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 优化师生关系_教师如何优化师生关系

加强交流 优化师生关系_教师如何优化师生关系,第1张

  新课标指出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现代教育论认为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因此,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的现代教学理念下,师生是交互主体性的伙伴关系,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化学课堂中情感交流的现状

1教师观念的落后,造成师生关系陌生。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多教师受师道尊严影响,认为老师不可能与学生平等,所以在交往中,教师只是把学生的学习纳入固定的轨道中,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丧失,与老师不能进行平等地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培养钻研的能力,以致对师生关系逐渐失去信任,这就使师生关系的单向性越来越突出,久而久之,师生关系呈现陌生化。具体表现在老师不知学生想什么干什么,学生有了心事不愿找老师倾诉,有了困难也不愿找老师帮忙,甚至见了老师绕道而走,尤其是班主任驾到,教室立刻一片寂静。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而,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担任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伦理道德的传播者,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从而形成这种关系的单向性。

2为了应付中考,不少学校把课程压缩,以延长复习时间,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差生”现象:课堂上教师只管教基础知识、技能,忽视情感的投入及思想教育的渗透,致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失去信心。学科情感交流的研究更为缺乏,缺乏情感交流主要表现在:(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教学主导情绪平淡低落。(2)教师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3)教师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材中丰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得不到良好的发挥,学生难以建立对化学学科的情感,当他们在化学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很容易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4)学生缺乏情感交流、缺乏同情心、缺乏挫折承受能力、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只知道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别人。

二、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

1课前的师生交流

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认真预习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有效互动的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口开河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思考创造条件。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把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问题的设计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学生这一方面来说,认真预习是课前能进行交流的关键,听课才能主动,才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这种无形中的师生交流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课上的师生交流

①加强实验教学,促进交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本中的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例如:铁树开花、鸡蛋跳舞、矿泉水瓶变形记等,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过程和亲眼目睹化学现象,都会使他们欢欣鼓舞,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化学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同时,教师还必须开阔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

②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强化交流。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悦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实验探究法、对抗赛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教师都可以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

3课后的师生交流

课后与学生直接面对,耐心倾听,真诚交流。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上的交流,是沟通师生感情,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师生情谊的好方法。有时候,做教师的并不需要长篇大论的说教,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倾听,为学生提供一个宣泄内心苦闷和烦恼的机会,必要时教师如果能以自己成长的经历和经验,为学生现身说法,收效往往大于理论性的开导。课后师生交流不可忽视的媒介―― 评语 。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的作业都加注适当的、恰到好处的评语,不仅能对症下药、卓有成效地解决教学方面的问题,而且可以切实地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一句赞赏之词或者鞭策之言,都会使学生激动振奋,感慨良多,激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师生的情感可以在此交汇,传递。

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应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快乐。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在人际交往中,师生关系对我们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并不是很困难。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的相关内容。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1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和研究学生

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学生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信息来调整教育计划以及措施,促进自我的提高。

二、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对各种事物感受的过程,也是相互满足需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良性交往,能逐步形成亲密无间的感情关系。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要经过多次良好的接触,学生因教师平易近人而产生愿意同老师亲近的感情。师生一般要经历“接触、

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无间的关系。在此期间教师要懂得倾听,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倾听时,不插话,不打叉,他有什么就说什么,而且始终看着他们眼睛,关注他们事情。

三、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要求教师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波开朗的性格和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我。

四、要懂得欣赏和赞美学生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是欣赏的结果,是对倾听和欣赏的巩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我认为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当亲密无间,甚至可以亲如父子母女,亲如兄弟姐妹,亲如亲朋好友,师生之间才能教学相长,才能知其心,最终实现长善救而其失。

已经历的我们不能更改,唯有努力做好当下。尽己所能善待今天、善待与自己相遇的学生、老师。

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命相遇变得更加值得回味。老师也要学会感激那些生命中相遇的孩子。是他们,催发了老师们对教育的思考,促进了老师对不同人性的把握。 今天如果你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该感谢你的学生;如果至今我们还在向着这个方向迈进, 过去地我们无法挽回。我们就更应该感谢他们!教师与学生一起进步!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2

一、师生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

师生无论怎么处理关系,本职关系就是教与学,人是有爱好,有自我,有惰性的,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二、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

师生之间有各自的职责,但以人为本的话,师生之间的基础关系还是建立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上的。

三、师生关系是不平衡的一种关系

千说百说,按年龄来看,教师一般都比学生大,师生关系不像同事或者亲友之间的关系,这种年龄的差异,给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

我们应该相信爱心教师一般都有,但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各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对爱的理解不一样,对世界的认识不一样,这方面还很难统一的说,每天苦口婆心就爱的高尚,每天指指骂骂就爱的愚蠢,一方寸土养育一方世界,一方世界就有一方世界的特点,美国人可能觉得中国人教育方式不好,中国人也可能觉得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而结果呢,每天两国还是一样的过日子,搞教育,同样的现象,放到国内也一样,我们可能会说这个省教育有问题,哪个省教育有缺陷,可结果呢,各个省每天也都在过日子,上大学,发毕业证,或许,适合的可能就是比较好的了,如果非要发展出个什么完美教育,那这个想法真是棒极了。

最终来看,无论是教育还是教育里面的师生关系如何处理,都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在保障教师公民利益的前提下(这是个目前看起来不太起眼但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因为良好的教育一般都出现在公平、和谐的环境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人去教育一个饭店老板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一个连公民基本权利都保障不了的人去教育某二代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尽力教育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等。

