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与情感的内容梗概

理智与情感的内容梗概,第1张

埃莉诺和玛丽安是两姐妹,由于两姐妹的父亲逝世后遗产归他前妻所生的儿子约翰,她们和她们的母亲不但经济上拮据,还得摆脱寄人篱下的生活。她们终于在德文郡一座乡间别墅内安了家。

这一来,埃莉诺和她爱上的青年爱德华(她嫂嫂范妮的弟弟)分了手,而玛丽安在乡间邂逅并迷恋上的威洛比也突然有事去了伦敦。两姐妹就这样都和她们所爱的人分开了。

随着情节的发展,这两头恋爱都发生了波折。当埃莉诺听到露西·斯蒂尔私下告诉她和爱德华私订终身已有四年之久时,她硬压住了感情,保证为她保守秘密。埃莉诺把失恋的痛苦藏在心底,在玛丽安终于遭到了威洛比的拒绝,精神大受刺激,后来甚至在病倒的过程中,竭力安慰妹妹,帮助她振作起来。

露西遭到爱德华的母亲,富孀费勒斯太太的反对,她硬要她儿子和莫顿爵士的独生女结亲。

爱德华不愿,他母亲竟剥夺他的继承权,把财产传给次子罗伯特,这时,埃莉诺心胸还是那样开阔,受人之托,通知爱德华可以得到一个牧师的职位,有条件和露西成婚。哪知露西转而去追求那交好运的罗伯特,和他结了婚。这样,埃莉诺和爱德华才能终成眷属。

理智与情感艺术特色——风格

在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的创作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一个始终贯穿全文的写作特色之一,在艺术的表现中,这种基于现实表达的写作方式,更好地将生活的原型表达出来。

简·奥斯汀就是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采用现实眼光来观察简·奥斯汀周边的生活方式,并通过现实的写作手法,更多的现实笔调,个性化地将当时西方社会文化的与众不同展示出来,尤其是文艺复兴之中各种黑色连释的写作个性。

简·奥斯汀通过清醒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着眼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刻画,跨越了当时风靡英国的感伤主义,成为当时英国现实主义写作的先行者。

这种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将当时英国的道德、文明、标准化语言等各方面问题,通过简·奥斯汀女性的视角,将《理智与情感》中的现实环境缩小到简·奥斯汀的生活空间中,将女主人公的故事放在父权制度的背景下将其扩大;

并通过对现实的剖析,将情感与理智进行归类,并将多愁善感作为批判对象,如实地、朴素地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从现实的角度来打动观众,并引起一定的思想意识共鸣。

简·奥斯汀在《理智与情感》中将对上流社会的那种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嘴脸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尤其是简·奥斯汀在写作中,融入清醒的现实主义写法,将对当时的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进行了委婉的抨击,将这种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融入在整部作品之中;

其中,从当时反对的声音来看,对简·奥斯汀缺乏广度、深度、激情以及节奏感的批判来看,这些也正是简·奥斯汀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一大表现。

《沙炳文》是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80年根据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心理恐怖片。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恐怖片史上的经典。

《犀利哥》讲述了业余作家杰克在冬天找了一份酒店经理的工作。他和妻子孩子住在一家名为“瞭望”的酒店。长期的幽闭恐惧症和孤独感,以及酒店里所谓恶灵的引诱,让杰克一步步走上了疯狂的道路,最后杀死了妻儿却在酒店外冻死。

导演在影片中对配乐的运用和成功,一直将影片中的恐怖气氛保持到最后;此外,多次使用的跟踪镜头使观众失去了正常的视角,无法预测会发生什么,恐惧和不安的感觉总是萦绕在他们心头。

然而,当这样一部经典的大师级心理恐怖片第一次被看到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理解和领会片中的一些情节。

但如果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解读杰克在自己和“他者”之间的形象错位,导致他因认知障碍而产生所谓的超感官知觉,那么就不难理解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和其经典的真谛。

在社会形象的影响下,即杰克自身意识和酒店亡灵所构建的幽闭恐怖空间下,主人公杰克激活了内心的欲望。当他重建自我身份时,内心的欲望在重建的身份上投射出另一个无序的形象,导致了他的死亡。

“社会镜像”对杰克意识的影响

拉康的镜像理论很好理解,就是镜像经验理论,混淆了现实和想象之间的一切情境意识。

这个理论的研究对象是6-18个月的婴儿,他们一开始并不知道镜子里的形象,只有在他们的母亲和其他人认出他们之后,婴儿才认出自己。

这时,对于宝宝来说,虽然镜像是宝宝的镜像,但这个镜像不是宝宝本身,而是宝宝本身之外的另一个人。

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只有一方臣服于另一方才能融合,否则将是无尽的纠缠和痛苦。

那我们回到**上来。**主人公杰克在失业后成功申请了酒店经理的工作,但他对自己非常不满。

在面试中被问到从事什么职业时,杰克闪烁其词,先是解释自己是老师,然后又补充说自己是作家,同时自嘲老师的职业工资维持不了家庭生活,这恰恰反映了杰克摇摆不定的心态和自我否定。

所以在守护酒店的过程中,他试图通过写作找到自己,但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位置,以至于恍惚中做噩梦,最后发疯冻死。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社会镜像”对杰克意识的影响所带来的冲击波。

杰克从与酒店负责人的谈话中得知,1970年,一位酒店老板在冬天值班时精神失常,用斧头砍死了妻子和两个女儿,然后开枪自杀。

这个故事在杰克极其脆弱的意识中画下了沉重的一笔,以至于杰克在自我寻求的过程中频繁地将自己等同于故事中的警卫,甚至安排一名男酒保出现在1921年的聚会上。酒保和杀害妻女的警卫同姓但姓名不同,但杰克还是把杀害妻女的事件推给了虚无缥缈的男酒保,幻想男酒保说服了自己。",

影片中的各种说法只是想告诉观众,“镜像”对杰克追求自我有着深刻的影响。

杰克本人的镜像也来自他的妻子温迪。

温迪是一个善良又非常听话的女人。医生问温迪为什么儿子丹尼手臂脱臼,温迪摇了摇,点了根烟,告诉了儿子丹尼的淘气行为,丈夫杰克的努力,以及他喝醉后的意外失败。最后,她笑着安慰自己。她以为丈夫从那以后已经五个月没喝酒了,这也是不幸的幸事。

