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文章的立意

作文教学:文章的立意,第1张

一、什么是立意

通过你的文章要告诉读者什么——抒发某种情感,或是阐述某种思想。立意,通俗一点可理解为写作的中心思想或是主题或是主旨。

二、立意的重要性

1、立意是要给文章定“灵魂”。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

2、立意是给文章找个好“统帅”。 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现手法的选择、语言的运用,都要受主题目的制约。

3、立意关系到文章的质量和水平。立意高超、新颖,站的高,看的远,给人的教育、启发就大。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千古文章意为高。”

三、立意标准

主题正确、集中只是基础等级的要求

主题深刻、新颖才是发展等级的标准

四、立意的方法初探。

(一)审题立意:

1、以问来引领想法。

抓标题中的关键的字词。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

例如:命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

关键字: 握

握谁的手:爸爸的手、妈妈的手、老师的手、朋友的手、陌生人的手……

为什么要握(感悟或感情):误会、感谢、共享、快乐

2、探究寓意法

(1)先写出关键字词的本意,以及特点

(2)再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集中而深刻。

注意:寓意要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力争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例如:命题作文《送他人一朵花》

本 意: 花

特 点:美丽、芬芳、鲜艳……美化环境,传递情感……

“花”的寓意:美好的精神品质:善解人意、无私奉献、理解信任……

(二)行文立意(启发于曹津源老师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作文选》)

针对我们的初二孩子,文章整体都写得不错,我们要在行文中巧立意

1、写足“传统”,引发“新声”,创新立意。主体部分细节描写到位,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等手法,一定写足“传统”。接着引发“新声”前铺开背景,做好铺垫。最后,融人文特质于物理特性之中,发出“新声”。

例文:黄河的阵仗

邱明茂

平生只见过两次黄河一次冒昧造访一次,不经意的邂逅。

2008年夏天,我启程前往郑州。那天下着暴雨,列车驶过东明县黄河大桥,速度出奇地缓慢。那时,我还沉浸在睡梦之中。忽然,耳边传来一阵骚动,几个南国口音在那里大惊小怪:“快看,快看,黄河!”一刹那间,我睁开了眼睛,隔着厚厚的玻璃,隔着密集的雨丝,看出去――

桥下,奔腾的黄河水有如脱缰的野马从西往东飞驰而下,一个一个的漩涡,虽然看苍苍的老人,掏出手帕不住地擦着眼镜片,从那颤动的嘴唇上,我能懂得他那份激动的心情。此后很长时间里,列车里都被这种激动的心情笼罩。打扑克的支着头寻思,说笑话的压低了嗓门,甚而孩子的哭闹也明显减弱了几分。过了东明不多久,老人就下了车,收十行李的时候,他说:幸亏列车晚了点,让我看见了黄河本来的样子。

时隔一年,因事前往东营,行程只有三天。很不巧,在东营时,瓢泼般的雨水没有停歇过。倚着门口,焦急地看着一点不见减弱的雨势,无可奈何。朋友准备了精美的酒菜,安慰我:“见不到黄河,还可以看看雨景嘛!”迢迢近千里,我是来看雨景的吗?我的不耐烦很明显地显示在脸上,朋友无奈,趁着雨势稍弱,招了一辆出租车。

到了黄河边,我和他各擎一把黑雨伞,站在一处民房的旁边。四周是望不到边际的漫漫黄河滩涂,芦苇、水红花铺天盖地,稍许留神,还有野鸭和苇喳轻轻地私语。隔着老远,就是黄河入海处,宽阔的海面,一条流速已经非常缓慢的母亲河。交际处,一条长长的弧线,泾渭分明。线的那一边,清澈如许,稍微挪一下视线,依旧浑浊不清。黄河在平静地入海,大海也平静地接纳黄河。完全不似两军对垒,分明就像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平和地拥抱。也许是朋友见惯了这种阵势,短短半个小时就催促了我不下八回。而我迟迟不动,直到一阵更强烈更暴虐的风雨卷走了我们的黑伞。

民房的主人大概听见了动静,穿堂过厦绕到大门前,连拉带扯地把我们拽进屋里。我颇不好意思地到了门口挤干了衣服上的雨水,才找到了马扎坐下。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又是沏茶又是倒水。很快我们就唠在了一起。我说:这就是黄河入海吗?怎么就如此平静?一脸慈和的女主人已经蹲在了屋门前面宰杀黄河大鲤鱼了。她一边熟练地刮着鱼鳞,一边微笑着说:“这有什么?到家了呗!”很平和地回答。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到了家,还需要有多大的阵仗吗?

