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一树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一树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1张

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扩展资料: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

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

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

“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杨柳是一个常见的意象。在古诗词中,人们常把一些感情寄托在柳树的的身上,由此柳树就获得了特殊的意义,即表达人们托物言志的感情。所以,对杨柳而言,与其说是睹物思情,倒不如说是借柳抒情。

中国人历来对杨柳具有特殊的感情,从一些诗歌中就可见一斑。从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到众所周知的"咏柳"一诗,无不表现出中国人对于杨柳的热爱。杨柳最初的意义是寓意着情意绵绵和挽留之意,如汉代灞桥的"折柳送别"就是典型的送别友人、寄托感情的例子。到了宋代,折柳之风盛行,因此,"折柳"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在杨柳意义的发展历程中,杨柳逐渐被具象化,寄托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最为典型的就是以柳言愁、借柳抒情了。俗话说,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因而杨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不得志的文人骚客寄托感情的事物。在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婉约词派的柳永了,柳永因为政治上的失意就寄情于柳树,将柳树作为自己的感情抒发点。从"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诗中,就可以看到柳永本人将自己的不得志寄托在了杨柳中,借杨柳来抒发自己的落寞之情。杨柳也同样寓有情思缠绵、男女之爱的感情。如白居易的"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就表达了这种感情。

原文: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到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活。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愣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选自一九二七年七月十日《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七号

赏析:

如诗如画 情远韵幽

——读《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面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生活的朦胧追求。

《荷塘月色》起句简洁,为排遣心中的郁闷,于是踏着月光向清静的荷塘走去。“心不宁静”是全文的情感线索,它给荷塘、月色染上了不同一般的色彩,也给以后的抒情写景创造了特定的条件。在淡淡的月光下,独处于荷塘世界,感到是个“自由的人”。于是徜徉于荷塘,沉醉于月色,一幅美不胜收的荷塘月色画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先鸟瞰月下曲曲折折的荷塘全景,给人以总的印象,然后有层次地从上到下写来,田田的荷叶,美如舞女的裙;荷花零星点缀,姿态万千,如星星熠熠,似明珠乳白;微风送清香,叶动花颤,流水脉脉含情。在这幅画里,作家不满足于对客观景象作静止的摹写,而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机的风姿。接着作家着力写月光之美。光是难以捉摸的,作家却借助于景物,创造出一种勾人心魂令人陶醉的意境。那流水一般的月光,倾泻在花和叶上,如“薄薄的青雾”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为强化月光效果,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如有“参差斑驳”丛生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这里光影交错,岸边的树、塘中的荷连结,着意写月色,但处处不忘荷塘,满塘光与影的和谐的旋律,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的令人惊异之美,使人神醉。最后写荷塘四面,着墨较浓的是柳树,写下月下的情景,面对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以及蝉声蛙鼓则是随意点染,只为增加生气,静中有声,浓淡相间地反衬了荷塘的幽静。作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是片刻的,回到现实立刻又感到重压,心里越发不平静了。文章最后写了作者遥想古代江南采莲胜景,虽不在现实之中,然而借助联想,使荷塘画面扩展,更显清新雅致,同时也表达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文章追求的是一种诗情画意之美。作者调动一切艺术手法,着意创造一个诗意盎然、情景交融的境界。作品中满贮诗意的是风采绮丽的荷塘月色。作者层次有序地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动静结合,运用鲜明的比喻,通感手法,由远及近,从里及外地描绘了月光下荷塘的无边风光。作者时而又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别出心裁地虚实为用,浓淡相宜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作者努力挖掘蕴含在大自然中的诗意,让声、光、色、味都透出神韵,共同点染荷塘月色绰约的风情。这样的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不仅使作品富有诗情画意,也使作品具有情趣美。

精于构思、巧于布局,是《荷塘月色》又一显著特色。作品开头写心情颇不宁静,这是作品抒情线索的缘起,文章以“我”去观赏荷塘为脉络,以人物的行止为线索,全文的写景抒情过程,都是随着作者的脚步和视线的移动逐步深化的。行文中以荷塘、月色为中心,又适当点染周围背景。布局上层次清晰分明,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自然舒展。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典雅清丽、新颖自然。《荷塘月色》保持了这一持色。朱自清很注重语言的锤炼,且以轻笔淡彩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荷塘月色》中动词与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准确而传神地渲染和强化了诗情画意,而且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

