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领江东
孙权15岁被举为孝廉、茂才,任阳羡(今江苏宜兴)长,代行奉义校尉,随父兄征战。200年孙策死,孙权依兄言袭职,在张昭、周瑜等协助下,很快就稳定了局面。东汉朝廷册封他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从此,他成为实际上的江东统治者。
孙权坐领江东孙策死后,孙权继位掌权。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又荐诸葛瑾。孙权拜诸葛瑾为上宾,依照他的建议,顺曹操,绝袁绍,君臣齐心治理江东。从此势力日趋强大,威震江东,深得民心。
2、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3、东吴称帝
吴黄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孙权自建安五年(200年)继其兄孙策的事业,便成为江东一方之主。魏、蜀相继称帝以后,孙权因迫于形势,曲意事魏。
本年四月,孙权终于在武昌南郊即皇帝位。因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今湖北鄂城)都传言黄龙、凤凰出现,于是改元黄龙,立国号为吴,大赦天下。
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三国之中,尽管孙权称帝最晚,但从割据江东起计算,却是历时最久的。
4、夺取荆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孙权与和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结为姻亲。
三国鼎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孙权趁势进讨关羽,命吕蒙为前部,袭取荆州。吕蒙兵不血刃,得到刘备统治下的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潘璋、朱然也将关羽擒杀。同年,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向朝廷进贡,又将原先俘虏的朱光等人送归北方,作出示好举动。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袭位。同年秋,曹丕将领梅敷派张俭请求孙权安抚接纳,南阳郡中五县的五千多户百姓也前来归附。十月,曹丕代汉称帝,建国号“魏”,史称曹魏。
延康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5、 二宫之争
在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自赤乌五年(242年)起,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产生了极大矛盾。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
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废孙和,赐死孙霸,并于同年十一月改立孙亮为太子。十二月,孙权派将军戴烈、陆凯率军前往南郡抵抗王昶。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诸军事。
同年,刘备兴兵问罪,讨伐孙权。孙权果断任命陆逊为大都督,迎击刘备,于次年的彝陵之战中大破蜀军。稳固了东吴统治下的荆州疆土。
历史上周瑜和孙权都是确有其人的,不过二人的关系在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描述,我们看到的都是君臣和谐的画面,至于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很多都是罗贯中杜撰的,可信度不高,历史上二人的真实关系只能靠猜,结合历史情况给大家分析一下,说的不对的话你也权且一看,浊酒一杯全是笑谈。
三国时期中国的社会形态是大家族形式的,家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为了保证家族的延续,会让家中子弟分别投入都不同的势力麾下,比如诸葛亮是刘备的大军师,他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也不低,世家和君主都认可这种形式,也不会因为这个事情心存芥蒂,而世家的人对于主公大多忠心耿耿,越是大家族的人忠诚越能够得到保证。
周瑜的家族在东吴势力很大,出仕之后是孙权哥哥孙策的爱将,并且还是连桥关系,可以说周氏和孙氏的关系十分亲近,这里就埋下了一个伏笔,孙策死后他的亲信将领获得高位的并不多,而周瑜能够成领大军在外征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仅仅是能力问题吗?
