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历史遗迹等描写,借以表述对社会、人生的思考。阅读此类诗歌,首先要弄清史实、史迹、典故等,即了解客体形象,然后深入理解这一史实给人留下的经验教训,然后进一步把握主体形象。诗人对尘封的往事发古之幽情,一定有触发感慨的媒介,这个媒介一般是现实生活中的因素与史实相吻合而产生的思想感情的碰撞。诗人或对历史作冷静、理性的思考,写出某一道理,或是把史实与现实结合起来,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达到讽谕目的,更多地是借助历史中的一些影子,借题发挥,“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诗人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凉意袭人的潮声中写,朦胧的月色下,尤显出故园的荒凉败落。山水明月犹在,而繁华富贵俱无。作者通过客体形象石头城古迹的描写生动地烘托出一个感伤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主体形象。鉴赏的关键是要了解石头城即金陵作为六朝古都,秦淮河曾经是六朝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这一史实,了解六朝悲恨相续的史实中所包含的历史教训,进而悟出作者的感慨。
描写了金陵城历经历史沧桑变迁,寂寞的矗立在群山间,长江潮水拍打着这座故城,千年依旧的月光越过城墙照进了金陵城的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原诗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组诗中的第一首。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
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
-石头城
石头是经过千万次锤打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石 壕 吏
本文选自《杜工部集》(《四部丛刊》本)。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省安阳县),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的一篇。石壕,也叫石壕镇,在现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这首叙事诗,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暮投〔投:投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逾(yú):越过〕墙走,老妇出门看。
开头四句是全篇第一部分,写故事发生。四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关系,交代分明。
“有吏夜捉人”,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诗人日暮投宿,夜间得遇其事。
不说征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全篇围绕“捉人”二字展开。
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以作掩护,惊恐仓惶之状,宛然可见。吏呼一何〔一何:多么〕怒,妇啼一何苦!
第二部分从此开始展开故事。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一方如狼似虎,一方哀婉可怜。
听妇前致词〔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男邺城戍〔戍(shù):防守〕。一男附书至〔附书至:捎信回来〕,二男新〔新:最近〕战死。存者且偷生〔偷生:苟且活着〕,死者长已〔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矣!室中更无人〔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惟有乳下孙〔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入无完裙〔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老妪〔老妪(yù):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请,请让我。〔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应征。〕,急应河阳役,犹得〔犹得:还能够〕备晨炊。
至此老妇叙家事结束。
老妇自叙家事,全是诗人隔壁听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如此家庭,理当免于服役。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
再无承重之人,是回答差役追问,目的在于掩护老翁。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严重。
差吏仍追问不放。老妇自请去服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服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已极。差役若稍有人心即会罢手。然而不然!
夜久语声绝〔夜久语声绝: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如闻泣幽咽〔泣幽咽(yè):(有人)隐隐约约地哭。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
这个饱受战祸的家庭又遭沉重的一击。
最后四句写故事结局,是全诗第三部分。
骚乱终于停息。夜,死一般的沉寂。寡媳抽泣。
“天明”照应“日暮”。“独”字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想必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令人沉痛不已。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石壕吏》又是其中传诵最广的一篇。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并不就是对整个封建统治的揭露,但对于人们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的确会有启发。
杜诗风格沉郁顿挫,这是诗家定论。主要根据也是他的许多作品所抒写的这种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
思想感情: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之情。
艺术手法: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发。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明写处画是宾,石是主;暗喻处则石是宾,人是主;天上是宾,人间是主。章法井然,余地宽阔,耐人寻味。上下两联一起一跌,相反相成,构成一幅完整的贞士不遇图,完足作者本意
作者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对生命的热爱。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本诗还运用了拟人化手法,赋予山水以生命和感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陶醉和对生命的热爱。《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石头城》表达了作者引古惜兴亡之意,希望君主能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思想感情。
《石头城》是刘禹锡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全文如下: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
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创作背景:
建安十七年(212),孙权依清凉山西麓的峭壁修建了石头城,此城北缘长江,南抵秦淮河口,是建康(今南京)西部的防守要塞。六朝统治者都视之为重地,以至后人常把它当作南京的代称,到唐代已经荒废。
在南京建都的六朝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
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面,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