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有着淡彩的光亮、斑驳的投影、流水般的梦幻这几个特点。

这里蕴含着作者对社会前途感到不明朗,满怀忧虑与希望的复杂感情。

文中的情与景,主要是通过“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达到有机联系的。文中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可谓是情景交融的名句。

另外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句子,属于作者情感的自然过渡,也同样带来了情、景有机联系的效果。

最后文末引用梁元帝《采莲赋》以及《西洲曲》,更是由景入情的经典,具有文学上的艺术性与趣味性,这也是此文经久传诵的原因之一。

烦请采纳,谢谢

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作者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从下文“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传统观点认为此文表现了朱自清苦闷彷徨的情绪的基础上 ,从“荷”、“月”文化特有的内涵等角度提出了朱自清旨在托物言志 ,以“荷”明志 ,表达了朱自清的人格理想 ,即 :洁身自好 ,不与世俗社会同流合污

荷塘月色》是中国文学家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寄托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作品名称:荷塘月色

创作年代:1927年7月

作品出处:《朱自清全集》

文学体裁:散文

作    者:朱自清

字    数:一千三百余

作品原文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 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一九二七年七月,北京清华园。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作品鉴赏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

第二部分从荷塘周遭的环境写起,向“荷塘月色”的主体进发。作者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读者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第三部分开始正式的对荷塘和月色的景致进行详细的描写,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作者继续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第四部分为文章结尾,从单纯的写景写开来,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艺术特色

构思特色

散文具有“文眼”, 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 才会有虚实, 剪裁才会有详略, 结构才会有疏密。 《荷塘月色》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 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 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荷塘月色》 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 又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 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 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 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 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 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画面感强

有学者评论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如同“工笔画”, 景物描绘精雕细刻, 细腻传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为确切。《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散文“工笔画”的特点。

首先, 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以月色为背景, 重点描写荷塘的各样景;“月光如流水一般⋯⋯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段以荷塘为背景, 重点描写了月色的层次变化。这样划分, 使景物描写得以细腻地进行。

其次, 朱自清先生对剖开来的“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作进一步的“精耕细作”, 从视觉(“弥望”、“不能见”等) 、听觉(“渺茫的歌声”、“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等) 、嗅觉(“清香”等) 等角度去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大小、数量、气味、声音, 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这样, 就把景物表现得非常细腻。

再次, 在“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的描写中表现出朱自清先生高超的修辞技巧。《荷塘月色》第四、第五自然段短短 378字 仅比喻就有十一处, 另有拟人两处, 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 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 形象生动, 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隽永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 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一是朴素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 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 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一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 让人觉得诚恳自然, 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 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 有些怕人”等等, 都平白如话, 自然流畅, 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

二是凝练美。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 不做惊人之语, 但实际上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 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 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 月色朦胧, 若有若无,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 一个“浮”字, 用的绝妙之极。

三是音乐美。 作者常常运用叠字叠句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在《荷塘月色》中, 共运用了“日日( 走过) ”、“渐渐”等叠词 25 个26 次(“淡淡”重复了一次) , 使文章柔美、舒缓、流畅。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

四是修辞美。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 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 他的比喻, 往往能出乎人的意料,发前人所未发, 但又在情理之中, 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里的星星”两个喻体同时比喻“白花”, 分别突出苍茫的月光底下的荷花的光亮和白花在绿叶丛中隐约闪烁的动态。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 十分生动形象, 又不落俗套, 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另外, 朱自清也善于运用通感手法来塑造形象美。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 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 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 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 宁静的气氛, 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

