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作者的思想感情

《水调歌头》作者的思想感情,第1张

水调歌头》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抒发中秋感慨,表达中秋祝愿,这首词也成为了中秋诗词经典中的经典。第二,就是表达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

这首《水调歌头》中秋词作于熙宁九年(1076)八月十五日,这一年,苏轼正在密州知州任上。中秋佳节的晚上,苏轼挥笔写下了吟咏中秋的千古名作。

在这首词前面还加了一行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弟弟苏辙的字。苏轼在这首词的序言中说“作此篇,兼怀子由”,明确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整首词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仿佛与明月对话,实则是词人在探讨人生意义,抒写内心的美好情怀,不应该算是表达爱国情感的词。

 上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他在出世与入世中的矛盾挣扎,但是最终选择了入世“何似在人间”。也就说他虽然想逃遁人世间,做陶渊明一样的隐者,还是放弃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下阙:“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是园”表达他思念弟弟的心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何必忧伤,反映了他乐观豁达的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思念。

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苏轼一生,推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被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郁愤。

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和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有深奥微妙的提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060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