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三)——《看画识童心:儿童绘画心理解析》

读书感悟(三)——《看画识童心:儿童绘画心理解析》,第1张

家有娃娃的人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抓狂阶段——

突然有一天回到家发现,孩子就无师自通地变身艺术家,纸上、墙上、床上、甚至长得一身长毛的宠物也没能逃过他们画笔的痕迹……

有些父母选择了禁止孩子再动笔,当然也有父母选择了鼓励孩子多拿画笔。

成年人几乎看不懂初拿画笔的孩子究竟是画了什么?他们的画跟毕加索的画一样让人看不明白。这个小脑袋里究竟装了些什么?

我们人类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处理认知、道理方面的问题,右脑处理情绪、感受方面的问题。

孩子天生右脑很发达,而左脑能力的慢慢建立则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小小的孩子,我们常常无法读懂他想表达的真实需求,因为他的左脑能力还未建全。

可是如果我们给小小的孩子一支笔,让他自由发挥,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善于使用图形思维和直觉能力的大师。

所以善用孩子的右脑能力,我们就能很好地发现孩子隐藏的天赋。

今天,我们带来一本关于绘画心理的书:《看画识童心:儿童绘画心理解析》。作者徐静茹将带领大家从孩子的各式绘画中,发现孩子隐藏的天赋。

一幅画而已,为什么可以解读孩子的心?

远古岩洞上的壁画,让我们知道了远古时的狩猎、祭祀、崇拜等等原始人的日常,他们把看到的情形,用简单的线条、符号、图案印在了岩壁上,这是原始人最早的表达方式,后来才会用文字说话。

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像这些原始人一样,看到什么,心里想什么,就会自由自在地画出什么。

他在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用这种潜意识的语言在向周围的人表达,并且不会在画里说谎。

记得很多年以前,TVB曾有一部关于破案的连续剧,小女孩在看到自己的母亲被杀之后,开始失语并自闭,当这个孩子偶遇到来乡下散心的女主后,在女主的开导下,开始能画一些简单的图画去表达她无法说出口的情绪。有一天,小女孩子隔着栏栅的窗口,向楼下女主展示了仅有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组合成的一幅画,通过对这些图画的解读,最终警方破获了这场谋杀案。

如果我们能发动右脑,发挥成年人有限的直觉思维能力,还是能从孩子的画中,解读出他画这幅画时心里活动的大量信息的。

当我们想告诉孩子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费尽口舌,他依然瞪着双眼望着你不知所以,但是如果我们用绘本的方式,就会让他们更容易接受。

甚至我们不用说,他们就看懂画里的意思并沉迷其中。

对于非常有兴趣的绘本,还会不停地看,反复地看,依然每次看都会随着画面的翻动,或开心,或随着画面悲伤。

读画这种能力是人类天生具有的,特别是孩子。

而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左脑能力在不断建立,长期使用推理、逻辑、分析等思维,很多人的这种能力逐渐已经退化。

毕加索曾说过的,“每次见到小孩子在街上、沥青路面或在墙上乱涂乱画,我都会停下脚步,他们笔下的东西往往令人感到意外,总可以让我学到一些东西……。”

孩子的画,是内心世界的真实还原。

究竟是什么样的画,才算适合解读孩子的内心?

成年人对画画的理解,认为画画的目的就是要学到某种技巧,一定要学会画什么。

前几年非常流行的涂色书,如《秘密花园》一类,有些家长也买了回来,本意是让孩子自己涂色配色玩,却发现孩子对这类书兴趣索然,根本提不起热情去上色。依然是该在哪乱涂就在哪涂,依然是大师级的画作完全看不懂。

带着孩子上绘画的兴趣班,老师安排指定的主题进行创作、临摹以及写生,课堂上孩子们学会了技巧,学会了配色,学会了远景近景的区别。

每当举行小型班级画展,我们一眼就能从所有孩子的画里挑选出家长公认最好的那一幅。而身边的孩子却选择了另一幅看起来颜色差这么一点,构图差这么一点的画认为最好。

这是在哪里相差了这么一个节拍导致无法同步?

