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的含义?

春节习俗的含义?,第1张

1、春节期间贴年红、守岁、吃团年饭、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风土人情的不同,细微处又各有其特色。春节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2、春节是个欢乐祥和、合家团圆的节日,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3、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

4、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扩展资料

春节习俗的意义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其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

-春节

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是一种特殊意义的

文化资源。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社会意义尤为巨大。”长期研究民俗文化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

放如是说。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两千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

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近世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开始出现,到明清,中秋上升为民俗大节。萧放认为,中秋节虽然晚出,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如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月亮天体崇拜。《礼记·祭义》所谓:“日出于东,月出于西,阴阳长短,终始相巡,以致天下之和。”在古人看来,日月的正常运行是宇宙和谐的保证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有“辟邪说”“祭龙说”“纪念屈原说”“纪念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等多种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家黄涛认同民俗学界的看法,即辟邪说。因为在其他传说产生之前端午节就已经存在了。

据考证,作为节日,端午节形成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就有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避兵役鬼魅、防病防疫的记载。黄涛认为,拨开古人笼罩端午节习俗之上的辟邪尚巫的迷雾,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古代端午节习俗的核心主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中国社科院民俗学博士施爱东说。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我觉得这个很好:

据《时代信报》报道 沸沸扬扬的平安夜过后,经过清洁工人的打扫,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洁。然而,想到圣诞的“疯狂”与春节的“冷清”,一些学者们开始了他们的忧患行动——甚至,国内一些学者还发出了《保卫春节宣言》!

“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近日,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质问。

悲观与乐观,两种态度的对比

2005年12月13日晚,高有鹏在河南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保卫春节宣言”的报告。他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

高教授首先阐述了当前世界各民族都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抢救。譬如,今年韩国人抢先一步,申请了“端午祭”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产生了极大震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尴尬。

高教授表示,“年”是我们民族对丰收的纪念,是我们民族情感和生活的特殊标志。春节作为希望的象征,是整顿一年情绪,向美好未来重新出发的最佳时机,应该引发对年和春节的特殊认识。

“过年是对人类情感记忆的特殊纪念。但‘欲灭其国,先灭其史’,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树立传统民族文化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作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高教授表示,保卫春节并不是要回到以前的特殊日子,而是要自觉地对民族文化尊严进行维护。

然而,这场“保卫春节宣言”的报告会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据到场的河南媒体同行称,报告会会场里只有百十个人。闻讯赶来的某电视台摄影师因为考虑拍摄效果,不得不示意几个学生坐到主讲人身后空荡荡的椅子上去补白清淡的背景。

与高教授的忧心忡忡形成另外一种对比的是,2005年初,中国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在接受《了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春节即将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如何将春节发展成为超越民族界限的普天同庆的节日,是丁伟和同事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丁伟认为,春节发展成国际性节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春节是具有强烈中国民族色彩的节日,浓缩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丰富内涵,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国人。

此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习俗,春节不带任何政治色彩,体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对家庭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它是人性的回归,体现人本思想,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和欣赏。

传统节日兴盛与否,与民族自信心有关

还来不及为丁伟的宏图愿景而兴奋,因为目睹了“中国式圣诞夜”的疯狂,眼前的一切似乎更容易使我们倾向于高有鹏的悲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确是日益走向边缘化了。

诟病最多的就是“年味”少了,其次就是“节日经济论”。例如冯骥才就曾对此发表看法:假日和节日不同,假日是一种公民的福利,没有文化内涵,随便怎么过都行。但节日是有意义的,是有文化内涵的。所以再讲经济,也不能把最应有“中国特色”的春节当成经济的奴隶啊。要从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层面上“过”年,留住文化味。

还有,“我们的节日,道具太少,符号太抽象”——尽管可能有很多文化内涵,但由于没有道具符号,就渐渐失去了大众的记忆。

上述看法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并不在这里。比如端午节的“道具”、“符号”难道还不够明显吗?而“年味”,更多也只是围绕“一串鞭炮的宣泄”;至于经济,似乎也不能成为春节式微的理由。

西南大学历史系卞兆明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不愿轻易对此作出评判。但是他认为,这与国民的心态和经济状态有关。

同时他也谨慎地认为,春节还不至于沦落到需要被保护的地步;不过,春节也不大可能成为国际性的节日,形成全球瞩目的“强势文化节日”。

卞教授称,对传统节日的保护状态应该分为两种:一是被动的保护;极端封闭、完全排外。二是主动保护,也就是前面高教授的观点。

但是,卞教授认为,高教授大可不必如此悲观,而且对于处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传统节日在今日的处境,他认为,“这是一个我们必然要承受和经历的过程”。

