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运作与潜意识
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均由大脑控制。大脑的能力可以分成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它们相互配合,亦相互制约。潜意识总是不断地为使一个人得到更多更好而努力,它所具备的“自动选择最好”机制,每天都在脑中运用上千千万万次。只要引导人们相信有解决的可能和解决的可能方向,人们的潜意识便会主动地找出解决办法。
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已经取得很多卓著的成就,但对自身的了解却显得微乎其微。大脑便是科学家一直在试图破解的一个奥秘。NLP也在脑的神经元网络、意识与潜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无法揭示其
全部奥秘,但一些研究成果却带给人们非常大的启示,运用其中的一些规律,尤其是掌握与潜意识沟通的技巧,发挥潜意识的能量,将会成倍地提高人的思维水平,减轻人的痛苦和压力,使身心和谐一致地发展。对潜意识的洞悉与觉察,把握和运用,将带给人全新的生活境界。
认识我们的大脑
脑的发育
大脑的发展是从胚胎顶尖上的几个细胞开始的,在几个月内经过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发展出2000亿个脑神经细胞。它们彼此竞争以争取与发育中的身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未能成功建立联系的脑神经细胞会得不到所需的化学成分,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受孕后20周,一半的脑神经细胞被淘汰,只剩下100亿个伴随这个人面对世界。这次庞大的过量生产是必需的:确保有足够的脑神经细胞去发展出新的技能,如同我们的祖先发展出直立行走和语言。脑神经细胞的学术名称是神经元。
一只果蝇有10万个神经元,一只老鼠有500万个神经元,人的近亲——猴子有100亿个神经元,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超过所有生物。因此人有自觉性、语言,能够联想和解决问题。其他的动物,因为脑都没有这么发达,便只
能依靠本能反应。
大脑的运作,依赖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就如一座现代都市的运作依赖于大厦房屋之间的道路网络。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在出世之前便已开始建立。外界经感觉器官传入的任何刺激都导致新的连接网络的产生。
连接网络是由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接触而产生的。一个神经元与1000-200000个其他神经元接触(接触点称为“触突”)。一个出生不久的要婴儿,其脑中新增加的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速度,可以高至每秒钟30亿个接触点。
(见图5-1)
出生后8个月,一个婴儿的脑里会有约1000万亿个接触点,之后这个数字会减少。未能与外面世界建立联系的网络会消失。在0-12岁时,这个孩子脑里的连接网络会下降至500亿个接触点。在多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这个时候脑神经连接网络数,比一个在缺少刺激因素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脑神经连接网络数会多出25%,这就是两个孩子智商差异的原因。由此可见,孩子出生后最初3年对孩子大脑发育至为重要,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的儿童在这3年里没有得到这方面的适当照顾。
神经元之间接触点的产生及消失,也与思考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大脑能力提升的来源。大脑能力的增长,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8个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用得越多,能力越强。人从出生到12岁,大脑就像一块吸水力特强的海绵,是每个人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期间触突会大量地产生和消失,在这12年中,尤其是最早的3年,奠定了一个人思考、语言、视觉、态度、技巧等能力的基础。12岁前各种能力的学习网络全部出现,大脑的基本结构也定了型。
外界的刺激能永久性地改变脑神经细胞。应激反应(一般称为压力)和可卡因一样,能产生生物化学上的改变,直接影响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因而形成永久的、不良的行为模式。引导神经细胞学会做它的工作,感官经验是十分重要的,若在一段关键时间里没有适当的感官经验,神经细胞便失去学会做有关工作的能力。即使是一个完美的大脑,假如在出生后的两年内没有处理过视觉经验,这个人一生都会看不到东西:又假如一个人在10岁之前没有听过某种语言,这个人将很难学好这种语言。
脑的工作机制——神经元与连接网络