技法点拨:

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是:

首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足“传统”。

文章描写“暴雨”中的黄河壮阔激烈激烈的“阵仗”,只用八十多字,“如脱缰的野马”,“睥睨一切”等词语凸显其汹涌狂傲的骇人气势。作者构思之妙在于,在正面描写是以大量篇幅从侧面表现黄河激流的震撼力:“几个南国口音的惊呼”,“说笑话的”或“低头寻思”等,文章还特意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的特写镜头――“掏出手帕不住地擦着眼镜片”写出了老人的激动之情。总之这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凸显黄河洪流睥睨一切的英雄气概,将“黄河水文化”传统的刚烈属性演绎的激荡人心。

其次,引发“新声”前铺开背景,做好铺垫。

写足“传统”并非文章主旨,文章写“时隔一年后的黄河之遇”才是利益之心所在。发出“新声”之前,作者巧设悬念。一是“我”不顾“瓢泼大雨”雇了出租车去黄河边;二是茫茫滩涂上只有芦苇、水红花、野鸭、缓缓流过的黄河水……“我”究竟钟情于什么?三是朋友催促八回,“我”仍“迟迟不归”,直至“更强烈的暴虐的暴风雨卷走了我们的黑伞”,“我”为何有如此的定力?这些背景的描写都不是闲笔,而是为了引发下文“新声”的铺垫文字,其作用是是“新声”的发出自然有理,水到渠成。

最后,融人文特质与物理特性之中,发出“新声”。

方法是“一问、一答、一议”:“是黄河入海吗?怎么就如此平静”,侧重于物理属性,出于此次所见的前一次“冒昧造访”所感迥异;民房主人的八字答语,“这有什么呢?到家了呗!既接地气,又含蓄精妙,融入了人文情怀。作者,由此引发的一句议论“浪迹天涯的游子回了家,还需要多大的正事阵仗吗”反问立意,洞开新意,令人神采飞越。国家衰败、山河破碎之时,母亲河发出的是坚强不屈的怒吼,“刚”之特性张扬神州,如今滩涂平静,野鸭“私语”,居民的中年夫妇生幸福,话语“平和”,一脸微笑,母亲河“缓缓”入海,像“浪迹天涯的游子回了家”,与“另一个母亲和平的拥抱”,多么和谐亲密!此时黄河水文化与时俱进,亮出了它“柔”的人文属性。此时,读者还在进一步放飞思维,把握主旨――母亲河之属性“刚”“柔”兼有,中华民族既能坚强的面对苦难,也会热爱、珍惜和平的盛幸福生活,追求“母亲与母亲拥抱”的幸福愿景……而这些,这是作者为母亲河水文化注入新元素,也是作者在写足“传统”后引发的动听“新声”。

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同中见异,推进一层,并由层进性描写引发精当议论,创新立意的有效方法。

例文:磨出心灵的醇香。

姬琨

记忆中的石磨还静悄悄的裹着粗布麻衣,稳扎马步站在院中。或许他人早已忽略了了不起眼的你,但儿时你与爷爷的联袂演出一直深深的印刻在我心中。

爷爷舀起一瓢浸好的金黄大豆注入石磨中心的圆孔,随手将倒空的瓢丢进木桶。他用枯枝般苍老的双手紧紧攥住石磨旁厚实的木棒,耸起双肩,弓起背,腿部发力,脚掌钉在砖地上,双手奋力向前一推,石磨才借着外界给他的推力,缓缓地扯着嗓子“吱吱呀呀”地挪动身子。豆子与石磨棱的表面摩擦的“嘎啦”声很快就消散了。但凡遇到石磨的豆子都乖乖的摇白旗。豆渣附着在石磨坑挖的沟里,细腻的白浆顺着石磨壁流入木桶。直消片刻豆香便盈溢小屋。我满足于这令人安心的香气与此刻的宁静,生怕呼吸会吹浅这饱满的豆香。