住在了望酒店后,温迪承担了锅炉检查维护、做饭等所有任务,忍受着丈夫的MoMo和废话噪音。

她只是想提醒丈夫不要写得太辛苦,却遭到了刺耳的话语。

杰克不欣赏温迪的行为。他和杰克想象中的男酒保劳埃德反复抱怨温蒂,满口污言秽语。因为在妻子的镜像中,杰克看到了自己的无能,伤害了儿子丹尼,所以在温迪的镜像中,杰克不认同自己,感到内疚和沮丧。

我儿子丹尼也是杰克本人的镜像。

杰克第一次生温迪的气后,温迪提醒她的儿子丹尼不要碰到杰克。

有一次,丹尼偷偷溜回他的房间去拿玩具车,但他害怕吵醒正在休息的杰克。但是杰克没有睡觉。他只是坐在床边,不能说话。当杰克拥抱丹尼并说话时,丹尼问他的父亲,他是否永远不会伤害自己和他的母亲温迪。这个问题击中了杰克的痛处,因为他的内疚让他变得极其敏感。他马上问丹尼是不是温迪的说法。在收到丹尼的否定回答后,他的情绪逐渐恢复

此时,杰克的心情正处于紧要关头,然后屈服于恨妻子的“镜像”。

自我与“社会镜像”的长期背离使杰克的精神越来越恍惚,开始显得纠结而痛苦。那我该怎么办?没有自我提升的希望,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只能通过把自己变成以前的“镜像”——发疯,杀死全家的酒店保安来解决,但他依然自责,依然不知所措。他只能在纸上一遍又一遍地打同样的句子:

"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

杰克本人与“镜像”的错位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讲的是自我,镜像是他者。在经历了一系列影响其意识的社会“镜像”之后,杰克对自己“镜像”的认知也发生了偏差。

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父亲和丈夫,杰克自己的“镜像”不同程度的错位,以至于他在其他影响下将自己的“镜像”屈从于邪恶的镜像。

影片一开始,观众被告知酒店的墙上挂着许多不同年龄的照片,但最后,特写揭示了一张意义重大的照片。照片拍摄于1921年7月4日。这是一场盛大的舞会。照片中间站着一个和杰克长得一模一样的男人,穿着裙子,手里拿着一杯酒。

你可以想象,杰克一定是在冬天守卫的几个月里看到这张照片的。在这个镜像的暗示下,杰克的潜意识沉浸在1921年的聚会中,这些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化在自己的生活中。

杰克第一次见到酒店金色大厅的酒保劳埃德,说了一句**里的经典话:“我愿意用我的灵魂换一杯啤酒”;

随着杰克自我身份的错位,终于,当他第二次去金色大厅的时候,发现里面全是1921年照片中打扮的人,杰克把自己当成了照片中的一员,这是杰克自己“他者”镜像的错位。

**开始时,杰克开车带着妻子和孩子去了了望酒店。丹尼问多纳探险队是干什么的,杰克告诉儿子,那些人为了生存互相残杀,吃人肉。

他的妻子温迪很快就停止了父子之间的谈话。此时的杰克完全忘记了自己是父亲身份的镜像,说起和孩子吃饭,他似乎有点洋洋自得。他父亲似乎要离开自己了。此时的杰克已经在身份建构和认知上出现了问题。

后来作为丈夫,杰克对妻子很冷淡。除了和儿子丹尼玩耍和打理酒店,他的妻子温迪只能通过无线电与外界交谈。

杰克本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有所怀疑。他不认同自己的“镜像”,也不想被伦理束缚,面对导致自我压抑的妻儿。于是,杰克走进237号房间,看到了一个美丽高挑的裸体女人,他放弃了自己的“镜像”——充满爱意的、开放的、想象中的女人亲吻拥抱,这是杰克身份自我建构的第三次错位。

杰克的自我和他的“镜像”其实是从不断的超脱到超脱,最后到完成分裂。

镜子在**“镜像”表达中的作用

“镜像”理论的基本工具是镜子,只有镜子才能看到镜子里的影像。

镜子在《锐利的人》的**中多次出现,以提醒观众。

杰克一家入住观察酒店后,导演库布里克在镜子里安排了一系列的影像,来衬托杰克逐渐分裂的自我和他的“镜像”。

在酒店住了一个月,妻子给丈夫准备了早餐,坐在床边和他聊天。此时两人还在一面镜子里,说明夫妻此时正在确立自己的身份。没有从各自的“镜子”中自我分离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本人和他在镜子里的真实形象开始同时出现在导演的镜头里。

最后,无论是在酒吧前和劳埃德说话,还是在浴室和格雷迪说话,还是在卧室和丹尼的母子说话,他似乎都在盯着镜子里的影像(甚至储藏室的门)自言自语。杰克被困在自己的世界里。

镜子在他身上的作用是对物化现实的幻觉进行反思,一种似乎在迂回的光路中清醒的深深的失落。

闪光的真正隐喻意义

这部**之所以长期被视为经典,不仅是因为库布里克用“镜像”理论告诉观众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恐怖故事,也是因为它的深刻含义。

影片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一种奇怪而复杂的气氛。

开头的一个长镜头把自然美景尽收眼底。平静的冰山湖四面环山,群山白雪皑皑。一切都传达着一种自然平和的原始状态。

然后,与这种安静而漫长的距离相反的,是低沉而压抑的背景音乐,它在跟随者的镜头里循着无尽的道路,继续无休止地传播。

在故事的后续发展中,每次主人公一家人驱车前往瞭望酒店,总是伴随着安静悠远的场景和被压抑的神秘音乐,使得紧张未知的气氛一触即发,从而使主人公的命运和处境变得神秘而危险。