“真正的大国,是能够以自己的制度典范和文化典范辐射到全世界的那些国家。”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许纪霖先生的观点。

保护还是创新,这是个问题

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城市,建筑已经全盘西化。我们很少可以看到真正有自己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从《无极》开始,**也已经“国际化”起来了;现在,传统的“过年”、“过节”——我们民族重要的文化标志,传统习俗和礼仪被国人慢慢淡忘或抛弃,渐渐缺失了它本应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宣泄”的作用。

“在经历数次的中西文明大碰撞,并无数次选择自我怀疑和放弃之后,我们才猛然发现,一个辛辛苦苦构筑了几千年的信仰、道德、伦理和文化认同几近崩溃,传统价值观已经难以干预我们的文化生活,甚至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退场。”卞教授如是说。“当然,这一切都不可能是常态,它是每个转型国家难以绕过去的必要经历。”

因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传统的民间文化走向相对边缘,变得容易消散,所以弥足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对于很多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记忆太多太远,“不切实际”、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欢迎。而当中国的春节文化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时,一定意味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渐的丧失。

不过卞教授也表示,春节在他看来没有那么弱势。“看看春节期间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所以“我们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事实上,哪怕在隐然以西方现代文化领袖自居的美国,其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春节对于中国人特别的文化意义。布什总统在对美国华裔人民进行新年祝福时就说:“农历新年是感恩与欢庆的特别时刻。自古以来,农历新年一直是家人辞旧迎新的时刻。在欢度新春佳节之际,诸位也在发扬继承你们丰富的文化传统,确保你们的家庭价值观、信仰和对传统的珍视世代相传。”

而韩国江陵市市长在申报“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时也如是说:“如同人有家乡,文化来源于民俗;正如家乡有情,民俗这一多样性的根源,必须受到尊重。”

韩国在某些方面是个好老师,他们深知“最地区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但愿,我们不会只有等到经济足够强大的那天,才懂得回头来寻找那些民族自身“最好的东西”,也就是孔子所说,“礼失求诸野”。 (时代信报)

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是对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有利于光大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爱过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中国人最美好的向往就是人间的亲近与和谐。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端午、清明、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就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遗憾的是,由于这几天不是法定假日,人们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每到年关,我们在各地的车站都能看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提着大包小包,排着长龙等着乘车返乡,不论有票没票,有座无座,那股子执著劲儿令人感动。不为别的,就为回家看看家人、吃顿团圆饭、说说知心话。冯骥才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有很多是靠我们的民俗维持下来的。它虽是潜在、无形的,却是一种自发的情感,这种情感到关键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来,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然而,当我们重拾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时,却发现传统节日的“味道”往往被“商品狂潮”淹没。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过节不过就是吃得好些,穿得好些,很多人把其中的文化内涵摈弃了。由于忽视了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节日被人为地淡化。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将一些传统节日推向了市场,民俗变成了卖点。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不是一种“肚子失落”,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节日遗产不同于艺术遗产,艺术遗产传承人是艺术传人,而节日遗产的传承者是全民。只有广大人民过好传统节日,从物质到精神都能得到充分满足,节日遗产才能传承下去。传统节日的回归具有积极的标本意义。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传统节日,就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节日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这些节日所蕴涵的精神价值。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体现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对人们传统习惯的尊重,合民心,顺民意,大得人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春节的意义,在于团圆与和谐。外出远门的的人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过年,因此春运每年都是热点话题,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春节文化内涵中的和谐,首先是每个人都要心情舒畅。

春节不仅仅代表着祝福,更是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希望每个人都能快快乐乐、和谐相处,与家人、亲友、邻居、同事保持和谐,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才是快乐的幸福的。可以说,春节就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黏合剂。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扩展资料: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度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过年之夜人们总是希望,能将一年的烦恼忧愁忘去,尽享一年辛劳带来的欢乐,静候辞旧迎新的钟声,感受亲情友情的温暖,和睦家庭的温馨。

一、“盛世大联欢”之魂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经过二十多年的连续举办已成了中国人三十过年一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吃年饭、包饺子、看晚会,必不可少的内容了。现在通过卫星面向全世界直播影响巨大,成为了全球华人的过年精神大餐和展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主要时机。由于此台晚会的特殊性,因此它成为我国文化艺术方向的标志和新作新成果展示会。春节联欢晚会这桌精神大餐吃什么已成为每一年里人们关心的重要内容。

