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b2m
《8090》
主演: 曹颖、陈正飞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又名: 8090:中国青少年成长情感故事
《8090》为湖南卫视推出的中国第一档聚焦青少年成长情感故事的节目,从2010年开始,每周一晚20:30在湖南卫视上档,它以80后为主人公,以80后的视角讲述情感故事、直面情感困惑、分析情感走向、解决情感矛盾。
《8090》作为湖南卫视王牌节目
《真情》团队全新打造的一档节目,制片人陈晓冬拥有十多年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这是中国节目第一次把节目镜头对准80、90后,也是中国电视第一档用数字命名的节目,试图打造成青少年情感代言的平台。
现代社会,80、90后已经是社会的主体人群,他们几乎可以代表社会的各个层面,80后的他们正处于事业上升阶段,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已经为人父母,家庭、教育等话题不可缺少;90后的他们正在高校求学阶段,也有一部分正要踏入社会面临生存问题。他们的情感故事包含了家庭、教育、两性情感等等话题,这使得该节目内容极具包容性,
《变形计》、
《成人礼
亲爱的家长,你家孩子是否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1、爱发脾气,一不顺心就哭闹,什么都得顺着他。
2、不爱说话,有什么心事也都不说,问到烦了,就关起门来谁都不理。
3、胆子小,不敢跟人打招呼,在学校也不敢主动跟老师沟通。
4、抗挫能力差,一遇到什么难的事情,就没耐心也没信心做下去。
5、缺乏责任感,在家里不主动分担事情,很自私。
如果说孩子的人生是一列火车,那么火车需要两条轨道才能顺利达到目的地,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习,而另一条轨道就是 社会情感技能的学习 。
1
什么是SEL
儿童社会情感学习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简称SEL),是由美国CASEL组织提出的结合正面管教理论、阿德勒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系统社会情感学习课程。
简单来说,社会情感技能(SEL)就是“情商技能”,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能力。学术界把它分为三大模块, 分别是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人认知和他人管理的能力,集体认知和集体管理的能力 。
更加直接一点说,就是让孩子了解到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发展什么样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好跟他人的关系;在集体当中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跟别人合作。
2
关于SEL
在美国有很多关于社会情感SEL的研究,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期间持续学习SEL的孩子, 更容易取得学士学位,更容易找工作。并且更好结实朋友,在各自的领域也更容易有成就。
儿童社会情感SEL课程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展开,只有少数的国际学校会有专门的社会情感技能培养。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已经有部分学校将SEL课程纳入校本课程。
3
学习社会情感技能对孩子有什么帮助呢?
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指出,在事业取得成功的过程中, 20%靠的是智商,80%要靠其他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情商 。最近的一个由德莱克等教授于2011年所做的研究报告表明:
1、SEL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一情感技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与学校的连接以及积极的社会行为,减少问题行为和情绪困扰
2、SEL课程广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达 11个百分点 。
研究发现,参加了SEL课程的学生,有较好的学业成就,并且可以改善不良行为,减少与朋友、家人之间的冲突,拥有较强的社会综合能力,这将对于他们融入集体并激发积极信念起到很大的帮助。
4
SEL的五大模块
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❶自我意识
❷自我管理
❸社交意识
❹人际关系
❺负责任的决策
5
培养孩子的七项重要感知能力和技能。
❶ 我能行
❷ 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❸ 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❹ 我能自律和自我控制
❺我能与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❻我能理解我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
❼ 我能够通过日常的练习,发展我的智慧和判断16能力
6
我们的期待
在SEL课堂里,教师带领孩子参与头脑风暴、角色扮演、绘画治疗、绘本故事、讨论分享等,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也学会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期待我们的孩子有机会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接受社会情感SEL课程,学习人生技能,建立社会情怀。希望孩子们在遭遇失败时不会被羞辱,孩子们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
如果你的孩子是5-12岁
如果你想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
培养内心有力量、具有社会情怀的孩子
那么就快来参加“SEL儿童社会情感课程 ”
Ⅰ 小区里还多小朋友都在听凯叔的故事,有谁知道凯叔讲故事课程有什么亮点吗
首先肯定是由凯叔独家打造的原创改编经典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凯叔在浩瀚的儿童故事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是符合现代儿童喜好的儿童故事。故事朗读节奏清晰、平仄顿挫,包括背景音乐都很出色。
Ⅱ 爸爸让你报名参加各种兴趣辅导班从爸爸的角度说明
第一种理由,是站在孩子的未考虑问题的。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远见的家长说。让孩子学一些兴趣班,对将的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现代化的生活是多一个技能,将来就会多一条路。
当然这个爸爸,一定要有度,不能什么兴趣班都让孩子去上。应该按孩子适合的情况而言,也就是按自身的爱好和特长而定。因为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学兴趣班也要专一点有好处,不专一广泛学那将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2)讲故事课程扩展阅读:
培养孩子的品德,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也是早期教育的首要问题。孩子在3岁以前,以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主,以说理为辅。3到7岁之间,是少儿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习惯及性格特征等,基本上都是在这时奠定的。
智育是早期教育的核心,对少儿进行智育培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包括智力的开发。当孩子会坐以后,要让孩子适当地坐着玩,这样有利于孩子手眼协调地活动,让孩子辨认各种颜色和事物,经常用优美的乐曲和歌声锻炼孩子的听力。
1到3岁的少儿,要注意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对孩子的优点和成绩要给予表扬,提供多种玩具,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孩子到4至7岁时,要经常同孩子一同散步,边走、边讲,要经常讲故事。而且要开始让孩子认字、数数和学习绘画、唱歌、跳舞等。
Ⅲ 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
1、讨论法: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2、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这类活动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演习活动。活动得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3、教学游戏:这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是有用的。这一方法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
4、讲故事: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得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作为教学活动的讲故事可以有多种形式,如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个或几个故事;把讲故事与角色表演相结合等。故事要有趣味性和教育性,让儿童能通过故事激 感,领悟道理。如:教学《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学生通过讲故事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从愉快的气氛中知道了生活与以前不同了,并以自豪、愉悦的心情面对新的变化。
目前比较推崇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一同参与进来。
Ⅳ 主题课程包括讲故事吗
是的,主题课程很多也是以讲故事为主的,所以包括讲故事!
