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10篇文言文练习题目+解答

求10篇文言文练习题目+解答,第1张

高中的文言文阅读训练,包括原文、题目及答案,10篇的话一次发不完的,这次只能发7篇了,希望你能够满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白孝德为李光弼偏将。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骑五千,临城挑战。龙仙捷勇自恃,举足加马鬣上,谩骂光弼。光弼登城望之,顾诸将曰:“孰可取者?”仆固怀恩请行,光弼曰:“非大将所为,历选其次。”左右曰:“孝德可。”光弼召孝德前, 问曰:“可乎?”曰:“可。”光弼问所加几何人而可?曰:“独往则可,加人多不可。”光弼曰:“壮哉!”终问所欲,对曰:“愿备五十骑于军门,候入而继进,及请大众鼓噪以假气,他无用也。”光弼抚其背以遣之。

孝德挟二矛,策马截流而渡。半济,怀恩贺曰:“克矣。”光弼曰:“未及,何知其克?”怀恩曰:“观其揽跋便僻①,可万全。”龙仙始见其独来,甚易之,足不降鬣。稍近欲动,孝德摇手止之,若使其不动,龙仙不之测。又止龙仙。孝德曰:“侍中使予致词,非他也。”龙仙去三十步,与之言,亵骂如初。孝德伺便,因嗔目曰:“贼识我乎?”龙仙曰:“何也?” 曰:“国之大将白孝德。”龙仙曰:“是猪狗乎?”发声琥然,执矛前突,城上鼓噪,五十骑亦继进。龙仙矢不及发,环走堤上,孝德逐之,斩首提之归。(选自《谭宾录》)

注:①揽跋便僻:扬鞭策马非常敏捷的样子。②搋:虎怒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请大众鼓噪以假气 假:借助

B.半济,怀恩贺曰:“克矣。” 济:成功

C.龙仙始见其独来,甚易之 易:轻视

D.执矛前突,城上鼓噪 突:冲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白孝德单独请战,认为多带寸:卒反而不方便,只要求准备五十名骑兵,等他冲过去时跟着冲进去,其他众将士擂鼓呐喊助威就行丁。

B.白孝德——人迎战刘龙仙,他跃马扬鞭,靠近刘龙/l¨刘龙仙谩骂挑衅,白孝德沉着应对,突发进攻,砍了敌首,得胜而归。

C.本篇文章叙事精炼,对话描写精彩,人物对话几乎占了全文一半;李光弼、白孝德、刘龙仙等人物语言各肖其身份、性格。

D.文章的作者擅长人物形象刻画,白孝德智勇双全、刘龙仙骄横无谋、李光弼统帅风度,这些人物刻画无不栩栩如生,令人叹服。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光弼问所加几何人而可曰:“独往则可,加人多不可。(4分)

(2)稍近欲动,孝德摇手止之,若使其不动,龙仙不之测。(5分)

答案:

1.B(渡过)

2.A(错在“单独请战”)

3.(1)李光弼问需要给你多少人才能成功(白孝德)回答:“—个人去就行了,给人太多反而不行。”

(2)等稍微靠近一点(刘龙仙)想要行动,白孝德摇摇手制止他,好象叫他不要动,刘龙仙不明白白孝德究竟要干什么。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刘敬者,齐人也。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了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臣光曰:建信侯谓冒顿残贼,不可以仁义说,而欲与为婚姻,何前后之相违也!夫骨肉之恩,尊卑之叙,唯仁义之人为能知之;奈何欲以此服冒顿哉!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汉兵已逾句注 逾:到达

B.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 妻:以••••••为妻

C.士卒罢于兵 罢:通“疲”

D.建信侯谓冒顿残贼 贼:残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 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蒙故业,因遗策

B.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 秦王恐其破壁。

C.未可以武服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今乃妄言沮吾军。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刘敬劝说高祖和亲的理由的一组是

(1)未可以武服也。

(2)未可以仁义说也

(3)然恐陛下不能为。

(4)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

(5)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6)兵可无战以渐臣也。

A.(1)(3)(4) B.(2)(4)(6)

C.(2)(3)(5) D.(1)(5)(6)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敬出使匈奴,不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建议伏兵制胜,显示了他不同凡俗的见识。