本书的作者徐静茹老师告诉我们,孩子的潜意识都是很开放的,每天自由涂鸦绘画才是他最直接、最坦诚的晴雨表,这样的绘画才会给我们提供大量的信息。

成品书本上固定的图案,课堂上绘画的学习,因为有了指定的范围、要求的技巧,孩子在作画过程中不得不下意识地去遵守着这些规则而隐藏起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格式化的作品中,几近统一的样式,统一的色调。

幼儿园里的孩子,画的画基本不成形,要是让他们说一下,自己画的是什么,他会兴奋又滔滔不绝地告诉你,这是一条绿色的河流,边上长了一棵苹果树结满了紫色的苹果,每个苹果每天早上都会对树上的小鸟一家打招呼,当鸟妈妈鸟爸爸很勤劳地出去为小鸟们找食物的时候,满树的苹果都会陪窝里的小鸟聊天,这棵树很热闹就像我们教室一样……他们能把自己的画的内容编成一个在大人看来完全没有逻辑性的“完整的”故事,可是大人手中的纸上,分明只画了一条弯弯的曲线,一棵树和两只飞翔的鸟。

话说,大家还记得曾经突然在网络爆红起来的“杜甫很忙”系列吗?同样的杜甫在不同孩子的笔下可以是灌篮高手,可以是骑着扫帚飞行的巫师,可以化身为美国队长,可以举着手机比划剪刀手自拍……

在课堂上乱涂乱画课本似乎不太好,但对学习压力不小的孩子来说,这才是涂鸦时最坦诚的自己。

只有在自由涂鸦的空间里画出的画,才会让大人有机会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

孩子的画在告诉我们怎么样的故事?

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在动画片里他们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让孩子画一个代表自己的动物,他们很自然地会画温柔,乖巧又聪明的小松鼠,小兔子,小狗,勇敢的熊大熊二等等。

**《疯狂动物城》在上映以后,小兔子朱迪警官和一脸坏笑的狐尼克迅速赢得了大批萌娃粉丝。原来熟悉的萌萌兔子也会这么勇敢,原来童话里狡猾的狐狸也是正义善良的。

喜欢小兔子、小狐狸的孩子自然而然会想到自己,对这个角色产生强烈共鸣,再画出来的画也会带着她对小兔子、小狐狸最新的认知。

如果孩子的内心希望得到温暖或保护,就会画出超人、蜘蛛侠、钢铁侠这些强大的超级英雄。

如果让孩子画出他的家庭成员,往往画得最仔细的那位家庭成员,是日常她最熟悉并依赖的,而离他最远的那位家庭成员应该是陪伴最少的“熟悉的陌生人”。

画里的小动物、人物、故事情节,其实就是孩子内心深处的自己,以及自己身边最近发生的事。

从读懂到发现天赋

天赋是成长之前就已具备的成长特性。

有些孩子的天赋一眼就能看出来,而大部分的孩子的天赋还在等待我们通过日常来发掘,甚至一些特殊的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长特性。

有些孩子在某个阶段,会重复不停地画同样的内容。

有的男孩子会迷上画恐龙,有的女孩子会迷上画美少女战士,有些孩子会迷上看某一部动画片。

这个时候的他们像专研课题一样,自己沉浸其中不厌其烦,对引起他们兴趣的东西反复看,反复专研,恐龙今天变成了其它颜色,给美少女战士增添了新魔法。

大人无法理解这种自己画给自己看的举动,反而会有一丝的担心,会不会对孩子产生智力上的影响?

其实我们成年人忽略了一点,这样对某一件事情的专注力,在自己身上未必还能找得到,而专注力往往是孩子将来在求学路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如果我们一次次粗鲁地打断这个阶段专注的他,长期下来,也许,我们再无法要求孩子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了。

有些孩子只需要你给他一张很大的纸,他就可以安静地在这张大纸上不断地画复杂的图案。

等他把这张纸画完,卷起来慢慢展开,他可以把每一部分的画面用讲故事的方法告诉你这张画里的故事起因、经过、结果。

而画这些复杂图案需要很长时间,也许好几天,但他并没有放弃未画完的画,哪怕因为中途被打断,也会很快再坐到未完成的画卷前继续他们的故事。

这些孩子往往有着极大的耐心与持续力,并伴随着强大的叙述能力。

有些特殊的孩子,例如《地球上的星星》中患有阅读障碍症的8岁的男孩伊夏,是在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又笨,又古怪,又慢吞吞,甚至连他的父母都已经忍无可忍地把他送往寄宿学校。