孙策的亲信将领中也有很多能力出众的,但是都没有得到提拔,可以看出孙权对于兄长留下的老人还是不那么亲近,周瑜能保住自己的地位,除了自身能力之外,也是一种妥协,君主对于大世家的妥协。对于君主来说世家可以倚重但是不能信任,要时刻保持一种政治平衡,那么孙权和周瑜的关系可能并不会像后世统一国家中那样完美。
周瑜和孙权的关系更像是合作和依附,但不是完全的归属,所以两个人都要为了各自的利益算计,表面上的关系是一定要做到位的,孙权必须礼贤下士,周瑜必须忠诚,这代表着两大利益集团的态度问题。至于两人心里中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可以预见的是,孙权对于周瑜是留有猜忌之心的,同样周瑜对孙权表现也不是那么亲近,长年领兵在外,交流也不多,要说两人亲如一家,那是谁也不信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这个说法太黑暗,古代人应该是淳朴的、豁达的、豪爽的,你这是被小说和电视剧伤害太深,诚然古代豪侠之士不少,但是你想想鬼谷子、孙子等兵法大家,把阴谋阳谋玩的透彻程度绝对不是不同现代人能够追上的,所以用阴谋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我们了解历史还是为了今天的生活,可以在古代的历史事件中学习为人处世的经验,以史为鉴,走向人生巅峰。
合肥之战指的是孙权与曹操在合肥展开的城池争夺战,一共发生了4次。
第一次:吴国:孙权、张昭张纮——魏国:蒋济张喜
第二次:吴国:孙权、潘璋、宋谦、徐盛、陈武、凌统、甘宁、吕蒙、蒋钦、贺齐、谷利、董袭、周泰、陆逊——魏国:曹操、张辽、李典、乐进
第三、四次:吴国:孙权、孙泰(战死)全琮——魏国:曹丕、满宠、田豫、张颖
三国孙权怎么灭亡的,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想必很多人肯定会想到孙权,可以说没有孙权就没有后期三分天下的吴国,那么在三国中孙权是怎么被灭亡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三国孙权怎么灭亡的,喜欢孙权的朋友可以一起进来了解下吧。
网络配图
三国时期指的是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背景下,各个势力经过激烈的拼杀之后,最终形成了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这三个国家分别是是:由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有刘备所创立的蜀国和由孙权建立的吴国。其中。吴国又被叫做孙吴和东吴。孙吴的来历是建立吴国的是孙氏一族,因此得名。而东吴则是因为孙权所建立的国家处于江东,因此被称为“东吴”。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江东”指的又是什么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
这个“江东”的“江”指的就是我国第一大河流长江。其中长江在经过芜湖和南京这两个地方时,它的流向大致为从西南到东北,也就是从南到北这样斜过去的。这一下子就把长江两岸分成了两个部分。由于在这一段的长江是斜着的,因此长江的北岸也就相当与西侧,而南岸则相当与东侧。在秦汉以来,人们就把长江在这一段的南岸叫做江东了,这就是“江东”一词的来历。
网络配图
而孙权的地盘也就是这块地方了。具体包括今天长江以南的把大部分地区,具体来说就是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和湖南的全境,还有湖北、江苏、安徽的南部以及河南的一部分地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交州地区,也就是现在的福建、广东地区,这个地方一直是一个叫士燮的人所占据的,虽然他表面是臣服东吴的,不过这块地方一直到西晋才归中央控制。此外,东吴还曾经设立了广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广州这个名称。
总得来看,孙权的地盘也就是东吴所占的地方还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远远超过魏国和蜀国所占据的土地。
趣历史官方微信号:qulilshi_v5
孙权被谁灭了