石磨有时也会与蚕豆狭路相逢,这是石磨转得更慢了,爷爷松开汗涔涔的木棒。石磨也趁着间隙调整状态,凝聚力量,以备一举击溃敌人。爷爷活动活动筋骨后,又往圆孔中注入豆子,一鼓作气,绷紧裸露在空气中的臂膀,石磨毫不畏惧那些个倔强地以坚硬的铠甲面对自己的蚕豆,用它粗粝的身体把蚕豆塑造成他们该成的样子。就在石磨碾平蚕豆的那一刻,我心中莫名地有了欢喜。蚕豆比黄豆大上几许,石磨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石磨没有消极怠工,而是以积极而强硬的姿态迎战,继而凯旋。

石磨转着转不完的圈,磨着磨不完的豆,不知疲倦为何物。我凝望着你,你看似木纳笨拙,实则大智若愚。我在心里默默问你也是在我问我自己:“你累吗?”你似乎也在用“咕噜”声回答我:“累,我虽然怕那些蚕豆,但我有我的禀赋,我敢于跨越心灵的绊马索。”我愕然,一种别样的感觉,在我血液中蔓延开来,与心一起律动。凤凰涅磐,化茧成蝶,恐惧达到极点,温度早已超负荷,可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石磨磨豆,正如人磨其心灵。苦难如豆,我们也要像石磨一样迎浪而上,磨碎苦难,让心灵变得醇香。

晚风微漾,似乎还有留在石磨上的豆渣的香气萦绕在我身边,我知道石磨已入眠。伴着村外飘来的野草的芳香,我枕着夜莺的吟唱进入梦乡。

点评:这篇习作用“以层进描写升华立意”的技法,达到高度。

文章叙写的是“爷爷”和“石磨”联袂演出的两幕短剧。

第一幕的主角是石磨和大豆,尽管爷爷的双手似“枯枝般苍老”,磨浆时须“耸起双肩,弓起背”,“奋力”向前推,石磨“吱吱呀呀”地发声挪身,但这活儿还算一般,结果是“遭到石磨的豆子都乖乖地摇白旗”

奉上溢香的白浆。

第二幕的主角换上了体型大且有“坚硬铠甲”的蚕豆,爷爷与石磨面临的是一场狭路相逢的恶仗,其难度明显进了一层——爷爷的臂膀“绷紧裸露在空气中”须时不时“活动活动筋骨”调整状态,石磨有时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爷爷与石磨终究以积极而坚强的姿态迎战,继而凯旋。

有了这样的层进性场面描写作为铺垫。接下去有“由物及人,创新立意”也就水到渠成。作者“由物及己”,说累议苦;由己及人,巧用比喻“苦难如豆”,“我们像石磨”亮出寓意——“迎难而上,磨碎苦难,让心灵变得醇香”;最后抒发“伴香枕唱”而眠的愉悦,使创新立意多了一层诗意。很明显,如果只写磨大豆的场面,那文章就会显得素材单薄,对立意的支撑力也就不够强,这是有了蚕豆这一场面描写才是文章升华文旨,作者对人生的理解理性思考也更有深度。

我们孩子的作文(打磨一遍)

年味

丁姚润扬

日子仿佛在指间缓缓流过,当时光漫上年轮,一张张被撕开的日历,终于露出了空白的底页。春节,如期而至。但我惊奇地发现,除夕留给我的深刻记忆,便是一盘盘炸成金**的春卷。

除夕那天一家人从早上就开始做春卷。从冰箱里拿出新鲜的韭菜黄,肉馅和春卷皮,上面还凉冰冰的,还有水珠。

把韭菜黄洗净后切成拇指长的小段,再将解冻后的肉馅加入切碎的小葱和韭菜黄搅拌均匀后,再用刀剁碎,使肉与肉之间分离一些,一会儿方便包。在冷开水中加入一些玉米淀粉,拌成很粘稠的胶状。将分离后的春卷皮一张一张剥开摊在桌上,把调好的馅夹到皮上,挤成长方形弄均匀,用后面的皮包上前面馅,卷两下之后把旁边的皮也翻上来,使肉更加固定最后封口时加上一些调好的汁液,把春卷皮固定,不易散落。包好的春卷是细细长长的。四边都像小角一样向内翻折。