但寄宿学校美术老师尼克却从伊夏他画里读出了这个孩子内心的创造力与惊奇的世界。他告诉伊夏的父母,伊夏并不是问题儿童,只是,“他们的思维很独特,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一旦他们的成绩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惊了。”

这些特殊的孩子拥有与常人不同的思维,如果得到好的发展,甚至可以成为一些领域的尖端人才。

美国心理学家莱伊曾说:用左脑的钥匙打开不了右脑的锁。

孩子除了说出来的语言,还可以用图画、色彩、各种符号来表达多种情感,只是,成年人不但缺少了耐心与发现的眼睛,还一直喜欢用自己的左脑思维去开启孩子的右脑。

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孩子的画,需要我们这些忙碌于乏味生活琐事中的成年人,发动起我们的右脑去破译、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画的意义

1、“绘画潜力”理论。 美国美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研究发现,儿童在10岁前,他的绘画能力是儿童的潜在能力,与智力、认知能力同步发展。人具备创造视觉语言符号表达心象的潜能,绘画并不是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绘画能力随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能提高的。2、“发现学习”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主动进入对感觉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由此看来,儿童也是发现者,具有自发学习的能力。3、“启发教育”理论。  杨景芝教授认为,启发是培养孩子能力的催化剂,在教孩子学画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孩子去注意、去思考,他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潜力,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如果忽视其发展规律,向其灌输绘画技巧,反而有碍孩子发展。启迪儿童绘画以上述三个理论为基础,重视儿童自身存在的自发性和主动性,用激活的方法启迪孩子通过积极发现和主动探索进行美术活动,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思维,发展了个性,提高了审美素养。

什么是儿童画?

儿 童 画 与 儿 童 绘 画摘要:儿童绘画过程之后所画出的绘画作品能否就可以称之为儿童画呢?它们之间能否可以直接的划上等号呢?界定儿童画的范畴有何现实意义呢?儿童绘画作品的艺术原创性和儿童美术教学那将永远是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关键词:儿童画儿童绘画研究引序:□何韵兰(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因为美术自身的特点及儿童的特殊性,国内外专家早就指出,儿童美术活动,以游戏开始、靠兴趣引导,是天性使然,对儿童的感知力、创造力的启蒙,对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是各类优秀人才都需要的基础。即使是专业美术人才的培养,在儿童时期,重要的也不是技术而是对美、对生活的敏悟以及兴趣和感觉的持续。□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人的儿童时期是无价的,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怎样为他们花心思和代价都不为过;另一方面儿童画的原创精神虽然和学术的原创性不同,但却能给成人很大的启发,美协及大的美术刊物应该给儿童美术以分外的关注和重视。我们从题目上是能够且很容易就区分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儿童绘画的结果------儿童绘画过程之后所画出的绘画作品能否就可以称之为儿童画呢?它们之间是否可以直接的划上等号呢?我想,如果能把它们区分开来,那将会更好的协助我们来搞好儿童绘画辅导教学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与儿童画相关的其它工作。第一,这幅画是否是出自儿童之手。在各类儿童绘画大赛中不乏有成人捉刀代笔的“好看”作品,然而这些画多少还是能够看出其所呈现出的“成熟”笔法。如果成熟的痕迹非常明显,那么评委们就会一枪“毙”了这幅“好看”的画,即使画面已经处理得很成功了。但是若是“高明”的捉刀中又保留着稚拙和童趣,那是很容易蒙混过关的。那么我们评委们还是会很虔诚地去思考、去认真地评审这张儿童绘画作品了。当然,这里我们暂且避开道义不说,避开人的道德不谈。此其一也,儿童画首先必须是出自儿童之手。第二,画面内容必须要洋溢着童趣,并且具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当然最主要的是一定要充满童趣,画面所反映的内容要百分之百的符合儿童的观点(心理特征)。没有人在意其内容的科学性与否,是否与世俗相悖,是否吻合色彩的搭配等等,但只要是符合儿童的认知、判断、思维的,它才是一幅儿童画。相反,如果画面内容超越了儿童特定年龄的认知范围,无论你的画有多么美,那也只能算是你的“艺术结晶”,而非儿童画了。其三,儿童画是不在乎画面所流露出的绘画技巧技法的,更不会唯透视、比例、明暗、色彩等为追求的。如果说必须要谈这个话题的话,那么面对不同年龄段的画童,在考虑其绘画作品的技巧技法时都会有不同的标准的。说到这儿,一切似乎又变的模糊不清了,这里存在一个度的问题,超越了这个度它就不再属于儿童画的范畴了。绘画在这里只是被看成孩子对外界认知、生活体验、情感、兴趣与愿望的传达工具,是他们的一种语言而已。绘画的技巧、技法在这里早已被淡化。孩子们总是喜欢孜孜不倦地画,总是急切地去表达,那是因为他们在说话,至于说汉语还是英语、俄语、法语,普通话还是方言那就随便他了。另外,儿童画又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儿童绘画作品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成人干预的作品,纯粹是儿童发乎于心恣睢自然的写画;一种是有成人的介入并干预了作品。我们在接触儿童绘画作品的时候,常常又会发现前者虽是有着独立的构思和自主表现,但常又缺乏艺术表现的情趣;后者虽有了较强的艺术表现但其背后又常不时的流露出成人的影子。显然这两者都不是我们要谈的儿童画,它既不是毫无艺术性的儿童恣意涂抹,也不是中规中矩毫无童趣的成人美术。儿童画它应该是儿童在成人有目的、有计划>>

