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高中生谈心

如何与高中生谈心,第1张

谈心是班主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解决思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成功的谈心,能通过师生情感交流达到帮助、教育学生的目的;而谈心失败,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还会在师生中造成隔阂或鸿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必须慎重地对待谈心。通过一个学期的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我觉得谈心成功的关键在于班主任能用真诚打开学生的心门,和学生的心灵保持零距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个性发展。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师生之间心心相映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深处。”虽然班主任与学生的生理年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而心理距离是可以努力缩短的,我们要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即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适时做好引导工作,我们才有可能受到学生的拥戴。高中学生心理上已逐步趋向成熟。虽然他们有得到别人帮助的愿望,但心理上有明显的闭锁性。因此,谈心时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场所,以便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消除心理障碍和促使思想转变的合适环境。班主任多在教室附近和学生谈心,这种谈话的内容对其他同学应没有隐瞒的必要,如月考后帮助同学分析情况、总结成绩和提出问题而进行的大面积谈话就属于这一类。但如果是要解决一些需要保密的个别问题,或利用谈心了解情况,则应在课余与学生边走边谈。一个班级中,几十个同学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遗传、素质、环境、教育的不同,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气质个性。谈心要成功,应根据同学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性格内向的,谈心时,他们往往沉默不语,但不一定不接受你的意见,此时不要硬逼他口头表态,以免形成谈话障碍,可以让他考虑一段时间,还允许他保留自己的看法,但要求他行动上服从整体。记得刚开学时,班上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同学由于第一次寄宿,不习惯住校生活,每天想着回家,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家长很着急又不知如何是好,考虑到她的性格内向,平时很少和别人交流,我先找了几个同宿舍的同学了解情况,接着又写了一封信以“你的朋友”名义寄给她,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她。然后再找她谈话,和她聊自己以前作为一名寄宿生的生活,慢慢地了解她的思想动态,鼓励她勇敢地战胜自我,适应环境。这样她逐渐变得越来越坚强、自信,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高中学生十分关注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老师对自己的情感流露和情绪反应为转移,谈心时,如果老师给学生以热情真诚的关怀,让学生切实感到老师对他的爱,那么,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对他的教育;反之,在谈心中,如果老师流露出对学生讨厌的感情,则会严重挫伤学生,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谈心时老师一定要尊重、爱护学生。本班有个性格急躁的同学,上课常讲话,经常被老师点名批评。提醒了他好几次还是不改,有一次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声呵斥他,指责他丢了班级的脸,没想到他很激动,当场和我顶嘴,让我说不出话来。过后我仔细想了想,自己一时生气,没考虑到周围还有很多同学,那么做伤害了他的自尊。虽然后来他向我道歉了,但这件事情让我进一步意识到和高中生谈话一定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否则会适得其反。有些问题,靠一次谈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做有心人,抓住时机,反反复复地做工作。一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很紧张,母亲要求老师帮助做工作。第一次谈心时,学生很激动,举了许多例子,说母亲对他看不顺眼,常有意找茬。谈话根本无法进行。后来我了解到他母亲脾气较急躁,态度比较生硬,对他的要求很高,长期以来形成了他的逆反心理。我和他母亲沟通后,再次与他谈心,让他明白母亲对他的态度是性格问题,要他多谅解母亲,不要对母亲有成见,应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学生似有所悟,后来一次晚自习下着大雨,母亲冒雨给他送伞,我对他说:“其实你母亲很疼你。” 他笑了。高中学生意志品质在发展。但他们还很稚嫩,自持力、毅力还不够,因此班主任在谈心后还应该做大量的工作。检查谈心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环节。检查的方法,可以观察学生的行动,向周围同学了解情况,也可以进行第二次谈心,再听听学生经谈心后的想法,还要帮助学生创造条件,以便他在认识清楚的基础上行动起来。教育学生是一项十分艰苦细致的工作,与学生谈心更是一项复杂工作。但是这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手段。作为高中班主任,能否与学生成功地谈心,也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努力掌握学生的个性,讲究谈心艺术,让真诚的谈心成为沟通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心灵火花的重要途径。

如果你不想这样的话,你就自己处理好啊~~

找你聊天你就给他多留作业,因为关系不错,所以你要表现得处处对他关心,让他多写作业。

午餐时间去找你,难道他不吃饭吗?他要是午餐时间去找你,你就让他抽空去打扫教室的卫生。

经常让你帮忙的话,要看是帮什么忙了,该帮的帮,不该帮的你完全可以继续备你的课。

还依靠着你啊?这孩子单亲家庭的吗?