我们一家人坐在桌旁边包春卷。每个人坐着一张小板凳,手上都包着春卷。我们一家人说说笑笑,春卷却包得很快。看着那排的整整齐齐的春卷,我甚至已经看到了他出锅时金黄的模样,我就垂涎三尺。

春卷下锅时,已是晚上了,此时万家灯火,越到晚上,年味越浓。外面有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饱满着人们对新年美好愿望的春联。到处都是一副喜气洋洋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春卷在热油中翻滚,浮在油上,韭菜黄的清香,被炸出了味儿。乳**皮一点点变成金**,原本光滑的表面也凸起了微小的颗粒。油在春卷的空隙处翻滚,在肉稀薄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油和肉互相交融样子。肉和韭菜黄和小葱的辅佐下变得鲜而不腥,不腻。又有肉本质的味道。

刚出锅的春卷,脆香,咬口下去有油水从肉中渗出,很烫。恨不得一口吞又舍不得……

我爱我们坐在一起合作包的春卷,因为它们可以在一家团圆时,一起用心去品味。那一盘盘除夕的春卷,在我心中留下难忘的味道并永恒于我的生命之中,像那一个个鲜活的人,那一份份动人的爱,永远温暖着我的内心……

陈欣宇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请依偎在我肩头,共享旧时光,暖色度余生

——题记

对过去的的怀念,如同夕阳的光晕,在心头层层荡漾;对未来的展望,如同秋日的大雁,在头顶展翅高翔;餐桌上的千言万语,在举杯后,化为一声脆响,久久不息……

爷爷显得很高兴,堆满皱纹的脸上透着红光,“来来,大家一起喝,待会一块看春晚!”“好!”我们附和着,抿了一口饮料,继续谈笑风生,饭后,奶奶忙着收菜,洗碗,擦桌子。妈妈要帮忙,奶奶把她推出厨房,“快去准备准备,看电视了。”浑浊的眼睛的眼睛里透着欢喜的光芒。爷爷拿起他坏了拉链的小黑包,凑着灯光,皱巴巴的手在里面翻啊翻,终于,他翻到了,笑眯眯地掏出一个崭新的小电视,笑眯眯地把它放在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钟,笑眯眯地招呼我们。

爸爸摆摆手,转身去给大群同事,领导,同学发新年祝福。妈妈叫弟弟快点洗澡。

爷爷急了,他突然看见我,急忙叫我,我脸红得发热,“那个,我要写作业。”“哦,是吗。”爷爷低下头,失落的嘟哝。我赶紧溜进房间,心怦怦直跳。

中途,我出来找吃的,走过客厅,爷爷和奶奶坐在沙发上,靠得很近,小电视上正放着小品,俩人乐不可支,眼睛挤成一条缝,灯光柔和地照在他们身上,温馨得让人想哭。我朝其他房间望去,爸爸坐在灯下,还在发信息,妈妈和弟弟已经睡着了。这是,爷爷低声说了什么,奶奶点点头回应着,两人絮絮叨叨,我看着看着,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他们年轻时牵着手,一起漫步的情景,电视里的节目已换成歌舞,欢快的歌声荡漾在空气中,这才叫年味嘛!墙上,门上都是爷爷贴的“福”字,春联,这才叫年味嘛!奶奶终于穿上了她的红棉袄,这才叫年味嘛!

随着烟花爆竹的禁燃禁放,过年再也找不到那种大伙儿同乐的味道了,恐怕只有像爷爷奶奶这样老一辈的人,才会珍惜着过年美好的时光,珍惜这渐渐逝去的年味吧。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传统文化都成了路边的花草,来不及瞥上一眼,恐怕也只有想爷爷奶奶这样老一辈的人,才会认认真真地,互相陪伴着守岁,守候新的一年吧,不禁被他们感动。

新年的钟声突然敲响,电视里传来欢呼声。奶奶仍然靠在爷爷肩头,爷爷仍然笑眯眯看着电视,突然想到一首歌:“……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 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

李俊达

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们总是喜欢速食。在繁华的商业街里,总有几件农家小院,这里也常常空空荡荡,可是那一间菜馆是我最常去的……