人类的脑怎样储存资料,让我们知道哪些东西能带给我们痛苦或乐趣呢我们的脑又怎样能够产生新的想法,新的做法呢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脑的基本构成单位—脑神经细胞,即神经元开始。
每个人脑都有约1000亿个神经元,不同的人相差不会超过1%~2%,所以个人的聪明程度不是由神经元的数目决定,而是由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决定。
每一个神经元都是一个细胞(见图5-2),有细胞体,信息由树突传入在细胞体内经过处理,经由轴突(Axon)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和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触须之间,有一个细微的空隙,称为突触。信息在神经元体内传递的方式是电胍行,由突触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所用的方式则是体内自制的生化物,称为神经传递素。
一个人在出生之前,脑中的1000亿个神经元已经几乎全部准备好,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则是十分稀疏的。因为婴儿未能有意识地进行思考,他只会凭外界的刺激而制造连接网络。
任何声音、景物、身体活动,只要是新的(第一次),都会使脑里某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生长,与其他神经元连接,构成新的网络。同样的刺激第二次出现时,会使第一次建立的网络再次活跃。就是说,新网络只能在有新刺激
的情况下产生。一个人的一生之中,不断有新的网络产生出来,同时有旧的网络萎缩、消失。一个旧的网络,对同样的刺激会特别敏感,每次都会比前一次启动得更快、更有力。多次之后,这个网络便会深刻到成为习惯或本能了。这便是学习和记忆的成因。在特定情况下,一次学习便能记忆得很久,比如恐惧症和一见钟情。每当有同样的事物出现时,同样的网络便会启动。当然,没有建构出来的网络则不能被启动,这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5个不同的网络,我们的脑只能启动这5个网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反应也只限于这5个选择中。
每个人的脑随着身体和年龄的成长而发展。如果同一件事曾经有过5个不同的发展过程或结果,类似的事下次便会出现:我们大脑的前额叶收到由眼、耳或其他感觉器官传入的信息,会马上启动所有有关的连接网络。就是说,大脑会自动地在资料库中找出所有有关的储存资料,然后做对比节选的工作,最后,把最有可能适合这一次用的资料,传给边缘系统。就是说,会在已有的5个网络中选择最贴切的一个启动。边缘系统负责情绪,前额叶做的搜集,对比和节选工作,在五百万分之一秒内完成,而且是一刻不断地进行的!
大脑新皮质,也就是我们的脑最表层的3毫米厚度,有6层神经元,它们储存了每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调用这些知识经验的方法就是制造连接网络。每有新的资料需要储存,神经元就会产生新的树突和轴突,建造新的连接网络。每个连接网络代表一点知识学问,每次用到它时,这个网络都会启动一次。同一件事有3个不同的做法,我们会说有3个选择,在某种条件之下,其中个选择会有最好的效果:在另外一些条件之下,另外的选择会更好。故此,选择越多,我们的能力越大。
脑的运作极其复杂,不是用文字能够解释清楚的。下面我尝试向大家介绍一些经科学家已证实了的资料:假若一个意念由新皮质第一层的一个神经元开始,至第六层的神经元之间可以建造网络,可以有多少不同选择请看以下的表格:
全面了解孩子的大脑
神经元连接
一个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这和成人所拥有的神经元数量相差无几。
孩子的大脑和成人的大脑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元之间会产生数万亿次的相互连接。
我们把这些连接部位称为“突触”。大脑内神经元相互连接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这些连接可以在2秒钟内创建,一些神经元甚至可以和50万个相邻的其他神经元产生连接。
每一个神经元连接都可以对应一项孩子大脑已经习得的技能。
你教给孩子的一切都将以一种可能伴随他一生的脑内神经元连接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理性和直觉
大脑的最外层,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大脑皮质”的地方,被分成了两个半球: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控制右手的动作,并且在大多数人中占主导地位。左半球的功能包括说、读、书写、记住人名、自我控制和积极主动地对待生活等。
所有人都需要两个脑半球的相互协作才能让大脑充分发育。
大脑的三位一体
爬行动物脑是最原始的,处于最底层。人类的这一部分大脑与爬行动物的大脑无异,操控着我们生存的本能。在这部分大脑中有一些结构可以使我们的心脏跳动、保持呼吸,其他结构则控制着警戒状态(醒着或睡着)、检测温度变化并感受饥饿。