Ⅳ 幼师为了提高师 谈质量,必须学会的技能有
知与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但幼儿教师的数量与质量仍是发展的瓶颈。要破解这一难题,必然要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为实现“幼有所育”培养优秀幼儿教师。
爱心、责任心、童心,幼儿教师应当有“三心”
有爱心、责任心、童心的“三心”幼儿教师是幼教本真的守护神。爱心与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从教必须首先扪心自问的问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基础,富有爱心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必备品德,也是赢得幼儿喜爱的关键。
责任心是对儿童和幼教事业负责任的情感、信念和认识,是承担责任、履行义务、遵守规范等自觉的态度。要想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更要具备爱心和责任心。
童心是幼儿教师的特质,是高质量师幼互动的前提。童心是人之天性,是儿童教育的根。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懂得儿童的心灵,要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要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还要用儿童的兴趣去爱好”。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心灵的连接点就是童心,拥有童心的教师更具有靠近幼儿心灵的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教师也必然会赢得幼儿和家长的信任和爱戴。
能做、善教,幼儿教师要有“双技能”
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因素,而能做、善教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根据幼儿园保教活动的特点,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两种职业技能,即本体性技能与条件性技能。本体性技能是指要传授给幼儿的技能,如舞蹈、美术、音乐、体育、讲故事等方面的技能,即“能做”;条件性技能是指将本体性技能用于保教工作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即“善教”。比如会跳舞是本体性技能,会教幼儿跳舞或者会利用舞蹈开展幼儿园保教活动则是条件性技能。
我国知名幼教专家张雪门先生曾说过,“会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指出了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之道。他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一种真实知识的获得,是应该以直接经验作基础,再来扩充间接的经验”。因此,我们要扎根实践教学土壤,培养“双技能”幼儿教师,必须要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证书标准为导向的筛选办法,构建“两种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四种形态”(学科知识、技术方法、知识与技能融合、职业活动)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全面提高学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
事业心、幸福感,让幼儿教师常有事业理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追求,优秀的幼儿教师更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幸福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工作”和“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工作得是否愉快,关系到我们人生的一半幸福。培养小小孩的幼儿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荣、最纯真、最美好、最阳光的事业,一名优秀幼儿教师,只有具备坚定的事业理想,才能真正投入到幼教事业中去,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幼儿的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把幼儿教师职业当作人生追求,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
培养“有事业理想”的幼儿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把事业理想教育信仰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环节,构建完善的幼儿教师事业理想教育体系。从认知教师职业,开展新生入学的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到认同教师职业,开展师范生演讲比赛、“我的教师梦”主题教育,以及师范生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着力树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忠于学前教育的事业理想。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民族振兴始于幼教。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幼教,育好小小孩,国家才有大未来。
Ⅵ 启蒙英语该怎么教
建议一: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环境。
建议二:在英语启蒙过程中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
Ⅶ 朗读,踢足球,讲故事,写字,练琴,画画那些是语文课上的活动呢
朗读,讲故事,写字是语文课上的活动。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也就是听、说、读、写、译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朗读,讲故事,写字属于读、写范畴。而踢足球,练琴,画画则不属于听、说、读、写、译范畴。
(7)讲故事课程扩展阅读:
语文课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Ⅷ 凯叔讲故事里的课程怎么样,像学数学这些课
线上课程,课程期间有专门的群来督促学习,然后每个课程有打卡区,和其他线上的优点都是一样的。课程品质不错,值得上。
Ⅸ 上早教对宝宝到底有什么帮助啊
早教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生理研究结果所印证。经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系统发育最快、各种潜能开发最为关键的时期,确实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
其中0到3岁是宝宝早教的黄金时期,这时候给宝宝进行早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0-6岁期间,宝宝会经历口唇敏感期、手脚敏感期、空间敏感期、否定敏感期、物权敏感期、身份确定的敏感期、语言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等等,早期的教育对孩子度过各种敏感期非常有帮助。
早期教育不等同于提前学习,专业的早教机构会根据儿童的能力发展选择适龄有益的活动,通过孩子与环境、教玩具及父母、同伴的互动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优质的早教课程 有以下益处: 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读懂孩子的敏感期,因材施教;塑造孩子的良好个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家长如何优化亲子互动和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入园及入学做准备。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容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
而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创设情境,触景生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及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涉及到一些深奥抽象的概念、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所以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而只有当知识转变为学生的信念时,才谈得上道德教育。
二、以情动人,情感交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语言含情、讲活知识,这样才会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重视情感的单向灌输而忽视师生间情感的双向互动。要切实实施情感教育,就有必要做到师生情感互动。
所谓情感互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实现积极的内心情感交流。这种内心情感的交流集中体现为师生间因多方面内容而产生的各种双向互动式情绪体验。通过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互动,可以充分发挥师生情感在教学中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投入并始终保持高度热情,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情绪随老师的语调而变化,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三、寓教于乐,形式多样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创作评比等活动,还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专门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工作。
四、结合实际,明理践行
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认为政治课学来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博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很多学生都反映在学习了辨证法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看来,师生亲近感的增强确实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严中有情,端正学风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此。