我上一次去这家菜馆是春节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家四口在吃馄饨,那是多么晶莹的馄饨啊!粉嫩的鲜肉把外面的,把白色的馄饨皮儿撑得鼓鼓囊囊的,像一个个灵活的小粉球,又像水母,在汤里剩下窜动。那汤更是清奇、透明得像白开水。但闻起来却有一丝田野的香气。

我也去点了一碗,然后跟着厨师进了厨房,厨师是一个老爷爷,虽然戴着一个口罩,但还是能看出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他娴熟地向大土灶里加柴火,飞窜出的火苗化成一支支红色水母向上方飘去。他先是将水倒入锅里,那锅大得出奇,我们这些城里人都没有见到土灶,自然想上去摸摸,可是老爷爷拦住了我,我也就止步了。

烧水的过程中老爷爷才开始包馄饨:用筷子抹一团肉馅儿,往馄饨皮儿里一塞,一包,一个馄饨就完成了,三十秒秒不到,一盘馄饨就包好了,老爷爷打开锅盖,把馄饨倒进去,同时进行的,还有加佐料,先是少少地撒了一撮盐,一小勺糖,1小勺儿酱油,几滴醋,不停的搅拌,又过了不一会儿就捞上来了。

刚出锅时,是不怎么香的,吃起来也没有什么味道,但可以加虾米和榨菜,加一些进去就香了,尝起来也有味儿了。那是由内而外的香,我再往碗里倒一点醋,喝一口汤--酸而不涩,咸而不腻,嚼一口馄饨,肉酥皮儿滑,香甜可口。

吃完一碗馄饨再走出去,大街上依然人来人往,在炸鸡店排队的仍然在排队,人们没有降低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是,在品尝这样一碗馄饨时,世界真的慢下来了,生活也不再苦了,处处香甜!

生活无法停止不前,世界也在改变,太多的人沉迷时尚而忘记传统,而忽视我们的传统美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秉承之自然规律,我会记着传统的味道——美食味,人情味;承接着时代,我会尊重自然,传扬中华美食的味儿,传承我们正宗的中国味!

林宗鑫

记忆中的外婆家总是飘着诱人的油果子的香味。

新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一份必不可少的食物——油果子。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时候。不是压岁钱,不是玩具,而是这些让我们垂涎欲滴的油果子。

外婆是大户人家,跑到外婆家来吃油果子的孩子,也要比其他人家要多的多。我和小伙伴们玩耍归来,远远的就看见外婆在土灶上忙碌着,一手推拉着风箱,一手在锅里翻炒着。门口早已聚集了不少孩子,一个个扒着门,双眼直溜溜的望着锅里的油果子,我不禁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奔向家中,从孩子们的身旁挤进去站在外婆身旁。

只见外婆娴熟地将先前切好的一块一块豆腐放入那沸腾的油锅中。“滋啦”一声,那一滴滴菜籽油犹如一只只小蚂蚱一样在锅里蹦跳着。这时总会有些调皮的孩子挤上前来,总想第一个吃上这个金黄的油果子,外婆总会笑到:“哟,小心点儿,往后站,别被烫着。”可那群孩子直往后退了一步,但把脖子伸得更长了。锅里的豆腐在外婆娴熟的手底下逐渐变得金黄,外皮也逐渐变脆,我在一旁叫道:“好了!好了!外婆,好了!”我边抹着口水边喊道。

外婆将炸好的油果子捞出装入准备好的碗中,一人五六个。我们在门口的台阶旁吃了起来,一手捏一个,放入嘴里一咬。“呀!烫。”赶忙把油果子丢下。放在嘴边,小心地吹了吹,又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吱”油立即从口中溢出。那有果子的外皮香脆,入口后顿时吸引了我的味蕾。两三口吃完后,手上嘴上全是油,大家互相指着笑着,弄个恶作剧,偷偷地在朋友脸上抹一把,欢声笑语夹杂这油果子的香,弥漫在空气中。

那飘香的油果子,这份属于我童年的柔软和憧憬始终存在,我一定将永远把她记在心底,这种熟悉的香味伴着不一样的感觉,十分微妙,是一种感动,一种欣悦,更是一种不变的依赖。

初二孩子们的作文进步很大,值得表扬!