第二层是我们称之为情感脑的结构。这部分大脑由早期的哺乳动物大脑进化而来,它的功能在于分辨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因此,情感脑被激活可以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危险、威胁和让我们感到恐惧的环境),同时寻求和追寻愉快的情绪(食物、与让我们感到安全快乐的人在一起)。
最后一层,也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一层,是我们的理性脑,也可称之为高级脑。正是这一部分大脑结构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使我们拥有自我意识,能够互相沟通、进行推理、换位思考或基于更合理和直观的考虑做出决定。
我们的大脑有三个部分:原脑、旧脑和新脑,大脑的进化是按照这个顺序逐步叠加的。
原脑又称为大脑古皮质(层)、原始脑、爬虫脑、本能脑。
旧脑又称为大脑旧皮质(层)、哺乳动物脑、感性脑、情感脑、内脏脑。
新脑又称为大脑新皮质(层)、灵长动物脑、理性脑
原始脑,包括脑干(桥脑与延脑) 、基底核与网状系统等最核心的脑区。
环绕脊髓上端的脑干是大脑最古老和最小的部位,是脊髓的延伸,大约在距今二亿到三亿年前已演化形成。其演化程度相似于史前时代进化了数百万年爬虫类的脑,在较低的生命形态例如蜥蜴、鳄鱼和鸟类中同样发现它,经常被称为“爬虫脑”,属于由本能所趋动的脑。
原始脑的作用是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存功能,控制生命的功能和身体生长过程、器官新陈代谢、维持生命生存的总体水平,例如“心跳速度与心律、脸部表情、肠功能、血液循环、血压、体温调节、呼吸速度、自律系统、对抗机制、睡眠、平衡、早期感觉系统”等原始功能行为,满足最基本的需要,例如生存、身体维护、积蓄、统治、打扮和交配等,包括原始心理保护机制:爱、恨、恐惧、性欲和支配情感。
该部位不具思考或学习能力,而是类似预先设定的调节器,控制一些固定的反应—运动,确保身体维持生存所必须的动作与反应,属于无条件执行人的意志的执行脑。
巴甫洛夫的动物条件反射就在此部分发生作用。例如当人处于愤怒时候是不受控制的,这种冲动是本能受制于爬虫脑,是不经过理智过程的。
当生物进化到高级动物,除了顾及自己之外,还要顾及和同伴的关系,所以从原始的脑干上又进化出“情感脑”,发展出情绪中枢,以适应合作和群居生活,最终发展出高级的爱。
旧脑包围覆盖着原始爬虫脑,在老鼠、兔子和马等与人类相近的物种都有,又名哺乳动物脑,或内脏脑,与约一亿五千万年前原始哺乳类的演化有关。
环绕脑干的部位被称为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包含:海马回穹、杏仁核、中隔、扣带回、嗅脑、海马与周围区域,与嗅觉、内脏活动、情绪反应和性活动有关,使哺乳动物与外界之间具有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互动,沟通外在世界和内在环境。
除了边缘系统外,脑皮层和丘脑等参与情绪活动。边缘系统和记忆很有关系,和大脑新皮层一样具有思维功能。
这部分最早是从嗅觉开始发展进化而来,最早最原始的情绪中枢部分可以称为嗅脑,对气味的辨识直接关系到对食物(可食否)、天敌、性伴侣、环境危险性(有毒否)等的判断,是生死存亡的关键。在此原始薄薄几层的嗅觉神经细胞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情绪中枢。
感性脑是情绪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掌控中枢,主要掌管情绪(高兴、愤怒、喜悦、痛苦、情绪等)、感性记忆(以情感主导的记忆)与注意力,控制人们的正向(回馈性)和负向(惩罚性)行为。
在进化过程中,感性脑获得了两大革命性的重要功能:学习与记忆,大大提升了动物的生存能力。例如通过嗅觉选择食物,需要进行比较,若吃某种食物致病了,就需要学习经验,并保存起来,避免下次中毒。通过记忆经验比较,做出利害取舍判断,从而使得人类开始有了好坏取舍的价值判断和利害舒服的情感感觉,决定什么事情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对事物的感受是正面还是负面,以及评定理性脑所产生想法的好坏,是否令它“觉得”真实与正确。当我们陷入狂烈的欲望、情感、爱慕、警惕、忧郁时,情感脑正发挥作用。
新大脑,即通常所说的大脑最外面皮层,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即常说的左右脑,均包含四个部份----额叶脑区(Frontal Lobe)、顶叶脑区(Parietal Lobe)、枕叶脑区(Occipital Lobe)、颞叶脑区(Temporal Lobe)。它包围覆盖着整个旧脑边缘系统的上面和一部份的原始脑,形成裸视下大脑的最显着部位,几乎占据了目前人类全脑重量的八成左右,是神经细胞集中的大本营。原来与嗅觉相关的旧皮层只有薄薄的两层皮质,而新皮层多达六层,皮层内存在着柱状结构,有利于相似神经元的集中,有利于皮层功能的分化和定位。新大脑是最后进化演化的部份,猿猴、海豚、鲸鱼亦有之,但以人类的发育最为完全,所占全脑的比例亦最大。
部分动物的皮层与大脑皮层的百分比:
刺猬324%,兔56%,猴853%,黑猩猩938%,人959%
从以上数据看,从刺猬到猴,再到人类,新皮质的数量明显增加。灵长类动物新皮质与边缘系统神经互动也更为频繁复杂,情绪表现更精致更复杂,针对不同情境灵活调整反应方式,大大提升了整个大脑的智能水平。