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差生。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绩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避免盲目骄傲;对差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当然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做到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的错误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正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应该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只要能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兴趣,事实证明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他们的学习。
实践证明,要做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情感是人世间极为美丽的花朵。**《哈里·波特》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哈里·波特魔力无比,当他得知他的魔力来自于母亲为他而死而给他的爱时,他流下了热泪,观众们也落下了感动的泪水。爱让这部魔幻**产生了情感的力量,也让这部**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深刻的感触和记忆。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分类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一教学目标,这与传统教学中把知识目标放在第一位有了很大不同,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要突出对学生做人品质的关注和教育。
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情感教育的内容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关注权利与责任意识,关注社会公正与世界和平,这些都是我们以往教育教学中未被充分渗透的内容。作为思想品德课程执教者,应该以全新的视角,重新研究思想品德课程中的情感教育。
一、思想品德教学忽视情感教学的表现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思想品德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学生厌学,老师难教。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以至于近几年在社会上出现这样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教育形容文化水平越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讽刺。
缺乏“情感”的教育如一潭死水,使中学思想品德课缺乏生机与活力。这也是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弱化的重要原因。其具体表现为:
1、在教育目标上,偏重于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实现。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是完善学生的人格。新课程改革下,首先调整了教学目标,它表现为以下四个由低到高的课堂教学目标: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当前一些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应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个别教师甚至单纯追求考试分数,将学生变成背诵的机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多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教育,其结果是中学生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德行分离。这不得不算是教育的悲哀。
2、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重教条式讲授,轻教学情感投入。
作为教师,如果总是以说教者的形象站在讲台,面无表情,生硬地将知识塞给学生,这种僵硬的、灌输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引起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反感,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丧失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许会出现这样一种场面: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述,这边一些学生已呼呼大睡。这种课堂模式下教育出来的决不是有智慧、有理想、有韧劲、有活力的青年一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动之以情的教育,便很难做到用自己高尚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疏通思想渠道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更谈不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一境况与我们的教育初衷是相背离的。
二、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沟通心灵的桥梁。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1、有利于领悟思想品德课精神实质,激活学习的内在动力。
要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用积极情感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在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自身积极的情感创造性地去工作,把学生从学习生活的“殖民化”的错误中解脱出来,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内在的动力,我们就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教师必须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准确地揣摩学生内心世界、情感轨迹,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将鲜活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用自己的热情、真情去设计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是一种创意,让学生有全面的收获。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增强爱国激情。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学生立场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说到底,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富有责任感的世界观念,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要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改变和提高,效果是极不理想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知道“情感是人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因素”。因此我们应切实用情感渗透的力量,对学生的情感领域施加积极的影响。
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必须以情感架设心灵之桥,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三、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就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
在情感教育上,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丰富的情感世界无疑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资源。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每个假期都要到外面去旅行,目的是在每学期伊始,总能有新的见闻和感受带给他的同事和学生们,他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热爱,感染着他的学生们,也感染着每一个结识他的教育工作者。所以教师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样就会给孩子们巨大的影响。
潜移默化是情感教育的较好方式,一个小品,一首好歌,一段故事,一份交往,一次出游,一次参观,一次劳动,一部**,一个习惯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设计并抓住这些瞬间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情感教育,往往比说教更能起到滋养心灵的作用。
在情感教育上,我们还应遵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的原则,从培养一个合格的普通人做起,向培养一个优秀的人努力,这是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的。因为在普通与优秀之间,先做好一个普通的人,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先培养他拥有普通人应具有的基本情感,如善良、公正,有爱心,会体谅别人,懂得尊重别人,肯为别人付出,他才有可能拥有高尚的思想和情操,担当社会责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因此,教师应注意从点滴做起,在细小之处关爱孩子们,这才是为孩子情感的成熟打下坚实的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