请原谅我的图文不搭。

1、年轮

年轮算作为硬核推理届的经典常青树,我推荐每一位爱好硬核推理的玩家都最好体验一次,不太推荐刚刚接触剧本杀的纯新手玩家,这本剧本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不停反转的同时能够串起一整条完整的逻辑线,在整个推理过程通过细枝末节层层剥开谜底深处,抽丝剥茧后的真相会让在场的每位玩家沉浸与震撼。

年轮一共有5位角色,没有任何边缘人物,在全部剧情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需要彼此默契配合,除此之外年轮是个剧情还原本基本上所有玩家可以分享自己剧本中百分之95的剧情才能彼此串联追溯,无论是拿到凶手位还是其他角色体验感都十分不错。

2、漓川怪谈簿

漓川怪谈簿是一个七人硬核推理本,可反串,里面有两个密室杀人案,这个剧本设定较多需要玩家仔细阅读自己的剧本和线索卡,同时除了玩家外npc角色也很多,阅读不仔细的话容易混淆人物关系,剧本百分百还原有一定难度。

漓川怪谈簿给我个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情感与推理并存。漓川怪谈簿里面亲情、爱情、友情交互交错,有少年懵懂不知的心动,有年少陪伴的依赖,有默默隐忍的忠诚,在各自角色的演绎中,没有绝对的边缘玩家,日式风格和妖怪元素浓郁,在一个架空的磅礴世界里找到你的心之所选吧,在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3、档案玻璃屋

没有感情的菠萝头玩家强烈推荐档案玻璃屋,这是一个我玩过就让人惊叹的本!感情线有但影响不大的纯推理硬核本,处处都要靠你聪明的大脑步步剖析推理,作者脑洞之大逻辑缜密,文字信息不多,但信息量极大,需要所有角色互相配合,要不然复盘很难。

这是个本格、变格、还原剧本,有多次反转,需要破解探讨的迷雾较多,其实会存在个别角色到后期剧情有边缘的情况,但不影响整体玩法,只要玩家自己想参与就可以享受到大脑急速奔涌转动的快乐,而且对凶手极其友好,线索埋藏很深而且需要不停反转才能联想到,凶手角色完全可以不隐瞒任何线索,甚至可以和其他玩家一起沉浸推理。

档案玻璃屋适合老玩家,同时对dm有一定要求,由于剧情会一度上升法律与犯罪的高度,反转次数多,内容复杂多样,一定要找有丰富带车经验的dm,要不然复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卡壳不理解的地方。

作文怎样立意

 作文怎样立意,在现代作文写出创意也是一种成功,写好抒情作文的关键就是要感受生活,作文在现代几乎沦为提分的工具,其实作文的写作手法有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文怎样立意吧。

作文怎样立意1

  一、立意的重要性

 文以意为主,“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它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的深度。作文有了主题思想,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

  二、立意应注意哪些

 考场立意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立意要健康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正确与否是评价文章好坏的根本依据。话题或材料作文的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体现一定的思想意义,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作为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2、立意要深刻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3、立意要新颖

 如果文章主题一般化,不新颖,大家都雷同,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立意要新颖。好文章的立意应该是“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大家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这就是独创。

 立意的独创性并非凭空而来,也不可随意杜撰,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体验周围的生活,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认识到新的东西,领略到新的涵义,写文章就能出新意。不能看到生活一点现象就拿起来涂涂抹抹,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而立意做到新颖巧妙,才能在生活的激流中吸取新思想,获得新感受。

  4、立意要简明

 就立意而言,简明、集中是对主题的`要求。相反,主题分散想面面俱到,却面面不到,是立意之大忌。要做到“简明”,就需要高度的概括力。思维不进行概括,表象就无法升华为本质,认识就无法实现理性的飞跃,思想就不可能达到简明、集中了。“简明”要求思想内容上单一集中。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写得深刻,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

  三、小结

 总之,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意多乱文”。立意要能体现材料、话题的本质意义,要让自己有话可说。

作文怎样立意2

  01、画龙点睛

 所谓“画龙点睛”,即在文章关键处,或一针见血地抵达事物内核, 或言简意赅地点明写作要旨。从行文结构来看,它往往起到了紧扣文题或话题的作用 从表达效果来看,一篇文章常常会因几个意蕴深刻的句子而流光溢彩,摇曳生辉。“画龙点睛”的句子多是议论性的,体现了的识见和学养,凝聚着的个性化感悟和人生智慧,显示了不同凡响的思考力,增加了文章的厚度,提升了文章的品质。