 导语:师生有效沟通是保证课堂效果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教师一定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亲近,掌握一些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用亲情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吧!

教师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

 一、沟通障碍的原因

 1个性因素所引起的障碍。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气质、态度、情绪等的差别,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

 2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障碍。

 3相互不信任所产生的障碍。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这样,才能使向上反映的情况得到重视,向下传达的决策迅速实施。并且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应该不带成见的听取,鼓励他们充分阐明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反馈信息,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

 二、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

 (一)尊重

 与学生平等相处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基础。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在不断提高的阶段,他们十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学校的宗旨就是,蹲下身子,保持同学生一样的“高度”,便能将自己摆上学生的位置,用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他们的思想方式来思考问题,用他们的感情理解周围的事物。这样打破了“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变过去居高临下的“俯视”学生,为抬头“仰视”学生,用换位的方法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树立平等、尊重和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二)情感投入

 教育讲究教的艺术,其实,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教育的魅力来自于爱的魅力,爱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在班级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对会学生的心灵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丝微笑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会感到一种亲近。教师亲切的眼神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教师对学生表扬和鼓励的言语,会使学生信心倍增,争取做得更好。

 三、有效沟通的方法

 (一)课前课后的问候式交流

 课前、课后与学生相遇,给予问候和关心。此时教师不必刻意去进行思想教育,寥寥数语,学生的学习情绪、生活情况、身体状况都可以去关心一下,随时使学生感到你把他放在心上,使学生时时因你的问候而感到温暖和关怀。费时不多,三言两语,而对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很有效果。

 (二)面对面谈话式沟通

 这是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中许多带有个性的思想认识问题,需要个别的、经常的交流沟通来解决问题。这种沟通与交流要像同学之间、好朋友之间那样亲切自然。交流的内容不一定是针对性的,而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聊天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选择特定地点、特定时间、特定环境。这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自然,相互没有感情伤害,无戒心,完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三)运用书信、电子邮件或QQ交流

 有些学生在面对时,总感到心理上存在压力,有时他们会以书信的形式向教师诉求。这时候,教师也不妨以书信作答。一封经过字斟句酌、文情并茂、充满人生哲理和赏识激励的复信,可能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某些老师的亲身体验证明:交往越持久、越稳定,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上网也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如何利用网络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提供帮助。其实我们大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来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不是喜欢上网聊天吗那好,我们就建一个聊天室,让喜欢聊天的学生都进来,我们教师陪你们聊,当然我们教师也应取一个好听一点的昵称,这样师生沟通是不是更自然一点呢学生不是喜欢玩游戏吗那好,我们就规定一个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师生可以共同玩游戏,在游戏时师生的沟通还有没有困难了呢这个问题应该迎刃而解了吧。

 相信师生有了良好的沟通,必将会很好地解决许多教学问题。做到有效沟通,就必然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循环,或者说,有效的教学,有利于有效的交往,在没有心灵隔膜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共同的欢乐,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就能更加顺利地驶入成功的港湾,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也一定能提高。

 当师生之间真正喊出“理解万岁”时,师生沟通将不会成为难题,教学将更具有亲和力,也将会成为学生的天堂!通过以上的方法,相信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将不会成为难题,学校也将会和学生一样的开心,愉快的进入教学工作中。

与早恋学生谈恋爱需要特别的关注和谨慎,因为他们可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情感和认知都还在成长中。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尊重对方的年龄和成熟度:早恋学生通常在情感上还不够成熟,所以你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成长过程。确保你与对方建立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不要施加过多的压力或期望。

2 建立健康的沟通:与早恋学生谈恋爱时,建立健康的沟通非常重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他们进行交流,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感受,并尽量避免复杂或成人化的话题。

3 提供支持和指导:作为恋爱中的另一方,你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健康的恋爱关系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发展个人兴趣和爱好,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独立。

4 尊重边界和家庭价值观:理解早恋学生的边界和家庭价值观是关键。不要逾越对方或家庭的底线,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和家庭规定。

5 保持适度和平衡:在早恋阶段,保持适度和平衡非常重要。确保你和对方都能够专注于学业和个人成长,并给予彼此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最重要的是,与早恋学生谈恋爱需要理解和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并确保关系是建立在健康和尊重的基础上。如果你感到困惑或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可信的成年人、辅导员或专业人士寻求建议和支持。

1、把师生平等的观念落到实处。比如,某个学生对现在的教育现状、考试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班主任在和他交流时,并不需要立即反驳学生的话。