新大脑是掌管人类一切心智行为的思考中枢,被称为理性脑,主管语言说话、文字写作、计划推理、学习适应、抽象思考等功能,包括负责收集及处理理解感官接收的讯息、神经认知分析、对肌肉运动的控制、负责分析与解决问题、使用语言与数字、生成理性记忆和思维记忆、发展复杂推理思维智力能力及创造能力、生成意志意识思想活动、形成非语言性的意念和控制、对“观念、艺术、符号、想象”能产生感觉等,也是整个大脑内最后做分析、规划、整合、协调、决策判断与发号施令最重要的指挥所。
正因为新大脑皮质的完整成熟性神经功能,大脑复杂结构与良好功能,完美协调统合谐振的意识涌现机制,才使得人类具有高等心灵智慧、聪明心智反应、丰富创造力,使得人类比其它动物更聪明。
人类的胎儿脑部正是依此三重顺序发展演化,并由内到外依序共存于人脑中,深刻揭示了生命全息重演律,以及人与其它动物的内在亲缘关系。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
儿童智力发展最重要的六个方面——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觉智力、自控力、创造力。
情商是指一个人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自我激励、识别他人情绪、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如果你有意地避重就轻,去做比你尽力所能做到的更小的事情,那么我警告你,在你今后的日子里,你将过得很不幸。
—亚伯拉罕·马斯洛
一棵树的生长需要一些最基础的生存条件,孩子的大脑发育同样需要满足一些基本的要求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阿尔贝·加缪
“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时光非常短暂,并且仅此一次。你现在不做,以后永远都不会再有机会去做了,失去的也就永远失去了。”
他们总是只看到自己失去的自由以及感受到抚养孩子带来的疲惫不堪和沮丧心情,却似乎忘了父母的角色给他们带来的享受。为人父母毫无疑问需要放弃或推迟许多事情,比如缺少空闲的时间、无法旅行、职业生涯受影响或得不到休息,所有以前你说干就干的事情现在都被排到了第二位。每个家长都知道,当你有了孩子,就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曾经无忧无虑的时光,切换到忙得不可开交的生活状态。依我看,只有当你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时,这一切的放弃才有意义,同时,你的内心才能得到补偿。
每一笔知识上的投资,总会得到最好的收益。—本杰明·富兰克林
爬行脑操控着我们生存的本能
情感脑它的功能在于分辨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
理想脑(高级脑)使我们拥有自我意识,能够互相沟通、进行推理、换位思考或基于更合理和直观的考虑做出决定。
精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灵,往往是个不可思议的组合。
—纳尔逊·曼德拉
教育平衡指的是不仅要关注智力发育,同时也应该关注情商的发展;不仅要让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要让这两部分之间学会对话。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情绪力、感知力和思维力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人。
永远不要让正在进步的人感到气馁,无论他们进步得有多慢。
—柏拉图
人类行为皆有动机。
所有这些动机都符合3项原则:学习和发展、获得他人的爱和认可以及避免不适。
①做好行为榜样
②强化积极行为
① 帮助孩子实现目标
②设定后果
③转变积极视角
④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弥补错误
① 设定限制条件时的态度
一种你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对孩子有好处的态度,一种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一种你很清楚事情将如何结束的态度。
②成功设定限制条件的7条黄金法则
• 立即执行
• 发生之前
• 贯彻始终
• 夫妻保持一致
• 冷静对待
• 充满信心
• 充满爱意
(“同理”是两个人处境不相同,却对对方心存理解。)
为了帮助孩子冷静下来,最好的策略有:给孩子一个拥抱,让他感受到你的同理心,慢慢平息他激动的情绪;说一些话,帮他搭建好理性脑和情感脑之间的桥梁,以便孩子的理性脑能够平复情绪,至少能够听得进父母的意见。
最后一个建议:怀着同理心倾听孩子心声的关键是,从我们所在的成人世界中抽身出来,摆脱所有的教条和偏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进入孩子的大脑,尝试用孩子的思维来思考。
在所有因素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里的谈话。
—威廉·坦普尔
①合作式交流
例子:
A:“厨房里脏得跟猪圈一样。我已经等你打扫卫生等了半小时,你却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那里看电视。现在你马上去把整个厨房打扫干净。”
例子B
“亲爱的,你注意到厨房很脏了吗?我有点忙到喘不过气,已经没有干净盘子用来吃晚餐了。我们把电视关掉,然后来收拾厨房好吗?你能帮我吗?”