在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的时期,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和残酷的较量之后,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首先是占据北方大片土地的曹魏政权,然后是占据西南部分土地的蜀汉政权,以及占有江东土地的东吴的政权。在这三个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由孙权所建立的吴国,一共存在了五十一年的时间,最后被东晋所灭。但是近来有这样一个观点:东吴的灭亡其实是孙权埋下的祸患。
这种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依据。首先是孙权一直没有立后。自古以来,凡是称帝的人几乎没有不广纳嫔妃和佳丽的,这方面孙权自然也不会例外。但是从他继位一直到他去世,却始终没有立过谁为皇后。这样的做法表面上看起来是好事:谁都不得罪,一律平等。但是如此一来却导致了后宫的混乱和争权夺利,每个嫔妃都想坐上皇后的位子,于是便造成了朝廷中党派林立,相互混战。
第二点是孙权在继位人选上的犹豫不决。在称帝之后,孙权原本立的是长子孙登为皇太子。孙登是一个十分贤能又谨慎的人,他对待任何一位大臣都恭恭敬敬,丝毫不敢怠慢,他也曾经多次上书孙权,推荐人才,提出治理国政的举措,因此深得孙权的信任。只可惜孙登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在悲痛之下,孙权便立三子孙和为新的太子。但是孙权对于孙和却始终不能完全信任,最终因为孙和在入庙祭祀时拜访了妻子的叔父被孙权的大女儿全公主诬陷为无礼,再加上全公主又污蔑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在孙权生病时幸灾乐祸,于是孙权便废黜了孙和,立他的幼子孙亮为太子。
第三点是宠信孙鲁班。他是孙权的大女儿,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全公主。这个人深得孙权的宠溺,只可惜这是一个心肠非常歹毒的人。她先是害死了自己的妹妹孙鲁育,又和自己的侄子,也就是当时的侍中孙峻勾搭在一起,害死了很多贤能的大臣,导致东吴损失了一大批人才。
从上面的内容可一看出,孙权并没有被任何一个敌人打败,打败他和东吴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职场企业分析版本,不知成么,全文录如下。
三国观后感
1诸葛亮是优秀企业家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认为中国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智谋。
《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位男主角——诸葛亮同志,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他最著名的是赤壁之战、空城计。当然历史上不一定有这两件事,但是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历史真相,而是《三国演义》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影响。
三国演义怎么演绎这两段呢赤壁之战的决战因素是什么东风!因为当时是冬天,刮西北风,那么曹操的战船在北面,东吴的水军在南面,如果用火攻刚好逆风火烧到自己,所以得等到东南风才行。于是故事的男主角诸葛亮上场了,七星宝剑一挥,终于弄来了东风,然后就简单了,孙刘联军猝然发难,这就是赤壁之战。谁看着都觉得精彩。
但如果来个逆向思维,想一个问题:万一我们的诸葛亮同志没借到东风呢如果东风没借到,浓烟滚滚的可就变成孙刘联军的大营了。那诸葛亮害得自己的董事长大耳刘“扑街”不说,估计曹阿瞒都会被他玉成了“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好事。这是什么事件标准的小概率事件。
第二件是空城计。诸葛亮敞开城门,偃旗息鼓在城楼上弹琴。他赌什么赌司马懿的多心,因为司马就是一个多心的人,可是诸葛亮有没有想到,万一司马那天没有多心呢拔营出发前不小心和老婆吵了一架,脑门上挨了两鞋垫,到了城下正气得头昏脑涨,后果就是二话不说甩开膀子挥军攻城,那乐不思蜀的好戏搞不好就会换男主角了。
想这个事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吵架是天经地义,司马懿真的把诸葛亮抓走的话,我们今天看的就是《二国演义》了。堂堂一国的宰相,怎么可能冒这种风险。什么概念小概率事件。
中国人听得最多的就是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等等,为什么中华文化不喜欢千斤拨四两呢为什么杀鸡不用牛刀呢回过头一想,真正有必胜把握的其实是千斤拨四两,是狮子拨兔。