儿童画补充文字什么意思 10分

在绝大部分的儿童画里,图画与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讲故事,图画也可以讲故事,应该是图画与文字一起讲出来的故事,即图文合奏。

少儿国画是什么意思

少儿国画是以国画为形式的儿童画。

儿童画,由表面看来是不讲什么技法的,不讲“画理”、“画法”,逾越了透视、解剖、构图等一般常规,是非“学院”派的画派。在造型上儿童画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儿童画好的造型,由于是在自己直观感受的支配下进行的。

作 用

发展儿童智力、对儿童进行美育

特点

题材

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有很强的想象成份。他们画自己,而画面上的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有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的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在这类画面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儿童画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如有个儿童画的“水果丰收”竟在一棵树上,挂满了硕大的西瓜、苹果、葡萄、梨子、山楂果等,尽管与生活相悖近乎荒唐离奇,然而充满了想象力,还带有探索未来的神秘气息。儿童画题材的另一特点是对现实生活作稚气的描绘。儿童们画周围的世界:爸爸、妈妈、踢球、放风筝等,带有很强的主观表现成份。我们在儿童所热衷表现的绘画题材里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心中,世界是美好的,多彩的。

感 彩

儿童画[1] 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

世界上最长的儿童画

儿童画好的造型,由于是在自己直观感受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笔下的形象往往与现实的对象有很大的差距,有时夸张,有时削弱,有时浓烈,有时淡雅。他们不从物体的外貌上追求形体的透视、比例,尽情夸张,却收到意外的效果。儿童画在造型时,还有一些独特的创造。比如人头的仰视是不好画的,这在成人画家处理起来也是感到棘手的,儿童竟以其特殊的方式加以处理。有个5岁的小朋友画看星星的娃娃,把正面的人头反著画,动态感一下就画出来了。儿童的观察力是简单的,他只紧紧地抓住那“动”的特征就行了,别的不去管。抓特征,属于一种整体的观察方法,只有大量去掉非特征性的枝节,才可能从大体上保持住特征,这种从整体观察事物的方法,正是儿童观察事物的突出特点。

神似形似

儿童画在造型上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儿童由于生理特征关系和知识局限,他们做不到面面俱到,无法分析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儿童画人,头的比例常常很大,而头上的眼睛也很大。因为儿童看人首先吸引他的是人的头部,在头部上又总是人的眼睛。一个婴儿,当妈妈俯身去抱他的时候,他总是紧紧地盯着妈妈的眼睛,而当他能拿起笔来作画的时候,这种观察方法就从画面上反映出来了。儿童处于发育生长阶段,他们幼小的手缺少强健的肌肉,没法很有控制力的去描绘对象。然而他们又力图控制自己,使笔下的线条自然形成一些有抑扬顿挫的偶然效果及独特的稚趣,讲神似不求形似,使人看后叹为观止。

