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第1张

《核舟记》第一段介绍核舟的雕刻者以及核舟的主题;第二段介绍核舟的整体形貌和布置;第三段介绍核舟船头部分,描绘人物的姿势和神态;第四段介绍船尾撑船者的姿态与神情;第五段写核舟背面的刻字;第六段总括全文,通计舟上人物和物件的数量,表现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核舟记》的赏析

《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详细说明了一个雕刻品的每个细节,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核舟“长不盈寸”,却雕刻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文章先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从容写来,层次分明,丝毫不乱。最后对核舟所作的总结性说明,为的是加深读者对微雕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之巨的印象

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但其母亲的坚强又给了“我”极大的

鼓舞。我的对于秋天的怀念,就是对于母亲的怀念,对于顽强生命的赞美。

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建议不要多想,想多了累

苏轼的《赤壁赋》高妙精绝,生动感人,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广为表现的内容,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文和艺术精品,《核舟记》就是这样一篇反映苏轼游赤壁艺术珍品的著名文章。

《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所作,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选到《虞初新志》。《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与黄庭坚、佛印泛舟游赤壁的情景。小核舟只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船舱、小窗、栏杆如真的一般。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箬竹叶做的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文字共计三十四字。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文章语言平实、洗练,生动的表现了历史上苏东坡携好友泛舟游赤壁撰写“赤壁赋”那段著名的文学故事。本文使用从两头到中间,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热情赞扬了我国明代的民间工艺匠人的雕刻艺术和才能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工艺的赞美。

《核舟记》也从另一个侧面通过精妙的微雕工艺品,向人们直观展现了“赤壁赋”所营造的“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那优美意境。

内容: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 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 (船舱)旁边刻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 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 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 (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 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 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制成的。 啊!这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感想:王叔远技艺高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794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