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儿童在出生时就有原始的不分化的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婴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分化为愉快的积极反应和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即表现为喜爱和高兴或厌恶、恐惧和发怒。1岁半以后,婴儿情绪的分化更为明显。到了幼儿期,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其发展的一般特点。成人要在了解这些儿童情绪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 儿童的情绪情感。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家长与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幼儿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人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应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与态度。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个孩子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冲突,遇到挫折,从而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化,及时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对于情绪经常出现波动的幼儿,教师既不能放弃教育要求,也不能简单急躁地对待。而应该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原因和各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随机相宜地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情感引导的关键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这是所有互动的前提条件。父母要重视沟通的艺术,寻找良好的互动方式。在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之前,父母都应该问自己:“我即将要做的事情和要说的话会不会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并且有助于他在现在和未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呢?”
成功的情感引导也意味着你要处理自己的情绪。了解什么样的情况 容易挑起你的愤怒,可以帮助你提前做好准备,避免让自己的情绪。
情感引导的关键要素有:
第一:播下种子。
就是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什么事情, 以及你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如果事先知道要求是怎样的,孩子就更有可能合作。最好提前告诉他好几遍。
书中案例:
每次我和丈夫打算带孩子们出去吃晚饭的时候,我都会在早上就 提起这个话题。我会告诉孩子们:“今天晚上爸爸妈妈要带你们去饭店 吃晚餐,你们明白我们要去做什么吗?也就是说,我们一家人要在包间 里坐在餐桌前吃东西。所以你们不可以大喊,也不能乱跑哦!”就像这 样,简单的解释可以让他们为接下来的活动开始做准备,让孩子们知道 在饭店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我们还会带上一个玩具包,里 面装着各种可以在餐桌上玩的有趣的东西。 在乘车去饭店的路上,我会再次提醒孩子们:“我们现在要去吃饭 喽!也就是说我们要坐在包厢里安安静静地吃饭,不可以到处乱跑,也 不能大吼大叫。”我还会在进入饭店之前提醒我的小儿子:“我们就要进饭店吃饭 了,你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在坐下之后,我们会对孩子这样 讲:“这里可真棒啊!我们马上就会吃到一顿美味的大餐。”然后我们会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玩具,并和他们做互动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 家人出去吃饭不就是为了享受一下吗?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让孩子们也觉得舒服,在必要的时候包容他们的请求。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提前种 下合作的种子。
第二,观察和判断。
也就是是关注,观察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显得烦躁、吵闹或者沮丧?孩子的个性是怎样的?什么样的事情最让他不满?
如果你知道某个玩具会让孩子遇到难题的话,一定要陪他一起玩。 观察他如何想方设法地去弄明白,并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或者干脆代劳,而是要引导他去掌握方法。你可以示范, 但一定要给他自己动手的机会。仔细观察你的孩子并了解他的个性,这会有助于你预测何时可能面临挑战,并提前做好准备。
观察的目的还在于体察孩子的需要。例如,他是不是饿了、渴了、累了、热了、冷了或者过度兴奋了?不乖的行为往往是孩子表达这些基本需求的手段。一旦满足了这些需求,孩子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第三,聆听。
聆听的能力至关重要,听年幼的孩子说话和听成人说话有所不同,你需要同时用上你的眼睛和耳朵去关注他。最好的聆听是蹲下来和他的视线齐平,以便能直接和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知道你确实在专心致志地关注着他。此外,良好的聆听不仅意味着要注意孩子所说的话,也包括去观察他的肢体语言。
很多家长听的时候注意力过于分散,孩子都非常敏感的,一定会第一时间知道。如果我们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认真倾听和理解孩子们的想法的话,他们其实会非常有耐心地讲给你听。
第四,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遇到让他情绪激动的状况时,或者在他表现不好的时候,他最需要你去接受并回应他的感受。想要分辨孩子是否在借用不乖的行为来发泄情绪可能有点困难,自己或许也正在因为孩子的不合作而闹情绪。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作为情感引导者的责任都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受。
当孩子因为有人对他恶言相向而红着脸哭鼻子的话, 你有两种方式可以处理这种情况:一种是不把孩子的感受当一回事,立即试图说服孩子不要去理睬别人说的话;另一种是承认并接受他的情绪:“我知道你在生气。你需要爸爸的帮助吗?”这样说可以帮助他扩充情感词汇量,他很快就会记住,这种内心的感觉原来就叫做生气。他还由此而得知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渐渐地他便也能够判断别人的情绪了,并且知道如何去应对自己的情感。
父母应当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其他孩子听,但绝对不能允许孩子把情绪发泄在另一 个孩子身上。父母只能鼓励孩子用语言去表达,并给他们示范该如何去做。
第五,同情。
同情非常的有力量,特别是当孩子经历消极情绪的时候。如果家长能把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而不是轻视孩子的感受或者试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的话,这种消极情绪会更快地消失。我们大人也是一样,当感到有人理解我们的时 候,我们就不会那么有敌对情绪,也更愿意和人去交流。
孩子和成人在这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当关爱我们的人聆听和理解我们的时候,我们同 样会感到安慰。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良好、和睦的环境有利于孩子较稳定情绪的形成,能给教育带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可以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入手。
1、创设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首先,要创设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温湿适宜、采光照明良好、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无噪音干扰、导出充满了绿色植物和美的画面的环境。
其次,教室的环境和玩具和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如小班的教室应有娃娃家、简单的建构区等;中大班的教室角区相应要复杂些,如较有创意的表演区、创意画廊等。
最后,幼儿可在教师设计好的角色游戏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在布置娃娃家时,主题墙面可以张贴孩子的家庭合影或自己房间的照片,粘贴幼儿手工作品等。创设这种家庭化的生活空间,使幼儿感受到家庭般的氛围,产生安全感、信赖感、愉悦感。
2、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是使孩子保持良好情绪的基础。在家庭中要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气氛,布置一个有利于情绪放松的环境,避免脏乱、嘈杂;成年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家庭成员之间也要用礼貌用语,并努力避免剧烈的冲突。
(二)使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
1、建立幼儿合理的生活常规
