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歌我一听就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最好有点历史感……
转篇文给lz看吧……
http://hibaiducom/loverynn/blog/item/ede0db8d83e01d14b21bbae5html
望明月•心悲切
明月呵,究竟是你用苍凉的光芒见证着人世间的沧桑,或是由于见得多了才会让目光变得冷静与漠然? ——题记
真的想不好要从哪里写起。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我喜欢看的一部动画写篇观后感。那是中国第一部3D动画,时代背景设立在秦国统一六国后到楚汉之争的那些年。后来,也自然的,我从其中看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我并不在意这部动画的制作技术,只是想了解它所传达的思想。
原来很少关注战国时代的历史,倒不是因为读不懂史书,也不是因为那时出头露脸的人太多(我倒一向乐于结识古人),只是总觉得那个“以攻伐为贤”的时代太纷乱太血腥,丝毫没有人情与人性,人与人之间只存有阴谋和争夺。
这次,是因为看动画时更顺畅,才找来了《战国策》翻翻,听听《百家讲坛》最近对秦始皇的解读,再加上以前学过的《过秦论》啊《六国论》啊《阿房宫赋》啊一系列后世人对秦灭六国的不同看法,才渐渐的对那时的事产生了一些朦朦胧胧的印象与见解。
倒不是想说究竟是谁对谁错,秦王嬴政与六国诸侯各有功过。或许真的是“仁义不施则攻守之势亦也”,又或许是“六国互丧,弊在赂秦”,但这些都只是些事后诸葛亮罢了。
想起了这部动画的名字——“秦时明月”。大家都读过这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可那种感觉,或许只有这些诗人才能体会吧。明月这个意象之于中国古代的文人,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球体,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其中。在望着散发着苍凉光芒的月亮,想着此时的月光曾经见证过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沧海桑田,真的会即时留下两行泪来。你这秦时的明月啊,你是否能看得清楚这人间之事呢?
在我看来,各国诸侯也好,嬴政也好,最大的弊病是看得不清楚。
先说各国的诸侯。他们之前为土地、人民、权利打了无数的仗,恃强凌弱或是趋炎附势。他们自以为,只要联合起来便可击败强秦,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若是没有嬴政统一文字,他们就连合纵的基础都没有。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聚集在了一起,却没有考虑到他们各自利益的冲突。他们有没有想过,意乱又怎能易整呢?再有,若是秦国果被攻破,则何从之?难道还要从大一统的王国再回到动荡不堪,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将历史推回来处么?他们盲目的为各自的祖宗而战,却不识一统天下的好处。
嬴政也是如此。他只看到了自己统一天下的优势,自觉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以为这样之后便可不惜民力的让百姓们为他做任何事,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王道。却不了解那些失去国家、失去故乡的人民的凄楚,也没有想到“饮马长成窟,水寒伤马骨”背后的心酸。他以为他的子孙万世世代为帝,却看不到身后之事,看不到秦的二世而亡,也不会想到项羽纵的那一把大火。
或许有人会说,历朝历代开国与亡国相生相成皆是如此,可为何偏偏战国末期的让人最为揪心?我觉得,那是因为这个年代并没有特定的一个失败的昏君与一位开创盛世的明主,人人都是英雄,人人又都有弱点。
大多数人都会叹惋六国破灭之突然,《秦时明月》也将这些人作为正面形象,而将嬴政设置为大敌人。我倒不是想着嬴政,只是觉得六国诸侯们的有些做法实在是有点不妥。尤其是那个只留下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根本就是没有大脑,还害得无数人白白的为他丢了性命。
记得《秦时明月》里有一个被称为“世间乐土”的地方,就是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在崇山峻岭中建立的墨家机关城。这便又是看不清楚之处了。既称为机关城,那要进入便不是很容易。若不了解每日变化的机关,就连墨家弟子都会在入口处丧命。进到其中,也并不是传说中的“人世间最后一块没有战争的乐土”,事实上其中的人们也都各有心思,争斗不断。若是这样,既不便推广,不许进入,还充满杀机,难道就是墨家老祖先眼中的“桃花源”么?
或许这都是人固有的的劣根性所致。人类社会从有就产生了等级与名誉,这就驱使着一代代的人们为此去献身。
明月啊,你都看到这些了对么?有道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当我望着你,我就会想起那段遥远的日子,想起那些令人叹息的人们。
或许马克思那老爷子会觉得这些都是历史的必然,但我还是止不住地在仰望明月时感到惆怅与哀伤。
过情关•谁敢闯
望明月•心悲凉
千古恨•轮回尝
眼一闭•谁最狂
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身伤
有人可能对于眼一闭不太理解,想想看,什么时候人会永远闭上眼睛——死……
月亮的特殊含义主要是象征爱情、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等。月亮是美丽和永恒的象征,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寓意了恋人间的相思,也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古人常以月的圆缺来代表伤感岁月的流逝、美好事物的消亡。月亮始终高挂在天空,俯瞰世间万物,是何等的圣洁,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
月亮的象征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秋的月亮无疑是最圆、最亮、最美、最牵动人心的月亮。月亮是夜的灵魂,是夜空中的点睛之笔,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不是冰冷的石头、凄凉的荒地,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灵魂的栖息地,带来一种温柔的喜悦。
源远流长的月文化,加上嫦娥一号、二号和三号卫星那么优美地探月,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无比务实而又充满想象的民族,是一个含蓄内敛而又激情奔放的民族,是一个关照自我而又放眼宇宙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会飞揽月的民族。
月亮寄托了古代诗人的思乡之情。如以下诗词: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高兴兴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个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也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窗户上,照着屋里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3、《月夜》
唐代: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蒙蒙雾气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4、《望月怀远 》
唐代:张九龄
原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5、《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原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译文:
置身高楼,凭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长空万里无云,显得更为辽阔无边。月亮的光辉从天上照射下来,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
在月宫的琼楼玉宇上,仙女们乘鸾凤自由自在地来来往往,我向往月宫中的清净自由,秀丽的江山像图画般的美丽,看过去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婆娑。
现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自己的影子当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过如此良宵,邀月赏心,用酒浇愁,但悲愁还在。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此时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一般是思乡之情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然同是望月,有的人想的角度就不同,比如李商隐他想到的就是《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而说到中秋与明月的词,就不能不说东坡的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流传程度,可以用“脍炙人口”来形容了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象是连连的跳脚声。 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一般来说,如要遵循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圭查蒂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