作者简介

编辑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

诗歌发展到魏晋时期走进了一个死胡同,玄言诗大量创作,过度膨胀,使中国诗歌发展偏离了艺术发展的自然轨道,诗歌成了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这是诗歌发展史中极不正常的现象。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出现扭转了这种局面,使诗歌的发展走上了正规之路,把诗歌从玄言中拯救出来,确保了抒情文学的正常发展进程。深入的考察陶渊明和谢灵运的诗歌,特别是他们所开创的田园诗和山水诗,不难看出,他们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老庄哲学思想从产生那天起就开始影响整个中国文学特别是抒情文学的发展,其“亲近自然”,“虚静无为”,“天人合一”等思想深深渗透在后代文人的作品中,成为后代文人创作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术来治理国家,深深影响了文人,这一时代的作家及后世的作家自觉不自觉的就接受了这一思想。老庄思想越往后发展,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接受不接受,而内化为文人的一种品格气质,无形之中深深地影响着文人的创作。玄言诗的出现就证明老庄思想不但从外在而且从内在两个方面影响甚至是主宰着诗歌创作,诗歌已成为彻头彻尾的老庄思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发展到极端阶段,诗歌已不是诗歌,而是哲学著作。老庄思想的过分膨胀,给诗歌创作带来的是灾难而不是幸运,它使诗歌走向极端。陶渊明的天宇市和谢灵运的山水诗一般被人们认为是对玄言诗更是对这一思想的一种背离,其实,深究下去可以发现,陶,谢二人的诗作不但没有背离这一思想,反而是对他的一种坚决贯彻,只不过是用一种不同于玄言诗的形式来表达这一思想。这种表达方式不像玄远诗那样外露,而是让老庄思想溶进诗作中,作为一种灵魂内附在诗作中,升华为一种主导精神。陶谢的诗歌对老庄哲学思想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诗作中掩藏的更深。陶渊明和谢灵运生活在玄言诗全盛时期,他们深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是必然的,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受这一思想的影响比一般人更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这一思想完全贯彻于诗作中,才不会像一般作家那样,只是从外部的形式上去传达这一思想。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心远”所以“地自偏”,一心与自然同化,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才会“欲辩已忘言。”这是老庄“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精品式的体现。只有当诗人全身心投入于自然才会有这种感情,才能写出如此佳作。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雾愧云浮,栖川作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侯,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钦。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作者的不得志的感伤情绪完全溶进自然的山水中,自己仿佛是“潜虬”只能“媚”自己的 “幽姿”,全身心投入自然中去“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钦”,这诗中的山水景物已不是自然物体,而变成同样具有人的情感的意象,作者也仿佛成了其中一员,正如“庄子梦蝶”一样,“不知何为庄子,何为蝴蝶”。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论述了。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的政治局面一再动荡,朝代数易,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广求贤才,士大夫又往往不就,所以很多人惨遭杀害。两晋时政治黑暗,统治者腐败,整个社会一片混乱,阴森恐怖。晋宋易代之际更是如此。朝代反复无常,官场黑暗一片,文人们早已厌倦了这种生活,于是他们归隐田园山水,在自然中找到一份闲适,一种解脱,以这种方式逃避政治迫害。陶渊明和谢灵运同时代达四十年之久,都处于晋宋易代之时,文名远播,为了不入黑暗官场,自然也会投向自然的怀抱,寻求一片宁静的天地。他们早已看透功名利禄,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到自然中,领悟自然的神妙之处,诗作自然放射着灵性之思的光芒。陶渊明在归隐上比谢灵运更坚决,前半生虽多次为官,但在彭泽县令上才供职八十三天便决然归隐于乡林间,过着完全自在的生活,虽然有时也思及仕途之路,但更多的是自然闲适之趣。谢灵运在这一点上显得犹豫,刚一隐居,不久又出任官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断徘徊,虽然他的任官期较长,但因为他的一颗心早已交给自然,其诗中自然的灵思也不可忽略,甚至比起陶渊明来有过之而无不及。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其一)道明了自己归隐的原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将其任官说成“误落尘网中”,他所求的只是“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所描绘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更是一派自然的闲适农家生活风光。谢灵运的《入东道路》也透露着浓厚的归隐情感:“整驾辞金门,命旅惟诘朝。怀居顾归云,指途溯行飙。属值清明节,荣华感和韶。陵隰繁绿杞,虚囿粲红桃。吆吆晖方鸲,纤纤麦垂苗。隐轸邑里密,缅邈江海辽。满目皆古事,心赏贵所高。鲁连谢千金,延洲权去朝。行路既经见,愿言寄岭谣。”归隐之情的强烈可见一斑。

