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的写作特点:
1、第一层摆出待批驳的观点,说明世人对孟尝君的传统看法,干净利落,开门见山竖起了要论驳的靶子。
2、第二层先用感叹词嗟呼加强语气,然后直接驳斥孟尝君能得士的说法,开语警策,反驳有力。
3、第三层转折腾挪,加深反驳之意,用反证法提出对士的标准的看法用事实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表面性、片面性的看法。新意独出,直追根本,为一篇文章的旨意所在。
4、第四层承接上文,深入一层,运用逻辑推理解析孟尝君不能得士的原因。全篇紧紧围绕孟尝君不能得士的主旨,把孟尝君能得士传统看法一笔扫到,虽转折三次但严谨自然,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语简意深,文短气长,尺幅中具有千里之势,读起来又抑扬顿挫,声韵谐美。
《读孟尝君传》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驳论文。作者在文中别出新见,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通过对“士”的标准的鉴别,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全文转折有力,严劲紧束,体现了笔力之绝。全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字却有四五处转折,而且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
作者以异于传统的“士”的标准,反驳了史书中所羡称的“孟尝君能得士”之说。对于“士”的这一独特理解和对传统之说的断然否定,从侧面反映出作者自许自负的态度和睨视世俗的胸襟。作者的议论新颖精警,而妙在不觉牵强附会。全文通过立、驳、转、断四层,把“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一笔扫倒,显得理足神完,语简意深,文短气长,尺幅中具有千里之势,读起来又抑扬顿挫,声韵谐美。
这篇短文兼哲理、情趣、气势、音韵之胜,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敏锐卓绝和写作技巧的高超纯熟。全文九十字,四句话四层意思,简洁紧凑,极尽转折腾挪之能事。首层提出论点,语势缓和;二、三两层为驳论,辞气凌厉,顿作巨澜;末层似老吏断狱牢,起得缓,接得陡,结得疾,为短论的杰构。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难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是:)~
世人都称道孟尝君能够招揽士人,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狠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能够说得上得到了贤士?不是这样的话,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士”,(齐国)应当可以依靠国力成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补充
孟尝君,姓田,名文,是战国时齐国的公子,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他与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都以“好养士”出名,称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当时有食客数千,可谓宾客盈门、谋士云集了。但是,王安石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士”必须具有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而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是根本不配“士”这个高贵称号的。孟尝君如果真能得“士”,也就可以“南面而制秦”,又何必赖“鸡鸣狗盗”之力而灰溜溜地从秦国逃归齐国呢?被世人赞为“孟尝君能得士”的例证“鸡鸣狗盗”故事,正是孟尝君“不能得士”的有力佐证。因此,孟尝君只不过是一个“鸡鸣狗盗之雄耳”。王安石采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一反“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推到“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使人耳目一新。真是寥寥数语,曲尽其妙,淡淡几笔,气势纵横,细细玩味,有很丰富的政治内容。
《读〈孟尝君传〉》作为一篇翻案性的论说文,并没有冗长的引证,长篇的议论,仅用四句话88个字,就完成了立论、论证、结论的全过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为一立,开门见山提出议论的中心问题,即孟尝君能不能得士?“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为一批,陡然一转,否定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提出了作者对孟尝君的评价,即孟尝君仅仅是个“鸡鸣狗盗之雄”,实在批得精巧,批得有力。“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鸣狗盗之力哉”为一驳,驳“孟尝君能得士”,驳孟尝君“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紧扣主旨,用事实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表面性、片面性的看法,十分有力地证明,孟尝君是不能得士的。“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为一断,断“士以故归之”,断然肯定真正的士是不会跟孟尝君走的,这一断,如斩钉截铁,铿锵有力,字字警策,不容置辩。全篇紧紧围绕“孟尝君不能得士”的主旨,一立,一批,一驳,一断,一波三折,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强劲峭拔,极有气势。
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一文,仅90余字,被誉为驳论文中的“千秋绝调”。但我认为他的这篇名文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首先,我觉得《读孟尝君传》在议论的过程中,王安石将不同的两个事物混淆了。《读孟尝君传》开篇一句便是“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的仅是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所以,王安石将孟尝君所有的“士”和一部分“士”(鸡鸣狗盗之徒)混为一谈。然后,由“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中的“擅齐之强”又出现了错误,乍一看,孟尝君是齐国国相,孟尝君的“士”就理所当然是齐国之“士”,其实不然。第一,孟尝君和齐国当时最高统治者齐闵王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不和睦的状态。《史记》载“齐王惑于秦、楚之毁,以为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遂废之”。《战国策·齐策》也有记载“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齐闵王几次欲废掉孟尝君,最终,“齐闵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语见《史记·孟尝君列传》这是孟尝君和齐闵王在公元前284年的一次大规模较量,充分印证了孟尝君和齐国(或说齐王)的关系。第二,前前后后许多事说明,孟尝君的“士”做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为孟尝君服务的。孟尝君养门客,主要也是维护他自身的利益。譬如,其门客冯谖在薛城收债,目的是帮孟尝君收买人心,而非解救贫苦老百姓振兴齐国。当谈到收债取得的效果时,只是“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主要强调的还是对孟尝君的好处。由此看来,孟尝君的“士”主要是维护其自身利益,跟齐国的利益扯不上多大关系,谈何“擅齐”制秦呢?