有了这个音乐背景,延伸的路的尽头就是瞭望酒店。

在**中,了望酒店展示了一种现代文明的状态,面对着自然和原始的美。

随着剧情的发展,瞭望酒店逐渐呈现出一种反现代的氛围——不为人知的陌陌和华丽外表下深不可测的孤立与隔绝。

作为酒店的保管员,主人公一家饱受这种氛围的折磨,产生倦怠和消极疲劳,逐渐失去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控制,这恰恰是文明和秩序赋予的。

在影片中,杰克逐渐陷入了自己与“镜像”的困惑,失去了真实的意识。这是一个秩序和文明被现代思想禁锢取代的过程。

了望酒店不再是荒野中现代和秩序的象征,而是充分暴露了它荒凉和黑暗的一面。

在这种极度压抑的气氛中,了望酒店逐渐演变成了监狱般的牢笼,而主人公的家人则像是囚犯。出口虽近在眼前,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压制,无法逃脱。

酒店里不断出现的闪回片段,杰克意识“镜像”中的前住户的徘徊,走来走去没有出路,都预示着时间在流动,空间的秩序被打乱,现实与想象交替。

但是,虽然人的异化和压迫像鬼屋一样在酒店内部上演,但酒店外依然有秩序的景象。

与外界少有的断断续续的接触,不断折磨折磨着那些深陷其中的人,最终将他们推向心理崩溃的边缘。

整个故事围绕着一个与世隔绝的笼子展开,所谓的瞭望酒店就是这个笼子的伪装。

正如蒙太奇超越了镜头的简单叠加一样,**中积累的压抑和孤独不断升华着**所蕴含的主题——

现代文明扭曲的一面像牢笼一样禁锢了困于其中的个人和群体,表现出秩序下的压抑和克制。

这个主题在今天的时代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如今,人们对现代文明和技术的痴迷程度仅次于40年前。没有电子支付和汽车,似乎连普通的生活都难以为继;

在生存和工作的沉重压力下,每个人似乎都在呐喊孤独和寂寞,但难得的是,有限的空余时间不是和亲朋好友交流,而是一头扎进手机,独自浏览廉价快餐短信,沉溺于想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又被疏远了。

正如**《沙平人》中所描述的,人们依赖现代技术,却无能为力。

外观整洁的现代瞭望酒店,其实是对现代发展导致人们日益依赖和丧失沟通能力的嘲讽。

主角一家和当代人一样,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提供的一切便利,另一方面这种便利带来的惰性和疏离感也在不断增长。

这就是“sharping People”对经典的意义,有远见,经久不衰。

虽然同是简奥斯汀的著作,但是无论是知名度还是从内容上或者从影响力上看,《傲慢与偏见》比《理智与情感》精彩的多。虽然同是描写追求爱情,但是在《傲慢与偏见》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男女以爱情为基础,自由的追求爱,并且获得美好的婚姻。没有过多的门第限制,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但是到了《理智与情感》丽,作者完全摒弃了以往的观念,在书中传达了极其明显的门第观念,认为只有“门当户对”才能获得幸福的婚姻。缺乏可圈可点的亮点。

理智与情感:作者:(英)简·奥斯汀。类型:爱情/哲理。本文作者:愿咸与恒。

这部作品还是奥斯汀一贯的风格,轻松幽默,嬉笑怒骂之间写尽人情世态,用诙谐的语言讽刺那些自私自利,谄媚无耻的人。

这部作品的原名叫做《埃莉诺与玛丽安》,书中的埃莉诺代表的就是理智,玛丽安代表的事情感,作者通过这两姐妹的对比,向读者传导了自己的情感价值观。

埃莉诺是大姐,玛丽安是妹妹,两个人还有一个小妹妹。母亲是她们的父亲的继室,三姐妹的上面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约翰,故事一开头,三姐妹的父亲就死了,临终前托付约翰要好好照顾她们姐妹几个,约翰本来还愿意给她们每个人一千英镑,但是收到了他的太太范妮的枕边风,一同对话下来,约翰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了(好现实)……

而后呢,因为老庄园的主人死了,母女四人感觉自己成了外人,这个家已经不属于她们了,反你也总是给她们脸色看,于是她们就赶紧找了一处房子,搬走了。

来到了巴登庄园,认识了约翰爵士,约翰爵士热情好客,他的夫人冷漠缺乏活力,只是非常礼貌(总觉得书中的人物如此形象啊),总而言之夫妇两个还是非常不错的,比起他们的哥哥嫂子来。

另外,还有另一个人,布兰顿上校,为人正直,但是年龄比较大了,有三十五岁了,他并不掩饰自己对玛丽安的爱慕,但是玛丽安觉得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在他的面前一直表现出一副“尊老爱幼”的姿态(呵呵)。

作者在一开始就已经写作姐妹两个人的性格特征,埃莉诺冷静、睿智,习惯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喜怒不行于色。妹妹玛丽安个性直爽,热情开朗,对于情感无所顾忌,感觉上更像是一个天真单纯的少女一样。反正埃莉诺处处为母亲和妹妹着想,是他们两个人的军事。而她们的母亲也不过是年长一些的玛丽安罢了。

然而,范妮的弟弟爱德华是一个善良的青年,与埃莉诺相爱。两个人的恋情相对比较“冷漠”,这一点经常遭到玛丽安的不解,她以为爱情一定要轰轰烈烈,平静如水的感情她觉得死气沉沉。爱就要爱得死去活来(反正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个人还是赞成埃莉诺)。

但是来到巴登庄园,埃莉诺自然要与爱德华分离,何况爱德华的母亲根本就不喜欢埃莉诺,对她们姐妹两个都非常讨厌,埃莉诺意识到自己与爱德华的感情注定要受到阻碍,但是却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忧虑,一切的无奈只能够自己去承担。

不久之后,玛丽安也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一个长得非常帅,又热情精力充沛的公子威洛比,邂逅依然是英雄救美,两个人很快就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但是埃莉诺并不十分感到高兴,她觉得威洛比的真实人品有待考证,自己不能够像母亲和妹妹一样听凭自己的情感摆布,而无视理智的呼唤,埃莉诺一直在冷静观察。

不久之后威洛比离开了,两个人难分难舍。玛丽安一直是一副相思病的样子,简直是有些为了爱情而爱情(这句话的意思比较难懂)。而她们的生活并不寂寞,因为很快,又有一个人将要到来……