B.高祖不用刘敬之言而致败,后赦免刘敬,斩前使以示自责。

C.刘敬之所以劝高祖采用和亲的手段,是因为当时人心厌战,且冒顿兵精马壮,不能用武力战胜。

D 因为吕后的坚决阻止,鲁元公主才没有和亲嫁给冒顿。

5.联系全文,对文末一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刘敬提出和亲计策,同他对冒顿的认识是矛盾的。因为和亲政策能够起作用的前提是冒顿的仁义之心,但这正是他所缺乏的。

B.司马光从历史事实的角度,认为上世帝王对待少数民族总是居高临下,以德怀之的,从没有和亲这种有损尊严的事。

C.司马光认为冒顿连对待亲生的父亲都像对待禽兽一样地杀害,对老丈人不可能讲仁义。

D.司马光又认为鲁元公主早已嫁给赵王为妻,不宜为了和亲之事再嫁。

答案:

1.A(逾:经过了)

2.D

3.B(③是怕皇帝不肯。⑤是和亲时的手段。)

4.A(是匈奴有伏兵。)

5.B(居高临下包括两个方面: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

三、苏轼《超然台记》阅读训练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离(加“酉”字旁),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丑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庇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予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使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威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是谓求祸而辞福( )(2)岁比不登 ( )

(3)背湖山之观 ( )(4)稍葺而新之 ( )

(5)而吊其不终 ( )(6)余弟子由适在济南( )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1)盖游于物之外也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B.(1)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2)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山中与裴秀才书》)

C.(1)因城以为台者旧矣。 (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D.(1)台高而安 (2)正襟危坐而问客(《前赤壁赋》)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恶美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2)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4.简答

(1)从第一段的议论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2)第三段中写作者“相与登览,放意肆志”,你能品味出这纵情欢乐中含蕴着怎样的感慨和隐痛?请精读该段并联系全文,试作简要分析。

(3)取名为“超然台”的原因是 (请用文中的一个句子回答)

参考答案:

1.(1)避开(2)收成(3)景色(4)修理(5)哀痛(6)正在

2.C.都作介词,相当于“凭借、依靠”。(A(1)连词,可译坐“因为”、“由于”。(2)用作发语词,可译为“大概”。B(1)动词,认为;(2)介词,用。D(1)连词,表并列;可译作“又”;(2)连词,表修饰,可译作“地”,或不译。)

3(1)所以有了美和恶的意念,忧和乐就产生了;这不是很可悲吗?

(2)我既安于这里的淳朴风俗,而这里的官吏和百姓对我的无能也习惯了。

4.(1)反映了作者等荣辱、同忧乐的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正是他在险恶的境遇中自我消遣的精神支柱。这样开头,一方面扣紧题旨——超然,点明主题,显示了全文的思想情感倾向性,有力地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2)要点参考:抒发怀才不遇之感,愿为邦国立功而终遭贬谪之慨叹,仕途失意之悲,人生潦倒之苦。

(3)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吴山图记 (明)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隆、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而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 高第:上级官府

B.而百姓扳留之不能得 扳留:挽留

C.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 异时:他时,以后

D.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 尸祝:祝福,景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吴之故宫在焉 B.若虎丘、剑池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若老人咳且笑者

C.君之为县有惠爱 D.则海内之奇观矣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魏君与吴县百姓情深意重的一组是

①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 ②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

③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④令之于民诚重矣

⑤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 ⑥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应邀题画的文章,但作者撇开画的内容技巧不谈,而是以赠图——受图——藏图为线索,写官员与民众的相处之道。

B.文章先从吴县的山光水色写起,让读者隐隐可以想像《吴山图》的画面内容。

C.作者以苏轼与魏君为例形成类比,赞美魏君是“贤者”。

D.作者以“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一句收束全文,既起到了点化、升华主题的作用,又使得文章情致绵绵,余意不尽。

答案:

1.A.(“高第”指官员政绩考核成绩优等。)

2.D.(D项都表示判断;A代词/助词,无义;B连词,至于/动词,好像;C动词,治理/介词,替,给。)

3.B 4.C(非“魏君”,应为“韩公”)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欺。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错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宦者谋取专权手段的一组是

①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②前后左右者日益亲

③小信固人之心 ④图左右之亲近

⑤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⑥则惧祸之心日益切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