 有词命题作文“季节”,下面这些句子就是从部分满分作文中摘录出来的: “汉堡和薯条都是有保质期的,唯有文化与人性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夺目”“不要让季节在稻田走过,也让季节在城市与人为伴”“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季节轮回,但人类社会没有轮回”。这些精辟动人的句子犹如文章的眼睛,有了它,整篇文章顿时显得气韵生动,意味悠长。

  02、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把内容宽泛的话题化为平凡的、琐细的小事情和小事件,为大题、宽题和虚题找到一个精巧的突破口,从而做到一叶知秋,尺水兴澜。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将“小我”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与社会风云和时代精神连接起来,使难度较大或主题宏阔的写作内容简单化,同时也为真实的、个性化的情感表达找到一个适宜的方式和路径。“即小见大”常常是以实写虚,从小角度写大境界。2007 年天津卷的作文命题是“有句话常挂嘴边”,有个考生就把天津的口头禅“倍儿好”作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写出了天津独有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 也写出了天津人可爱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一句亲切朴实的“倍儿好”,原来也可以作那样宽广而深入的演绎和开掘。

  03、片段串联

 在我们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就某事某物来探幽索隐,是大家所习见和擅长的,如能在看似散乱的材料中感悟到并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 无论是从思维延展的深度还是从内容涵盖的广度上来讲,都会更全面,更立体,更辩证,更大气,更饱满。将多则经过遴选的材料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串联起来,使其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正如德国诗人海涅所说的那样,“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无疑是立意创新中便捷而实用的方法。一般而言,这类文章通常可有以下两种结构方式:

 其一,并列式,几个材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一个中心,材料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其二,递进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浅直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层层剥茧,步步推进,的思想情感也就在这不断掘进的过程中得到了深化。需要强调的是,片段串联的立意方法,思接千载,跳跃性强,融入了更多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化情感。正因为如此,在对材料的驾驭方面, 不能囿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要善于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事例, 把握材料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以点带面,因事见理。

  0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所谓顺向思维,即根据材料的中心,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这些观点和主张是对原材料中心的具体化和明晰化。而所谓逆向思维,即在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认识的基础上,以原材料的中心为对立面,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原材料,提出与其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常能出奇制胜,是写出创新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逆向思维”大致包括三种情况:

 1、独辟蹊径。向传统观念和常规思维挑战,大胆设想,从原观点的相反方向思索,从而提出有独到见解的新观点。如《伯乐相马的负面影响》《开卷不一定有益》《车到山前不一定有路》等。

 2、旧意翻新。从原意中提出不同的观点,不一定与原观点对立,可以是原观点的深化,也可以是原观点的另一角度的阐述,即古人所谓“翻案法”。

 3、一事多解。此法也称为多角度思维法。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立意,选出一个与大众观点不同的角度去写,形成“琵琶反弹”的个性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客观对象的两面性, 为逆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但我们在“求异”的同时, 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立意,使确定文章主旨的简称。主旨,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材料所表达出来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记叙文中,主旨也被称作主题、中心思想、中心意思等;在议论文中,主旨一般被称作中心论点。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古人又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其中的“意”指的就是文章的主旨,它们都说明了主旨在文章中的重要地位:主旨是文章的核心、灵魂,决定材料的取舍、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的运用以及遣词造句。

优秀作文的立意,不仅正确、鲜明、突出,而且深刻。深刻,指的是主旨的深度,即主旨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和分析上,而应该揭示事物的某种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

1立意的基本要求

(1)明确。观点要明确,也就是说在文章中情感的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语言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猜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2)深刻。思考要深刻,就是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一点,并能给人启示,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3)健康。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情感要健康、积极向上。

(4)新颖。立意要勇于探索和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如面对一则有关“竞争”的材料,“感谢竞争对手”的立意就胜过一味论述“竞争的意义”的立意。

2常见的立意方法

(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如《狐假虎威》的故事:人们都对狡猾的狐狸持批判的态度,但有人从另一角度解读为狐狸的聪明机警;还有人解读为老虎为试探自己在动物中的威信而用的一个计策。

