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个月婴儿情绪发展的特征,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以下分享0—3个月婴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0—3个月婴儿情绪发展的特征1情绪发展的特点
(1)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
发展过程
情绪是婴儿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婴儿生后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任何人逗都会微笑,2-3个月婴儿吃饱,就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认识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5-6个月开始新鲜的东西可能更能引起注意。婴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做什么事都积极,也乐于学习,而情绪不好时,则什么也不听,不学,不做。宝宝6-7个月开始表现认生情绪,并产生了与亲人相互依恋的情绪,这种情绪在13-15个月最强,1岁半以后逐渐减弱。1岁多的婴儿即可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有同情感。2岁时已出现快乐,兴高采烈,爱亲人,爱喜爱小朋友,害怕,厌恶,苦恼,甚至妒忌等情绪的表现。
意义
婴儿的情绪反应,大多因他们基本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产生。并且,婴儿的情绪反应非常不稳定,转瞬即逝。但这些短暂、低级的情绪,正是培养和发展丰富、高级情绪的基本条件。孩子们以后个性和身心健康的形成,即是在这些情绪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注意事项
年轻爸爸妈妈们必须要注意一点:千万不能将提供积极刺激因素和溺爱相提并论。比如,用零食来让宝宝产生喜悦情绪,结果却造成不给零食宝宝就不喜悦的后果。
0—3个月婴儿情绪发展的特征2婴幼儿情绪发育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变性和爆发性,也就是忽而破涕为笑,忽而又转笑为怒,其变化很大又很快。这种巨大的情绪变化还具有忽然爆发的性质,譬如说发怒的时候会一下子倒在地上大哭大闹。如果不了解婴幼儿情绪发育的这种特点,就容易造成父母与孩子间的冲突,导致孩子情绪发育异常,有时甚至会导致身体发育障碍。二是年龄越小,痛苦领域的发育分化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快乐领域的发育分化逐渐显著。
对于新生儿来说,情绪的引起基本上出于生理需要和防御本能的需要,是一种先天的无条件反射。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较差,因而消极性情绪比较多,通常容易哭闹。随着适应能力提高,消极性情绪逐渐减少。婴儿、幼儿的情绪反应要比新生儿复杂得多,而且情绪易变换、易冲动、易传染、易外露,例如妈妈假装哭泣,孩子就会随之哭出声。
0—3个月婴儿情绪发展的特征30-1岁儿童的情绪特征
这时,宝宝的情绪非常平静稳定,偶尔会哭,这可能是由于身体不满意,如饥饿、嗜睡、换尿布或身体不适等。因此,父母的全面照顾是最重要的,让婴儿感到安全和舒适。设定一个正常的时间表,宝宝的情绪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歪兔子特别提醒:避免恐惧
要注意的一点是防止婴儿受到惊吓,比如在他身边大喊大叫或突然大声喧哗,这会让他感到无助,害怕他无法理解的事情,并产生恐惧的感觉。
如何克服恐惧
如果婴儿表现出恐惧,父母可以通过触摸婴儿的身体逐渐平静下来,比如触摸和拥抱,这样婴儿就能感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此外,这个时期的宝宝也有探索周围陌生环境的'欲望,所以他不妨带他出去了解外面的事情,永远不要过分保护他,拖延他的学习进度。
1-2岁儿童的情绪特征
这一时期的婴儿容易哭泣和发脾气。不管你如何说服他们,都是没用的。平息他哭泣的最好方法是忽略它。
歪歪兔特别提醒:如何应对哭泣
1、转移注意力
婴儿用哭来威胁你的最好方法是转移他的注意力。例如,当你在晚餐时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他的高凳上,他可能会弯下腰,双手挥舞尖叫。此时,你最好先让他失望,并采取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你哄他,让他忘记他不想坐在椅子上吃午饭,那么当你把他放在高椅子上时,他可能会顺从地合作。
不管纪律问题有多难,你都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来分散你孩子的注意力。当婴儿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通常会持续很短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当他们看到有趣的事情时会流着泪微笑。
2、免费游戏
然而,当教这个年龄的孩子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件事,那就是,不要期望他做让你高兴的事情。例如,大多数婴儿喜欢户外活动。他喜欢自由奔跑和跳跃来学习新的有趣的东西。这时,父母应该耐心地观察,不要催促他。如果你不得不打断他,在他面前走来走去或者试图引起他的注意,他很快就会来找你。然而,婴儿可能会抗拒父母的抚摸或拥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控制。管教孩子时,最好先放松,然后再收紧。孩子的脾气暴躁和哭泣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必要阶段。父母可以从荒谬兔子智能天堂的早期教育产品中选择“我好开心”,教导宝宝不要发脾气,让宝宝能够发展积极愉快的情绪和情商。
总而言之,管教这个年龄的婴儿并不容易。
2-3岁儿童的情绪特征
当婴儿两岁多的时候,他不需要那么多的训练技巧。然而,在两岁半的时候,他们进入了一个黑暗的成长时期,这让父母的大脑受到了伤害。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年龄的婴儿非常相似,简单的训练技巧可以控制他们。
歪歪兔的小贴士:
1、父母应善于利用婴儿的习惯倾向。
