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分析初1语文上册《理想》这篇课文

谁能给我分析初1语文上册《理想》这篇课文,第1张

流沙河(1931— )原名余勋坦。诗人。四川金堂人(现青白江城厢镇)。四川大学肄业。建国后,历任川西《农民报》副刊编辑、四川省文联创作员、《星星》诗刊编辑、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后在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专门从事创作。著有诗集《告别火星》、《流沙河诗集》。

四川成都人。1948年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五十年代初任编辑开始写诗。195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农村夜曲》。1957年1月参与创办诗刊《星星》,并发表散文诗《草木篇》,由此为诗界、文学界瞩目。但后者不久即遭到公开批判,被认为是“站在已被消灭的阶级立场”上,“向人民发出的一纸挑战书”,由此被打为右派,遣送回原籍劳动。七十年代末回归文坛,仍然以诗作为主,记叙自己以往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体验,后结集为《流沙河诗集》(1982)、《故园别》(1983)、《游踪》(1983)等。

因才识扬名,因清脱为人仰重,因谦虚而备受爱戴,这便是人们心目中的著名诗人流沙河。

流沙河曾在中国诗坛上笔走龙蛇,饮誉海内外。10年前,先生突然“见异思迁”,弃诗而作文,鼓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拨弄出举世瞩目的一个大旋涡。近年来,突然又波澜不兴,一时间,文化人都在询问他的“流向”。蜀国的文学圈子压根儿就消失了他那瘦比黄花的影子,消失了他那让人心头搁不下的谦恭,消失了他兴之所至谈笑惊座的幽默。

先生已逾七旬,身高17米,体重却只有90多斤,怎一个“瘦”字了得,他的样子,容易使人联想到经霜后的枣树,秋塘里的残荷。光阴似箭催人老,先生已是两鬓如霜了,但双眼依然睿智深邃,神态依然恬淡超然。先生言谈海阔天空,雅俗共赏,亦庄亦谐。他幽默的质量,可谓绝唱,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引经据典,从早“幽”到晚。

先生是四川金堂人,生于1931年11月11日,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和《星星》诗刊编辑。1957年“反右”运动中,因《草木篇》被毛主席亲自点名,“假百花齐放之名,行死鼠乱抛之实”。流沙河在全国上下被批倒批臭,后连续接受多种“劳动改造”(白天修路,锯木头,傍晚遭批斗),累计20年。1979年他被调回四川省文联,从1985年起专职写作,并先后出版了《锯齿啮痕录》、《独唱》、《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随笔》、《流沙河诗话》、《故园别》、《游踪》、《庄子现代版》、《Y先生语录》等著作。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先生原名余勋坦,“流沙河”中的“流沙”二字,取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因国人名字惯为三字,遂将“河”复补。

先生的400则精美短文集成的《Y先生语录》堪称一绝,真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先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活字典,标新立异,出语有典,理据有度。流传颇广的《庄子现代版》就是佐证,充分体现出他的学者风范。

先生走路的步态有异于常人,似乎有点脚不着地,给人一种飘逸感,但又不是飘飘欲仙的那种,身子薄菲菲像只风筝。风筝飞在蓝天高处,轻轻漫漫,引人仰望。先生一生中只有有限的几次出川游历,最远的一次是南斯拉夫。虽然足迹未远,虽然已逾七旬,却足以担当起一个“老才子”的名分,写起文章来纵横捭阖,才情横溢,机智幽默,反讽甚至狡黠,都在字里行间随处可见。

闲暇时,先生喜欢养养树。他家布满了各种小树,却没有一盆花。最高大的一株是橡树,他似乎颇有些为之自豪。那株橡树站在窗前,为他挡住了市尘与市声。太阳出来时,他的书桌上便满是叶影晃动。

先生对家乡菜肴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题壁赞曰:“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并对“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念念不忘。先生还在《Y先生语录》中说:“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望梅止渴。

先生日常居家好静思,喜读书,此外亦奖掖后进,扶持新人,基本谢绝社交应酬。常以春蚕吐丝之态,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倾吐着字字珠玑。沧桑岁月终未使这条河枯竭干涸,相反,它正满载至清至纯之水,以自身独有的流向,静静地汇入我们民族文化史的无尽长河。

乞丐

门外谁呼唤?

河南父老,逃荒来讨饭。

“俺们不是坏人!”

怀中掏出证件。

东家端来剩菜汤,

西家端来陈饭。

儿学英文识beggar,

这回亲眼看见。

愧我书生无能,

敢怒不敢言。

呼儿送去冷红薯,

羞见父老,掩门一声叹。

哄小儿

爸爸变了棚中牛,

今日又变家中马。

笑跪床上四蹄爬,

乖乖儿,快来骑马马!