色彩特征

儿童对色彩的认识是单纯的,他们很少注意生活中丰富的多层次的灰色调。在他们的眼里,红的就是红的,绿的就是绿的,蓝的就是蓝的,不会将红色从色性分为冷红和暖红色,这些他们不去考虑的。在表现上,他们还大大夸张其色彩的程度,如蓝色的海水,他们可以用纯湖蓝色去表现;而太阳,用大红或朱红去表现,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十分执著,没有哪一个孩子肯把大公鸡的冠子画成绿色的。于是,儿童在色彩未经调合的情况下,大胆地使用对比色,用纯度较高的原色取得画面响亮的效果,形成粗犷、明快、朴实、热烈的色彩风格。这种天真稚拙的、跳跃的、富有节奏感的色彩,与它的造型特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

绘画语言

儿童的绘画语言,炽热的情感,特殊的魅力影响着画坛的成人。许多画家收藏儿童画、临>>

儿童画有哪些类型

儿童绘画在类型上大致分为:想象画、命题画、写生画、临摹画、图画日记、科幻画、

记忆画、故事画。

想象画:儿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由自己确定主题,自由地把所想到的或见到的事物充分地表达出来,称为想象画。

命题画:在儿童感知周围事物的基础上,由他人出题目,儿童根据题目要求,表现有一定情节的画,称为命题画。

写生画: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画,称为写生画。写生画的对象有日常生活用品、自然风光、人物、动物和植物。

临摹画棱摹仿印刷品上或其它平面上作品的绘画,称作临摹画。

图画日记:就是用绘画的形式定时记录身边的人或事。

科幻画:想象关于未来的生活方式,并设计未来的使用工具。

记忆画:记忆生活琐事,有感而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凭记忆画。

故事画: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请孩子画出自己印象深的故事情节。也可以画出连续故事情节。

儿童学画的目的是什么呢?

这个就是发展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Babydot美术就可以,很全面。

简单的儿童画怎么画

在网上搜简笔画,易学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画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画

喜欢绘画是每个儿童的天性。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看似随意的涂鸦画,很可能是他们在日后的艺术领域中展现才能的起点和开端,如果在幼儿期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启蒙教育,就能使他们在这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础。

不过,幼儿在绘画才能方面表现出来的巨大潜能往往被忽视,或者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和培育,许多天才的因素过早泯灭了,因此,成人如何对待儿童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成人必须了解儿童画的一些特点,然后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儿童画的特点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孩子们在作画过程中,往往是完全投入到游戏活动中,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会觉得自己就是画中的人物,想当然地表现事物,一切都可以有生命,“动物和我手拉手跳舞”,“动物可以召开演唱会”,“我可以驾车行驶在彩虹桥上”,“大树身为小姑娘,树叶为长发,口袋为鸟巢”。身心完全投入到绘画活动中去,伴随着愉快的情绪,无拘无束,任意涂抹,并充分享受宣泄的快乐与满足,有一种成就感。

儿童画在造型、构图上带有很大的变形因素和主观随意性。儿童在绘画过程中,不会先来考虑一下构图是否美观,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因此,儿童在作画时,并不像大人一样缜密构思、经营布局,也不考虑透视、明暗等艺术效果,往往是信手落笔随意为之,一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有时候,画面上会出现很滑稽又很“现代”的情趣:比如在描绘一个人的侧面脸型时,他们会把看不到的第二只眼睛也画上去。又如:画面上会飞的房子、一棵树上结了多种果子、长翅膀的人……,其夸张的形式还真可以与现代派大师的作品媲美呢。

在儿童画中,我们可看到色彩上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喜欢用大量鲜艳的颜色,喜欢用对比色,喜欢用五颜六色来装饰物体。在成人看来不美的颜色搭配孩子们却很喜欢,如常可看到这种现象:一朵花的五个花瓣用五种颜色,甚至一个花瓣用不同颜色;一件衣服用不同的色块填充,且不对称。所以说儿童画具有强烈、张扬和艳丽的色彩,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也是童心的自然流露。