人们把偶然发生的重大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例如**中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概率虽然不等于不可能,但它是一个期望值,由于其发生的可能性极小,从而风险极大。企业家在考虑风险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风险背后的机遇”,认为及时抓住了机遇就可以取得成功,但如果判断失误,与机遇如影相随的风险很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恰恰太强调所谓“智谋”的作用,于是整个中华文化圈有了一个神一般的诸葛亮,而最重要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实力。如果诸葛亮手中有百万精锐,曹操还敢来赤壁吗司马有胆量到城下听一曲吗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智谋的问题就不那么100%的重要了
诸葛亮这位成功的CEO的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如果没有正面对抗的实力,那就只能祈求上苍给一点儿好运气了。就像诸葛亮这位同志所经历的,东风真的在寒冬的江面上吹过来了,司马懿出征时真的没有徇私带上老婆。
但是,好运气当然不是人人都有的。
2华雄的龙套生涯
华雄这个人名气是很大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个伟大的死跑龙套的,衬托了三国中无与伦比的大将关羽,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国中的规律是:越是转的人越死得惨。当时董贼听说诸侯要弹劾他,正要派人去扁,吕布说:“儿视关外诸侯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我一看这架势心想估计吕布死定了。因为牛皮吹得越大者下场越惨,三岁小孩儿都知道“谦逊最重要”。我正琢磨谁砍得了吕布,只见一人身长九尺跳了出来。
关于身高咱们谈一下。三国一尺大约是现在24公分。曹操七尺,168公分。刘备七尺五,180公分。诸葛亮和张飞赵云都是八尺,192公分。满九尺(216公分)的我印象里只有这几个:关羽,吕布,王双——二出祁山时开始打败王平后来被魏反骨(魏延)砍死的黑脸;鄂焕——云南一个用戟的猛男;兀突骨,藤甲兵老大,还有就是华雄。可见他还是一个很勇武高大的人物。
出场很酷。先斩了鲍忠,又对付了孙坚——注意,似乎为了不抢关羽的风头,没安排孙华俩人单挑——然后把什么俞涉潘凤一股脑砍了。当时袁绍那个熊样:“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不在……”色厉内荏。于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关羽出场了。然后就是温酒斩华雄了。华雄至此结束。
分析一下华雄此人,个性实在不鲜明,与颜良文丑没什么分别,那种没什么头脑的猛将。其战绩彪炳,却也只是关羽的一块铺路石。我只是对他的几句话感兴趣。一,他毛遂自荐时说:“杀鸡焉用牛刀”(牛刀指吕布)这么说来他还是比较谦逊,自承不如吕布。比之于张飞,本领不如吕布却每日里要把吕布杀了,似乎好那么一点点。二,他在对孙坚首战不利之下,并未一味躁进,而是听李肃的话夜袭,一举端了孙坚。这是非常成功的战例。说明他不刚愎自用,不像关羽。
翻一下史书,历史上,关张没有参加讨董之战,所以华雄乃是孙坚斩的。但是华雄毕竟在和孙坚之战(即阳人之战,参看《三国志·吴书》)中打得孙坚只有十多骑逃跑,算是很厉害了。
这样一个将领,在历史上算是优秀的,在演义里也算是厉害的,可是就因为要衬托关羽,只好被牺牲了。但他运气不错,死在关羽手下,以至于他名气也响。比之于同样与吕布战十合而伤手的不为人知的武安国,他的运气很好了。
还是印证那句话:想成名,除了自己厉害还得有人捧啊。
3借的艺术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借”:借风、借箭、借城、借名、借头、借人、借火、借兵、借道……这“借”绝不是拿来主义,是一种领导和管理艺术。
三国中有两个最会借的人——曹操、诸葛亮。
曹操一生最大、最成功的借就是“借名”——借“天子之名”。其代表作当推“发矫诏诸镇应曹兵”。曹操为消灭董卓,向天下诸侯发矫诏,诈陈:“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檄文到时,可速奉行。”封建社会最有影响力的人是皇帝,曹操就借皇帝的名义发诏兴师,还真有效果,几天之内,应募的人“如雨骈集”,像潮水般涌来,“四方送粮者,不计其数。”曹操借皇帝之名,形成了自己的“义举”,也因此成了历史风云人物。