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呢3

一、师生关系有哪几种呢

1、教育关系

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核心。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这种关系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根据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和所处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对两者关系作出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教不严师之惰,一般来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学生一般是参与者、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这种关系形式,并不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得以表现。教育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在教育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中心都与教育目标有关,并体现着学校教育工作的任务与特点。这种关系既应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又应体现教育创造艺术,既能为师生双方提供的发挥主体力量的空间,又能使双方的力量形成有效合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

2、心态关系

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态关系。心态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态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师生心态关系是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而自然形成的,是教学活动中一种客观而基本的师生关系,它受到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接影响。由于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所以师生之间的心态关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贯穿于师生关系的全过程。师生心态关系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是教学活动得以展开的心态背景,并制约着教学的最终结果。同时,良好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会促进师生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所以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甚至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优化师生心态关系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

3、伦理关系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折射着社会的一般伦理规范,同时又反映着教育活动独特的伦理矛盾,因此师生关系也表现为一种鲜明的伦理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这种关系处于师生关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学生的道德观念有很大部分是从教师那里直接获得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道德方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不仅有广博的知识,还应该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道德思想,而这正是建立良好的师生伦理关系的关键。

但是,长期以来师生伦理关系在教育理论上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师尊生卑是古代社会师生伦理关系的特点,而在现代社会,师生互相尊重、人格平等成为师生伦理关系的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人性解放、民主自由是现代伦理的基本精神,因而,只有充分体现现代伦理基本精神的师生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师生伦理关系。作为现代教育伦理本性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现代师生伦理关系应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教育崇善的基本特性,这也是师生伦理关系改革的方向所在。

二、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1、确立科学的学生观,与学生平等对话。

老师要蹲下身来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只有拉近师生间的“心灵距离”,使之成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间的桥梁,那么信任便是这座桥的桥墩。

只有相信学生拥有的能力及潜能,才会给学生真正的民主权。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对每一个学生都要以诚相待,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教师也应以理服人,给予真诚的帮助。同时,作为教师应该明确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力量,它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勇于争先。学生往往能够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自己的尊严,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

3、放宽视野,鼓励学生批判。

只知道盲目服从,一味接受的学生永远只能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老师应放远目光,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出发,鼓励学生向书本、向教师、向权威挑战,促进学生的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

4、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教学过程,实则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都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道德品质和审美修养的培养,同时他还通过学生作用于家庭和社会。他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期间的成长,也影响着他们的一生。为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作好表率作用。

此外,教师要更好地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必须不断充电,完善自我。教师只有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补充新鲜血液,才能正确地给学生以指点,顺利地和学生合作,学生才会因教师无形的人格魅力、知识魅力而乐于与老师交往,并在老师的身教影响下乐于求知,积极探索,最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1、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心态健康,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人际关系是对人的心态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心态环境,大量事实表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良好的学生,其心态则会健康发展;

反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适应不良的学生则会有敌对思想、自卑感,从而对其心态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师生关系适应良好是学生心态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效果之间起着一种潜在的“中介”作用,假如师生感情好,老师的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的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惩人,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同样,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深深地喜爱教师,进而由爱老师转变为爱他所上的课,进而爱他所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3、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早日适应社会。可以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学生往往有意无意地模仿成人的态度或行为榜样,通过他们去了解社会的期望和规范,教师在“有意无意”中就充当了这样的“榜样”角色。学生通过师生关系这扇窗户,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扩大和深化人际关系网,发展社交技能,学会友好合作,学会公平竞争,学会选择发展,学会适应生存,从而有效加速社会化进程。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都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感情的接近,心灵的共鸣,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师生感情好时,老师表扬,学生认为是鼓励;老师批评,学生认为是爱护。表扬和批评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则被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则被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就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注入了爱生之情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全面地关心学生。当然,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光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除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外,师生关系可说是构成了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关系,应当是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而亲密的关系。在师生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作为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作为学生也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作为我们老师本身,应当如何去做呢?

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俯下身子,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学什么,怎样学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他们同样是独立的,有潜力的,有人格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把成人对教学的认识方式强加给小学生的做法,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姿态,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活动中地位的不同,并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教师尊重学生就等于尊重自己,尊重教育。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用运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去重视学生,从行动上去研究学生。不研究,不探索,不利教学方法的改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不符的教学方法肯定在教学中是失败的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的环境。打破以往每节课都是教师先教而后练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他们去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最佳状态。我们要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他们的学习成果及时地反馈给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点拨和鼓励,甚至善意的批评都将激励他们,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享受到和谐氛围下学习的乐趣。教学方法的改变是教育观念改变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三、要关爱学生,以情动人。

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的和谐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体贴和关爱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形体语言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的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它是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桥梁和纽

一、培养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培养师生之间的情感。我经常接近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情感。在课堂上将讲、思、练结合起来,我经常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间,用眼神关注每个学生,不仅有语言的鼓励,还用肢体语言鼓励学生,比如:轻抚这个的头,轻拍那个的肩膀,扶扶学生的笔。在课后,我经常找他们谈谈心,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亲近、关心、热爱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是教师调节学生情绪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以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关怀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让所有的学生亲近你。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激励学生,增进学习兴趣

一句表扬的话能让学生学语文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一年级学生也有很强的自尊心。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打骂,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让学生不会因为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创造性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要创造性地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努力生活在学生之中,和他们一起去感受生活。如果发现学生的优点、特长,要及时激励,而这种激励的作用会深入到学生的心里。这样学生不但会喜欢这位老师,还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719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