策划春节晚会的人经常感叹众口难调,而他们殚精竭虑的结果,还是端出这几盘大菜来献给观众。因此,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许多的歌舞、小品、相声、杂技、戏曲单调和乏味,质量低劣。

春节是我们的民俗,一切行为都是求吉利和找个乐。看春晚也就是找个乐,所以节目自然不必要搞得太正统和太高雅,可也不能乌七八糟太过俗气。因为民俗不是低俗。节目要达到不分东西南北老少皆喜爱较难,但起码要健康有益。可是看看今年的春晚,不是满台白花花的女人大腿、袒胸露背露脐,就是满嘴脏话。如在小品《装修》短短一两分钟内就有“晚上要给老婆要亲热”、“白天可以把老公当小工使唤,晚上千万不能把我们小工当老公使唤” 、“前面是电视后面是厕所,你要一方便,那不成现场直播了吗?”、“甲说:‘如果你坐这里看电视,我的老婆站在那里洗澡……’乙说:‘那我哪有心情看电视啊’”之类,如此多的性骚扰粗话,请问看节目时孩子问父母演员们讲的是些什么,父母该如何回答。甚至有几个节目动不动就演员直冲对方脸面喷吐唾沫、张口乱叫“妈”而做笑料。然而没有笑声的《千手观音》却深感人心。《装修》这样的节目还被评为二等奖。这些都是主题盛世大联欢的2005年春晚内容。观者免强一乐,可是,笑后国人思考“这些就是中华民族盛世的表现”,心里自然有些难受。

把低级下流的语言当做典范在全国及全世界宣传,这是对国人误导及损害民族形象。请问“盛世大联欢”之魂在是什么?

2005年的春节晚会中央电视台自己的调查满意率为95%左右,但是民间网站的调查满意率不到5%的比例。到底有多少人满意?哪类人满意?

二、“乐”为影响人与社会重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社会、家庭等许多问题,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治疗这些问题的良方。儒家的“乐”,实际上说到根本上来讲是人的心声,人心里“情动于中”,才能“形于言”;“言之不足”,要“嗟叹之”;嗟叹之不足,要“咏歌之”,即想唱歌来赞美它;“咏歌之不足”,就不知不觉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那么这个“乐”,它应该说是表达人类感情的一个东西。不同风格的乐曲给予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有的这种歌曲能够让你疯狂,你听久了你就要疯狂,也有的音乐听久了能让你消沉,让你颓废。“音”里面我们要选择一些什么样的东西来推荐给大家呢?就是要能够给大家身心健康有益的,即能够对社会有益的。

所以我们古代讲“礼乐教化”,是什么呢?《礼记》上讲一句话,叫做“德辉动于内”,你内心要有一个“德”,这个“德”在发着光辉。

人性有两面,一面是魔鬼一面是天使。即,性恶与性善,因此人需要通过乐来对人进行抑恶扬善引导。

在《乐论篇》中荀子对乐的起源分析说:“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这是说,乐是起源于对于人的情感的正确引导的需要。通过乐,陶治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善心,防止邪*的腐蚀,这就是乐的社会作用。情感宣发必需有正确的引导,否则将会引起人们间的物欲争夺和情感放纵,从而造成社会的混乱。

乐的社会作用和重要性,荀子认为,即在于乐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且还可以使上下“和敬”,家庭“和新”,乡里“和顺”,“善民心”而“移风易俗”。而礼乐互相配合的综合社会效果则是:“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所以,荀子归纳说:“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这是说,礼乐使人志趣纯洁,行为端正,耳聪目明,心平气和,移风易俗,社会安宁,人们以表扬善行为喜乐之事。乐礼体现了性情物理中不可变易的根本原则。乐的作用是使群体和谐,礼的作用是使群体有序。所以,礼乐可以说统摄了天下的人心。

孔子说:“礼乐不同,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礼乐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当今我国提倡法治、德治,这些都同“乐”的引导密不可分。《乐记》篇中荀子说:“乐者,通伦理者也。”当今社会人心浮躁,青少年犯罪率大升,学校、家庭都痛心孩子难教育,这同社会文化愉乐引导关系太大。

如上所述,传统的礼乐教育,都是围绕着伦理道德问题展开的。

对于个人来讲,培养健全人格必不可少的。因此,儒家思想中,尤其是荀子思想中重视礼乐制度和礼乐教育的精神是很值得今人借鉴的。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建立起适合于现时代的礼乐制度来,仍然很有必要加强全民的礼乐教育。