斯蒂尔姐妹,姐姐名叫安妮,妹妹名叫露西。姐妹两个都庸俗不堪,只会用奉承来讨好别人,借机达到自己的目的。

埃莉诺姐妹很不喜欢她们两个,但是斯蒂尔姐妹总是往他们两个人身边凑热闹,她们只能冷淡应付。但是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露西找了一个机会,告诉埃莉诺自己与爱德华早已订婚,埃莉诺吃惊不已,但是证据确凿无法否认,露西借机示威。

埃莉诺失恋了,但是没有人知道,因为她没有告诉任何人,露西要求她保守秘密,埃莉诺虽然觉得露西不仁,但自己不能不义。埃莉诺只能一个人默默的承受失去恋人的痛苦,没有人来安慰她,事实上玛丽安还觉得姐姐比自己幸运得多,做梦也不会想到埃莉诺心中的煎熬。

埃莉诺的决定是用理智来控制,甚至压抑情感,她没有失态,用冷漠平静的态度来反击露西的攻击。

不久之后,埃莉诺和玛丽安一行人随詹宁斯太太(约翰爵士的丈母娘)来到了伦敦,玛丽安一心希望可以见到威洛比,她果然如愿了,在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寄出无果之后……一次舞会之上,玛丽安看到威洛比与另一位**手挽着手,并且分明威洛比在刻意逃避着她,玛丽安回来就病倒了。

威洛比写来了一封信,告诉之前她和玛丽安的“恋情”只是一场误会,玛丽安伤心不已,整日哭泣,詹宁斯太太也一直指责威洛比的负心。事情终于真相大白,威洛比找了一位富有的**结婚,抛弃了玛丽安(他和玛丽安也并没有事实上的婚约)。玛丽安整天用痛苦来折磨自己,不论埃莉诺如何安慰,事实上埃莉诺自己也承受着失恋的打击,但是她还要来安慰妹妹,为妹妹的不争气而痛心。

而这个时候,布兰顿上校来访,告诉了威洛比的“光荣事迹”,之前他就曾经与一位私生女私定终身,但是之后又抛弃了那位姑娘。埃莉诺暗自庆幸,感到威洛比和玛丽安此生无缘是她们的幸运。

玛丽安在得知了威洛比的事情之后终于有些醒悟,逐步归于平静。而两姐妹的哥哥约翰也来到了伦敦,兄妹相见,客套一番自然避免不了,约翰向两姐妹一味哭穷,好像唯恐她们管他要钱似的(什么人性)。

爱德华的母亲也来到了伦敦,斯蒂尔姐妹也来了(好热闹啊)。一群人开展了一番正面交锋,玛丽安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定要维护埃莉诺,不惜顶撞爱德华的母亲(一个老巫婆),因为爱德华的母亲趋炎附势,嫌贫爱富,为了贬低埃莉诺不惜故意抬高平庸的斯蒂尔姐妹(那副嘴脸我仿佛历历在目)。

露西想要提前和自己未来的婆婆搞好关系,于是就到范妮的家中做客,一开始她的谄媚奉承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范妮很快就对她赞不绝口(找到同类了,呵呵),但是好景不长,安妮透露出了露西与爱德华私自订婚的事情,结果暴风骤雨来临了……

爱德华的母亲逼迫爱德华解除婚约,爱德华不和那个富家**结婚就算了,居然还找了这样一个没有钱的女孩(不光无钱还无德呢),绝对不能够接受,爱德华拒不屈服,和母亲断绝了关系,母亲把留给他的遗产给了他的放荡弟弟罗伯特。

有趣的是,这个时候,一向对埃莉诺并无好感的范妮一干人倒是觉得爱德华和埃莉诺在一起更让人接受一些(早干嘛去了!)。

埃莉诺要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向布兰顿上校求助,帮助爱德华成婚(呜呜……)。与此同时,玛丽安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姐姐的忍辱负重,坚强理智,她悔恨不已,为了自己的懦弱无能,为了自己对埃莉诺的冷酷无情……玛丽安终于振作了起来。

玛丽安受了风寒,很快病重,埃莉诺心急如焚,盼着母亲赶紧来到。这个时候,威洛比却突然到来,向埃莉诺说明自己的“苦衷”,他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只是缺乏毅力,他真的爱上了玛丽安,但是做不到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只能够为了金钱而牺牲自己的婚姻。但是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妻子死去……从而和玛丽安再续前缘,这一点让埃莉诺无法接受(谁都不能够接受的)。

埃莉诺对他并非完全痛恨,甚至有了一丝丝同情,她觉得一个人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不能够摆脱奢华的习气,最终只能够悔恨。然而玛丽安和他终究还是不合适的,因为一个贤惠的妻子,未必比得上舒适的生活(至理箴言)。

玛丽安终于康复了,让所有的人,尤其是布兰顿松了一口气。两姐妹的母亲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觉得布兰顿是一个很好的人。玛丽安在听到了威洛比的告白之后也终于释怀,决心向埃莉诺学习。

这个时候,传来了费勒斯(爱德华姓费勒斯)先生结婚的消息,埃莉诺突然内心无比失落,虽然早已有所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她还是很伤心很伤心。就在她伤心的时候,爱德华到来了,他只有一个目的,来向埃莉诺求婚。

原来,露西嫁给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特。而两个人如何相识相爱(真的相爱过吗),露西是了何种手段使罗伯特这个放荡公子爱上自己,露西的为何要抛弃爱德华(这一点显而易见,因为罗伯特有了爱德华的财产),种种一切,成了一个谜了。

这一切对于埃莉诺都不重要了,她的心中只有,幸福,幸福,等待终于有了结果。虽然前途依然还要受到爱德华母亲的阻碍,但是只要有真心的爱,什么都不可怕。

两个人婚后过着平静的生活。而爱德华的母亲,之前虽然气愤露西的可耻行径,但是架不住露西的讨好功力段位太高,最终还是承认了露西,并很快的喜爱上了她,埃莉诺依然不受待见,但是这又有什么要紧的?露西和范妮争风吃醋,露西和罗伯特的婚姻也并不十分幸福(究竟如何读者都可以想见)。

