯邑考的尽孝,非但没用作用,还白白做了试探姬昌的诱饵。姬昌当然能够算到,但事已至此,唯有保持糊涂懦弱才能骗过朝歌,忍受着巨疼吃了儿子的肉,这账日后一定得好好算算。七年的蛰伏,依碌碌无能的表现换的得归返西岐。能忍受悲痛,能看大局,能装糊涂,何愁不成大事?

 个人能力这方面姬昌绝对很强,能跻身四大诸侯之列,又不阿谀奉承,就很不错了。对自己的领地,人人丰衣足食,治安良好,受人爱戴,光是西伯侯的名号就能压倒一切。对朝歌的无道,不是急于用兵,这完全是以卵击石,北海七十二路诸侯不还是被朝廷灭了?发现自身实力,招贤纳士,等待时机才是有抱负人该做的。西岐文有散宜生,武有南宫适,府上还有四贤八俊,人才济济,但这些人名气不够大,尤其是军事上还不行。得知渭水河边有个姜子牙,亲自礼贤下士,几番拜请,终得所愿,拜为丞相军师,操练兵马。战争需要人才,这方面西伯侯做的最好,也具慧眼,求到姜子牙就是求到日后成大事的保障。推到商纣,也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后盾,治国方面西伯侯早就是天下闻名。广施仁政,其他诸侯也都佩服。有了这些,反商除暴,解救黎民只是时间问题了。

 姬昌一生遵守礼教,作为臣子,欲救万民于水火,却又不想落个欺君谋反的罪名,打败得宠胡作非为,也是昔日告密差点害死自己的北伯侯崇侯虎,不想再进而攻打商朝,可惜了姬昌一腔抱负未能实现,含恨而终。但已经为儿子姬发的前途大业创造好了条件,他看中姜子牙的能力和忠心,托孤与丞相姜子牙,日后在姜子牙辅佐下姬发联络各诸侯出兵推翻殷商,完成了姬昌能做却又没做的大业。

 整个演义里就只有姬昌和姜子牙这两个厉害人没有得到神位,确实令人遗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16690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