②把个人任务变成团队合作
例子:
脱掉你的衣服”听起来比“让我们把衣服脱下来更加困难和孤单
③请求帮助
例子:
比如,你想让孩子收拾好他的玩具,不要命令他“收好你的玩具”,你可以试着问他:“你能帮我把它们收好吗?”
④帮助孩子转换角度思考
例子:
夜幕降临,孩子还在餐桌上磨磨蹭蹭,没有吃完晚饭,而你一心想让他赶紧睡觉。你之前答应过他,要给他讲一个非常特别的故事,然后进入睡觉时间。你不停地看时间,你开始变得焦虑,你会要求他吃快一点,但可能孩子正在兴头上,根本听不进去。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告诉孩子你是怎么想的,你在担心什么。你可以这样说:“你看,现在已经有点晚了,如果我们还不着急的话,明天又要晚起了,上学可能会迟到。”或者说:“瞧,你的小弟弟因为没有睡午觉,现在已经又困又累,你不要再和他玩耍了,不然一会儿等他想睡觉了,他会哭个不停。”你也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让他站在你的角度思考,比如:“你觉得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如果你设法让孩子参与到你的思考过程中,他就会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和你需要他做到的事情,他就更有可能与你合作。
⑤给孩子自由
例子:
不要说“你必须把脏衣服放在篮子里,然后穿上你的睡衣”,试着问:“你喜欢先做什么,穿上你的睡衣还是把脏衣服扔进篮子里?”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情感能力,没有自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没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样跟人很好地相处,即使再聪明,这个人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丹尼尔·戈尔曼
①创造有规律的环境
当孩子的大脑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时,他就会感到安全。规律的环境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减少焦虑。
②关心孩子的需求
③维系亲子联结
④创造双向交流
⑤脑岛(理性脑和情感脑之间进行对话的关键)脑岛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感受和理解不愉快的情绪,并且在恶臭或异味的刺激下被迅速激活)
你只需要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不要答应任何你无法完成的事情,而对于那些已经答应要做的事也不要失信于人。
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我的父亲送给了我一份最好的礼物—自信。
—吉姆·瓦尔瓦诺
孩子的自信心都直接取决于父母对他的信任。如果孩子的父母整天都在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或幸福而担心,那么孩子的大脑只会理解两件事情:第一,世界是危险的;第二,孩子根本没办法独自面对生活。
①肯定孩子的努力
②让孩子承担责任
③让孩子的感受和决定生效(培养自信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做决策)
哪怕科学发展得如此迅速,至今也没有发明出镇静药物可以快速抚慰心灵,但是简单几句充满善意的话却可以做到。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①帮助孩子整合创伤经历
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你的孩子开口谈论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事情。当一个受到惊吓的人谈论并描述发生的一切时,他的大脑
左半球(负责语言交流的一侧)就会开始与大脑右半球沟通。用这种简单的方法,你就可以促使孩子大脑内负责语言和逻辑的一侧帮助负责图像和情感的另一侧处理他所遭受的创伤经历。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整合创伤
经历”。
②帮助孩子直面恐惧
不用担心你的孩子不听你说话……他们整天都在观察你。
—特蕾莎修女
①尊重和保障孩子的权利
• 被尊重对待的权利
• 表达感受与意见的权利
• 判断需求、确定优先事项并且做出自己的决定的权利
• 说“不”的权利,并不必为此感到内疚
• 要求得到想要的东西的权利
• 改变的权利
• 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基础上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身体
• 犯错的权利
• 成功的权利
• 休息和独处的权利
• 不笃定的权利
幸福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因此幸福不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亨利·范·戴克
①学会忍受挫折
②避免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
③学会等待
④正向思考
(要想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人,没有比一直想着我们没有的东西更好的办法。感到不幸的人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令他烦恼或伤心的事情上,而幸福的人则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积极的事情上)
⑤培养感恩之心
⑥培养兴趣爱好
游戏是大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黛安·阿克曼
智力发育的关键,是孩子有机会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人群中进行探索。
生活中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才华或机遇,而是取决于专注和坚韧。
—查尔斯·W文特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6岁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电子产品,而美国最负盛名的医疗机构之一—梅奥诊所,同样建议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以防止出现注意力缺陷。
①花时间陪伴你的孩子
②让孩子玩耍放松
③避免打扰专注的孩子
④帮助孩子培养冷静的注意力
⑤帮助孩子长时间保持专注
①与孩子一同讲述生活的故事
②形成积极阐述的谈话风格
(母亲大量地叙述故事,将事件整理排序并且强调已经发生的细节,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趣的或积极的时刻。这种谈话风格被称为“积极阐述”)
③记忆越有序,找到它们就越容易
④帮助孩子记住小细节将有助于培养孩子越来越清楚和明晰的记忆能力
⑤延伸(有一个帮助你的孩子扩大记忆范围的好方法,就是每天晚上和他谈谈白天发生的事情,或者在不同情况下回忆类似场景中发生过的事)
⑥积极的回忆(人脑有一种记住积极时刻和忘记消极时刻的自然倾向,这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且给予我们自信)