(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的眼光、新的观点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如人们常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当一个人走投无路时,回头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3)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如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群体、中国梦的实现、环境污染等。

3立意的原则

(1)符合材料事实。

(2)既真实又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3)体现时代精神。

“意在笔先。”杜牧简单的四字,概括了写作应该遵循的重要规则。

为何如此?庄子有言:“语之所贵者,意也。”还有人说:“意者,一身之主也。”立意决定了一篇文章的高下,所以很多作者立意花的时间远比写作本身花的时间要长,也难怪路遥写《平凡的世界》,花了四年时间去准备。

立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东坡有言:“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当然,这里说千万人之中没有一人明意倒是有点夸张,不过也点出了我们在作文时的一大弊病:没想明白要写什么就动笔了,结果导致文章就像一群无帅之兵,都是乌合之众。

虽然立意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活动,就跟游泳一样,我说得再多,你不去练,也是毫无益处的。个人喜欢写作,几乎每天都会写点小文章,在这里把我写作时立意的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寻求写作精进中的你能够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意在生活细微之处。

艺术源于生活,这一句话已经非常老了。然而却是真理。

而生活那么大,哪些才能启发你的立意呢?

一定是那细微之处。

也许就是一缕母亲做的饭菜的香味;也许就是杂草堆里一棵刚长出的幼苗;也许就是凉风中的一朵花儿;也许就是孩子的一个眼神;也许就是网页上的一个故事;也许就是书中的一句话

这些小事,它们就像暗夜中的一粒星辰,都是打开你心灵的钥匙。

你的眼睛能够看到它们吗?

意在动心动情之处。

写作最骗不过的就是自己。若没有真切的感悟,大言空话,那就跟人没了心脏一般,变成了个空空的壳子——这样的文章不可能打动人心。

写作立意需从你的真情出发。

就好比我写母亲的饭菜香,是因为这香味给我温暖,给我慰藉,所以我想把这份情感呈现给读者,相信读者也会被萦绕在其中的丝丝真情所扣动。

就好比我写日出,那一定是我真切地观赏了一场日出,并从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所以我才会绞尽脑汁去想一些诗意、美好的句子,目的就是把我体会的美感分享给读者,相信读者细度,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美。

当然这里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叙述。

总之,文章立意得从内心出发,问问自己打动你的是什么,你写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打动你了。

意在清悟明了之时。

当我们有了观察,有了动情,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有一段能让自己心灵静下来的时光。

因为万物纷繁,情感如浪波,若不静观内心,就很容易迷失其中,而难以找准自己的立意。

为了找到自己的立意,我个人的习惯是每天早上起来静坐,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去关照自己的内心。这就像一汪湖水,当水面没有波澜,变得宁静的时候,许多美好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在心海之中——那些过去生活中的感动和美,就会再次来到你的眼前。

所以大家要是有静下心来写作的机会,大家一定要珍惜,因为这是你可以和曾经的美好可以对话的机会。

意在高远宏阔。

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身边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超脱那些生活中的细微而到更广远的地方。

就好比我写自己的母亲,写那份深沉的爱,当我静下心来去品味的时候,我发现我其实要写的是人类的母爱;就好比我写日出,当我静下心来去感悟的时候,我不仅感受到美,还有力量和希望,所以我希望通过这写出日来描绘人类心灵的力量。

而现在的很多所谓的文章,没有把立意拔到更宏高的层次,只是写自己的情感思想,这样的文字对读者是没有多少吸引力的:我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还想听你在写作上唠叨吗?

总之,立意源自于生活细微,在我们内心的情感里发酵,当我们静下心来去感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更加宏远的世界。好了,我的关于立意的经验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你的写作有帮助。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对立意的要求:

(1)立意正确: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2)立意集中:集中表现一个中心,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

(3)立意新颖:跳出陈旧的框框,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

(4)立意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更深层的意蕴。

扩展资料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过程,具有的显著特征是: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实践性。

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是有阶段性的。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具体又可分为采集、立意、谋篇、用语、修改等五个环节。

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和要求。如果人们的写作活动符合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笔生花”,写出文质兼备的好文章、好作品。

写作活动的主要作用和意义在于:

(1)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3)写作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立意

--写作素材

1、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2003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__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__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5、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182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