在传统的乐教中更是十分注意不同的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思想的深刻的影响。这些论述指出的音乐(包括一切艺术活动)对于人的思想感情的巨大影响,则是我们今天也不容忽视的。所以,从传统的乐教中,我们是可以获得很多启示的。

我们的艺术家在创作他的作品时,应当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把健康向上的艺术作品奉献给社会。

三、传统文化不存国家民族何在

《乐记》里说,魏文侯跟子夏两个人有一个对话,魏文侯说,哎呀,你很有学问,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说“吾端冕而听古乐”,我把这帽子都弄正了,我坐得端端正正,我来听古乐,我听一会儿就想睡觉。可是我听那些新乐,拿我们今天话叫流行音乐,哎呀,我一个晚上都不想睡觉,请问这是什么道理。那个子夏就笑了说,你说的那些东西,乱七八糟的音,靡靡之音,亡国之音都不是“乐”,“德音之为乐”。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他也说过,亡国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换了一个皇帝,姓张的皇帝换成了姓李的皇帝,这文化没有变,还是汉文化,这叫亡国。什么叫亡天下呢?就是你的整个的文化被人家同化了,或者被人家消灭了,你的人一个个都还在,可是你这个民族没有了。

中华民族是数千年中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断代的民族,可见其文化的优秀性。节日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节日的灵魂。现在我们很多人为什么喜欢过洋节,什么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等,不喜欢过中国节,即便是中国节也洋化过。如今年我们的重大传统节日,春节精神大餐主持者们都穿洋服了。文化上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被征服了。我们是什么民族?

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思想家曾极为深刻地指出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是其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之所在。要消除人们的民族主体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让他知道自己的历史。所以,历史是不可忘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可失的。

近代以来,我们由于受到外来侵略,在这种很特殊的情况下,一些人总是想全盘西化。自己的民族文化挺立不起来,没有文化自信自尊,就没有民族的复兴。

四、对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几点建议

2005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用“心”演的少,油腔滑调多,表现出没有生活基础。为此,我们对如何办好央视春节晚会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晚会宗旨:

1、突出好的民俗民风。如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年画、舞龙舞狮等各具特色民俗民风。今年晚会中增添对联一项颇受欢迎。这说明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遗憾的是2005年春节晚会,各地主持人的对联,都是对所在省、区、市的描述,地域特色是这些对联的主要内容,但是艺术性很差,没有让人拍案叫绝的佳作。

2、突出时代性。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是综合性晚会,在小品、相声、歌舞等艺术表演中,都可以充分展示各行各业一年中杰出的人和事。

3、突出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不屈不挠宽容和合的精神内函。

4、突出民族特有的人生理念。中华之所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至今乃未衰的唯一国家,同儒家所倡导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特殊人生理念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具体办法:

1、聘请传统文化顾问。职责是:在筹备、排练期间,就节目的文化内涵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严格控制庸俗、无聊的节目或节目片断出现,让观众从整台晚会中享受到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祥和的精神大餐。

2、大力更新演员。每年的主要演员,至少应该更新50%的硬比例。绝对不应该让一些演员长年累月地霸占春节晚会的舞台,他们拿一些无价值小事自吹自擂毫无生命力与艺术性,而应多出新人。残疾人的舞蹈《千手观音》便是晚会新人新作,就是证明。

3、创作走出去。以13亿中国人及数千万海外华人之智还愁没好作品。打破小圈子里闭门造车,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素材和作品。

4、节目请进来。以13亿中国人及数千万海外华人之才华还愁没好节目。心有大中华的好节目不分古今中外都可请进来演出。

五、对比思考优与劣

最后用两副对联结束我们的思考。

第一副 民族悲哀

上联:满面唾沫好笑,袒胸露背露脐露大腿好看,好在庸俗低级。

下联:老公小工难分,装痴变傻变瘫变疯癫难辨,难有正常高雅。

第二副 中华世界

上联:亲情乡情友情民族情,情暖人心。

下联:正气勇气和气巨龙气,气满天地。

注:此文为李伯淳先生根据2005年2月26日,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北京如意人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华文化复兴系列活动”第三部分“社会文化现象系列研讨”,第二十四次专题“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国人过年精神大餐吃什么”研讨会上,陈宽、文尔邻、庞韵、识浅、马文、张以宽、杨雨霖、李韦利、龙雨辰、李伯淳等专家发言整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4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