文学,特别是抒情文学中的诗歌,发展到此时,自身的演变也孕育着田园诗和山水诗。早在上古时期,歌谣中早已出现了景物描写,人们的视线已经注意到了自然的情趣,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楚辞》中景物描写的例子更多,它保留并发扬了《诗经》中景物描写的传统,并加入了许多新的成分,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五言诗反站到东汉已经很成熟了,文人的五言诗中也有不少的景物描写。三曹的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就更多了,曹丕的《燕歌行》中以情入景,又以景写情,将思妇的愁思与秋的凄凉溶为一体,达到了另一种新的高度。前世所积累的文学创作经验,影响着后世文人不自觉的去运用这种方法。文学自身的嬗变,一脉相承更从本质上决定了田园诗以及山水诗的产生,即使历史上没有陶渊明和谢灵运也会有其他人出现,推动这两种诗歌形式的出现。另外,从更大的方面来说,整个抒情文学发展到此时,也在呼唤着这两种诗歌形式的产生。汉代的众多赋的出现,标明了抒情文学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司马相如的赋那种对景物的细致入微的描写,那种铺陈长叙,语言之精练,手法之高明,都是前代所不能比。其他的众多的赋也具有同样的品格。文学自身的发展,期待和呼唤山水田园诗的出现,这种潮流造就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个人。

魏晋时期的玄言诗并非一无是处,其中也不乏名作,但越往纵深方向发展,便越显畸形,其缺点马上暴露无遗。玄言诗初产生时,人们对它的接受兴趣也相当的高,毕竟,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在它产生之初都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大的影响力,人们用文学接受的观点来欣赏评价玄言诗。须知,文学接受及文学发展都需要多样化多元化,不可能一个时代只让一种文学样式来独霸其位,因为文学接受是众口难调而不是千篇一律,文学的发展是百花齐放而不是千人一心,这种情况势必要求并规定文学接受及文学发展的多样性及多元化众所周知,文学接受受着期待视野,接受者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理论修养,接受者的心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玄言诗因为太玄妙,只能是士大夫们的阅读文本而不易为广大社会群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就会不自觉的去迎合接受者的口味,文学接受者更是呼唤着平易朴实的诗歌的产生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出现恰恰适应了这种潮流特别是陶渊明的诗:如:“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虚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此诗的语言风格几近于白话,一般识字的老百姓都能读的懂。谢灵运的诗歌的语言虽有一定的阻拒性,但它从“雅”的品格上适和了接受者“换口味”的要求。如其诗“束发怀耿介,逐物遂推迁。违志似如昨,二纪及兹年。淄磷谢清旷,疲尔斩贞坚。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日。山行穷登顿,水涉尽回沿。严峭岭稠叠,洲潆渚连绵。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茸宇临洄江,仰观基层巅,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且为村玢贾,无令愿孤言。”这种风格已大不同于玄言诗的“元之又元,众妙之门”类的风格,给接受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文学创作是一项精神生产活动,作家的气质,性格,思想等等都会影响到创作实践。由玄言诗到田园山水诗的转变更表明了文人个人品质的转变。汉朝时期,文人积极入仕,都为了求有一官半职而用尽心血,所以很多文人把文学当阶梯而进身为官员,他们基本上已成为政治的附庸,似乎没有存在的意义,文人的品格由此而显现为趋炎附势,阿语奉承。陶渊明和谢灵运则和这些人相反,他们都淡漠名利,视金钱为粪土,他们不再为仕途而羁绊,放开心胸与自然完全溶为一体。陶渊明诗歌成就的辉煌时期是在其辞去县令而隐居以后,那种物我不分,平易自然的风格成一代风气。谢灵运虽一生为官,但我们绝不能由此而认为他是一个热心仕途的人,因为他的每一次出任都是被逼无奈,然而他的一颗心早已交给了自然,徜徉在山水乐天之中,即所谓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由于两个人的个性品质是一致的,其诗歌创作也因受个人品格的影响而几无差别。陶渊明那“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俨蓬庐”的安适自得心境,若他没有这种品格,实难想象会有这样的诗歌这样的作品。谢灵运的“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谵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菏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的怡然自适心境,岂是醉心功名人能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27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