两年之后,玛丽安终于嫁给了布兰顿,做了一位全心全意爱自己丈夫的妻子。威洛比得知之后虽然伤感了一段,但是该怎样还是怎样,自己的快活日子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终究不是真爱,或许这才是生活的真实)。

大家都各得其所了,埃莉诺和玛丽安依旧和未出嫁之前一样和睦。

在这部小说当中,作者写的还是一种财产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为了财产和抛弃爱情无论如何也是不可取的,除非你愿意做威洛比,当然我相信,在真实的生活当中,很多人做了威洛比,但是也有很多人,爱的只是一个人,不是他(她)的钱,不愿意用自己的婚姻作为交换,那么这种人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书中写的自私自利的约翰和范妮夫妇,爱八卦的詹宁斯太太,昧着良心趋炎附势的露西,缺心眼儿的安妮,都是如此活灵活现,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人情世故的画卷。

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自己是永远支持埃莉诺的,因为她的睿智与勇气,还有隐忍。但是也许……有时候自己的感性放纵一下,也会赞同玛丽安的恋爱观,觉得人生在世,如果为了世俗的目光而去牺牲爱情的烈焰,那么无疑是不值得的,反正总而言之吧,用理性去控制情感比较好,情感不能够放纵,否则带来的,就不会是快乐了。这一点,无论是威洛比,还是玛丽安,都是受害者,因为因果,因为人总要想想后果,如果不能够承担那么放纵的后果只能是悲剧。

奥斯丁对当时的妇女问题进行了高度现实主义的探讨。她把笔下的那些女主人公放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来考察。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建立在财产所有权上。由于一代代的财产都为男继承人所得,她们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只能从属于男人。因此,奥斯丁笔下一再出现下列这些类型的人物:“独断独行的父亲;念念不忘社会身分、千方百计想把闺女嫁出去的母亲;条件齐备的青年男子,他们玩世不恭,正反映出他们的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待嫁的女儿,从优雅的没头脑的姑娘到好事多磨的富有理智或情感的青年女子。”

处身在这样一个严峻、要求苛刻而往往带有敌意的世界上,女主人公该怎样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呢奥斯丁的告诫是应该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在交男友的过程中,应审慎从事,不能轻易动情,任性行事。她认为情感往往是女性行为的危险的向导。如果逢到一个条件优越而用情不专的男子来追求就以身相许,其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男方不是由于个人喜新厌旧,就是由于家长的反对而另择条件更好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感情用事,就将受到极大的精神创伤,难以自拔。

奥斯丁的这些看法,最鲜明地表现在这第一部长篇小说中。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伦纳德·伍尔夫在“简·奥斯丁文中的经济决定论”一文中说得好:“情节和人物在多大的程度上取决于金钱问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理智与情感》的整个开头部分环绕着达什伍德遗嘱中的财产问题以及年收入一万镑的约翰·达什伍德太太的贪心不足而展开。”就在分遗产的过程中,奥斯丁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达什伍德家两姐妹相反的性格特征:姐姐埃莉诺“非常有见识,遇事冷静,虽然只有十九岁,却能当好母亲的顾问……她心地极好……富于情感,但是她懂得怎样克制情感;这是她母亲有待学习而她的一位妹妹执意拒绝学习的一门学问”。妹妹玛丽安的“才能在许多方面都不比姐姐差。……她伤心或者欢乐都毫无节制。……一切都好,就是不谨慎 ”。这就是说,玛丽安放任情感去支配行为,而埃莉诺则不愿被这种冲动所摆布。

奥斯丁的创作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她干脆把原来的书名《埃莉诺与玛丽安》改为《理智与情感》,以强调她这个主题。

奥斯丁在本书中展示了主人公两姐妹性格的对比,从姐姐的人生观、伦理和社交观念出发,叙述大部分故事,从而塑造了一个“明事理的凡人”。这是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等她们得悉威洛比充分利用他的优越的社会地位,玩弄了玛丽安真挚的爱情,遗弃了那苦命的姑娘埃莉莎,最后和有钱的格雷**成亲,玛丽安才彻底认识到自己的愚蠢,她母亲也承认当初十分赞赏威洛比,未免做事冒失。这都反衬出埃莉诺一贯对事对人的态度是多么明智。玛丽安清醒了过来,认为早该拿姐姐做榜样,慎重处理恋爱和婚姻的问题,这时才考虑到早就爱上她的布兰顿上校。上校和她们姐妹刚结识时,已过了三十五岁,在当时十七岁的玛丽安眼里,“已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单身汉”,“老得能够做我的爸爸”,而且“三十五岁总是谈不上结婚的了”。上校却是一开始就爱上了她,由于知道威洛比诱奸并遗弃单凭热情行事的小姑娘埃莉莎的全部经过,担心这性格相同的玛丽安也会遭到同样的厄运。他始终关怀着玛丽安的幸福。经过长期的接触,埃莉诺和她母亲都深深认识到上校心地善良、品格高尚。在玛丽安病倒后,他去接达什伍德太太时,终于向她透露了对玛丽安的爱意。玛丽安精神上成长了,吸取了教训,只隔了两年,就克服了十七岁时的天真的恋爱观,情愿嫁给上校,开始担负起做主妇的职责。

理智就这样在两姐妹心中都占了上风。奥斯丁给她们安排了幸福的归宿。全书从喜剧开始,中间发生了风波,玛丽安险些酿成悲剧,结果以喜剧告终。 奥斯丁在十六岁时写作的未完成的中篇小说《凯瑟琳》中,就第一次试图把女主人公全面地放在完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探讨她对传统道德和社会习俗的复杂而往往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作出的种种反应。作者在这里显出对女人在男人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有成熟的认识。她强烈批判使她笔下的女主人公遭到不幸的社会习俗,痛惜青年男女在求爱方面的双重标准:男方可以用种种计谋来俘获女方,而女方不得不委曲求全,以天生的美色来换取经济上的稳妥地位。