曹操借皇帝之名越借越大,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权力,经常为自己私利向别人发号施令。他以皇帝的名义,举荐刘备做豫州牧,让刘备进攻吕布;拜孙策为会稽太守,让他起兵征讨袁术;封袁绍为大将军去讨伐公孙瓒;表奏周瑜为总领南郡太守,唆使周瑜夺取荆州。
以上的“荐、拜、封、奏”等等,其实就是曹操借汉献帝的名义,大家心知肚明,又不敢不服从,可见这“伪名”的威力。
更有甚者,曹操居然借人家的头。《三国演义》第十七回,曹操率大军攻打袁术,袁术部下李丰坚守寿春,操久攻不下,军中缺粮,士兵有哗变之势。为平息兵怨,曹操指示粮官王垕小斛发粮,粮官不肯,问:“士兵有怨怎么办”曹操说:“吾自有策。”这策就是:“吾欲问汝借物,以压众心,汝必勿吝。”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欲借汝头以示众人耳。”垕大惊:“某实无罪。”操曰:“吾亦知汝无罪,但不杀汝,军必变矣。”操借王垕之头,虽稳军心,实为残忍,把“借”也用到了人未敢想的极尽之处。
诸葛亮就更是借的高手,又借风,又借火,风借火威,曹军战船千只、人马百万都毁于诸葛亮借的风与火。诸葛亮借火烧博望坡,烧新野,烧赤壁,烧藤甲,烧车仗,处处借火。《三国演义》的大型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无不借火攻而大胜。
刘备无立足之地,诸葛亮却靠借荆州,取得立足,西攻巴蜀,实施自己的三分战略。借荆州,名为借,实为占,又把借用到了极处。能借到十万支箭,能烧掉曹军八十三万人马,如此神力,都是善借。他知道如何去借力生力,借得妙、借得高,这就是借的艺术。
借的最高境界应是踏雪无痕、润物无声、相滋相补、共荣共生。当今社会的领导者应该深谙“借”法,灵活运用,达到自己目的,成就最终辉煌。
《三国演义》这部书中有许多“借”的方法极具智慧,汲取“借”妙,花样翻新,大有借为。
4翊军将军赵子龙
赵云是《三国演义》大肆渲染的蜀汉人物之一。但真实的赵云既不像关羽、张飞一样和刘备情同兄弟,也一直不算是什么大官。
刘备打下益州和汉中地盘,自称汉中王时,拜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后左右四将军(三品),但赵云只封了个翊军将军(五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杂牌将军,等到刘备称帝时,关、黄已死,张飞升为车骑将军,马超升为骠骑将军,赵云呢仍是翊军将军。
赵云虽然不是个大官,但是,他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够立下功劳,加上又十分“识大体”,提出的建议多是为整个国家着想,因此职位虽然不高,仍然得到刘备的肯定。
赵云早期追随刘备时,比较像是君王身边的侍卫长或禁军的队长,有时还身兼贴身保镖,这种职位是要由君王极其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的,而赵云就是这样的,可以让刘备信任的一个好同志。
有件事可以说明刘备对赵云的信任程度:当曹操追剿刘备时,刘备的杂牌军在当阳长阪坡溃败,妻离子散,有人跑来向刘备打小报告说赵云投靠曹操去了,刘备顺手拿起身边手戟丢向那个人说:“子龙不可能背叛我!”没多久果然见到赵云抱着刘备的儿子阿斗回来。
正因为赵云深得刘备信任,因此许多重要家事都会委托赵云来处理,例如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而她带了许多东吴的将吏过来,仗着孙夫人的势头纵横不法。刘备认为赵云个性威严稳重,必能管理好这些人。
后来孙权听说刘备西征四川,想先把妹妹接回来,然后准备和刘备翻脸,孙尚香带着刘备的儿子刘禅想回东吴当人质,幸亏中途被赵云截获,如果没有赵云,刘备的老婆儿子都在别人手上,其困境可想而知。
赵云除了把刘备的家事管得好外,他在关键时做出的决定多从大局着眼,也让人对他识大体的见识刮目相看。
在刘备刚夺下益州根据地时,当时跟着刘备打天下的将领都想着要海捞一票,于是建议刘备把成都的名田美宅都分配给众将领作为犒赏。身为平定益州有功将领之一的赵云,也是这个建议下的既得利益者。
但是,他却劝阻刘备:“要犒赏有功将领,还是等到平定天下,将士们各返回家乡后,再来论功行赏。而且益州人民近来遭遇战乱,最好还是把田宅还给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后,再来向他们征税,如此以充实国库,最好不要把他们的财产都抢来,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刘备觉得有理,就听从赵云的建议。