答案:C(②是人君对宦官的态度,④是人君觉察“患以深”后的所想及对策,⑥是人君因“势孤”而产生的惧祸心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的是宦官给国家造成的祸害,远远超过女色所造成的祸害。第一句“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就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详细分析了宦官怎样通过“小善”“小信”而逐步把持政权的过程,指出宦官专权的严重后果。

C.宦官专政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作者写此文意在警告帝王们不要轻信宦官,渐积养祸,有其进步意义。

D.作者以其犀角烛怪的史学家锐眼,提出了宦官祸害远胜于女色的见解,直接触及到历代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答案:D(文章并未“触及历代王朝”,也非“根本原因”。)

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2)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3)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答案:(1)宦官的危害,不仅仅在某一方面。(2)太(过于)急切,(他们——宦官)就会挟持人君作为人质。(3)(把他们)全部杀掉,来使天下人心大快,这样才算了结。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i)、风水、时曰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其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①受学。服阕,改蒲州学正。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古云‘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注:①墓次:服丧人的临时住处。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佛氏以空为性 ②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B①父欣然从之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①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 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D①公则民不敢慢 ②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端“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②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③霍、蒲两邑各上章争之

④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⑤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⑥诸生服丧之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3.下列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芬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时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

D.曹端去世,诸生服丧之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4.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郡人皆化之,耻争讼。

(2)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未学鲜或及之。

(3)得经师易,得人师难。

答案:

1.B(①的“之”是代词,指代曹端所说的道理(话);②的“之”是动词,“往,到”。A项①②“以”是介词,相当于“把"。C项两个“为”都是介词,相当于“给”、“替”;D项两个“则”都相当于“就”)

2.D(①研究的持之以恒;②④学识渊博)

3.B(A项“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符;C项“离开时”应为“离开后”.“对曹端的学生”应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的是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

4.①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②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③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②陁(tuó)山冈。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 适:到

B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席: 坐

C扫叶席草,浊酒相劳 劳:劳动

D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胜:美景

2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

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

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得情绪。

答案:

1C(劳:慰劳)

2C(③⑥句不属于)

3D(并非以乐景写哀情,也并非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意绪,而是表现旷达超然心境)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释义:我的胸中烦闷,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2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释义:抽出刀去劈流水,水依然流淌着。端起酒杯喝酒,却不能消走心中的烦愁。

3北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释义: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4南唐·李冠《蝶恋花·春暮》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释义: 小小的心田里积聚着千丝万缕的相思意,广大的人间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排这些愁绪。

5南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释义:人在年少时不明白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吟赋新词而勉强说愁。

而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没有说想说而没有说啊,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1 有没有什么表达对感情不舍的诗句

男人还是女人? 如果女人 的 话 (氓)1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

但是我不能啊!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 吧!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2离别,能使浅薄的感情削弱,却使深挚的感情更加深厚,正如风能吹灭烛光,却会把火扇得更 旺。3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4我不去多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那块绿洲,便不再瞻前顾后!5不要说珍重,不要说再见,就这样,默默地离开。但愿,在金色的秋季,友谊之树上将垂下丰硕 的果子。

6我们用双手紧紧地握别,让感觉在手中轻轻撩过,共享一份难忘的温馨……7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你曾给过我一份深厚的情谊。8朋友,再会!朋友,珍重!流水匆匆,岁月匆匆,唯有支情永存心中。

9一声汽笛,跌落在旷野;无限的惆怅与孤独,在别离的那一刻,一齐从心头滋生。10你的身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多少次想挽留你,终不能够,我知道人间最难得的是友情,更宝贵的却是自由。

11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心上。12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那么,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

13你走了,在那漫长的时刻里,我的心就像秋树,叶片无奈地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14聚散两相依。

聚是力量的凝集,散是光亮的播种。15你走了,送你一束鲜花,那花是我的微笑,那绿叶是我常青的思恋……16我用心与你握别,愿生活给你带来无数希望的翠绿,把你引向理想的天地。

17你把花的形象留下,你把花的芬芳留下,你把我们共同浇灌的希望留下。想起你,我的岁月永远 鲜艳,永远芳菲。

18让春天的温暖陪伴着你,让小草的绿意陪伴着你,让灿烂的阳光陪伴着你,伴你踏上征途,并早日获得成功。19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那些洒着汗珠闪着光彩的路,那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的路,那些崎岖不 平倍尝艰辛的路,那些浸透泪水流充满痛苦的路……自己走过的路,是自己最贵重的财富。