作者洞察了问题的症结,但是这一点并没有使她像后来的大部分严肃作家如雪莱等那样,成为时代的叛逆。她在作品中揭示了这社会制度的弊端,但基本上相信这制度是健康而能自我完善的,所以至多用犀利的笔触对个人的行为作温和的讽刺,并不流露出深恶痛绝的情绪。这正是她创作中的一大特色: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道白和动作,客观地勾勒出那些拥有财产和特权、贪婪自私的老爷太太们的嘴脸。作者在第一章中这样交代了两姐妹的兄嫂的性格:“他不是个品质恶劣的年轻人,要是心肠有点冷,有点自私不算坏的话。……如果他娶的是个厚道些的妇人……他自己也可能变得厚道起来。可惜他结婚时年纪很小,又非常爱他的妻子;而约翰·达什伍德太太正是他本人的惊人写照,心地更加狭窄、更加自私。”紧接着在第二章中就让这对夫妻登场现身说法,煞有介事地讨论该如何履行老庄主临终时要他好好照顾他后母和她的女儿们的嘱咐,结果男的在女的那些“更加自私”的建议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终于决定什么钱也不用给,只消帮助她们做些找找房子、搬搬家等一般邻里相助的事,就可以心安理得了。这种绝妙的讽刺文章,在奥斯丁其他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

奥斯丁还让书中那些热衷于支配青年男女的命运的闲得发慌的老爷太太们一一在读者面前亮相。例如那“一心只想成全天下人男婚女嫁”的富孀詹宁斯太太深信上校深深地爱上了玛丽安时,认为“这倒是一桩美满姻缘,因为他有钱而她长得俊”。两姐妹的哥哥约翰曾误以为上校对埃莉诺钟情,竟开导她说:“也许因为你财产少使他畏缩不前……但是只要稍微献献殷勤,鼓励鼓励,你就能抓住他……这是姑娘们很容易办到的呀。”他看到玛丽安害了病,姿色差了,便说:“我说不准玛丽安现在能否嫁上一个年收入在五六百镑以上的男人。”这些人满脑子的唯利主义的价值观和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庸俗观点就暴露无遗了。

但是,对那个道德败坏的花花公子威洛比,作者却并没有加以丑化。他第一次出场时,正当玛丽安在别墅附近爬山不慎失足扭伤了脚,他打猎路过,便把她抱起送回别墅。他的容貌和风度立刻征服了她们母女。此后他每次出现,作者总是通过别人的眼光,对他赞美。奥斯丁没有正面描写他犯下的罪行的经过,而是通过上校首先讲出来的,最后还让他本人来表白一番,说他后悔莫及,对玛丽安从未变过心。这一番话竟然博得了埃莉诺的同情,心想“这个人外表和才能样样出众……却因过早的独立生活而养成懒散、放荡和奢侈的习惯,他的心灵、品格和幸福都受到了无可挽救的伤害”。这样看来,作者分明把威洛比也当作那个制度的受害者来看待,并把爱德华跟他作对比。两人都依赖富孀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为了继承财产不得不听命于她们,但爱德华始终为人正直,富有原则性,在个人幸福问题上终于违反母命,而威洛比则屈服于环境所加的几乎毁灭性的影响,为了金钱牺牲了对玛丽安的爱情,和格雷**结婚,后来悔恨已来不及了。在本书中,奥斯丁强调了这一点:对当时的男男女女来说,制度比他们个人和别人是更大的敌人,人人都是这制度的牺牲品或潜在的牺牲品。

在《理智与情感》中,反讽的笔墨随处可见。这一手法,不仅见诸于对情节的喜剧处理,而且融汇在故事的整体结构中。玛丽安最早断定,布兰登上校,年老体弱,根本“没资格考虑婚姻”,可后来的事实却恰恰自己做了布兰登太太。再看露西,先前是那样讨厌罗伯特,可她最后却心甘情愿地嫁给了他。在简·奥斯丁的笔下,现实就是这么恶作剧,喜欢对世人的判断、愿望和行动进行嘲讽。

简·奥斯丁写小说,她最大的乐趣或许是创造人物。她塑造的人物形象,一不靠抽象的外貌描写,二不靠精细的内心刻画,她只是借助生动的对话和有趣的情节,就能将人物写的栩栩如生。因此,英国的著名作家E·M·福斯特称简·奥斯丁的人物是“圆的”立体,而不是“扁的”平面。《理智与情感》里塑造了近二十个有闲阶级的先生、夫人和**,且不说前面提到的主要人物,一个个莫不是精雕细琢,活灵活现,即使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也写得有血有肉。露西的姐姐斯蒂尔,长到二十九岁还没找到婆家,于是只好从别人的玩笑中寻求点精神安慰。有一次,人们拿戴维博士开她的玩笑,她一时得意志形,“装出认真的样子,求丹宁斯太太替她辟谣,而丹宁斯太太完全理解她的意图。当时向她保证说,她当然不会辟谣。斯蒂尔**听了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寥寥数语,展现出一个单相思**的形象。 作者的外甥詹-爱·奥斯丁-利在他的《简·奥斯丁回忆录》中写道:“在简·奥斯丁笔下那些最可人心意的人物的迷人之处,简直没有一个不是她本人那可爱的气质和热情的心胸的真实反映。”埃莉诺·达什伍德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完全体现作者的理想。因此,本书理所当然地主要从埃莉诺的视角来叙述。但是,随着近年来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勃兴,不但有些作家用女权主义的观点来指导创作,评论家们也试图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寻找这种思想的表现。在英国文学中,他们特别热衷于以勃朗特姐妹、奥斯丁等著名女作家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在本书中,他们特别赞美玛丽安,因为她敢说敢为,是个不遵守传统规范的大胆女子,敢于反对伪善的社会习俗。例如,当她的表亲约翰·米德尔顿爵士说她在挑逗威洛比时,玛丽安毫不留情地说:“你这种说法我特别讨厌。什么庸俗的话都当做俏皮话来说,真恨死人,什么挑逗男人呀,征服男人呀,尤其不堪入耳。”当她那势利的嫂嫂范妮说埃莉诺在小屏风上画的画“有点莫顿**的绘画风格”时,玛丽安断然不顾莫顿**的贵族身分,激动地说:“这种夸奖真新鲜!莫顿**关我们什么事……谁管她画得好坏我们考虑的和说的,是埃莉诺。”所以,相形之下,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埃莉诺所选择的做法显得倾向于更好地维护那既定的社会秩序,旨在如何好歹在其中生存下去,而玛丽安的言行倒能有时对这秩序造成威胁,因而是更可取的。 