在关羽中了东吴之计而被杀后,刘备为了报仇,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伐吴,当时诸葛亮劝刘备不可攻吴,赵云也和诸葛亮站在同一边。后来,诸葛亮北伐曹魏,却因部将马谡不听调度,导致街亭惨败,当时蜀汉大军几乎分崩离析,惟有赵云的军队还保持完整。
诸葛亮在事后问了赵云旗下的部将邓芝:“其他部队都溃不成军,为什么你们没有”邓芝回答:“因为赵将军亲自断后,军需物资都没什么损失。”
诸葛亮想奖励赵云的功劳,于是把这些军需物资都奖给他,就是发奖金。赵云推辞:“国家打了败仗,我却获得奖赏,于理不合。还是把这些物资先存放在仓库里,等冬天将士有需要时再分发给他们。”诸葛亮盛赞赵云识大体。
赵云的官位虽不显赫,处理的又多是刘备所托付的家事,但他不把这当做低贱的工作,屡屡在关键时刻立功,而他做出的建议也从大局出发,让人对他识大体的胸襟印象深刻。最后在正史中,赵云还是和关羽、张飞等人并列作传。
5以“哭”占先机的曹丕
曹操的二十六个儿子中,曹植文采出众,曹彰擅长带兵,曹宇安分守法等等,曹丕则没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他却毫不费力地击败其他人,坐上太子的宝座。其缘故,后来被人总结为“曹丕三哭”,每一次都哭得有特点、有寓意,就是这三哭使曹操对其另眼相看,最终以太子之位许之。
一哭
汉代末年,三国纷争,常年征战。一日,曹操带领大军出征,三个儿子前来送行,曹植在随行谋士的暗示下,来到曹操的马前说,父王就要外出征战了,儿子不能伴随左右,为了预祝父王凯旋,我特意作了一首诗。接着,曹植开始朗诵自己在前一天夜里创作的诗词。果然,气势磅礴,很大气。众人听完齐声喝彩,曹操很是受用,当即夸奖曹植诗作得好。曹彰也不甘落后,上前请示要求和曹操一起外出征战。大家看到曹彰早已披盔上甲,一副誓死追随的样子,纷纷出言赞扬,曹操当即表示同意。这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阵哭声,众人一看,那不是曹丕吗曹操就让人将曹丕叫来问其故,曹丕泪流满面说,父王就要出发了,这一去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父王不在时,谁来教诲我啊而且今后很长时间不能和父王共享天伦之乐,因此很是伤心。曹操一听深受感染,不禁也流下了眼泪,并且好言安慰曹丕。这一哭哭得真是时候,在零成本下就虏获了曹操的心。
二哭
曹操的三个儿子时刻都在寻找机会想表现自己。曹操喜欢诗词,曹植就经常与之交流,曹彰则利用自己高强的武艺和曹操切磋。那曹丕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人在曹操面前告发曹丕,说他不读书,还经常日睡三竿。曹操颇为生气,一天早上,他到曹丕府上暗访,却看到曹丕正拿着书本在院子内看书。曹操颇为疑惑。了解了曹操的意图之后,曹丕顿时大哭,说,父王,我是您的儿子,别人说什么您就信什么,您这么不了解我,我真是很痛苦啊!曹操一听认为很有道理,就安慰曹丕,并表示以后将经常召见了解其生活情况。其实,那个告密者是曹丕自己派去的。
这一哭将曹丕拉到了和曹植、曹彰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
三哭
曹操想确立太子的消息传出以后,群臣认为曹植和曹彰的机会比较大,于是纷纷投靠到他们门下,形成了两大阵营。曹丕身边则鲜有人来献计献策。而曹植和曹彰也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曹丕什么也没有准备,而是跑到曹操面前痛哭流涕。曹操非常不解,就问,别人都在为争夺太子位置进行准备,你却为何跑到我这里哭泣啊曹丕说,父王,我对太子的位置不像他们那么感兴趣,而是为了你和国家感到难过啊!曹操感到不解,就问,这话怎么说啊曹丕说,父王要立太子,说明父王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在为自己以后的事做准备了,可是父王不在了以后,我们这个国家靠谁来治理啊!我们怎么能担负起这么大重担啊
曹丕一席话说得曹操老泪纵横,更觉得曹丕的可贵了,一来在别人都为太子位置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曹丕却能反过来想到我的身体,说明他重情重义;二来他想到了我离开人世后这个国家如何治理,说明他有政治远见。
就这样,曹丕在争夺太子的竞争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他靠拢,并促使他最终登上太子的宝座。
我们姑且不讨论曹丕为人如何,但是从这三件事起码我们看到曹丕很聪明,在做人和处理问题中的确有自己独特的过人之处。我不是要大家学习曹丕,但是曹丕在面对不利情况,敢于采取智慧的措施化解问题的方式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6张昭为什么当不了丞相?