为他计划一个好的时间表。例如,如果我们能为我们2、5岁的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就寝习惯,我们就能解决告诉他每天睡觉的问题。
这些习惯还包括帮他脱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敲门、带他进浴室、睡觉、睡觉前给他讲故事、拥抱和亲吻晚安,最后为他关灯。这些事情会花你很多时间,尤其是当你累了的时候。但是一旦它们成为常规,你可以让宝宝安静地睡觉,而不是敷衍或固执地叫他睡觉。
两岁的婴儿喜欢保持不变。他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样的事情。他很难接受任何变化。因此,他可以尽可能地把玩具或个人物品放在原来的地方,家具也应该放在他想放的地方。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把所有东西放在正确的地方,他也需要在日常工作和休息中有一定的秩序。总而言之,他喜欢保持不变。
2、订购一个孩子时,尽可能为他留点面子。
不要硬要他。例如,为了避免说“午饭前你必须收拾好所有的玩具”,你应该建议“我们现在一起收拾这些玩具”,如果他不想,你不必坚持敦促他答应。最好的方法是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尽量避免强迫局面。当他不愿意,而你坚持要他服从命令时,最终的失败者往往是你。万一发生这样的纠纷,你不妨转移他的注意力。
例如,如果婴儿不喜欢穿衣服,不管他是否想让你给他穿衣服,你都应该避免和他发生暴力冲突。也许你可以把他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在和他谈论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时候,帮他迅速穿好衣服。
通过和一个两岁半的婴儿说话来转移他的注意力是非常简单的。通常与一岁半婴儿的谈话可能会让他感到困惑。然而,和这个两岁半的婴儿聊天,即使他不完全理解,也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至少转移他对之前争论的注意力。
这个年龄的婴儿很难做出决定。
因此,如果你能提前为你的孩子做好计划,告诉他会发生什么,有时这对你会有帮助。
如果婴儿能按顺序重复,这意味着他理解你说的话,他会做的。婴儿发脾气的时候怎么样?许多父母发现,当他们的孩子开始发脾气时,最好的对策是忽视他。否则,一旦婴儿发现只要他发脾气,他的父母就会拿走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然后发脾气将成为他们最大的武器。因此,让婴儿尽可能地知道如果他发脾气,他不仅会一无所获,甚至会失去父母的照顾,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父母最好防止他们的孩子发脾气。绝大多数父母知道婴儿每天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情况下最暴力。因此,至少有一半的对策是让婴儿离开会让他失去控制的环境。
在婴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如果你想让他的言行如你所愿,你最好能及时纠正纪律方法,以适应他们成长每个阶段的优缺点。你越了解宝宝在不同阶段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在黑暗时期,你的训练方法就越能有效地匹配宝宝的年龄和个性。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成长,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得到父母的认可,家长们应当尽量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成长。为大家分享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1
一、婴儿期的情绪发展
宝宝刚出生的头一个月里,由于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比较多。
2个月以后,积极的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的、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常有一种特有的表情。
5、6个月后,宝宝对颜色鲜艳丽或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
因此,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宝宝交往,并且给他以适当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宝宝没有活动的自由,没有适当的玩具,也不跟成人交往,即使充分满足了他的生理需要(如吃、睡等),也不会有良好的情绪,会出现表情呆滞或爱哭等情况,这对宝宝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
二、婴儿期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依恋是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在婴儿期主要表现为前两个阶段。
前依恋期(出生~2个月)
宝宝对所有的人都做出反应,不能将他们进行区分,对特殊的人(如亲人)没有特别的反应。刚出生时,他们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似乎他们懂得,成人绝不会对他们的哭置之不理,肯定会同他们进行接触。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什么选择性,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区别的依恋阶段。
依恋建立期(2个月~7-12个月)
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和他接近。这时的宝宝仍然能够接受比较陌生的人的注意和关照,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但是会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对婴儿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母亲。母亲是否能够敏锐地和适当地对宝宝的行为作出反应,母亲是否能积极地同她的小宝宝接触,是否在孩子哭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安慰,是否能在拥抱她的小宝宝时更小心体贴,是否能正确认识小宝宝的能力及软弱性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这种母子依恋的形成。