在简·奥斯丁的《理智与情感》中,姐姐埃莉诺是一位理性的女性代表。她的处世和待人冷静而又理智,在感情的问题上道憾,不冲动,以极大助理性来克制自己的情感。埃莉诺是个感情强烈而又头脑冷静的年轻姑娘。她在选择对象时,不讲仪表,而讲人品,爱上了为人坦率热诚的爱德华。

与姐姐相反,妹妹玛丽安是一个热情奔放、情感外露的女性。她聪明灵耀,对爱情抱有太多有浪漫色彩的幻想,一心想有一个富有、人品出众、风流倜傥的如意郎君。她择偶的标准更多的是注重仪表和财富,而非人品。她的这种择偶的出发点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现象。

李安版《理智与情感》影评

《理智与情感》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英文片。该片的制作班底中,只有他导演一个中国人,而包括后期、发行等各项工作都是好莱坞的工作模式。说白了就是一个中国人带领一批外国人拍外国人的故事。我总结起来,这部影片是东方的艺术,西方的技术。李安走的是内敛含蓄的中国思路,而西方文化传统也深深的渗透在他的镜头之中。

根据作者**理论,一部**既不是演员的作品,也和编剧摄影师无关,而是导演的作品,而该作品就是导演思想的体现。我想,李安正是这样一位导演,他的作品无不深深打上了他自己的文化烙印,也就是中西兼而有之的多重文化身份。李安的生平和从影轨迹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都知道李安从小受到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而后又接受西方**戏剧的培养,从西方技术文化那里学习到自身得以安身立命的形式要素,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对他都有深刻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应该是势均力敌的,所以在他的思想里,中西方文化并非是冲突不可调和的,而是完全可以融合的,而这种融合就体现在他的**语言中。我们发现,从父亲三部曲到好莱坞三部曲再到走向国际的《卧虎藏龙》《断背山》,他的**都是委婉平和的叙事方法,是内敛含蓄的中国思路,而在视听语言上,是独特的中西结合。

首先,东方传统思想帮助李安十分到位地理解了简奥斯汀作品的灵魂,深入挖掘了人物性格。影片中有两位主人公。大姐爱琳娜是典型的东方女性性格,坚强隐忍,不与人知不与人诉。爱德华是她心爱的人,可是她却一直埋藏在心里,无欲无求。她的理智超乎所以,感情成了附属和压抑,即使当她得知爱德华和露西的婚约时,眼神中闪过一丝哀怨,矜持着镇定,维系自己的理智。回到伦敦,她见到了阔别的爱德华,却如普通朋友般的客套的行礼、规矩的交谈,暗涌的暧昧被她深深压抑着。而妹妹玛丽安却是纯粹的西方性格。她不拘小节,敢爱敢恨。她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英俊的威勒比,而对敦厚宽仁的布兰登上校无动于衷。威勒比离开后,她放任自己无止尽的思念,然而伦敦之行让她心碎,看到了昔日的情人将另一个女人拥入怀中,她放肆大哭,无拘无束。

其次,东方传统思想使他能够找到西方作品中蕴含的东方哲学,从而诠释出英国田园文化的精髓。影片中,爱德华不得不对5年前的一个幼稚的承诺负责,爱琳娜得知后也信守诺言尊重这个承诺,两个相爱的人却不得不分离。如果换一个人来导演这部影片,对于诺言的束缚未必有李安这样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在东西方以不同的名义和形式存在,它是东方传统伦理所强调的一种信守诺言的道德,也是西方传统对所谓绅士的要求,李安在这里找到了东西方传统美德的契合点。

再如,在这部影片里,李安把东方的含蓄与内敛和西方的个人化与追求微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方是个人化的,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中国自古是教义礼节,门当户对,更讲究伦理。在《理智与情感》中,东方的伦理就体现在寻找理智与情感对立的平衡点,爱琳娜的冷静克制和玛丽安的热情奔放代表着两种情感表达和处世之道,相互对照而制衡。经李安处理,我们看到的就是一股缠绵悱恻的爱情暗流与一种隐而不露的性灵情思相互交汇。

再看李安的视听语言,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他充分运用人物调度、光线和色彩,将一部戏剧式的故事嵌套于散文化的叙事之中,淡化戏剧冲突的外部形式,而注重呈现生活的自然形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它有典型的西方元素和形式,也有东方人特有的内敛的情绪表达:中庸有度、含而不露。

比如,玛丽安大病时布兰登来找姐姐爱琳娜的那场戏。场景中光线的运用十分到位,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感受。爱琳娜出现的时候身后是一扇窗户透进来一束光线,因为此时她和玛丽安处在困境里,她们急需帮助,而布上校的到来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帮助,所以她身后窗子的光线也就象征着希望。而随着交谈的深入,布上校敞开了心扉,而相应的爱琳娜的角度也有所改变,身后窗子所占画面比例越来越大,光线也越来越充足,证明布上校这次的到来,是姐妹们困境中的曙光和希望。

再比如色彩的运用。刁钻刻薄的珍妮总是以黑色衣服出场,这代表了她内心黑暗。然而和露西谈话那场戏,却打扮得非常鲜艳,虽然颜色很鲜艳,但是却特别的俗气,这正是这个人物的特点——世俗。

影片后段,有一段全景式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移动的大全景镜头,阳光布满绿色的草地,伴着玛丽安的歌声慢慢的移动过来,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她们走过的,现在通过玛丽安的歌声这个镜头从新摇一次的时候,仿佛也是在让观众来重新回味影片中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事情。最后落幅还是回到两株连根树,和粉红色的芦苇,小房子被这一切美丽的事物和阳光包围着,表现了人物此时的幸福感受,也同样有一种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感觉。

