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1分);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1分);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 大反差(2分)。 (2)(2)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1分);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1分)。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1分);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1分)。 答反问、夸张也可。 |
(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描写(表现)手法、抒情(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模式是:(1)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特点,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2)(2)表达方式 :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3)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 |
“萱草秋已死,岁暮有严霜”这两句话是用来说岁月的。
“萱草秋已死 ,”说的是,很多东西都有它的季节性的 ,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就像一年一度的草,一年生草本 ,一到秋天自然就枯萎了。
“岁暮有严霜”意思是人老了,也是像秋天的植物一样 就萎缩了 ,因为到了冬天 严霜苦 冻很难经受得起 。到老了很多东西想做做不到,想留留不住,想抵抗也抵抗不了 很多的无奈 ,只有到了那一天才能真正的 体会得到 ,很悲伤 很无奈 也很无助 ,但这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改变。
岁暮
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1]
注释
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
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
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 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 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最后一句“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寂寞”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确实孤单寂寞;二是诗人有报国之心,却无从施展,只能独自寂寞。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尽管年过半百,他的胸中依然跳动一颗不已的“壮心”!一个“惊”字,把他那颗报国的“壮心”在听到外敌入侵之后,砰然一动,豪情顿起的心情表露无遗。
《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爱护。“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二句,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生动,情深意重,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迂回曲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没有成就,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