爸爸驮你打游击,

你说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

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门外去,

去到门外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

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流沙河

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1935年迁回金堂槐树街老家。幼习古文,做文言文。1947年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转习新文学,1948年始发表作品。1949年入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写作愈勤。1950年到《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52年调四川省文联,历任创作员、《四川群众》编辑、《星星》编辑。1957年后在成都从事多种劳作,工余研读诸子百家。1966年押回金堂老家,劳动糊口,共12年。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1979年复出发表作品。年底调回四川省文联,任《星星》编辑。1985年起专职写作。中国作协理事、四川作协副主席。作品出版20种。

(《语文学习》1996年第6期)

<<理想>>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西双版纳流沙河

西双版纳流沙河是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的一条主要河流。河上游的两条支流,左支源于邦敢山,自西北而东南穿越西双版纳的最大坝子勐遮坝;右支发源于西双版纳布朗山三垛山,经勐混坝子进入勐遮坝子东南与左支相汇东流,穿越勐海坝子进入西双版纳景洪后汇入澜沧江。干流长92公里,流域面积2064平方公里。

李拂一先生所著《车里》记载说:“流沙河原名南哈河”。“南哈”,是句傣语,是当地傣族对西双版纳流沙河的称谓。“南哈”中的“南”意为河流;“哈”是腥臭。“南哈”意为腥水河。传说,西双版纳勐遮坝子原是一个湖泊,湖中浸泡着一对雕魔的臭尸,使湖水带有腥味,西双版纳流沙河的左支流进勐遮湖后,带着腥味南流,使河水也带上了腥味。因此,古代西双版纳傣族便称此河为南哈。公元1915年成书的《普思沿边治略》记述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西双版纳勐宋叭(帕雅)被革职一事时,有“杀勐宋叭于流沙河”之语,说明西双版纳流沙河一名在清代便已使用。由于此河主要流经平坝,河床上多沙无石,故名流沙河。

西双版纳流沙河的中上游,主要在西双版纳勐遮、勐混和勐海3个平坝中间穿流,河床平缓,水流随季节变化,历来不用于航运,只用于灌溉。昔日西双版纳傣家人主要在干流上安装纺车形的水车提水灌田,据记载,仅在西双版纳勐海坝子中的流沙河干流上,便安装过64架提水灌田的水车。1958年以后,当地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在西双版纳流沙河上修建引水、蓄水工程。当年首先在距西双版纳勐海县城3公里的流沙河干流上,修建了一座滚水坝,引水灌溉西双版纳勐海坝子中的水田。此后,又在西双版纳流沙河上游的支流上修筑了勐邦水库、曼满水库、那达勐水库等40多个水利工程,使水车提水成为历史。

西双版纳流沙河因源头坡陡源短,干流河床平而多湾,每逢遇到连日暴雨,源头洪水夹带泥沙涌入干流,时常造成大小不同的灾害。70年代以来,对一些急湾、窄道进行治理,加之支流上蓄水工程增多,灾害已大大减少。

流沙河流出西双版纳勐海坝子以后,在一段多石的峡谷内奔流,河床变窄,水流变急,落差大

1你人,仙人掌和毒菌

2使植物的形象更加深入读者的心。

3依附它物生存;用美丽来掩饰的恶毒。

4其他的花,如桃花,梨花等。开花的时间;冬天蝴蝶已经不存在了;冬天只有梅花开放。

5一直不停的爬;重复前面纠缠丁香的过程;在沙漠中坚强的生活,并繁殖儿女;不能去理财毒菌。

只能说说大概的一种意象,以及字面上所要表达的情境吧。一个残字,写出了萧索的意味来。残荷,夏末将完,那个热情如火,青葱岁月的季节已经到了尾声。银虹是什么,这个具体的说不来。银色的长虹,也许是舞蹈时的水袖,也许是天上的星河,或者其他。云舞,也就是翩翩起舞了。一个“起”,一个“低”,表现了一种起起伏伏的状态,可以是人一生的际遇,可以是描写心情的起伏,事情的转机等等,看这诗之前描写的背景了。琼楼梦好,明显是指美梦,回忆往昔。“何”字,也体现了那种追忆不可得的惆怅。烟雨人独立,还是很萧索的画面。整首诗都在表现这种彼时往事不可追,此刻孑然一身的低沉情绪

余勋坦。余勋坦当代诗人,代表作流沙河、草木篇,是一组托物言志的散文诗,在这组诗中,作者通过对五种植物的描绘,揭示了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立身处世之道,被称作50年代中期大胆突破禁区的诗歌。

《草木篇》的作者是流沙河,是1956年诗坛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中,对诗歌创作中的问题曾有所反思。1957年上半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诗坛涌现出的一批敢于触及时弊、勇于表现生活矛盾的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785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