二、东方美学色彩

东西方审美自有差异,纵观李安的作品,不难发现,很多影片的细节中透露出东方美学色彩,呈现出深刻而具体的东方文化特色。东方文化在**里的体现,可以不止是武侠打打杀杀的中国功夫。

先来看两处细节。片中的姐妹二人就是理智与情感的化身,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姐姐虽然是理智的,但她心中其实也有一直压抑着一种情感的成分。在玛丽安病危卧床的一场戏中,爱琳娜来到妹妹身边,她流着泪喊着:别丢下我一个人。从景别上看是一点一点推进的,这是在一点一点的推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爱琳娜情感的宣泄。影片最后,当听到心爱的爱德华深情告白的时候,爱琳娜突然失声痛哭了起来。我想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惊异于她怎么会这样克制不住近乎失态呢?我想这正是姐姐内心情感的爆发,压抑许久而爆发出来的情感可能会比显露在外的更能给人以震撼。

还有一处,妹妹玛丽安醒来以后,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那份天真的情感,但并不是她从此就变得非常理智,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安安排了一场戏,就是玛丽安和姐姐去以前遇到威勒比的地方。看到这里也许观众又会觉得突兀,为什么玛丽安已经看清了威勒比接受了布兰登却还念念不忘他呢?同样,即使是理智的选择了深爱自己的布兰登,在她心理仍然会存有一份情感,玛丽安的回忆让观众明白,情感和理智都并没有绝对化,而是像东方美学所传达的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李安巧妙的用影像语言把这种东方美学理念传达给观众。

西方讲究戏剧矛盾和冲突,而东方偏重于融合。理智与情感不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着,而且在适当时候它们是会融合的。当玛丽安眼看姐姐的心上人就要被抢走时,她责问爱琳娜的时候,爱琳娜的理智再也没有办法控制情感了,她宣泄着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是她第一次在妹妹面前放任情感,也是姐妹两个人在内心深处的一次沟通和理解。玛丽安深深的理解了姐姐爱琳娜的痛苦,对她以前的不理解在此刻化解。而最后两个人的拥抱,说明了两个人物彼此的融合和理解,也就是理智与情感的融合。

三、抓住东西方观众共同心理

李安在美国摸索10年,熟悉双方观众的观影口味,所以在他影片的剧作结构和制作方式上,都尽可能的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来进行创作。

在李安的中国片里,都会安排一些洋角色,而且无论剧本的安排上还是人物设置和台词上都力求做到让外国人看懂。而他的一系列外国作品也顾及到了中国观众的口味。在中国,尊卑位第、忠孝伦理、婚姻贞节、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自古沿袭至今。虽然如今时代不同了,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其实我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无形羽翼之下,这些东西依然印烙在心灵深处会经常被激发出来而使我们产生共鸣。所以看李安的**,我们大多能感应到一种传统文化的体温(前两段均有分析,在此不做详述了)。

其实,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只要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观众都一样会产生共鸣。还是回头来看这部影片,很多评论赞誉《理智与情感》,说李安怎么能驾驭一个经典的英国传统题材。其实,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情感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一份细腻的情愫,只要抓住了它,就能跨越文化界限打动观众。

李安在该片处理时,对于故事整体表现的情感采用了一种人类共通情感的处理方式,多抓住细节来激化矛盾和解决矛盾。比如,爱德华帮爱琳娜披上披肩的细节,比如小妹妹玛格丽特的小树屋,还有影片最后,玛丽安大病初愈,布兰登上校陪着她说话读诗,画面安详静谧,观众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为玛丽安的归宿而感到欣慰。两人的身后,是两株连根树,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正代表了此时人物的爱情。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让一个发生在外国人身上的故事泛化成了一个人类的情感,从而能够打动东西方观众。

疫情在家,闲来无事,每晚刷一部**。《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是我早就想看的**,都是改编自英国女作家 简·奥斯汀 的小说,它们可是姊妹篇。

《傲慢与偏见》写了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为女儿操心,物色称心如意的女婿,成了她的心病。大女儿最漂亮,温柔内敛,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诚实、优雅、富有智慧,有主见,对爱情的追求也要精神上的对等。伊丽莎白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三女儿不善交际,只喜欢弹钢琴,两个小女儿却任性,开放,不受约束,特别是最小的女儿莉迪亚竟然跟随负累累赌债的威克汉姆 私奔 了,家人花了很大精力才让他们正式结婚。

班纳特太太是一个愚蠢且轻率的女人。对她来说,根本不关心女儿们的道德和思想的教育。她唯一的一个困扰就是如何把她的女儿全部嫁出去。她竟然小对女儿婚姻非常的满意,丝毫不谴责她随意可耻行为,也不为小女儿给家庭造成的坏影响而担忧。这让伊丽莎白很受辱。

班纳特先生是个睿智的人,他经常用讽刺妻子,对妻子和女儿们很冷漠。他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娶了年轻貌美但又毫无见识、心胸狭隘的这个妻子。他将自己沉浸在书籍当中,忽视了对女儿们的教育。

《理智与情感》写了一个英国庄园主家三个女儿的爱情婚姻故事。庄园主去世后,三个女儿连同他的妻子都被长子(去世的前妻所生)扫地出门,母女四人租住在亲戚家的农房里,生活困顿。嫁一个好丈夫便成了大女儿和小女儿的燃眉之急。大女儿理智,为了全家的幸福,她深深藏起自己的儿女私情;小女儿只注重情感,为了爱情,可以付出一切。经过一系列波折,两个女儿都得到了真爱 。

这样慢节奏的**,首先是一幅幅英国乡村风景画,随着主人公行走的马车,让我们领略到绿茵茵的山岗,开满鲜花的山坡,很养眼。

英国早期的乡村生活,宁静,保守,女孩很注重自己的名声。和我们一样的家产继承方式,那就是庄园只传给家里的男孩,分给女孩少量的生活费,然后将女孩赶出庄园,这比我们过犹不及。如果没有男孩让侄子来继承,这和我们北方农村何其相似。农耕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不是只有中国存在。

**中热闹的舞会,也让人大开眼界。故事的发展总有舞会在支撑。

两部**中的女主角,男主角都很漂亮英俊,很养眼,值得看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094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