只有 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20我珍惜人生中每一次相识,天地间每一分温暖,朋友间每一个知心的默契,就是离别,也将它看成是为了重逢时加倍的欢乐。

21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长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的重逢。22相聚时不知友谊的可贵;分别了才知那是人生最需要的东西,犹如盐,少了它还有什么滋味?23火红的彩霞在雨后,真诚的友谊在别后,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

24默默地分手,正如当初默默地相遇。愿这儿温馨的微风,给你捎去我的深情的祝福和祈祷。

125飞吧,大雁!重振你矫健的翅膀。等侯在前方的,不会永远是暴雨和恶浪。

这世间还有真诚的友谊赤你辅展着宁静的湖荡。26献上依依惜别的祝愿,愿福乐时刻与你相伴。

分离只熔得友情更浓,重聚首将在那更灿烂的明天!27凭着你的赤诚仁爱与多才多艺,纵使远离故土,浪迹天涯,又何愁寻觅不到情投意合的知音?无论命运把我们带到何方,友谊的纽带总会把我们紧紧相连。28真正的友谊决不会因离别而断隔。

你的朋友将因离别而加倍地珍惜你的友情。29认识你是快乐,离开你是痛苦,在离别的日子里,支持着我是对重逢之乐的深切期盼。

30你临别的微笑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但是摄在我心的底片上,却留下了永恒。我时时将它托在思 念的掌心里,那形象是那么真切,那么清晰!31今天笑着和你握别,但愿不日笑着把你迎接。

32即将分别,要说的话太多太多,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毋忘我。33明天你要去远航,请把这个小步的礼物装在胸膛,它会化成你的信念和力量,鼓舞你去战胜狂风 恶浪。

34我们匆匆地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语言,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35别离,有点难舍,但不怅然;有点遗憾,但不悲观。

因为相逢的希望在安慰。36相逢又告别,归帆又离岸,是往日欢乐的终结,未来幸福的开端。

37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离。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久长,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永 不分离。

38山和山无法相会,我与你总会重逢。39岁月虽悠悠而去,告别时你那对眼睛却永存我心中;纯如水晶,亮如明月,沉如潭渊,洁如白 雪……40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41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唐〕李白42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唐〕李白43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唐〕贾至44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唐〕钱起45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46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47临别赠雠友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宋〕蒋捷48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元〕卢挚49武林门外送行舟,万种离情逐水流,今夜月明何处泊?天涯咽首不胜愁。

--〔明〕蒲方50我的朋友们,我们要。

2 表达爱一个人的古文有哪些

一,《江城子》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我曾对你说过,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的起平淡的流年 四,《上邪》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主人公自誓之词:海枯石烂,爱情仍然坚贞不变,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深情奇想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 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点评: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评:《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 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点评: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叫作"雁邱",并写下了这首《雁邱词》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八,唐代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

3 有没有表示不舍爱情的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 唐;李商隐《无题》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宋;欧杨修《玉楼春》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 清;史清《溪佚题》

◆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 民国:梁启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4 表达对朋友将要离开自己的 不舍的 古诗词句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浆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7、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8、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11、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12、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愿作东南风,吹我入君怀。 曹植《怨诗》14、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

齐澣《长门怨》15、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1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1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18、细草摇关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1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20、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21、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温庭筠《送人东游 》22、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 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人》 2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24、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25、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兑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2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山中送别》27、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28、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29、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王勃 《别薛华》30、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维《江亭月夜送别二首》31、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 《留别王维》32、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王昌龄《送别》33、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34、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卢纶 《送李端》35、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柳宗元 《重别梦得》36、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别舍弟宗》37、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元稹 《重赠乐天》38、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是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杜牧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39、人生何处不离存?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胜殿前军。

座中醉宾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李商隐 《杜工部蜀中离席》40、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41、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刘长卿《。

5 用一个诗句来形容朋友之间不舍的感情

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如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的诗歌: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2)情深意长的勉励和赞颂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重在对友人的劝勉)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阔胸怀和坚强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45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