二、如何来评价儿童画

1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某些成人对儿童画的看法是有偏颇的,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用对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总认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残缺不全、与实物常态不符等等。而衡量儿童画这种能力的主要标准囿于“像不像”、“美不美”和“行不行”。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或范画比较,以与二者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所谓“美不美”是指用成人的审美观点来评价孩子的画,以符合或接近成人画的标准者为“美”,否则“不美”。这样的教育实际上是成人包办代替了幼儿的认知过程,硬给了幼儿一个成人世界的“美”与“好”的概念。所谓“行不行”是指以成人画的画法来要求儿童,近于成人的技能技巧者为“行”,反之则为“不行”。从这种观点出发,自然而然地就要指出孩子画的不足和毛病,甚至自觉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进而采用成人的画法教画,或者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照着范画进行临摹,长期受到这样的教育,幼儿就会自然地忽略自己的感受,产生盲从心理,最终逐步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也将在无形中消失。曾经有一位在国际儿童画展上获大奖的孩子,被 家长和老师给予厚望,重点培养,可由于他们不了解儿童画的特点,按照成人的审美观来辅导,结果这个孩子再也画不出像以前一样的画了。

2要让儿童画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画”,成人慎作评价。

幼儿由于>>

什么是儿童色彩?和儿童画的区别是什么?

儿童用色大胆,强烈的对比,反差,明快,色彩鲜明,出人预料所以叫儿童色彩,儿童画是泛指儿互画的画,少年儿童画的就是儿童画。

儿童从学步期开始就会涂鸦,但这种涂鸦行为缺乏视觉指引(成人的写字、作画都是以视觉为指引的),很大程度上是由胳膊、手腕和手的机械结构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涂鸦无关紧要,实际上涂鸦令孩子感到骄傲,他们为自己能够留下行动痕迹而高兴,所以学步儿都热衷于在各处留下涂鸦。同时涂鸦也为后续的表征化打下基础。以前我们也说过,涂鸦还对后期的学习写字有着积极意义。

涂鸦期又细分几个阶段。

1未分化的涂鸦 15~2岁

这时,孩子动作不协调,会画一些随机的点、杂乱不规则的线条,他们用整个手臂摆动,因此常常涂出纸外

2有控制的涂鸦  2~3岁

这时孩子动作逐渐协调,能画出重复的线条

画作也控制在纸张内

3命名涂鸦  3~35岁

到了这时候,孩子开始将线条与实物或经验联系起来,他们能画出简单的象形图形。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涂鸦并非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在儿童涂鸦的时候询问他们的想法,通常都会解释出上自己的意义。

往往他们画的时候并没有想过画什么,画完了以后再进行审视,根据结构和所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解释自己所画的东西。

心理学家马休斯将儿童这种动作-语言行为解释为“象征性的”行为。

儿童在图画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是他们的一个探索过程。

这也是我们常说在儿童幼年时期不要教授他们绘画技巧的缘故,一方面手眼协调能力并未达成,另一方面儿童的早期涂鸦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是有益的。

这是学前教育专家凯洛格分析总结的儿童20个基本涂鸦模式:

从涂鸦到能画出相对清晰的轮廓图形之间,儿童现实意识到可以画出封闭的图形,视觉开始能够控制动作。

一般孩子最先画出的图形是圆形,典型的作品是“蝌蚪人”。

图示的意思是图形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最突出特征,比如说要画兔子,那么画的动物就有明显的长耳朵。

这一年龄的孩子,线条变得流畅,轮廓更加清晰。

开始用物体本来的颜色,涂色更均匀,不涂出轮廓,试着用颜色表达情感,开始注意物体的大小比例,基本上能反映主题。

要特别注意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爱好作画,会渴望自己绘画水平提高。

如果得到过多负面评价或者美感始终无法提高,会对绘画产生厌恶感。

孩子绘画的本质特点恰恰在很多方面暗合了现代绘画所追求的理念,我们常常感到有些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很像孩子的绘画。

因为孩子们对形象的特有认知。

他们对看到事物的开始进行主观理解。

他们的画面是平面的,他们的色彩是强烈的。

他们的形象是夸张的,不受局限的。

他们的空间和时间是多维的。

他们的用笔是自由的。

因此孩子的画通常能感染我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53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