⑦记住消极的事情(记住错误和危险是智慧的标志,因为它有助于我们预防和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聪明,那么请给他讲故事。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变得更聪明,那么请给他讲更多的故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①多和孩子聊天
②拓宽孩子的世界(孩子喜欢寻找不同的环境和人来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
③玩指令游戏
④扩充孩子的词句
⑤培养热爱阅读的孩子
①玩建造游戏(拼图、乐高或者经典的积木游戏)
②经常使用描述空间的词汇(你可以使用形容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大、小、高、矮、胖、瘦、厚、薄、微小;形状:弯的、直的、尖的、钝的、圆形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状态:满的、空的、弯曲的)
③以身体为参照物进行定位
④把空间思维引入孩子的大脑
⑤画地图游戏
⑥做鬼脸
如果你能战胜自己,那么你就能征服世界
—保罗·科埃略
①克服挫折感
②细分任务(步一步地给予指导、要求孩子大声说出他要做的事情,或者把复杂的任务分成更小的步骤以便更容易完成)
③掌控未来(教孩子思考未来可以成为每个父母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把要做的事情条理清晰地对孩子说出来)
④尽情释放自我(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首先建立清晰的规则,然后给孩子一些打破规则、尽情释放的时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逻辑会带你从A点到达B点,想象力将把你带到任何地方。”
①给孩子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
(孩子提供一个场地来进行创造,在那里放上纸张和彩色铅笔、橡皮泥、乐高积木或者其他拼搭类玩具)
②给予自由
(在提供游戏或者挑选孩子想要阅读、绘画、写作的主题时,必须优先考虑孩子的自由选择权)
③孩子有无聊的时间
(当孩子没有事情可做,时间空闲的时候,他的大脑就会开始感到无聊,试图通过想象来寻找新的娱乐方式。)
④以身作则
⑤不要干预
(请尽量避免使用“好”或“坏”等词语来评价他的“艺术作品”或“想法念头”。请记住,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⑥鼓励联想
(有创造力的人的特点之一是他们能够把旁人眼中看起来不相关的想法联系在一起。)
心情和情绪是由大脑来控制的,而非心脏。心脏的作用是将血液流入体内各个器官,以便让身体得到充分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保证人体正常功能的运作。而情绪和心情的变化,通常是由大脑皮质和下丘脑中的神经元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大脑会感知身体外界的感觉和信息,然后释放化学物质,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和沟通,从而导致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理解大脑和神经元在情绪和情感方面的作用,对于调节心情、控制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以及预防或治疗心理障碍,都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教学的情感原则分析
随着情感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老师有必要通过学习情感原则,运用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情感教学的情感原则分析论文,欢迎阅读借鉴。
摘要: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状况,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笔者分析了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后,从不同角度提出三点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并分析怎样通过这三点原则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情感 情感教学 积极情感 情感原则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教学中“重知轻情”的状况,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的作用。笔者分析了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点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并分析怎样通过这三点原则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
“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就是通过情感来优化教学。”具体的说,就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认知因素的同时,又充分重视情感的作用,努力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以达到提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课堂,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其中包涵了两层意义:第一,在情感教学中要重视积极情感的作用。情感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情感,如自信,自尊,高兴等都有利于教学;而一些消极的情感如自卑,焦虑,沮丧等不仅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还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焦虑,会破坏大脑前额叶的神经环境,严重阻碍记忆功能的运转,大大的减弱了学习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有利于教学的积极情感,尽量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来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情感教学的目标。情感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学本身,甚至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学术领域,而是促进学生的生理与精神上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家和作家Daniel Goleman博士曾有力地提出了对于所有教育制度需要扩大其任务范围。他指出尤其是在18世纪的西方教育中,人们一直致力于误用甚至是否认一切情感领域的问题或者可以称为“情感文盲”。他将“一种新的学校可实行的培养学生的方法——将能力与情感同时带进课堂”做为解决办法,并说明了许多在教学中运用情感的成功例子。我国多为应试教育,大多数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人,因此将情感带入课堂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感原则