在群雄并起、群英荟萃的三国人物中,张昭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辅佐孙策、孙权兄弟二人开创并巩固了东吴政权,是东吴的开国元勋和决策人物。
孙策临终时曾经留下这样的话给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能和名满天下的周郎相提并论,张昭自然也不会是等闲之辈。但自孙权登基当政之后,以为长史,待以师礼,张昭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在吴国设置丞相之初,大家就认为这职位非张昭莫属。后来,丞相职位出现空缺,百官再次推举他,孙权始终没有答应。
拿张昭和荣登相位的顾雍来做一番比较,也许对张昭为什么当不了丞相,能找出点儿原因来。顾雍的资历比张昭浅,却能担任吴国的丞相达19年。他最大的优点是沉默寡言,提干封侯后就像没有这么一回事,对家里人也不说一声。对于军国大事的是非得失,更是“自非见面,口未尚言”。孙权曾经表扬他:“顾君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必然说中。”也许是觉得自己受了托孤之重任吧张昭一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哪怕是不成熟的意见,也急于发表,本意是想供主子决策时参考,然而言多必失,果然就有说错的地方。他曾在背后议论鲁肃“年少粗疏”;甘宁建议孙权攻打黄祖,他也当面提出责难,怕战事不利引起内乱,结果一战而平,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样的失误一多,难免在头儿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是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一。
对上不恭,不善逢迎,是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二。顾雍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总是私下里和孙权说;被采纳了就归功于上面,不采纳也不透露半个字。孙权有事派人征求意见,他如果同意,就和来人反复探讨并好酒好菜招待。不同意则“默默无闻言,无所施设”,来人回去一汇报,孙权就决定再考虑考虑。能处处注意维护领导的形象和尊严,这样识趣省事的部下,做领导的谁不喜欢而张昭却很有点儿“倚老卖老”的臭架子,张口一个“老臣”、闭口一声“太后”,发表意见时“辞气壮厉,义形于色”,还经常当面顶撞孙权。有一回君臣二人在朝廷上争执起来,张昭寸步不让。孙权觉得一国之君的面子上过不去,手按剑柄说:“我尊敬你已经够可以的了,你却好几回在大伙面前扫我的面子,我老是害怕自己做错事。”言下之意就是我恨不能杀了你。张昭回家以后托病不出,孙权更生气了,派人用土把他家的门堵上。张昭“以土还土”,在里面又加封了一道。几个月后孙权发现自己错了,几次派人慰问张昭以表示自己的歉意,但他就是不肯借着梯子下楼,非得把老谱儿摆足摆够。最后孙权用车子“载以还宫”,并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老头子才算消了气。脾气这么倔,别说是一言九鼎的皇帝老儿孙权,就是换了现在,哪个领导吃得消