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他的话中肯定有有道理的地方。教师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一定要求学生非听教师的不可,而是要和学生讨论。如果无法统一观点,可以暂时搁置,以后再谈,不要硬要学生听从。

2、善于寻找和学生的共同语言。教师和学生谈话,不仅仅是对学生施以帮教,还有大量很生活化的交流。这些交流,可以增进师生感情,维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取得了进步,可以巩固师生关系,这样就实现了良性循环。

3、学会对学生的事“感兴趣”。学生如果认为教师和自己有“代沟”,就很难产生“自己人”的感觉。对学生感兴趣,其实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对人的心灵世界充满好奇心。所以,要对学生说的话,即使是教师认为不重要的话,表示出明显的兴趣。

扩展资料:

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看在眼里。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间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让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且视上课为不得放弃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

班主任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最常用的方式是谈心,这似乎人人皆会,其实不然,其中关键的是抓住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提高谈话的质量,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十多年的教育工作的点滴体会,提出来与同行们商讨。

一、 观察了解学生,注意做到有的放矢

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观察、了解、摸清每位学生的脾性,时刻把他们的疾苦放在心上。只有这样,谈话才具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思维、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例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采取“拉家常”的办法,由远及近,先轻后重,循循善诱;对性格独特、不合群体的学生要善于摸清对方的内心情绪和要求,回避“卡壳”和令人烦恼的问题,从侧面诱导,采用“迂回曲折”的办法,逐步引入“正轨”;对性情耿直爽快、性格外向的,可直截了当地把问题点透,开门见山,不兜圈子。总之,班主任在运用各种谈话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避免简单浮躁,急于求成。忌讳千人一面,只治标不治本,不探清学生思想脉搏,说些不着边际的大话、空话、上纲上线吓唬人的话,点不到学生思想深处的病症,就会开错药方,不解决任何问题,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和抵触情绪,达不到教育和转化学生的目的。

二、 热爱学生,注意心理沟通

班主任还应有宽大的胸怀,慈母般的爱心。时时处处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惑,爱学生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一股巨大的教育感化力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就能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学生只有热爱教师,崇拜教师,才会“信其道”,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谈话时要多进行“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也就是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因素、知识状况和生活经验为前提,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用学生的思想去评判,在心理上、思想上完全扮演成学生角色,慢慢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认识。正是有了这种“心理换位”与“理解”,才能消除“代沟”的隔膜,学生自然就会与你心连心。你就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赢得学生的拥戴,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注意用真情感化学生

找学生谈话,开始时对方往往并不在意你讲的道理,而是看你对他的态度和感情,如果班主任不搭起感情的“桥梁”,而表现出厌恶与愤怒,学生心中就会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畏而远之。关闭了心灵的窗户,再好的道理也听不进去。如果班主任运用分寸恰当的言语,友善和蔼的态度,和风细雨式的语言语调,制造良好的谈话氛围,就会消除学生的恐惧和紧张,向你袒露真实的思想。切勿居高临下,讽刺挖苦学生,出言尖酸刻薄,动辄面壁思过。其结果,学生会慑于教师的威严口头上暂时认错,而内心里会因你的简单粗暴而怨恨,不仅没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反而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引起学生与教师的对立情绪。算“陈年老账”,数落学生的短处,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一塌糊涂,更是教育工作之大忌。对学生评价要一分为二,既要充分肯定他的成绩优点,又要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特别是要帮忙找出他认识上的偏差,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过失,心悦诚服。若一味揭短,得理不饶人,使学生希望求得班主任谅解宽容的心理冷落,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对立和抵触,对你的话就会充耳不闻,学生的信心和希望之火就会熄灭,就不可能改正错误。

四、以理服人,注意教育的力度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谈话教育,要充分运用自己渊博的知识,运用所掌握的正面的、反面的、生动具体的事例,把道理讲透,以理服人。错误的思想要用正确的思想去战胜,心灵中的黑暗应用光明的火把去照亮。正理要说服歪理,大道理要管小道理,要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他们学会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人。说理时,不要空谈、神侃大道理,搞枯燥无味的理论说教,要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不落俗套、便于接受。可以联系当前国内外实际,举一些英雄模范人物及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作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启迪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插上理想的翅膀;也可联系身边的人和事,使学生明白是与非、善与恶;还可以用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陶冶学生的情操,鞭策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点燃理想和希望的火种,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理”的熏陶。同时让学生自己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自警、自戒、自悟的习惯,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自教”的自律习惯,不断地完善自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4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