给幼儿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表,内容要丰富并要考虑动静交替,使之养成良好的常规和行为习惯。注意不要轻易破坏常规。行为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持之以恒,让幼儿为人处世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当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情绪也相对能稳定的发展。
2、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意识
当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自我服务。幼儿只有学会了关心、爱护自己,才能学会关心、爱护别人,才能懂得别人为其所付出的一切。因此要让幼儿参与一切有关并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意识以及责任感。
3、加强幼儿的体能锻炼
幼儿的体能训练除了帮助幼儿消除体内多余的能量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广泛的兴趣,从而培养其勇敢、坚强、不怕苦的意志品质。
4、巧用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促使幼儿情绪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所经历的情绪状态;形成换位思考的品质,能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去思考、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获得有关情绪情感的各种感性知识。
另外,幼儿的自控能力差,情绪的冲动性高,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常常被外界情境所支配,所以,幼儿的情绪有易变性的特点。而在游戏中,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和遵守各种游戏规则,接受游戏规则的约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情绪的调控能力。
再者,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情绪情感会得到合理的宣泄。游戏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宣泄情感,使儿童逃避现实生活的强制和约束,宣泄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接受的危险冲动,缓和心理紧张,发展自我力量以应付现实的环境。所以,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启发他们的思路,创造各种游戏必需条件——包括各种游戏材料和场地,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幼儿的游戏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但是老师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随意打断孩子的游戏。总之,要将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教师的指导作用完美地结合起来,不能让游戏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影响幼儿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
5、榜样表率法
家长、教师和幼儿朝夕相处,是幼儿直接模仿的对象,在家长、教师长期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和是非标准,并由此来检验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进行着榜样的示范和暗示,孩子的品德、性格、举止、习惯都会在家长和教师身上找到蛛丝马迹,甚至将其延伸或扩大。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严于律己,从自己的思想、言论、作风、情绪等方面身体力行,做好幼儿的表率。
有不少的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来带大,这就导致孩子很容易会缺失一个完整的教育,因为长辈们通常都会有隔代亲,会对孙子孙女格外的宠爱,而这样的“隔代亲”发展过度了就会变成溺爱,我也会把孩子养成一个无法无天,没有规则意识的“坏”小孩。而等到父母察觉到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也已经是无能为力,“管不了”孩子。
有一些父母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养大的孩子是那么的陌生,本来在自己看来是非常乖巧的孩子,却突然变得很可怕,而当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大多数已经是为时已晚了,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心理教育时间。
心理抚养是由李玫瑾教授所提出的,他认为人在幼年的时候是需要心理抚养,因为他发现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里可以发现,他们大多数的犯罪动机都跟他们年少时所有过的经历有关。
相信不管是父母还是长辈们,对于孩子的爱肯定是只多不少的,但是在宠爱的过程中,父母们要注意的是不能够过分的溺爱孩子,这样很容易会把孩子养成一个,无法换位思考,替他人考虑,只会为自己考虑的自私的“巨婴”,当孩子开始犯一些小错的时候,父母还能够把孩子兜着,但是有一天孩子要是闯了一个更大的祸,父母没有能力去“兜着”的时候,那又该怎么办呢?
一直存在的问题也并没有解决,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培养规则意识就尤为重要了。
要教会孩子和他人分享,让他们懂得合作共赢的道理,并且还要让他们意识到有一些事情是自己不该触碰的底线,比如,暴力、欺骗、违法犯罪等等,除此之外,
也要尽量多陪伴孩子,有的时候陪伴的时间不一定要非常的多,但是一定要有质量,而一个有质量的陪伴,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对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所以在这方面上需要父母们多去注意,做好了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也是在给心理抚养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让心理抚养和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情感 引导其实就是通过跟孩子传授一些 情感 上的规则,来让他们知道 情感 的区别以及如何去应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当下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去学习认知 情感 以及学会自信的表达自我。
不管是什么场合,什么时候父母都可以对孩子进行 情感 引导,这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的惯性养育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对于 情感 的理解认知程度。
有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会把决定的权利交给孩子,这其实就很打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性,其实不妨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更有担当,同时,也会更有积极性。
比如说,当孩子想要看电视的时候,你就可以先询问他说你是真的想看电视吗?这个时候孩子一般都会肯定性回答,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给孩子提供两个电视节目选项,并且要告知他们这个电视他们所看的时间,让他们去进行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孩子在无意识中接受了规定好的电视时间这件事,同时又会因为他们可以选择这件事情,而让他们对这件事情所带来的正面影响感受的更加深刻,也就是更能接受到了其中积极的影响。
1 保持开放和支持性的态度
尽量保持对学生的开放和理解态度,确保他们感到安全和受到尊重。早恋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常见的一部分,而且可能是他们探索情感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
2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处理早恋问题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3 提供正确的教育和指导
教育学生有关健康人际关系、爱情和性的知识,包括情感管理、尊重他人边界、自我保护和未成年人法律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情感发展的过程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4 强调学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业和个人发展上,帮助他们认识到早恋可能对他们的学业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把注意力发在学业和兴趣上
5 教育和引导
在处理早恋问题时,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恋爱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
6 与家长沟通
家长在学生早恋问题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们也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学生的恋爱情况和影响,并且协助我们进行处理和引导。
7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更加信任和依赖我们,从而更好地进行早恋问题的处理和引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