为人矜持,过于清高,不能和群众打成一片,是张昭做不成丞相的原因之三。孙权在武昌临钓台饮酒,喝得大醉,让人往群臣身上泼水,说:“今天只有醉倒在台子上,才可以不喝。”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孙权问:“不过是找找乐子罢了,张公你为什么生气呢”张昭说:“从前商纣造起糟酒池,从黄昏一直喝到天亮,当时他也引以为荣,不认为是什么坏事。”孙权听了默默无语、面有惭色,只好败兴地宣布罢宴。
如果张昭能随和一些,灵活一些,在领导“与民同乐”时积极配合一些,只要让领导放心开心,同事们快活称心,当那个劳什子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想来不会是一件难事。
7曹操和刘备的人才战
“唯才是举”,这是曹操的发明。曹操能够削平群雄,统一北方,主要靠了他的这套不拘一格网罗人才的方针。
“求贤若渴”,则是刘备的专利,他的“三顾茅庐”已成为古今招贤的典范。
曹操对人才不拘一格,他网罗人才的方式也不拘一格,什么手段都使,只要能把人才搞到手就行。为了把关羽弄到手:先把关引出城,困在一座小山上,然后把城里刘备的两个老婆当人质,逼关羽投降。为了使关羽背叛刘备,晚上,曹操就只分给关云长和他的两个嫂嫂一间小屋住,好叫他们乱了关系。结果关云长扛着大刀在门外站了一夜,连眼皮都不眨,曹操很佩服,可见他也知道这样做有点下作。由于关羽义气深重,曹操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能留住。还有那位徐庶,曹操想把他从刘备那儿挖来,知道他是个孝子,就先把他的母亲弄来当人质,再让老太太叫儿子来;老太太不干,他又让人模仿老太太的笔迹写信把徐骗来,结果,老太太一气之下上吊了。所以,徐庶认为是曹操害死了他的娘,发誓不为曹出一条计策。
刘备不同,他知道自己本钱不如曹操,两手空空,不能像曹操那样大撒网,封官许愿,他就靠一个情字,以情动人。如果说关羽没被曹操拉过去是因为磕头拜过把子,那赵云则完全是刘备抹眼泪抹过来的。赵云原来是投奔公孙瓒的,刘备出头去救徐州,兵力太少,就向公孙瓒借武艺高强的赵云;完成任务后,刘备拉着赵云的手一个劲地流泪,舍不得分手,感动得赵云也掉泪;后来公孙瓒败死了,赵云流浪江湖,就满世界找刘备,那时刘备穷得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徐庶当了刘备的军师,刘备一下活了,连打两次胜仗,可曹操却要来挖走徐庶,刘备一万个不愿意,但他除了抹眼泪,并没有听别人的意见死留徐庶不放,好让曹操把徐母杀了,叫徐庶死心帮他对付曹操;他还一路抹泪送徐庶,徐庶感动了,于是推荐了比自己强的诸葛亮给刘备。刘备请诸葛亮,也是一个情,也是一个泪,因为他当时不可能给人家解决任何问题,什么住房、职称、待遇,高官厚禄更别提,他连自己都是寄人篱下,暂住新野,一个小县城,可孔明先生就是冲他那份情才出山的。
两相比较,刘备的求才术比曹操高明。曹操虽然财大气粗,网罗了大批人才,打开了局面,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着他。徐庶虽然人来了,却“身在曹营心在汉”。还有那个司马懿,才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他父子合伙,最后把曹家的江山都夺了,还把曹操的子孙几乎杀光。曹操征服了人才,却没有征服人才的心。刘备不同,一个诸葛亮,不但为他打天下呕心沥血,他死后又全心全意辅佐他儿子刘禅;诸葛亮临死前还精心选出了如姜维、费祎、董允、郭攸之等人接班继续为刘家赤胆忠心,这是曹操望尘莫及的。刘备高明就高在,他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士为知己者死”。
一部书,一部戏,道出多少人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