婴儿对母亲和父亲的依恋几乎是同等程度的,尽管通常是母亲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多。但母亲和父亲在同宝宝的关系上有一些区别,父亲通常更充满活力和体力,母亲则更安静而且语言更多一些。
婴儿期的情绪及依恋发展知识2在宝宝一岁之前,宝宝的行为调节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对之前的经验进行重新归类作为标志。刺激和感情模式在记忆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腻的相处能够促进宝宝的行为调节,能够使宝宝控制自己的压力。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也就是两到三个月时,以出现社交微笑为标志,父母开始把宝宝看作是一个社交对象。这时候因为大量的发育,宝宝能够发送明确的表情信号。
同时,宝宝生来就有的自我感知也进一步发展。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易感染”在情感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有些情感的前身可以在宝宝刚出生时就观察到,另一些则是在一岁之前慢慢地发展。宝宝的笑会让妈妈受到感染,因此感到愉快,反过来也一样。
在第二个阶段中,也就是半岁以后,宝宝开始明白物体和人的存继性。在和他人相处时,这种全新的能力首先表现为“怕生”。这会对自我感知产生影响,使自我的感觉越来越清晰。首次出现了特别的情感。这都让宝宝对和依恋对象的共同感更加强烈。
基于这些巨大的变化,宝宝和父母之间发展出了依恋。这以大量共同经历的情景为依据。它的性质决定了宝宝之后的社交能力,因为不断重复和独特的交往模式会储存在宝宝的记忆中。
依恋是宝宝和依恋对象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长久的情感联系。宝宝在一岁的最后几个月里出现的情感让依恋更加稳固。特定的行为方式被认为是依恋行为,例如哭、笑、抱住和仿效。
在进化史中,依恋证明了自己的重要性。父母的理解影响了依恋关系的类型。在这期间,宝宝的两种极端需求不断交替:对安全感的需求和自己的好奇心。为了探索这个世界,他需要确保自己能随时回到父母身边。和宝宝在依恋关系中经历的安全感有关的是,宝宝能在多大程度上追随自己探索世界的好奇。
科学上将依恋分为不同的模式: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认识到,宝宝的情绪表现对他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专家指出:三岁前是培养婴幼儿情商的黄金时期,父母能够正确解读宝宝的情绪,对宝宝的心理健康、情商培养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最常出现的情绪有三种:
1、依恋
依恋情绪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婴儿开始对妈妈有特别的反应,如他更喜欢看着妈妈的脸,更多地对着妈妈笑,而妈妈的出现和拥抱,都容易使婴儿消除不安和停止哭泣。
如果妈妈能够读懂婴儿依恋的信号,并积极以眼神、微笑、语言作为回应,就能让婴儿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关注,从而产生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和谐的回应,能促进母子间的亲密感情;相反的,如果宝宝的需求得不到回应,那么这种依恋的建立就会消失,从而影响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2、害怕
心理专家认为,婴幼儿会害怕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现象,并不说明他胆小,而且害怕是婴儿最早出现的情绪之一。但是如果幼儿经常出现害怕的情绪,或因为害怕而导致情绪紧张、焦虑,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就会对他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甚至 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父母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判断出幼儿是否处于害怕的情绪之中,并用语言和拥抱的方式安慰幼儿的不良情绪。
3、认生
认生也是婴幼儿记忆能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心理专家指出,8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从长相、声音来区分谁是熟悉的人,谁是陌生人,并且会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旁人。
但是过度的认生,并不利于宝宝的心理健康成长,所以父母要为幼儿创造一个与他人沟通的环境,避免宝宝出现过度认生的状况。如果孩子从小就经常与陌生人打交道,或者说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那么他认生的反应可能就不会那么强烈;另外,父母也要懂得放手,要多鼓励宝宝主动与人打交道,要放手让宝宝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样他的认生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小班年龄小,所以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的逐渐加强。
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即大班幼儿,他们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打针也怕疼,却忍住不哭,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样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