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尾联借事抒怀,用典与诗的意境合为一体 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感情

阁夜尾联借事抒怀,用典与诗的意境合为一体 表达了诗人怎样得感情,第1张

战乱不绝,家乡的音讯都断绝了。已经孤单地忍了十年困苦的生活,勉强谋到份差事暂且求得平安。

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诗人从几个侧面抒写了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天下地,俯古仰今,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全诗激越悲凉,感情真挚。

“天涯霜雪霁寒宵寄寓了:“天涯”,身处夔州,有客居天涯自伤漂泊凄寒之感。“宵”这里指黎明前,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和对百姓因战争而遭受磨难的痛惜之情。

《阁夜》阅读

《阁夜》阅读1

  阁夜

  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版本一)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版本二)

  鉴赏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月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意。在霜雪刚停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着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正是五更天快亮的时候,诗人忧愁难眠,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天空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赏析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景象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居此地,渔夫樵子不时在深夜传来“夷歌”之声。“数处”指不只一处。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末尾一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清代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像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有死亡,作者眼前这点寂寥孤独,根本算不了什么。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前人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明代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阁夜》阅读2

  阁夜

  清梁佩兰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①里,秋气森归耳目中。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注: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1)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清幽(1分)。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2分)

 (2)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着到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1分)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1分),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临空,哀壑,我们可以想想幽静的山谷就在阁楼之下,山谷中有点点光亮,这光是月光,是星光,还是火光呢?这就是诗歌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了。作者站在阁楼上向下看,这是俯视的角度,看到了山谷在下和星在底,那为什么星在底而不在天上呢?这就要从诗人所站的位置说起,诗人站在阁楼上向远处看,天上的星星就像是在山谷之中一样,所谓星垂平野阔,而不是山谷静立于星星之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我在黑夜之中能够保持清醒,等待在海门迎接初升的'太阳。而这里的日初红,也是有象征意义的,指的是新的王朝的到来。答案说: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此处的乐观积极倒也不能算错,但是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纯属无中生有,作者仅仅是表达别人都在蒙昧之中,而我能够窥见时代大趋势。后面的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和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更是无稽之谈,诗歌的颔联还说星在底和明河无影月临空,怎么到尾联突然天就亮了,太阳就升起来了?很显然,日初红并非真实的太阳升起,而是虚写,既是作者的想象之词,也是包含象征意义的用语。因此,对这句话的理解,万不可胶柱鼓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诗歌首先点明时间。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景同影。短景指冬天日短。天涯即天边,指夔州。霁即天放晴。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其中,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飞逝。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天涯意。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诗能见到如此景象,可以说,真是彻夜难眠,感慨万千。阁夜(杜甫)

 颔联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这一联承接上联次句寒宵而来,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星河指天河。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夔州在瞿塘峡西口,为三峡的起点。上句五更鼓角声悲壮是说,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那声音更显得悲壮凄凉。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下句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蕴含着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野哭即乡野百姓的哭声。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 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这里,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诗人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终黄土即最终都死去,同归黄土。上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音书即人情世故。漫即随他,不管他。下句的意思是说,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我们从最后两句来看,通过对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中所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也就是说,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这与《茅屋为秋风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诗人一贯的人格与品质的最好表现,阁夜(杜甫)

杜甫《阁夜》的艺术手法: 

1、通过声音来写战争。

颔联和颈联通过写鼓角声、野哭声、渔樵的歌声来渲染战争的气息,手法含蓄,情感的张力和浓度都很大,更痛切的表现战争带来的灾难。

2、善于用事(典故): “鼓角悲壮”“星河影动” “卧龙跃马”

诗人用事之妙在于不落痕迹,即使不知道典故的来历,也能够体会到诗句所传达的情感。

3、活用对比:以“野哭”的萧杀死气,对比“夷歌”的田野生气;以“诸葛亮”对“公孙述”,一贤一愚,两相对举。

4、对仗工切:四联均对仗。

原诗:

《阁夜》唐代: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释义: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

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

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

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前句写听觉,明写鼓角之声,暗写军营和战争,鼓角之声里有了人的气息;后句写视觉,明写峡江夜景,暗写雪后明朗星空,天地俯仰之间都纳入了视野。静夜,鼓角之声,人的气息,山川河流,晴空,星影,铸成了开阔壮观、浑厚苍凉的图景。

上句透露悲惨的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的三峡夜景,巧妙结合创造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

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的动荡也仿佛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融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深沉悲壮的情怀。

——阁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894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