其次,我认为《读孟尝君传》推理未免有些牵强,细品起来不合逻辑。王安石在得出“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错误结论后,便推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不妨假设前一个结论是正确的,又怎么能一下子推出“得一士”“而制秦”的观点呢?须知,前后没有必然联系。人们公认“鸡鸣狗盗”之徒难以制秦,这也不能证明有一士便可“南面而制秦”。因为第一,“得一士焉”是否一定会受到当权者的重用呢?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可谓“士”吧,可他怀才不遇,最终以自沉汩罗江的悲剧而告终。齐闵王比楚怀王,其昏庸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二,此种说法与当时天下形势不符。就当时历史情况看,齐国再强,能强得过秦国?即使有“士”被齐王所倚重,也决不会扭转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论断,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凭着区区一个“士”,也想扭转乾坤?其推理的逻辑性可见一斑。
《读孟尝君传》的另一弊端是翻案缺乏根据。明明“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王安石却偏要说“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但没有历史事实来证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此观点我不敢苟同。因为孟尝君的“士”并非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有史为证:孟尝君被齐王罢免赋闲,冯谖奔走左右,先后游说秦、齐之君,使之恢复齐相之位;孟尝君受到齐王的猜忌,是舍人魏子的恩德使受惠的贤者自刭以证明孟尝君的清白……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充分证明了门客的才能,也说明了孟尝君的独具慧眼。王安石硬揪住“孟尝君困于秦”一说,在历史的面前,就显得苍白无力了。相反,孟尝君困于秦,不正说明其贤能之名远扬吗?在万分危急的关键时刻,“鸡鸣狗盗”之徒的出现,不正说明了孟尝君的知人善用吗?“优劣得所”,各司其职,有何不可?王安石舍去史实,狂发议论,主观臆断,说“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他有根据吗?凭空捏造的理由又岂站得住脚?王安石说孟尝君的“士”不是真正的士,那我倒要问问:什么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士”?真正的“士”又在哪里?恐怕他也答不出个所以然。
事实胜于雄辩,无论王安石如何“雄辩”,没有事实根据也是徒劳。王安石对孟尝君的评价,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人微未必言轻,对于古人的作品,我觉得只要大胆质疑,一些所谓“白璧无瑕”的作品会得到重新认识的!
1传统观念:能得士。反驳的论点: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同意
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2“转”: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是举例从反面来论证的。
3士:必须是具有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之人
孟尝君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故事,其中涉及到不同的观点和解读。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孟尝君和王安石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是否正确的问题。
首先,关于孟尝君是否是一个叛徒的问题,有人认为他是个叛徒,因为他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帮助秦国灭掉了赵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孟尝君当时的做法可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秦国对于他来说是更加强大的国家,而且秦国对待他也更加重视和尊重,因此他做出了这个选择。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选择或许并不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有人认为王安石是个没有能力的官僚,他的政策导致了农民的反抗和社会的不稳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王安石的新政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但是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能够尽全力去推行自己的政策的人。他试图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以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特别是乡村贫困的问题。虽然的确存在一些政策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他的一些无私的改革都带来了实质性的改变。
最后,对于孟尝君和王安石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孟尝君支持了王安石的一些政策,但是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补充和证实。在历史上,孟尝君和王安石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和互动,这种说法可能只是后人的推测和猜测。因此,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加严谨和客观。
总的来说,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是复杂的,我们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上去理解和解读历史事件,以正视听。针对孟尝君传和王安石的观点,我们需要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过早地下结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