情感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每一种教学理念在运用于实践时,首先一定需要建立相应的原则。简单的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借鉴和运用的一些情感规则。在我国的教学理念中,老师大多重视学生认知的发展,即使有一些教学上的情感原则也没有对情感教学的提高有所帮助。鉴此从教学心理学的不同角度,我们提出了三条情感原则:快乐原则,动机原则和适应原则。
1快乐原则
作为情感教学的基础,快乐原则取决于教学中产生的所有情感,重点关注其中积极情感的作用。例如,学生在上学之前刚刚挨了一顿骂,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并正确开导学生,使其迅速调整状态,那该学生在此次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受到影响。“快乐”在此有两种涵义:开心与兴趣。开心是兴趣的基础。情感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将情绪(mood)分成了三种:基本情绪(emotion),感觉(feeling)和感知 (sentiment)。第一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理需求;第二种包含了人们的社会情感需求如亲情,友情,爱情;第三种成为了人们情感中高级的社会需求如对知识,美的渴望。这三种感觉是递进的。只有当学生满足了前两种“开心”,才会相应的产生最后一种的“兴趣”。心理学家通过分析人的大脑得出当人的大脑接收到来自外界的刺激时,它会进行评价和做出相应的反应。评价的结果有两种,积极的与消极的,同样做出的反应也分为积极与消极。例如,如果一个老师在第一节课时留给学生深刻的良好的印象,学生的大脑就会对此老师做出积极的评价,此时他的积极的情感就会使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2动机原则
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更深入的情感的动机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正如希尔加德所说的“精力充沛的行动会引导它的方向”。动机原则更多的被运用于学生第二语的教学中。Gardner和Lambert根据学习目的不同把动机区分为两大类:1)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2)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指学习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找工作,阅读和翻译技术资料等而学习语言的动机。Gardner认为: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很可能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在特定的环境中,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也有可能比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可以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是指学生受外部因素的推动而学习外语,如为了表扬,想要出国等。因此在情感教学中,老师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具型动机与内存动机。
3适应原则
适应原则考虑的是教学过程中的环境。我们可以将教学环境看作是一个电脑。外部环境如教室,书本等是其硬件设备,教学中的情感环境则是其软件设备。优质的硬件设备固然重要,但软件设备从本质上决定一台电脑的价值。适应原则正是要求老师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的教学过程中,努力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环境。教学是学生与老师围绕书本展开的一种行为活动。其目的是认知,但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环境,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项对309个在校学生的调查中显示,有70%的人同意对老师的态度直接与对其所教的内容的兴趣程度有关。
三个情感原则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三个原则从不同的角度指导着教学。快乐原则基于教学中产生的所有情感因素,重点关注积极情感所起的作用;动机原则基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的学习目的,重点关注积极情感作用下的动机怎样帮助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适应原则则基于教学中积极的情感教学环境,重点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虽然三个原则的着重点不同,但在一定意义上是相互重合的。例如,情感原则强调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学习状态,这同样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动机原则强调积极的有利于教学和学习的情感动机,这也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适应原则强调情感的教学环境,这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认知动机。总之,老师在运用情感原则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其不同之处,更要将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
一个好的教学过程包含认知与情感两个方面。随着情感教学越来越被重视,老师有必要通过学习情感原则,运用积极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这是一个较长的实践改变过程,只有在重视认知的基础上,靠对情感教学不断的研究改进、积累经验才能最终使情感教学真正的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运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Arnold, Jane Cambridge 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Hilgard, E, R L Atkinson and R C Atkinso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M] 7th ed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9
[4] Gardner, R, P Smythe, R Clement, and L Gliksma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a social-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76,(32):19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